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衔接教材化学山东省课程资源一等奖.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198463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207.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高中衔接教材化学山东省课程资源一等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初高中衔接教材化学山东省课程资源一等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初高中衔接教材化学山东省课程资源一等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初高中衔接教材化学山东省课程资源一等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初高中衔接教材化学山东省课程资源一等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高中衔接教材化学山东省课程资源一等奖.docx

《初高中衔接教材化学山东省课程资源一等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高中衔接教材化学山东省课程资源一等奖.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高中衔接教材化学山东省课程资源一等奖.docx

初高中衔接教材化学山东省课程资源一等奖

序言篇

一、培养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并不是一种学习方法,但是如果离开了这一点而去谈学习方法,那岂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现实中,北大、清华学子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也都归功于注意培养、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

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加之平时的刻苦努力,学习上就会屡见成绩。

这样就能够不断的领略到学习带来的愉快,有一种收获般的喜悦感,这就更促使我们精神振奋,乐此不疲地去学习,越学越有兴趣,越学越有信心,如此一来就能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天长日久,学习就成了一种乐事、一种必须了。

  那么如何培养学习兴趣呢?

这里有三种建议。

  1、正确对待学习的内容。

正如道路有直有弯一样,学习的内容也有易有难。

遇到容易的题的时候,不要骄傲;遇到难题的时候也不要气馁。

  2、营造一个自我突出的环境。

如果周围同学能做到的事我也能做到,那么我自信心就能很好的保持下去;如果我能做的事,而其他的同学不一定能做,那么我的自信心就会更加强烈了。

  3、接受赞扬。

别人的赞扬是自己比别人更胜一筹的客观评价,是自我价值存在的社会性、外在性的表现。

  对于所学的东西能够理解,自己常常比别人显得优秀一些,别人明白地承认这一点,赞赏这一点,还有比这些更能激起自己的学习兴趣的事情吗?

  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还要有好的学习方法。

 二、注意学习方法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定到注意自己的学习方法,才能事半功倍。

  1、课前预习

  预习是基础。

古人说: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无论做什么事情,事先都应有所准备。

有无准备,准备的充分与否,效果大不相同。

要上好课就要做好课前准备。

预习主要是对知识的准备。

具体地讲,就是学生要在老师讲解新课之前,有计划地独立地自学新课的内容,做到对下一节课老师要讲的新课的内容的初步了解。

有备才能无患。

  为什么课前预习呢?

因为预习有几个重大作用:

  a、提高听课质量。

b、提高听课水平。

c、可以提高课堂笔记的针对性

 2、认真听讲

  听课是学生在校学习的最基本的形式,学生在校学习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听课中度过的。

听课之所以重要,是因为知识的获得大部分是通过听老师的讲解来获得的。

因此,要想学习好就必须学会听课。

那么怎么做才能听好课呢?

下面介绍几种方法。

  a、集中精神听讲,发挥主体作用。

 b、紧跟老师的思路。

  c、要以理解为主,边听边记。

  d、不要挑剔老师。

  e、注意课堂小结。

3、做好作业

  如果说听课这一环节侧重于对知识的理解,那么作业就是侧重于知识的消化与巩固。

对于为什么要做作业的问题,一些同学缺乏正确的认识。

他们认为这是为了完成学习任务,是为了达到老师的要求,这种观点是没有认识到做作业的真正意义。

  a、加深对知识的巩固和理解。

  b、能检查学习的效果。

 c、可以促进技能的形成和智力的发展。

4、复习

  复习在学习的过程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这里所说的复习指把新学到的知识与原有的知识进行系统化、条理化。

  在复习的过程中,只要你善于归纳、总结,就能把整个的知识串成一条线,做到前后相联,融会贯通。

当然,总结提纲,必须是自己动手,开动脑筋,不要求助于别人。

只有这样,才可能够使书"由厚到薄"。

  相信如果我们能够做到上面这几个方面,我们一定能学好这门课。

 

专题一物质构成的奥秘

[初高中衔接学法指导]

1、物质的变化包括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它们之间的联系,区别。

2、原子结构内容在高一必修2第一章讲解。

3、了解常见物质的组成。

[知能点]

