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新文物志.docx
《奉新文物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奉新文物志.docx(8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奉新文物志
第三卷文化遗产
第一章文物管理
第一节文物调查
一、江西省第三次全省文物普查
为了进一步摸清江西省现存不可移动文物和可移动文物的现状,全面掌握省内文物资源的数量、分布和保存的基本状况,增强保护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和科学性,江西省从2003年8月开始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普查工作时间一年。
为了搞好这次全省文物普查工作,奉新县文物管理所开展了田野调查工作。
参予人员有:
余毛毛(宋应星纪念馆馆长)、刘行令、张先龙、徐辉、龚晓玲、何琴。
此次普查对我县原有文物点进行了复查。
二、奉新县革命文物专项调查
为加大革命文物资源保护力度,国务院决定在革命文物集中且丰富的江西、湖南、湖北三省开展革命文物保护工作试点,国家财政为革命文物保护设立专项资金。
为落实《江西省革命文物保护专项规划》。
奉新县文化局组织了本县的革命文物专项调查工作。
调查时间为年月至月。
组长:
李志丹。
田野调查人员:
张旭东、张先龙。
电子数据员:
何琴。
资料整理员:
龚晓玲。
本次革命文物专项调查,田野调查人员共调查百丈、甘坊、柳溪、澡溪、石溪、罗市、会埠、赤岸、赤田、干洲、冯川、仰山12个乡镇。
调查登记革命文物点处,确认已消失文物点处(北伐时期蒋介石奉新驻地、奉新县天主堂、北伐军第六军政治部驻地和林伯渠驻地、大摆所、红一军团总部驻地(宋俄山屋)、澡溪九仙村红军标语)。
其中新发现革命文物点处,纳入《江西省革命文物保护专项规划》,进入国家革命文物数据库文物点6处。
本次奉新县革命文物进行了专题普查,不但复查了一批原有文物点,发现了一批新革命文物点和一批革命标语、器物。
使湘鄂赣省委、省苏及修铜宜奉中心县委、红十六师、红十七师、高咏生烈士、肖克将军等革命时期在奉新的驻地等一批优秀文物点,如留在历史尘埃里的珍珠,经七十多年的风雨后得以重新发现。
同时也理清了奉新县土地革命时期、抗战时期、解放战争中的历史进程。
[土地革命时期]奉新县地处赣西北,土地革命时期为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的前哨根据地,先后建立了修铜宜奉边县西塔苏区、五梅山苏区、华林山游击区,并顽强地坚持了三年的游击战争。
湘鄂赣革命根据地,地处武汉、长沙、南昌三个省会之间,湘鄂赣省是中央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份,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重要省份之一,奉新是湘鄂赣省隶属的40余县之一。
奉新的土地革命时期从1928年至1937年7月。
1928年成立湘赣边特委以后,赣北的修水、铜鼓、武宁、奉新四县划归湘赣边特委指挥。
1928年底,奉新西塔等地区开展了革命活动,至1030年4月左右,奉新组织了以西塔为中心的百丈、西塔、茶坑、长坪党支部。
并在武装斗争中逐步建立了西塔苏区,属修铜宜奉边县苏区之一,但苏区还较弱小,1931年初,以西塔苏区为基础组建了中共奉一区委和奉一区苏维埃政府,苏区开始逐步发展,自1930年秋季至1933年初,经历了第一、二、二、四次反“围剿”斗争,1933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开始,由于湘鄂赣国民党进攻重点是修铜万地区,宜丰、奉新苏区仍处于发展之中,修铜宜奉县的机关驻扎到了苏区较为稳固的奉新,先后驻扎奉新甘坊金洞、西塔大埠桥。
1934年初,湘鄂赣省委把修铜宜奉县列为重点发展的边区之一,计划开辟以奉新五梅山区为中心的新苏区。
当时任湘鄂赣省委副书记的傅秋涛驻至奉新西塔大埠桥,主持多次会议,成立了修铜宜奉中心县委、组建了湘鄂赣军区第四军分区、正式扩编了修铜宜奉独立师,积极开展创建五梅山苏区。
在高咏生师长率领的红16师的帮助下,五梅山苏区逐步创建,五梅山区的石溪区委、区苏维埃政府相继成立,1934年初,肖克将军率领的红十七师也进驻五梅山苏区,并在今天的柳溪乡东庄搞了5天的土地革命试点工作。
