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名词解释.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189983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5.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名词解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名词解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名词解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名词解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名词解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名词解释.docx

《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名词解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名词解释.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名词解释.docx

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世界经济格局:

是指在世界经济中若干中心力量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结构与态势。

而所谓的中心力量主要指一些国家和国家集团,他们拥有雄厚的科技实力、金融实力、市场控制能力、国际竞争能力,并能够对世界经济事务进行主导或施加重大影响。

这些中心力量间力量对比的态势及关系结构,构成了国际经济格局。

随着中心力量经济实力的消长和关系互动的改变,世界经济格局将会发生相应的变动。

在世界经济不平衡发展规律的作用下,中心力量的经济实力对比总是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因此世界经济格局也是一个动态系统。

布雷顿森林协定:

1944年7月,由美国发起和组织的联合国家及联盟国家国际货币金融会议在美国的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举行,44国家或政府派代表参加会议,会议通过了《布雷顿森林协定》。

“布雷顿森林协定”建立的以美元为中心的货币体系实际上是一种国际基金汇兑本位制,包含两个基本要素,一个是美元和黄金的自由兑换,另一个是美元以及其它货币的固定汇率制。

这就意味着美元成为了主要的国际储备贷币,可替代黄金作为国际支付手段,确立了美元在战后资本主义世界金融领域的中心地位,为美国进行对外经济扩张,控制西欧等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虽然“布雷顿森林协定”损害了一些老牌帝国主义国家的利益,但对战后经济的稳定和贸易的迅速增长起到了促进作用。

雅尔塔体系:

1.含义:

雅尔塔体制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苏、英三国首脑通过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会议就如何加快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以及处理战后问题达成的一系列协议。

2.基本内容

(1)欧洲一分为二(西欧—资本主义东欧—社会主义)

(2)德国一分为二(西边—美、法东部—苏联)

(3)调整了欧洲国家领土(压缩波兰的领土面积,扩大苏联领土面积)

(4)确认巴尔干半岛的实力范围(苏联的势力范围)

(5)在远东地区划分势力范围(日本—美国占领美国势力范围)

(6)建立联合国问题

3.影响

(1)积极作用:

雅尔塔体制的最终形成加速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清除德日法西斯势力起到了重大作用,而且表明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国家,只要为了共同利益,相互尊重,求同存异,是可以实现有效合作、和平共处的。

(2)消极作用:

雅尔塔体制具有美、英、苏三国根据自己实力争夺和瓜分胜利果实的性质,一些国家的主权由此遭到了践踏。

(3)雅尔塔体制的实质是美苏两国划分势力范围,为战后世界政治格局奠定了基础。

发展中国家:

从狭义角度看,发展中国家一般是指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哪些历史上曾经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后来摆脱殖民统治,取得民族独立,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依然较低的国家。

从广义的角度讲,发展中国家是一个与发达国家相对应得概念。

如果一个国家不属于发达国家,那它就是发展中国家的一员。

世界政治格局:

指一定的历史时期内世界主要政治力量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结构与态势。

一种格局的形成,是国际主要力量经过不断的发展变化与分化组合,完成从量变到质变的演进,形成一种相对稳定态势的结果。

而格局的解体,则是源于力量对比逐渐失衡,态势难以维系。

根据格局的内部结构和外在形态,可以分为单极格局、两极格局、多极格局、两极多元格局四种形式。

休克疗法:

1、杰佛里·萨克斯发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开始被用来称谓一整套激进的反经济危机措施和毕其功于一役的经济转型方式。

所谓“休克疗法”就是以激进的一步到位的方式实现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

2、休克疗法主要内容:

经济自由化、经济私有化、经济稳定化。

自由化:

废除过去国家对经济的计划管理,使经济一步到位地市场化。

私有化:

把原有的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大规模迅速地改造为以私有制主体的混合所有制结构。

稳定化:

通过采取严厉的财政金融紧缩政策来维持宏观经济的相对稳定。

3、休克疗法作用:

摧毁旧制度,使向资本主义制度演变不可逆转,作为稳定宏观经济的办法,在具备条件下可以取得成效,作为快速实现经济转型,促进经济增长的方式并不足取。

独联体:

独立国家联合体,是由前苏联的11个原加盟共和国作为独立国家组成的进行多边合作的比较松散的国家联合体简称“独联体”。

此后格鲁吉亚也加入其中。

独联体成为接替苏联的一个组织,或者说独联体作为冷战时期遗留的产物,起一个过渡作用。

后来土库曼斯坦和格鲁吉亚退出后,独联体现有10个成员国。

独联体现状不容乐观。

独联体在现在已经签署了数千份文件,但基本上都毫无作用。

俄罗斯的一些太过于“霸道”的行为已经侵犯到了独联体其他国家的国家安全,再加上独联体各国又各自为了自己的利益,结成了大大小小的内部联盟,这样的国际机构已成了一块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现在西方国家积极渗透和拉拢“颜色革命”迅速蔓延,欧盟、北约又在东扩独联体正处于危险之中。

经济全球化:

第一,它指世界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

经济全球化是当前经济发展过程中各种经济主体相互依赖,相互渗透,各种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自由流动,利益关系不断调整的这样一种历史过程。

所有国家、地区和国家集团的所有经济部门和经济环节都成为世界经济整体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和国际分工高度发展的产物,它是经济生活国际化的一个新阶段。

第二,经济全球化的基本内容:

生产的全球化、贸易的全球化、金融全球化、企业经营全球化、经济运行规则全球化。

第三,正确认识经济全球化

(1)积极的意义:

经济全球化趋势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存、相互联系,因而它有利于各国生产要素和资源在世界范围内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各国可以利用自己的比较优势实现优势互补。

通过国际直接投资和技术转让形成,发展中国家可以加速自己的工业化进程,而发达国家也可以利用产业的全球梯度转移,改善和更新自己的产业结构。

正因为如此,经济全球化促使了全球生产力水平提高和全球经济的发展。

(2)负面影响:

a产生了许多严重的社会问题b贫富分化日益严重c日益恶化的环境问题。

万隆会议:

1955年4月18日至24日,亚非会议在印度尼西亚万隆举行。

这是历史上第一次由亚非国家自行发起召开、讨论与亚非各国有关重大问题的国际会议亦称万隆会议。

万隆会议的召开象征着亚洲和非洲广大地区的觉醒,标志着亚非国家作为重要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舞台,将在世界事务中发挥重大的作用。

南北关系:

南北关系即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关系。

南北关系既充满矛盾与对立又存在依存与合作,南北关系主要表现为发展中国家与美日欧的关系,其实质在于打破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控制与剥削。

南北关系的核心是经济发展问题,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上的不平衡和不平等问题,根源在于国际经济旧秩序。

发展中国家只有经过斗争,才能获得与发达国家的合作。

因此,南北关系是在矛盾与合作中发展的。

南北关系的良性互动有赖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开展对话,求同存异,共谋合作发展。

世界贸易组织:

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于1995年1月1日。

它的前身是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简称关贸总协定,是一个关于关税和贸易准则的多边国际协定。

(1948年1月1日协定正式生效)关贸总协定的宗旨是:

通过实施普遍的最惠国待遇,削减乃至取消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促进自由贸易,以便充分利用各国资源,扩大商品的生产和交换,从而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广泛就业,以及提高生活水平。

为实现此宗旨,各缔约国须接受以下基本原则:

第一,最惠国待遇原则。

第二,无歧视待遇原则。

第三,关税减让原则。

第四,取消数量限制原则。

第五,透明度原则。

第六,互惠即对等原则。

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标志着统一的世界贸易组织与规则的诞生。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各国政府间国际货币金融组织,1945年12月成立。

1947年11月成为联合国专门机构,在经营上实行独立运作。

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货币体系的核心。

宗旨是:

第一,在国际货币问题上进行磋商与合作,促进国际金融的发展。

第二,促进国际贸易的均衡发展。

第三,促进各国汇率的稳定。

第四,为经常性交易建立一个多边支付和汇兑制度。

第五,为会员国融通资金。

第六,争取减轻各成员国国际收支的不平衡。

经济外交:

