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推进课堂教学改革.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187255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扎实推进课堂教学改革.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扎实推进课堂教学改革.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扎实推进课堂教学改革.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扎实推进课堂教学改革.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扎实推进课堂教学改革.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扎实推进课堂教学改革.docx

《扎实推进课堂教学改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扎实推进课堂教学改革.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扎实推进课堂教学改革.docx

扎实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扎实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摘要:

本文从打造国内最好的本科教育出发,提出要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打破过去习惯于应试教育的课堂教学、习惯于标准答案的考试、习惯于“60分及格”的考核。

  关键词:

课堂教学改革;本科教育;人才培养

  一个国家要有自己的梦想,一个人要有自己的梦想,一所大学更要有自己的梦想!

我们川大人,不论是校长,还是每位师生员工,都有一个共同的梦想,就是希望把四川大学办成一所一流的研究型综合大学。

  对于把四川大学办成一所什么样的大学这个命题,不论是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还是从我们每个师生员工的层面,都有自己不同的理解。

实际上,从2010年开始,我自己就一直在思考这个命题。

我认为,川大应该成为一所提供精英教育的大学,一所能提供每个学生找到真正适合自己教育的大学,一所能培养每个学生自由全面发展潜质与能力的大学。

概括来讲,就是一所真正实施精英教育、个性化教育、全面发展教育的大学。

要在短时间内实现这个目标并不简单,因为世界一流大学有很多的核心指标,要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

但是,我们有足够的信心,也完全有条件、有能力,在未来几年把川大打造成国内本科教育最好的大学。

  一、以课堂教学改革为抓手,实施国内最好的本科教育

  什么是最好的本科教育?

我认为,就川大而言,就是要实施精英教育、个性化教育、全面发展教育。

什么是精英教育?

精英教育不是贵族教育,不是培养少数尖子生的教育,而是将最好的课堂教学条件、课程体系和教学资源提供给每个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公平地获得优质的教育资源。

为了真正实施精英教育,四川大学实施了多项改革举措,比如全面推进“323+X”本科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专门成立吴玉章学院、基地班和基础学科拔尖试验班,实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等。

学校起初提出实施精英教育时,有些老师还不能完全理解,他们认为精英教育一般是在规模较小的学校才能实现,而我们川大的规模很大,所以要实施精英教育就很难。

2014年10月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MichaelCrow校长来学校访问时,他告诉我,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有63000名学生、2800多名专任教师,是美国学生数量最多的大学之一,他们实施的本科教育就是精英教育。

我们川大有6万名左右学生、4300多名专任教师,综合对比来看,我们同样可以实施精英教育。

我认为,要真正实施精英教育,核心就是要抓住两点:

第一,就是要有一批好老师;第二,就是要培养一批好学生。

只要做到这两点,我们就能真正实施精英教育。

  什么是好老师?

好老师的标准是什么?

我认为,好老师就是要品德高尚、教学优秀、学术卓越,这是好老师应具有的标准,也是我们未来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的总目标。

一个好老师首先要教学优秀,课堂教学要好。

现在,我们有些老师的课学生很喜欢,老师在课堂上讲得很清楚、很明白,学生能顺利完成课后作业,考试也能考高分。

这样的老师是不是一个大学的好老师呢?

我认为,这种标准只适合做一个中学好老师的标准。

因为一个大学的好老师在课堂上不只是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应该教会学生怎么去运用知识、创造知识,引导学生去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

这样的老师,才是一个大学的好老师。

  那么,什么才是好学生?

好学生的标准是什么?

前不久诺贝尔奖得主丁肇中先生来学校演讲时,让我给他推荐几个优秀的川大学生去麻省理工学院深造。

丁先生认为,优秀学生不一定是考试分数高的学生,而是要会提问题、会提好问题的学生。

我想,一个好学生的标准至少应具备三条一是要通晓知识,也就是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二是要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三是要具有“三种能力”,即独立思考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协作和社会担当能力。

这三条标准应该是一体的,只有具备这三条标准的学生才是真正的好学生,才是真正的“学霸”。

  要真正实施精英教育,四川大学的每位老师、每位学生都应知晓和践行在川大怎么当一个好老师、怎么做一个好学生。

那么,最关键的突破口在哪里?

