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平二中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复习资料1.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202264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4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饶平二中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复习资料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饶平二中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复习资料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饶平二中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复习资料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饶平二中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复习资料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饶平二中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复习资料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饶平二中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复习资料1.docx

《饶平二中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复习资料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饶平二中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复习资料1.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饶平二中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复习资料1.docx

饶平二中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复习资料1

2011~2012年饶平二中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复习资料

(1)

考点:

能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

(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题。

(2010广东高考)

不可无“我”

钱谷融

①艺术活动,不管是创作也好,欣赏也好,总离不开一个“我”。

在艺术活动中要是抽去了“我”,抽去了个人的思想感情,就不成其为一种艺术活动,也就不会有感染人、影响人的艺术效果了。

②当然,离不开“我”,并不是只有“我”。

“我”,是时时处在“非我”的包围影响中的“我”。

所谓“非我”,就是“我”以外的一切人以及包围着“我”的客观现实。

③文学艺术总应该是生活现实的反映,而不能只是作者的自我表现。

但文学艺术的反映,不同于其他形式的反映,它必须是具体的、形象的反映。

不使自己化为张三李四,不感受体验着张三李四的思想感情,就写不出张三李四来;不使自己融入客观现实之中,不呼吸着客观现实的气息,不感受着客观现实的脉搏,就写不出生动的客观现实来。

所以,创作者首先必须要有一个使“我”化为“非我”的过程。

④另一方面,文艺作品之所以要写出张三李四等人物来,要反映客观现实,又不是无所为的,不是为写张三李四而写张三李四,为反映客观现实而反映客观现实;它是有目的的,它是为感染人、打动人而写张三李四,为影响现实改造现实而反映现实的。

所以,艺术家又不能使自己完全化为张三李四,完全没入客观现实之中,而一定仍要不失“我”之所以为“我”,要能在对张三李四的描写中,在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中,表现出“我”的鲜明的是非爱憎之感来。

所谓要在“非我”之中表现“我”,无非就是要在作品中渗入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

而这,我认为正是创作的主要之点。

创作者正是为了要表现他对周围人物、对客观现实的态度,表现他对社会的歌颂或抗争,才来进行创作的。

所以,在创作活动中,决不可无“我”。

⑤表演艺术最能说明这种创作的辩证法。

俗话说“装龙像龙,装虎像虎”。

演员演岳飞就应该像岳飞,演秦桧就应该像秦桧。

但只是像岳飞像秦桧,而不能也不应该使自己就变成岳飞,变成秦桧。

演员不应该完全丢掉自己。

他仍应该让人透过他的表演,感知到他对他所演的角色的爱憎感情,而完成他的最高任务。

⑥对于欣赏者来说,他所面对的是一件艺术品,是一个艺术世界,要能欣赏它,首先必须走进这个世界中去。

不跑进去,而只站在外面,站在旁边,那是既不能领会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感情,也不能领会作者创作的意图和甘苦的。

但是叫你跑进去,并不就是叫你完全跟着作品中的人物跑,把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当作你自己的思想感情。

也不是叫你完全听任作者的摆布,对他所表现的是非爱憎态度表示绝对的顺从。

而是应该走进这个世界,又不能迷失在这个世界之中,要发现这个艺术世界与现实世界的联系,要能在这个“非我”世界中,找回你的自我来。

要对作品中人物的所作所为,对作者所灌注在作品中的是非爱憎之感,表示出你个人的独立的态度来,显示出你的鲜明的个性——“我”来。

所以,在欣赏活动中,也不可无“我”。

⑦艺术活动不可无“我”这一特点,可以最鲜明地从无论是创作还是欣赏,都首先要有一个体验的过程上看出来。

对于创作者来说,不但在他提笔之前,必须先有丰富的生活、真切的体验;就是在他提笔之后,他的思维过程、创作过程,也还同样是体验的过程。

他必须有一种如同身临其境、亲见其人的感觉,才能进行创作。

对于欣赏者来说,他要是不能首先体验创作者所灌注在这一作品中、灌注在他的人物身上的思想感情,他就不能领会欣赏这一作品。

而他的领会欣赏的过程,同时也就是体验的过程,至少是同体验的过程不可分的。

总之,要是没有真实的体验,缺乏一种“感同身受”的态度,不把“我”浸染于其间,那是艺术的门外汉,是既谈不上创作,也谈不上欣赏的。

(选自《钱谷融文论选》,有删改)

