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禁欲又纵欲的印度性文化.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0166995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5.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既禁欲又纵欲的印度性文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既禁欲又纵欲的印度性文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既禁欲又纵欲的印度性文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既禁欲又纵欲的印度性文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既禁欲又纵欲的印度性文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既禁欲又纵欲的印度性文化.docx

《既禁欲又纵欲的印度性文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既禁欲又纵欲的印度性文化.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既禁欲又纵欲的印度性文化.docx

既禁欲又纵欲的印度性文化

既禁欲又纵欲的印度性文化

说到印度性文化,中国人非常容易联想到在中国驰名的壮阳名药--印度神油。

说来奇怪,我到印度这么长时间,并没有看到什么神油,倒是这个国家的性文化引起了我很大的兴趣。

说实在的,在我看来,没有一个国家的性文化像印度那样自相矛盾,难以琢磨:

既有成套的说教强调禁欲,又有系统的理论主张纵欲。

在中国人的印象中,印度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宗教国度,作为戒淫禁欲的佛教和耆那教的发源地,印度怎么会有艳欲主义的文化传统呢?

然而,马克思在《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一文中早就说过,印度的宗教"既是纵欲享乐的宗教,又是自我折磨的禁欲主义的宗教;既是林加崇拜的宗教,又是札格纳特的宗教;既是和尚的宗教,又是舞女的宗教"。

(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印度性文化同印度宗教具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印度文化中的禁欲和纵欲,就像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一样不可或缺。

第一节:

盛行全民族的男根崇拜

初到印度教大神--湿婆神的庙宇时,看到庙中央竖立着一根约有半米长、黑色、秃顶的石柱,一个接一个的印度香客对着它顶礼膜拜。

为什么拜石柱呀?

我心里不免嘀咕。

印度朋友告诉我:

印度教诸神中,湿婆神是生殖神,他浑身赤裸并有一根巨大勃起的阴茎。

印度庙宇中最常见的这种柱型物,实际上代表男子的阴茎,印度人把它叫做林加。

为什么在大神庙里要对男根磕头作揖呢?

原来,自古以来,印度人就崇拜生殖力,关注生殖器的标志物。

林加崇拜起源于远古的印度河文明时期。

当时的印度原始居民达罗毗荼人盛行对男性生殖器的崇拜,摩亨殊达罗出土的印章反映出了这种原始崇拜的痕迹。

男根代表着繁殖生命的生殖能力,湿婆大神本身是从部落神演变而来的。

在一些古老的印度小雕塑中,人们见到雕刻着三个脸的有角人。

他以瑜伽姿势坐着,整个身子一丝不挂,生殖器直直地勃起。

这是一种有生殖能力的神,有的专家说这就是后来印度教中的湿婆大神。

在其他一些古印度的雕塑中,时常还可见到公牛、公犀牛、公象等各种雄性有角动物,这些雕塑都露出勃起的生殖器。

对这些雄性生殖器官像,印度人都称之为林加。

古印度人崇拜男性生殖器达到这样的地步,以至印度一些古建筑物就是根据男根的形象建造的,宝塔实际上就是林加的放大。

黑格尔早就说过:

"特别是在印度,用崇拜生殖器的形式去崇拜生殖力的风气产生了一些具有这种形状和意义的建筑物,一些像塔一样的上细下粗的石坊。

"(《美学》第3卷,上册,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出版,第40页)

在印度,还有一类与林加相对应的赤土小雕塑,称为约尼。

约尼状如磨盘,中间有孔,代表女性生殖器,有时则为一个裸体女人雕像,挺着大肚子,象征着人类繁衍。

约尼雕像千姿百态,各不相同,但都代表湿婆神之妻--帕瓦尔蒂女神。

在印度古建筑物上,圆锥形的物体都配有环形的石雕,专家认为这是林加和约尼的前身--即印度教中常见的阴茎和阴道的标志物。

林加代表了印度教生殖神--湿婆的形象。

实际上,湿婆在印度教中是无所不能的大神,既是毁灭之神,也是创造之神,既是苦行之神,也是纵欲之神。

湿婆的性能力是印度人津津乐道的话题之一。

印度史诗《罗摩衍那》中有一段"恒河的起源",这故事说,印度教大神湿婆和乌玛交媾,一次就达100年之久,中间从不间断,众神对湿婆的生殖能力感到惊慌,就央求湿婆把他的精液倾泻到恒河之中,这就是恒河之水从天而来的原因。

