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下第六单元语文练习 周周清一含答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178044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八年级下第六单元语文练习 周周清一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部编版八年级下第六单元语文练习 周周清一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部编版八年级下第六单元语文练习 周周清一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部编版八年级下第六单元语文练习 周周清一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部编版八年级下第六单元语文练习 周周清一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八年级下第六单元语文练习 周周清一含答案.docx

《部编版八年级下第六单元语文练习 周周清一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八年级下第六单元语文练习 周周清一含答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八年级下第六单元语文练习 周周清一含答案.docx

部编版八年级下第六单元语文练习周周清一含答案

第六单元 周周清

(一)

[测试范围:

第21、22课 时间:

45分钟 满分:

45分]

一、基础清(21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míng)

B.选贤与(yǔ)能,讲信修睦

C.《兑(yuè)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D.抟(tuán)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2.指出下面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现象,并解释。

(3分)

(1)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独子其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故人不独亲其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默写填空。

(6分)

(1)从《大道之行也》中选出与下列词句意思相近的内容。

①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男子有职业,女子有归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夜不闭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虽有嘉肴》中,为了指出学习的重要性,用美味来类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北冥有鱼》中作者描述大鹏奋飞时的情形的一个比喻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以概括出扶摇直上、鹏程万里两个成语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①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B.①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②是谓大同。

C.①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②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D.①子固非鱼也。

②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5.下列句子不是判断句的一项是(  )(2分)

A.《齐谐》者,志怪者也。

B.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C.南冥者,天池也。

D.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6.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5分)

(1)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是谓大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素养清(10分)

7.(国学题)根据你的理解,默写名句。

(3分)

(1)《题破山寺后禅院》中描绘了山寺清幽的景色,营造了一种静谧祥和的氛围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送友人》中借马鸣作离别之声,衬托离情别绪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中写梅花即使遭遇摧残也坚持自己的操守和品行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名著题)填空。

(3分)

保尔·柯察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人名)的小说____________________中的主人公,作者用此为书名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综合性学习题)在我国,“仁”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请你参加“‘仁’文化的魅力”综合性学习活动。

(4分)

【内涵追踪】

(1)说说下面材料各反映了“仁”所包含的什么文化内涵。

(填字母)(2分)

①________: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论语·学而》)

②________:

厩焚。

子退朝,曰:

“伤人乎?

”不问马。

(《论语·乡党》)

③________: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郑燮《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④________:

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孟子·尽心上》)

A.爱民众 B.爱他人C.爱万物 D.爱亲人

【“仁”行世间】

(2)在“孔子文化节”到来之际,班级准备举办“‘仁’行世间”文化传承活动,请你仿照示例提出一项倡议。

(2分)

示例:

开展“仁”思想文化宣讲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清(14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6分)

庄子钓于濮水①。

楚王②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

“愿以境内累矣!

庄子持竿不顾,曰:

“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

王巾笥③而藏之庙堂之上。

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

宁其生而曳④尾于涂⑤中乎?

二大夫曰:

“宁生而曳尾涂中。

庄子曰:

“往矣!

吾将曳尾于涂中。

【注释】①濮(pú)水:

古水名。

②楚王:

指楚威王。

③笥(sì):

用作动词,装入竹器里。

④曳:

拖,拉。

⑤涂:

泥。

10.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2分)

(1)庄子持竿不顾(    )

(2)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    )

1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

(1)愿以境内累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宁生而曳尾涂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庄子用神龟来打比方,说明他鄙弃什么?

追求什么?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文,完成练习。

(8分)

【甲】故圣人耐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者,非意之也。

必知其情,辟于其义,明于其利,达于其患,然后能为之。

何谓人情?

