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外知识产权案件管辖.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0192005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涉外知识产权案件管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涉外知识产权案件管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涉外知识产权案件管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涉外知识产权案件管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涉外知识产权案件管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涉外知识产权案件管辖.docx

《涉外知识产权案件管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涉外知识产权案件管辖.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涉外知识产权案件管辖.docx

涉外知识产权案件管辖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涉外知识产权案件管辖

  篇一:

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知识产权民事纠纷案件、涉外民商事纠纷案件管辖及收案范围的通知-地方司法规范

  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知识产权民事纠纷案件、涉外民商事纠纷案

  件管辖及收案范围的通知

  各中级、基层人民法院:

  为了落实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知识产权民事纠纷案件、涉外民商事纠纷案件集中管辖的有关规定,进一步规范我省知识产权民事审判和涉外民商事审判工作,努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创造良好的外商投资环境,现将全省知识产权民事纠纷案件、涉外,民商事纠纷案件管辖及收案范围通知如下:

  一、关于管辖

  

(一)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一审案件

  1.下列涉外(包括涉港、澳、台)民商事纠纷案件

  

(1)法人之间、法人与其他组织之间、个人与其他经济组织之间的涉外商事合同和侵权纠纷案件;

  

(2)信用证纠纷案件;

  (3)申请撤销、承认与强制执行国际仲裁裁决的案件;

  (4)审查有关涉外民商事仲裁条款效力的案件;

  (5)申请承认和强制执行外国法院民商事判决、裁定的案件;

  2.下列知识产权民事纠纷案件

  

(1)涉外(包括涉港、澳、台)知识产权案件

  

(2)技术合同纠纷案件

  (3)专利纠纷案件

  (4)商标纠纷案件

  (5)著作权纠纷案件

  (6)网络域名纠纷案件

  (7)植物新品种纠纷案件

  (8)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纠纷

  (9)不正当竞争纠纷案件

  (10)发现权、科技成果权纠纷案件

  (11)其他知识产权纠纷案件

  

(二)其他各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知识产权民事纠纷案件

  本通知第一条第2项

(2)、(4)、(5)、(6)、(9)、(10)、(11)款的知识产权纠纷案件。

  (三)高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知识产权民事纠纷案件和涉外民商事纠纷案件

  1.争议金额3000万元以上的知识产权民事纠纷案件

  2.争议金额2000万元以上的涉外和涉港、澳、台案件

  (四)关于审判组织。

为了确保案件质量,不断提高法官的专业水平,中级人民法院应当有专门的审判庭审理知识产权案件和涉外案件。

经济不发达地区的中级人民法院应当在民事审判第二庭设立专门合议庭,从事知识产权案件的审理。

  (五)基层人民法院未经指定不得受理知识产权案件和涉外(包括涉港、澳、台)民商事纠纷案件。

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以外的其他中级人民法院不得受理涉外(包括涉港、澳、台)民商事纠纷案件。

  二、关于知识产权案件收案范围

  

(一)技术合同纠纷案件

  1.委托开发技术合同纠纷案件

  2.合作开发技术合同纠纷案件

  3.技术成果转化合同纠纷案件

  4.技术秘密转化合同纠纷案件

  5.专利实施许可合同纠纷案件

  6.技术咨询合同纠纷案件

  7.技术服务合同纠纷案件

  8.技术培训合同纠纷案件

  9.技术中介合同纠纷案件

  10.技术进出口合同纠纷案件

  11.其他技术合同纠纷案件

  

