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农村中小学后进生的形成与转化对策.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189376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2.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农村中小学后进生的形成与转化对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论农村中小学后进生的形成与转化对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论农村中小学后进生的形成与转化对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论农村中小学后进生的形成与转化对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论农村中小学后进生的形成与转化对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论农村中小学后进生的形成与转化对策.docx

《论农村中小学后进生的形成与转化对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农村中小学后进生的形成与转化对策.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论农村中小学后进生的形成与转化对策.docx

论农村中小学后进生的形成与转化对策

 

湖南民族职业学院教育系

2012届毕业生毕业论文

题目:

浅谈农村中小学后进生的形成及转发对策

 

作者:

田利超

班级:

初语0901

学号:

200906061422

指导教师:

欧阳建良

 

二零一一年十二月

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学生毕业论文

诚信声明

郑重声明:

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浅谈农村中小学后进生的形成及转化对策》是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成果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

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在文中均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

结果由本人承担。

毕业论文作者(签名):

田利超

2011年12月

目录

摘要

关键词

前言…………………………………………………………………………………………1

一、农村小学后进生的形成…………………………………………………………………1

(一)学校的教育不当………………………………………………………………………1

1.学校的德育管理失效……………………………………………………………………1

2.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对……………………………………………………………………1

3.学生的爱好特长受到压制,丧失对自我价值的鉴定…………………………………1

(二)家庭教育使学生丧失信心………………………………………………………………2

1.家长素质低………………………………………………………………………………2

2.父母外出工作,疏于管教………………………………………………………………2

3.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只关注学习………………………………………………2

4.学习环境恶劣……………………………………………………………………………2

(三)外面世界的诱惑…………………………………………………………………………2

(四)学生的客观因素…………………………………………………………………………2

二、农村小学后进生的转化对策………………………………………………………………3

(一)学校教育方式的转化对策………………………………………………………………3

1.加强学校的德育管理……………………………………………………………………3

2.理性看待后进生,树立正确的育人观…………………………………………………3

3.运用语文教学转化后进生………………………………………………………………3

4.寓教育于谈话中…………………………………………………………………………4

(二)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观念,转变教育方式…………………………………………4

1.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4

2.做一个善于评价的家长…………………………………………………………………4

3.多鼓励孩子在课外学习的兴趣…………………………………………………………4

(三)多管齐下,形成合力,共同教育……………………………………………………4

三、结语………………………………………………………………………………………5

参考文献………………………………………………………………………………………5

致谢………………………………………………………………………………………6

浅谈农村中小学后进生的形成及转化对策

摘要:

小学是儿童发展最易受影响的时期,是儿童向少年的过渡时期,从成熟到逐步成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

在小学阶段,如何防止孩子成为后进生,又如何做好后进生工作是一个首当其冲的问题,本文从学校教育不当、家庭教育的不当、社会风气不良和学生自身原因几方面分析后进生的成因,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两大方面提出了预防和转化后进生的对策。

关键词:

农村;小学生;后进生;成因;对策

前言

后进生通常是指那些智力发展正常,有品德不良行为或学习成绩差的学生。

按类型划分,小学后进生主要有四类:

学习成绩差的后进生;纪律差的后进生;学习成绩和纪律的“双差”的后进生;学习或纪律时好时差的准后进生。

[1]在教育工作中最难最苦的“差事”就是后进生工作,后进生的转化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话题。

这类学生给老师带来了不少麻烦,给家长增添了许多的困扰,也严重影响到孩子本人的发展。

农村小学后进生的形成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有学校、家庭、社会及自身因素。

但是无论有多么复杂的情况,我们都需要认真地对待,尽心尽力把每一个孩子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所以后进生的转化过程中,我们要任重道远,投入大量的

精力和慈母般的关爱,讲究科学的方法和教育艺术。

一、农村小学后进生的形成

“知人才能善教,善教须先知人”,对于小学后进生的转化,就要了解他们“后进”的原因。

这正如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

“儿童学习困难,功课不及格,落后于别人,其原因绝大多数情况下都在于儿童在童年早期所受的教育和他周围的条件不够好。

”[2]他们之所以“后进”是出自多种内外因素造成的。

(一)学校的教育不当

1.学校的德育管理失效。

学校德育管理是学校活动的一个重要领域,它是学校管理

者在一定环境下,遵循教育规律,采用一定的手段和措施,有效的实现学校工作目标的而进行的一种组织活动。

当然,在德育方法上,只注重单向灌输教育内容而缺乏引导,只注重统一要求而轻视学生之间的个别差异,强化外在管理而弱化学生的主体作用,方法简单,无法调动小学生道德认知的积极性,难以引起学生的道德情绪体验,这也直接影响了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由于学校的德育教育出现了问题,导致了小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后进、学习不思进取,情绪消极,从而成为后进生。

