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科教学论讲稿.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0169275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6.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学科教学论讲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语文学科教学论讲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语文学科教学论讲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语文学科教学论讲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语文学科教学论讲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学科教学论讲稿.docx

《语文学科教学论讲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学科教学论讲稿.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文学科教学论讲稿.docx

语文学科教学论讲稿

2011语文学科教学论讲稿

绪论

教学目的:

了解课程概况、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了解该课程的学习方法及参考文献。

教学内容:

v课程性质: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高等师范院校和教育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它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理论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品质。

v课程目标:

™1.了解和探究语文教学的规律,提高语文教学理论素养

™2.培养初步的语文教学技能

参考文献

vA、基本文献:

v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

v2、《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

v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1年6月发布)。

vB、主要著作:

v1、《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基础教育新课程教师教育系列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5月、2003年7月、2004年月出版,倪文锦主编);

v2、黄麟生林润之主编《语文教学技能培育教程》(广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v3、《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师范生读本》(钟启泉、崔永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7月出版);

v4、《实和活——刘国正语文教育论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7月第1版);

v5、《中学语文教学研究》(王尚文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7月出版)。

v6、《新世纪语文课程改革研究》(郑国民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出版,)

v7、《语文课程展望》(倪文锦、欧阳汝颖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2月出版)

v8、《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中学语文卷》(刘国正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7月出版)

v9、《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小学语文卷》(杨再隋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7月出版);

v10、《中国语文教育忧思录》(王丽编,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年11月出版);

vC、专业报刊:

v1、《中学语文教学》(首都师范大学主办);

v2、《语文学习》(上海教育出版社主办);

v3、《课程·教材·教法》(课程教材研究所);

第一章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性质、发展演变等

教学目的与要求:

比较语文课程发展史上人们对语文课程性质的不同认识和历史发展;明确本学科的研究对象和基本任务;了解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第二章: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历史发展

教学目的与要求:

1.识记:

三百千、四书五经、文选读本、语文、“红领巾”教学法

2.了解:

古代、近代、当代语文课程与教学的特点

3.理解:

古代语文教育的经验和弊端、近现代语文教育思想、“工具说”理论

第一节古代语文课程与教学

一、古代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内容

蒙学读物“三、百、千、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

儒家经典:

“五经”、“四书”

“五经”:

《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四书”即《论语》、《孟子》、《中庸》、《大学》。

文选教材

文选读本是我国古代用来进行读写训练的主要教材。

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是南朝(梁)太子萧统编的《文选》(或《昭明文选》),影响最大、流传最久的文选读本我是清代吴楚材、吴调侯编的《古文观止》。

二、古代语文课程与教学的主要经验

张志公:

我国传统语文教育的三大经验:

v一、建立了行之有效的汉字教学体系;

v二、建立了成套的文章之学的教学体系;

v三、建立了以大量的读、写实践为主的语文教学法体系”

v——《关于改革语文课、语文教材、语文教学的一些初步设想》,1987

三大经验

v1、识字教学。

v

(1)集中识字,为读写打基础。

v

(2)韵文化,便于朗读和记诵。

v(3)正确处理“文”与“道”的关系。

以伦理道德为基本教育内容

v(4)联系日常生活。

v(5)激发儿童兴趣。

v2、阅读教学。

v

(1)熟读,精思,博览。

v

(2)评点法。

v3、写作教学。

v

(1)注重基本功训练。

v

(2)多读多写多改。

v(3)从模仿入手。

v(4)先放后收。

凡学文,初要胆大,终要心小

三、古代语文课程与教学的主要问题与弊端

v

(一)三大问题

™1、语文教学的性质和目的问题——语文考试逐渐成为科举考试的附庸。

™2、教学内容问题——束缚人的思想。

™3、教学方法问题——记诵和摹仿。

重感知,缺乏分析和认识。

v

(二)四大弊端

™1、脱离语言实际——脱离口头语言实际,不重视听话能力和说话能力。

传统语文教育存在许多弊端,其中最严重的就是脱离实际。

™2、脱离应用实际——大多和生活实际无关。

™3、忽视文学教育——抹煞了学生的文学天赋和理解、欣赏文学的能力。

™4、忽视知识教育——文字学、训诂学知识的欠缺。

第二节近现代语文课程与教学

中国近现代语文教育概述

一、萌发诞生阶段(1902-1926)

