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一培训教育 高三基础薄弱型.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184240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52.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对一培训教育 高三基础薄弱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一对一培训教育 高三基础薄弱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一对一培训教育 高三基础薄弱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一对一培训教育 高三基础薄弱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一对一培训教育 高三基础薄弱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对一培训教育 高三基础薄弱型.docx

《一对一培训教育 高三基础薄弱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对一培训教育 高三基础薄弱型.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对一培训教育 高三基础薄弱型.docx

一对一培训教育高三基础薄弱型

XX教育高考抢分计划

高三毕业班学生类型分析各学科成绩分布及学习特点学生个性化辅导方案分析报告学员抢分方案<基础薄弱型>

毕业班学生类型分析及症状V基础薄弱型>

学生学科特点分析:

冲刺的一年,时间紧张,压力较大,课堂气氛较紧张,要复习的知识点较多,练习题综合性、灵活性较强

学生心理特点分析:

这部分学生基础太差,或者虽经努力,但成绩没有进步,或者学科发展很不平衡,思想进入升学没有希望”的误区,以致成绩越来越差,甚至最关键的时候自暴自弃。

学科漏洞分析:

各科漏洞比较多,因高中进度快,知识点遗漏比较全面,学生感觉比较混乱

各科成绩分布V基础薄弱型>

各科分值表现:

数学:

70以下/150

物理:

70以下/150

历史:

70以下/150

英语:

70以下/150

化学:

70以下/150

政治:

70以下/150

语文:

70以下/150

生物:

70以下/150

地理:

70以下/150

各科知识重难点:

数学

必修一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

1.1集合

1.2函数及其表示

1.3函数的基本性质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I)2.1指数函数

2.2对数函数

2.3幕函数

必修二

第一章空间几何体

1.1集合

1.2空间几何体的结构

1.3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第四章圆与方程

4.1圆的方程

4.2直线、圆的位置关系

4.3空间直角坐标系

必修三

第三章概率

3.1随机事件的概率必修四

第一章三角函数

1.1任意角和弧度制

1.2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1.3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

1.4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1.5函数y=Asin(3x+©

1.6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第二章平面向量

2.1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2.2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

2.3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

2.4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2.5平面向量应用举例第三章三角恒等变换

3.1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

3.2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高二必修五第二章数列

2.1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

2.2等差数列

2.3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

2.4等比数列

2.5等比数列前n项和第三章不等式

3.1不等关系与不等式

3.2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

3.3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选修1-1

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

2.1椭圆

2.2双曲线

2.3抛物线

第三章导数及其应用

语文高考语文要求测试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表达应用和鉴赏评价五种能力,这五种能力表现为五个层级。

A•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

B•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C•分析综合指分析解剖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

D•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E•鉴赏评析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对A、B、C、D、E五个能力层级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英语

①词法:

名词、冠词、数词、代词、连词、介词、形容词、副词、情态动

情景交际、构词法

词、动词时态、动词语态、非谓语动词、动词和动词短语、

(加黑者为重点)

②句法:

直接引语好间接引语、主谓一致、名词性从句(主语从句、宾语从句、表语从句、同位语从句)、定语从句、状语从句、倒装句、省略、代替、插入、虚拟语气、强调句、祈使句、感叹句与反义疑问句、Therebe句型与独

立主格结构、特殊句型。

化学

必修一

一、认识化学科学

(一)重点:

1.掌握Na、CI2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2.理解“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物质的量浓度”、“气体摩尔体积”、“阿佛伽德罗常数”概念。

3.掌握n、N、m、V、V(溶液)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能综合利用它们解决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相关计算。

(二)难点:

“物质的量”概念的建立,及n、N、m、V、V(溶液)之间的关系。

(三)本章知识的地位:

本章内容是整个高中化学内容的重要部分,尤其是第三

节“物质的量”,内容相对抽象、深奥、很多学生难以理解、不能接受,导致高一化学学习从此跟不上,因此,对于刚进入高一学习化学的学生来说,学好这一章显得尤为重要。

二、元素与物质世界

(一)重点:

1.理解“电解质、非电解质”“强、弱电解质”的基本概念及本质区别。

2.了解“离子与反应及发生条件”,能正确书写离子方程式、判断离子共存。

3.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本质、常见的氧化剂、还原剂”。

4.掌握“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二)难点: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误判断;离子共存;氧化还原基本概念的辨

析及利用“得失电子守恒”进行相关计算。

(三)本章知识在教材中的地位:

本章知识是高考的必考内容,多以“书写离子

方程式”这种非选择题形式出现;本章涉及到的基本概念较多,学生学习过程中易出现概念混乱的现象,因此序言认真学好本章。

三、自然界中的元素

(一)重点:

1.C、N、S等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2.认识Mg、Br2、I2和卤化物的主要性质。