一般来说,狭义的外交指的是传统的外交,广义上的外交则包括三个部分:

传统外交、对外贸易和发展合作。

现在外交是广义的外交,是为了国家利益而开展的国际协作和斗争。

其中经济外交是主导。

从本质上来说,经济外交不是经济,而是外交,它属于外交内部的一个分支,但这种外交的个性特点在于它的经济性。

具体地说,经济外交是指由一国政府或代表本国政府的机构或官员以经济利益为目的而进行的的对外交往活动,或以经济力量为手段或依托为实现和维护本国国家战略目标而进行的对外交往活动。

杜鲁门主义:

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美国国会参众两院联席会上发表咨文,宣称世界已划分为“自由制度”和“极权政体”两个阵营要求国会批准拨款援助希腊、土耳其重建经济生活并派人到希腊、土耳其去帮助它们的政府稳定当地局势,以抑制共产主义的扩张,美国有领导“自由世界”和援助自由世界国家“复兴”的使命,这就是所谓的“杜鲁门主义”。

标志着冷战政策的正式形成和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的正式破裂。

马歇尔计划:

1947年6月5日,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大学发表了援欧演说,提出了“复兴欧洲计划”,后来被人们称为“马歇尔计划”。

此计划是二战结束后美国对被战争破坏的西欧各国进行援助、协助重建的计划,对欧洲国家的发展和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背景)1953年12月31日,周恩来总理在接见印度政府谈判代表团时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我国主张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和平友好的国家间的关系。

(内容与关系)即相互尊重领土主权和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部事务、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第一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前提;第二项原则“互不侵犯”,就是在处理国家间和国家关系中排除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第三项原则“互不干涉内政”,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核心;第四项原则“平等互利”,是要求在国家之间的各种交往中,彼此以主权国家平等相待;第五项原则“和平共处”,是前四项原则的目的和必然结果。

(影响)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最初作为处理我国同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关系的准则,扩展为处理社会主义国家间关系的准则。

尼克松主义:

1970年,尼克松提出以“伙伴关系”为核心,以实力为后盾,以谈判为手段作为美国全球外交三原则从而形成了所谓“尼克松主义”。

其内容包括

(1)把建立同盟国的“伙伴关系”作为美国对外政策的基石,要求盟国在政策上协调一致,共同对付苏联在经济上相互让步帮助美国渡过难关,在军事上共同分担军费和防务责任。

(2)以实力为后盾以谈判为手段通过谈判制约苏联维持美苏之间的均势。

(3)打开对华关系大门利用中国制约苏联。

(4)在第三世界缩短战线加强重点。

尼克松主义是美国霸权地位衰落的产物和表现,其实质是通过适当收缩,减轻国内外压力,通过缓和对苏关系,扭转战略上的被动;通过改善对华关系,加强对苏的制约;通过牺牲盟友,延缓自身的衰落;通过维持均势确保美国的霸权。

六方会谈:

2003年8月开始的六方会谈是中国为缓解危机,推动以和平方式解决朝核问题,六方会谈是中国为缓解危机而促成的中美韩朝日俄六方会谈。

2002年朝鲜宣布要发展核武器,希望和美国进行双方会谈。

美国拒绝这个会谈方法,觉得会谈应该包含所有有关的国家。

两国最后同意六国会谈的方法,但是也同意在会谈中间有朝鲜和美国直接会谈的可能影响:

六方会谈是一种多边会议模式,它具有进一步发展成长的潜力,如果能通过六方会谈进程最终解决朝鲜半岛核问题,就可能形成某种安全机制,为解决东北亚安全的其他问题创造条件。

有利于维护东北亚地区安全、有利于改善中国的周边安全环境、并能够为中国树立一个负责任的大国的国际形象。

欧洲一体化:

是欧洲特殊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同时地区一体化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普遍意

义。

从市场一体化到经济一体化再到政治一体化,是欧洲推进一体化的基本思路。

其中以欧盟经济领域中各种超国家性质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一体化措施为标志欧盟成为战后最有成效和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性经济集团。

它不仅深刻影响了战后欧洲的政治经济,而且吸引了其他地区的国家走上联合的道路,并向世人提出了继续思考和探索的课题。

第三世界:

泛指取得政治独立的原帝国主义殖民地、半殖民地或附属国,这些国家面临着肃清殖民主义残余势力、发展民族经济、巩固民族独立的历史任务。

冷战时期,一些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国家为表示并不靠拢北约或华约任何一方,用“第三世界”一词界定自己。

1973年9月不结盟国家在阿尔及尔通过的《政治宣言》中正式使用了“第三世界”这个概念。

毛泽东在1974年2月22日同赞比亚共和国总统卡翁达谈话中曾提出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邓小平在1974年就“第三世界”概念的含义和特征做了解释,后被国际社会普遍接受。

它们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

 

第一章案例

案例1、富国勿打黑算盘

世界贸易组织第五次部长级会议正在墨西哥的坎昆召开,目前谈判最艰难的问题,莫过于富国降低关税和停止农业补贴问题。

其难,就在于它触及了发达国家在世界贸易中的两把黑算盘。

现行世界贸易的一个基本事实是:

占世界人口大多数的贫穷国家,只能得到世界贸易收入3%的收益;而占世界人口14%的富裕国家,得到了世界贸易收入的75%。

贸易体制的不公平使最穷的国家每年损失1000亿美元。

这种情况是怎样发生的呢?

进口税是富国的一把黑算盘。

英国《独立报》说,从发展中国家进口的货物,其关税比发达国家之间的关税平均高4—5倍。

例如,一件孟加拉国工人生产的衬衣在进口美国市场被征高额关税后,比从英国进口的还贵。

又如,从印度进口美国的服装,被课以19%的税,而从法国、日本和德国等国家进口的服装,只收0—1%的税。

美国从越南进口的货物的平均税率是8%,而从荷兰进口的货物只收1%的税率。

富国常常把穷国贸易收入低归因于其出口产品的附加值低,但实际上,他们在用歧视性关税限制穷国增加其附加值。

例如,可可豆原料是发展中国家能够免税出口到欧洲和美国的。

但是,如果他们出口可可油,其税率在欧洲就要增加到10%以上,如果他们加工成可可粉,税率就超过15%。

如果他们加工成巧克力,税率就超过20%。

这就是为什么不出产可可的德国,比科特迪瓦加工更多的可可;不出产可可豆的英国加工的可可粉比加纳多。

发展中国家生产类0%的可可豆,但只能加工不到5%的巧克力。

农业补贴是富国的另一把黑算盘。

富国政府现在平均每年给农场主的补贴达10亿美元,这个数字是给穷国援助的6倍。

这些补贴导致了食糖、棉花等农产品的大量剩余,然后把它们倾销到世界市场上,以低于生产成本的价格销售,结果,第三世界的农民因没有能力竞争这样的价格而停产。

富国依靠着补贴挤跨了穷国的生产者。

例如,美国的棉农一年得到超过30亿美元的政府补贴,根据国际棉花顾问委员会的数字,这些补贴导致世界世界市场棉花的价格降低了约25%,这对穷国的棉农是灾难性的。

实际上,发达国家政府的农业补贴也未见得真正补贴给本国贫穷的农场主。

2001年,美国给最穷的50%农场的补贴只占政府农业支出的5%,而最富的7%大农场则得到了政府农业支出的一半。

在世界“贸易自由化”中劈啪做响的这两把黑算盘使穷国的财富继续向富国集中;富国在给穷国援助时,又从穷国赚回了双倍的利润。

用这两把黑算盘在国际贸易中大赚特赚的同时,发展中国家的农民正眼睁睁看着他们的市场被欧洲和美国的低价产品毁掉。

南亚几百万生产服装的女工因为高关税忍受着极低的薪水或者失业。

《独立报》的文章说,西方在向别人推广自由贸易的同时,自己行的却是贸易保护主义。

该是富国们放弃保护主义黑算盘的时候了。

世界银行行长沃尔芬森说,多哈协议第一次把发展中国家放到了中心位置。

现行贸易体制的改革,已经是全世界27亿生活在一天2美元水准之下的人能否继续生存的问题。

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只有互惠才能互利。

多哈回合谈判是一个机会,真正降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关税高峰”和平均关税,就可以创造5200亿美元的收入,富国和穷国均将从中受益。

这样能加快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还可再帮助1.4亿人在2015年前脱贫。

放弃穷国的农业补贴,则既可以减少本国纳税人的负担,还将减少世界市场不公平的竞争。

讨论题:

1.怎样才能促使富国不打或少打黑算盘?

