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YSH0910EnMS第一阶段审核实施指南1105讲解.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197638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1.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ZYSH0910EnMS第一阶段审核实施指南1105讲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ZYSH0910EnMS第一阶段审核实施指南1105讲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ZYSH0910EnMS第一阶段审核实施指南1105讲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ZYSH0910EnMS第一阶段审核实施指南1105讲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ZYSH0910EnMS第一阶段审核实施指南1105讲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ZYSH0910EnMS第一阶段审核实施指南1105讲解.docx

《ZYSH0910EnMS第一阶段审核实施指南1105讲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ZYSH0910EnMS第一阶段审核实施指南1105讲解.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ZYSH0910EnMS第一阶段审核实施指南1105讲解.docx

ZYSH0910EnMS第一阶段审核实施指南1105讲解

 

EnMS第一阶段审核实施指南

 

 

版本:

01/0

文件编号:

CQM/ZY-SH-09-10

发布日期:

2015年11月05日

修订日期:

实施日期:

2015年11月05日

 

EnMS第一阶段审核实施指南

1.目的

为了指导EnMS审核员更好的实施EnMS第一阶段审核,更好的发挥EnMS第一阶段审核的作用,为第二阶段审核做好充足的准备,特制定本指南供审核员参考。

2.职责

公司体系技术部负责制定并解释;EnMS审核员可参考实施。

3.《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规则》中要求:

第一阶段审核:

包括文件审核和现场审核,其中现场审核的主要目的是:

——了解组织的能源管理体系建立和运行的情况,并确认是否做好了认证审核阶段的准备;

——了解组织能源评审的实施以及能源基准的建立情况;

——确定审核策划的重点,识别组织对能源绩效和能源管理体系绩效的评价方式以及能源管理体系确定的主要能源使用,将影响主要能源使用的重要运行参数和其它相关变量控制确定为重要审核点,识别应配备的专业审核资源并与组织就第二阶段审核的详尽安排取得共识。

4.CNAS-CC190:

2015和CNAS-SC190:

2015中第一阶段审核要求:

第一阶段审核的目的是为了提供策划第二阶段审核的关注点,并确定进行第二阶段审核的可行性。

第一阶段审核应在受审核组织的现场进行。

第一阶段审核应包括:

a)确认拟认证能源管理体系的范围和边界;

b)对已识别的范围和边界,评审组织设施、设备、系统和过程的图表或文字说明;

c)对已识别的范围和边界,评审组织架构及人员的图表或文字说明,并进一步确认组织的技术领域;

d)确认能源管理体系有效人数(必要时)、能源种类、主要能源使用和年度综合能耗,以确认审核时间;

e)评审能源策划过程形成文件的结果;

f)评审经识别的能源绩效改进机会的清单,以及相关的目标、指标以及实施方案。

并审查及确认以下信息:

1)受审核组织能源管理体系文件;

2)能源使用、主要能源使用、能源基准、能源绩效参数,及其与体系各要素的关系;

3)能源方针与目标指标、能源绩效参数、能源监视、测量和分析机制的建立与运行;

4)最高管理者对于能源管理在组织经营活动中的定位、策略和行动,对管理者代表和能源管理团队的任命和批准;

5)主要适用的能源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的符合性,可能包括:

受审核组织与政府签订的节能责任书、各主要工序能源绩效指标是否符合行业能耗限额标准、国家明令淘汰的落后设备和工艺的管理、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率和准确度等;

6)若企业有下述资料时应重点关注与EnMS有关的信息:

初审能源评审报告、能源审计报告、能源监测报告、能评资料、能源综合利用状况报告、年度自查报告、清洁生产报告等。

7)受审核组织能源管理体系的建立及与能源管理方针的一致性;

8)受审核组织的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的策划和实施情况。

5.具体实施内容

5.1第一阶段审核的目的

见CQM/ZY-SH-00-1《QMS\EMS\OHSMS\EnMS审核实施指南》。

5.2第一阶段审核的方式方法

第一阶段审核分文件审核和现场审核,现场审核通常采用面谈、查阅文件和记录、现场观察等方法进行审核。

5.3文件审核

见CQM/ZY-SH-00-1《QMS\EMS\OHSMS\EnMS审核实施指南》。

5.4第一阶段现场审核

5.4.1编制审核计划

审核组长应依据以上的目的和内容,以及从文件及受审核组织提供的有关资料中获取充足的信息,根据受审核组织的性质、规模、特点和审核组自身的特点编制第一阶段现场审核计划。

