马克思复习.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202546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43.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马克思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马克思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马克思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马克思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马克思复习.docx

《马克思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复习.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马克思复习.docx

马克思复习

马克思复习

一、绪论和第一章

1.哲学的特征:

终极、整体、反思、惊异

2.哲学精神:

怀疑,批判,创造,自由。

3.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基础和灵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奠基石和根据)、科学社会主义(核心和目的)

4.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在英国伦敦问世.

5.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

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6.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

7.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

8.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9.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10.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共产主义社会

11.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12.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厦的基石,唯物辩证法思想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13.世界观:

人们对于包括自然界、社会和人的精神世界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14.方法论:

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的方法的学说和理论体系。

15.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

16.思维与存在、精神与物质谁是第一性的问题(本体论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使哲学区分为两大派别:

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

17.主观唯心主义:

“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物是观念的集合,存在就是被感知.”

18.客观唯心主义:

现实事物是对“理念”的模仿或分有.;“理在气先,理在事先.”;物质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外化。

19.思维能不能反映存在、世界是否可以被认识的问题(认识论的问题)→使哲学区分为两大派别: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20.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21.物质是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22.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23.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

24.意识的本质: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是客观内容与主观形式的统一。

25.人们谋求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是物质性的活动。

26.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27.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28.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载体

29.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30.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

31.时空是有限性和无限性的辩证统一

32.时间和空间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33.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34.

35.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也是我们在一切工作中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理论依据。

36.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37.实践的基本特征:

物质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38.实践的基本形式:

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处理社会关系实践、科学实验

39.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40.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区别:

实践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分化与统一的基础

41.联系是指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的互相作用、互相影响和互相制约的关系。

42.联系的特点:

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

43.发展:

指客观事物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无序到有序的上升的前进的运动。

44.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45.新事物的三个基本特征,又是判断是否是新事物的三个标准:

是符合历史发展方向的事物;是具有远大发展前途的事物;是有强大生命力的事物

46.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47.对立统一规律:

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48.质量互变规律:

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

49.否定之否定规律:

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50.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原因和依据:

第一,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

第二,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于辩证法其它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

第三,矛盾分析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

51.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同一性和斗争性

52.承认矛盾普遍性是彻底坚持辩证法的前提。

53.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5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55.量变是质变的基础和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56.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57.规律:

是指事物运动发展中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58.规律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它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59.意识的能动作用:

1)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2)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3)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4)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动和生理活动作用

二、第二章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对实践具有的反作用

2.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

3.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1)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2)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3)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①变化发展着的实践不断给人们提出新的认

识课题,推动人们去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

②实践也不断提供大量有关的经验材料以及新的认识工具,使人们能够不断解决认识课题,使认识断向前发展。

③实践还改造了人的主观世界,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

4)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5.认识运动是一个辩证发展过程:

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认识运动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6.感性认识三种形式:

感觉、知觉和表象

7.感性认识的特点:

直接性和具体性

8.感性认识的局限:

只是认识到事物的表象现象,不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9.理性认识的形式:

概念、判断、推理

10.理性认识的特点:

间接性和抽象性

11.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12.唯心主义真理观错误的实质就是从根本上否认了否认真理和真理标准的客观性

13.真理的绝对性即具有绝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

14.真理的相对性即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

15.真理与谬误的辩证关系:

首先,真理与谬误是对立的。

二者有本质区别,不能混淆。

其次,真理与谬误又是相互联系的。

真理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没有谬误也就无所谓真理。

再次,真理的发展是通过与谬误的斗争来实现的。

最后,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16.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2.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

17.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1)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确定性即绝对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唯一性。

2)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标准的不确定性即相对性,则是指实践对认识真理性的检验的条件性。

18.价值:

哲学上的“价值”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

19.价值的特性:

客观性,主体性,社会历史性和多维性

20.实践是检验价值评价结果的标准

2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22.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

23.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当代中国,就是一切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

24.人类创造历史的两种基本活动: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5.认识对实践具有的反作用

认识特别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性的理性认识,对实践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

正确的理论对实践活动起促进作用

错误的理论对实践活动起阻碍作用

26.客观唯心主义先验论:

柏拉图:

“灵魂回忆说”笛卡尔:

“天赋观念说”

主观唯心主义先验论:

心之良知是谓圣。

圣人之学,惟是致此良知而已。

王阳明:

致良知;既非旗动,亦非风动,仁者心动。

27.唯物主义反映论:

从物到感觉思想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映象

28.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

1、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泛指马克思主义以前的认识论,把人的认识看成是消极地、被动地反映和接受外界对象。

