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战略与国家十二五规划探讨.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170642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76.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战略与国家十二五规划探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企业战略与国家十二五规划探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企业战略与国家十二五规划探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企业战略与国家十二五规划探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企业战略与国家十二五规划探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企业战略与国家十二五规划探讨.docx

《企业战略与国家十二五规划探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战略与国家十二五规划探讨.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企业战略与国家十二五规划探讨.docx

企业战略与国家十二五规划探讨

2010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主题论坛:

十二五规划与企业战略

主持人曲向东:

非常感谢项兵先生带给我们非常具有启发式的演讲,接下来进入我们今天主题论坛板块,题目是“十二五规划与企业战略”,在进入这个板块之前,正好我们要提醒大家一下。

在每位座位上有这样一个问卷:

面对2011年准备好了吗?

这个问卷也恰恰说明了,我们每一个企业界朋友应该都会非常关注抬头看路的问题,路到底在哪里。

我们接下来论坛部分就将讨论这个话题,这个问卷稍候请大家抽出时间填写一下。

【主持人:

中央电视台曲向东】

接下来这个板块,我们将有请下面嘉宾参与讨论:

他们是:

宝钢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徐乐江、IBM大中地区董事长及首席执行总裁钱大群、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李东生、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文京、摩立特集团首席执行官JosephB.Fuller、苏黎世金融服务集团亚太及中东地区首席投资官HansjoergGermann、香港科技大学商学院院长郑国汉先生。

欢迎各位和我们一起分享我们这个抬头看路的问题,其实我想面临2011各位企业家朋友最关注的问题就是十二五规划,尽管目前还没有看到完整的十二五规划,但是它的整个精神要旨、指导性意见大家都已经看到了。

从这个规划当中,我们能够了解到面对未来5年,甚至更长的时期,在这个十二五规划当中,有一些我们非常熟的词,比如说扩大内需,但是我们也发现这些熟悉的词有了新的增长,新的延展,比如扩大内需的长效机制。

我们也看到一些跟过去不太一样的提法,过去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但是在十二五指导性意见关键是民生包容性增长,似乎是共同富裕的需求。

在产业发展方面,多年来一直提倡产业转型调整,在十二五当中明确看出从生产型投资转向民生性投资,传统产业实现集群化战略,新兴产业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等等这样一些新的趋势,面对这样的一个环境对我们的企业在做决策的时候,会去做一个什么样的思考?

我想应该是我们今天上午这个论坛的主要分享观点。

我们哪位嘉宾先和我们分享,您对这个话题的看法。

【IBM大中地区董事长及首席执行总裁钱大群】

钱大群:

谢谢主持人,特别感谢给我们提供这个机会。

在前面刚刚听到很多领导和演讲嘉宾,对我自己启发很大。

对我而言,是第一次坐到这个台上说,与其说发表自己的看法,不如说我来学习。

对于十二五的发展,我从IBM的角度,第一个我想谈的,我觉得认可的是什么?

第二个我觉得作为一个从科技以及做科技服务的公司,我认为在此时此刻我自己告诫自己有三个方向。

第一个我们很认同随着全球改变,此次十二五的精神在如何把国内内需提升起来,使得把经济结构调整的更好,不止是国家富,使得人民更富,这个基本的设计精神想来是非常了不起的。

下面的问题是说,在前个五年计划,事实上也有谈到类似的论点。

问题是说,在这次往前走的时候,我们怎么做可以把那么好的一些精神不止是落地,甚至加速他的改变。

所以,在这里我认为有三件事情,我觉得是很重要的。

第一件事情我认为是说,今天在随着改变的时候,如何用同样的资本和同样的投资和资源,加入能够善用科技的能力,进行科学技术,或者今天未来的能力一起共同来创造,落地的时候,可不可以做到以前做不到的事情,这是第一个,我觉得可以应用,可以发挥的事情。

第二个事情在整个转型里面,企业扮演的角色比以前更重要了。

我很认同企业家杂志在几年以前有一句话是说,国家兴,企业就兴,或者说企业兴盛国家就兴盛。

在这次“十二五”计划,假如在谈到宏观的,不管是在内需能否提升,产业结构能不能调整,或者能不能够让这个社会福利做的更好,我认为此时此刻企业界扮演的角色比以前来的更大。

