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房建施工组织设计.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0195279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68 大小:177.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标准房建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标准房建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标准房建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标准房建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标准房建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标准房建施工组织设计.docx

《标准房建施工组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标准房建施工组织设计.docx(6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标准房建施工组织设计.docx

标准房建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施工组织设计内容完整性和编制水平

一、编制原则

1、全面响应招标文件原则

编制本投标文件以及后续施工中,我公司将全面响应招标文件《合同条件》、《技术条款》和其它要求,严格履行合同,在工程质量、安全、进度、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文明施工等方面,争创佳绩。

2、质量创优原则

我公司在本工程施工的质量目标是“优良”。

为达到该质量目标,我们将加强领导,强化管理,贯彻执行ISO9002质量体系标准,运用合理的技术精心施工和科学的质量检测方法进行控制,确保实现质量目标。

3、进度保证原则

根据业主对本工程的工期要求,编制科学、合理、周密的施工方案,利用先进的项目管理技术,合理安排进度,实行网络控制,重点做好工序间的衔接,实时监控进度,确保实现工期目标。

4、安全保护原则

在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中,始终按照技术可靠、措施得力、确保安全的原则确定施工方案,制定详细有效的监测方案,采取相应的预防和应急技术措施,重要岗位操作工保证持证上岗,安全措施落实到位,确保万无一失。

5、环境保护原则

本工程涉及环境污染多方面问题。

结合具体情况,我们将采取积极、严密的环保措施,尽可能减少施工对河流和周边环境的影响,按照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编制施工区和生活区的环保措施计划并严格执行。

6、合理布局原则

根据本工程的任务量和管理目标的要求,考虑地形地貌特征,在临时工程的施工布置上,特别是风、水、电、浆等管线以及道路、各种场地的设置,充分利用业主提供的场地,本着避免干扰、就近布置、方便适用、优化设置的原则,合理布局。

7、科学配置原则

根据本工程的任务量和管理目标的要求,实行科学配置。

在人、财、物、设备等方面,科学合理配置,既保证施工需要,又避免资源浪费。

二、编制依据

我公司严格依据资料进行本投标文件的编制依据进行:

三、工程概况

资金落实情况:

已落实

质量要求:

合格

四、施工条件及施工准备

1、供水、供电、通讯

(1)施工用风

本施工用风部位订有混凝土浇筑等部位,用风量较小,拟采1台生产功率20m3电动空压机系统供风。

(2)施工供水

为满足本合同工程施工用水需要及要求,拟设置一容积为20m3水池,配置1台11KW离心泵抽水用于施工需要。

水池进水管采用75镀锌管,主出水管采用直径100mm,支干出水管

采用直径50mm安装至各施工区,各工作面用水量标准采用橡胶软管从支干出水管接引。

生活用水使用当地居地生活用水,并配置一套净水装置。

(3)施工供电

1)供电线路

架设10kv线路至施工现场,施工供电从10kv电源联接点接引输电线路至本工程施工、生产和生活用电。

2)电源

为确保混凝土抖和系统、排水用电需要,配置1台SB-W-200型柴油发电机作为施工应急备用电源。

本工程施工期间,室外及施工现场照明章动角以镝灯、碘钨灯为主,室内照明以日光灯、白炽灯为主,所有照将满足招标文件中对照度的要求。

(4)施工通讯

本项目部共设固定电话1部,传真机1部,手机联系方式表格(全体管理人员),对讲机10对.

2、技术准备

(1)熟悉图纸、进行图纸会审,领会设计意图。

(2)在投标书施工组织设计基础上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并保证在施工中严格按方案指导施工。

(3)技术交底内容分为图纸交底、施工组织设计交底、设计变更和分项工程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采用三级制。

即主管项目技术负责人→施工员→施工队长。

技术负责人向施工员交底时,要求细致齐全,并要求结合具体操作部位、关键部位质量要求及操作要求、关键结构施工中要注意事项等进行交底。

3、现场准备

(1)控制测量

接到中标通知书后会同业主、设计和监理单位完成施工范围内标高及控制点测量,并将测量数据报监理工程师审定。

(2)接中标通知书后,公司立即组织施工人员和机械设备进场,并对施工机械设备进行施工前检查。

(3)施工技术文件编制

进场后,随即将施工组织设计具体化、详细化,并根据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工程作业设计,展开施工作业。

