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科学导论真题及解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0177716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96.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科学导论真题及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地理科学导论真题及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地理科学导论真题及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地理科学导论真题及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地理科学导论真题及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理科学导论真题及解析.docx

《地理科学导论真题及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科学导论真题及解析.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理科学导论真题及解析.docx

地理科学导论真题及解析

 

(一)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研究生入学考试《地理科学导论》试题及解析

一、简答(每题10分)

(一)地球系统的演化过程。

解析:

教材内容,在P47,难度低。

演化过程分4个阶段,即天文时代、地质时代、生物时代和人类时代。

(二)何谓“土地承载力”?

解析:

教材相关内容,在P226,难度中。

属于可持续发展相关研究内容,教材中有提到土地承载力这一概念,但没有详细论述。

回答本问题只需对“土地承载力”这一概念做出详细解释即可。

具体答案可参考笔记。

解析:

土地承载力是指“环境所能承受人类活动作用的阈值”。

也即一定技术水平、投入强度下,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不引起土地退化,或不对土地资源造成不可逆负面影响,或不使环境遭到严重退化的前提下,能持续、稳定支持具一定消费水平的最大人口数量,或具一定强度的人类活动规模。

二、简析(每题15分)

(一)太阳活动对地球气候过程有何影响?

解析:

教材内容,在P24,难度低。

主要回答太阳活动对气温、降水、地磁场等的影响。

(二)地理学理论革命和计量革命有哪些共同特征?

解析:

教材内容,在P281,难度低。

包括三个方面的共同特征,可按原文作答。

(三)地理实验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是什么?

解析:

教材内容,在P381,难度低。

包括三个方面的趋势,可按原文作答。

(四)在人地关系视阀中,前苏联地理学家B.B.索恰瓦提出人与自然共同创造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NO.62

解析:

教材内容,在P211,难度低。

三、综合论述

(一)论地球公转的地理效应。

(25分)

解析:

教材内容,在P41,难度中,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精简。

(二)结合美国地理学家哈特向“方塞插入圆孔”之说,谈谈你对地理学追求一般规律和法则的认识。

(20分)

解析:

教材相关内容,在P292,在哈特向区域思想中提到“方塞插入圆孔”之说。

本题难度为高。

要想回答完整,首先需要对哈特向思想有所了解,其次还要对计量地理学、理论地理学的发展及影响熟悉。

回答本题,首先要阐述一下哈特向“方塞插入圆孔”要表达的意义,即地理学不能追求一般规律和法则。

然后要对此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并进行论证。

我个人认为此观点有道理,可以从地理学的特性即区域性和计量地理学、理论地理学的实践来证明。

(三)结合区域发展的梯度推移理论,分析一:

现阶段我国部分地区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二:

在产业转移过程中,如何防止移入地承接落后产业和高污染产业?

(25分)

解析:

教材相关内容,在P168,区域发展理论中有专门论述梯度推移理论。

本题难度为高,除了要掌握梯度推移理论的内容外,还要结合实际进行论述。

回答本题,可分三个步骤,一是解释概念,即梯度推移理论的内涵;二是论述产业转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三是提出防止承接落后产业和高污染产业的方法。

    以上题目的详细解答,可参考本人所整理的《地理科学导论》重点题目笔记,在本帖的第10楼有一部分,也可以和我联系,。

从解析中,我们可以发现,《地理科学导论》真题70%的题目都是教材中的原文,可以直接参照教材内容作答。

剩余30%的题目,在教材中也有部分内容。

《地理科学导论》考好的关键,有八个字:

看好教材,牢记要点。

(一)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研究生入学考试《地理科学导论》试题及解析

一、简答题(每题10分)

1.中国地缘政治战略。

解析:

教材内容,在P197,共7条。

2.地理大发现

解析:

教材内容,在P264,共5条。

二、分析题(每题15分)

3.分析文化整合的过程

解析:

教材内容,在P255,共4条。

4.简述现代地理学的特征。

解析:

教材内容,在P374,共5条。

5.简述“一山有四季,十里天不同”所揭示的地理现象。

解析:

教材知识应用,相关内容在P103。

主要反映山地地区出现的垂直自然带现象,是垂直带性地域分异规律的表现。

山地地区,因温随高山海拔升高而降低,可以从山脚到山顶形成四季的气温,及由气温决定的自然面貌差异。

山区地区,因地形高度变化大,水汽温度随地形起伏而变化,产生了不同的水热组合,即小气候,产生不同的天气。

6.知识经济时代产业区位论面临的挑战

解析:

教材内容,在P132,共4条。

三、论述题:

7.去江苏南京参加世博会的一个关于“环境变化与城市责任”会议的讨论,从与会或地理工作者的角度谈谈你的观点和看法(20分)

解析:

知识综合运用,可以从低碳城市、绿色消费、建筑节能、可持续交通等方面来谈自己的观点,也可综合论述。

本次主题讨论会的相关报道:

8.近现代地理科学的思想流派(25分)

解析:

教材内容,在P290。

共五个学派:

区域学派、景观学派、环境学派、空间学派和社会学派,简要介绍近代和现代这些学派的思想及研究方向。

9.结合全球气候变暖谈谈人类对大气圈的影响(25分)

解析:

教材知识应用,相关内容在P74,“人类对大气圈的影响”。

结论: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1)1,2,3,4,6,8,这六道题目,共90分的内容教材中有标准答案,答题时首先写出每一条的关键句,然后简要阐述。

只要考前背过,就可得满分。

(2)5,9这两道题目,共35分内容是教材知识的应用,只要对教材中这些知识有所了解,就能很好地回答。

(3)第7题,是25分的论述题,属于考察个人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及对当前研究热点的关注程度,如果平时有所留心,就不会答偏,可以拿到大部分的分数。

纵观近两年来的地理科学导论真题,可以发现,基础知识是考察的重点,看好教材内容是关键。

除了记忆知识点外,还要求能够综合运用教材知识,这就要在平时多关注地理学科的研究应用热点问题,处处留心皆学问,要培养自己用地理学视角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010年地理科学导论试题

一  简答题

1.物质文化与环境的关系

2.地球系统演化的过程

二  分析题

1.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2.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3.区域发展的演化过程

三  论述题

1结合地域分异规律分析南水北调工程的必要性

2分析现代地理学中的区域思想

(三)备考方法  

    根据近年来的专业课真题来看,《地理科学导论》的题目注重对地理学基础知识的考察。

2011年9道题目中,有7道在教材中都有答案。

《地理科学导论》这门课程本身就是对地理学基础知识的简要综合介绍,教材中包括了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地理学思想史等几门课程的骨干知识,考察时不可能太深入,所以题目一般比较简单,而且大部分都在教材中可以找到答案。

所以在备考时要重视对教材重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中国地理》更加注重对运用地理学知识来分析、解释、解决当前与地理学相关的经济社会问题的地理学能力的考察。

2011年8道题目中,有5道题目在教材中都没有答案。

因此对于中国地理的复习,一方面要把握教材重点,尤其是往年真题经常考察的理论、规律、特征等内容。

另一方面,要在平时培养地理思维,用地理学视角来分析解决现实问题。

要关注当前国家或地区发展的重要举措,如往年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中部崛起、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低碳经济,和今年的循环经济、城市群发展战略,其他的如环渤海经济区、长三角经济区、珠三角经济区、北部湾经济区等的最新发展规划,尤其是湖北省“两圈一带”的区域发展战略。