我认为,这个突破口就是抓好课堂教学改革,使我们的老师都能真正成为一流大学的好老师,使我们培养的学生都能真正成为一流大学的好学生。

正是基于这种想法,我校一直把课堂教学改革作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从课堂教学改革抓起,为我们的老师能够成为“好老师”创造条件,也为我们能够培养出更多的“好学生”提供保障。

  二、找准课堂教学改革的突破口

  我校要建设一流大学,要真正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人才,不缺理念,也不缺口号,而是缺行动。

这个行动的突破口就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打破过去习惯于应试教育的课堂教学、习惯于标准答案的考试、习惯于“60分及格”的考核。

  传统的应试教育有其优缺点,不能简单全盘否定。

应试教育的优势就在于能让学生背很多知识、记很多内容,因为应试教育的考试就是考查学生背了多少、记了多少。

同时,应试教育的缺点也很突出,就是培养的学生缺乏想象力、独立思考能力,更缺乏批判精神、科学的思维方式。

大学教育应该更多地启发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独立思考能力,要启迪学生的心灵,唤醒每个学生自身的潜质。

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力,才是教育的本质所在。

  实施课堂教学改革,不是单靠一个讲座或者提一个要求就能实现的,而是要通过每堂课45分钟的教学环节,去潜移默化地影响每个学生,去启发他们的想象力、批判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去真正体现教育的本质所在。

所以,我校一直倡导实施高水平互动式、小班化课堂教学改革,从2010年开始就把新生编成25个人左右规模的小班(最少的12个人一个班),目前已经开设小班课7140门次,达到了全校总课程数的63%。

在此基础上,学校鼓励老师实施启发式讲授、互动式交流、探究式讨论、非标准答案考试,鼓励师生在课堂上多交流互动、教学相长,启迪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

小班化课堂教学改革实施以后,老师的教学工作量翻了一番,学校的教学成本也翻了一番。

我们认为,大学最核心的职能就是培养学生,我们把精力、经费用在学生身上是最值得的,也是最应该的。

如果我校小班课能够达到全校总课程数的90%,那么,川大的教育就是真正高水平的精英教育。

  在课堂教学改革中,我特别希望四川大学的两项改革能走在国内大学的前面:

一个就是真正实施非标准答案考试,一个就是取消“60分及格”考核。

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都是实施标准答案的考试,很难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虽然大学的一些学科考试应当有标准答案,但考试本身应着重考查学生对答案的推理过程,看学生想了多少、思考了多少,而不是只要学生答案正确就给分。

另外,在传统的标准答案考试模式中,学生平时存在逃课现象,在考试时还可能冒险去抄袭、舞弊。

特别是,个别学生在考试中抄袭舞弊被发现,按学校规定要被开除学籍,但家长找学校申诉,认为孩子只是犯了错误,希望学校给孩子一次改正的机会。

我每次看到这种情况心里很难受,希望类似的事情不要再发生。

我想,如果采用非标准答案考试,主要考查学生的思考过程、推理过程,那么,即使学生带着书本、带着资料进考场也不一定能考高分,这样就消除了考试舞弊产生的条件,类似的校园不良现象也就很难发生。

  实施非标准答案考试的前提是老师有能力设计非标准答案的试卷和题目,而不是直接从题库里抽几道题目拼凑成一张试卷。

现在,有的老师习惯于直接从题库里抄题目,不到半小时就能组出一份试卷。

这样的试卷用来考试,怎么能有好的效果?

怎么能让学生去独立思考?