黑格尔在他的著作《美学》中,谈论这个故事时曾说:

"我们的羞耻感简直都要被搅乱了。

"直到今天,在湿婆派的庙宇里,到处都供奉着林加。

有的林加四面都雕刻着湿婆头像,放在状如磨盘的约尼上面,象征着阴阳交合的生殖力量。

据专家考证,实际上,林加在印度教徒的心目中并非仅仅是生殖器官的代表,而是象征着湿婆大神繁衍生命、创造万能的无限潜能。

也许,在中国人看来,最不可思议的事情是在印度教的四大节日之一的撒红节期间,一些人表达对林加的崇拜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在印度北方邦的贝拿勒斯城,上午10点以后,人们成群结队,上街游行,从七八岁的男孩到四五十岁的男性壮年,手里都拿着一根长短不一、颜色各异的木制林加游行,游行队伍中,有人打扮成湿婆模样,骑着毛驴,接受人们的欢呼,人们边走边呼口号,口号都是关于男女性交的,在中国人看来就等于是骂人的话。

这种游行一直持续到下午2点,女人在这段时间都不得不躲在家中。

第二节:

寺庙是性知识的百科全书

2002年9月,我作为新任总领事,前往卡纳达克邦首府班加罗尔拜会当地政要。

当地官员派警车开路,特意安排我参观印度最大的耆那教庙宇之一的斯纳瓦腊·比尔戈拉庙。

离庙宇数里之远,就可以看到一个巨大的神像顶天立地,神像约100米高,雕刻在山顶的一块巨大的天然石壁上,使我惊异不已的不只是神像的高大,还有神像竟然赤身裸体,阳物昂然突出。

来到神像面前,面对神像如此高大的身躯,伟岸的阳物高悬在神像身上,你只有高昂起头才能仰望,你忽然顿觉神的生殖力是何等伟大,作为凡人又是何等渺小无力。

这座耆那教庙宇中,所有神像全是男性,全是裸体,全是阳物突出!

这是多么典型的男性崇拜呀。

然而,事后我才了解到,比起印度教来,耆那教的这一切,只能算是小巫见大巫了。

早在中世纪时,印度教寺庙里就充斥着大量艳情雕塑。

这些独特的艺术在整个印度的艳情艺术中极具价值。

这些根据印度教史诗传说创作的杰作,一直为后人所推崇。

寺庙的墙上,到处都画着或雕刻着以各种姿势性交的男女,有的是一对男女性交,有的则是一大群人群交。

作品中还有许多异常的性交方式。

除绘画外,寺院中还有其他大量艳情雕塑,基本表现的是各种性交姿势,甚至还有很多反传统的内容,例如群交,口交,肛交和兽交,这反映了古印度人形形色色的性生活方式。

这些艳情艺术中的男人代表倜傥风流的英雄,女人代表美丽漂亮的女神。

这些女神被看成是天堂中的高等妓女,人们常常认为她们是男神的女仆。

当时,寺庙附近生活着歌女、舞女,她们为宗教仪式服务,寺庙里还有妓女,这些妓女时常参加寺庙的各种仪式,包括为神事活动歌舞或性交,甚至通过卖淫为寺庙挣钱。

寺庙妓女这些性行为主要不是为了乐欲,而是为了敬神。

这些女人把自己当作是所伺候的神的娘子,因而她们的淫荡不受公众指责。

寺庙妓女中许多人并非本人乐意卖淫,而是因为年幼时,其父母因为敬神被送给寺庙而被迫沦为娼妓的。

艾罗拉石窟中一座由一块完整的石头雕出的神庙著名的卡朱拉霍印度教寺庙群(建于公元 950-1050年左右)绕湖而建,雕刻着很多性爱场面,其中的人物都显得极其纵情声色,被广泛认为是印度艺术中无与伦比的杰作,不仅结构极其复杂,而且意象也颇为奇特。

克纳尔科神庙是印度教性力派活动的一个主要场所。

克纳尔科的黑塔,其中刻画男女拥抱的场景栩栩如生。

通过雕刻者的手,艳欲世界与苦行世界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现实层面是一种苦行,但精神层面却是极大的快乐,寺庙中绘画雕刻所展示的性爱场面,也许指代的是天国的快乐。