最后一个我想提到的是说,在座各位,早上也学到很多,都是很成功的企业家。

我从IBM的角度告诉自己,明年我们也要庆祝100岁,100岁的老店。

但是对IBM而言,即便今天稍稍有一点成就,不管在全世界还是中国,今天的成就不代表明天成功。

在大格局产生改变,我把这个企业加速他的变革,即便今天我们可以庆祝成功,在“十二五”当中去进行改变,不但不能变成领头羊,反而跑到后面去。

所以,以上是我自己的看法,总的来讲,虽然全世界的金融变化会很大,在中国的企业发展的时候,还是站在天时地利人和方面正确做事,“十二五”规划可以让中国企业在全世界不止大,而且强。

主持人曲向东:

我相信您看到“十二五”规划指导性意见,假如这个计划出来了您会认真从头读到尾吗?

钱大群:

会的,现在我们就在仔细研究。

我们认为这是对中国影响很大,事实上中国已经影响全世界,了解中国的发展方向,我认为可以得到双赢,可以让企业随着中国政府的发展配合起来,或者为我们自己在这样的发展方向说,我们谈到刚才内需扩大,产业结构转变也好,或者使得以人为本的社会制度也好,假如一个企业可以积极扮演一个角色,不但使得企业更成功,中国的经济发展脚步更快速,全世界也造福,我们不仅会等到出台之后研究,现在也很仔细在看。

主持人曲向东:

IBM在整个大中华区发展战略制定的时候,您怎么会思考适应“十二五”发展方向性改变,来调整IBM的战略呢?

钱大群:

这个问题很好,我原来来之前有一个答案。

坐在这里听的时候,上半场让我确定下面想给大家报道两件事情。

第一即便IBM在全世界明年庆祝100岁,即便IBM在中国也不错,我们要进行调整,使中国企业有价值,使中国政府认为在十二五规划里面觉得IBM有价值。

以前大家都谈创新,以前是把全世界创新很好的东西,带到中国来把我们产品服务提升。

我认为中国已经从组装制造业变成一个实体,要变成制造大国的同时也进入创新的大国。

所以,IBM如何能够把转变变成一起跟中国企业创新,一起在这里创新以后,甚至把我们一起共同成果带到国外去。

我认为我们要做这个很大调整,我们今天很骄傲说我们有研究单位,有开发单位在中国,但是我们要调整跟中国所有企业的领头羊配合起来,在各行各业一起做创新的时候,不仅有中国特色解决中国经济问题,事实上可以一起带到国外去。

其实,我们跟国内很多企业合作,这是一个思考。

第二个思考是人才和创造力,我们说企业很成功,IBM在去年,大家可能没有注意,IBM每年财富会评估一次全世界所有企业里面打造领导力排名前面的公司。

IBM在去年是在第四季度评估是全世界打造今天以及未来领导能力排名第一名的公司,倒不是很骄傲谈这个事情,而是说,随着十二五计划,我们谈到有了共识之后如何创造新的动力,要有新的领导能力去创造未来新的动力。

所以,第二件事情IBM要如何跟中国,不管是在学术机构,企业机构结合起来一起研究今天以及未来适合中国的领导能力,在今天创造新的创新能力,或者走到全世界,这个能力如何培养,IBM配合中国企业在十二五把这个方面做好,可能做到好的思路,提高新的价值,这是真正要做的。

主持人曲向东:

谢谢钱大群先生,有请下位。

李东生:

关于十二五规划我感觉最大的特点,从原来强调经济增长的转变到更加重视经济增长的质量和价值,所以在这个规划里面对GDP增长的数据基本上没有提,更强调如何通过创新,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来提高经济增长的的质量。

另外一个在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和区域均衡发展方面,也是给予更多的关注。

我觉得十二五规划这种设想是符合中国经济发展目前这个阶段要求的。

我相信这个规划提出来,中央政府也是希望能够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特别是经济界的这种意见做出修订,在明年是会正式完善和发布。

我这里想讲的是,在面对下一个五年计划,在面向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时,作为中国企业我们应该怎么去适应这种变化,怎么能够保持一个持续的发展。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济的成长主要是靠整个经济量的成长拉动,当然这一块我们经济学家把它总结为三驾马车,投资、出口和内需。

