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史古代名词解释.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172121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6.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通史古代名词解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中国通史古代名词解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中国通史古代名词解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中国通史古代名词解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中国通史古代名词解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通史古代名词解释.docx

《中国通史古代名词解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通史古代名词解释.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通史古代名词解释.docx

中国通史古代名词解释

中国通史名词解释(古代)

旧石器时代:

人类历史的最早阶段,时间大体与地质上的更新世相当。

中国的旧石器时代开始于大约250万年以前,在大约一万多年前结束。

其主要特徵是人类的生产工具主要为打制石器,更为先进的细石器和磨制石器尚未出现。

这一时代是人类自身发展的时代,从猿人进化为直立人,经过早期智人,再进化为晚期智人,最后成为现代人。

这一时期人类的生活来源主要是捕猎野兽、鱼类和采集果实,农业和畜牧业还没有产生。

在婚姻形态方面还处于男女关系松散的杂婚状态。

中国普遍发现有这一时代的人类化石和文化遗物,如著名的北京人化石和西侯度遗址文化。

现已发现的人类化石有直立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证明中国是人类的主要起源地之一。

新石器时代:

这一时代的基本特徵是畜牧业和农业的产生。

也就是说,人类不再完全依赖自然的赐予,开始生产自己生存所需的食物。

另一重要特徵是,这一时期的生产工具出现一个大飞跃,开始磨制石器,形状规整,便于使用。

与此同时,陶器、纺织、玉器出现,手工业也逐渐专业化。

人类社会也发生了全新的变化。

婚姻形态方面,由杂婚转变为一夫一妻制;人类群体由小规模的人群发展为规模较大的氏族社会,临潼姜寨的村落遗址就是最好的见证。

一般来说,这一时代开始于一万年以前,延续时间也很长,像距今4500至2500年的美洲玛雅文明就仍属于新石器时代。

中国新石器时代开始于一万四千年以前,到大约五千年前结束。

龙山文化:

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文化。

属于父系氏族公社时期.因1928年首先发现于山东章丘龙山镇城子崖而得名。

主要分布于山东、河南、陕西、山西、河北和安徽北部等地区。

陶器多是轮制,少数手制,质料有细泥、细沙和粗沙三种;陶色有黑、灰、红和少数白色,火候较高,质地坚硬。

除有素面磨光外,纹饰有弦纹、划纹、附加堆纹和镂孔等。

器形复杂,种类繁多,盛行三足、圈足或平底,常见器有盆、豆、杯、盘、罐、鼎、鬲等。

黑陶是最早发现的龙山文化的典型陶器,质地细腻,造型美观,过去又有“黑陶文化”之称。

生产工具以磨制石器为主,有孔半月形石刀和石铲是此文化中出现的新工具。

居住主要是半地穴式的圆形房屋,也有长方形,单间居多。

墓地多在住地附近,多单人仰身直肢,亦有少数男女合葬。

龙山文化经历时间长,分布辽阔,各地区有不同特点与类型,一般分为山东龙山文化(约前2500—约前2000)、河南龙山文化(约前2600—约前2000)、陕西龙山文化(约前2300—约前2000)等,又各分为若干类型。

龙山文化的人们已处于父系氏族社会,已出现城堡,到晚期又出现铜器。

河姆渡文化:

河姆渡文化是属于母系氏族公社时期,河姆渡文化的骨器制作比较进步,有耜、鱼镖、镞、哨、匕、锥、锯形器等器物,精心磨制而成,一些有柄骨匕、骨笄上雕刻花纹或双头连体鸟纹图案,就像是精美绝伦的实用工艺品。

河姆渡文化在农业上以种植水稻为主。

在其遗址第4层较大范围内,普遍发现稻谷遗存这对于研究中国水稻栽培的起源及其在世界稻作农业史上的地位,具有重大意义。

河姆渡文化的农具,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大量使用耒耜。

河姆渡文化的建筑形式主要是栽桩架板高于地而的干栏式建筑。

干栏式建筑是中国长江以南新石器时代以来的重要建筑形式之一,目前河姆渡发现是为最早。

它与北方地区同时期的半地穴房屋有着明显差别,成为当时最具有代表性的特征。

因此,长江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文化同样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渊薮。