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

(《礼运》)

【乙】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道。

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兑命》曰:

“念终始典于学。

”其此之谓乎。

(《学记》)

【丙】是故圣人作,为①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②于禽兽。

太上贵德,其次务施报。

礼尚往来:

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故曰“礼者,不可不学也”。

(《曲礼》)

【注释】①为:

制定。

②别:

区别于,与……有别。

1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2分)

(1)七者弗学而能(     )

(2)其次务施报(     )

(3)玉不琢,不成器(     )

(4)人有礼则安(     )

14.【甲】文“然后能为之”中的“之”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原文中的内容填空)(1分)

15.平常所说的“七情六欲”中的“七情”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分)

16.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

(1)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故曰“礼者,不可不学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读了【丙】文,你有什么想法?

请写一写。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基础清

1.B(2分) 点拨:

“与”读作“jǔ”。

2.

(1)方位名词用作动词,向上。

(2)用作动词,以……为子。

(3)用作动词,以……为亲。

(3分)

3.

(1)①老有所终 幼有所长

②故人不独亲其亲 不独子其子

③男有分 女有归

④故外户而不闭

(2)虽有嘉肴 弗食 不知其旨也

(3)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6分)

4.B(3分) 点拨:

A项①名字;②出名。

B项都是“这”的意思。

C项①“的”;②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D项①本来;②巩固。

5.D(2分)

6.

(1)这只鸟,在海水运动时将要迁徙到南海去。

(2)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完全可以肯定的!

(3)力气,厌恶它不出于自己,但愿意多出力并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利。

(4)因此图谋之心闭塞而不会兴起,盗窃、作乱害人的事不会兴起,所以门从外面带上,而不从里面闩上。

这就叫作“大同”社会。

(5)知道自己的不足,然后才能自我反思;知道自己困惑的地方,然后才能勉励自己。

(5分)

二、素养清

7.

(1)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2)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3)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3分)

8.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钢是在烈火与骤冷中铸造而成的。

只有这样它才能坚硬,什么都不惧怕。

他(作者)们这一代人也是在这样的斗争中、在艰苦的考验中锻炼出来的,并且学会了在生活面前不颓废(3分)

9.

(1)①D ②B ③A ④C(2分)

(2)示例一:

开展讲述古代仁人逸事活动。

示例二:

举办“‘仁’在身边”故事会。

示例三:

开展“仁”文化经典朗诵活动。

(2分)

三、阅读清

(一)10.

(1)回头看 

(2)命令,派遣(2分)

11.

(1)(楚王)希望能劳烦您管理国内政事!

(2)宁愿拖着尾巴活在泥水里。

(2分)

12.说明他鄙弃富贵权势,追求不受束缚、逍遥自在的生活。

(2分)

【参考译文】

庄子在濮水旁垂钓。

楚王派两位大夫先行前往致意,说:

“楚王希望能劳烦您管理国内政事!

庄子手持鱼竿也不回头看,说:

“我听说楚国有一只神龟,已经死了三千年了。

楚王用巾将它包好放在竹器中珍藏在宗庙里。

这只神龟,它是宁愿死去留下骨骸而享有尊贵呢?

还是宁愿拖着尾巴活在泥水里呢?

两位大夫说:

“宁愿拖着尾巴活在泥水里。

庄子说:

“你们走吧!

我仍将拖着尾巴活在泥水里。

(二)13.

(1)不 

(2)报答(3)雕琢 (4)安定(2分)

14.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1分)

15.喜、怒、哀、惧、爱、恶、欲(1分)

16.

(1)玉石不雕琢,就不能变成器物。

人不学习,就不会明白道理。

(1分)

(2)人有礼社会就安定,无礼社会便会危乱,所以说“礼,是不能不学的啊”。

(1分)

17.示例:

人们应该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注重社会道德,以礼规范行为,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这样社会才能安定,人们才能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2分)

【参考译文】

【甲】所以圣明的人把天下团结为一家,把中国团结得如同是一人的,并不是臆想。

必须了解人情,明白做人的义理,知道人的利益所在,清楚人的祸患是什么,然后才能做到。

什么是人情?

