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169465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87.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新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新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新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新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docx

《新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docx

新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时、分、秒

1、钟面上有()根指针,分别是()、()和(),其中走得最快的是(),走得最慢的是()。

2、钟面上有()个数字,()个大格,()个小格;每两个数字之间是()个大格,也就是()个小格。

3、时针走1大格是()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分钟,走1小格是()分钟;秒针走1大格是()秒钟,走1小格是()秒钟。

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圈,分针走1圈是()分,也就是()小时。

时针走1圈,分针要走()圈。

5、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圈,秒针走1圈是()秒,也就是()分钟。

6、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

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

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

7、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正好成直角的时间有(整点):

()、()。

8、单位换算。

(每两个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

必须记住:

1时=60分1分=60秒补:

半时=30分1刻=15分

例如:

2时=()分1分40秒=()秒2时1刻=()分

9、经过时间的计算。

(结束时刻-开始时刻=经过时间)

注:

要分清时刻和经过时间。

时刻:

是指某个时间点(钟面上所指的刻度数),例如现在是上午8:

30;经过时间:

是指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例如一节课有40分钟。

在表达时,时刻我们通常可以写成几时几分或电子表形式,而经过时间我们一般要写成几小时几分。

10、经典习题。

书本第4页做一做1、2(体验时间的长短);书本第6页第4题;书本第7页第7题、第8题;书本第8页第9题、第11题。

 

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一)

1、口算。

(得数时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书本第10页)。

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书本第11页)。

练习:

76+23=54+28=86-37=

先算:

再算:

先算:

再算:

先算:

再算:

2、笔算。

(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笔算时应注意:

①相同数位要对齐;②从个位算起。

③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10,就向高一位进1;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前高一位退1当10,加上自己再减。

(书本第14页。

补:

在计算380+550时,可以想成()个十加上()个十等于()个十,也就是(),所以380+550=();在计算550-380时,可以想成()个十减去()个十等于()个十,也就是(),所以550-380=()。

3、估算。

(会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估算方法。

问你够不够时,我们可以同时估小或估大;如果同时估大还比它小,那就够了;如果估小还比它大,那就不够了。

4、重要习题。

书本第18页第12题。

(回忆课堂,能口头表述两种情况。

 

5、经典习题。

书本第13页第7题,第17页第5题,第18页第13题,第19页第3题,第20页第3题。

 

第三单元测量

1、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得比较精确时,可以用()作单位。

1厘米中间有()个小格,每小格的长度是(),所以1厘米=()毫米。

2、量物体的长度有时也用分米作单位。

()厘米就是1分米。

3、填一填,记一记。

1米=()分米10分米=()米

1分米=()厘米10厘米=()分米

1厘米=()毫米10毫米=()厘米

1米=()厘米100厘米=()米

1分米=()毫米100毫米=()分米

4、会测量线段的长度:

书本第22页做一做1、2两题;第24页1、2、5三题。

会画线段:

书本第25页第6题。

5、计量比较长的路程,通常用()作单位。

1千米=()米

6、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作单位。

能说出一些生活中用吨作单位的物品。

1吨=()千克。

7、学会用列表格的方法解决问题,做到有顺序、不遗漏。

(书本第33页)

8、能完整地口述单位转换过程,详见书本第23、27、32页这三页的红字部分。

9、经典习题:

书本第24页第3、4题,第25页第9、10、蓝色方框题,第28页第2、3、4、7题,第29页第8、9、10题,第30页第13、14、15题,第32页做一做第2题,第34页第1、2、3、4题,第35页第7题。

 

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二)

1、笔算加法要注意(P37):

笔算减法要注意(P41):

①相同数位对齐;①相同数位对齐;

②从个位加起;②从个位减起;

③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③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1。

例如403-158,个位不够减,向十位借,结果十位是0,该怎么办?

可以先从百位退1给十位当10,再从这个10中退1到个位当10,这时十位上是9。

就要向前一位进1。

如果前一位是0,则再从前一位退1。

 

2、加法的验算:

(书本第38页,不要忘记写“验算”)

①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

②用和减去其中的一个加数,看一看是否等于另一个加数。

减法的验算:

(书本第42页,不要忘记写“验算”)

①可以利用被减数减去差,看是不是等于减数;

②可以用加法验算(差加减数),看是不是等于被减数。

(加数+加数=和→和-其中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

3、解决问题——不同的问题可以选择不同的计算策略(估算或精算)。

例如:

书本第43页例题,解决“小红的爸爸大约应该准备多少钱才够?

”,只要大致的估计结果就可以了;而收银员收钱就需要精确计算出结果。

4、本单元重点是笔算方法和验算习惯的培养,速度目标“2至3题每分钟”。

5、经典习题:

书本第39页第5、6题;第40页第8、9、10题;第44页第2、3题;第45页第8、10、11题;第46页第14题;第47页第3题;第48页第2、3、5题;第48页第6、7题和思考题。

 

第五单元倍的认识

有2根,

有3个2根,我们说

的根数是

的3倍。

1、倍的本质:

两个数在相互比较,即一个量里包含了几个另一个量就是它的几倍。

例:

 

2、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解决。

(书本第51页)

3、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解决。

(书本第52页)

4、经典习题:

书本第53页第3题;第54页4~7;第55页8~11。

 

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

1、口算乘法(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

【书本第57页例1、例2】

2、笔算乘法:

(能说出积中每个数字是怎么得来的,详见书本第60、61)