五梅山苏区得到了快速发展。
与此同时,湘鄂赣省的中心苏区万载在围剿中逐步缩小,困难重重,1934年1月,省委、省苏所在地万载小源失守,临时驻地幽居告急。
省委、省苏决定向已开辟的五梅山苏区转移,转移中,著名红军将领、五梅山根据地创建人高咏生牺牲。
6月,省委、省苏转移至甘坊金洞、栈子里,随后转移至西塔百丈村的黄家垄、榬树下,7月中旬,进入奉新上柏庄,召开紧急会议。
后省委、省苏又移驻百丈寺。
此时,国民党军队一路尾追,湘鄂赣省红军主力和机关干部1000多人在奉新向外突围的过程中,大部份壮烈牺牲,苏区失陷。
这就是惨痛的“6、7月事件”。
红色苏区失陷后,奉新也和其他地方一样转入三年艰苦的游击战争时期。
在第三次文物普查中,在奉新发现了广阔而零散的红军革命驻地、旧址,就是这个时期鲜活的证明。
普查中发现的省委、省苏在奉新最后的驻地、中共修铜宜奉边特委成立后的驻地西塔茶坑,中共高奉边工作委员会华林、中共沿江工委喻家岭、靖武永安县委驻地桥子头、中共高奉宜县委茅岭、高奉边游击队(华林游击队)、修铜宜奉边游击队等,都说明了三年战斗的艰辛和惨烈。
[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奉新县主要经历了四次较大型的战役。
分别为:
南昌会战中的奉新区域战斗,高奉战役、上高会战初期奉新阻击战、长沙保卫战时期奉新阻击战。
南昌会战期间的战斗。
1938年武汉会战后期,第70军第19师死守庐山,伤亡惨重,1938年9月,第19师后调奉新整补,,此后该师便长驻奉新、安义。
1939年3月南昌会战开始,日军于修水阵线突破国军防线。
日军战车队在渡河之后,立刻以100多辆战车向奉新奔袭,第106师团随后跟进。
当时奉新没有设防,后撤中的第79军夏楚中军长率部阻击。
3月26日,第101师团一部突然调头攻击第79军,第79军军部在奉新县赤田虬岭被日军突击切断,军参谋处处长王禹九少将为了保护军部,在虬岭壮烈殉职。
南昌反击战中,在奉新虬岭等地也发生多次战斗。
高奉战役中的奉新区域战斗。
高奉战役发生于第一次长沙会战之中。
自1939年8月起,日军在安义,奉新之间修复道路,整补部队,交通非常频繁。
敌军于奉新城内大量屯储弹药,并清扫房舍以供新到部队进驻。
第九战区发现以当面日军活动频繁,可能有大规模攻势。
判断日军应该会以高安为主攻目标,于是发动高奉战役。
奉新区域的战斗主要发生在赤岸、会埠、、冶城、罗坊、上富、横桥、九汕汤等地。
参与部队主要有滇军第60军,湘军第70军、国军主力第74军。
高安奉新战役日军寸土未得,歼敌主力的战略目的也没有达成,以国军胜利退敌收场。
国军在战役期间的伤亡没有精确数字可循,估计应在8000员左右。
战役期间毙伤日军约3000人。
上高会战中的奉新区域战斗。
1941年3月至4月,第9战区部队在江西省上高地区对日军进行的防御战役并获得胜利。
上高会战中,日军调集第33、第34师团及第20混成旅团,分北、中、南三路秘密集结。
其中,北路日军第33师团由安义向奉新、上高方向进犯,国军第70军在奉新城东西设防,凭借潦河两侧高地抵抗,战斗主要发生在赤岸、上富。
上高会战后期,国军乘胜追击,收复了奉新。
日军受到重大伤亡后撤回原驻地。
双方恢复战前态势,会战结束。
[解放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在奉新发生的战斗主要有干洲战斗。
1949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43军128师430团前哨连被敌军包围。
50多名前哨连官兵在一个多小时的激战中牺牲。
以上各时期战斗均在奉新留下了不少阵地遗迹、纪念标、烈士墓、标语等革命遗迹。
奉新新县革命文物遗迹一览表
历史时期
序号
革命遗迹名称
所在地
存在状况
普查类型
北
伐
时
期
1
蒋介石北伐时期奉新驻地(天主堂)
冯川
已消失
2
第六军政治部驻地和林伯渠驻地(大摆所)
冯川
已消失
3
干洲农民协会旧址(义祠里)
干洲
已消失
4
中共观下支部旧址(陶家庄)
赤田
尚存
新登录
土
地
革
命
时
期
5
五烈士殉难处(棱上)
赤田
尚存
新登录
6
红一军团总部旧址
冯川
已消失
7
修铜宜奉边暴动委员会旧址
(百丈山蓝家祠)
百丈
尚存
县保
8
中共奉一区委驻地遗址
(百丈山长坪村下彭组万兴厂)
百丈
遗址
新登录
9
奉一区苏维埃政府驻地遗址
(百丈山长坪村下彭组)
百丈
遗址
新登录
10