(二)专利纠纷案件

  1.专利申请权纠纷案件

  2.专利权权属纠纷案件

  3.发明人、设计人资格纠纷案件

  4.专利权、专利申请权转让合同纠纷案件

  5.侵犯专利权纠纷案件

  6.假冒他人专利纠纷案件

  7。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专利权授予前使用费纠纷案件

  8.职务发明创造发明人、设计人奖励、报酬纠纷案件

  9.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诉前禁令、证据保全、财产保全案件。

  10.其他专利纠纷案件

  (三)商标纠纷案件

  1.商标专用权权属纠纷案件

  2.商标专用权转让合同纠纷案件

  3.商标许可使用合同纠纷案件

  4.侵犯商标专用权纠纷案件

  5.驰名商标侵权纠纷案件

  6.申请诉前停止侵犯商标专用权案件

  7.申请诉前财产保全案件

  8.申请诉前证据保全案件

  9.其他商标纠纷案件

  (四)著作权纠纷案件

  1.著作权权属纠纷案件

  2.委托创作合同纠纷案件

  3.合作创作合同纠纷案件

  4.著作权转让合同纠纷案件

  5.著作权许可使用合同纠纷案件

  6.侵犯著作权纠纷案件

  

(1)侵犯作品发表权纠纷案件

  

(2)侵犯作品署名权纠纷案件

  (3)侵犯作品修改权纠纷案件

  (4)侵犯保护作品完整权纠纷案件

  (5)侵犯复制权纠纷案件

  (6)侵犯发行权纠纷案件

  (7)侵犯出租权纠纷案件

  (8)侵犯展览权纠纷案件

  (9)侵犯表演权纠纷案件

  (10)侵犯放映权纠纷案件

  (11)侵犯广播权纠纷案件

  (12)侵犯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案件

  (13)侵权摄制权纠纷案件

  (14)侵犯改编权纠纷案件

  (15)侵犯翻译权纠纷案件

  (16)侵犯汇编权纠纷案件

  (17)侵犯其他由著作权人享有的权利纠纷案件

  7.邻接权权属纠纷案件

  8.邻接权转让合同纠纷案件

  9.邻接权许可使用合同纠纷案件

  10.侵犯邻接权纠纷案件

  11.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权属纠纷案件

  12.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许可使用合同纠纷案件

  13.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转让合同纠纷案件

  14.计算机软件开发合同纠纷案件

  15.侵犯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纠纷案件

  16.申请诉前停止侵犯著作权、与著作权有关权益行为,申请诉前财产保全、诉前证据保全案件

  17.其他著作权纠纷案件

  (五)网络域名纠纷案件

  1.网络域名侵犯商标权纠纷案件

  2.网络域名不正当竞争纠纷案件

  3.其他网络域名纠纷案件

  (六)植物新品种纠纷案件

  1.植物新品种申请权纠纷案件

  2.植物新品种权利归属纠纷案件

  3.植物新品种权转让合同纠纷案件

  4.侵犯植物新品种权纠纷案件

  5.其他植物新品种纠纷案件

  (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纠纷

  1.布图设计专有权权属纠纷案件

  2.布图设计专有权转让合同纠纷案件

  3.侵犯布图设计专有权纠纷案件

  4.申请诉前停止布图设计权侵权、申请诉前财产保全、诉前证据保全案件

  5.其他布图设计纠纷案件

  (八)不正当竞争纠纷案件

  1.垄断纠纷案件

  2.虚假广告纠纷案件

  3.侵犯商业秘密纠纷案件

  4.伪造、冒用产品质量标志、产地纠纷案件

  5.仿冒、伪造知名商品特有名称、包装、装潢纠纷案件

  6.仿冒企业名称或他人姓名纠纷案件

  7.倾销纠纷案件

  8.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纠纷案件

  9.附条件交易及搭售行为纠纷案件

  10.不正当有奖销售纠纷案件

  11.串通投标纠纷案件

  12.其他不正当竞争纠纷案件

  (九)发现权、科技成果权纠纷案件

  (十)其他知识产权纠纷案件

  特此通知。

  二○○三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来源:

http:

///fg/detail244383.html

  篇二:

关于调整我省第一审知识产权、涉外、涉港澳台民商事纠纷案件区域管辖和级别管辖等事项的通知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

  关于调整我省第一审知识产权、涉外、涉港澳台民商事纠纷

  案件区域管辖和级别管辖等事项的通知

  (粤高法发[20XX]28号,20XX年8月31日)

  为进一步提高全省法院知识产权、涉外、涉港澳台民商事审判的质量和效率,便利当事人诉讼,现结合我省的具体情况,对我省第一审知识产权、涉外、涉港澳台民商事纠纷案件的区域管辖、级别管辖和指定管辖事项作如下调整:

  一、广州、深圳、佛山市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知识产权民事纠纷案件,除本通知第三条所涉案件外,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关于指定管辖的规定,由中级人民法院指定辖区内有知识产权民事纠纷案件管辖权的基层人民法院审理。

  二、广州、深圳、佛山市中级人民法院指定辖区内有知识产权民事纠纷案件管辖权的基层人民法院审理中院管辖的第一审知识产权民事纠纷案件时,应当遵循各基层人民法院受理案件数量均衡、方便法院审理及方便当事人诉讼的原则。

  三、广州、深圳、佛山市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以下第一审知识产权民事纠纷案件:

  

(一)专利、植物新品种、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纠纷案件;

  

(二)涉及驰名商标认定的案件;

  (三)争议金额超过人民币200万元的案件,但中级人民法院受理后当事人变更诉讼请求使争议金额降至200万元以下的案件,应当指定基层人民法院受理;

  (四)在本省有较大社会影响的案件。

  四、知识产权民事纠纷案件指定过程中管辖权异议的处理以及基层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知识产权民事纠纷案件相关事项,按照省法院

  粤高法发[20XX]18号《关于指定广州市海珠区等七个基层人民法院审理部分一审知识产权民事纠纷案件的通知》执行。

  五、广州、深圳、佛山、珠海、东莞、中山、江门市辖区的基层人民法院,惠州市惠城区、惠阳区、博罗县、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汕头市濠江区、龙湖区、金平区人民法院、湛江市赤坎区、霞山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河源市源城区人民法院、韶关市曲江区、浈江区、武江区人民法院、肇庆市端州区、鼎湖区人民法院、清远市清城区人民法院、梅州市梅江区人民法院、阳江市江城区人民法院管辖本辖区内的标的金额为人民币600万元以下(不包含本数,下同)的第一审涉外、涉港澳台民商事纠纷案件。

  六、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下列第一审涉外、涉港澳台民商事纠纷案件:

  

(一)广州、深圳、佛山、珠海、东莞、中山、江门、惠州、汕头、湛江、河源、韶关、肇庆、清远、梅州、阳江市中级人民法院管辖本辖区的除基层人民法院管辖之外的所有标的金额为人民币2亿元以下的第一审涉外、涉港澳台民商事纠纷案件;

  

(二)潮州、揭阳、汕尾、云浮、茂名市中级人民法院管辖本辖区内的标的金额为人民币2亿元以下的第一审涉外、涉港澳台民商事纠纷案件。

  七、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管辖本辖区内的标的金额为人民币2亿元以上(包含本数)的第一审涉外、涉港澳台民商事纠纷案件以及认为应当由省法院管辖的第一审的其他涉外、涉港澳台民商事纠纷案件。

  本通知自20XX年9月1日起施行。

本通知施行前省法院作出的相关规定与本通知不一致的,适用本通知。

  特此通知。

  篇三:

涉外知识产权中“适用被请求保护地法”原则研究

  涉外知识产权中“适用被请求保护地法”原则研究

  摘要:

几千年来,人类社会的发展走过了农业时代、工业时代,现已跨入了知识经济的时代。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权跨国的交流与合作成为科学、文化等人类文明成果传播的重要手段,知识产权作为一种商品也已经成为世界三大贸易1之一。

然而,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更为频繁,层次更深,但是世界各国关于知识产权的法律规定差距很大加之知识产权的地域性特征,一项知识产权在一国国内受到其国内法律保护,但是在国外有可能得不到法律保护。

在这种情境之下,各国政府,国内的企事业组织甚至个人都在寻求一种能够解决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知识产权纠纷法律冲突的一整套法律制度,从而能够解决制度滞后性所抑制的经济发展问题,这就涉及到涉外知识产权的法律适用问题。

而在知识产权国际保护中,知识产权冲突规范作为一种不可或缺的规则,对解决涉外知识产权领域的法律冲突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试图通过对涉外知识产权侵权中一项基本原则“适用被请求保护地法”的分析来认识涉外知识产权保护法律选择的法理依据。