[3]

2.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对。

人们普遍认为,同样的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

教学方法,或者同一教学方法的不同水平运用,会导致差别极为悬殊的教学效果。

对于农村教师来说,大部分老师采用讲授法、练习法、以及谈话法。

当他们在采用这些方法的同时,他们并没有考虑周全,再说每种方法的存在,都有它的利于弊。

而老师们也应该懂得因材施教,因人而宜。

另外,还有很多例子可以证明有部分老师对个别犯错学生的体罚,比如:

罚站、跑步、以及赶出教室不予听课,这些例子也导致了一些学生的心理不平衡,结果促使学生厌学,与学校教育背道而驰。

3.学生的爱好特长受到压制,丧失对自我价值的鉴定。

美国著名教育家加德纳的多元化智论理论指出,“每个学生都有其特长的一面,学困生也不例外。

”[4]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每个学生都个自是一个完善特殊的、独一无二的世界。

”[5]每个学生有自己的爱好、兴趣、特长,后进生也是一样的,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教学中有个别老师轻视了学生的个别差异,甚至认为他们在捣乱,不成气候。

在一些教学活动不予参与的机会,如果参与其中的话,就然为他们在生事,在他们眼里这样的学生的多余的,其实往往这样的学生,是很需要老师的关心的,在老师冷落的时候,孩子的心理受到了很大的身心健康,使他们缺乏集体正义感,感受不到班级的温暖,久而久之,是他们对班级产生厌恶,反之,对自己感兴趣的事,也没心思参加,认为的自己是一个局外人,因此,学生的自我价值不能在集体活动中得到体现,个性特长,兴趣、爱好得不到好的发展空间。

(二)家庭教育使学生丧失信心

1.家长素质低。

我国学者认为,儿童发展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环境,

而优化家庭环境的着眼点是提高父母素质。

这一研究发现,文化程度高的父母所生的孩子不一定优于父母文化程度低的孩子。

因此,不管文化程度高低,父母都应该学习科学的教育思想和科学的教育方法来教育子女。

有的父母思想意识不对,认为“知识不值钱,只要将来能赚到钱就能立足于社会”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子女的健康成长,由于父母素质低,教育效果差,他们的孩子也容易成为后进生。

[6]

2.父母外出工作,疏于管教。

在农村,很多父母外出打工,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管

教,可是,由于爷爷奶奶的溺爱,使孩子成为“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现象,更多的是,很多的孩子成为了留守儿童,这给留守儿童造成了很多不利的影响,比如:

缺少关爱,身体发育不全,学习成绩不佳等等。

这让很多留守成为了后进生。

3.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只关注学习。

来自家庭,学校的无形的压力使现在的

学生喘不过气来,父母的关爱和老师的教诲,在对其形成动力的同时,也形成了无形的压力,很多学生与我交流时,都提到“谁不想成为人才?

谁不想受到老师的表扬?

谁不想成为父母的骄傲?

”但有时,看到自己总觉得在学习上与别人有差距,就会缺少信心。

4.学习环境恶劣。

有的父母经常在家里和朋友打牌喝酒,忘记家里还有孩子在学习,

也有的家庭父母整天吵架,甚至闹离婚,孩子没有一个温暖的家,没有安全感,从而导致孩子对爱有了另外的定义。

这也是后进生成行的原因。

(三)外面世界的诱惑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现在小学生对一切充满好奇,对新鲜事物总想了解它,可是,由

于年龄问题,他们在接受新事物的同时,无法不受不利因素的干扰。

如:

电视上的一些不良信息的传播,书摊上的不良书籍,更是不断的侵蚀和影响着小学生的健康成长。

(四)学生的客观因素

小学生主观性形成的一些学习障碍,往往与授课老师有一定的关系,有时因教师教学的单调,乏味、没有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从而造成学生厌烦情绪;有时是因教师的言行不当,使学习上受挫折的同学得不到教师的引导,鼓励、从而对学习丧失信心,甚至是产生畏惧心理。

另外,小学生社会阅历浅,知识经验少,是非能力差,这也容易形成后进生。

[7]

