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学科发展规划.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0177033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学科发展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化学学科发展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化学学科发展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化学学科发展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化学学科发展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学学科发展规划.docx

《化学学科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学科发展规划.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化学学科发展规划.docx

化学学科发展规划

2021年化学学科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尊重学科规律,准确把握课程标准,以学生学科素养发展为核心,以市、区、学校教研室的规划为主要指导,形成学段的总体规划,并根据初中化学教学特点规划教学难点、教学重点,指向明确、有所侧重。

初中对学生习惯养成、基础知识、能力素养等方面进行通盘考虑,系统规划、分段落实,把常规教学与课程标准结合起来。

既要关注学生发展,也要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尤其是青年教师的成长。

以“聚焦课堂,研究教学”、“聚焦人才,成就教师”、“聚焦学生,成就中考”为工作思路,把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作为科组建设的重要抓手和骨干教师培养的重要渠道,加强交流、学习,鼓励“各具特色,百花齐放、择优拓展”,着力打造一支教研能力强,教学水平高,老、中、青各具特色的教师队伍。

二、总体目标

通过学习、实践、共同探讨,利用理论指导实际,不断改进、提高科组成员的教学水平、科研水平,力争在五年内打造一支具有高尚师德、积极奋进、改革创新的教师队伍,使不同层次的教师在自己原有的水平上,都能得到提高与发展,争取让更多老师成为区或市的“名师”,利用五年时间的建设与发展,打造区市级知名的品牌学科。

三、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

1、科组教师队伍建设

(1)自信做事、合作共赢。

精诚合作、互相帮助、情同手足XX化学科组一贯的优良传统,科组的建设必将秉承这一优良传统,并鼓励每位科组成员自信做事,各司其职,在自信中参与教学教研、在教学教研中树立自信,让每位科组成员均能自信地独当一面,又能坚守精诚合作的优良传承,从而促进科组的健康发展。

(2)鼓励“各具特色,百花齐放、择优拓展”

我们坚信“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科组希望每位教师互相学习,但也鼓励大家大胆摸索新的教学尝试,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了解学生,熟悉自己,敢有思辨、借鉴、改革、创新的独立精神,提倡“做一位有思想的教师:

主动思考学生的需求,结合中考学科的考查目标,有效实现教学。

2、青年教师培养措施

(1)深入研究“有效课堂”,加强对教材的开发,对专题教学的研究,探寻有效教学方式和方法。

落实开展“一人一课”活动,从“一人一课”教研活动中,促进科组教师的成长。

(2)落实集体备课。

通过集体备课,先由中心发言人介绍基本的教学安排,然后抛出议题,再有备课组成员共同讨论,最后有备课组长总结确定,备课组成员落实、实施,最大限度地发挥备课组的教研能力,同时也使青年教师更好地了解教学的要求,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

(3)积极组织科组教师参与“青年教师教学比赛大比武”。

通过比赛,促进青年教师的进一步成长。

(4)落实课堂听课小组职责与任务。

立足课堂、以实施课程改革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以提高教学有效性,通过听课小组,定期对科组、备课组教师进行听课,从侧面给科组教师意见,促进课堂的高效,通过横向比较,了解科组教师的风格。

(5)积极配合学校组织、落实“师徒结对青蓝工程”。

通过一对一的师徒结对形式,从备课、听课、评课等方面的交流,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也督使老教师更好地起到把关的作用。

(6)组织“青年教师解题大赛”,通过解题大赛,引领科组教师更好地把握考试大纲,知道中考考什么,怎么考,从而更好地把握教学。

(7)积极开展名师交流活动。

学科教研应遵循“精心规划、静心实施、热心互动、潜心总结、尽心展示,真心辐射”的要求,经常性开展名师展示活动,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的原则,如组织名师间的“同课异构”等,为科组教师的成长提供方向。

(8)鼓励科组教师积极开展课题研究。

立足课堂、以实施课程改革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以提高教学有效性,拟合学校“幸福课堂”的主题,以“有效课堂”为重点,开展课题研究,引领学科建设。

(9)科研组成员要积极撰写教育论文、教学案例及叙事研究教育随笔等。

学科建设的教学、教研等成果以优秀教学随笔、教学设计、教学案例和论文都可以在科组活动中给予展示与交流,让科组教师得到充分的肯定。

(10)搭建教师发展的平台。

积极支持、鼓励教师成名成家,鼓励教师在做好日常教学工作的同时,多研究、多写文章;组织好新教师培训的“师徒结对带教”,尽可能为中青年教师提供锻炼的机会,搭建展示平台,促进他们的成长;多为老师争取外出观摩、学习的机会,或请外校专家、老师来科组传授经验,真正做到“请进来,走出去”。

三、课程教学规划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他们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化学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更好地适应现代生活