  关键词:

涉外知识产权被请求保护地法院地权利请求保护地侵权行为地

  一、涉外知识产权的基本释义

  所谓涉外知识产权(Theforeign-relatedintellectualpropertyrights)是指诉讼一方当事人或双方当事人为外国人、无国籍人、外国企业或组织,或者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的设立、变更、终止的法律事实发生在国外,或者诉讼标的物在外国的知识产权诉讼案件,主要包括涉外商标、涉外专利、涉外版权等涉及外国知识产权的相关侵权纠纷的总称。

在当今的国际民商事纠纷中,涉外知识产权纠纷的法律冲突往往牵涉到不同国家的知识产权法律保护制度,在这种情形这下就会出现侵权纠纷发生之后如何选择适用法律的问题即国际私法中的法律冲突问题。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1世界三大贸易:

国际贸易专业术语,三大贸易是指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知识产权。

在最初,知识产权被归类为服务贸易,但是考虑到知识产权的特殊性质以及其保护方式的迥异,知识产权被划分为与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并列的新贸易类型。

  众所周知,作为上位概念的知识产权是作为一种专有权在一定空间上的效力并不是无限的,这种权利的保护范围一般仅仅限于一定的地域,即各国主管机关依照其本国法律授予的知识产权,只能在本国领域内受到法律保护,除了有相关国际条约或者双边互惠协定的以外,其他国家对该国授予的知识产权没有保护的义务。

而知识产权以外的其他物权往往在“涉外物权平权原则”2的保护下在不同国家内具有“天生的认同”,在此基础上,各国国民能够顺利地进行国际民事交往。

知识产权则由于其更为深刻的地域性特点,影响了各国在这一领域的合作和交流,也正是由于这一特点,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表现的与众不同。

  二、对“被请求保护地”的解析

  从本质上说,涉外知识产权法律问题作为涉外民事关系的一项重要内容必然会涉及到冲突规范的问题,即在遇及涉外知识产权问题的法律选择问题。

在研习相关国际私法教材以及其他关于涉外知识产权的学术文章中,我们会高频率地接触到“被请求保护地”这一概念。

如:

“知识产权适用被请求保护知识产权的国家的法律”3,“著作权、相关权利及工业产权,均受提出保护要求地法规范,但

  4不影响特别法例规定之适用”,同时我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也对此有相关规定。

  而涉外知识产权侵权,是一类特殊的侵权。

这类侵权在原则上一般适用被请求保护地国法律,这也是知识产权地域性特征的合理延伸,为大多数国家立法、司法、理论与实践所认可。

对“被请求保护地”的具体含义的理解以及其在具体条文、具体案件中的定义直接关系到法院在解决涉外知识产权冲突中应当如何选择适用法律的问题。

同时,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对于“被请求保护地“到底是何地,一直缺乏立法机关和司法机关的进一步解释而处于一种迷离状态。

因此:

认识“被请求保护地”并理解其背后的立法原理对于掌握涉外知识产权知识、解决涉外知识产权纠纷显得尤为重要。

  1.我国法律对涉外知识产权民事关系适用的相关规定及解析

  在全球化的背景之下,关于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等知识产权的归属于内2涉外物权平权原则:

涉外物权平权原则是国际物权保护的原则性条款,它要求内国对外国人民事权利的保护一般不能劣于对其本国的物权保护。

实质上是各国互相承认依据对方国家法律产生的有形财产所有权,并使这种物权具有了域外效力。

  31987年《瑞士国际私法法典》第110条第1款,参见黄进、姜茹娇《中华人民供货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释义与分析第285页。

  41999年《澳门民法典》第47条,参见黄进、姜茹娇《中华人民供货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释义与分析第285页。

  容发生的国际争议已经越来越常见,因为我国《法律适用法》专设一条,对于此类争议的法律适用问题作了专门规定:

我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48条规定“知识产权的归属和内容,适用被请求保护地法律”。

该条为我国法律关于知识产权归属和内容的法律规定。

具体包括以下含义:

知识产权的权利属于哪一国管辖以及该知识产权权利的名称,范围,保护方式,保护时效等权利内容适用于知识产权纠纷主体所请求保护国的国内知识产权保护法律规定。

同时《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50条规定:

“知识产权的侵权责任,适用被请求保护地法律,当事人也可以在侵权行为发生后协议选择适用法院地法律”。

对于我国《涉外民事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48条、第50的条的理解,关键在于对“被请求保护地”(thecountrywhereprotectionisclaimed)的认识,单从语源上来说,“thecountrywhereprotectionisclaimed”5意为:

提出保护的国家,此句甚为模糊,既可能是提出保护请求的法院所在国家,也有可能是指提起保护请求的国家(如知识产权权利登记地或者注册地)。

被提起请求保护国法这一准据法表述公式可有多种含义。

从立法管辖权的角度来看,它可以是提出权利申请国法或者权利授予国法,从司法管辖权的角度看,它可以是法院地法。

《伯尔尼公约》将保护国视为“使用国”(Thecountryinwhichtheworkisbeingusedandthecountryinwhichtheexploitationoftheworktakesplace)。

奥地利和瑞士将侵权行为地视为保护国。

上述法律适用方法最集中的体现了知识产权地域性特征:

即对于同一知识产权,根据各国的知识产权法分别进行申请或者获得专有权利及相关的法律保护,每一个专有权利仅在各授予国域内有效。

  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国际公约采用此类方法。

众所周知,知识产权是一种经过国家授权而获得的垄断性权利,一般情况下授予这种权利的受体(某项知识产权)只能在授予该项权利的国内的境域范围内有效,  

这也是知识产权严格地域性和独立保护原则的体现,而被请求保护地原则则是对知识产权保护地域性的突破,这也是随着国际民商事交流不断增进,制度层面不断改进的体现。

此外,知识产权作为一项民商事权利,我国在以“被请求保护地”法律为原则保护模式下也为其提供了意思自治选择空间,我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49条的规定:

“当时认可以协议选择知识产权转让和许可使用的法律,当事人没有选择的,适用本法对合同的有关规定”。

本条在一定程度上引进了意思自治原则,5吴文灵、朱理:

《涉外知识产权关系的法律适用—以涉外民事关系法律第七章为中心》,人民司法,20XX

  年9月。

  也充分体现了私法自治理念在涉外民事关系中的应用,使得国际私法这类具有很强国家主权色彩的法律显现私法的本质。

与此同时,意思自治原则的引入也节省了大量外国法查明的成本,因为在我们适用被请求保护地法时,不论外国法查明的义务是由法院还是由当事人承担,都存在一个如何确定被请求保护地的法律内容的问题,而当法律允许当事人协议选择法院地法作为准据法,基于法官对本国法的熟知,那么就不存在外国法的查明问题。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

被请求保护地是从当事人的角度而言的,是当事人认为其享有该权利并请求对该项权利予以保护的国家,至于当事人在案件中是否真正能够享有权利并能获得该“地”法律保护,则取决于被请求保护地的法律规定。

因而,这里的被请求保护地是程序意义上的,而不是实体结果意义上的保护地。

  2.“被请求保护地”、“法院地”、“提起权利请求保护地”“侵权行为地”之比较

  在一般情况下,“被请求保护地”、“法院地”、“提起权利请求保护地”、“侵权行为地”四者并不难从字义上区分。

如:

“工业产权、著作权以及法律所授予并准予进行某种活动的一切其他经济性的类似权利,均以其正式登记地为其所在地”6,此为适用“提起权利请求保护地”原则的规定,再如:

“因侵权行为而提起的诉讼,在侵权行为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协议选择适用法院地法律”7,此为适用“法院地”法律的典型条款。

具体说来,对于被请求保护地的理解必须与知识产权案件的法院地和提起权利请求保护地相区分,因为在一些情况下四者存在竞合的可能,例如:

若甲在A国申请一项专利权,在b国提起诉讼,但是其希望c国法律能保护在D国的知识产权纠纷。

此例中A国为“权利请求保护地”,b国法律则为“法院地”,c国为“被请求保护地”,D国为“侵权行为地”(设:

该项知识产权在A、b、c、D四国均受知识产权保护)8。

在此,我们要清楚认识这几者的不同:

一方面,被请求保护地法律不同于法院地,从立法目的看,如果认为被请求保护地包含了法院地,那么立法者就没有必要再在该条后半部分又提到协议选择法院地法。

由此可以推定,被请求保护地与法院地虽然在语义上重复,但是在实质上立法者想要表达两种不同内涵的联结点,被请求保护地不包括法院61928年《布斯塔曼特法典》第108条,参见黄进、姜茹娇《中华人民供货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释义与分析第285页。

  71987年《瑞士联邦国际私法法规》第110条第二款,参见黄进、姜茹娇《中华人民供货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释义与分析第293页。

  8由于知识产权具有地域性特点,所以一项知识产权会存在在一国受法律保护而在其他国际不受法律保护的情形,在此情况下就适用该国法律不能。

本例中排除此种情形。

  地9。

笔者认为被请求保护地是指一项知识产权案件中权利遭侵害的主体所选择的其所希望的,知识产权能被该国法律规定保护的知识产权保护地。

而“法院地法律”原则则是在司法管辖权与立法管辖权相辅相成原则下的体现,在现实中,当权利主体在其所希望权利被保护的国家起诉的话,那么此时被请求保护地域法院地产生重合,只有在这种情况下被请求保护地才能“等同”与法院地。

其次,被请求保护和提起权利保护请求地也有所不同。

所谓提起权利请求保护地是指一项知识产权的权利注册地和登记地,在知识产权地域性延伸的大背景下,一项知识产权的注册地或者登记地并不必然就是该项权利在某项案件中的被请求保护地。

因为权利人完全可以在具有案件管辖权的世界任何一国提起保护的请求,而该被请求国也并非会适用当事人提起保护请求地的法律。

此外,“侵权行为地”(损害发生地)也极有可能与其他地域发生实际运用中的竞合。

众所周知知识产权具有地域性和保护独立性特征,一般情况下,被请求保护地与侵权行为地是相同的的。

但是,被请求保护地与侵权行为地不一致的情形也会出现。

例如一种侵权行为部分或者全部发生在被请求保护地国之外,而根据该被请求保护地国法律规定此行为然然侵犯其国内法律所保护的知识产权。

  3.“被请求保护地”原则的原因分析

  那么为什么在确定知识产权权属和内容以及确定侵权责任的时候会优先使用“被请求保护地”法律呢?

知识产权适用被请求保护国法律,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保护国主义10与知识产权地域性相吻合。

知识产权国际条约的制定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了知识产权的地域性11,但国际条约高度的原则性和抽象性以及缔约国的有限性,知识产权的地域性还是主要特征之一,被请求保护国法仍是解决知识产权归属和内容法律冲突最主要的法律使用原则。

12

  在传统的司法实践中,一个国家在处理涉外案件时一般都会以其国内法为依据做出判决,一方面,经验主义让法官们在处理此类案件不至于无所适从,不知所措。

另一方面他们认为在本国法院使用外国法律俨然是用卑躬屈膝甚至是自认9被请求保护地是一个比法院地大的概念,一般情况下包含了法院地,二者不完全相同,特别是基于对条纹的剖析以及对立法目的(《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50条)的理解可以得知二者所涵盖的范围是不同的。

详见:

王影,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法律适用—对《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50条的评析,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XX年第一期。

  10保护国主义:

即保护国法主义、被请求保护地主义。

主张适用知识产权被要求保护国家的法律,这一法律适用原则为国际公约和各国立法广泛采用,是当前主流的理论观点和实践做法。

  11知识产权的地域性:

是指知识产权只在授予其权利的国家或确认其权利的国家产生,并且只能在该国范围内发生法律效力受法律保护,而其他国家则对其没有必须给与法律保护的义务。

知识产权所有人对其智力成果享有的知识产权在空间上的效力并不是无限的,而要受到地域的限制。

知识产权的地域性特征,是它与有形财产权的一个区别。

  12齐湘泉:

《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原理与精要,法律出版社,20XX年2月第一版,第370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