中共甘坊区委扩大会议遗址、中共甘坊区委驻地遗址(百丈山长坪村黄堡段组四美厂)
百丈
遗址
新登录
11
修铜宜奉中心县委旧址、傅秋涛革命时期旧居
长坪村大埠桥芦下康氏祠堂
百丈
尚存
新登录
12
修铜宜奉第三次党代表大会旧址
甘坊镇金洞村
甘坊
尚存
复查
13
红军医院遗址
(柳溪乡港尾村)
柳溪
遗址
新登录
14
肖克将军大革命时期驻地、石溪区苏维埃政府旧址
(柳溪乡东庄村胡家祠)
柳溪
尚存
新登录
15
红十六师高咏生师长大革命时期驻地
(澡溪乡九仙村)
澡溪
尚存
新登录
16
修铜宜奉苏维埃政府第四次工农兵代表大会旧址甘坊乡金洞村黄家祠
甘坊
尚存
复查
17
革命标语“拥护共产党,消灭国民党”
甘坊镇金洞村
甘坊
尚存
复查
18
西塔黄堡段村革命标语
百丈长坪村黄堡塅组
百丈
损毁
县保
19
柳溪乡店下村芭源组革命标语
(柳溪乡店下村芭源组)
柳溪
尚存
县保
20
桃源小碰红军标语
(石溪办事处桃源村小碰组)
石溪
尚存
新登录
21
石溪区苏维埃驻地及标语
(石溪办事处桐木村洋垅组)
石溪
尚存
新登录
22
湘鄂赣省委驻地旧址
甘坊镇金洞村黄家祠
甘坊
尚存
复查
23
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旧址甘坊镇金洞村栈子里
甘坊
尚存
新登录
24
湘、鄂、赣省委驻地遗
百丈山百丈村榬树下
甘坊
残损
新登录
25
湘、鄂、赣省苏驻地旧址百丈山百丈黄家垄
甘坊
尚存
新登录
26
湘、鄂、赣省委、省苏驻地遗址柳溪乡东庄村上柏庄
甘坊
尚存
新登录
27
湘鄂赣省委、省苏维埃政府驻地遗址
百丈山百丈村百丈寺
百丈
尚存
县保
28
湘鄂赣省委临时驻地旧址、中共修铜宜奉边特委驻地旧址
百丈山冷水井村茶坑组
百丈
尚存
新登录
29
中共高奉边工作委员会遗址
会埠镇水口村高岭
会埠
遗址
新登录
30
中共沿江工委旧址
会埠镇村头村喻家岭
会埠
遗址
新登录
31
中共靖武永安县委旧址
罗市镇兰田村桥子头
罗市
遗址
新登录
32
中共高奉宜县委驻址
甘坊镇上村村茅岭
甘坊
遗址
新登录
33
西塔革命烈士纪念塔
百丈山先烈岗
百丈
尚存
县保
抗
日
战
争
时
期
34
奉新中心县委驻址
仰山乡东岭村
仰山
尚存
复查
35
赤郭村抗日纪念碑
赤岸镇火田村赤墎组
赤岸
尚存
县保
36
鸦鸠山战场遗址
赤岸
遗址
新登录
37
陶仙岭抗战遗址
赤田
遗址
新登录
38
抗日阵亡将士纪念标
县城狮山顶
冯川
尚存
复查
39
横桥伏击战遗址
甘坊
遗址
新登录
40
九仙汤阻击战遗址
澡溪
遗址
新登录
41
石溪上安抗战烈士墓
石溪
尚存
新登录
42
岐山抗日阵亡将士公墓
赤岸
尚存
新登录
43
陆军七十军殁亡将士公墓
赤田
尚存
新登录
解放战争时期
44
干洲烈士陵园
干洲镇大水山
干洲
尚存
县保
三、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
[普查工作背景]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提高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水平,根据《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国务院决定从2007年开始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
始于2007年4月,止于2011年12月,普查时间为五年。
此次普查的范围是我国境内(不包括港澳台地区)地上、地下、水下的不可移动文物。
普查的内容以调查、登录新发现的不可移动文物为重点,同时对已登记的近40万处不可移动文物进行复查。
要了解不可移动文物本体及环境的基本情况,尤其是量化指标、保存状况和环境现状及其变化情况。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根据普查结果,编制普查档案和普查报告,及时公布本行政区域内的不可移动文物名录,并根据实际情况将其中重要的不可移动文物确定为相应级别的文物保护单位。
[普查前奉新县文物现状]奉新县地处赣西北部,是江西最早建县的十八个县之一。
这块土地历史悠久,春秋时属吴,战国时属楚,秦属九江郡,汉初属豫章郡。
汉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开始命名为海昏县,和帝永元十六年(公元104年)海昏分置建昌县,灵帝中平二年(公元185年)分海昏、建昌两地,设置新吴县,属豫章,南唐保太元年(公元973年),唐嫌“吴”字,更新吴为“奉新”。
