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古诗《雪梅》说课稿 共2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0168515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72.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四年级古诗《雪梅》说课稿 共2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部编版四年级古诗《雪梅》说课稿 共2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部编版四年级古诗《雪梅》说课稿 共2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部编版四年级古诗《雪梅》说课稿 共2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部编版四年级古诗《雪梅》说课稿 共2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四年级古诗《雪梅》说课稿 共2篇.docx

《部编版四年级古诗《雪梅》说课稿 共2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四年级古诗《雪梅》说课稿 共2篇.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四年级古诗《雪梅》说课稿 共2篇.docx

部编版四年级古诗《雪梅》说课稿共2篇

古诗三首之《雪梅》说课稿

(一)

一、说教材

这首《雪梅》是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新审定的部编版的一首哲理诗。

诗中描写了大雪飘飞,梅花绽放,多么美的景致。

可是有一天雪和梅却争执起来了。

诗人正是捕捉住了这小小的争执瞬间,发出令人深思的议论。

诗人通过雪、梅的争执想告诉我们什么呢?

快随老师品读诗句,一探究竟吧!

二、说教学目标

1、理解诗题。

教师板书诗题,并同步讲解。

明确:

“雪梅”即雪中的梅花,这是诗人评论的两个对象。

2、了解介绍诗人,简介背景。

卢钺宋朝末年人,具体生卒年、生平事迹不详,存世诗作也不多,以两首《雪梅》留名千古。

创作背景对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书上记录不详,推测作于宋末的一个初春日梅花开放,作者赏玩之时。

三、教学过程

1.初读古诗,夯实基础。

(1)课件出示古诗及生字,引导学生自读,在读中识记生字新词。

会写的字:

会认的字:

(2)教师进行生字书写示范,引导学生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生字。

◆书写指导:

[阁]半包围结构。

“门”阔、大,从左、上、右包围“各”。

[须]左右结构。

左部“彡”三撇的撇尖上下对齐;右部“页”的竖撇从横中线的上方起笔,向左下撇出,末笔长点顿笔有力。

[输]左右结构。

左部“车”末横变提,书写时先竖后提;右上部撇、捺舒展,罩住下部。

阁须输

◆易错提示:

[费]下边是“贝”,不要写成“见”。

[降]右下部是“”,不要写成“干”。

[输]右部下边是“”,不要漏写短横。

(3)播放朗读音频,引导学生朗读古诗,并划分节奏。

雪梅

梅雪争春/未肯降,

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

2.出示阅读要求。

(1)结合注释理解诗意,把握诗歌的主旨。

(2)观察教材中的插图,图上画了什么?

它们各具有怎样的品质?

(3)同桌之间交流有问题的地方。

3.教师检查学生对古诗的掌握情况,引导学生赏析古诗。

(1)理解“梅雪争春未肯降”的意思。

“降”是什么意思?

梅雪为什么不肯“降”?

这句诗运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

有何表达效果?

预设:

引导学生结合课文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降”是“服输”的意思。

出示梅花雪中绽放的图片,再结合诗句使学生明白梅雪不肯“降”是因为“争春”,即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

这里把梅、雪拟人化,运用的是拟人修辞手法,使梅、雪具有了人的特性,将梅、雪的美别出心裁、生动活泼地表现了出来。

过渡:

梅、雪争春,到底谁更能代表春天呢?

正在欣赏梅、雪的诗人该如何评判呢?

(2)理解“骚人阁笔费评章”的诗意。

“骚人”是什么意思?

“费评章”的原因何在?

你认为“骚人”应如何评议梅、雪?

预设:

课件出示“骚人”的意思及其来历。

因为战国诗人屈原创作了《离骚》,故后人称屈原为“骚人”,后来泛指忧愁失意的文士、诗人。

“费评章”指难以评议。

为什么呢?

这里就要引导学生结合上句诗来思考。

至于“骚人”应如何评议梅、雪,学生可以各抒己见,表达合理即可。

过渡:

梅、雪各有特色,诗人一时也难以评议,但是梅、雪仍然争执不下,究竟该如何是好呢?