对于第一阶段审核计划,在末次会议,应安排充足的时间让审核组与受审核组织充分地交流,指出组织存在的问题并向其通报第一阶段审核的评价结论及整改要求;为组织提供反馈信息的机会;确认审核范围及边界和能源核算边界;确认EnMS有效人数、能源种类、主要能源使用和年度综合能耗,就第二阶段审核细节和重点与组织达成共识。

第一阶段审核不要求对受审核组织的所有部门和条款进行审核,只需为了达到第一阶段审核的目的对必要的部门、场所和活动进行审核即可。

日程安排及主要内容见下面的范例:

日期

人员时间

过程/区域/GB/T23331标准及行业认证要求

过程/区域/部门

GB/T23331标准及行业认证要求

xxx

中层以上及内审员

第一阶段审核首次会议

xxx

生产现场巡视

xxx

管理层及相关人员

企业基本情况(资源、生产、节能状况及评审情况,场所,守法资质),确认EnMS有效人数、能源种类、主要能源使用和年度综合能耗,能源使用情况,主要用能结构等;并对审核范围及能源边界确认4.1;4.4.3

最高管理者对于能源管理在组织经营活动中的定位、策略和行动,对管理者代表和能源管理团队的任命和批准;组织架构及人员的适宜性,资源的充分性、确认组织的技术领域4.2

能源方针、目标适宜和合理性,体系的建立与方针的一致性4.3、4.4.6、

主要适用的能源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的符合性(重点关注受审核组织与政府签订的节能责任书、行业准入、各主要工序能源绩效指标是否符合行业能耗限额标准、国家明令淘汰的落后设备和工艺的管理、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率和准确度等)4.4.2;4.6.2;

管理评审的策划和实施情况4.7

xxx

能源管理主控部门及相关部门

能源评审的充分性和适宜性4.4.3;

能源基准、绩效参数设定合理性及适宜性4.4.4、4,4,5;

法规识别和获取及合规性评价情况4.4.2、4.6.2;

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的策划和实施情况4.4.6;

能源策划过程形成文件的结果符合性和适宜性(包括:

运行控制的策划4.5.5、新品开发、设计的策划4.5.6;能源服务、产品、设备和能源采购的策划4.5.7;能源监视、测量和分析的策划4.6.1)

能耗统计和核算的准确性,生产过程、辅助和附属生产过程及能源核算边界确定的合理性,能源计量器具的校准或检定情况4.6.1;

外部相关方的交流的策划、申投诉抱怨等的处理4.5.3;

内审的策划和实施情况4.6.3;

持续改进建立和实施,不符合纠正与预防4.6.4;

能源使用、主要能源使用、能源基准、能源绩效参数,及其与体系各要素的关系是否合理

xxx

生产过程、

辅助及附属生产过程的现场

生产过程、辅助和和附属生产过程及能源核算边界的实地考察和确定;EnMS边界和范围的进一步确认。

对能源种类和结构、重点设施、设备、系统和过程及主要能源使用的实地考察和确认4.4.3;

相关变量和能源绩效参数的进一步确认4.4.3;4.4.5;

对组织识别出的能源绩效改进机会、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的现场实施情况进行确认4.4.6;

主要能源使用的现场控制情况,重点关注守法性4.5.5;

能源计量装置配置情况现场确认4.6.1

对存在的多场所及能否进行多场所抽样进行现场确认

xxx

审核追踪,审核组内部交流

xxx

管理层及相关部门人员

第一阶段审核末次会议

说明:

日程安排的顺序应根据受审核组织的规模及特点进行安排,一般有下面三种方式:

a)先到现场,再到体系的主控部门。

此种类形适用于规模不大、主要能源使用不复杂的组织,其优点是:

先到现场,掌握整体概貌、生产工艺及关键工序、能源利用状态、从专业的角度判断出组织应具有主要能源使用、相关变量、绩效参数等、目标指标的现场完成情况,再到体系的主控部门,针对现场的情况,能更好地对组织的方针、主要能源使用、相关变量、基准、绩效参数、目标指标、管理方案、运行控制及应急准备与响应、内审及管理评审的合理性、一致性及有效性进行审核。

b)先到体系的主控部门,再到现场。

此种类型也适合于规模不大、主要能源使用不复杂的组织,其优点是:

先到体系的主控部门,能获取大量信息,尤其是有关主要能源使用、相关变量、绩效参数等的识别、评价及控制方面的信息,再到现场就会有的放矢,抓住重点,会很快发现问题,缩短审核时间。

c)先到现场巡视,再到体系的主控部门,再回到现场(如以上范例)。

此种类型适合于那些规模比较大、主要能源使用比较复杂的组织,其优点是:

集中以上两种类型的优点,能使审核员更充分更全面地了解受审核组织的EnMS。

但其缺点是审核时间较长。

以上三种类型,审核组应根据受审核组织的性质、规模、特点和审核组自身的特点进行选择。

如果第一阶段审核(包括文件评审)不是由一个人独立完成的,审核组长应安排好审核员之间的分工与协作,并对专业审核员进行合理安排,做到协调一致,体现系统性和一致性。

当受审核组织有多层次等级系统(如:

总部/国家级部门/地区级部门/地方分部)时,第一阶段现场审核应包含不同等级体系层面活动的有代表性的场所,对所有场所的信息均应获取到,对某些场所具有最为集中的能源消耗过程应重点审核,当通过合理的方式获取到所有场所的信息后,现场审核可以不覆盖多场所认证中将被抽样的所有场所。

当受审核组织存在多现场时,审核组应根据《多场所审核管理指南》的要求来确认受审核组织是否符合多场所抽样的条件,并确认可以进行多场所抽样的准确信息,以便进行第二阶段审核的策划。

5.4.2现场审核

依据审核计划,实施现场审核,通常的审核思路是:

5.4.2.1与总经理和管理者代表交谈

此处不是审核总经理和管理者代表是否完成了其职责,此处的目的是:

a)融洽关系,介绍本次审核的目的、内容和安排等;向管理层了解有关组织机构、资源的提供及EnMS运行的大致情况;了解管理层对整个体系的重视程度及能源意识,为进一步实施审核打下基础。

b)强调在体系中管理层的作用及职责,促使总经理及管理层更加重视此项工作。

c)获取及确认有关信息。

a)主要内容见计划中的安排,重点关注:

d)体系运行所取得的能源绩效;现在存在的主要问题,持续改进的方向;

e)组织守法状况;

f)资源提供的充分性

g)审核范围和边界的适宜性。

5.4.2.2到体系主控部门进行审核

a)体系主控部门的职责是否合理是否满足体系运行的需要。

b)能源评审的有关方法学和准则的科学和合理性,检查能源评审是否充分和适宜;是否覆盖体系范围和边界内各个层次的能源使用情况;是否使用了适当的分析方法,基于定性和定量的评价,是否清晰的说明了组织的用能状况、细节和未来的能源需求,明确了改进能源绩效机会;重点关注对以下内容的评审和输出结果:

1)用能结构和用能系统,可包括能源结构、生产工艺和能源流程、主要用能设备、能源平衡、工艺布局及设备匹配的合理性、主要生产系统与辅助系统、附属系统的匹配性、余热余压的利用情况等;

2)相关变量:

如影响能耗的能源/原辅料及中间产品的质量参数、设备参数、工艺参数、环境参数、设备/设施/系统的用能效率等;

3)计量装置的配备情况(包括配置率、精度、校准/检定);

4)主要能源使用,包括:

重点耗能的设备、设施、工序或过程等;并识别出与之相关的能源绩效参数;

5)改进能源绩效机会(包括能源效率、能源使用和消耗持续改进的机会)及优先次序的排序;并考虑必要技术、经济等因素提出了可测量的改进方案。

6)影响能源使用的有效人数及涉及到主要能源使用的人员状况。

7)能耗现状、能源绩效水平及统计核算方法,重点关注数据的充分性、适宜性、相关性和准确性;

c)能源基准设定合理性及适宜性,重点关注:

1)关注能源基准是否建立在特定的时间段上,该时间段与能源使用和能源消耗的特点相适应,并说明该基准所代表的运行条件,其所选取的时间段是否合理,具有可比性;

2)关注是否选择了合理的指标或参数,例如绝对值或相对值,组织层面或设施设备层面等来表达能源基准;

3)关注能源基准与能源绩效参数存在必要的关联;

4)评价在确定能源绩效时,是否关注了报告期条件与能源基准条件的相同及可比。

如果不同,能源基准是否做了必要的调整。

d)能源绩效参数、目标指标管理方案设定合理性及适宜性,重点关注:

1)评价是否在管理层面(例如针对主要能源使用方面:

组织的综合能耗、单位产品的综合能耗、万元产值的综合能耗、产品单耗等),或运行层面(例如针对工厂、设备等:

生产工序的单耗、设备的用能效率、等)设置了合适的能源绩效参数,用来监视能源绩效;

2)评价受审核组织是否确定了能源绩效参数的方法学(直接测量、模型计算、直接比对、平均值、效率测算等);

3)评价受审核组织是否分清了能源绩效参数与能源目标、指标的内涵与用途的不同,能源目标、指标是否为能源方针转化成管理方案提供了具体方向;

4)评价能源目标、指标的建立是否使用了适宜的方法,能源管理方案的建立与实施是否考虑了能源评审的输入与输出;

5)评价受审核组织在能源管理方案中包括了验证能源绩效改进的方法和验证结果的方法。

e)评审能源使用、主要能源使用、能源基准、能源绩效参数,及其与体系各要素的关系是否合理,主要能源使用是否有失控状态。

f)查法律法规清单及有关内容,组织识别出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有无失效版本和遗漏,是否适用。

适用的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应用于能源管理的方式。

g)审查组织是否进行了合规性评价,评价的结果是否充分、是否客观、是否准确,对发现的问题是否采取了有效的纠正措施,组织现有能源管理活动是否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这里需审查组织的违反法律法规的记录、受到政府部门的处罚记录以及与政府部门相关往来信函的记录等,并结合现场观察进行判断)。

h)查组织的内部审核是否符合EnMS标准和行业认证要求;内审计划是否覆盖了体系涉及的所有部门、所有要素及全部管理要求,内审员分工是否合理(从专业性和公正性角度);查内审检查表及检查记录是否客观具体及全面;查不符合报告判标是否正确,客观事实描述是否清楚,原因分析是否合理,采取的纠正与预防措施是否完成,是否有效,是否关闭并进行验证;内审报告是否完成,内容是否全面,报告是否下发。

i)查有关相关方的能源信息的接收、成文、答复记录,看其收到了哪些相关方信息,是否按程序要求进行了处理及答复。

能源的定期上报制度的策划和交流的策划。

j)能源策划过程形成文件的结果符合性和适宜性(包括:

运行控制的策划;新品开发、设计的策划;能源服务、产品、设备和能源采购的策划;能源监视、测量和分析的策划等),尤其是运行控制文件是否与组织的主要能源使用的相关活动相适宜,是否考虑了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是否纳入了组织以往的操作惯例,是否对异常和紧急情况如何控制进行了考虑,应特别关注针对影响能源绩效的变量,是否策划了对其的控制措施及准则,是否形成了系统的监视测量计划。

k)检查能耗统计和核算的准确性和规范性,对生产过程、辅助和附属生产过程及能源核算边界确定的合理性,包括能源核算准则的正确性、辅助和附属生产过程中能耗的分摊和折标的准确性、数据的来源及准确性、各种数据计算的准确性;审核员可以通过抽查1-2个月的数据进行复核,审核员在此处一定要细心仔细的审查,因为能耗结果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审核结论、直接关系到能源绩效的改进、千万不要直接认可受审核组织上报的各种能耗数据;另外对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率、准确度和校准或检定情况也应进行确认;除能耗数据外,对有关产品的数据,现场也应进行核实。