㈠清末的语文教育

语文独立设科

v1904年1月,清政府又颁布了由张之洞、张百熙、荣庆和订的《奏定学堂章程》,史称“癸卯学制”。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政府正式颁布,并在全国范围内实际推行的现代学制。

这是语文独立设科的标志。

㈡辛亥革命时期的语文教育

1.民国初年的语文教育改革2.袁世凯复辟与恢复读经3.辛亥革命时期的语文教材

㈢“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语文教育

⒈文学革命与白话文运动⒉新学制与语文课程纲要⒊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语文研究

二、艰难成长阶段(1927-1949)

㈠国统区的语文教育

㈡老解放区的语文教育

第三节当代语文课程与教学

中国当代语文教育概述

一、曲折发展阶段(1949-1977)

(一)建国初期的语文教育

1.“语文”学科的命名

v1963年10月5日,叶圣陶先生在《文汇报》上发表的《认真学习语文》中说:

“什么叫语文?

平常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到纸面上叫书面语言。

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

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

2“红领巾”教学法(1953-1955)

红领巾教学法的作用和所产生的问题

v作用:

™

(1)教学方法改革。

”红领巾”教学法的核心是启发式与谈话法

™

(2)建立了现代文教学的基本模式。

vA题解,介绍作者、时代背景等;

vB讲解生字生词、学生质疑问难等;

vC分析课文,结构分析、人物形象分析、重点难点分析等;

vD总结主题思想;

vE研究写作特点。

v问题:

™

(1)助长了“把语文课上成文学课”的倾向。

™

(2)当时有些教师把“讲课”变成了“问课”,产生了形式主义倾向。

3.汉语、文学分科实验

(二)“大跃进”时期的语文教育

⒈“大跃进”时期的教育方针

⒉“大跃进”时期的语文教材和语文教学

(三)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的语文教育

⒈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的语文教学讨论

⒉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的语文教学大纲和语文教材

(四)“文革”时期的语文教育

⒈“文革”时期的教育指导思想

⒉“文革”时期的语文课程与语文教材

二、走向成熟阶段(1978-2001)

㈠新时期语文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

1.新时期语文教学大纲

2.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3.“工具说”理论的确立

v“工具说”的优点:

™“工具说”是第一次关于语文学科的定性,这种定性主要是针对汉语文学分家时期把语文课教成文学课和1958年把语文课教成政治课的偏向而提出的,在语文教育史上的功绩是不可磨灭的。

v缺点:

™

(1)导致了把语文课教成“纯工具”课的倾向,引发了持续不断地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争论。

™

(2)把语文的目标定为“理解和掌握祖国的语言文字”,类似“语言文字课”,是语文课缺乏个性。

㈡新时期语文教材建设

⒈编审分开、一纲多本的政策⒉新时期的语文教材

㈢新时期语文教学改革

⒈新时期语文教学改革的缘起

⒉新时期语文教学改革的主要成就

㈣新时期语文教育研究

⒈语文学科教育学的研究

v20世纪最后20余年的改革开放时期,语文教学改革取得辉煌成就:

™

(1)于漪老师最突出的特色就是教书育人的思想。

™

(2)钱梦龙老师的主要贡献就是创立了“三主”理论

™(3)魏书生老师的语文教学中民主化和科学化的实施方案。

⒉世纪之交关于语文教育的争论

™•1997年,《北京文学》发表王丽《中学语文教学手记》、邹静之《女儿的作业》和薛毅《文学教育的悲哀》三篇文章,掀起了全国语文教育改革的大讨论。

™•1998年王丽主编的《中国语文教育忧思录》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

™•1999年孔庆东、摩罗、余杰主编的《审视中学语文教学》由汕头大学出版社出版。

v新课程出台:

™•2001年6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颁布。

™•2001年7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颁布。

™•2003年4月高中《课程标准》颁发。

™

第三章语文课程的性质和目标

教学目的与要求:

1.识记:

语文课程性质、语文新课程教育理念。

2.了解:

语文单独设科以来关于课程性质的争论。

3.理解:

语文课程性质。

第一节语文课程性质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义教新课标

•交际功能和负载文化,是语文与其他一切工具的根本不同之点,是语文的根本属性。

语文教育中的人文主义的含义和具体主张(教材P62-63)

•含义:

是指汉语言文字中所包含的民族文化,以及在教学实践中发挥民族文化的作用来发展学生的思想感情,培养健全的人格和完美的个性。

•具体主张是:

追求语文教学的社会化、人格化与个性化,课堂不仅是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场所,也是学生体验人生的地方。

第二节语文课程标准的课程理念与目标体系

•课程的价值取向

–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是我国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根本要求。

新的学生观是新的课程价值观的核心。

基本理念

•义教《语文课程标准》教育理念:

 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

 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教育理念:

 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

 2、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

 3、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

第四章语文课程设计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

语文课程标准的性质和作用;语文教材的改革情况。

2.理解:

语文教材的功能与使用原则;语文教材发展趋势。

第一节语文课程标准的发展问题

一、语文课程标准的概念

语文课程标准即语文教学大纲,是语文课程的总体设计,它从整体上规定语文课程的性质及其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规范和确定语文课程目标、内容范围、顺序。

二、语文课程标准的性质和作用

性质:

我国基础教育的语文课程标准,是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制定颁发的,是规范语文课程的指导性文件。

作用: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

“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

三、设计语文课程标准的依据

•国家的政策、法规、国情的特点。

•学科的知识结构和教学规律。

•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四、《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第二节语文教材建设

一、语文教材的概念

语文教材这个词语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

(一)泛指概念:

对人的语言文字修养产生影响的一切书面的、非书面的语言材料。

(二)特指概念:

根据语文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编写的,供语文教学中师生使用的材料,包括教科书、习题集、练习册、教学挂图、音像教材、教学软件、选修教材、教学指导书、教学参考书等。

(三)专指概念:

在上述的语文教材系列中占有特别重要地位的语文教科书即课本。

我们所要研究的语文教材,主要就是指根据语文教学大纲编写的语文教科书,即语文课本,兼及其他。

–取材原则:

文质兼美,适合教学,覆盖恰当。

–编排原则:

循序渐进,循环加深。

–组合原则:

以单元为整体,以目标为核心,以知能转化为依归。

二、语文教材的功能

•智德启迪

•语文历练

•语言积累

•知识扩展

三、语文教科书的内容要素

•范文系统

•知识系统(语文基础知识教学应遵循“精要、好懂、有用”的原则)

•实践活动系统

•助读系统

中学语文教材的整体发展趋势

•1.注重语言和思维的训练

•2.注重思想信念和情操教育

•3.科学性和艺术性特征更加显著

•4.内容和形式更加适应时代发展

•5.文字、图像、声音完美结合

•6.更适合学生自学

第三节使用语文教材的科学与艺术

教师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

“教材是例子”

使用语文教材的具体注意事项:

(如何正确使用语文教材)

一、统观全套教材,了解编辑意图

二、熟悉整册课本,明确教学重点

三、钻研教材内容,研究教学策略

四、灵活运用,适当调整

第五章语文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与要求:

1.识记:

语文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语文教学目标的表述要求等。

2.理解:

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掌握:

教学设计的实践技能。

第一节语文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

v一、概念

v语文教学设计是以教育哲学、普通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课程论与教学论等作为理论基础,分析语文教学的实际问题和客观需要,制订语文教学规划。

v二、语文教学设计的正确指导思想

▪1、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3、重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4、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

▪5、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

第二节语文教学设计的内容

v一、确定教学目标

v语文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灵魂,是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它指导和制约着整个教学活动,对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至关重要。

(一)确定语文教学目标的依据

v1、课程目标、阶段目标、单元目标。

v2、语文教学的实际水平。

v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

v

(二)语文教学目标设计的要求

v1、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v2、体现语文学科性质特点。

v3、适应社会需要。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服务。

v(三)语文教学目标的陈述要求

v1、行为主体应是学生,而不是教师。

v2、行为动词尽可能是可测量、可评价、可理解的。

v3、行为目标陈述的两类基本方式:

结果性目标陈述方式;体验性或表现性目标陈述方式。

v4、必要时,附上产生目标指向的结果行为的条件。

v5、要有具体的表现程度。

v6、语文教学目标陈述的基本要素:

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表现程度。

v二、安排教学内容

v三、组织教学过程

v如何理解“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v“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和帮助下,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小组学习、全班学习的群体作用,在合作中学习,丰富语言积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v自主是合作、探究的基础、前提,合作是促进自主、探究的形式、途径,探究是自主、合作学习的目的。

三者互为一体,又互为促进。

v在语文学习方式转变的前提下,语文教学过程的构成要素转变为哪些?

(教材P140)

v引起注意和唤起学生的学习需要;

v就教学要达到的目标形成共识;

v激活学习所必需的先前经验;

v规划学习领域并提供适当的学习资源;

v引出作业并适时提供作业正确性的反馈;

v促进保持和迁移。

v四、选择教学方法

v常用的语文教学方法:

v讲授法,包括评述法、串讲法、讲解法、讲评法等等。

v诵读法,包括朗读、背诵等。

v议论法,包括讨论法、辩论法、提问法等。

v练习法,包括复述、列提纲、摘抄、作业等。

v自学法,包括自学指导、自主阅读等。

v五、创设教学情景

v六、板书或演示设计

v板书的主要作用

v突出教学的重点和要点,帮助学生理解内容;

v提示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建造;

v增加信息刺激的强度,提高学习的效率

v板书的构件

v文字、符号、线条

v教学板书的基本要求

v

(一)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清晰的条理性

v    

(二)要突出重点,画龙点睛

v    (三)要言简意赅,一目了然

v (四)要板画优美,富有审美价值

v    (五)紧扣进度,书写适时

v七、编写教学方案

v教案,又称课时计划。

这是教师备课中以课时为单位设计的教学方案,是教学设计的书面表现形式,是教师备课的结晶和施教的蓝本。

v教案的普通写法

v课题

v教学目标:

v教学重点:

v教学难点:

v教学方法:

v教学时数:

如“2课时”。

v课型:

v(教具):

v(预习内容和要求):

▪第×课时

▪教学要点:

本课时的教学重点和主要内容

▪(“教学设想”)

▪教学过程和内容:

或“教学内容和步骤”。

例如:

一、检查预习;二、导入新课,三、……

▪主板书设计

▪教后记

教案的要求

▪1)符合科学性,严谨周密,避免知识错误。

▪2)加强创新性,构思巧妙,避免千篇一律。

▪3)注意差异性,各尽所能,避免千人一面。

▪4)强调操作性,以简驾繁,避免臃肿繁琐。

▪5)考虑变化性,灵活运用,避免死板教条。

八、组织教学评价

v语文教学评价的功能有:

测定学习成绩、鉴定教学效果、检验管理水平、获取反馈信息和预测发展方向。

教学评价的目的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美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不应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要“致力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

第六章识字与写字教学

本章主要内容:

一、识字写字教学的意义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培养语文综合素养的前提和保障,是学习和掌握文化科学知识的必要手段。

☐识字写字是发展智力,提高认知能力的重要条件。

☐识字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基于本民族文化积淀之上的审美心理和审美意识。

二、识字写字教学的目标

三、识字教学法的基本类型

斯霞“随课文分散识字”教学法的优点和基本原理是什么?