反之,如果老师能多花点时间、精力,去精心设计非标准答案的题目,让学生同题给出不同的答案,学生就没有机会去抄袭、去舞弊,也就不会出现因抄袭、舞弊而被开除学籍的现象,学生在课堂上也就自然而然地认真听讲,也会按照老师的要求去认真查资料、去独立思考,也就不可能靠考前临时背一下,就能很容易拿到高分。

所以,我们要真正培养基础知识扎实、思维方式科学,同时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善于想象创新的好学生,实施非标准答案考试是一个重要的改革举措。

  在国外一流大学,老师在课堂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可能还不到国内大学老师的1/3,但在课外花的时间和精力却是国内大学老师的十几倍,因为国外大学老师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为互动式、启发式课堂教学,为非标准答案考试做准备。

在每门课程开始时,他们都会对学生的每次考试、每次作业、每次讨论提出具体要求,每次下课还要给学生布置十几篇Nature、Science等高水平SCI学术杂志的参考文献,让学生自己去查阅,然后下次上课时老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来回答、讨论。

我想,如果我国大学的老师都能像国外一流大学的老师一样,学生就不可能简单地靠背教材、记住课堂讲授内容就能拿到考试的高分。

学生想要得高分,就不得不去图书馆熬夜查资料,不得不去认真学、独立思考,不得不去主动跟老师互动交流。

同时,国外一流大学的考试都是非标准答案,如果学生给出的同一道题的答案一样,老师就不会给成绩,相关学生也就不可能通过这门课的考试。

这样,学生之间不仅不会去抄袭、舞弊,而且还会相互比着学,形成一种你追我赶、竞相学习的氛围。

  我一直在想,同样一门课,不同的老师去讲、去改试卷,就可能会给学生打不同的分数。

上下几分的差异,并不能完全反映出一个学生真实的能力和水平,也不能完全反映出学生间的差距。

所以,能不能改变过去这种学生学业考核评价体系?

能不能打破一门课只要最后考试60分就算通过的“60分万岁”的考试制度?

我们应鼓励老师从讲每门课开始,就把学生每次课堂讨论、每次课后作业、每次随堂测验,都按照一定的比例折算到总成绩当中,使学生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比例不超过30%。

另外,以后学生的考试成绩也可以不打60分、70分,而是用A、B、C、D、E几个等级来评价。

这样改革以后,如果过去考60分算“及格”的话,现在就不一定了,有可能是“不及格”。

学生要想考试及格,就不得不去更加主动进取、不得不去主动学习、自发学习。

  三、扎实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首先,每位老师都能真正重视本科教育,加强教学投入。

要做一名好老师,首先应该重视课堂教学,在做好学术研究的同时,把更多的时间、精力、爱心真正放到学生身上、放到教学工作上、放到搞好课堂教学上。

作为一名大学老师,至少要做到品德好、教学好、学术好。

如果教学做不好,肯定不是一个合格的大学老师。

搞好教学就需要全身心投入,全身心投入就要真正花精力,真正把我们的课堂和讲台作为最神圣的地方,真正把能够给本科生上课作为一种荣誉的体现、作为一种崇高的岗位,增强上讲台的荣誉感、敬畏感和责任感。

  从2015年开始,四川大学提高了新进教师的“门槛”,要求进入川大的每位老师都要具有博士学位,同时要力争具有海外交流或学习经历。

在提高新进教师“门槛”基础上,我校还建立了新进教师专职博士后制度。

新进教师由学校提供研究经费,经过专职博士后科研训练,达到副教授或副研究员的学术水平后,才能具有“学术身份”。

新进老师在具有“学术身份”基础上,除了国家统一要求的“教师资格证”以外,还要再通过学校教师发展中心的课堂教学能力培训,拿到“课堂教学能力培训合格证”,才能进入教师队伍、才能上讲台,拥有“教学身份”。

所以,我校每位新进老师都要具有“双证”和“双身份”以后,才能走上讲台给本科生上课。

我校计划用5年左右的时间,在全校倡导和营造一种良好的环境氛围,即在川大,并不是任何人都能上讲台讲课;上讲台一定要品德高尚,一定要有良好的学术水平,同时更要有突出的教学能力,都要把上讲台作为一个神圣的事业,把给本科生上课作为一个崇高的荣誉。

  其次,每位老师都能借鉴国际一流大学经验,努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这就要求每位老师能够真正下决心,改变过去的课堂教学方法。

目前,专业知识更新速度快,学科结构调整速度快,如果还是一份教案讲5年、讲10年,怎么能适应新的变化?