它是代表中国古代文明发展趋势的另一条主线,与中原地区的仰韶文化并不相同。

贯穿中华大地六千公里的亚洲第一大河“长江”,尽管总长超过了黄河,但长江流域诞生的古代文明以前并不为人所知,这是因为人们一直认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归根到底还是黄河流域,只有黄河文明才是历史的主流,但是近年来,在长江下游一代却不段出现令人振奋的发现。

首先,是和半坡遗址处于同一时代的河姆渡遗址的发现。

稻穗纹陶盆上印有稻穗的图案,弯弯的稻穗图案使人想象到,河姆渡时期的人们已经开始了水稻的栽培。

1987年的发掘中从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稻壳,据发掘报告说总量达到150吨之多,在已经碳化的稻壳中可以看到稻米,分析的结果确认这是七千前的稻米。

水稻的栽培,使社会上大量的余粮屯积成为可能,随之而来的是贫富差别的出现。

文化的发展也进入了新的阶段。

河姆渡文化的社会经济是以稻作农业为主,兼营畜牧、采集和渔猎。

在遗址中普遍发现有稻谷、谷壳、稻杆、稻叶等遗存。

遗址中还出土有许多动植物遗存,如:

橡子、菱角、桃子、酸枣、葫芦、薏仁米和菌米与藻类植物遗存。

河姆渡文化时期人们的居住地已形成大小各异的村落。

在村落遗址中有许多房屋建筑基址。

但由于该地是属于河岸沼泽区,所以房屋的建筑形式和结构与中原地区和长江中游地区发现的史前房屋有着明显的不同。

生活用器,以陶器为主,并有少量木器。

河姆渡文化是长江下游以南的一种较早的新石器时代。

河姆渡文化20世纪70年代发现于浙江余姚河姆渡而得名。

在余姚茅湖、鄞县辰蛟、宁波八字桥和舟山白泉等地都有发现,主要分布在浙江宁绍平原东邻地区。

河姆渡遗址出土石、骨、水、陶的各种生产工具几千件,以骨器为主,许多骨、木器工具式样新颖,加工精巧。

在我国新石器遗存中尚属首次见到。

骨耜是重要农业工具,也是典型器之一。

发现了米粒、稻谷、稻杆、谷壳等,有籼稻和粳稻,是迄今为止我国也是亚洲最早的人工栽培稻。

当时采集经济比较发达,是必不可少的辅助部门,家畜饲养也有一定规模。

有很多野生动物遗骨,说明渔猎和捕猎在经济领域方有一定的比重。

从木器工具、生活用品到大量的建筑木构件,显示其木材手工业的发达。

建筑遗迹有栽柱架板的干栏式建筑和栽柱式地面建筑。

陶器有釜、钵、盘和支座。

用雕刻、捏塑等方法,制作了许多陶、骨、木、象牙原始艺术品,特别是有些象牙雕刻,十分精致。

墓葬随葬品不多

二里头文化:

介于龙山文化和商文化二里岗期之间的一种青铜时代文化。

1952年发现于河南登封玉村,因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较为典型,故名。

以前曾称为“洛达庙类型”文化。

二里头文化主要分布于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因有一定差异,又分为二里头类型和东下冯类型,在河南东南部、湖北北部、河北南部及陕西东部等地也陆续有所发展。

偃师二里头遗址分四期。

一、二期由河南龙山文化发展而来,陶器多褐色,器形多平底,纹饰多蓝纹、细绳纹及方格纹,与二里岗类似的因素逐渐增加。

在二里头遗址发现有宫殿建筑基址,有青铜器爵、斝、戈、戚、刀、镞、铃和嵌绿松石牌饰等,在灰坑、灰层中发现散置人骨架,这些大都属于三、四期。

宫殿基址经复原,有堂、庑、门、庭,规模较大。

二里头文化的碳—14法测定年代接近夏代纪年,又分布在传说中的夏人活动范围内,为探索夏文化提供了丰富数据。

有学者认为二里头一、二期属夏文化,三、四期为商文化早期;也有学者主张一至四期都是夏文化。

盘庚迁殷:

商朝中期以来,王室内部连续发生王位纷争,前后经历了五代九王,史称“九世之乱”。

在此期间商朝多次迁都。

盘庚继位以后,政局混乱,阶级矛盾尖锐,他为了挽救政治危机,决定再次迁都于殷。

但贵族平民都反对迁都,盘庚一面劝说贵族,一面恫吓人民,强行把都城迁到殷地。

迁殷后,“行汤之政”,政局才稳定下来,社会经济和文化也随之迅速发展,从此,直到商亡的二百七十三年间再未迁都。

六书:

六书就是指汉字造字的六种方法,即象形,指事,假借,形声,会意。

象形字是人类发明文字的最初阶段。

指事:

文字不单表实,而且表意。

假借:

象形、指事的文字不够用时,便“依声托事”,即假借象形字之声,来表示同音的其他事物或动作的符号。

形声:

假借一多,同音字易混淆,于是添加偏旁,一半形符(意符)一半声符。

会意:

二字意会,合成一字。

把上述方法扩大,或部分采用、近似变形,造就了后世约2万个汉字,成为世界上使用最广的文字。

西周分封制:

西周的地方行政制度。

西周的分封制又称为“封建”、“分土封侯”制,即封邦建国。

周灭商后,为了有效的统治被其征服的广大地区,大规模的分封诸侯,派遣王室子弟或其他贵族到各地去建设诸侯国,代表周天子行使对地方的统治权,以拱卫王室。

相传公侯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

周初分封的诸侯有三类:

一是王室子弟。

这类诸侯国不仅数量多,所在位置也多为要冲之地,与王室关系密切,是西周诸侯国的主体部分。

二是异姓诸侯。

这些人虽不是王室子弟,但世代与周人有同盟关系,于是分封他们去建立诸侯国,以诸侯的身份继续为周王室效力,齐国和宋国就属于这种类型。

三是古代帝王的后代。

这类封国一般比较小,有的只是象征性的,在西周政治中作用不大。

西周的封国,有的是原来就建立的,周重新明确了跟它们的关系,有的是经过一番开辟草莱的活动,建筑了城郭宗庙才开始建立起来的。

诸侯对天子有隶属关系,有镇守疆土、捍卫王室、交纳赋税、朝觐述职的义务。

诸侯在封国内是君主,初封时就是半独立状态,在封国内亦实行分封。

国内土地的一部分归诸侯直辖,一部分土地作为采邑分封给他的卿大夫,卿大夫又以同样的情况分土地给士,士直接统治、剥削庶民。

分封制也是与宗法制相结合的,就是嫡长子世袭制。

从西向东,重要的封国在黄河北岸的是晋、卫、燕,在黄河南岸的许、蔡、陈、宋、曹、鲁、齐。

东南最远的吴和建立较晚的秦和郑,后来也发展成为重要的国。

王室分封宗亲功臣的既定制度,辅以明确天子权力和诸侯义务的周礼约束,决定了王室和诸侯之间的内在关系,使中央王国对地方诸侯的纵向联系加强。

同时,西周的诸侯国之间多有同宗共祖的宗亲关系或互通婚姻的姻亲关系,横向关系也较以前密切。

从强化中央控制能力和促进地方之间联系两方面看,西周分封制在历史上具有积极意义。

宗法制

宗法制是古代贵族凭借血缘对族人进行统辖管理的制度,也成为统治者维护社会和政治秩序的一种重要手段。

它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宗法制在商朝后期已经存在,到周朝变得更为典型和系统。

狭义而言只施行与大夫、士阶层,其家族始祖一般为国君嫡长子之弟即别子,别子分出自立家族,成为该家族嫡长子继承系统的始祖,其嫡长子后裔则称为“大宗”,世袭下去,故百世不迁。