在性与宗教的结合上,恐怕只有古埃及的性文化可以与印度性文化相比。

古埃及神话中主宰生命和生殖力的神叫奥撒雷斯,当时,男性生殖器的雕像也受到埃及人的狂热崇拜,奥撒雷斯的形象就是手握生殖器。

当奥撒雷斯死而复生时,女神伊西斯跪在他面前,口含他的生殖器。

在印度和埃及的性文化中,性交都被赋予了神圣的意义,性交都可被用来敬神。

 印度教和佛教都信奉否定的哲学思想,都追求苦修,但印度教却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即禁欲主义和纵欲主义并行不悖。

一些教派提倡纵欲和享乐,反对苦行。

流行于西孟加拉和奥里萨一带的性力派,崇拜女神的神圣性力。

他们经常举行一种秘密仪式,向女神供奉酒、肉、鱼、谷物和人身,深夜男女按宗教规定"轮座",逗弄鹦鹉的药叉女即男女围坐在一起,在一片神秘的咒语声中,进行性的狂欢。

这是因为印度教中存在一种奇怪的信仰体系--坦陀罗,坦陀罗从印度教的早期形式吠陀教发展演化而来,有多种含义,因此难以定义。

它包括种种说教和魔法,其中一个重要特点是注重性能量和性信仰仪式,它通过性来达到获取快乐的目的,它不但不拒绝尘世的享乐,相反还要尽力去挖掘这种享乐体验。

坦陀罗直接把性交本身当作一种宗教仪式,认为通过性交可以使男女变成一对男女神。

这种性交前,要经过冥想和举行其他准备仪式,并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情,然后双方以多种形式进行性交。

坦陀罗的性交并非取乐,而是借助性来达到更高的精神境界。

坦陀罗的重要观念是微细身理论,即每个肉身都有数个"宝",它们像莲花的形状,沿着脊柱排列,且男中有女,女中有男。

最神圣和最著名的仪式是数对男女出席的"轮座",即群交。

男女在极乐中融为一体,体验天人合一的境界。

因为他们认为性交是悟道的最大助力,所以他们一面性交,一面口颂经书,或者运练瑜伽。

参加这种活动的人,为了强化效果,经常交换伴侣,可以说这是最早的换妻形式。

不过,这种行为受到非性力派印度教徒的反对和抵制。

 这种信仰和实践为后来佛教的密宗所吸收,密宗是后期佛教与印度教性力派结合的产物。

在印度密宗看来,性爱是超越现实世界的有效手段,最为神圣。

密宗对女性的崇拜是一种无私的行为,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爱:

无爱。

因此,密宗仪式中的性事并不表现为激情,而是一种非个性化的行为,沉浸于其中的是彻底的自我解脱。

正是在解脱这一意义上,禁欲与纵欲、苦行与性力奇特地化为一体,成为同归的殊途。

第三节:

性爱至上首先从神开始

自文明兴起初期始,性与宗教便在印度建立了不可分割的联系。

印度教的神与其他宗教、其他国家的神不同,其他宗教、其他国家的神基本上都长生不老,道貌岸然,远离性爱,而印度教的神却同凡人一样也有生有死,有情有爱,有偷香窃玉的男神,也有红杏出墙的女神。

