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江县白酒产业发展规划初稿.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182628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印江县白酒产业发展规划初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印江县白酒产业发展规划初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印江县白酒产业发展规划初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印江县白酒产业发展规划初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印江县白酒产业发展规划初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印江县白酒产业发展规划初稿.docx

《印江县白酒产业发展规划初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印江县白酒产业发展规划初稿.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印江县白酒产业发展规划初稿.docx

印江县白酒产业发展规划初稿

印江县“十二五”白酒产业

 

印江县工业贸易局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

 

印江县白酒产业发展规划

 

印江县木黄镇位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武陵主峰梵净山脚下的印江河峡谷内,平均海拔860米。

境内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地理环境及自然条件优越,与国酒产地茅台镇气候特征如出一辙。

印江河水源自梵净山自然保护区,水质纯净澄澈,清甜可口,水源从未受到污染,是酿造酱香酒的宝贵水源。

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使我县白酒产业在全省乃至全国多个省份都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但随着白酒市场竞争加剧,我县白酒产业发展中的问题逐渐显现。

为确保我县白酒产业的健康发展,特编制本规划。

一、现状分析

(一)白酒产业现状

白酒在中国饮酒消费中占有重要地位,除传统必须消费如喜庆消费、商务消费、礼品消费外,继续衍生出文化消费、奢侈消费和收藏消费等多种消费形式,开创了白酒新蓝海,同时也同白酒的消费升级形成共振。

酒企众多,集中度低,但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在加大,产业优化、产能和品牌集中加快。

这一趋势将导致优势企业群体的市场份额扩大,在白酒整体产销量减缓的情况下获得远高于行业平均的销售增长。

酿酒行业“十二五规划”提出白酒总量适度增长,并预计期间白酒年均产量增长5%左右。

(二)我县白酒产业发展优势

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位于贵州省东北部、铜仁地区西部,地处武陵山脉主峰、佛教名山----梵净山西麓,东距铜仁机场170公里,西距省会贵阳400公里,北距重庆秀山火车站110公里,距过境渝怀铁路松桃孟溪站80公里。

1998年被贵州省委、省政府划定为革命老区,是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县,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县,省级文明县城,有“书法之乡”、“长寿之乡”、“名茶之乡”之美誉。

印江县木黄镇属亚热带温暖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8摄氏度,冬季最低气温2.7摄氏度,夏季最高气温40.6摄氏度,炎热季节持续半年以上,冬季温差小,无霜期长,年均无霜期达342天,年降雨量仅有900-1000毫米,日照时间长,年可达1400小时;这里的地貌结构主要为砂页岩、砾岩,土质偏微酸性。

土体中砂质和砾石含量很高,具有良好的渗水性。

当地面水和地下水流渗过土壤,既溶解了土层中蕴含的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又经过层层过滤,滤出了纯净无毒、甘甜可口的清洌泉水汇入印江河中,为白酒酿造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优质水源。

这里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适宜微生物生长,一河清泉原始而灵动,关键因素在这里环环相扣聚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与仁怀县茅台镇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酿酒宝地。

近年来,印江县红色木黄窖酒有限责任公司高薪聘请茅台酒厂兑酒师指导,采用茅台酒生产工艺酿造的白酒远销我国五湖四海,在四川、广东、广西、福建、湖南、上海、西藏等多个省市发展了80余个销售网点。

已被铜仁地区国税局、电信公司、邮政局、人寿保险公司及常德市政府、怀化市政府、桂林市政府等多家单位定为接待专用酒。

在湖南省,更是被“酒鬼酒”、“酒之娘”等品牌重新包装销售,最高零售价达480元/瓶。

种种数据表明,我县发展白酒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同时,深厚的文化底蕴赋予了印江白酒以浓郁的灵性。

便利的交通条件、充裕的电能、水利和劳动力资源为印江白酒产业的顺利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知名品牌少。

我县白酒生产企业仅有红色木黄窖酒和芙蓉窖酒注册了商标,其他白酒企业分散、规模较小、缺乏特色、整合度不高,抗风险能力不强;二是产业结构层次低。

中低端产品多,高质量、高附加值产品少,配套产业发展缓慢;三是技术装备总体水平较落后,技术创新能力较弱,产业升级的技术支撑和人才储备不足,新产品开发力度不够;四是企业资金匮乏,发展后劲不足。

大多数企业缺乏流动资金,筹资困难。

企业技术改造、市场开发销售网络建设等方面的工作因资金缺乏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二、形势分析

(一)我县白酒行业背景分析

酿酒作为我县传统产业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曾有过辉煌的经历,销售额和利润不断攀高,整个行业也达到了发展的高峰。

但随后整个白酒行业的发展却遇到了许多困难,呈现步履维艰的状况。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公共和民间交往日益频繁,作为沟通交流重要工具的白酒产业又重新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列数据

(二)未来白酒行业发展趋势

国家拉动内需政策的不断出台,促进消费的有利因素继续增多,消费需求持续旺盛。

城乡居民收入特别是农民收入连年快速增长的效应进一步显现,各项改善民生、促进农民增收的政策措施日益健全、投入力度逐年加大,市场秩序和消费环境持续改善。

制约居民消费扩大的体制、机制障碍正逐步得到消除。

消费需求增长将继续保持稳中略升的趋势;近年来,国家对白酒业税收政策也进行了调整,向优质白酒倾斜的程度加大,对白酒产业政策由过去的单纯限制改为扶优限劣,宏观环境更有利于名优白酒发展。

增加论点

三、“十二五”发展思路、目标和重点

(一)总体思路。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和“增比、进位、突破”的要求,围绕“做出特色、做大规模、做响品牌”下功夫,大力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创建并全力打造“梵台”品牌,提升印江白酒整体素质和核心竞争力,提高名优白酒品牌产品市场占有率。