2011年,国家及湖北省的“十二五”发展规划都将出台,这里面凡是牵涉到地理学的内容都要格外重视。

平时可以针对这些热点问题,找一些相关的地理学期刊论文,归纳其中的要点,使自己对这些热点问题有总体上的认识。

总之,中国地理的复习单看教材是不够的,地理学知识在现实中是大有用武之地的,中国地理考察的是大家的地理学能力,而并不再是记忆力。

大家复习过程中如果有什么问题,可以和我联系,。

(一)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研究生入学考试《地理科学导论》真题及解析

一,简答题

1.物质文化与环境的关系.P240

2.地球系统演化的过程.P47

二,分析题

1.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P382

2.可持续发展的原则.P220

3.区域发展的演化过程.P174

三,论述题

1结合地域分异规律分析南水北调工程的必要性.P84。

2分析现代地理学中的区域思想。

P293

    对照真题,在地理科学导论的教材,可以找到每一道题目的出处。

题目后面标的页码是题目在教材中的具体位置。

七道题目中,只有论述题第一题关于南水北调工程的必要性书中没有涉及,但纬度地带性是书中的重点内容,这道题目其实就是考察气候的纬度地带性导致的降水分布不均,因此不算太难回答。

其余六道题目,在书中都有具体的答案,而且全部是分一二三四按点阐述的,基本上只要把每一点的关键句答上,然后加以简单阐述就是标准答案了。

    总之2010年题目不是很难,相信大家只要看好教材,分数就不会太低。

考后感觉不是很好的同学也不必太过早伤心,因为最后的结果往往超出自己的预想。

华师改卷一向比较松,大家只要把要点答上,就能拿到大部分的分。

四、华师城环院考研常见问题解答

1、城环院歧视跨专业的考生吗?

答:

绝对不歧视。

每年都有许多跨专业的考生被城环院录取,只要大家初试成绩考的好,复试不出大的差错,都会被录取。

华师对每个同学都是公平的,只看实力。

当然还是会照顾本校的学生,这在哪个学校都是一样的。

只是华师本校考研的同学不是很多,呵呵。

2、世界地理考不考?

答:

这个大家不用再有疑问,不考。

虽然专业目录参考书上有世界地理,但专业课只考人文、自然、地信和中国,复试也不考。

3、专业课怎么考?

参考书目是什么?

答:

人文、自然、地信三个专业课初试考同样的两门,一门是地理科学导论,另一门是中国地理,题型都为简单和论述,没有小题。

参考书目:

人文地理、自然地理、地理信息系统初试书目一样:

《地理科学导论》白光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中国地理》赵济、陈传康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006年版)

人文地理复试:

《人文地理学》王恩涌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自然地理复试:

《自然地理学》伍光和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地理信息系统复试: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黄杏元,高教出版社,2000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书的出版年份不很重要,只要作者一样即可,内容变化不大。

当然能买到最新版的最好。

4、城环院的复试线和复试录取比例是多少?

答:

城环院复试线一般都是理科国家线。

07年是305,08年是300,09年是300分,10年人文和自然是290,地信是280.最终录取线视生源情况而定,基本上都是比复试线多三十分左右。

08年人文最低收到304,复试了87个,录取了67个。

自然复试了30个左右,录取了28个。

GIS录取了12个,基本过线就可以。

2009年人文最低要350,复试了92个,录取人数60左右。

自然复试27个,录取30人左右,GIS复试7个,基本过线就可以。

09年可以校内调剂专业,之前是不行的。

2010年人文和自然最低都要330左右,人文录了70个,自然40个,地信最低290,过线就能上。

2011年人文和自然最低录取分在350左右,人文录取55个,自然23个,地信9个。

2011年各专业录取名额有所减少,专业硕士录取名额增多。

2012年各专业预计录取人数和分数与2011年持平。

5、城环院研究生的就业如何?

答:

据我所知,大部分可以去南方或沿海重点高中教学,年薪六万以上。

6、城环院考研的难度如何?

答:

难度中等。

比北师和华东师要容易,比陕师和华南师要难一点。

因为不用考数学,每年都比较热门。

7、城环院公费比例有多少?

答:

华师从2010年开始实行奖学金制度,分四类,一等到四等,和原来的A、B、C、D四类差不多,一等不用交学费,每月享受260元生活补助;二等交一半学费,每月享受260元生活补助;三等交一半学费,没有生活补助;四等类全自费。

一等、二等、三等加起来占80%的名额,还是比较多的。

全部学生都享有大学生医疗保险,应该是看病不要钱,只交挂号费就可以了。

根据学校的要求,今后的奖学金将实行滚动制,每年6月份进行评审,所以大家都有机会。

8、复试重要还是初试重要?