12一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

(12题选对两项给5分,选对一项给2分,多选不给分)

12.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分)

A.艺术活动中决不可无“我”,所以艺术只是作者的自我表现。

B.对作家来说,作品以艺术形象反映客观现实,也是在艺术世界中表现“我”。

C.艺术创作中,要在“非我”中表现“我”,就是要体现出作者的爱憎感情与思想态度。

D.在艺术欣赏中,表示出你的独立思考和爱憎感情,就是从“非我”世界中找回了“我”。

E.在艺术欣赏中,对作者在作品中所表现的是非爱憎,表示绝对的顺从,就是在建立“我”。

13.根据文意,下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为演好孙悟空,演员需要事先观察并模仿猴子的动作与神态,这是在创作前体验“非我”。

B.一千个人眼里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是欣赏者在“非我”中迷失了“我”。

C.清代一女子迷恋《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最终抑郁成疾而死,这是她在欣赏活动中迷失了“我”。

D.在《琵琶行》中,自居易叙写琵琶女的遭遇,感慨“同是天涯沦落人”,这是创作者在“非我”中表现了“我”。

14.从艺术活动中“我”与“非我”关系的角度,分析第五段画线部分的内容。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艺术活动中为什么“不可无‘我”’?

请从创作和欣赏两方面回答。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原文简单分析

中心论点:

不可无“我”

提出问题(对中心论点的阐释与展开——两个分论点):

要有“我”、也要有“非我”(1、2自然段)

对两个分论点的论述:

“我”转化为“非我”、在“非我”中表现“我”(3、4自然段)

进一步论述:

一方面表演(演员)“非我”—不可失掉“我”;另一方面欣赏活动“非我”—也不可无“我”(5、6自然段)

结论(补充论述):

创作者、欣赏者都决不可无“我”(7自然段)

二、从出题者的角度看

考核意图及一般要求: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和概念的含义;考查学生的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考查学生的归纳内容要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具体情况:

12—13题意在考核学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和概念的含义与含意,能力层级为B。

其中,12题理解“不可无‘我’”(中心论点)和“我”、“非我”的内涵。

13题理解“我”转化为“非我”、决不可失掉“我”(两个分论点)。

14题重点在于考查学生的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

14题分析和把握“我”转化为“非我”、决不失掉“我”(两个分论点)。

15题重点在于考查学生的归纳内容要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

15题综合分析把握中心论点:

不可无“我”。

三、从评卷者的角度看

参考答案:

A、14题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

1、演员演岳飞像岳飞,演秦桧像秦桧,就是从“我”进入“非我”。

(2分)

2、演员在表演中使自己变成岳飞,变成秦桧,则是在“非我”中失去了“我”。

(或答为:

演岳飞、秦桧像岳飞、秦桧,却不使自己变成岳飞、秦桧,则是在“非我”中体现了“我”)(2分)

(意思答对即可)。

B、15题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

1、在创作中,只有渗入作者的思想感情,表现他对客观现实的态度,作品才能感染人、打动人,才能影响现实、改造现实,达到创作目的。

所以,不可无“我”。

(2分)

2、在欣赏中,只有表现出个人的独立态度和鲜明个性,才能发现艺术世界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否则会在欣赏中迷失自我。

所以,不可无“我”。

(2分)

(意思答对即可。

C、总体要求:

1、每小题中,有些试卷把两方面的要点揉在一起回答,要仔细分辨,尽量做到踩点给分。

2、每小题中,有些试卷分三点或三点以上回答问题的,我们紧扣参考答案中提供的要点来给分。

3、每小题中,答题要点都涉及到,但表述都不太完备、不明确,每点酌情扣1分。

4、上述两题(第14—15题)中,两题的答案大体重复者,酌情扣1到2分。

5、各题仅以词组和表意不完整的句子作答者,属表述不完整,酌情扣1分。

6、各题过多罗列、表述不够精确者,酌情减1分。

0分卷:

0+0

1分卷:

0+10+0

2分卷:

0+10+1

3分卷:

0+11+1

3分卷:

0+11+1

4分卷:

1+11+1

4分卷:

0+11+2

4分卷:

0+21+1

5分卷:

0+21+2

5分卷:

2+20+1

5分卷:

1+11+2

6分卷:

2+12+1

6分卷:

1+22+1

7分卷:

1+22+2

7分卷:

2+21+2

满分卷:

2+22+2

满分卷:

2+22+2

满分卷:

2+22+2

四、从考生的角度看

(学生答题中出现的较为普遍性的问题)

1、没读懂原文,或没完全读懂原文,答案有错漏和不周全。

2、把14题和15题的答案互串,或两题答案的内容大体重复。

3、不进行概括,而是直接用原文的许多相关和不相关的句子作答。

4、对所提问题不作承接,直接摆出答案。

5、表述啰嗦、有语病和错别字。

6、仅以词组和表意不完整的句子,或罗列许多不相干的观点,随意敷衍作答。

7、字迹潦草不工整,乱涂乱改。

(上述情况,虽没明确要求另外扣分,但一般都可能产生了印象扣分。

8、少数考生空题。

五、几点备考建议

1、字迹要工整不潦草;字体要适中不能挤在一起。

也不能太大。

2、答题时要对所提问题有所承接,不能太突兀和太随意。

3、要用富有概括力的句子把要点讲清楚、讲完整,不要用词组、短语与表意不完整的句子作答。

4、表述要简洁、明了、通畅,不要啰嗦,且对不同问题的回答不要重复。

5、要领会透本题的考核要求,有针对性、有方法地作答。

6、考纲明确说明本题的文类为论述类文章,那么平时的训练就应集中在论述类文章上。

(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2011年广东高考)

美和美的东西

蒋孔阳

什么是美?

这个问题看似十分简单,一朵花、一片晚霞、一首诗、一曲音乐,我们觉得美;穿的衣服,用的家具,我们都会用审美的眼光,来说他们美不美。

但是如果认真追问一下:

究竟什么是美?

我们却往往会瞠目结舌,不知所答。

在对美进行追问的过程中,首先碰到的,是把美和美的东西混淆在一起,把美的东西当成美。

这是因为我们和现实发生审美关系的时候,差不多总是先碰到具体的美的东西,然后再将美的东西概括出来美的概念来。

古希腊柏拉图的《大希庇阿斯篇》是西方最早谈论美的专著。

其中苏格拉底向希庇阿斯提出一个问题:

“什么是美?

”希庇阿斯就混淆了美和美的东西,用一位漂亮的小姐、一批漂亮的母马、一只漂亮的汤罐等等,来回答“什么是美”。

苏格拉底坚决反对这一回答,说他所要探讨的,不是“什么东西是最美的”,而是“什么是美”。

“我问的是美本身,这美本身,加到任何一件事物上面,就使那件事物成为美”。

苏格拉底与希庇阿斯探讨了许久,最后不得不感叹的说:

“美是难的。

这个讨论在美学史上具有重要价值:

他要我们透过美的现象去探讨美的本质,从千千万万美的东西中,去寻找美的普遍规律。

关于美本身,所要研究的是作为普遍规律的美,也就是美的本质,而不是芸芸总总的美的现象、美的东西,把美的东西当成美,会造成许多困难。

首先,任何美的东西都只能说明它本身的美,而不能说明其他都东西的美。

例如漂亮的小姐,就只能说明漂亮小姐的美,而不能说明漂亮的母马的美、漂亮的糖罐的美。

美的东西千千万万,但它们都各有其美,而不能用以相互说明,更不能相互等同。

桃花的美不同于梅花的美,而《红楼梦》与《儒林外史》或是唐诗的美,也是各异其趣,迥不相同。

美是从各种各样的东西当中所总结出来的普遍规律,它从现象上升到本质,它能说明任何美的东西之所以美的原因,但它本身并不就是美的东西。

其次,美的东西都是相对的,随着人们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当美的东西与人处在某种关系当中,它是美的;处在另外的关系当中,它就可能不美或是另一种美。

例如两湖,当晴光潋滟或是山雨空前的时候,条件不同,它就具有不同的美。

当时杜甫写到:

“好雨知时见,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这时的美可以说是美的。

可是当杜甫写道: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表乱少时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这时的雨,你又能说是美的吗?