(一)学生学习目标培养规划

1、培养兴趣,养成习惯,培养学科素养,落实核心知识。

2、基础过关、提升能力。

侧重能力的培养,尤其实验设计能力、分析综合能力、读图作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信息获取能力等等。

3、融会贯通,冲刺中考。

中考总复习,对基础知识不打折扣、扎扎实实落实,一轮复习采用灵活方法,避免知识的简单重复,变换方法方式如主题复习法。

二轮复习针对性要强,研究透中考,对必考知识与能力点形成让学生容易操作的解题方法。

做好的工作:

历年中考试题分类及研究,历年各地模拟试题分类。

(二)课程实施计划表:

教材

内容

课时

备注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共10

绪言化学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1

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2

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3

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

4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共8

课题1空气

3

课题2氧气

2

课题3制取氧气

2

实验活动1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和性质

1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共7

课题1分子和原子

3

课题2原子的结构

2

课题3元素

2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

共10

课题1爱护水资源

1

课题2水的净化

2

课题3水的组成

2

课题4化学式与化合价

5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共8

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

3

课题2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1

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的简单计算

4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共8

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

2

课题2二氧化碳的制取研究

2

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3

实验活动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和性质

1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

共5

课题1燃烧和灭火

2

课题2燃料的合理利用和开发

2

实验活动3燃烧的条件

1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共11

课题1金属材料

1

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

5

课题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4

实验活动4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

1

第九单元——溶液

共10

课题1溶液的形成

2

课题2溶解度

4

课题3溶液的浓度

3

实验活动5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

1

第十单元——酸和碱

共9

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

4

课题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3

实验活动6酸、碱的化学性质

1

实验活动7溶液酸碱性的检验

1

第十一单元——盐和化肥

共10

课题1生活中常见的盐

5

课题2化学肥料

4

实验活动8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1

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

共4

课题1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1

课题2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1

课题3有机合成材料

2

(三)中考复习规划

整个复习分三轮进行,具体如下:

1.第一轮复习:

回归教材,夯实基础(复习时间:

3周左右)

通过研读《考试说明》可以明确考试的具体范围、内容和要求、试题类型及试卷的结构。

特别是通过比较近三年的《考试说明》和中考试卷,哪些地方做了增减,就可以充分了解今年中考知识点、试题类型与往年要求上的变化。

以云南省考试说明为抓手,构建单元知识网络。

化学课本是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根本,能帮助学生准确理解化学基本概念、原理,熟悉化学实验,形成正确的化学思维。

让学生先熟读教材,抓实基础,加深基础知识的理解,降低教学重心,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复习基础知识,使全体学生进一步巩固知识点,巩固教材,巩固解题方法,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对每一单元,按照“自主学习——展示评价——教师点拨——师生归纳”四步骤进行复习,力求将每个单元的主要知识点形成网络,尽可能让学生将所学知识系统化。

2.第二轮复习:

专题复习,培养能力

通过专题复习按照有利于巩固基础,提高综合能力的原则,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对比,加强知识的融合与应用,提高学生综合辩析和实际应用的能力。

要求大部分学生能做到知识的点面结合,基础与能力融合,能灵活运用知识,有一定的知识迁移能力。

我们力求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上有所突破,力求在知识整合程度上、在综合运用化学知识能力难度上有所提高。

以专题复习,系统培养学生专项解题的能力,紧密收集信息,从以下几个方面确定专题内容:

(1)从中考热点找专题。

(2)从教材的重难点找专题。

(3)从学生知识、能力的薄弱环节找专题。

专题的整理分工协作,整理时注重“知识、方法、能力、视野”,切实提高学生发散思维能力与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题的能力,加强巩固薄弱环节。

3.第三轮复习:

综合训练,解题指导

按中考试题模式及标准,模拟测试是依据考题进行综合复习,即进行定时、定量、规范的模拟训练,通过模拟测试有利于学生规范考试习惯,掌握正确的答题程序,有利于促进学生查漏补缺,反思基础知识,有利于强化解题规律和技巧,提高综合应用能力,有利于调节情绪,提高应考心理。

通过中考模拟训练强化重点,对重点题型分析归类,强化解题规律,提高综合应用能力,同时指导学生纠正不良的答题习惯,掌握正确的答题程序和答题技巧等。

四、完善学科资源建设

1.建立以科组为主体,三个备课组为分支的“网络资源系统”,特别是“教学库”(包含“教学课件”、“教案”、“教学视频”等)以及“试题库”的建设,同时每年保持更新。

2.建立“微信群通知管理平台”和“科组公共邮箱资源共享平台”,使到组员的交流与合作跨越时空的限制。

3.完善科组材料建档工作,将科组老师的公开课材料(含教案、学案、课件、上课照片、视频录像等)、科组研讨活动材料(含文档稿件、PPT课件、现场照片等)、外出学习材料(含学习资料、现场照片、电子资料等)进行及时归档。

2021年8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