答:

根据近三年的复试情况,大家的复试分数都相差不大,不会因为复试刷人。

影响最后排名的主要是初试成绩,所以对初试要格外重视。

9、跨专业需要加试吗?

答:

不知道其他院系是怎么要求的,城环院只要求同等学力的考生加试,就是以前是专科毕业的,然后再来考研,就需要加试。

对于跨专业的本科应届考生,一律不用加试。

比如原来是学中文或外语的,就不需要加试。

而且加试很简单,通过率100%。

10、各个专业导师都有哪些?

答:

要知道各个专业都有哪些导师,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看各个专业的培养方案,看里面开设的课程是哪些导师教的,再根据城环院网站上对导师的介绍,就可以确定了。

城环院硕士生导师简介:

11、导师如何选择?

答:

城环院的惯例是,等录取后开学一个月内确定导师。

学生和导师进行双向选择。

学生先填报导师志愿,导师再根据情况进行选择,有的导师还会进行简单的考试。

如果事先对导师的研究方向比较了解,自己也比较感兴趣,就可以提前给导师发邮件联系,尽量让导师多了解自己,这样机会就大些。

12、有哪些关于城环院的网站?

(1)、华师城环院网站:

(2)、华师博雅论坛城环板块:

(3)、华师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龚老师是中心主任,主要招收人文地理区域与旅游可持续发展方向和环境变迁与历史地理学方向的学生。

:

(4)、天地人论坛:

http:

//dixie.lamost.org/。

我建的论坛,有一些学习资料。

(5)、华师城环院人文地理学精品课程网站:

13、关于土地资源管理、区域经济、旅游管理、课程与教学论这几个专业,因为有的需要考数学,所以报考人数不是很多,过国家线就可以录取,具体录取分数可以参考去年的录取名单。

这几个专业就业也都很不错,毕竟华师是211高校,有一定名气。

五、我的人文地理公费考研经验

第一部分:

初试复习建议

    首先说明一下华师的考试科目。

政治英语不用说,每年都是过国家线就可以了,要求不高。

专业课考两门,一门是地理学综合,一门中国地理。

地理学综合包含人文地理、自然地理和地理信息系统三门课程的内容,出题形式,一是简答题,共70分,在12个简答题中,选作7个,  二是论述题,共80分,在9个论述题中选作4个。

简答每本书出四道,论述每本三道,题目都是选作,不限制必须每门都答。

大家需要注意的是,每年综合的题目重复性很大。

中国地理是七道题,简答四道,每道15分,论述三道,每道30分,题目都是书的内容。

参考书目上的世界地理是不考的。

复试时有专业课笔试,考人文的只考人文地理一本,自然只考自然地理,地信只考黄杏元的那本地理信息系统。

跨专业的同学在复试时需要加试,科目是地理学基础和区域地理,这两门都没有参考书,地理学基础是一些关于中国地理方面的知识,高中时都学过。

区域地理也是高中的东西,大家可以在网上搜一下,只用输入“区域地理”,就可以找到一些参考资料了。

加试每年都是全部通过的,不会卡人,大家不用担心。

考研各科目复习建议

  一、英语

      英语我建议刚开始复习时背一些比较好的文章,新概念三和往年的真题里面的阅读都可以,我去年背新概念背了有一个月,背了十几篇,不过感觉很好,学了不少新单词,比单纯背星火那几本单词有效果。

