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数学公式大全.docx
《常用数学公式大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用数学公式大全.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常用数学公式大全
常用数学公式大全
仁每份数X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
2、1倍数X倍数=儿倍数儿倍数÷1倍数=倍数儿倍数÷倍数=1倍数
3、速度X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
4、单价X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5、工作效率X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加数+加数=和和一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被减数一减数=差被减数一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
8、因数X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X除数=被除数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1、正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周长=边长×4C=4a面积=边长X边长S=a×a
2、正方体V:
体积a:
棱长表面积=棱长X棱长χ6S表=a×a×6体积=棱长χ棱长X棱长V≈=aχaχa
3、长方形
C周长S面积a边长
周长=(长+宽)χ2C=2(a+b)面积二长X宽S=ab
4、长方体
V:
体积s:
面积a:
长b:
宽h:
高
(1)表面积(长X宽+长X高+宽×∣⅛)×2S=2(ab+ah+bh)
⑵体积二长X宽X高Vrbh
5三角形
S面积a底h∣⅛
面积=底X启j÷2s=ah÷2
三角形高二面积χ2÷底
三角形底二面积χ2m高
6平行四边形
S面积a底h∣⅛
面积=底X高s=ah
7梯形
S面积a上底b下底h高
面积=(上底+下底)χ高÷2s=(a+b)×h÷2
8圆形
S面积C周长∏d=g径r=半径
⑴周长二直径×∏=2×∏×半径C=∏d=2∏r
(2)面积=半径X半径XH
9圆柱体
v:
体积h:
高s;底面积r:
底面半径c:
底面周长
⑴侧面积=底面周长X高
(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χ2
(3)体积=底面积X高
(4)体积=侧面积÷2χ半径
10圆锥体
v:
体积h:
高s;底面积r:
底面半径
体积=底面积X高÷3
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和差问题的公式
(和+差)÷2=大数
(和一差)÷2=小数
和倍问题
和÷(倍数一1)=小数
小数X倍数=大数
(或者和一小数=大数)
差倍问题
差÷(倍数一“=小数
小数X倍数=大数
(或小数+差=大数)
植树问题
1非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惜形:
⑴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一1
全长=株距x(株数一1)
株距=全长÷(株数一1)
⑵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一端要植树,另一端不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全长=株距X株数
株距=全长÷株数
⑶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不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一1=全长÷株距一1
全长=株距χ(株数+1)
株距=全长÷(株数+1)
2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如下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全长=株距X株数
株距=全长÷株数
盈亏问题
(盈+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大盈一小盈)÷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大亏一小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相遇问题
相遇路程=速度和X相遇时间
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
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追及问题
追及距离=速度差X追及时间
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
速度差=追及距离÷追及时间
流水问题
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逆流速度=静水速度一水流速度
静水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水流速度=(顺流速度一逆流速度)÷2
浓度问题
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X100%=浓度