二、农村小学后进生的转化对策

(一)学校教育方式的转化对策

教育家布鲁姆认为“任何老师都可以帮助所有的学生学得优秀,迅速,并充满自信。

”要想转化后进生,就要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需要教师付出艰辛的劳动进行创造性活动,才能取得丰盛的成果。

1.加强学校的德育管理。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学校教育不仅要抓智育,更要重视德育”使诸方面教育互相浸透,协调发展,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8]著名教育家赫尔巴特曾指出:

“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

”[9]德育是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教育者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在道德、思想、政治等方面不断构建和提升教育活动。

2.理性看待后进生,树立正确的育人观。

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

“教师的心应

该充满对每一个他要打交道孩子的爱,尽管这个孩子道德败坏;尽管他可能给教师带来许多不愉快的事。

”的确,教师应该把真爱洒向每一个学生,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负责。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树立确的教育观来看待身边的每一个孩子,而不是过于片面的感情用事。

[11]俗话说;“出水的荷花有高有底,人的手指不一样齐”。

后进生所表现出来是思想品德、道德行为也可以砂里淘金,因此我们不能带着有色眼镜看待后进生,认为他们是一无是处。

3.运用语文教学转化后进生。

美国学者杜伯伦在《课堂内的教育心理学》指出“如

果一个教师忽视了心理的临床工作,他就收不到应受到教育效果而且在最关键的时刻和最困难的问题上不能有效的教育学生,他将忽视某些最基本的教育目的,例如教师应尽自己的职责,为一个健康的社会培养健康的公民,教师们就必须意识到作为心理保健公作者这个角色的责任”[12]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育工作者,应该充分发挥语文的人文教育功能,以学生的个体差异为依据,抓住教学契机,有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个性发展的独特领域,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做学生身心健康的引路人。

作为语文老师,要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比如“批注式阅读”,它是一种在教师

的引领下,学生以自觉为基础,以自学为主线,以思维为核心,是以画、注、批为载体,以提高阅读效率和语文能力为目的的学习活动。

另外,教师要有针对性的指导后进生阅读,在激励后进生学好课本的同时,还要注意对他们课外阅读的引导,并根据后进生的身心特点推荐适合他们的书籍。

后进生的课外阅读普遍面临书源枯竭,不知读什么书,怎样读以及没有兴趣读等问题,为此,我们可以“创造条件解决书源,树榜样好书共享,结合课文推荐书目,优秀生带读,定期举行读书交流会”等途径来引导他们进行课外阅读,使他们在阅读中思考,享受成功的喜悦,激起课外阅读的兴趣。

4.寓教育于谈话中。

后进生是班级中的不安定因素,经常犯这样那样的错误,有的后进生对教师的教育排斥态度,被视为“屡教不改”。

作为教师和班主任,若能多一点关怀,多一份理解,多一些引导,及时找他们谈心,就能温暖他们的心,甚至在他们的人生道路上留下一块闪光的历程碑。

但是,现实中常有这样的情况,有的学生通过和教师谈话,解开了思想疙瘩,焕发了青春的热情;有的学生却因谈话更加加重了思想包袱,甚至产生了“顶撞”的现象。

在谈话中教师要因人施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性特征选择谈话方式与内容。

(二)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观念,转变教育方式

1.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正常的亲子关系,是教育孩子的基础,也是改进后进生的

前提。

在一个家庭里,家长要改变孩子首先改变自己,要做孩子的榜样,很多时候,家长和孩子的关系是朋友的关系。

这样的关系必然是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关爱、相互支持。

只有这样的亲子关系家长才能教育好孩子。

[13]

2.做一个善于评价的家长。

家长的话语一般来对孩子的影响很大,中国式的家庭一般都习惯在饭桌上,谈论孩子在学习上的问题,所以说做一个会评价的家长,在一定的程度上对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会有一定的帮助。

3.多鼓励孩子在课外学习的兴趣。

孩子应该有自己的课外的学习兴趣,而不是被家长死死的“盯上了补习班”根本没有课外的学习时间,家长一直认为参加补习班就是孩子课外的兴趣。

殊不知,这正是给孩子套上了一把“无形的锁”锁住了他们内心的世界,小孩子应该有他们自己的课外爱好以及特长,正因为如此,我们做为家长的更因该从多方面去鼓励或者培养他们的课外兴趣。