如果是四级还没有通过的话,还是建议多背些单词的,因为单词量必须要达到一定程度,文章才能看得懂。

英语如果不过线的话其他的再好也不行的。

去年要47分,也不是太高,也不用太担心,一般通过一年的复习都可以过线的。

我觉得,考研词汇和六级词汇差不多,只要把六级单词都记住的话,单词这一关是没问题的。

我去年是找了一本六级词汇,就三四十页,最多一千个单词,有好多还是认识的,背了一个月,每天就记两三个,也没有背别的单词书。

六级单词都是很好的,有一定深度,考研出现的频率很高,以后做真题的时候大家可以看看,里面好多单词都是六级词汇。

一般是不建议背星火的那五本单词书的,除非是时间比较多,也可以看看,我觉得那样背比较容易忘记。

四六级不过对复试的影响不是很大,只要初试成绩靠前的话,复试一般不会被刷掉。

      英语大致时间安排,我觉得大家可以花两个月(五月,六月)背点文章,记点单词,听点听力,个人推荐VOA慢速英语,很容易,对训练语感也很有帮助。

今年复试的时候放的听力就是VOA,不过是标准英语,比较快的,大部分人都没有听懂,不过我听懂了七八成,呵呵。

这还是归功于我经常听的结果。

      然后再花两个月(七月,八月)做阅读理解,资料比较好的我觉得胡敏的阅读理解200篇还差不多,也可以看看真题里面的阅读。

其实做阅读我感觉主要还是记单词,最好把里面不认识的比较好的单词抄下来,有空好好背背,阅读能力和单词量就慢慢提高了。

英语要学好没有别的办法,就是慢慢积累。

      然后再用三个月做真题(九月,十月,十一月),真题是最重要的,其他所有辅导资料都可以不看,真题不能不看,我建议最少把真题做三遍以上,第一遍做做,标记出不认识的单词,然后把这些生单词好好背背;第二遍加深理解,因为做一遍好多文章都不能完全理解,也可以加深对真题生单词的记忆;第三遍就看得快了,因为文章基本都理解了,但是还会做错,就需要总结容易为什么容易出错,改正不足的地方;有时间的话最好能做第四遍,第五遍,每一遍都会有新的收获。

考完我才发现,考前做的一些辅导资料和模拟题,都和真题差得很远,真正最好的辅导资料就是往年真题。

    然后再花两个月(十二月、一月)左右做点模拟题,训练一下新题型和作文,就要开始考试了。

    说是这样说,里面还有好多细节,等以后大家备考过程中我再给大家详细说吧,呵呵。

  二、政治

      政治现在想看也可以看看了,越早着手越好。

09年政治辅导讲义都还没有上市,要等到八月份左右才出来,大家可以找找去年的资料,先大把考试内容浏览一遍,心里有个数,也不用开始背。

到八九月份再买点辅导资料做做,考前好好背两个月就可以了。

我建议大家购买任汝汾的序列资料,序列一是辅导讲义,序列二是基础题目,序列三是时事政治,序列四是四套模拟题。

大家只用跟着这四本书出版的节奏安排复习就可以了,序列一出版时真正开始看讲义,序列二出版时开始做点题,序列三出版时看时事政治,序列四出版时做模拟题,然后在考前二十天启航会出来一个《二十天二十题》,是押题的,今年比较准,所有大题上面都有,考前好好背背,政治绝对能过线。

总之,政治是最好准备最省时间的,考完大家就会有真切感受的,呵呵。

政治不用担心。

三、专业课

      所有考试科目中,专业课是最重要的,分值也是最高的。

所以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现在应该开始看第一遍专业课书了,毕竟有四本书要看,内容比较多的,尽早着手好一点。

现在看专业课书可以很放松地看,就像看杂志一样把书从头到尾仔细浏览一遍,对重点知识有个大概的了解就行,不必进行背诵和记忆,那是看二遍和三遍书时的任务。

花两到三个月的时间把所有专业课书看一遍,再花两到三个月背一遍,对重点知识做做笔记,然后再花一个月左右时间背背重点知识,就上考场了,呵呵。

大家在看书时可以参考我的笔记,对里面的重点题目最好牢记。

我去年考试前几天,对每门专业课都整理了十几道大题,写在笔记的最后几页,当时的感觉是,只要把这题背好,考研就没问题了,可惜是当时时间太紧,押的大题没有足够时间背诵,到考场上看到考题才后悔,呵呵。