两个严重的缺陷:

离开实践考察认识问题,因而不了解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不了解认识的辩证性质,离开辩证法来考察认识问题,不能把认识看作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而认为认识是一次性完成的。

2、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合理性

将实践的观点引入了认识论,科学地规定了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关系。

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应用于考察认识的发展过程,科学地揭示了认识过程中的多方面的辩证关系。

v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坚持能动革命的反映论,反对直观被动的反映论。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这种能动的反映有两方面的特点:

反映具有摹写;反映具有创造性

第三章

1.社会历史观是关于人类社会的起源、本质、发展动力和发展规律的根本观点。

它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2.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它是哲学基本问题在社会历史观中的具体体现。

3.为什么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呢?

第一,作为从整体上研究人类社会及其一般发展规律的社会历史观必须对人类社会的两大基本现象,即社会生活的物质过程、物质方面和社会生活的精神过程、精神方面的关系做出回答,否则就不能称之为历史观。

第二,它是研究和解决其它社会历史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决定着解决其它社会历史问题的基本路线和方向,从而决定社会历史观的基本性质。

4.社会存在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和过程,包括地理环境(必要条件)、人口因素(重要条件)和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决定性力量)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和过程,包括各种社会意识形式和社会心理,如道德、宗教、哲学、科学等。

5.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

唯物史观

唯心史观

A.认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A.没有考究人们活动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和经济根源

B.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以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为前提,把社会历史看成是精神发展史

C.承认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承认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C.否认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否认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6.物质生产方式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表现在:

第一,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它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

第二,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全部社会生活。

第三,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

7.社会意识:

按照社会意识主体的不同分:

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

按照社会意识反映层次的高低分:

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

按照同经济基础关系的不同分:

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社会意识形态)和非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

8.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统一关系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A、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

B、社会意识是人们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

C、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也相应地或迟或早地发生变化和发展。

(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A.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

B.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相互影响且各具有其历史的继承性

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反作用

社会意识具有历史继承性

9.两个“划分”两个“归结”

从社会生活的各种领域中划分出经济领域;从一切社会关系中划分出生产关系

将一切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将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发展的高度

10.生产力

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

生产力具有客观现实性和社会历史性。

生产力的实体要素

①劳动资料:

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所运用的物质资料或物质条件,包括工具系统、动力系统、能源系统、信息传递系统。

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

生产工具是衡量生产发展水平的客观尺度,是区分社会经济时代的客观依据。

②劳动对象:

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所能加工的一切对象。

一切自然物质都是可能的劳动对象,其中引入生产过程的部分则是现实的劳动对象。

③劳动者:

是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劳动技能和知识,能够运用一定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从事生产实践活动的人。

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也是生产力的主导因素。

11.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

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最基本)决定了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产品分配关系。

1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联系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A.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B.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2.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A.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状况时,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B.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3.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意义:

a.理论意义:

它在人类思想史上彻底否定了以“道德说教”作为评判历史功过是非的思想体系,第一次科学地确立了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

B.实践意义:

它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重要依据。

1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14.经济基础:

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15.国体:

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即哪个阶级掌握国家政权,这是决定国家阶级性质的方面。

政体:

是指统治阶级实现其阶级统治的具体组织方式,即政权构成形式。

16.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

a)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发展

b)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为经济基础服务

1)服务的方向上:

保护自己,排斥异己。

2)服务的方式上:

强制与非强制。

3)服务的效果上:

促进作用,阻碍作用。

C)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17.社会形态的内涵

社会形态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社会形态包括社会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意识形态,是三者的历史的、具体的统一。

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

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更替的客观规律,标志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不断跨越到新的水平。

18.社会基本矛盾作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

生产力既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起点,又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归宿

2.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着社会中的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3.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19.阶级和阶级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社会现象

1.阶级是一个历史范畴,也是一个经济范畴

2.阶级斗争是阶级利益根本冲突的对抗阶级之间的对立和斗争

阶级斗争是阶级对立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首先,阶级斗争推动了同一社会形态自身的发展。

其次,阶级斗争的作用更突出地表现在阶级社会中一种社会形态向另一种社会形态转变的质变过程中。

最后,阶级斗争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它的作用是历史的变化的。

对于阶级斗争的历史作用,必须从不同时代生产发展的状况、社会基本矛盾的状况来说明。

不能脱离客观现实,片面否认或夸大阶级斗争的作用。

20.坚持阶级分析方法,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和阶级斗争观点去观察和认识阶级社会的社会历史现象。