项目经理部编制各种施工图表,便于指导施工。

4、设备及材料准备

(1)根据工程地质以及施工内容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优化机械设备组合,组织一批机械设备进场,具体机械设备及进场时间见机械设备表。

(2)水泥:

采用国家认证合格的32.5普通硅酸盐水泥并就近采购。

(3)碎石、砂子:

就近在砂料场采购。

5、施工道路布置

(1)布置依据

1)施工招标文件及总体布置图;

2)现场地形及周边环境;

3)本合同工程施工总布置需要,主体工程施工需要,运输要求及强度运输设备配置等。

4)现有场内、外交通;

(2)布置原则

1)充分利服务业主提供的场内、外交通;

2)充分利用现场有利地形、地质条件、结合永久公路和原有道路,尽量减少临时道路工程量;

3)本合同施工要求。

(3)对外交通

本工程对外交通主要依靠现成上田间道路对外交通,交通较为便利。

(4)场内交通布置

各建筑物之间均有道路通达、施工首只段对原有道路加以修整、局部填平即可满足要求。

第2章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一、测量放线

根据本工程特点,测量方案遵循先整体后局部,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确保工程测量控制网的整体性、准确性。

测量精度的控制及误差范围:

(1)测角:

采用三测回,测角误差±5″以内,总误差±5″以内。

(2)测距:

采用往返测法,取平均值。

(3)量距:

用鉴定过的钢尺进行量测并且进行温度修正。

每层轴线之间的偏差在±1mm以内,层高垂直偏差在±3mm以内。

(4)沉降观测次数:

每一层结构施工完毕观测一次,装饰阶段每月观测一次,工程竣工后每三个月观测一次,直至沉降基本稳定。

每次观测后,及时检查记录,无误后平差计算出各点的本次沉降量与累计沉降量,填写沉降观测记录表,如发现沉降异常,应对沉降点及所用水准点进行检查,有错则及时更正,否则及时上报。

(5)细部放样:

各楼层每户房间墙、柱、梁、板拆模后必须将X、Y方向轴线及建筑1.000m标高线弹至结构面上。

3.总平面控制网建立和测设

建立平面外定位控制点: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实施定位点,确定本工程各施工区块的轴线定位,施工前将定位轴线引测于场外暂设及围墙上,并建立三个以上永久性平面外控制点形成闭合控制体系,场外控制点采取保护措施,并定期检查。

建立平面内控制网以及平面内控制点

①遵循先整体后局部的程序进行。

②施工平面内控制网点的布设和网点布设间距应满足本工程各单体工程施工定位放线和技术监督的要求,以及在施工过程中,保持有足够数量的控制网点,为施工提供定位测设及技术复核的标志。

③施工各单体建筑物的施工定位及控制网点的布设,根据施工控制网进行。

④施工控制网点的测量,应进行闭合误差校核,误差值≤1/5000。

平面控制网点的保护:

统一施工控制网点,设置标志,标志应牢固、稳定、不下沉、不变位,并用混凝土包护。

建筑物轴线的定位及标定

①测量由主轴线交点处开始,测量各轴线,最后将经纬仪移到对角点进行校核闭合无误,总体尺寸及开间尺寸复核准确,然后把轴线延伸到建筑物外的轴线桩上(注意围护),并在周边围墙上用红油漆画上轴线标记,标识清楚。

②分画轴线开间尺寸,用总长度尺寸进行复核,尽量减少分画尺寸积累误差。

③延伸轴线标志的轴线桩设在距离开挖基槽边1~1.5m以外,轴线标志应标画出各纵横轴线代号。

4.高程控制点设置

根据甲方提供的水准点,用水准仪准确地引测到施工现场,用于监控的水准点位置,应牢固稳定,不变形,不下沉。

高程的引测进行往返一个测回,其闭合误差值不大于Ⅱ等的

值(n为引测站数)。

本工程计划埋设八个水准点,组成控制网。

5.施工抄平放线

基础抄平放线

①根据基础平面布置图,按建筑物轴线定位,连结相应的轴线,定出开挖边线位置。

②用水准仪把相应的标高引测到水平桩或轴线桩上,并画上标高标记。

③基槽开挖完成后,基槽开挖宽度应通线校核,槽底深度应经水平标高校核无误后,并把轴线和标高引至基底,在垫层面上用墨线弹出轴线及承台边线。

④基础完成后,把轴线引测到基础面,并按柱网平面图用墨线弹出柱边线。

主体结构施工抄平放线

①结构平面的施工放线(内控法):