我有把握,家只要把我笔记上最后押的十几道大题好好背背,专业课一定能考好。

你就是平时不看专业课,到考前两个月,好好把我总结的重点题目背个两遍,成绩也不会差。

因为我觉得我考前好像就记得那几道题目,其他的印象都不深,结果考得还可以,呵呵。

我去年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整理笔记上了,所以平时背的时间不是很多,整理笔记真是很花时间,当时的压力也很大,总觉得整理完以后就基本上没有时间背了,结果真的是背的时间不太足。

如果当时我手上有别人的笔记的话,我最少可以节省一个月的时间用来背诵,那样的话说不定我能考得更好,呵呵。

      一天的复习时间安排,早上八点到十一点半,下午两点到五点半,晚上六点半到十点,全天十一个小时左右,英语可以花三个小时,政治两个小时,专业课六个小时,总之是专业课必须花三分之二的时间,当然不同复习阶段时间安排可以有调整。

不过也没必要每天都这样辛苦,偶尔完不成每天的任务也不要紧,我去年就经常完不成任务,但是我一直坚持下来,还是取得了不错的结果,呵呵。

考研最戒的就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只要大家始终坚持,就一定会成功。

      四、总结:

      总之,华师还是比较好考的,不管你原来的基础如何,只要你手上有我给你的材料,我觉得你考研的胜算最少增加三成,如果你原来有一半把握的话,现在应该就有八成了,原来有七成,现在就十成了,呵呵。

其实我去年一直得感觉就是自己能过线的把握有七成左右,拿公费的把握就是没有,当时觉得很难,现在也感觉大家也都是有希望的,因为我不仅拿到公费,而且是最难的全公费,而我当初可是一点把握都没有的,呵。

华师的公费比例还是很高的,全公费15%,半公费占了45%,去年人文半公费的最低分是353,GIS是348,自然是366,所以初试到350分以上,拿个半公费基本上没有问题。

350也不难,因为华师卷子改的很松,专业课只要写得差不多,给分都很高。

不过想拿公费,还是要很努力的,呵呵

  第二部分:

复试流程及经验

      一、初试前的准备

    我是过了年3月4号查到的成绩,然后知道自己可以参加复试了。

复试是在4月18号,这中间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我在外面买了一个月的座位,坚持每天上自习,看点英语和专业课。

这个时候觉得就比较轻松了,因为专业课初试时都看过,印象还在。

英语我平时经常听VOA之类的,也有准备,呵呵。

所以经常就是半日制,上午精神好,基本上每天都去,下午和晚上经常就是在宿舍上上网,给自己的网站添点内容之类的,一个月很快就过去了。

这期间我把专业课又大致浏览了两遍,写了篇英语自我介绍和个人陈述。

    二、去华师

    我是4月15号去的武汉,那天正好下大雨,虽然带的有伞,出火车站还是被淋湿了,武汉的雨真的是比较多,基本上我每次去都会下点,呵呵。

从汉口火车站坐536路公交,坐了一个小时到华师北门,然后花一元钱坐校车到南门,去找地方住。

因为以前曾去过,所以知道南门和东南门那边住的地方比较多。

很快就找好了地方,我们三个人,要了个两人间,每天80,也不贵,条件也很好,每天都有热水洗澡,还有空调和电视,只是空调还用不到。

    16号和同学一起到华师校园里转转看,找到了城环院的办公地点和笔试的考场,感觉华师校园还是挺漂亮的,树既多又大,特别是桂中路两旁那两排高大的法国梧桐,看着挺有气势,遮阳也很有效果,毕竟华师也是有百年的历史了,从这些树上也能看出来。

17号去教八笔试的考场里上了一天的自习,临阵还是磨磨枪,心里好不慌,呵呵,头一次参加复试,心里没底啊,呵呵。

    三、复试经过

    18号上午去报名,我们八点半到那里人已经很多了,人文和其他专业是分开报名的,因为人文来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