奉新县是明末科学家宋应星的故乡,素有“仙源灵境”之称。
战国时越王勾践曾在此练兵;三国时名将太史慈曾在此作战;唐代高僧怀海在奉新县的百丈寺制定了到现在为止全世界禅宗弟子都遵行的“天下清规”;占世界胡氏人口70%的华林胡氏就发仞于奉新县的华林山;八大山人朱耷在奉新隐居多年;近代史上有名的“张勋复辟”事件的主人公也是奉新人。
这些丰富的历史遗产都成为奉新文化厚实的历史基础,县域境内留存有大量的各时代文物。
1979年12月至1983年4月,奉新县人民政府抽调人员20余人进行了一次全县性的文物普查工作,通过普查发现史前至春秋古文化遗址42处,勘查古城址5座,发现和勘实宋代瓷窑址l处:
发现调查古墓葬(群)20处,发现勘查古建筑5l处,发现勘查石刻雕塑2处(件),发现革命文物20处,调查历史遗迹6处,比较有名的风景名胜6处,征集出土和传世文物118件。
1984年2月14日在文物普查的基础上.县人民政府公布了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9处(40个点)。
其中三处被省政府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4年,江西省组织第三次全省文物普查,奉新县组织人员对以上文物点进行了复查。
虽然奉新县悠久的历史遗存了丰富的文物。
但由于各种原因,野外不可移动文物现状,却不容乐观。
全县仅有县级以上的文物保护点39处,其中省级只有3处,市级2处,县级35处,而且由于历史变迁,县级文物保护点已消失4处。
丰富的历史和单薄的文物数量形成巨大的反差。
[普查工作基本情况]1、普查机构和办事机构成立时间。
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开展以来,奉新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奉新县文化局积极主动开展各项工作。
2007年11月12日,成立了奉新县第三次全文物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和奉新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办公室(普查办公室设文化局),并下发了《奉新县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实施方案》(奉府办发[2007]98号文件)。
2、普查机构和办事机构组织结构。
奉新县成立了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领导小组。
奉新县第三次文物普查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为具体办事机构,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李志丹(奉新县文化局局长)为普查办主任,张旭东(奉新县文化局副局长)为副主任。
3、普查实施过程物质保障。
①经费:
为高效推动工作,我县财政为文物普查工作及时下拨了专项经费2008、2009、2010、2011年的“三普”专项经费每年5万元足额到位(其中2007年度经费为划拨车辆一辆)。
。
同时,2008年文管所成立后单独办公,县财政还拨付了1万元文管所开办经费和1万元预算内文物保护经费。
②设备:
2007年,划拨桑塔纳汽车一台(赣C—42099)。
文化局在国家统一配发设施的基础上,为普查办添置了彩色喷墨打印机、台式电脑、绘图软件、档案装订机。
在文化局本身办公条件缺乏的情况下,挤出了办公场所。
4、普查实施过程制度建设。
普查办制定了普查工作制度、信息报送制度、安全管理制度、报表制度,文件档案管理制度、考勤制度、普查工作守则等一系列制度。
确保了普查工作规范、科学、严谨,确保了普查进度和信息的及时报送。
5、普查队伍的组建。
奉新县文物普查队成立于2007年12月21日(奉文字[2007]27号)。
普查队是在奉新县文物管理所的基础上建立的。
县文化局派出分管领导负责普查工作。
普查队共有专职人员5人,分别为普查办副主任张旭东(县文化局副局长)、普查队长张先龙(县文物管理所人员)、普查队员龚晓玲、何琴(为县文物管理所工作人员)、普查顾问刘行令(原宋应星纪念馆馆长)。