溶液的重量X浓度=溶质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
利润与折扣问题
利润=售出价一成本
利润率=利润÷成本×100%=(W出价÷成本-1)x100%涨跌金额=本金X涨跌百分比
折扣=实际售价÷原售价×ιoo%(折扣<1)
利息=本金X利率X时间
税后利息=本金X利率X时间x(1—20%)
长度单位换算
1千米MOOo米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1米=OO厘米
1厘米=10毫米
面积单位换算
1平方千米=IoO公顷
1公顷=IOOOO平方米
1平方米=Ioo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IoO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MOO平方毫米
体(容)积单位换算
1立方米=IooO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IOOO立方厘米
1立方分米討升
1立方厘米=1毫升
1立方米=IoOO升
重量单位换算
1吨=IOOo千克
1千克=IOOO克
1千克=1公斤
人民币单位换算
1元=10角
1角=0分
1元曰00分
时间单位换算
1世纪=100年1年=12月
大月(31天)有:
1\3\5\7\8\10\12月
小月(30天)的有:
4\6\9\11月
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
平年全年365天,闰年全年366天
1B=24小时1时=60分
1分=60秒1时=3600秒
小学数学儿何形体周长面积体积计算公式
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C=(a+b)×2
2、正方形的周长二边长χ4C=4a
3、长方形的面积=长χ宽S=ab
4、正方形的面积=边长X边长S=a.a=a
5、三角形的面积二底X高÷2S=ah÷2
6、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χ∣岛S=ah
7、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X高÷2S=(a÷b)h÷2
8、直径=半径×2d=2r半径=直径÷2r=d÷2
9、圆的周长=圆周率X直径=圆周率X半径×2c=πd=2πr
10、圆的面积=圆周率X半径X半径
定义定理公式
三角形的面积=底X高÷2°公式S=a×h÷2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X边长公式S=a×a
长方形的面积=长X宽公式SGXb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X高公式S=a×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X高÷2公式S=(a+b)h÷2内角和:
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长方体的体积=长X宽X高公式:
Vrbh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X高公式:
V==abh正方体的体积=棱长X棱长X棱长公式:
V==aaa
圆的周长=直径χπ公式:
L=πd=2ττr
圆的面积=半径X半径χπ公式:
S=πr2
圆柱的表(侧)面积:
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
公式:
S=Ch=TTdh=2πrh
圆柱的表面积:
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
面积。
公式:
S=ch+2s=ch+2πr2
圆柱的体积:
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
公式:
V=Sh
圆锥的体积=1/3底面X积高。
公式:
V=1∕3Sh
分数的加、减法则:
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分数的乘法则:
用分子的积做分子,用分母的积做分母。
分数的除法则:
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单位换算
(1)1公里=1千米1千米=Iooo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2)1平方米=Ioo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Ioo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IoO平方毫米
(3)1立方米=IOoo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IoOO立方厘米1立方厘米=IoOO立方毫米
(4)1吨=IooO千克1千克=IOOO克=1公斤=2市斤
(5)1公顷=IoOO0平方米1亩=666.666平方米
(6)1升=1立方分米=IooO毫升1毫升=1立方厘米
.V・・..
数量关系讣算公式方面
1.单价X数量=总价
2.单产量X数量=总产量
3.速度X时间=路程
4.工效X时间=工作总量
小学数学定义定理公式
(二)
一、算术方面
1.加法交换律:
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加法结合律: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
三个数相加,和不变。
3.乘法交换律:
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4.乘法结合律:
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5.乘法分配律:
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
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
如:
(2+4)×5=2×5+4×5o
6.除法的性质:
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7.等式:
等号左边的数值与等号右边的数值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
等式的基本性质:
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方程式: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式。
9.一元一次方程式:
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一次的等式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式。
学会一元一次方程式的例法及计算。
即例出代有X的算式并计算。
10.分数: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儿分的数,叫做分数。
11.分数的加减法则:
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12.分数大小的比较:
同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分子大的大,分子小的小。
异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先通分然后再比较;若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反而小。
13.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14.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为分母。
15.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
16.真分数:
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
17.假分数:
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
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带分数:
把假分数写成整数和真分数的形式,叫做带分数。
19.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20.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这个数乘以分数的倒数。
21.屮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以乙数的倒数。
数学公式数学公式,是表征自然界不同事物之数量之间的或等或不等的联系,它确切的反映了事物内部和外部的关系,是我们从一种事物到达另一种事物的依据,使我们更好的理解事物的本质和内涵。
如一些基本公式
抛物线:
y=ax*+bx+c
就是y等于ax的平方加上bx再加上C
a>0时开口向上
aVO时开口向下
C=0时抛物线经过原点
b=0时抛物线对称轴为y轴
还有顶点式y=a(x+h)*+k
就是y等于a乘以(x+h)的平方+k
-h是顶点坐标的X
k是顶点坐标的y
一般用于求最大值与最小值
抛物线标准方程:
yA2=2px
它表示抛物线的焦点在X的正半轴上,焦点坐标为(p∕2,0)准线方程为
x=-p∕2
曲于抛物线的焦点可在任意半轴,故共有标准方程yA2=2pxyA2=-2px
x^2=2pyx^2=-2py
圆:
体积=4/3(Pi)(γλ3)
面积=(pi)(r^2)
周长=2(pi)r
圆的标准方程(x-a)2+(y-b)2=r2注:
(a,b)是圆心坐标
圆的一般方程×2+y2+Dx+Ey+F=0注:
D2+E2-4F>0
(1)椭圆周长计算公式
椭圆周长公式:
L=2πb+4(a-b)
椭圆周长定理:
椭圆的周长等于该椭圆短半轴长为半径的圆周长(2πb)加上四倍的该椭圆长半轴长(a)与短半轴长(b)的差。
(2)椭圆面积计算公式
椭圆面积公式:
S=πab
椭圆面积定理:
椭圆的面积等于圆周率(TT)乘该椭圆长半轴长(a)与短半轴长(b)的乘积。
以上椭圆周长、面积公式中虽然没有出现椭圆周率T,但这两个公式都是通过椭圆周率T推导演变而来。
常数为体,公式为用。
椭圆形物体体积计算公式椭圆的长半径貿短半径PA广高
三角函数:
两角和公式
Sin(A+B)=sinAcosB+cosAsinBSin(A-B)=SinACOSB-SinBcosAcos(A+B)=cosAcosB-sinAsinBCOS(A-B)=COSACOsB+sinAsinBtan(A+B)=(tanA+tanB)∕(1-tanAtanB)tan(A-B)=(tanA-tanB)∕(1+tanAtanB)
cot(A+B)=(cotAcotB-1)∕(cotB+cotA)
COt(A-B)=(COtACOtB+1)/(cotB-cotA)
倍角公式
tan2A=2tanA∕(1-tan2A)cot2A=(cot2A-1)/2COta
cos2a=cos2a-sin2a=2cos2a・仁1-2sin2a