读读下面两句诗,也许我们能找到答案。

(3)理解“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的诗意。

在这两句诗中,诗人指出梅、雪各有什么长处、短处?

诗人将梅、雪的长处、短处对照着写,客观地进行评价,你如何看待这种评价方式?

结合自身实际说说你从中受到的启发。

预设:

讲解这两句诗之前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看待自身的长处和短处,然后再将目光移至这两句诗上。

这两句诗说的是如何评判梅、雪的问题,梅含清香,但比之雪的白则逊色三分;雪晶莹洁白,却少了梅的清香。

诗人没有单纯地赞美梅或雪的独特优点,而是综合分析其优缺点,说明它们各有长短,这种评价显得十分中肯、公允。

将诗人对梅、雪的评价引到自身实际,学生可以畅所欲言,紧扣“人各有长短,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来谈即可。

4、小结

梅花雪中绽放,清香幽幽,自古以来,很多文人墨客都为之写下赞美的诗篇。

而本诗作者却另辟蹊径,赞美梅,也不落下雪,在评议它们各自的特色时更是由物即理,告诉人们正确看待他人、自己的方法,使人颇受教益。

同学们,“罔谈彼短,靡恃己长”,这是古人告诉我们的处世之道,希望你们能行之于身,不断提升自身素养。

7.引导学生再次朗读古诗,并进行适当的拓展。

过渡:

同学们,这是一首流传久远的佳作,尤其是后两句,多次被人们引用。

其实,卢钺当初创作《雪梅》时,共写了两首,本文是第一首。

你们知道第二首是什么吗?

同学们在课下可以搜集一下,并尝试将它背诵下来。

雪梅(其二)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诗意:

只有梅花没有雪花的话,看起来没有什么精神气质。

如果下雪了却没有诗文相和,也会非常俗气。

在冬天的傍晚夕阳西下时写好了诗,刚好天空又下起了雪。

再看梅花雪花争相绽放,像春天一样艳丽多姿,生气蓬勃。

赏析:

这也是一首说理的诗。

课文所选的第一首诗主要写梅与雪的特点,这首诗则主要写梅与雪以及它们与诗之间的关系。

诗人认为如果只有梅花独放而无飞雪落梅,就显不出春光的韵味;若有梅有雪而没有诗作,也会使人感到不雅。

这三者缺一不可,只有三者结合在一起,才能组成最美丽的春色。

从这首诗中,可看出诗人对赏雪、赏梅、吟诗的痴迷及其高雅的审美情趣。

5、对比阅读,整体回顾

1.分析比较,整体阅读。

过渡:

同学们,这首古诗中有精彩的写景内容,景中寓理。

对景物的生动描摹得益于诗人认真、仔细的观察,情的抒发、理的阐释则有赖于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感悟。

我们再读一读这首诗,感受古诗的魅力。

(1)学生齐声朗读这首古诗。

(2)出示表格课件,引导学生填写表格,让学生对这首诗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诗名

作者

朝代

所写景物(事物)

诗人的情感(揭示的哲理)

《雪梅》

卢钺

南宋

梅、雪

说明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有长处必然也有短处

2.课外拓展,增加积累。

过渡:

同学们,对那些表现诗人的哲学观点、反映哲学道理的诗,人们给它们取了一个名字,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学生齐答:

哲理诗)对了,就是哲理诗,也叫说理诗,我们这节课上所学的两首诗就属于这一类诗。

哲理诗多将哲学的抽象哲理蕴含于鲜明的艺术形象之中,内容深沉浑厚、含蓄隽永。

你们还知道哪些哲理诗呢?