多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

①相同数位要对齐;②从个位起,用一位数依次乘多位数的每一位;③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在乘法里,乘数也叫做因数。

3、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书本第66页)

4、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

计算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笔算乘法时,不管因数中间是否有0,都要用这个数去乘多位数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即使十位上是0也要乘。

当个位积不满十时(如302×4),十位上要用0占位。

(书本第67页例5)

5、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

计算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时,所列竖式的第二个因数要和第一个因数0前面的数对齐;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乘完后看因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写几个0。

(书本第67页例6)

6、解决问题。

例7,用估算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时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什么时候需要进行精确计算,什么时候需要估算;估算的过程中什么时候需要估大,什么时候需要估小,这些都要由题目中已知的数学信息和要解决的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来决定。

(一般来说,我们是找多位数的近似数进行计算的。

会画图来表示。

例8:

要解决此类问题,一般要先求出“1”份是多少。

例9:

要解决此类问题,一般要先求出“总数”是多少。

7、经典习题:

书本第58页第5题;第59页第10题;第63~65页第3、4、7、9、10、14、15题;第68页第5题;第69页第12题;第70~72页的做一做;第73~74页第2、3、4、6、7、8、9、10、12、13题;第76页第3、7、5、6题。

 

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

1、四边形的特点:

有4条直的边,有4个角。

2、长方形的特点:

对边相等,有4个直角。

正方形的特点:

4条边都相等,有4个直角。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共同点:

都有4条边和4个角,4个角都是直角。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不同点:

长方形对边相等,而正方形四边都相等。

3、长方形正方形

4、周长:

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

长方形的长=周长÷2-宽

长方形的宽=周长÷2-长

5、周长计算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6、解决问题(书本第86页)。

用16个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可以拼成三种不同的长方形或正方形,分别为:

长16厘米,宽1厘米和长8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边长4厘米的正方形。

其中,正方形的周长最短。

一般地,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和宽越接近,它的周长越短。

第86页拼法:

按顺序画出这五种方案并分别算出它们的周长,然后比一比谁的周长最短。

①长36分米,宽1分米

②长18分米,宽2分米

③长12分米,宽3分米

④长9分米,宽4分米

⑤边长6分米

7、经典习题:

书本第80页做一做第2题;第81页1、2、3;第82页5~8;第84页1~3;第87页1、3、4;第88页5~9。

第八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

1、分数的意义:

(书本第90页、92页和第100页)

例:

几分之一

①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块月饼的二分之一,写作

②把6个苹果看成一个整体,把它平均分成3份,1份是苹果是总数的

有()个。

例:

几分之几

①把一张正方形纸折成同样大的4份,每份是它的

;2份是()个

就是它的

;3份呢?

②把6个苹果看成一个整体,把它平均分成3份,2份是苹果是总数的

有()个。

2、分数的各部分名称。

 

3、分数的读法:

从分母开始读起,分母→分之→分子。

4、分数的写法:

先写分数线,再写分母,最后写分子。

5、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①分子相同时,分母越小分数越大,分母越大分数越小。

②分母相同时,分子大的分数就大,分子小的分数就小。

6、分数的加减法(书本第96、97页):

①分母相同时,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②1可以是分子和分母相同的所有分数。

7、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计算方法(书本第101页):

先用整体数量除以分母,求出一份量,再乘对应分子,求出几分之几是多少。

8、经典习题:

书本第94页2、3、4题;第95页5、7、8题;第97页做一做;第98页3、4、5、7、8、9题;第102页1、2、3、4、5、6、7、8、9题。

第九单元数学广角——集合

1、会看、填写韦恩图,会根据信息计算集合问题。

例如:

书本第104页。

只参加跳绳比赛的同学。

只参加踢毽比赛的同学。

 

(1)参加跳绳比赛的有9人,参加踢毽比赛的有8人,两项都参加的有()人,参加这两项比赛的共有()人,算式是()。

(2)只参加跳绳比赛的有()人,只参加踢毽比赛的有()人。

2、经典习题:

书本第106页1、2、3、4、5、6题。

3、补充练习:

(1)班有34人,在喜欢吃的水果中,每人至少选了苹果和西瓜中的一种。

喜欢吃苹果的有20人,喜欢吃西瓜的有26人,两种水果都喜欢吃的有多少人?

 

记一记

米(m)

分米(dm)

厘米(cm)

毫米(mm)

千米(km)

1、单位转换

时间单位:

1时=60分1分=60秒

长度单位:

1米=()分米1分米=()厘米1厘米=()毫米1米=()厘米

吨(t)

千克(kg)

克(g)

1分米=()毫米1千米=()米

质量单位:

1吨=()千克1千克=()克

2、加法的验算:

(书本第38页,不要忘记写“验算”)

①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

②用和减去其中的一个加数,看一看是否等于另一个加数。

减法的验算:

(书本第42页,不要忘记写“验算”)

①可以利用被减数减去差,看是不是等于减数;

②可以用加法验算(差加减数),看是不是等于被减数。

3、图形特点:

四边形的特点:

有4条直的边,有4个角。

长方形的特点:

对边相等,有4个直角。

正方形的特点:

4条边都相等,有4个直角。

4、

长方形的长=周长÷2-宽

长方形的宽=周长÷2-长

周长计算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5、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①分子相同时,分母越小分数越大,分母越大分数越小。

②分母相同时,分子大的分数就大,分子小的分数就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