一、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

宏观组成微观结构

结合

离子质子

结合

组成

原子核

元素物质原子中子

聚集

分子电子

1.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构成的

(1)物质可以再分;

(2)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微粒构成的;

(3)不同的物质由不同的微粒构成,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即:

构成物质的微粒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4)构成物质的微粒不能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物理性质是由大量微粒体现的。

2.微粒是不断运动的

(1)构成物质的微粒是不断运动的;

(2)不同微粒的运动情况有所不同;

(3)微粒的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

3.微粒间具有一定的间隙

(1)构成物质的微粒间具有间隙

(2)不同种物质的微粒间隙有所不同

(3)同种物质时,液体、固体微粒间隙小,而气体间隙大

[课堂练习]

1.下列有关微粒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所有物质都是由肉眼看不见的、细小的微粒构成的

B.同种微粒的性质不同

C.发生物理变化时,微粒间的距离保持不变

D.微粒之间是紧密排列的,没有空隙

2.“酒香不怕巷子深”这句话最能说明化学知识中的()

A.微粒都很小B.微粒之间存在间隙

C.微粒在不断运动D.微粒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3.夏天,给自行车轮胎充气时,不要充得太足,其原因是()

A.温度升高,构成气体的微粒体积增大

B.构成气体的微粒之间的空隙太大,使轮胎爆炸

C.车轮摩擦时会产生热量,使气体的微粒间间隙更大,造成气体体积膨胀而爆炸

D.夏天温度高,使空气中可能含有的可燃性气体因达到着火点而发生爆炸

4.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蔗糖放到水中不见了,说明蔗糖以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分散到了水中

B.从远处就能闻到香醋的气味,是因为醋的微粒运动到了空气中

C.湿衣服晒干了,说明衣服上的水的微粒运动到了空气中

D.水结冰后,冰中微粒间的距离比液态水中微粒间的距离小

5.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三态”变化,主要是由于()

A.微粒的质量发生变化B.微粒的大小发生变化

C.微粒间的空隙发生变化D.微粒处在静止还是运动状态

二、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分子、原子、离子

1.原子:

(1)原子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构成,原子核以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以原子是电中性的。

(2)原子的质量、体积很小,原子在不断地运动,原子间存在一定的间隔。

(3)原子可结合成分子,也可直接构成物质(比如稀有气体).

(4)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而且原子的种类、个数、质量都保持不变。

(5)相对原子质量:

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为基准,其他原子的质量与这一基准的比所得到的即为相对原子质量。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2.分子:

(1)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微粒,分子又可构成物质。

分子是电中性的。

(2)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3)分子的质量、体积很小,分子在不断地运动,分子间存在一定的间隔。

(4)分子在学变化中可以再分为原子,由原子重新组成新的物质。

所以在化学变化中分子的种类和数目都发生了变化。

(5)相对分子质量:

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3.离子

(1)离子是原子经得到或失去电子而成为带电荷的微粒(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原子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带正电荷;到电子形成阴离子,带负电荷。

(2)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课堂练习]

6.物质是由、、等微粒构成的,例如氧气是由构成的,铁是由构成的,氯化钠是由构成的,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

7.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和核外构成的。

其中带正电荷,带负电荷。

所带正电荷(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负电荷。

原子核又是由和两种微粒构成的,其中不带电,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电荷。

8.在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原子核、阴离子、阳离子中,按要求填写:

(1)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2)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是;(3)能直接构成物质的微粒是;(4)构成原子核的微粒是;(5)带正电荷的微粒是;(6)带负电荷的微粒是;(7)不带电荷的微粒是。

[课后练习]

1.下列是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的一些变化,其中都属于是化学变化的是()

A.水受热沸腾,酒精燃烧B.汽油挥发,动物的呼吸作用

C.剩饭变馊,铁锅生锈D.玻璃破碎,西瓜榨成汁

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洁净的空气B.碘酒C.碳酸氢铵D.河水

3.下列物质中,由原子构成的是()

A.氯化钠B.水C.液氧D.水银

4.下列关于原子的构成,正确的是()

A.由质子和电子构成B.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C.由质子和中子构成D.由中子和电子构成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就在于分子大,原子小