阶级分析方法要求全面地、动态地分析阶级状况,分析各阶级的经济地位、政治立场和意识形态,准确把握各阶级之间的关系和阶级力量的对比,把握社会运动和社会生活的脉搏。

阶级分析方法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正确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的重要依据。

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作出符合实际情况的科学判断。

21.社会革命的实质和根源

1.社会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社会形态的质变。

其实质是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用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

2.社会革命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

它是在一定的革命形势下发生的,它的爆发需要具备一定的主客观条件。

社会主义革命——人类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最彻底的革命

在阶级社会中,暴力革命一般是实现革命变革的必要手段。

22.革命对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

1、革命是实现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手段和决定性环节;

其次,还表现在革命能使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积极性、主动性空前地发挥出来

再次、无产阶级革命将会为消除阶级对抗,并充分利用全人类的文明成果,促进社会全面进步而创造条件。

23.改革

改革是同一种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的量变,是统治阶级为了巩固和完善自己建立的社会制度而在社会各个领域采取的革新举措。

它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有效途径和手段。

24.社会改革与社会革命的区别

第一,社会革命是社会形态的质变,是新旧社会制度的更迭;社会改革是社会形态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是社会制度根本性质不变的前提下对具体制度所作的调整。

第二,社会革命一般由被统治阶级发动,目的在于推翻反动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而建立新的革命阶级的政权;社会改革一般由统治阶级内部发起,目的在于维护和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

第三,社会革命的一般形式是暴力革命,往往会引起剧烈的社会震荡;社会改革虽然也会引起利益冲突,但一般不需要采取大规模的武装斗争的形式。

25.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

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改革的直接对象是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旧体制和思想观念等。

从用新体制代替旧体制并解放生产力这个意义上说,改革也是一场革命。

社会主义改革包括:

经济改革,就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政治改革,就是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文化改革,就是要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26.科学技术的本质和特征

科学与技术的区别和联系

◆科学是指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反映客观事实和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及其相关的活动

◆科学活动主要是一种认识活动或精神性活动

科学和技术是辨证统一的整体

◆广义的技术包括生产技术和非生产技术

狭义的技术是指生产技术,即人类改造自然、进行生产的方法与手段

◆技术活动主要是一种生产性、实践性活动

27.科学技术革命的影响

a)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

1)改变了社会生产力的构成要素

2)改变了人们的劳动形式

3)改变了社会经济结构,特别是导致产业结构发生变革

b)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

c)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

28.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

科学技术既能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以造福于人类,同时也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消极后果。

科学技术作用的实现要受一定客观条件,诸如社会制度、利益关系等因素的影响,也要受到一定的主观条件如人们的观念和认识水平的影响。

29.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30.现实的人及其活动是社会历史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现实的人,是从事一定实践活动的、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具有能动性的人(而非“生物人”)

人的现实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31.人民群众:

从质上说,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

32.人民群众的历史决定作用的表现

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33.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

34.个人指社会群体中单个的成员,是社会的一个“分子”

35.历史人物的作用性质受到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制约,不能决定和改变历史发展的总进程和总方向。

历史人物的作用性质取决于他们的思想、行为是否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意愿。

36.

第四章

1.封建主阶级对农民进行剥削的主要形式是封建地租。

2.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是封建社会自然经济的主要特征

3.资本主义主义萌芽产生的途径:

从小商品经济分化出来从商人和高利贷资本转化而来

4.资本原始积累:

指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货币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过程。

途径:

一是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圈地运动”

二是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

利用国家政权力量进行殖民掠夺和国内剥削。

5.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

在经济上实现产业革命,用近代机器大工业代替工场手工业。

在政治上完成资产阶级革命,用资产阶级政权取代封建地主阶级的政权。

6.商品交换关系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7.自然经济是一种以自给自足为特征的经济形式。

它是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基本经济形式。

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

它以社会分工的发展为基础。

8.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

1)社会分工的出现(商品经济存在的一般基础)

三次社会大分工:

农业和畜牧业的分工(原始社会后期)、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原始社会末期)、商人的出现(奴隶社会形成时)

2)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商品经济存在的决定性条件、根本原因)

9.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

商品的二因素:

使用价值和价值

第一,商品是有用的,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

毫无用处的东西是不能成为商品的。

第二,商品是劳动产品。

第三,商品是用来交换的。

10.使用价值:

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反映人与自然的物质关系。

使用价值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

交换价值:

是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

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价值:

凝结(或物化)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不同商品的价值只有量的不同并无质的差别,它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11.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

统一性表现在:

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对立性表现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生物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