2.贫国如何利用国际组织保护自己?

案例点评

①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经济的不平衡,突出的反映在南北差距的拉大。

差距扩大的原因很多,如在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人口比率,政府政策等方面都处在完全不同的层次,发展中国家总体看发展水平低下,产业结构雷同,人口增长过快,政府政策失当。

即使是发展中国家也是各有不同,表现各异。

然而探究差距扩大的关键原因,应主要归咎于发达国际针对发展中国家极不平等的贸易政策。

②在2003年坎昆会谈中,最艰难在于富国降低关税和停止农业补贴。

对发展中国家征收高额的进口货物关税,及对本国农业的大量补贴,实是富国针对贫国所打的黑算盘,也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对所倡导的“自由竞争”和“自由市场”的绝大侮辱,更是对相信“自由竞争”和“自由市场”的愚弄。

③富裕国家在历史长河中经过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占尽了世界财富,本应悬崖勒马,为发展中国家创造起码的平等贸易机会,而事实正好相反,正应了所谓的恩将仇报。

虽然近些年来富国在缩小南北差距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距真正解决问题差距很远。

附录:

《富国勿打黑算盘》案例使用说明

一、本案例的教学目的和用途

本案例通过坎昆世界贸易组织第五次会议谈判难点介绍,向学生说明导致南北贫富进一步拉大的主要原因在于富国所打的黑算盘;让学生认清富国是导致贫困的根源。

本案例可用于第四节中“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内容的辅助教学

二、本案例的结构及本案例分析思路的建议

本案例是一个“介绍——分析”型案例,其结构是:

首先介绍会议议题;其次说明两把黑算盘如何黑;最后说明黑的危害和改变黑的好处。

三、本案例使用过程中必须注意的问题

1.本案例虽然讲解富国如何打着黑算盘,但对于各种缩小南北差距的意愿和行为还是应以鼓励和欢迎的姿态来对待,哪怕是富国做出的一点点让步。

2.本案例叫富国勿打黑算盘,所谓勿打,应该是贫国积极主动阻止其勿打黑算盘的意思。

不能多寄希望于富国的慈善心。

利益是挣来的。

贫国主要是学会利用国际组织保护自己。

案例2、趁我们还在这,赶快来看看我们吧!

这是马尔代夫群岛旅游部对外宣传用语,的确,如果你想找一块远离尘嚣的理想之地,马尔代夫群岛是个很不错的选择。

这片由珊瑚和砂质礁组成的毫末之地,位于印度正南方大约1000英里的印度洋上。

那里有怡人的亚热带气候和舒适的沙滩,还有27.5万居民,他们的人生目标就是确保你在这个群岛上感到彻底的放松和满意。

有兴趣的话,赶快去订票吧。

这个岛国的最高点不过才海拔5英尺。

珊瑚虫的死亡,海平面的上升,以及海水对海滩的冲蚀,使得这些小岛似乎眼瞅着就在消失。

1987年,莫蒙·阿卜杜勒·加尧姆总统的汽车还差点被突如其来的海浪卷走。

自此之后,这个岛国的居民对全球气候变暖及两极冰川融化之类的话题一直十分关注。

在1992年里约热内卢地球峰会上,加尧姆总统告诉当时的美国总统乔治·H·W·布什,“再上升几英尺,我们国家就末日来临了。

”不用担心,布什答道,不自觉地模仿起了克努特国王的腔调,“美国决不允许马尔代夫发生这样的事。

”随后,这位总统和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的领导人一起作出承诺,自己的国家一定要采取措施,将所谓温室效应气体的排放量降下来,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