B.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没有改变·

C.流动的液体中分子是运动的,静止的固体分子是不动的

D.氮气是由氮分子构成的

6.下列物质中,存在氧分子的是()

A.二氧化碳B.水C.高锰酸钾D.液态空气

7.有分子参加的化学反应前后,一定发生改变的是()

A.分子种类B.相对分子质量C.原子种类D.相对原子质量

8.下列事实能证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的事实的是()

A.蒸发氯化钠溶液后,有氯化钠晶体出现

B.水通电后可以得到氢气和氧气

C.水蒸气冷凝后变成

D.固体碘升华

9.一种元素的原子变成离子时()

A.一定得到电子B.一定失去电子

C.得失电子都有可能D.既不得到电子也不失去电子

[心得体会]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概念(宏观)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实质(微观)

物质的分子组成和结构没有发生改变时呈现的性质

物质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发生改变时呈现的性质

性质获得途径

感觉器官直接感知或仪器测知

通过化学变化可知

性质包括内容

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导电性、导热性等。

一般是指物质跟氢气、氧气、金属、非金属、氧化物、酸、碱、盐能否发生反应及热稳定性。

 

专题二元素周期表、元素及其化合物

[初高中衔接学法指导]

1.会书写常见元素的元素符号,名称(1-18号元素),了解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2.会书写常见物质的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

3.必修1《第三章自然界中的元素》、《第四章元素与材料世界》重点讲解了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

[知能点]

一、元素

1.元素

(1)元素:

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如氢元素有氕、氘、氚3种原子),所以元素是宏观概念,只有种类之称,没有个数之说;而原子是有种类之称,也有个数之说。

(2)元素可以组成物质。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如由氧元素组成的单质有氧气O2或臭氧O3两种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纯净物叫化合物。

(3)元素分为:

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两大类。

注:

必修1中重点元素金属元素:

Na、Fe、Al、Mg和Cu.(也是高考需要掌握的5中金属元素)。

非金属元素:

Cl、C、N、S、Si等。

(4)元素符号:

①每种元素都用一个国际通用的符号(用1个或2个拉丁字母)来表示,这种符号叫做元素符号。

②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

表示一种元素、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金属元素符号、稀有气体元素符号,C、Si、P、S等非金属元素符号,还可以表示一种物质。

③表示离子时,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注明所带电荷的数值和电性。

[课堂练习]

1.某药品说明书中标明:

本品每100mL含碘5mg、镁65mg、铜2mg、铁1.5mg、锰1mg,这里所标的各成分是指()

A.元素B.原子C.分子D.无法确定

2.人们通过摄取各种不同的食物以补充人体所缺乏但必需的各种微量元素,下列微量元素,对人体有害的是()

A.铁B.碘C.硒D.铅

3.下列化学用语中,通常只能表示微观意义,而不表示宏观意义的是()

A.CaB.N2C.2ND.He

4.默写出金属活动顺序表的金属名称和元素符号:

5.参照元素周期表,填写出元素符号和名称,并用不同颜色的笔填写非金属元素:

Li(锂)

Be(铍)

B(硼)

二、化学式与化合价

(1)化学式:

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化学式表示的意义:

①表示一种物质;②表示这种物质的元素组成;③表示组成元素的原子个数比;(④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

(2)化学上用化合价表示元素原子之间相互化合的数目,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

特别要求:

记住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主要化合价。

(3)应用化合价:

①根据化合价确定物质的组成,或根据分子组成确定元素的

化合价;②化合物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

(4)化学式的书写:

①正价元素一般写在左边,负价元素写在右边;原子的数目用阿拉伯数字写在元素符号右下角。

②金属元素一般呈正价;非金属氧化物中,非金属元素一般呈正价。

(5)化合物的命名:

①两种元组成的化合物,称某“化”某;

②化学式中元素的名称从右向左读,与化学式的写法相反;如氧化铁Fe2O3。

(注意氧化物的定义.)