指的是喜、怒、哀、惧、爱、恶、欲,这七个方面不学就会了。

【乙】玉石不雕琢,就不能变成器物。

人不学习,就不会明白道理。

所以古代的君王,建设国家,统治人民,首先要设学施教。

《兑命》中说:

“要始终想着经常学习。

”大概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丙】因此有圣人兴起,制定礼教化人们,使人们有礼,懂得把自己与禽兽区别开来。

上古时以德为贵,后世讲究施惠和报答。

礼崇尚往来:

施人恩惠,受惠者却不报答,是不合礼的;别人施恩惠于自己,自己却没有报答,也不合礼。

人有礼社会就安定,无礼社会便会危乱,所以说“礼,是不能不学的”。

 

坚持希望

一天,一个瞎子和一个瘸子结伴去寻找那种仙果,他们一直走呀走,途中他们翻山越岭。

历经千辛万苦,头发开始斑白。

有一天,那瘸子对瞎子说:

“天哪!

这样下去哪有尽头?

我不干了,受不了了。

“老兄,我相信不远了,会找到的,只要心中存有希望,会找到的。

”瞎子却说。

可瘸子执意要留在途中的山寨中,瞎子便一个人上路了。

由于瞎子看不见,不知道该走向何处,他碰到人便问,人们也好心地指引他,他身上捉襟见肘,遍体鳞伤,可他心中的希望未曾改变。

终于有一天,他到达了那座山,他全力以赴向上爬,快到山顶的时候,他感觉自己浑身充满了力量,像年轻了几十岁,他向身旁摸索,便摸到了果子一样的东西,放在嘴里咬一口,天哪!

他复明了,什么都看见了,绿绿的树木,花儿鲜艳,小溪清澈。

果子长满了山坡,他朝溪水俯身看去,自己竞变成了一个英俊年轻的小伙子!

准备离去的时候,他没有忘记替同行而来的瘸子带上两个仙果,到山寨的时候,他看到瘸子拄着拐棍,变成了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头,瘸子认不出他了,因为他已是一个年轻的小伙子。

可当他们相认后,瘸子吃下那果子,却丝毫未起任何变化,他们终于知道,只有自己的行动,才能换来成功和幸福。

所谓成功,我们要心存希望,要勇往直前,要坚持,要有毅力,那么,成功早晚属于你。

 

一饭千金

帮助汉高祖打平天下的大将韩信,在未得志时,境况很是困苦。

那时候,他时常往城下钓鱼,希望碰着好运气,便可以解决生活。

但是,这究竟不是可靠的办法,因此,时常要饿着肚子。

幸而在他时常钓鱼的地方,有很多漂母(清洗丝棉絮或旧衣布的老婆婆)在河边作工的,其中有一个漂母,很同情韩信的遭遇,便不断的救济他,给他饭吃。

韩信在艰难困苦中,得到那位以勤劳克苦仅能以双手勉强糊口的漂母的恩惠,很是感激她,便对她说,将来必定要重重的报答她。

那漂母听了韩信的话,很是不高兴,表示并不希望韩信将来报答她的。

后来,韩信替汉王立了不少功劳,被封为楚王,他想起从前曾受过漂母的恩惠,便命从人送酒菜给她吃,更送给她黄金一千两来答谢她。

这句成语就是出于这个故事的。

它的意思是说:

受人的恩惠,切莫忘记,虽然所受的恩惠很是微小,但在困难时,即使一点点帮助也是很可贵的;到我们有能力时,应该重重地报答施惠的人才是合理。

【感恩小结】

感恩,是结草衔环,是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感恩,是一种美德,是一种境界。

 感恩,是值得你用一生去等待的一次宝贵机遇。

 感恩,是值得你用一生去完成的一次世纪壮举。

 感恩,是值得你用一生去珍视的一次爱的教育。

 感恩,不是为求得心理平衡的喧闹的片刻答谢,而是发自内心的无言的永恒回报。

  感恩,让生活充满阳光,让世界充满温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