优点:

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和汉字规律;强调语言环境,有助于儿童语言和智力的发展;有助于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基本原理:

汉字有一字多音、一字多义的现象,只有把它放到具体语境中,才有确切的含义和读音。

集中识字教学法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1)先识字,后读书。

识一批字,读几篇课文,识字和阅读交替进行,教学任务相对集中且难点分散,有利于完成教学任务。

2)利用学习的迁移规律,简化了学生识字的心理过程。

以基本字带字等方法有助于学生掌握构字规律,形成学习迁移。

3)体现了汉字本身的规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注音识字,提前读写”的基本构想是什么?

在正确估计儿童口语水平和智能潜力的基础上,以学好汉语拼音并发挥其多功能作用为前提,以寓识汉字于学汉语中为原则,在儿童不识字或识字不多的前提下,依靠汉语拼音,使听说读写同时起步,互相促进,达到发展语言,训练思维,开发智力,培养能力的目的。

四、识字教学策略

五、识字教学改革中问题及其对策

第七章阅读教学

引言

一、什么是阅读和阅读教学

v新课标关于阅读和阅读教学的界定:

v《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v《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

v

你认为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着哪些对话关系?

怎样才能实施这种“对话式”教学?

v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多层对话关系:

v教师与学生的对话、

v学生与学生的对话、

v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v学生自我的对话等

v“对话式”教学的具体实施要求:

v1.要转变教育观念,善于创设一种民主、平等、真诚、信任的对话氛围

v2.要善于设置适当的具有科学性、趣味性、综合性、开放性、启发性、时代性等特征的对话话题 

v3.教师要动员学生全体参与,促进所有学生的共同发展

v4.教师要善于在“对话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v5.实施“对话式”语文教学必须改革评价机制

二、阅读教学的作用

1.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能力。

2.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3.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4.提供写作的示范。

5.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6.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

第一节阅读教学内容

v依据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语文课程目标,阅读教学有以下主要内容:

Ø指向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阅读习惯态度,

Ø指向知识与能力目标的阅读能力,

Ø指向过程和方法目标的阅读方法。

第二节阅读教学过程

一、教学过程研究的历史成果

古代:

(一)蒙学:

识字—习字—阅读—写作

  

(二)《学记》: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近代:

(三)王森然:

参考—研究—讨论—读后

  (四)黎锦熙:

理解—练习—发展

现代:

(五)叶圣陶:

预习—课内报告和讨论(含教师精讲)—练习

当代:

(六)钱梦龙:

自读—教读—作业—复读

  (七)魏书生:

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

  (八)育才中学:

读读—议议—讲讲—练练

  (九)李吉林:

创设情境—感知体验—引导理解—深化感情

阅读教学过程演变的因果

一、关于传统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弊端

  1.文本解读的应试化倾向

  许多教师在分析具体文章的时候,完全按照中考或高考题型的框架进行讲解。

教师还要由此编制出大量的模拟试题,运用题海战术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

这种模式化的题海,遮蔽了学生宽广的视野,甚至使学生产生对语文学习的逆反心理。

以传授知识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阅读教学,已经形成一种思维“定势”,形成一种强大的“惯性”。

如果这种情况延续下去,阅读教学还会发生严重的重心偏离。

  2.主题理解的单一化

  目前阅读教学中对文章主题的解读存在两种情况:

  一种是教师照搬教学参考书上的答案,一种是教师自己的概括。

  在考试中,教师的答案似乎是唯一的标准选择,学生也奉为金科玉律,这就严重束缚了学生主体思考的巨大潜能和自由空间。

学生本来应有的独立思考、丰富想象、理性判断等,在这种主题理解的单一化中丧失贻尽.

二、关于阅读教学改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