可以想象,当小布什政府2001年3月28日宣布美国不支持签署旨在缓解全球变暖趋势的《京都议定书》时,这个印度洋中部的岛国是何等的震惊。

这份议定书是经过艰苦的谈判,于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拟订的。

议定书要求,到2010年,各签署国要将对气候有影响的温室效应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的水平上减少7%。

尽管这一减幅远远小于使马尔代夫免于淹没所必需的60%~80%,马尔代夫人及其它低地国家的居民却变为总是聊胜于无。

而此时布什的环境保护局局长克丽斯廷·托德·惠特曼则认为,就本届政府而言,京都议定书已经“寿终正寝”了,她还声称,如果欧洲人和日本人想达成协议,就必须采用别的方式。

如果说马尔代夫人为这个消息而沮丧万分的话,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尤其是欧洲,则被激怒了。

讨论题:

1.为什么说发达国家在全球经济恶化中应负主要责任?

2.全球如何协作实现可持续发展?

案例点评

①读罢本案例,再看看标题,令人对马尔代夫国家有说不出的伤感悲泣,看到一个堂堂大国为了一己之私,是何等的不负责和霸道,再次印证了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不平坦。

②《京都议定书》是继里约会议后的第一次重大突破,开始了世界各国共同探索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第一步。

但就是这一步因美国政府的态度使之停滞不前,让我们又一次看到了所谓世界最发达的大国是何等的贪得无厌。

③可持续发展需要全球合作,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应承担起解决全球性环境问题的主要责任,应该在资金技术上增加对发展中国家治理环境的支持。

地球可以满足人类的需求,但绝对满足不了人类的贪婪,已经贪婪过的美国,应该是不能还贪婪的美国。

可惜的是应该不是现实。

我们希望美国更弦易张,重新回到可持续发展与合作的全球轨道上来。

附录:

《趁我们还在这,赶快来看看我们吧!

》案例使用说明

一、本案例的教学目的和用途

本案例通过马尔代夫群岛事例印证教材中所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并不平坦;让学生明白解决全球性环境问题时,发达国家应负主要责任,应对美国不负责任的做法予以抨击。

本案例可用于第四节中“可持续发展道路并不平坦”内容的辅助教学。

二、本案例的结构及本案例分析思路的建议

本案例是一个“叙事——说明”型案例,结构和分析思路相同,按照自然段落分三方面:

一是介绍马尔代夫的美丽的自然风光和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关注;二是美国在里约热内卢地球峰会上的保证;三是美国出尔反尔不支持《京都议定书》。

三、案例使用过程中必须注意的问题

1.在讲可持续发展中发达国家应负主要责任时,也应强调发展中国家在可持续发展中承担重要责任。

不能因美国出尔反尔而不履行自己的责任。

2.应鼓励探索一条能使发展中国家经济快速增长,又能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切实可行的发展模式。

《京都议定书》是1997年12月由160个国家在日本京都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大会上通过的。

该议定书规定,在2008年至1012年期间,发达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要在1990年的基础水平上平均减少5.2%,其中美国削减7%,欧盟8@,日本6@。

《京都议定书》需要在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55%以上的至少55个国家批准,才能成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公约,2005年《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

目前全球已有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署该议定书。

美国排放二氧化碳占全球25%,排放最大国家美国曾于1998年签署了《京都议定书》,但2001年3月,布什政府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将会影响美国经济”和“发展中国家也应承担减排和限排温室气体的义务”为借口,宣布拒绝批准《京都议定书》。

第五章案例

案例1、日本的“二战”历史教育

1931年,日本侵略中国东三省;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1941年,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法西斯对中国人民和亚洲许多国家人民犯下了罪行。

可是,战后50多年来,日本在侵略问题上一直反省不够,其在国内右翼势力屡屡为当年的侵略罪行辩护,企图歪曲历史。

对50年前历史反省不够,也意味着日本50年间历史教育的失败。

最近20年间的日本历史教科书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的记载,一再引起亚洲各国人民的谴责。

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日本的中学历史教科书就在有关侵略的字眼上做过文章,把“侵入”改为“进入”。

这两个词在日本语中发音相同,但含义却不一样,按日本讲谈出版社《日本语大词典》(彩色版)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