始祖(别子)之庶子的子孙只继承其父,称为“小宗”,超过五世就不再有丧服的,故五世则迁。

广义而言,天子对诸侯为大宗。

以此定权位,分亲疏。

宗法关系的基本内容,实质上就是大宗和小宗依据自己的特殊身份,对不同范围内,包括直系和旁系亲属族人的管辖统治。

宗法制与分封制相结合,亲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相结合,有效地起到了维系社会、政治秩序的作用,这就是周朝有别于后世的一个重要特征。

春秋时期,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复杂化,严格意义上的宗法制度难以维持,至战国最终瓦解。

尽管宗法制已经崩溃,但宗法观念仍影响后世。

采邑:

周代,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爵,均世袭罔替,封地均称国,在封国内行使统治权。

各诸侯国内,置卿、大夫、士等爵位,楚国等置执圭、执帛等爵。

卿、大夫有封邑,对封邑也可以行使统治权、唯受命于诸侯。

《孟子.万章篇》:

“天子一位,公一位,侯一位,伯一位,子男同一位,凡五等也。

君一位,卿一位,大夫一位,上士一位,中士一位,下士一位,凡六等。

天子之制,地方千里。

公侯皆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凡四等。

不能五十里,不达於天子,附于诸侯曰附庸。

天子之卿受地视侯,大夫受地视伯,元士受地视子男。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普遍废除了卿大夫的采邑制度而实行郡县制,出现了有别于之前卿大夫的封爵,如通侯、君等。

这些新设的封爵有大小不等的食邑,但不能世袭。

共和行政:

发生于公元前841年西周时代周厉王专制,利令智昏,派卫巫监谤,禁止国人谈论国事,违者杀戮。

国人忍无可忍,起而暴动,厉王出奔。

宗周无主,朝政由周定公、召穆公共同执掌,一说由共国国君共伯和执政。

史称“周召共和”或“共和行政”。

这一年即共和元年是公元前841年,这是中国史籍记载有确切纪年的开始。

百家争鸣:

1.百家争鸣横贯春秋战国,但也有前后的变化。

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更像学者、教师,他们或是宁静地思考,或是广招门徒。

而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更像辩士,他们的思想基础~般在春秋时业经前辈创立,他们的作为是在学派间的争论中,捍卫并发展本学派的主张。

所以前期的著作多是对老师或创始人思想的语录,后期则多是争辩的论说。

2.诸子百家与时代的互动和相互选择。

各学派都在不断调整和深化自己的理论,努力适应着社会的要求。

学派与学派之间也不断地在相互争鸣中相互吸收、相互影响。

战国时期学术思想界自由争论的风气。

“百家”一语始见于《庄子?

天下》:

“百家之学,时或称而道之。

”言“百家”者,泛指其多,非实有其数。

《庄子?

天下》及司马谈《论六家之要指》均对“百家”进行分类,汉班固据刘歆《七略》分为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十家。

各派争论政治、思想领域的各种问题,如天道观、认识观、人性论、名实关系、伦理礼法以及各种政治主张。

“各推所长,穷知究虑,以明其指”,又互相影响,“辟犹火水,相灭亦相生”。

百家学说中的命题包含着后代许多学说的萌芽形态,成为后代思想家的思想数据和理论形式,并被加以改造和发展。

法经:

《法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成文法典,但它并不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典,在《法经》之前,已经颁布了很多法典,只是不过不太完善。

《法经》成为以后历代法典的蓝本,它的制定者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改革家李悝。

黄老之学:

黄老之学本来是战国时齐国稷下学宫的一派,是以道为主兼有法、儒的复合思想。

这个学派主张,道生法,守道就是遵法,法和礼并用,从而达到“清静无为”。

这种“无为而治”,反映了人民厌恶暴政,渴望宁静安定的情绪。

刘邦之所以欣赏陆贾的“无为”政治主张,原因就在于此。

党锢之祸:

东汉桓帝、灵帝时部分官僚士大夫和太学生联合反对宦官专权,以此被禁止仕宦或参与政治活动,时称“党锢”。

东汉后期,清议盛行,对时政有很大影响。

桓帝时太学生三万余人,以郭泰、贾彪为首,与司隶校尉李膺、太尉陈蕃等互相褒重,抨击宦官集团,延熹九年(166),司隶校尉李膺诛杀交结宦官的方士张成,宦官教唆张成弟子牢修上书,诬告李膺结交太学诸生,共为部党,诽谤朝廷。