现在从结构来讲,未来内需这一块,对我们经济成长的贡献将会更大,这也涉及到我们国家整个经济结构调整的问题。

但作为中国企业,在下一轮全球经济增长当中如何能够寻找自己的更好的发展定位,我想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产业所要做的事情可能是不一样,不是想从电子,作为一个电子信息产业这个角度来看,我们未来发展的话,我们整个产业,我们这个行业应该做哪些改变,应该更关注哪些。

首先从企业的核心价值来讲,这一点我觉得基本上可以是传承的。

在我们企业很多年前成立的时候就提出“为顾客创造价值,为员工创造机会,为社会创造效益”。

前几年企业整体上市之后,我们还是加上一条,为股东创造利益。

企业这种核心价值,一定是根植于企业文化价值的传承。

但是,在企业经营策略方面,是一种新的变化。

简单讲,从企业发展来看可能更多要从原来靠效率成本的竞争优势过度到要靠更高一种技术附加值。

在技术附加值是有两个方面来构成。

一个你需要有更多的投入,在我们这个产业里面,我们和国际的领先企业有差距,事实上大家在企业的财报上就可以看到一个明显差距。

我们的企业总资产,净资产,和我们的竞争对手,国际上的竞争对手差距还是比较大的。

特别是在基本的这种核心技术,产业这种投入方面中国企业是不足的。

你要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要提高你的附加价值,可能在我们这个产业里面,还是需要持续的这种投入。

目前中国企业和10年前比,我们已经有一个很大的提高。

但是,从整体实际上来讲,差距还是客观存在的。

另外一个更重要的,我们需要在商业模式创新、产品技术创新方面要能够争取另辟蹊径,能够根据中国企业的特点、中国市场的特点,能够走自己的发展路,能够在短时间内尽快的缩小和这种国际领先企业的差距。

另外一个在这种发展当中,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进程是要继续加大力度去推动的。

我最近在北京,年末参加一些会议,也听到一些观点,说中国企业大家要更加关注国内市场,不要做那么多国际业务。

我觉得这种看法是短视的,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大的趋势。

虽然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指到西方国家采取一些贸易保护措施,但是大家留意到在最高层国家领导人会议上,譬如说G20峰会。

大家对进一步开放全球市场、推动经济全球化这个大方向是大家都认同的,虽然有些人,有些国家他理论上认同,实际上采取一些保护的措施,但整个趋势我认为是不会改变的。

中国企业要在未来建立一个全球竞争力,要持续发展一定要建立自己的全球竞争力。

在这个过程中,别的我就不想多说,我想强调一点,最近我们通过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引发的一些问题,带来的一些思考。

我感觉在过往经济全球化,这个全球经济发展游戏规则主要是由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主导来制定的。

这个规则对新兴国家的成长,在许多方面是不太有利的。

所以,中国企业在国际化的过程中还面临如何能够参与推动新的国家经济规则制定的过程。

这项工作不能单靠政府,当然政府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但是,我们企业能够在这一个行业当中、在全球产业里面占更大的份额,有更大的话语权,这也是能够推动一个新的国际规则的建立,以上是我的观点,谢谢。

主持人曲向东:

谢谢李东生先生,两位举手。

郑先生,距离远先让你发言。

【香港科技大学商学院院长郑国汉先生】

郑国汉:

我是从香港来的,想跟大家分享一个看起来的矛盾。

中国企业刚才也有谈到一些,有人当我们傻瓜卖高价给我们。

但是,竞争角度来说,国外对中国企业的竞争力是很害怕,这是一方面。

另外一方面我们说自己有很多不足,看起来有相当的矛盾,但是你想象国外也好,国内也好,都是有不同的标准,或者是一个对比来看自己,或者是看人家。

所以,也不是矛盾。

因为他们看到中国企业的强大,尤其是中国企业的成本优势,甚至看到我们在创新方面有潜力,所以他们很害怕。

但是中国企业他定位定的比较高,我们很多时候说我们还是不行,因为我们跟美国有这么大的距离。

所以,从那个角度来说,我们的确有很多不足的地方。

但是,我觉得这都是一个阶段,我们是发展一个阶段。

所以,这个阶段就回到我们是否必须认为自己什么不行,我认为不是。

中国事实上是有强大的竞争力,但是我们要知道这种竞争力来源,假如没有足够的创新,我们是没有办法支持下去。

所以,说到我们价格战、成本战,我觉得本来我们就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唯有的条件,是在开始的时候靠这个东西成功赚了第一桶金,问题是怎么利用这第一桶金通过其他形式发挥出来。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企业整体来说,行业和企业还是创新能力不够。