因此任何美的东西的美,都顺着它与人的关系而变化,我们很难把美的东西永远当成是美的。

第三,美的东西不仅仅是漫无边际的,而且是自相矛盾的。

从自然到社会,从物质到精神,从生活到艺术,无不由美的东西存在,在这样众多的美的东西中,你要把美说成是一种东西,当然不可能。

同一种东西,可以是美的,也可以是不美的;不同的东西,它们却可以都是美的;甚至相互矛盾的东西,也可以都是美的。

第四,美不是事物的某一种物质属性,本来不是一种“东西”,我们又怎么能够把美和的东西呢?

谈到味,它有酸甜苦辣;谈到色,它有红黄蓝清浊高低。

凡此,都是一定的物质因素构成的,它们都表现为某种物质的东西,但是美却不然。

你能说是由哪些物质的因素构成的呢?

你只能说,美必须有一定的物质条件,但它又不仅仅只是某种固定的物质条件。

例如美必须和味、色、声发生联系,但是又不在于味、色、声本身,而在于味外之味,色外之色,声外之声。

这样,你又怎么能够用某种固定的东西,固定的味、色、声,来说明美呢?

美不是美的东西,它是什么呢?

我们说它是构成美的东西之所以美得根本性质和普遍规律。

(选自《美学新论》,有删改)

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

(12题选对一项给2分,选对两项给5分。

多选不给分)

12.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分)

A.从美的本质上看,漂亮的姑娘本身就是美。

B.从美和一定物质条件的关系看,人的嗓音好,歌声不一定美。

C.梅花的魅力与桃花的美丽虽不相同,但都包含着美得规律。

D.在欣赏诗词时,不能用词的婉约美去衡量词的豪放美。

E.斑马身上的黑、白两种颜色决定了它的美。

13.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13.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美的概念需要根据美的东西来总结。

B.不能因为某一种东西是美的,就把与之相反的东西当成丑的。

C.

苏格拉底和希庇阿斯的对话并未解决“美是什么”的问题。

D.美的东西人人都能欣赏,所以美的问题并不复杂。

14.指出画线部分“味外之味”的两个“味”字的不同意思。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一群大学生探险进入一处原始森林,对所见景物的原始美十分赞叹。

几小时后,他们迷路了。

夜幕降临……他们对周围的景物开始感到恐惧。

请从美与人的关系的角度,结合文中的原理,对这种想象作简要分析。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2009年广州一模)

境与象 袁行霈

意境是指诗人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足以使读者沉浸其中的想象世界。

但是,所谓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的交融,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情景交融或意境相加。

情景交融,这四个字本没有什么不好,也许因为用滥了,反给人以肤浅的感觉。

我所说的“主观情意”,不只是“情”,而是包括了思想、感情、志趣、个性等许多因素。

所以我有时索性用“情志”这个提法。

我所谓“物境”也不等于“景”,“景”只是“物境”的一种,这是常识,无须赘言。

至于意境相加则是一种很肤浅的说法,任何一部辞典,也不会把“交融”解释为“相加”。

意与境交融之后所生成的这个“意境”是一个新的生命,不明白这一点,就很难讨论关于意境的其他问题了。

这里还有一个境和象的关系问题。

刘禹锡所谓“境生于象外”常被人引用和发挥。

然而,只要从中国古典诗歌的实际出发(而不是作概念的演绎),联系自己欣赏诗歌的心理活动来考察这个问题,就不难发现,境和象的关系并不这样简单,对刘禹锡这句话的发挥也未必符合他的原意。

若论境与象的关系,首先应当承认境生于象,没有象就没有境。

刘禹锡虽然说“境生于象外”,但也不否认这一点。

细读其《董氏武陵集纪》全文,其中有一段话称赞董侹的诗:

“心源为炉,笔端为炭,锻炼元本,雕砻群形,纠纷舛错,逐意奔走。

”可见刘禹锡也十分重视象的摄取与加工。

可是,境生于象只说到了问题的一个方面,还有另一个方面就是境超乎象。

由象生成的境,并不是一个个象的和,而是一种新的质。

意境超出于具体的象之上,也就超越了具体的时间与空间,而有了更大的自由,更多的想象余地。

由象到境,犹如从地面飞升到天空。

人站在地上,被周围的东西包围着、壅塞着,所看到的是一些具体的景物。

一旦翱翔于广袤的天空,就能看到超越于具体景物的一片气象。

杜甫登上高高的慈恩寺塔,“俯视但一气,焉能辨皇州”,借用这两句诗可以说明超乎象而进入境的情况。

没有大地就没有飞升的起点,但不飞离地面也不能进入意境。

善于读诗和鉴赏诗的人都有类似的体验,读诗进入意境的时候,自己的心好像长上了翅膀,自由地飞翔于一个超越时空的无涯无涘的世界之中。

所谓境超乎象,并不意味着意境的形成必须借助意象的比喻、象征、暗示作用。

的确,英美意象派所讲的意象多指那些具有比喻、象征、暗示作用的艺术形象,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松、菊、香草、美人,庶几近之。