二层梁板砼施工完后,将控制网点的主轴线精确引测到一层梁板砼面上,经复核无误后用墨斗弹出柱墙边线,并定出四个内控制点,之后在各层混凝土板投测点处,留置200×200的方孔供仪器通光,采用垂准仪竖向贯通投点法由下往上向各层投测。

当控制点投测好后,在投测的点上固定好夹板,置经纬仪于各投测点上,检测闭合夹角与边长,并误差符合平面控制技术要求后,测定通过控制点的轴线,并根据该轴线与其他轴线柱、墙的尺寸关系,进行该层放样。

②高程施工测量:

各层柱筋连接施工完毕后把水准点结合建筑物各层相应的标高引测至竖向钢筋上,用红油漆标识。

在拆除柱模板后把水准点标高精确引测到柱面上并选择便于向上传递的位置作好标记,作为向上传递的控制点,再根据层高用钢尺量度传递到各层。

③砌体施工抄平放线:

先根据各层平面的轴线和各层建筑平面图,放出墙体平面轴线,墙边线及门窗、洞口等位置。

装饰施工抄平放线

①室内装饰:

根据图纸要求弹出相应的全部墨线,包括脚线、装饰线、窗台、门窗顶、压顶、楼梯步级等控制线。

②外墙装饰:

按图放出门窗顶、窗台线、立边线、装饰线等控制线。

③(楼)地面:

应统一放线,力求饰面缝线纵横畅顺。

6、沉降观测

据图纸设计要求,沉降观测点按≤12m布置。

沉降点的埋设:

根据规范要求埋设沉降点,将沉降点设在钢柱脚及墙角上,高出室外地面30~50cm,距柱面约5cm,并绘出沉降点布置图。

沉降观测:

在沉降观测点埋设稳固后,按《工程测量规范》二等精密水准测量技术要求测量,测量线路应闭合或附合于高程控制网水准点上,当误差符合要求后,平差计算出各沉降观测点的基本高程,作为以后各次沉降观测计算沉降量的依据,基本高程的测量不少于二测回。

沉降观测次数:

①沉降观测次数:

在主体施工到竣工这一时间内,定期和不定期不间断地进行观测,二层结构梁板砼完成后进行第一次观测,之后在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每层结构梁板砼浇筑后观测一次,在主体封顶后,根据沉降量的大小变化情况,适当减少次数,装修阶段一般是每月观测一次。

②每次沉降观测结束后,及时检查记录,计算正确,进行误差分析,最后将本次所测各个观测点的高程与上次各点高程核对无误后,填写沉降观测记录汇总表,作为工程验收技术资料,工程竣工时应绘出各沉降观测点的沉降曲线,通过沉降曲线来判断沉降观测的精度及沉降是否趋于稳定。

7.测量精度的保证措施

⑴用于测量轴线的大钢尺除有“CMC”标志外,必须要计量检定合格,并应妥善保管,以达到各幢主楼都使用同一把钢尺放线。

⑵水准仪、经纬仪要按计量要求检验合格后才能使用。

水准标高的控制,为了精确控制标高,要求现场建立永久水准点,水准点连线与结构体形相似,以满足主体结构任何部位引测标高的需要。

⑶轴线控制网的复测和调差,要求在基础和结构每15天进行一次轴线网复测,保证观测在高精度测量下进行,并记录及保存数据档案资料。

二、基础工程施工方案

土方开挖、支护结构及回填:

(详土方开挖及支护专项施工方案)

土方开挖及回填:

1、施工准备

土方开挖前对邻近建筑、构筑物、给排水、煤气、电力、电话等地下管线进行调查,摸清其位置、埋设标高、基础和上部结构型式,当处于土方施工较强影响区范围内时,会同业主采取可靠的措施保护。