怎么能有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所以,每位老师都应积极参与、推动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真正实施高水平互动式、小班化的课堂教学,实施启发式讲授、互动式交流、探究式讨论,真正实施非标准答案考试,打破过去“60分及格”的学生学业考评体系。

比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不同的小组,要求每个小组都有自己的研究题目,让学生自己去推导答案、去论证自己的结论。

通过这种课堂教学方式,不仅能教会学生学习知识,更能够促使学生去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去独立思考,还能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精神。

  真正搞好课堂教学并非易事。

特别是要准确理解“非标准答案考试”真正内涵,不能过于简单地、僵化地把非标准答案考试等同于设计没有标准答案的题目。

老师能设计出一套非标准答案的试卷,当然最好;如果暂时设计不了,出一道标准答案的考题也可以,但要注重考查学生推导结论的论证和思考过程,其实这也是一种非标准答案考试的形式。

实际上,我们实施非标准答案考试,关键就是要把学生考核评价的标准从过去记住了多少东西、背下了多少东西,转变为学生理解了多少东西、掌握了多少东西、思考了多少东西,真正促使学生去独立思考,去拓展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最后,每位老师都能真情关爱学生。

我一直认为,一个老师最大的责任、最大的幸福,就是培养出好的学生;对一个老师最好的评价就是“桃李满天下”。

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就需要老师们不只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多跟学生进行教与学的互动,多去指导、帮助学生,更应该在课后多跟学生交流、互动,这应是作为一个好老师的基本要求。

国外一流大学的好老师,包括我们川大的好老师都是这样去做的。

他们在课后都会通过邮件、微信、QQ,随时与学生交流、互动、讨论问题,不管是自己这门课上的问题,还是其他学习、生活方面的问题,都欢迎学生随时交流、提问。

要做一位好老师,就应该在课内外多跟学生交流、互动,投入更多的精力、爱心去关心、关爱、教化学生。

  过去,有些学生不敢向老师提问题,这是因为我们老师没有用自己的爱心去启发学生提问题,去鼓励学生在课内外多跟老师交流、讨论,去倡导学生异想天开。

大多数高校都习惯于那种记工分的方式,简单用上了多少节课来计算每位老师的教学工作量、发课时费,进行相关考核。

实际上,在课后去指导、启发学生,去跟学生交流、互动,也应是每位老师的基本职责。

所以,实施小班化、互动式课堂教学改革的内涵,不应只是简单地体现在45分钟的课堂教学互动中,还应体现在课堂以外师生的互动、交流中。

我一直说,教育是有生命的,教育的生命就在于爱心的传递,在于教与学的互动,在于情感的投入。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如果我们每位老师都与学生互动、交流,都能从一节课的45分钟,延长到一门课的全过程,延长到师生之间能够成为一辈子的好朋友,这样的师生互动才是教育的爱心所在、教育的生命所在。

  教育就是用一棵树去摇动另一棵树,用一片云去推动另一片云,用一个心灵去唤醒另一个心灵。

一个好老师不只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还应该教会学生怎么去运用知识、创造知识,更应该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品德,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念。

所以,川大的每位老师都应把关爱学生作为第一责任,真正把每个学生都当做自己的孩子来关爱,在课堂内外都能主动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跟学生交流、互动,把自己的知识、爱心传递给每个学生,真情关爱每个学生,用爱心去培养每个学生。

  [责任编辑:

夏鲁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