5.4.2.3到受审核组织现场/生产现场/项目部现场

a)申请认证范围中的主要活动现场(包括生产过程、辅助生产过程、附属生产过程等)均要审核到,并做好记录,以便发现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和最终确定审核范围和边界。

b)对能源种类和结构、主要能源使用、相关变量和能源绩效参数、重点设施/设备/系统/过程等进行实地考察和确认其充分性和适宜性:

以专业审核员的眼光确定重点现场加以重点审核,判断运行控制和相关作业指导书是否全面,是否能确保主要能源使用均处于受控状态;现场有无能源浪费严重的现象;各种设备设施是否匹配,有无大马拉小车的现象;有无使用淘汰的设备和工艺;厂区能源消耗和利用的布局是否合理等;

c)现场确认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的实施情况。

d)现场确认法律法规的符合情况,并确认在审核范围中的现场区域和边界。

审查受审核组织提供的相关图表及资料(如厂区平面图、能流图和计量装置配置图/表)与实际是否一致;单位产品的综合能耗的能源核算边界是否准确;能源计量装置配置情况是否满足法律法规及标准的要求等。

比如有的审核员就曾经遇到过以下情况:

受审核组织提供的用电能流图仅描述一个主变,而实际有两个;受审核组织提供的厂区平面图中未体现锅炉房,而实际有两台锅炉在运行;受审核组织的计量装置图/表显示配备率符合GB17167的要求,但实际上相差较大;受审核组织的单位产品的综合能耗计算未包括附属生产过程的能耗;受审核组织有两种产品,但在计算单位产品的综合能耗时辅助生产过程和附属生产过程的能耗分摊未按实际情况进行,而是平均分配,导致能耗计算不准确;受审核组织存在一个空压机房,但未纳入体系中运行,且在计算综合能耗时未计入空压机的能耗;受审核组织有维修车间,而实际未纳入到体系;受审核组织的化验楼在另外区域,未纳入体系等。

e)现场确认主要能源使用的控制情况,找出现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组织识别出的能源绩效改进机会的充分性和合理性进行确认。

f)现场审核时应关注采购能源的输入点接口,确认能源的来源和源头控制点。

g)对存在的多场所及能否进行多场所抽样进行现场确认。

5.4.3审核范围和边界及能源核算边界的确定

审核范围和边界一般是根据受审核组织的管理权限、活动领域、现场区域及管理责任进行确定,可行时,应描述出产品的产能,如:

受审核组织:

xx公司,审核地点:

xx市xx区xx号;产品/活动:

年产60万吨工业用丙烯产品生产所涉及的能源管理活动。

(包括分场所/分厂:

描述同上);

产品综合能耗核算边界

EnMS的能耗核算边界(依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按拟认证产品或服务的类别分别界定其生产过程、辅助生产过程、附属生产过程中的相关活动,若不同类别产品的辅助生产过程、附属生产过程中的相关活动相同可合并阐述):

如:

生产系统:

以丙烷为原料,包括催化脱氢、压缩、回收、精制等过程;辅助生产系统:

动力、供电、机修、压缩空气制备、仪表空气制备、自产蒸汽、反应尾气回收利用、制冷、采暖、空气尾气脱硝、废气汽提等(循环水、部分蒸汽、脱盐水、氮气、天然气、电等采购);附属生产系统:

办公、浴室、食堂、检验、车辆、空调等。

5.4.4审核结果及报告

按照现场审核计划,最后应与受审核组织进行交流,把审核的结果及有关信息与受审核组织进行沟通,把发现的问题应以书面的形式提供给受审核组织,并得到受审核组织的确认。

并告之其整改要求。

当第一阶段现场审核结束后,审核组应写出一份完整的书面审核报告,并提交给受审核组织。

报告的内容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a、受审核组织简介;

b、受审核组织的EnMS运行简介;

c、审核的日期、目的、依据、方式方法、审核组组成;

d、最终确定的审核范围及边界,以及各产品的综合能耗的能源核算边界;

e、文件审核的结果;

f、现场审核的内容及结果评价;

g、第一阶段问题及整改要求;

h、是否能进行第二阶段审核及第二阶段审核的重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日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