2、土方开挖、支护施工技术要求

2.1土方开挖

土钉支护期间的土方采用中心岛式开挖,即先开挖周边的土方做好基坑支护后再开挖中间的土方,在基坑北面地势较低,可做出渣口。

支护工作面内的超过2米深的土方必须分层开挖,严格做到开挖一层,支护一层,上层未支护完,不得开挖下一层。

同时,不得在大雨天开挖施工,在进行施工时,应尽量避开雨季开挖施工。

开挖采用小型反铲挖掘机配合人工开挖。

2.2木桩

土方开挖到位后,利用反铲挖掘机直接压桩入土。

木桩长度4米,间距250mm,尾径100mm。

木桩应削成三梭或四梭锥形,其尖端应在桩直线上,桩尖长度为桩径的1-1.5倍,端部为平尖。

2.3喷射混凝土

喷射混凝土为1:

2:

2(水泥:

砂:

石)细石混凝土(重量比),细骨料用中粗砂,粗骨料用料径不大于2cm卵石,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20,水灰比为0.5,采用喷射工艺,为加速凝固可掺入速凝济,掺量为水泥用量4.5%。

喷射混凝土应分段进行,同一段内喷射顺序应自下而上,喷射混凝土终凝后2h应浇水养护,保持混凝土面湿润,养护期不少于5天。

2.4铺设钢筋网

分层分段铺设钢筋网φ6.5@250×250mm,钢筋网的搭接采用绑扎,左右段之间、上下段之间的搭接长度应大于300mm。

边壁上的钢筋网网顶应延伸至地表面,水平包顶长度分别为0.5m。

3、土方回填

土方回填须确保做好如下几点:

(1)回填土前基坑底或地坪上的垃圾等杂物清理干净;

(2)基坑回填时应按设计要求,沿基坑四周对称均匀回填,用设计规定用土分层夯实,压实系数不小于0.94。

(3)回填土的粒径符合规定,含水量在规范控制范围内。

4、施工注意事项

(1)土方开挖过程,用水平标高控制线严格控制基底标高,标桩间的距离应≤3m,以防基底土被超挖。

(2)土体开挖高差每次最大不超过1.5m。

开挖时注意边坡稳定,由监测单位定期进行坡顶位移及沉降观测、土体位移变形观测、周边构筑物沉降观测。

(3)土方开挖时由专人在坑边巡视以便及时发现险情,一有险情立即报告、立即处理。

(4)为避免土方开挖时由于高差产生侧压力使工程桩往一边倾斜,引起桩身断裂。

(5)土方开挖前,根据桩基竣工图预先标明桩顶标高,然后采用人工开挖临空面,挖开工程桩周围的土方,使工程桩四面临空,防止外荷载引起的桩基偏移。

当桩悬空高度超过1.5m时,先行砍掉。

5、质量要求

土方开挖工程质量检验标准(mm)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或允许值

检验方法

柱基基坑基槽

挖方场地平整

管沟

地(路)面基层

人工

机械

主控项目

1

标高

-50

±30

±50

-50

-50

水准仪

2

长度、宽度(由设计中心线向两边量)

150

+300 

-100

+500 

-150

100

经纬仪,用钢尺量

3

边坡

设计要求

观察或用坡度尺检查

一般项目

1

表面平整度

20

20

50

20

20

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

2

基底土性

设计要求

观察或土样分析

注:

地(路)面基层的偏差只适用于直接在挖、填方上做地(路)面的基层。

说明:

本表所列数值适用于附近无重要建筑物或重要公共设施,且基坑暴露时间不长的条件。

三、主体结构施工

为确保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以及确保工期,各栋号工程配置独立的模板、骨料、支撑等材料,进行周转使用,具体模板配置为:

柱、墙1套、梁板模板及支撑3套。

所有外墙剪力墙(包括地下室和地上),外墙模板拉结全部采用止水拉杆,防治外墙渗漏;

所有图上未明确的,包括但不限于:

地下室底板与电梯基坑交接处反梁、地下室顶板与混凝土侧墙(包括风井、采光井、采光窗、一层外墙剪力墙等)、屋面与墙体交接处反梁、露台反口、露台与电梯井道反口等位置,施工缝处必须设置止水钢板。

(一)模板工程

(1)模板方案选择

A、承台、基础梁、底板外侧:

模板部分采用240厚砂灰实心砖砌胎模,M5混合砂浆砌筑;

B、地上柱、墙:

采用现拼酚醛胶合覆膜板、方钢作为横竖档;

C、地上梁、板:

采用现拼酚醛胶合覆膜板为主材,支撑系统采用钢管架或碗扣架支撑。

D、楼梯踏步:

采用定型钢制踏步模板。

E、楼板高低跨降板处:

采用预制定型方钢进行留设。

(2)材料机具

模板:

地上墙模及顶板模板均采用现拼酚醛胶合覆膜板,规格为2440mm×1220mm×18mm,胶合强度单个试件≥0.7Mpa,静曲强度顺纹≥45Mpa,横纹≥30Mpa;弹性模量顺纹≥6000Mpa,横纹≥4500Mpa。

方木:

50mm×100mm,100mm×100mm等(方木四侧平整、不得有圆弧面出现,截面尺寸偏差不得超过2mm);

支撑系统:

φ48普通钢管架或碗扣架。

配件:

铁钉、铁丝、对拉夹具、夹具螺丝、U型卡、L型插销、锁紧器、碗扣架上下顶托及联结件、普通钢管扣件、电锯、电刨、电钻等。

(3)模板安装质量标准

A、装现浇结构的上层模板及其支架时,下层楼板应具有承受上层荷载的承载能力,或加设支架;上、下层支架的立柱应对准,并铺设垫板。

B、在涂刷模板隔离剂时,不得沾污钢筋和混凝土接槎处。

C、模板安装应满足下列要求:

①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在浇筑混凝土前,木模板应浇水湿润,但模板内不应有积水;

②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但不得采用影响结构性能或妨碍装饰工程施工的隔离剂;

③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

④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预留孔和预留洞均不得遗漏,且应安装牢固,其偏差应符合下表要求:

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允许偏差   

项   目

允许偏差(mm)

预埋钢板中心线位置

3

预埋管、预留孔中心线位置

3

插   筋

中心线位置

5

外露长度

+10,0

预埋螺栓

中心线位置

2

外露长度

+10,0

预留洞

中心线位置

10

尺寸

+10,0

⑤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偏差应符合下表

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轴线位置

5

钢尺检查

底模上表面标高

±5

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

截面内部尺寸

基础

±10

钢尺检查

柱、墙、梁

+4,-5

钢尺检查

层高垂直度

不大于5m

6

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

大于5m

8

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2

钢尺检查

表面平整度

5

2m靠尺和塞尺检查

注:

检查轴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

(4)模板的拆除

A、拆模顺序一般应先支的后拆,后支的先拆。

先拆除非承重部分,后拆除承重部分;现浇结构的模板及其支架拆除时的砼强度,如无设计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侧模,在砼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面受损坏后,方可拆除;底模,在砼强度符合下表规定后,方可拆除。

现浇结构拆模时所需砼强度

结构类型

结构跨度(m)

达到设计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标准值的百分率(%)

≤2

≥50

>2,≤8

≥75

>8

≥100

≤8

≥75

>8

≥100

悬臂构件

/

≥100

B、楼板支架的拆除,应按下列规定进行:

①在拆除模板过程中,如发现有影响结构、安全、质量问题时,应暂停拆除,经过处理后,方可继续拆模。

②依据同条件养护试块抗压强度报告,达到规定要求并报监理同意后,方可有序地拆除模板。

③模板拆除时,不应对楼层形成冲击荷载。

拆除的模板和支架宜分散堆放,并及时清运。

(5)质量保证措施

A、模板安装前,应先检查模板质量,不符合质量标准不得投入使用。

B、梁支模时应遵守边模包底模的原则,梁侧模必须有压脚板、斜撑,拉线通直后将梁侧钉固。

C、成排柱模支模时,应先立两端柱模,校直与复核位置无误后,顶部拉通长线,再立中间柱模。

D、楼板模板厚度要一致,搁栅木料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搁栅面要平整。

E、坚持每次使用后清理板面,涂刷脱模剂。

F、模板拼制时,板缝必须严密。

模板边缘不顺直的先弹好线,再刨平。

G、梁模中部设置清扫口,合模前用空压机将模内垃圾清扫干净。

H、墙、梁拼装模板在使用过程中加强管理,在模板区码放要注明使用的轴线、部位、并编号。

I、拆下模板后,发现模板不平或边角损坏变形应及时修理或更换。

(二)钢筋工程质量控制及要求

1.甲供钢材的材料管理

⑴甲供钢筋进场计划

钢筋由甲方供货,施工前应根据图纸进行钢筋翻样,钢筋翻样样本由技术负责人复核后并根据进度计划制定合理的各种规格的钢筋进场计划。

⑵钢筋进场验收

对进场钢筋必须认真检验,进场钢筋要有出厂质量证明和试验报告单,表面或每捆(盘)钢筋必须有标牌,在保证设计规格及力学性能的情况下,钢筋表面必须清洁无损伤,不得有颗粒状或片状铁锈、裂纹、结疤、折叠、油渍及漆污等,钢筋端头保证平直,无弯曲。