sinα+sin(α+2π∕n)+sin(α+2π*2∕n)+sin(α+2π*3∕n)++sin[a+2π*(n-1)∕n]
=O
cosa+cos(a+2π/n)+cos(a+2π*2/n)+cos(a+2π*3/n)++cos[a+2π*(n・1)/
n]=0以及
sinA2(a)+sinA2(a-2n/3)+SinA2(a+2π∕3)=3∕2
tanAtanBtan(A+B)+tanA+tanB∙tan(A+B)=O
四倍角公式:
sin4A=-4*(cosA*sinA*(2*sinA^2-1))
cos4A=1+(-8*cosAλ2+8*cosAλ4)
tan4A=(4*tanA-4*tanAA3)∕(1-6*tanA^2+tanAA4)
五倍角公式:
sin5A=16SinAA5-2OSinA^3+5sinA
cos5A=16cosAλ5-2OCOSAA3+5COSA
tan5A=tanA*(5-10*tanAA2+tanAA4)/(I-IOAtanAA2+5*tanA^4)
六倍角公式:
Sin6A=2*(cosA*sinA*(2*sinA+1)*(2*sinA-1)*(-3+4*sinA^2))
cos6A=((-1+2*cosAλ2)*(16*cosAλ4-16*cosAλ2+1))
tan6A=(-6*tanA+20*tanAA3-6*tanAA5)/(-1+15*tanAA2-15*tanAA4+tanAA
6)
七倍角公式:
sin7A=-⑸nA*(56*sinAA2∙112linAA4∙7+64*sinAA6))
cos7A=(cosA*(56*cosAλ2-112*COSAA4+64*cosAλ6-7))
tan7A=tanA*(-7+35*tanAA2-21*tanAA4+tanAA6)∕(-1+21*tanA^2-35*tanA
^4+7*tanAA6)
八倍角公式:
sin8A=-8*(cosA*sinA*(2limV2∙1)*(-8*SinAA2+8*sinA^4+1))
cos8A=1+(160*cosAλ4-256*cosAλ6+128*cosAλ8-32*cosAλ2)
tan8A=-8*tanA*(-1+7*tanAA2-7*tanA^4+tanAA6)/(1-28AtanAA2+70AtanAA牛28*tanAA6+tanAA8)
九倍角公式:
sin9A=⑸mV(-3+4IinAA2)*(64li门以6・96垢门人八4+361泊人八2-3))
cos9A=(cosA*(-3+4*cosAλ2)*(64*cosAλ6-96*cosAλ4+36*cosAλ2-3))
tan9A=tanA*(9-84*tanAA2+126*tanAA牛36%刖丄6+怙皿人8)/(1-36*怙"“
2+126*tanAA4-84*tanAA6+9*tanAA8)
十倍角公式:
SinlOA=2*(cosA*sinA*(4*sinAA2+2*sinA-1)*(4*sinAA2-2*sinA-1)*(-20*sinAA
2+5+16*sinA^4))
COSlOA=((-1+2*cosAλ2)*(256acosAλ8-512acosAλ6+304*COSAA4-48acosAλ2
+1))
tan10A=-2*tanA*(5-60*tanAA2+126*tanA^牛6(ΓtanAA6+5%anA"8)∕(∙1+45
*tanA^2-210*tanA^4+210AtanAA6-45*tanAA8+tanAA10)
•万能公式:
Sina=2tan(α∕2)∕[1+tan^2(α∕2)]
COSa=[1-tanA2(a/2)]/[1+tanA2(a/2)]
tana=2tan(a∕2)∕[1-tan^2(a∕2)]
半角公式
Sin(A∕2)=Z((1-cosA)∕2)Sin(A∕2)=-7^((1-COSA)/2)
COS(A/2)=/((1+cosA)∕2)COS(A∕2)=-7^((1+cosA)∕2)
tan(A∕2)≡∕((I-COSA)/((1+cosA))tan(A∕2)=-7^((1-cosA)∕((1+cosA))
COt(A∕2)=∕((1+cosA)∕((I-COSA))COt(A/2)=√((1+cosA)/((I-COSA))
和差化积
2sinAcosB=sin(A+B)+sin(A-B)2cosAsinB=sin(A+B)-sin(A-B)
2cosAcosB=cos(A+B)-sin(A-B)-2SinASinB=COS(A+B)-cos(A-B)
SinA+sinB=2sin((A+B)∕2)cos((A-B)/2
cosA+cosB=2cos((A+B)∕2)sin((A-B)∕2)
tanA+tanB=sin(A+B)/COSACOSBtanA-tanB=sin(A-B)/COSACOSB
cotA+cotBsin(A+B)/SinASinB-cotA+cotBsin(A+B)/SinASinB
某些数列前n项和
1+2+3+4+5+6+7+8+9+...+n=n(n+1)/21+3+5+7+9+11+13+15+...+(2n-1)=n2
2+4+6+8+10+12+14+...+(2n)=n(n+1)
1λ2+2λ2+3λ2+4A2+5λ2+6λ2+7A2+8A2+...+n^2=n(n+1)(2n+1)/6
1λ3+2λ3+3λ3+4λ3+5A3+6A3+...nA3=(n(n+1)/2)A2
1*2+2*3+3*4+4*5+5*6+6*7+...+n(n+1)=n(n+1)(n+2)/3
正弦定理a∕sinA=b∕SinB=C∕sinC=2R注:
其中R表示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
余弦定理b2=a2+c2-2accosB注:
角B是边a和边C的夹角
乘法与因式分a2-b2=(a+b)(a-b)a3+b3=(a+b)(a2-ab+b2)
a3-b3=(a-b(a2+ab+b2)
三角不等式∣a+b∣≤∣a∣+∣b∣∣a-b∣≤∣a∣+∣b∣∣a∣-b∣a-b∣>Ial-Ibl-∣a∣一元二次方程的解-b+∕^(b2-4ac)∕2a-b√(b2-4ac)∕2a