同时,还建立了县、乡、村普查队伍的人员网络,各个乡镇、每个村都落实了普查员。
6、普查队伍接受培训的情况。
奉新县文物普查队多次接受省市两级文物普查。
同时,为做好奉新县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开展了县乡两级普查人员的培训。
2008年4月25日在澡溪乡组织了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培训。
各乡镇分管领导和文化站长或文化专干及文管所全体人员50余人参加了培训。
所有参训人员实地参加了澡溪吴氏古墓葬、九仙汤温泉古建筑、澡溪九仙汤文昌阁三个地方的实地调勘察实践,了解了田野调查的基本工作特点。
[田野文物调查阶段的工作情况]自2008年4月份以来,奉新县组织开展了田野调查工作,至2009年12月结束。
田野调查工作中,普查队对原有奉新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9处进行了复查。
完成了原有文物保护点的数据测量、测绘和标本采集工作。
开展了新文物点的调查工作。
普查工作开展以来,普查队共收集各类线索600余条,文物点线索220余个,至2009年12月,完成了362个文物点的实地勘察、登记填写和电子表格登录。
全县各乡镇、村组到达率100%。
在362个登记入库的文物点中,古遗址34处,聚落址22处,其中复查4处,新发现18处;城址2处,窑址5处,其中复查1处,新发现4处;新发现驿站古道遗址1处、寺庙遗址3处,其他古遗址1处;古墓葬14处,其中新发现6处,复查8处;古建筑268处,其中新发现宫殿府邸2处,宅第民居105处,坛庙祠堂37处,学堂书院2处,店铺作坊1处,牌坊影壁39处,亭台楼阁3处,寺观塔幢2处,苑囿园林1处,桥涵码头17处,堤坝渠堰1处,池塘井泉47处,其他古建2处;石窟寺及石刻8处,其中新发现碑刻1处,其他石刻4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33处,其中新发现重要历史事件和重要机构旧址8处,名人故旧居3处,烈士墓及纪念设施4处,水利设施及附属物2处,典型风格建筑或构筑物2处,其他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11处,其中新发现9处,复查2处。
其他类别的新发现1处。
全县的13个乡镇在普查工作中均有文物点发现,分别为甘坊镇17处,赤田镇38处,上富镇4处,罗市镇24处,柳溪乡5处,赤岸镇69处,会埠镇50处,宋埠镇23处,澡溪乡31处,仰山乡7处,澡下镇18处,干洲镇68处,冯川镇8处。
[社会志愿者和其他行业人员参与普查工作情况]奉新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主要由文物普查队完成。
但在调查中,得到了社会诸多方面的支持工。
摄影工作得到了奉新县摄影响到协会的支持,拍摄了一批优秀的文物照片,参与者有摄影协会的陈昌力、刘行令、余强等。
奉新县电影公司志愿者王建平参与了初期的大量野外调查工作,并提供了交通帮助。
各乡镇也委派人员全力协助普查工作。
[普查工作质量]2010年4月2日,奉新县接受了江西省“三普办”验收专家组的验收工作,验收得分87分。
验收合格(验收意见如下)。
宜春市奉新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
实地文物调查阶段验收意见
2010年4月2日,江西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办公室组建了验收专家组,在宜春市“三普办”的陪同下对宜春市奉新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文物调查阶段的工作成果进行了验收,验收情况如下:
(一)组织管理验收。
专家组听取了宜春市奉新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就本次文物普查组织管理工作进行的情况介绍。
奉新县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的要求,认真履行了政府职责,成立了普查机构,安排了普查经费,开展了普查宣传,加强了组织协调,组织管理工作到位及时、运作良好。
(二)数据质量验收。