桓帝下令捕李膺等党人下狱,株连太仆杜密及陈寘、范滂等二百余人,太尉陈蕃免官。

次年,党人被赦归田里,禁锢终身。

是为第一次党锢事件。

灵帝即位,外戚窦武与太傅陈蕃共同执政,起用李膺等党人,密谋诛杀宦官。

事败,窦武、陈蕃被害,李膺等人复遭废锢。

建宁二年(169),宦官侯览使人诬陷党人张俭结党图危社稷。

宦官曹节也趁机奏捕杀害李膺、杜密等百余人。

其后被宦官指为党人,或因仇怨陷害和官吏滥捕而死、徙、废、禁者又有六七百人。

熹平元年(172)宦官又借机逐捕党人和太学生千余人。

五年,灵帝下诏州郡,凡党人的门生、故吏、父子兄弟及五服的亲属都免官禁锢。

是为第二次党锢事件。

直至中平元年(184)黄巾大起义爆发后,灵帝才下诏赦免党人。

西域:

是我国古代西部疆域的惯用名称,这里沙漠多,土地少。

在绿洲上散布着一些城邦小国。

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简称丝路。

是指西汉(前202年—138年)时,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东汉时以洛阳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

外两条冠以“丝绸之路”名称的交通路线)。

因为由这条路西运的货物中以丝绸制品的影响最大,故得此名(而且有很多丝绸都是我们中国运的)。

其基本走向定于两汉时期,包括南道、中道、北道三条路线。

【丝绸之路】古代中西交流的重要商路,开通于西汉。

当时,自长安经河西走廊通向中亚共有两条路。

一条出阳关,沿昆仑山北麓西行,经安息到达大秦,或者由大月氏南人身毒;另一条路是出玉门关,沿天山南麓西行,至康居等地。

丝绸之路加强了中西经济、文化交流。

五经博士:

汉武帝时立五经博士,每一经都置若干博士,博士下又有弟子。

博士与弟子传习经书,分成若干“师说”,也就是若干流派。

武帝时的五经博士共有七家。

武帝以后经学日益兴盛,博士的数量也逐渐增加。

到了东汉光武帝时期,确定了十四家博士。

据《后汉书•儒林列传》记载:

“于是立五经博士,各以家法教授,《易》有施、孟、梁丘、京氏,《尚书》欧阳、大、小夏侯,《诗》,齐、鲁、韩,《礼》,大、小戴,《春秋》严、颜,凡十四博士。

”这十四家都属于今文经学,其官学地位一直保持到东汉末年。

九品官人法: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官吏选拔制度。

东汉延康元年(220),曹丕用吏部尚书陈群建议,立九品官人之法。

说见《三国志?

魏志。

陈群传》,事在曹丕代汉之前夕。

然《宋书恩幸传》言:

“汉末丧乱,魏武始基,军中仓卒,权立九品”。

据此则曹操时已有此法,或陈群据以立为定制。

其法用有名望,善识别人才者为“中正”,州郡皆置。

使区别当地人士,分为九等(九品)。

政府据其所定,选择任用。

曹芳时,驷马懿当国,于各州加置大中正,遂有大、小中正之别。

九品官人之法初建时,乡邑清议,不拘爵位,褒贬所加,有劝励作用。

然任中正者趋势则不暇举贤,畏恶则不敢疾恶,循至只问门第高下,不究贤愚善恶。

终至晋刘毅言其弊,“下品无高门,上品无寒士”。

隋废。

八王之乱:

西晋宗室间争夺皇权的变乱,与乱者主要有汝南王亮,楚王玮、赵王伦、齐王冏、长沙王乂、成都王颖、河间王顒、东海王越。

晋初大封同姓王,握军政实权,武帝死后,惠帝妻贾后与辅政外戚杨骏争权。

元康元年(291),贾后与玮合谋发动禁军政变,杀骏。

而大权却为亮及太保卫瓘所掌握,贾后野心未能实现。

复使玮杀亮、瓘,事后反诬玮矫诏擅杀大臣,将玮处死。

九年,贾后废太子遹。

次年杀之,伦、冏以此为名,联兵入宫杀贾后。

永宁元年(301),伦废惠帝自立,冏于许昌起兵讨伐,颖、顒举兵响应。

禁军将领王舆起兵杀伦,迎惠帝复位,冏以大司马执政。

太安元年(302)底,顒起病讨冏,乂于洛阳为内应,入宫擒杀冏而执政。

二年,顒、颖合兵讨乂,联军屡败,洛阳旧困不饥,永安元年(304),越与部分禁军合谋擒乂,送于顒部将张方,为方所杀。

颖入洛阳为丞相,复返邺城,以皇太弟遥控朝政。

越挟惠帝率禁军攻邺,大败于荡阴,张方趁机再占洛阳。

后并州刺使司马滕与幽州刺使王浚联兵破邺,颖挟惠帝奔洛阳。

旋为张方送长安。

永业三年(306),越再起兵杀颖、顒。

同年毒杀惠帝,另立怀帝,权入越手,八王之乱终结。

侨置州郡:

八王之乱和永嘉之乱后,北方人口大量南迁,为应付大量南下移民,东晋南朝政权利用侨寄的方法,设立了众多的侨州、侨郡和侨县,以安置北方南迁来的移民。

政府在流民聚居之地,按流民原籍之州、郡、县的名称设立临时性地方行政机构,进行登记和管理,并以流民中的大族担任刺史、太守和县令。

侨州郡县原意本是寄寓,并无实土,侨州郡县的户籍亦只属于临时性质,著籍者可享受免除徭役的优待。

侨州郡多在丹阳、晋陵、广陵等郡境内,侨州多以司、豫、兖、徐、青、并六州为名,侨郡、侨县更是不可胜数,由于侨州郡、县数目繁多,故此在行政管理上造成诸多不便,统属亦十分混乱。

由于十六国时期北方曾发生过多次战乱,令致大量移民南迁,于是侨州郡越来越多,领土却越来越小,有时甚至会出现两郡同置一县和两州同治一郡的双头郡县,行政区划十分混乱。

为解决问题,东晋南朝曾多次实行土断,以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由是裁撤或合并一些流寓性的地方机构,许多侨州郡县被省并。

但在省并的过程中,朝廷又往往把一些江南的县邑,转移给侨州郡管辖,使得侨州郡有了实际辖地,这样不仅没有彻底消除侨州郡,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搞乱了长江中下游固有的地方行政系统。

均田制:

北魏初年,在宗主督护制下,官府对辖区内的户籍、田数都无从掌握,徭役、赋税也无从征调。

太和九年(485年),孝文帝下均田令,实行均田制,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到唐建中元年(780年)始废弛。

均田制是由代北实行的计口授田演变而来的,主要内容有如下四点:

一·男子十五岁以上,受露田四十亩,桑田二十亩;妇人受露田二十亩,分露田时会加倍或加两倍授给,以备休耕;身死或年满七十岁,须还露田于官,桑田则为世业田,不须还官;按照规定,桑田内要种植一定数量的桑、榆、枣树等,至于不宜蚕桑的地区,则改受麻田,当中男子十亩,妇人五亩。

二·露田、桑田均不得买卖,但「盈者得卖其盈,不足者得买所不足。

」三·奴婢受田数量和办法与农民相同。

他们可得壮牛一头,田三十亩,但不再给桑田。

四·地方官吏各随在职地区给予公田,刺史十五顷,太守十顷,治中、别驾各八顷,县令、郡丞六顷。

新旧任相交接,不许出卖。

均田制实施初意为按口授田,平均地权,但由于地主拥有大量私属奴婢,加上他们又多隐瞒土地,以致所分的田土超过了法令所限,令到农民所得的土地达不到应受的额。

但均田制在当时还是有积极意义的,如规定每户占有土地的数量,规定不准买卖,这些规定在一定的时间内和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豪强大族兼并土地。