所以,我们很多时候看到一样东西赚钱,大家一窝蜂上,然后就打价格战。

这个事实上反映了我们整体来说,创新意识不够。

第二我们是否受了一些公司影响,要打商业战,当然不能100%透过来,否则两面受伤。

我们要先做好小创新,才能吸引大创新,做大创新。

刚才讲到Google,软件、IBM,我们长江商学院院长说什么时候做大创新,Google,微软,IBM我觉得我们在这个阶段还是不能强求的事情,我们先把事情做好,因为你专注的时候也必须创新,专注把一件事情做好,事实上背后是很多小创新才能把你的竞争力提上去。

所以,从企业角度来说,我觉得我们的挑战是这样子的。

我们要保证我们生产力的提升,包括背后有很多创新支持。

可以在我们将来不依靠低工资,在相当高工资之下,我们企业还能赚钱,这个就是我们企业的挑战。

大创新我觉得你看全世界不是很多国家能做到,我们中国文化要做一些调整,我们教育制度肯定要改变,我们社会要接受一些人,他所谓一种不同人生态度,我们要接受,否则我们很难出那种完完全全突破性的一种创新。

当然我们企业要求我们从人力资源方面,国家必须加大投资。

因为没有足够的人力资源,怎么可能企业要有高水平工资之下,还能够有竞争力,还能够有盈利。

我昨天参加一个会,有一个朋友说,我们中国的工程师他的薪酬跟国外相比,三分之一,四分之一。

所以,我们可以利用更多工程师,就算每个工程师跟国外他的能力可能不是100%同比,但是我们几位一同做,我们可以把质量做的更好。

我想起大概5、6年前在美国有一个报纸说过这样一个问题,中国不单只是他的成本低,他质量,甚至有些地方已经超越美国。

因为他工程师代价成本比较低,他可以做的更好。

我最后说几句话,就是消费者。

大家谈到我们太多这种炫耀性的消费,我觉得也是一种过度性的东西,阶段性。

你看国外也有这种情况吗,美国以前甚至有个经济学者,他主要研究美国人炫耀性消费,这种社会心态。

所以,所谓新富,旧富,新钱旧钱都有一个过程,我们不要迷这个东西,玩玩就可以。

现在欧洲有很多国家,比如法国,他基本上没有很多重大竞争力,但是他有很多东西,酒、香水,其他东西我们要花很多很多钱去买,老实说我就不买他,我希望我们中国的消费者,财富拥有者完全不用这么迷,因为那个财富赚的不容易,应该利用到一些更长远对社会有益的地方去。

主持人曲向东:

谢谢郑国汉先生,他跟我们分享一下您刚才听论坛的感受。

对我们刚才这个话题,十二五规划与企业战略话题,您也应该有一些独特感受,从香港角度,从西方角度,他们更熟悉自由市场方式,包括企业决策等等。

当时我们十二五规划已经不再叫五年计划,以后叫规划,但对于政府规划性指导性意见,和企业战略之间关系您怎么看?

【香港科技大学商学院院长郑国汉先生】

郑国汉:

我同意刚才一位讲者讲的话,多听业界的意见。

中国过多搞科学的人对创新的影响,创新刚才讲者都说过,创新不应该是,也不完全来自技术。

很多时候,技术本身没有很重大的变革,但是你怎么利用这个技术,那才是赚钱的。

以前你看到大概是80年代,90年代,美国人觉得他很傻,因为创新都是美国人做,钱都是日本人赚去。

所以,当时有这么一个说法,后来有人分析日本跟美国企业他对所谓制造过程投资,跟一个新产品创新,美国人跟日本人当时是倒过来的。

美国人三分之一钱花在产品新技术创新,而日本人三分之三花在过程改善这方面创新,所以结果美国人创新了,但是钱是日本赚去的,我觉得很聪明。

但是美国人有巨大好象Google这方面,其他国家学不到,也不容易学,那都是美国人做得到,其他国家很多人做不到。

所以,因为很多商界技术并不是在大学,比如说波音技术大学有吗,Inter的技术大学有吗,多听业界的话,配合科学家,但是不能光听科学家。

主持人曲向东:

您强调政府在制定规划多听业界意见,如果规划出台和确定,对于企业来讲,它会有什么影响,应该因此做什么样的决策呢?