(二)难点:

掌握重要物质的性质及化学反应方程式。

(三)本章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

本章是元素及其化合物,内容多尔杂,不易于

记忆和掌握,在学习过程中应善于把握每节内容的记忆线索,做到知识的结构化、系统化。

四•元素与材料世界

(一)重点:

1.掌握Si、Al的特殊性质。

2.了解传统的无机非金属材料、金属材料的种类、性能及应用。

3.了解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研发和应用。

(二)难点:

Si、Al的特殊性质。

(三)本章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

以生产、生活中实际应用材料为载体,考察

Si、Al的化学性质及重要用途。

必修二

一、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一)重点:

1.元素、核素、质量数、同位素的涵义,理解原子的组成

2.原子核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3.元素周期律,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4.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位置与性质的关系。

(二)难点:

元素位、构、性三者的关系及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三)本章知识在教材中的地位:

本章内容是中学化学教材的重要基础理论,也

是高考热点。

命题的方向主要体现在:

以重大科技成果为题材,寓教于考,考察原子组成及各种粒子的关系;分子、原子、离子核外电子数的比较、离子半径大小比较、熔沸点高低比较,考察位、构、性三者的关系的推断型题目。

二、化学键、化学反应与能量

(一)重点:

1.化学键的概念和化学反应的本质;离子键、共价键的概念。

2•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及反应中的吸放热。

3.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能量变化关系。

4.利用化学反应速率的数学表达式进行有关计算。

5•根据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外界条件变化,定性判断化学反应速率的变化。

6.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比较、计算。

7.平衡移动的原因及平衡移动后结果的分析。

8.理解原电池原理,了解化学腐蚀与电化学腐蚀及一般防腐方法。

(二)难点:

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比较;化学平衡的移动,原电池的原理及应用。

(三)本章知识在教材中的地位:

本章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考察,但部分内容比

较抽象,不好理解,必须理清有关概念,抓住实质并能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抓住高考考点的外延。

三、重要的有机化合物

(一)重点:

1.甲烷、乙烯、苯中碳的成键特征及其主要性质。

2.化石燃料综合利用的意义。

3.食物中的有机物:

乙醇、乙酸、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主要性质。

4•常见有机高分子材料及应用。

5.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加工信息。

6•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二)难点:

烃类的结构、组成、性质;推断烃分子的结构;官能团的特性、推

导分子式、分析反应类型、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

(三)本章知识在教材中的地位:

有机化合物在高考中占有较重要的地位,试题

与生产、生活、新科技的联系紧密。

在必修课阶段要打好基础,掌握好一些重要有机物的基本结构和性质,注意所学知识与实际生产、生活的联系,在咼考中就会从容应答。

化学选修《化学反应原理》

这本教材,如果对于文科学生来说,没有必要学习这本书,文科学生会考必修一,必修二是必考内容,再者他们选考一个化学与生活就可以了,但是,对于理科的学生来说,选修的化学反应原理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是每年高考的重点,也是难点。

下面再以具体章节分析一下这本教材。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共三节。

这一章是对必修二第二章第三节的一个延伸,称为电化学部分。

其中第一节有两个知识点,会议两个填空题的形式出现在高考中,一个是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另一个是盖斯定律的应用。

第二节,第三节内容是原电池和电解池。

高考考查的重点是把原电池和电解池综合成一个电化学电池进行考察。

这种题难度不算大,但应注意细节以及这种题的综合性。

第二章,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

这一章是对化学必修二第二张第一、二节的一个延伸。

本章内容中化学平衡的判定、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以及联系温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方向的判定是重点,也是难点。

在高考中,这一部分会以一个大题的形式出现的,当然考试的时候也会联系上其他知识点,以综合题的形式出现的几率比较大。

第三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共四节。

这是部分相对独立一些的内容。

这部分内容知识不算难。

但较复杂,像盐类水解和电离的综合考察、PH的计算、沉淀溶解平衡Ksp的判定等,是每年高考必考内容。

总之,《化学反应原理》对理科学生来说,将是高考化学拉分最多的地方,所以学好这本书是很重要的。

物理

必修一基本内容:

运动和力

重难点包括:

匀变速直线运动:

速度与时间、速度与位移相互作用:

弹力、摩擦力、力的合成与分解牛顿三大定律的内容与公式

必修二基本内容:

功和能、曲线运动、万有引力

重难点包括:

动能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万有引力定律

选修1-1,选修2-1,选修3-1以电流、磁场、电磁感应为主

选修1-2,选修2-2,选修3-3,选修3-5以分子运动、内能、能量守恒、做功及动量守恒为主

选修2-3,选修3-4以光学、机械波、电磁波为主

生物

必修一知识点:

第一章:

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各层次之间的关系)