但中国一向对意象的理解却不限于此,那种具有比喻、象征、暗示作用的意象也不很普遍。

只要是熟悉中国诗歌的人都知道,意境的形成不一定要靠比喻、象征和暗示。

诸如: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以上这些最见意境的诗句都不是靠比喻、象征、暗示形成的,把英美意象派所讲的意象硬搬过来套在中国传统诗歌的意境上,总显得不那么合身。

总之,境与象的关系全面而确切的表述应该是:

境生于象而超乎象。

意象是形成意境的材料,意境是意象组合之后的升华。

意象好比细微的水珠,意境则是飘浮于天上的云。

云是由水珠聚集而成的,但水珠一旦凝聚为云,则有了云的千姿百态。

那飘忽的、变幻的、色彩斑斓、千姿百态的云,它的魅力恰如诗的意境。

这恐怕是每一个善于读诗,可以与之谈诗的人都会有的体验。

(选自《学术文化随笔·诗学篇——意与境》,本文有删改)

12.下列的说法,与文章内容不相符的两项是(5分)

A.诗歌的意境不是诗人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的简单组合,而是两者交融后所形成的能让读者陶醉其中的新的审美境界。

B.谈论境和象的关系,就必须承认“境生于象”,即刘禹锡所说的“境生于象外”,后人对刘禹锡说法的理解是不正确的。

C.“境生于象”应该包括两层含义:

一是没有象便没有境;二是意境不是具体的象之和,而是对具体的象的超越与升华。

D.大凡善于读诗的人都会有这样的体验:

诗歌的意境,恰如广袤无垠的世界,读者的心就如长了翅膀,自由翱翔其间。

E.生硬地搬用英美意象派的“意象”理论来解释和欣赏中国古典诗歌的意境,显然并不完全符合中国古典诗歌的实际。

13.对文中材料的使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引用“心源为炉,笔端为炭……逐意奔走”,意在证明长期以来人们对刘禹锡“境生于象外”的理解和发挥是正确的。

B.借用杜甫“俯视但一气,焉能辨皇州”这两句诗,意在形象地阐述“境生于象又超乎象”这一诗歌意境鉴赏理论。

C.用“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等最见意境的诗句,是为了说明中国古典诗歌在意境创造方面的资源是丰富多样的。

D.用“意象好比细微的水珠,意境则是飘浮于天上的云”这一比喻,是为了准确描述诗歌意象审美活动时的心理体验。

14.作者在文中对哪些观点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请分点列出这些观点。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中国古典诗歌的意境是怎样形成的?

请概括作者对此的认识。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

12.

命题点密:

此题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B。

正确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需要读懂段落,把握关键语句。

此题选项的设置有从文中截取的,有用文中语句的变式表达的,有对文中语句含意片面或绝对化解说的。

能否根据上下文语境迅速准确地理解文中语句的含意,是衡量考生阅读水平高低的一项重要标志,

解题指津:

解题时首先要锁定答题范围,将选项与原文中的相关信息进行对照和判断,合理筛选,最终得出答案。

A项的原文在第①一③段,第①②段强调艺术创作活动决不可无“我”,但第③段开头就写道:

“文学艺术总应该是生活现实的反映,而不能只是作者的自我表现”,因此选项中“所以艺术只是作者的自我表现”显得绝对化了。

D项的原文在第⑥段,原句为艺术欣赏“也不是叫你完全听任作者的摆布,对他所表现的是非爱憎态度表示绝对的顺从”,因此选项中的“在艺术欣赏中,对作者在作品中所表现的是非爱憎,表示绝对的顺从,就是在建立‘我”’,扭曲了原意,“绝对的顺从”是丢失“我”而非建立“我”。

其余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交通运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