郑国汉:

对于政策环境来说,企业只能是接受。

当然这个政策环境还没定型之前,企业可以影响,去做影响。

但是定了之后,企业事实上没有什么办法,只是说政府的政策是什么样子,我们就是否跟着他,或者企业做自己的事情。

所以,从这个角度,从整个中国自主创新,我们叫知识产权这方面我觉得政府在制定的时候,当然法规是很重要的,这个在保护自主创新这套法规必须政府来执行。

但是,在发展不同的技术,不同的产业肯定必须应该有产业来参与制定政策。

主持人曲向东:

好,刚才郑先生给我们提出一个非常有意思,可能会引起争论的一个争论点。

好象郑先生观点多少有点消极,政府制定这个规划之后,企业只好顺从遵守。

我们来听听来自企业界的观点,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 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文京】

王文京:

我们公司前段时间也组织一次对十二五规划指导意见的学习和解读,解读下来我们看到十二五规划主题是科学发展,主线就是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那么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涉及到方方面面,首先可能最重要还是增长方式的转变。

由原来的增长方式改变为主要依靠技术进步,依靠管理创新,依靠人的素质提高。

刚才李东生董事长讲的,可能我们过去30年主要是靠量的扩张,新的阶段会转变为质的增长为主,这确实是一个巨大的改变。

而且,在这个背后我觉得也可以看到,如果说我们过去的30年是制造的成功,新的30年,在制造的成功上会转为创新的成功。

那么,大家今天对中国企业的创新能力可能还存有很多的疑虑。

但是,我接触很多企业,因为我们本身就是服务企业的,我接触到很多企业,包括很多高科技企业。

实际上,中国已经蕴藏着巨大的创新能力,我相信新的30年,新的时期中国企业的成功在全球的成功是更抓机遇创新。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还涉及到很多其他的方面,像刚才向东已经讲到产业结构的调整,市场结构的调整,包括分配结构的调整,一次分配的加大。

除此之外,还有企业的发展理念,商业价值观的改变。

前面几位嘉宾演讲,突出就是讲的这个问题。

确实,我们看到中国企业在新的阶段,一定在发展的理念上,正在从原来比较集中追求高效率,转向追求高效的同时,还要追求创新,追求绿色的增长,这样一种结合。

我又一次把它叫做幸福企业,在往一个更加平衡,更加全面发展幸福企业这样一个方向发展。

这是我们对十二五规划的一些解读,今天话题是说十二五规划这样一个背景下,我们企业的战略选取。

我个人看法,十二五规划其实是一个标志,标志着我们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在向一个新的阶段推进。

我的一向里面,我们国家在推进很多重大的发展模式转变,差不多要经过两个五年计划和规划。

第一个五年计划规划其实是做准备酝酿。

第二个五年规划和计划就被全年实施,比如增长方式的转变。

其实在十一五规划的时候就提出来了,一部分先行企业已经这么做了。

但是,十二五跟十一五我认为最大的一个差别,成为整个系统推进的战略,国家的战略,不是一部分先行企业要做的行动,而是所有的企业都要采取的行动,都要转变我们的发展方式,增长的方式。

在这个背景下,实际上标志着我们中国企业的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时期。

那么,在这个新的时期里面,也有很多很大新的机遇,在这种新的机遇下,我们完全可以寻求去获得新的发展。

集中的说,我觉得就是转型升级。

转型升级,其实十一五规划的时候大家都在谈论,但真正到了十二五规划阶段,它必须是所有企业的一个普遍行动。

所以,我觉得企业战略就是来结合十二五规划的话,我们在企业战略上,就是把转型升级,这个战略推进好。

最后,我想谈一下,因为我是来自软件IT行业,我们这个行业的企业,我们在这样一个十二五规划阶段,我们的一些应对策略,我们的一些机遇。

总的来看,我们分析下来,我们觉得十二五规划对我们这个行业,对软件,对IT这个行业是特别好的一个规划时期。

我们越分析越振奋,这是我们特别难得的一个发展机遇期,可以说是战略机遇期。

原因很明显,第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它必须要依靠技术进步,要依靠管理创新,依靠人的素质提高,这些今天都离不开对信息技术的应用。