2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区别与联系*

3细胞学说

第二章:

1蛋白质糖类脂质核酸结构功能等*

2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实验{3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蛋白质脂肪的方法*

4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第三章:

1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功能

2八大细胞器结构功能区别*

3细胞核结构与功能实验4用高倍镜观察叶绿体线粒体第四章:

1实验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

2生物膜的结构与特点自由扩散*

3物质进出细胞的三种方式{协助扩散*

主动运输*第五章:

1酶在代谢中的作用本质和特性

2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以及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3细胞呼吸/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实质*4研究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

实验5学会提取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以及检测酒精CQ2等细胞呼吸产物的方法第六章: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周期

2细胞无丝分裂有丝分裂的过程*3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

必修二遗传与进化

第一章:

1孟德尔的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内容及应用。

*

2基因型表现型等位基因

第二章:

1减数分裂*

2精子卵细胞形成过程受精作用*

3基因染色体的关系

第三章:

1DNA分子的结构特点复制过程*

2基因与遗传信息的关系

第四章:

1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的区别和联系*

2DNA和RNA中碱基与氨基酸之间的数量关系结构与功能的异同点。

3解释中心法则及应用

4基因蛋白质形状的关系

第五章:

1说明基因突变的特点意义*

2染色体的结构变异数目变异

3人类遗传病类型

第六章:

1生物变异在育种上应用

2杂交育种诱变育种

必修三稳态与变异第一章:

1内环境

2血浆组织液淋巴三者之间关系3稳态的生理意义*第二章:

1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调节过程*

2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3人脑的高级功能

4激素调节免疫调节*

5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第三章:

1各种植物激素的作用应用

第四章:

1种群群落的特征

2

建立数学模型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化*

3

群落的演替

第五章:

1食物链食物网

2

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应用

3

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

4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选修三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1基因工程

2细胞工程

3胚胎工程*

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5生态工程

历史

必修I政治文明历程,必修U经济成长历程,必修川文化发展历程。

每一册的章节基本上是按照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三部分,每一部分又包括中国和西方两章穿插进行。

1•知识点的专题分布:

必修部分是高考中的重点,集中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

选做题是试卷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占有一定的分值,并且都是超量供题,限量做题。

2.高考试题的内容:

(1)考史实,重视对历史基本史实基本概念的考查,对基础知识与主干知识,尤其是基础知识到应用能力的转化,主干知识到思维能力的形成。

命题者十分重视历史概念的掌握。

(2)考能力,重视历史学科能力的考查。

(3)考素养,重视对历史学科基本素养的考查,包括人文素养和史学素养。

3.看高考试题的特点:

(1)传统与创新交替。

传统指的是基本题型没有改变,还是采用了两大类型:

择题和材料题型。

内容以考查基础与主干知识为主,没有出现全新的题型。

创新则指的是题目内涵的设计上摆脱了过去就事论事的模式,开始贴近生活、贴近现

实,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2)基础与能力并重。

突出了以能力立意素质考查为中心,着重考查了考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历史学科的思维方法。

⑶情感与生活结合。

新高考在题目的设置上较好的地体现了三类价值观:

一是人类的基本价值观。

如民生、人权、民主等;二是社会主义价值观,尤其是核心价值观;三是爱国主义精神。

注重树立全球意识、国际意识、多元意识、社会问题意识、环境保护意识等重要的价值观念。

(4)历史与现实互映。

重视内容的时代性、现实性和试题的综合性。

从现实立意,从古今联系中取材是新高考试卷最为鲜明的特色。

地理

必修一

内容上以自然地理为主(44.87%,35分),本册以第一章地球的运动和第二章为重点难点。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重点:

地球的运动(也是比较难的一块内容),会以多种形式的考题出现,选择、大题都会较频繁的出现。

基本知识点: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以及地球的圈层结构,以选择题较多。

高考命题趋势:

近年来宇宙探索,航天发射较为频繁,我国第四大航天发射中心的建设(海南文昌),神舟飞船,嫦娥计划等,热点较多,会以材料题出现,难度加大。

第二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重点难点:

大气运动,水的运动,地壳的运动,高考拉分的知识考察所在,高考形式上,选择、综合都有,是高考重点,也是难点所在。

大气的运动侧重考察冷锋、暖锋、气压、反气旋等天气特点,气候类型的判断,分布特点和成因等,水的运动侧重于洋流的成因,分布及对周边地区环境的影响,地壳的运动侧重于地貌的形成及在实时生活中的应用。

主考命题趋势:

大气运动的命题趋势:

1.可能利用图表来考察天气系统,气候类型特点及成因等。

2.多结合热点区域进行综合考察。

3•设置某一情况,来推测历史上或某状态下天气、气候特点。

水运动的命题趋势:

2010年高考,可能继续考察河流流域,水文特征等。

洋流分布规律及影响,多用图表资料。

地壳的运动命题趋势:

2010年高考,地质地貌,仍将是重点,将会以典型的地貌或地质灾害为背景,考查对基础知识分析、运用能力。

结合等高线知识考查地貌形态和特征,形成原因及对人类的影响。

第三章: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

重点: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分布规律等。

高考多侧重在选择题上。

命题趋势:

可能利用模式图或区域图,考察气候、生物、水文、土壤等之间的关系。

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重点:

自然条件对交通及城市的影响,寒潮等。

政治

第一部分经济常识

1.商品和商品经济

(1)商品:

商品和商品经济的含义商品的基本属性商品的价值量

(2)货币:

货币的产生和本质货币的职能纸币的产生和发展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3)价值规律:

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价值规律的作用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

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巩固和发

展公有制经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

分配方式并存,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

受侵犯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

与手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3.企业和经营者

(1)企业是市场的主体:

企业及其作用公司是企业的一种重要形式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兼并与破产

(2)企业的经营者:

国有企业经营者的地位企业经营者的素质

4.产业和劳动者

(1)三大产业: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积极发展第三产

(2)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

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扩大就业,创造更多的就业

岗位劳动合同制度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5.财政税收和纳税人

(1)国民收入的分配与财政:

国民收入的分配财政收入和支出财政的巨大作用

(2)税收与纳税人:

税收及其基本特征我国税收的性质和作用依法纳税是公民

的基本义务

6.银行和储蓄者

(1)我国的银行:

银行的产生银行的分类及其职能银行的业务和作用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2)公民的储蓄:

存款储蓄及其作用债券与商业保险

7.商品服务市场和消费者

(1)商品服务市场:

商品服务市场的内容和特点市场交易原则

⑵家庭消费与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家庭消费的内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依法保

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8.当代世界市场和我国的对外贸易

(1)当代世界市场:

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世界性贸易与金融组织经济全球化

外汇与汇率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面向世界

⑵对外贸易:

对外贸易的基本含义和主要内容关税我国对外贸易的方式与作

用我国对外贸易的基本原则

第二部分哲学常识

1.唯物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物质自然界、社会的存在及其发展是客观的人们改造自然、变革社会的活动要以承认自然、社会的客观性为前提

(2)人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意识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不同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着不同的反作用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

⑶人具有主观能动性:

客观规律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

是了解国情,立足国情

(4)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一切从实际出发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有效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从实际出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辩证法

(1)联系的普遍性:

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把握因果联系的重要性事物

之间联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

(2)运动和发展: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运动和发展的普遍性正确理解发展的

实质

要以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要有创新精神,与时俱进,学会创造性思维

(3)规律:

规律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认识和利用规律坚持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

(4)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

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是正确对待矛盾的前提

(5)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

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⑹内因和外因:

内因和外因坚持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观点

(7)量变和质变:

量变、质变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

办事情坚持适度原则

(8)事物发展的趋势:

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新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事

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9)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承认矛盾,主张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的根本观点是否定矛盾,孤立地、静止地、片面地看问题

3.认识论

(1)发挥主观能动性: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主观能动性的

发挥,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

(2)透过现象看本质:

现象与本质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真理是人们对事物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认识的根本任务是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并能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分析与综合相结合创造性思维、合理想像在认识中的作用

(3)实践:

实践的基本特征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4.人生观和价值观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2)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个人和社会:

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辩证统一关系发

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发挥集体主义的调节作用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相互制

约、相互作用反对极端个人主义,保护个人正当利益在社会生活和经济活动中应提倡诚信

(4)人生价值:

人生价值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两个方面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和途径走出人生价值观的误区,反对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

(5)理想与现实:

树立崇高理想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⑹社会实践:

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相信群众,依靠群众,

群众利益高于一切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在社会实践中,实现主

观与客观、个人与社会的统一

第三部分政治常识

1.我国的国家制度

(1)我国的国体:

国家的性质和职能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我国的国家职能

(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的法律地位、权利和义务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一国两制”的含义、内容和意义

(3)我国的国家机构:

国家机构及其组织体系我国国家机构的设置我国国家机

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依法治国

⑷我国公民与国家:

国家依法保护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公民应履行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统一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关系

2.我国的政党和政党制度

(1)政党与政权:

政党的特征政党和国家政权的关系当代政党制度的类型和作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地位: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中国

共产党对国家的领导方式

(3)加强党的领导,改善党的领导:

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3.我国的民族和宗教

(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民族的基本特征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我国的宗教政策:

宗教的本质和社会作用我国的宗教政策树立科学的世界

观,反对封建迷信

4•国际社会和我国的对外政策

(1)当代国际社会:

国际关系及其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