根据宜春市奉新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调查阶段的工作汇报,该县共调查登记不可移动文物362处,其中新发现323处、复查39处;登记消失文物4处。
实地文物调查行政村覆盖率达到100%。
专家组核对了宜春市奉新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登记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消失文物登记表》的总量及纸质、电子文本数量,相符无误。
专家组使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数据校验软件》对宜春市奉新县实地文物调查覆盖率、文本内容、审定流程进行了逻辑审查。
共校验不可移动文物记录362条、消失文物记录4条,均符合校验要求;校验发现全县有54个行政村、居委会(涉及13个乡镇)没有不可移动文物记录,普查队均做出了合理解释。
专家组随机抽取了若干登记表作为质量检验样本。
经检查,样本的纸质文本与电子文本内容一致,各项调查指标的填报质量与照片、图纸质量,符合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标准规范要求。
(三)调查现场验收。
专家组随机抽取了干州镇洪川村坪上组龙头山城址、赤田镇罗塘村上罗塘组许氏男女宗祠、上罗塘组许氏祖茔、赤田镇高岗村高岗组万寿宫、高岗组灵泉古井、高岗组许氏家庙、高岗组高岗“公路”石刻、高岗组高岗小水园民居、高岗组高岗碾坊等进行了现场复核。
经实地踏查、验证,专家组确认,上述9处不可移动文物的登记表填报内容与实际情况相符;专家组随机抽取了未发现文物点的赤田镇儒里新村进行复查,发现普查队确已对这个村进行了调查,未发现不可移动文物,情况属实。
鉴于上述情况,根据江西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文物调查阶段验收标准》(赣文物普办字[2009]8号),专家组得出验收结论如下:
宜春市奉新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文物调查阶段的得分为87分,验收合格。
二0一0年四月二日
奉新普查的整体成果和统计分析表
名称
数量
电子数据大小
备注
不可移动文物点
362处
不可移动文物点系统登记
362+4条
3GB
4条为已消失文物点
不可移动文物文本档案
362本
4.19GB
不可移动文物图纸档案
616张
1.36GB
不可移动文物点照片
362个文件
1310张照片
1.8
奉新县各类别不可移动文物统计表
(统计截止日期2010年12月31日)
大类别
小类别
总数
具体数
复查
新发现
消失
古遗址
聚落址
34
21
4
17
城址
3
2
1
窑址
5
1
4
驿站古道遗址
1
1
寺庙遗址
3
3
其他古遗址
1
1
古墓葬
名人或贵族墓
14
12
6
6
普通墓葬
2
2
古建筑
宫殿府邸
268
2
1
2
1
宅第民居
106
106
坛庙祠堂
38
1
37
学堂书院
2
2
店铺作坊
1
1
牌坊影壁
40
3
37
亭台楼阁
4
4
寺观塔幢
6
4
2
苑囿园林
1
1
桥涵码头
21
2
19
堤坝渠堰
0
0
池塘井泉
47
47
其他古建筑
1
1
古石刻
摩崖石刻
8
1
1
碑刻
1
1
其他石刻
6
2
4
其他
重要历史事件和重要机构旧址
33
12
5
8
1
名人故、旧居
5
2
3
烈士墓及纪念设施
5
1
4
水利设施及附属物
3
3
典型风格建筑
2
2
2
其他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10
10
2
8
本次普查,奉新县文化局获宜春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先进单位,江西省第三次文物普查先进集体。
编印了奉新县第一本文物图册《行走奉新—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集》。
2个新发现文物点列入全国重点文物新发现,10个新发现文物点列为江西省文物重点新发现,2项参评为江西省文物百大新发现。
建设了完整的《奉新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信息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