那么,信息技术的应用在我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样一个过程之中,它成为一个很基本,而且是所有的企业和机构都要应用的一个技术。

那么,这个就会给我们带来巨大的机会。

我们也在市场上感受到了,现在企业在信息化上投入的力度,投入的深度,我们感受到这个市场带给我们巨大的这样一个发展机遇。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未来的一个时期,我们有很好这样一个,因为有很好的社会需求,有很好的市场机会。

那么,给我们带来了很好的发展机遇。

而且与此同时,也可以说也是我们这些软件和IT企业发挥我们更大程度发挥,更普遍的发挥我们价值和作用的时期。

用友我们自己几年前确定使命,信息技术推动商业和技术进步。

实际上在十二五规划期间,配合国家这样一个大的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企业的转型升级,我们这个使命的实现就有更广泛的舞台,更宽阔的空间,我们可以把我们的技术和服务能够为更多企业转型升级,为整体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发挥更大作用。

所以,我们的价值也会更大。

另外一个有利因素,因为这次十二五规划也明确提出来战略性新兴产业,信息业技术也作为这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

我相信国家也好,社会也好,对这个国家扶持,支持,促进的力度也会更大。

从这两个方面来讲,我觉得我们遇到一个特别好的发展机遇,我们可以预见,包括软件在内信息产业会迎来一个新的黄金10年。

在这个背景之中我们还有一个产业浪潮在同时发挥作用,十二五里面也体积到了,就是云计算这样一个新的产业浪潮,它会带给我们这个产业,带来一个巨大的改变,这个改变既是一个巨大冲击,但同时更是一个巨大的机遇。

所以,这个机遇我们把它把握好,跟十二五规划这样一个整个竞争结合起来,这个产业浪潮本身也在推进和促进我们的发展。

我们在结合十二五制定我们计划的时候,还有一点我们也要看到。

我们的人力成本提升,这个问题会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因为这次我们可以看到,国家的分配政策,一次分配力度会加大。

所以,我们可以预见我们人员成本肯定会持续的高速上涨。

那么,我们依靠低成本这个模式肯定是不行了,所以我们必须要转变为机遇价值,我们的员工收入会更高,我们的人员成本会更高,但是我们要给客户创造更大的价值,通过创造更大的价值在这种高成本环境下的发展。

主持人曲向东:

谢谢王文京先生,我看王文京先生在谈的时候几次由衷的笑了,的确看到很大的机会。

我想也应该问问徐乐江先生,刚才是软性,还有一个硬性的钢铁公司,你们怎么看?

【宝钢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徐乐江】

徐乐江:

很高兴参加这个大会,今天论坛主题是十二五规划和企业的发展战略。

首先想跟大家分享一下,前面柳传志老总说了到了新的发展时期,我们得看看前面的路和前面的环境。

我参加了五中全会,是中共中央向政府做十二五规划的一个建议。

在结合我的行业,实际上改革开放30年走到现在,我认为我们十二五规划很大的一个变化是整个发展的方式转型,或者按照我们项院长说整个国家要做一个创新。

因为中国改革开放本来30年前就是没有路的,大家如果记得伟人邓小平说的“摸着石头过河”,回忆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现在对市场经济没有任何人来质疑了。

走到今天,尤其是这次全球金融危机,加上中国自身发展,外人看中国觉得不错,当时GDP到了12%。

我们自己看看,尤其这三年走过来到了一个要发展方式的创新。

我就举几个数字给大家听,2000年的时候中国钢铁行业1.2万吨左右,今天6.2亿吨,增加5倍。

有人类历史以来,我一直说过亿吨的国家只有四个,美国,日本,前苏联,中国96年过亿吨,现在倒好,今年是6.2亿吨左右,产能7.2亿吨,可能有人说还会多。

2000年的时候中国当年GDP大家可以去查一下,我们用了13亿吨煤左右这是消耗,不管是发电,包括炼钢,整个用的煤,我们最主要的能源介质是煤。

今年用多少煤?

今年大概连进口一起加起来33亿吨。

我们的目标是干什么?

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比2010年GDP还要大,大家算算钢铁量要翻到12亿吨,全球08年金融危机就是12亿吨,今年大概能恢复到13亿吨,这是全球钢产量。

那么,煤翻一番66亿吨,一吨煤不仅发电,还包括炼钢2个二氧化碳左右,这是原有的发展方式到今天也走不下去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