进场钢筋由项目部牵头组织验收。

对进场钢筋严格进行监督检查验收,及时发现所供钢筋质量是否符合施工要求,便于及时进行处置和调整,避免隐患。

(3)钢筋使用

对进场钢筋的做好标识工作,区分待检钢筋及已检钢筋,重视钢筋的使用认证和技术交底,以防错用和使用不合格的材料。

(4)对钢筋不合格的处置方式

1、质量不合格:

监理、总包、项目部对进场钢筋,检测及复检后发现不合格的,应设置明显标识牌,并坚决要求供货商退货,并承担由产生的运输费用、保管费用等。

2、数量达不到要求:

对进场钢筋总量不足,项目部应及时要求供货商进行补足或退货。

2.钢筋取样检测

进场钢筋按规范的标准抽样做机械性能试验,同炉号、同牌号、同规格、同交货状态、同冶炼方法的钢筋≤60t为一批;同牌号、同规格、同冶炼方法而不同炉号组成混合批的钢筋≤60t可作为一批,但每炉号含碳量之差≤0.02%、含锰量之差≤0.15%。

经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如不合格应从同一批次中取双倍数量试件重做各项试验,当仍有一个试件不合格,则该批钢筋为不合格品,不得直接使用到工程上。

钢筋加工过程中如发现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机械性能不正常时,必须进行化学成份检验或其他专项检验。

⑶钢筋加工在现场钢筋加工场进行,钢筋翻样、下料、领发料统一,以确保钢筋半成品进入施工作业面有条不紊地进行。

3.钢筋的储存

进场后钢筋和加工好的钢筋要根据钢筋的牌号,分类堆放在枕木或砖砌成的高30cm间距2m的垄上,以避免污垢或泥土的污染。

钢筋集中码放,场地必须平整,有良好的排水措施。

码放的钢筋应及时作好标识,标识上应注明规格、产地、日期、使用部位等。

4.钢筋翻样管理

钢筋翻样由专人负责,操作前对本地区和全国常用的规范、图集、地方强制性条文有一定的理解,有一定的构件钢筋的结构和构造知识及施工方法,熟悉图纸了解本工程的抗震等级、各构件的混泥土标号、图纸总说明,钢筋翻样时尽量让钢筋的料种类简洁,便于查找和施工。

结构图和建筑图轴线长度、构件的标高、宽和高等尺寸要详细核对,对不祥或有异议的地方及时反馈,以便在图纸会审时好及时确定。

在对基础,柱、梁,板等构件翻样时、要以表示该构件的节点图纸说明中要求为主来翻样。

如该节点详图中没有说明应按总说明,如总说明没写,应按图纸指定的图集或规范,理解每一个构件的构造要求后方可翻样。

柱插筋翻样时,柱插筋的弯折应大于基础底板筋的间距,使其在底板筋上边,一是受力效果好,二是插筋的弯折在底板筋上边,绑扎的扎扣多,固定点多,柱插筋稳定性好,不易歪倒。

柱翻样时,一定要注意在不同层柱的纵筋是否变径、增筋、减筋。

柱截面变径、移位、封顶等要做到及时增减。

如发现上层柱筋比底层柱筋大时,接上层变大柱筋的下层柱筋接头一般要甩在;焊接时在标准层或顶层“三控值”(三控值:

本层净高的1/6、柱的最大截面、不小于500mm)起第一个接头和“三控值+35d”处起第二个接头,分两批,50%接头。

梁翻样时,要注意梁上皮标高、宽度、各跨梁高度、宽度、箍筋的直径是否一样。

梁的上部贯通筋搭接在净跨1/3点或在跨中。

下筋在净跨两侧的1/3处接头。

看梁下部纵筋有无二层,有二层别忘了要比一层短。

有三层要比二层短。

以免同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