(三)多管齐下,形成合力,共同教育

所谓“多管齐下”就是指“学校,家庭,社会”密切合作,共同做好培优扶后的工作。

”为了做好学生的培优扶后工作,我觉得要使工作真正扎扎实实地落到实处,除了老师师生的密切配合,共同努力之外,学生家庭的大力支持,联系社会的实际,通力合作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积极主动地与家长联系与沟通,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学习与生活状况,及时反馈予学生在校的学习及各方面的表现情况,虚心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争取得到家长的理解,支持和帮助。

力争与家长达成共识,齐抓共管,共同教育和管理好学生。

三、结语

长期以来,后进生转化问题就是教育界的一大难题和研究特点,尽管不少专家提出了这样那样的观点,但在实际教育中,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仍是一项艰巨的工程,它需要教师付出大量的时间和更多的心血,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形成的教育合力,共同做好工作。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深切体会到:

通过努力,我们可以形成学校和家庭教育的合力,但我们无法左右社会对后进生的影响。

从目前来看,社会对后进生的负面影响作用是非常明显,学校也是非常无奈的。

如何让社会发挥其应有的正面教育作用,这是一个值得长期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7][10]黄济,劳凯声,檀传宝.小学教育(第二版)[M].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79,279,133,137.

[2][5]苏霍姆林斯基,杜殿坤译.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

教育出版社,1984:

319,18.

[3[6]梁应龙.农村小学学习后进生的成因与转化对策[EB/OL].

http:

//www.Jiao-yu.Cn/lw/jygl/xzlt6/200805/10389.Html,2010-07-22

[4]胡玲,学院新报社,2011-2012年教研第33期,国内统一刊号:

CNB-0037

[8][12]吴有元,现代语文[M].现代语文杂]志社;2011,443期

[9]王天一,夏之莲.朱美玉.外国教育史[M].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

321.

[11]赵印奖,赵晓莉.理性善待问题学生[J].教书育人.2010(7):

65-66.

[13]石贞华.小学后进生成因分析与对策[EB/OL].

致谢

大学三年时光已经接近尾声,在此,我想对我的母校,我的父母,亲人们,我的老师和同学们表达我由衷的谢意。

感谢我的家人对我大学三年的默默支持,感谢湖南民族职业学院的老师和同学们的关心和爱戴。

老师们课堂上的热情洋溢,课堂下的淳淳教诲,同学们在学习中的认真热情,生活上的热心主动,所有这些都让我充满了感动。

这次毕业论文设计了很多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

我做毕业论文的每个阶段,从选题到查阅资料,论文提纲的确定,中期论文的修改,后期论文的格式的调整等。

各个环节都给予我悉心的指导,这几个月来,老师们不仅在学业上给我精心的指导,同时在思想中给予我无微不至的关怀。

在此,谨向指导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

可以说,从大二学期开始,我就在积累毕业论文的资料,当我写完这篇毕业论文的时候,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在经历了找工作的斟酌、写论文的煎熬之后,感觉好像一切都尘埃落定,想起了那句伤感的歌词:

“你说我的心就像玻璃杯,透明的如水”即将给自己的学生时代画上一个分号,之所以说它是一个分号,是因为我对充实快乐的学生生活还无比的怀念,对单纯美好的校园生活还是无比向往。

这只有是我生命中的一个路口,并不是终点,我始终相信青春不会散场,坚信有一天会重返校园,以学生或者老师的身份去延续这种快乐和幸福。

在这整整过去的两年半里,我首先要感谢的是:

我们湖南民族职业学院的全体老师,尤其是初等教育系所有老师,在这片净土读书三载,在无形间我获得了无限的生命力,同时也塑造了我在生活中的气质,生活的方式,也练就我的心态和一颗感恩的心。

尊敬的班主任老师,无论是为人还是为学都是我生活上和学术上的引路人,感激之情无以言表,只能在日后的工作中和学习中踏实做人、勤奋做事,做出一番成绩来回报他们对我的恩惠和关爱。

同时也感谢我的朋友,我的同学,他们在我不如意时,时时的开导我,引导,使我成为一个快乐的,好学的人。

在毕业即将分别的时光,我依然要感谢我生命中出现的那些十分重要的人,比如:

爸爸妈妈,哥哥姐姐,老师、朋友、同学以及结识我的朋友们。

他们不仅在学业上给予我指点,同时也是我生活中一起通行的人,在交往的过程中我们建立信任,彼此鼓励。

互相支持与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