③多种价态元素化合物,元素的原子个数在读元素前先读出,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如Fe3O4读四氧化三铁;若亚价态的化合物,要读出“亚”字,不必读出原子数目,如FeO读氧化亚铁;

④含原子团的化合物,要读原子团的称呼,不读原子或原子团的个数,如硫酸钠(Na2SO4)、硫酸铝[Al2(SO4)3]、氢氧化钙[Ca(OH)2]。

(6)根据化学式的计算:

①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

某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Ar)×原子个数∶另一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Ar)×原子个数∶……=;如尿素CO(NH2)2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w(C)∶w(H)∶w(O)∶w(N)=12∶1×4∶16∶14×2=3∶1∶4∶7

②元素的质分数:

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如尿素CO(NH2)2中的含氮率:

w(N)=

[课堂练习]

6.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A.氯化钠C1NaB.氧化铜CuO2C.氧化镁MgOD.氦气He2

7.在N2O5和N2O各3个分子中,含有相同的()

A.氮分子的个数B.氮原子的个数C.氧原子数D.氮元素的个数

8.对2P2O5的正确描述为()

A.表示五氧化二磷分子是由磷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

B.表示4个磷原子和10个氧原子

C.表示2个五氧化二磷分子,有4个磷原子和10个氧原子

D.表示2个五氧化二磷分子,每个五氧化二磷分子中含有2个磷原子和5个氧原子

9.符号“3H2SO4”中有“1、2、3、4”四个数字,它们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A.“1”表示1个硫元素B.“2”表示1个氢分子

C.“3”表示3个氢分子D.“4”表示4个氧原子

[课后练习]

1.博士伦隐形眼镜洗液的主要成份是双氧水(H2O2),下列关于双氧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双氧水由氧气和氢气组成

B.双氧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C.双氧水分子由氧分子和氢分子组成 

D.双氧水分子由二个氢元素和二个氧元素组成

2.有X、Y、Z三种元素,它们的化合价分别为+1、+5、-2,由这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为()

A.X2YZ3 B.XYZ4 C.X3YZ4 D.X2YZ4 

3.N2表示氮气,还可以表示()

 ①氮元素 ②1个氮分子 ③2个氮原子 ④氮气由氮元素组成 ⑤1个氮分子由2个氮原子构成 ⑥2个氮分子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②④⑥ D.①②③④⑤⑥

4.写出化学符号周围数字与符号的意义。

数字、符号的位置

表示的意义

举例

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

表示原子的_________

2H:

2个氢原子

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

表示离子的_________

3Na+:

________________

化学式前面的数字

表示分子的_________

4H2O:

________________

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

表示元素的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

表示1个离子所带电荷的_________________

Mg2+:

________________

SO

________________

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

表示1个分子(离子)中含有某种原子的数目

CO2:

_________________

NH

________________

完成下列表中物质化学式或名称

+1

H

+1

Na

+2

Mg

+2

Ca

+3

Al

+2

Fe

+3

Fe

+2

Cu

+2

Zn

+1

NH4

-1

Cl

FeCl3

氯化钙

氯化锌

-2

O

氯化镁

-2

S

硫化氯

-1

OH

H2O

Fe(OH)2

氢氧化铁

氢氧化铜

-1

NO3

硝酸钠

-2

SO3

硫酸铝

-2

CO3

碳酸铵

化合价口诀:

一价钾钠氯氢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三铝四硅五价磷,

二三铁、二四碳,二四六硫都齐全,铜汞二价最常见。

[心得体会]

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涉及的化学方程式比较多,不仅会书写化学方程式,还要注意物质之间的转化,把它们之间的联系形成网络.

 

专题三物质的分类

[初高中衔接学法指导]

1.掌握物质分类及其他们之间的联系,主要体现在他们之间的化学反应。

2.必修1第2章涉及相关内容。

[知能点]

一、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的概念

单质:

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化合物: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氧化物:

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

(非金属氧化物大多数为酸性氧化物,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金属氧化物大多数为碱性氧化物,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注:

到了高中你们会学到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的概念,一定理解清楚。

酸性溶液:

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

碱性溶液:

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

酸:

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H+)的化合物

碱:

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OH—)的化合物

盐:

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或铵根)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二、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一定记住):

很活泼较活泼不活泼

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从左到右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