以现有产业条件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品牌建设为核心,以重点企业为龙头,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积极推广循环经济生产方式,加大政策支持、科技保障力度,促进资源整合,盘活存量,做大总量,提质增效,实施品牌带动战略。

(二)目标任务。

按照把白酒产业培育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特色优势产业的要求,依托已有的产地和产品优势,围绕“两年实现突破、五年做强品牌、十年走向世界”的战略目标。

发展壮大白酒加工企业,建立和完善覆盖全国的销售网络,提高市场占有率,提升我县白酒品牌在全省乃至全国的知名度。

2011年底,完成“梵台”酒业可行性研究报告,到2012年,扶持白酒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全面出台并落实,促进白酒产业发展的合力基本形成,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到2015年,有效解决制约我县白酒产业发展的各种“瓶颈”问题,使白酒产业规模和效益得到明显提升,形成良性发展的局面。

“十二五”期间,全县白酒工业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在“梵台”品牌引领下,形成一批驰名商标、著名商标和标志产品,进一步提升“梵台”酒的品牌地位。

到“十二五”末,实现“梵台”品牌产能达8000吨的目标。

(三)发展重点。

加工体系:

要指导企业强化生产经营管理,积极采用国际质量管理体系,提高企业内部管理水平。

鼓励企业加大产品研发投入,加强研发机构和科技队伍建设,研究制定包括原料标准、工艺方案、分析检测标准及质量控制手段等在内的质量标准和技术规程,提高白酒产品质量。

鼓励企业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产品结构,走多元化、优质化和高附加值的发展路子。

支持企业发展多种经营,延伸和完善白酒产业链条。

通过发展白酒加工业,带动种植业、制瓶业、印刷包装业、运输业、原辅料加工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加强酒渣等副产的开发,最大限度地减少废料排放。

营销体系:

以企业为主体,采取市场化运作和政府推动相结合的方式,结合的书法文化、红色文化、佛教文化和民族传统文化,大力宣传我县的白酒产业,着力推介我县白酒标志产品专用标志。

企业要结合自身产品特性和地域文化,积极推进特色品牌营销。

在市场销售上,要逐步拓展全国市场。

在销售渠道上,要减少中间环节,推行连锁经营,积极开拓网络直销模式等新的营销渠道。

科学规划企业布局,确立集白酒生产与白酒文化旅游为一体的厂区布局,大力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白酒生态文化旅游产品。

通过举办白酒节等形式带动白酒旅游产业的发展,借助旅游产业促进白酒产品的营销。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工作落实

县人民政府建立由分管领导为召集人、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白酒产业实施领导小组,负责协调解决促进白酒产业发展中需政府帮助协调解决的重大问题。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工贸局,由县工贸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

各有关部门要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贵州白酒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指导意见》、《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贵州茅台酒厂集团公司又好又快发展的指导意见》和《贵州白酒品牌基地建设方案》等文件精神及本规划,认真履行职责,制定有关工作措施和方案,确保工作落实。

(二)继续深化改革,推进白酒企业资产优化整合重组

进一步解放思想,继续引导和推进白酒企业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进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鼓励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技术改造和兼并联合之路,以资产、品牌、企业为纽带,通过兼并、联合、拍卖、租赁等方式促进企业重组,盘活存量资产,实施低成本扩张,尽快做大做强。

形成具有较强竞争能力的企业集团,打造强势知名品牌,壮大白酒产业的领军企业。

培优扶强,全方位扶持“梵台”等强势企业续建、扩建,扩大生产规模和生产能力。

(三)推进技术创新,加快人才队伍建设。

注重科技开发队伍建设,加强酿酒科技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依靠科技提高产品档次和质量,不断开发特色品种,发展系列产品,增强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

(四)弘扬白酒文化,扩大对外宣传与交流。

大力宣传和推介印江白酒,扩大对外交流合作。

充分挖掘印江白酒文化潜力,促进白酒生产企业的文化建设,将酒文化与地方民族文化、民俗文化、旅游文化有机结合,积极宣传印江白酒,整体塑造“梵台”良好形象。

各有关部门要把我县白酒重点企业、知名品牌、重点产品作为对外宣传、经贸洽谈的一个重要内容进行推介,有步骤、有计划开展印江白酒专题和系列宣传,举办形式多样的展会和经贸洽谈会,促进白酒生产企业与省内外白酒经销商及关联产业之间的交流合作。

鼓励企业加大广告投入、开展白酒工业旅游等形式,宣传企业的文化和品牌,打造企业形象。

(五)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依法打击假冒侵权行为。

认真贯彻落实商务部颁布的《酒类流通管理办法》和《贵州省酒类生产流通管理条例》,强化白酒市场准入管理,确保白酒在原料、加工、包装、运输和食用等过程中的卫生和安全。

加强对白酒流通领域的监督管理,构建公平、有序的白酒市场竞争环境。

加大白酒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力度,重点保护“梵台”品牌及其知识产权,依法严厉打击各种侵权行为。

(六)加强行业指导,建设白酒行业公共服务平台。

加强政府对白酒行业的引导和扶持,各有关部门要切实提高对白酒产业相关企业兼并重组、项目备案和核准、质量检测、专利审查等方面的工作效率。

发挥中介组织在产业发展中的纽带和技术服务等方面的作用。

建立行业共性技术服务平台和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水平。

探索建立白酒企业的沟通交流、互动发展有效服务机制和模式,鼓励企业之间、高层管理和技术人员之间定期交流,加强在管理、营销、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广泛合作,促进白酒企业合作发展,增强印江白酒整体合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