请同学们于课外搜集,并简单说明它们揭示的道理。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宋]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

政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诗意:

不要说从山岭上下来就没有困难,这句话使得前来爬山的人白白地欢喜一场。

当你进入到崇山峻岭的万山之中,你刚攀过一座山,另一座山立刻将你阻拦。

哲理:

人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做好充分的估计,不要为一时一事的成功而陶醉。

观书有感[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诗意:

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展现在眼前,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都在镜子中一起移动。

要问那方塘里的水为什么会这样清澈,是因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为它源源不断地输送活水啊。

哲理:

要不断接受新事物,才能保持思想的活跃与进步。

四、作业设计,巩固提升

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古诗三首之《雪梅》说课稿

(二)

一、说教材:

《雪梅》是小学语文部编版四年上册的一首古诗,这首诗为诗人卢梅坡所作,作者用拟人化的方式把雪、梅为争春而发生摩擦生动的描绘出来,二者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装点了春光,互不相让。

不同于古今其他诗人把雪、梅并写报春的写法,让人觉的新颖别致,出人意料。

二、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本诗,背诵本诗。

2.了解诗的大意,领悟诗歌所蕴含的道理。

3.了解有关雪梅的古诗词,学习梅花的精神。

三、教学过程:

一、看图片、赏雪梅

1.谈话引入

师:

同学们,史老师为大家准备了几张图片,我们一起来静静地欣赏。

(放图片)

师:

美吗?

师:

你知道这是什么花吗?

那你知道这种花在什么时节开吗?

生回答。

师:

说得对!

这是梅花,在冬天开放,很美丽。

特别是雪中的梅花更惹人喜欢。

自古以来,人们把雪和梅作为报春的使者。

可是,雪和梅却争执起来了,怎么回事呢?

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雪梅》这首诗中去探个究竟。

2.板书课题。

“雪梅”就是雪中的梅花。

二、读古诗、诵雪梅

1.借助拼音,把这首诗诗读正确。

评:

看到你们读书的认真样,真为你们高兴。

2.认读标拼音的字。

3.同桌互读,有读得不正确的请告诉他。

4.指名读,请其他同学认真听,听他注意读得怎么样。

5.去掉拼音指名读。

6.当小老师领读。

7.听老师读,注意节奏。

8.自己读,读出节奏。

评:

节奏感出来了,诗的韵味也就出来了。

9.男女生接读。

10.男女生合作读。

男生读,女生做回音壁。

11.齐读。

12.背读。

13.领背。

14.同桌互背。

15.齐背。

三、品诗句,悟道理。

师:

诗会背了,诗的意思知道吗?

1.借助注释,自己说一说诗的意思。

2.提出不懂的问题,一起解决。

3.和同桌说一说诗的意思。

4.一起说诗意。

师:

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相让。

这可难坏了诗人,难写评判文章。

梅花虽然没有雪花那样晶莹洁白,但是雪花却少了梅花的一股幽香。

5.悟道理。

指名说。

师:

1.从后两句中,我们可以知道雪和梅的特点是:

雪白梅香(板书)。

这首诗借雪梅的争春,告诉我们人各有所长(板书)也各有所短,我们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正如《千字文》中所读到的;“罔谈彼短,靡恃己长。

6.带着理解再读本诗。

四、谈雪梅、拓诗词。

1.简介诗人。

师:

这首诗的作者是卢梅坡,是宋朝人。

他非常喜爱梅花,“梅坡”应该不是他的名字,而是他自号为梅坡。

因为历史关于他的记载很少,所以到现在也不知道他的原名是什么。

虽然不知道他的原名,但是他的作品却流传千古,成为不朽诗篇,来看他的第二首《雪梅》诗。

2.师读诗,简介诗意。

3.生齐读。

4.谈雪梅的关系。

师:

古往今来,有不少诗人往往把雪和梅放在一起写。

这是因为雪中有了梅花,就透露出春的信息;梅花因在雪中开放更显示出不畏严寒的高尚品格。

如我们所学过的《梅花》一诗。

5.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也十分喜欢雪中的梅花,他曾写下这一首词《卜算子·咏梅》,我们一起来欣赏。

6.总结。

师:

孩子们,梅花自古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

别的花都是春天开,它却不一样,越是寒冷,越是风欺雪压,它就开得越精神,越秀气。

所以,它象征着不畏严寒、坚强不屈的精神品质。

它被称为“岁寒三友”之一,还被称为“花中四君子”之首。

希望我们向梅花一样也能不畏严寒,在艰苦的环境中坚强不屈,好吗?

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五、板书设计

雪梅

雪白梅香

各有所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演讲主持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