①金属的位置越前,金属在水溶液中(酸或盐的水溶液)就越易失去电子,变成阳离子,其活动性就越强。

②只有排在氢前面的金属,才能置换酸中的氢。

较活泼的金属能置换出较不活泼的金属

三、酸的分类和命名及常见的酸

分类

根据酸分子里有无氧原子分

含氧酸

无氧酸

根据酸分子电离产生的H+个数分

一元酸

HNO3、HClO

HCl

二元酸

H2SO4、H2CO3

H2S

三元酸

H3PO4

命名

某酸

氢某酸

1.浓盐酸——有挥发性、有刺激性气味、在空气中能形成酸雾。

2.浓硫酸——无挥发性。

粘稠的油状液体。

有很强的吸水性(和脱水性),溶水时能放出大量的热。

3.浓硝酸——(必修1)4.醋酸——(必修2)

浓H2SO4的稀释:

“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边搅拌”。

由于浓H2SO4溶于水后会释放出大量的热量,为了及时散热,可用上述操作。

如果水倒入酸中,由于水的密度较小,浮在表面,导致热量不能及时散发而沸腾,溅出造成危险。

四、碱的命名及常见的碱

根据碱组成中的氢氧根离子和金属离子的名称,叫做“氢氧化某”例如,Cu(OH)2叫氢氧化铜,Al(OH)3叫氢氧化铝.当金属有两种价态,把低价的金属形成碱命名为“氢氧化亚某”.例如:

Fe(OH)2叫氢氧化亚铁

1.NaOH俗名火碱、烧碱、苛性钠。

白色固体,极易溶于水,溶解时放热,有吸水性,易潮解(作干燥剂)有强腐蚀性。

2.Ca(OH)2俗名熟石灰、消石灰。

白色固体,微溶于水,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有强腐蚀性。

五、盐的命名及常见的盐

其中无氧酸盐的命名是在非金属元素和金属元素名称中间加一“化”字,叫做“某化某”,如NaCl叫做氯化钠,K2S叫做硫化钾等等。

含氧酸盐的命名是在酸的名称后面加上金属的名称,叫做“某酸某”,如Na2CO3叫做碳酸钠,CuSO4叫做硫酸铜等等。

1.硫酸铜———白色粉末、溶于水后得蓝色溶液(从该溶液中析出的蓝色晶体为五水合硫酸铜CuSO4·5H2O)。

2.碳酸钠在工业上叫纯碱,白色粉末,水溶液为碱性溶液(从溶液中析出的白色晶体为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

另外,大理石主要成分为碳酸钙,明矾含硫酸铝,小苏打是碳酸氢钠,化肥如硫酸铵、碳酸铵等都是盐。

六、溶液酸碱性的检验

1.pH—酸碱度表示方法

溶液的酸碱度常用pH来表示,pH的范围通常在0~14之间

pH=7时,溶液呈中性。

pH<7时,溶液呈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强。

pH>7时,溶液呈碱性,pH越大,碱性越强。

测定pH的最简便的方法是使用pH试纸:

将玻璃棒蘸取的试样溶液沾在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跟标准比色卡对照,便可知道溶液的pH。

注意:

酸或碱只有在水分子的作用下才电离出能使指示剂或试纸变红的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因此一定要在溶液中进行实验。

检验气体要将试纸润湿再用。

用pH试纸测溶液的酸、碱性,不能用水先将pH试纸润湿,否则测定的稀释后溶液的pH。

2.酸碱指示剂

试液:

紫色石蕊试液,在酸性溶液中呈现红色,在碱性溶液中呈现蓝色;无色酚酞,只有在碱性溶液中呈现红色,在酸性溶液中无色。

石蕊试纸:

红色石蕊试纸遇酸性溶液时变蓝,蓝色石蕊试纸遇碱性溶液时变红。

七、化学反应类型

化合反应: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

表达式:

A+B=AB

分解反应:

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新物质的反应。

表达式:

AB=A+B

置换反应:

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表达式:

A+BC=AC+B

复分解反应:

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而生成另外两种化学物的反应。

表达式:

AB+CD=AD+CB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A.有水或有气体,或有沉淀生成(要求掌握溶解性表中的规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