根与系数的关系×1+x2=-b∕ax1*x2=c∕a注:
韦达定理
判别式b2-4a=0注:
方程有相等的两实根
b2-4ac>0注:
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个实根
b2-4ac<0注:
方程有共辘复数根
公式分类公式表达式
圆的标准方程(x-a)2+(y-b)2=r2注:
(a,b)是圆心坐标
圆的一般方程×2+y2+Dx+Ey+F=0注:
D2+E2-4F>0
抛物线标准方程y2=2pxy2=-2pxx2=2Pyx2=-2py
直棱柱侧面积S=c*h斜棱柱侧面积S=c,*h
正棱锥侧面积S=1∕2c*h,正棱台侧面积S=1∕2(c+c,)h,
圆台侧面积S=1∕2(c+c,)l=pi(R+r)l球的表面积S=4pi*r2
圆柱侧面积S=c*h=2pi*h圆锥侧面积S=1∕2*c*l=pi*r*l
弧长公式l=a*ra是圆心角的弧度数r>0扇形面积公式s=1∕2*Γr
锥体体积公式V=d∕30H圆锥体体积公式V=d∕3*pi*r2h
斜棱柱体积V=SL注:
其中,S是直截面面积,L是侧棱长
柱体体积公式V=s*h圆柱体V=pi*r2h
图形周长面积体积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
=(长+宽)×2
正方形的周长二边长χ4
长方形的面积二长X宽
正方形的面积二边长X边长
三角形的面积
已知三角形底a,高h,则S=ah∕2
已知三角形三边a,b,c,半周长p,则S=/[p(p-a)(p・b)(p-c)](海伦
公式)(p=(a+b+c)∕2)
和:
(a+b+c)*(a+b-c)*1∕4
已知三角形两边a,b,这两边夹角C,则S=absinC∕2
设三角形三边分别为a、b、c,内切圆半径为r
则三角形面积=(a+b+c)r∕2
设三角形三边分别为a、b、c,外接圆半径为r
则三角形面积=abc∕4r
已知三角形三边a、b、c,则S=/{1/4[cA2aA2-((cA2+aA2-bA2)/2)A2]}
(“三斜求积”南宋秦九韶)
Iabll
SΔ=1∕2*ICdll
Iefll
[|ab1|
ICdll为三阶行列式,此三角形ABC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
A(a,b),B(c,d),C(e,f),这里ABC
Iefll
选区取最好按逆时针顺序从右上角开始取,因为这样取得出的结果一般都为正值,如果不按这个规则取,可能会得到负值,但不要紧,只要取绝对值就可以了,不会影响三角形面积的大小!
】
秦九韶三角形中线面积公式:
S=∕[(Ma+Mb+Mc)*(Mb+Mc-Ma)*(Mc+Ma-Mb)*(Ma+Mb-Mc)]∕3
其中Ma,Mb,Mc为三角形的中线长.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二底X高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X高÷2
直径二半径χ2半径二直径÷2
圆的周长=圆周率X直径==
圆周率X半径x2
圆的面积=圆周率X半径X半径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X宽+长X高+宽X高)×2长方体的体积二长X宽X岛
正方体的表面积二棱长X棱长%
正方体的体积二棱长X棱长X棱长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圆的周长Xι⅛
圆柱的表面积=上下底面面积+侧面积
圆柱的体积=底面积X舟
圆锥的体积=底面积X启J÷3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
的体积=底面积X高
平面图形
名称符号周长C和面积S
正方形a—边长C=4aS=a2长方形a和b—边长C=2(a+b)S=ab
三角形a,b,c-三边长
h—a边上的高
S—周长的一半
A,B,C—内角
其中s=(a+b+c)∕2S=ah∕2
=ab∕2?
SinC
=[s(s-a)(s-b)(s-c)]1/2
=a2sinBsinC∕(2sinA)
1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2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4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5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6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7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8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9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0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1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3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4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15定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16推论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17三角形内角和定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