国家公开授田,可以招徕流民和豪强大族控制下的依附农民,有助于开垦荒地,发展生产。

自耕农增多,户口滋殖,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调发徭役。

府兵制:

府兵制为古代一种兵制。

为西魏时宇文泰所建,此后历北周、隋而至唐初,制度日趋完备,唐天宝年间始废。

府兵本泛指军府之兵。

西魏大统三年(537年),宇文泰为柱国大将军。

八年(542年),初置六军,并相继以李虎、元欣、李弼、独孤信、赵贵、于谨、侯莫、陈崇为柱国大将军,宇文泰则为全军统帅,督中外军。

元欣为魏帝至亲,从容禁闱。

其余六人,分别统率六军,各督二大将军,分掌禁旅,当爪牙御侮之寄。

此外又在每大将军下设二开府。

凡为二十四员,分团统领,是为二十四军。

每一团,仪同二人,自相督率,不编户贯。

十五日上,则门栏陛戟,警昼巡夜;十五日下,则教旗习战。

无他赋役,每兵唯办弓刀一具,月检阅之。

甲戟戈弩,并资官给。

赐诸将鲜卑复姓,且令所部士卒皆用其将姓氏,是为府兵制。

三长制:

是北魏中期为控制户籍,及取代宗主督护制而实行的基层政权组织。

孝文帝太和十年(486),纳内秘书令李冲建议,规定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

三长必须由乡里中能办事而又谨守法令的人担任,职掌为每四年造一次户籍,检查户口,监督耕作,征收租调,征发徭役、兵役及照顾孤贫老弱等。

邻长可免除一夫征戍,里长二,党长三。

推行三长制使课有常准,赋有恒分,苞荫之户可出,岁贯彻均田令、发展生产和加强中央集权均有利。

废除宗主督护制和实行三长制,沉重打击了世家大族的利益,因而遭到不少守旧派的反对。

但在北魏文明太后、孝文帝和李冲等执政大臣的坚持下,三长制得以继续实施。

三长制之行,加强了中央集权,使所征租调有所根据及确立准则,加上大量的隐匿户得以清查,因此数年间,国家财政收入增加了几倍,社会经济有所恢复和发展,一时天下称为便利。

北魏后来的均田制,就是在三长制的基础上推行的。

敦煌莫高窟:

莫高窟(DunhuangCaves)俗称千佛洞,被誉为20世纪最有价值的文化发现、“东方卢浮宫”,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

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现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

近代发现的藏经洞,内有5万多件古代文物,由此衍生专门研究藏经洞典籍和敦煌艺术的学科——敦煌学。

1961年,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198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大索貌阅:

鉴于南北朝以来,广大农民为了逃避赋役,或诈老诈小,或依托豪强,或潜逃流亡,脱离户籍。

隋文帝为了查实应纳税和负担徭役的人口,开皇五年(585),隋政府下令州县官吏大规模地检查户口,叫做“大索貌阅”。

即按户籍上登记的年龄和本人体貌核对,检查是否谎报年龄,诈老诈小。

如有不实,保长等要办罪。

通过检查,大量隐漏户口被查出,增加了政府控制的人口和赋税收入。

唐代继承隋法,并进一步制度化。

唐律疏议:

原名律疏;又名唐律、唐律疏义、故唐律疏义,是东亚最早的成文法之一。

唐朝刑律及其疏注的合编,亦为中国现存最古、最完整的封建刑事法典。

三十卷。

永徽三年唐高宗令长孙无忌等十九人人撰成,永徽四年(653年)颁行。

《唐律疏议》继承魏晋南北朝以来的立法成就,创造性的于律条之后附上注疏,使得「疏在律后,律以疏存」,被认为是中国法制史上之立法典范。

由于礼与法在《唐律疏议》里之完美结合,使汉代肇始之「春秋决狱」正式废止。

同时,《唐律疏议》的律文和疏文反映了唐代社会各阶级、各阶层的法律地位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以及某些政治经济制度,是研究唐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中国风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