印度性文化对宗教与性的密切关系描述得相当透彻,无论是西方还是其他国家都无法与之媲美。

在印度人的眼里,性生活几乎无一不是从神开始的。

 树神药叉女印度人认为,人爱与神爱相比,神爱至上。

印度人十分崇拜克里希纳神,在印度,克里希纳神的艳史家喻户晓。

克里希纳是一位年轻英俊的男神,他采取种种方法骗取女人的芳心。

一次,哥毕斯的一些妇女脱光衣服裸身在河中洗澡,克里希纳抱走了她们的衣服爬到树上,妇女们只好一丝不挂地爬到树上取回衣服。

他向每一个哥毕斯女人表白爱心,并使她们深信他仅仅爱她一个人。

传说中,被克里希纳玩弄过的女人成百上千。

在众多的哥毕斯女人中,克里希纳最喜欢拉达。

他们的情史被后人传为佳话,常常被用作色情文学的主题。

尽管克里希纳的许多罗曼史--如他勾引有夫之妇--是不道德的行为,但是印度人却从神爱高于世俗欲望的"神爱至上主义"出发为他辩护。

譬如,哥毕斯的裸体被说成是神显灵时灵魂的裸现,认为女人在任何情况下都应将终身献给克里希纳神。

同时,印度人也认为,克里希纳神在寻花问柳的同时,也在鼓励女人去享受性爱的快乐。

因此,印度教中的神既是性爱的崇拜者、实践者,又是对他人性行为的鼓励者、推动者。

2003年春节期间,我和途经印度回国的我国驻埃塞俄比亚大使艾平及夫人等一起,乘飞机前往奥兰加堡,专程去参观那里举世闻名的阿旃陀石窟艺术。

我的感觉是,印度宗教艺术习以为常地关切着性爱,想方设法来刺激感官,即使是禁欲主义的佛教也不例外。

我国敦煌石窟中也有表现男女性生活的壁画。

例如,第456窟中有许多欢喜佛的壁画,画着"明王"、"明妃"作交合状,胯下还有小鬼用盘接他们流下来的阴水。

这表明当时的佛教并不认为男女交合为猥亵之事。

但这在规模和艳情程度上都无法与印度阿旃陀石窟相比。

阿旃陀壁画描绘佛教传说的一个个场面,大多数作品都带有明显的艳情风格,以至于人们得到这样的看法:

只有印度特有的世俗色情的艺人才能创作出如此温柔与激情相互交织的动感世界。

当我面对这些壁画时,想起了唐僧西天取经时,曾特意到阿旃陀,他在《大唐西域记》中专门记载了此事。

面对如此之多的艳情壁画,不知唐僧当年是否脸红,是否不停地念着"阿弥陀佛"?

第四节:

《欲经》是印度教的性爱经典

中印两国性文化都源远流长,但印度性文化与宗教如此密切地交织在一起,这却是与中国古代性文化的一个最大区别。

公元四世纪左右出现的印度教典籍《欲经》,相传作者为婆蹉衍那,此书在印度民间广泛流传,英文、印地文或其他文印刷的《欲经》在当地书店里随时可以买到。

在我看来,它既像中国道家的《玉房秘诀》,以严肃冷静的观点阐明各种性行为;又像罗马帝国奥维德所著的《爱的艺术》一书,以嘲讽的态度渲染调情艺术。

地处中国与罗马之间的印度,在性文化方面多少综合了来自双方的影响。

该书虽然详细描述了各种性交技巧和调情艺术,但与其说它是一部宗教文献,倒不如说它是地地道道的生活书籍,涉及很多家政内容,描述了古代印度年轻的艺术爱好者某些无拘无束的生活:

沉湎于诗情、音乐、绘画和雕刻等高雅的精神生活,辅之以鲜花、香水、美味佳肴以及其他精心安排的日常生活,当然,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还在于性爱以及性爱中的各色女人。

这本书主张妻子应该多才多艺以取悦于丈夫。

例如:

它认为妻子必须掌握唱歌,缝纫,跳舞、种花甚至巫术、斗鸡和赌博等64种外能;同时,这本书又强调夫妻必须具有64种内能—包括8种拥抱,8种接吻等。

《欲经》对性爱的基本态度是:

性爱需要男女双方共同求得满足,并非仅仅是男人的性欲发泄。

《欲经》还认为,女人在性爱中有更大的激情,她从性爱中能够获得超出男人的快乐。

实际上,《欲经》是一部关于女人的书,它的意图在于使男人认识女人:

女人是温柔和激情的化身,性爱也是温柔与激情交织在一起的生活艺术。

可以说,传统的印度教对性的态度是健康的、泰然自若的。

《欲经》虽然专门谈论性爱,但性爱在作者的笔下不仅表现为一门艺术,而且表现为一门科学;当然,这种科学染上了浓厚的宗教色彩。

性爱并不是情和欲的泛滥,而是要克制自我的激情,要在对自我情欲的严格控制之下才能进行,性爱的最高境界是淡然无情。

印度人虽然撰写了第一本集"爱"与"性"为一体的《欲经》,但他们却总是将"爱"与"性"完全分开,认为真正的爱应该是无师自通的人类本能,无须任何指导;相反"性"却需要强调技巧。

因而,印度性文化的书籍常常用大量篇幅来介绍"无爱的性技巧",《欲经》明显反映了这一倾向。

印度人的性观念似乎是两种极端倾向的奇妙融合,它既有粗俗的一面,又有精雅的一面。

印度人从极单纯的否定哲学出发,发展出极其繁杂的性享乐方式。

印度人谈论爱,也讨论性,而且两者可以完全无关。

他们并未将这两种彼此冲突的东西融为一体形成和谐的新体系,而是将它们互相掺杂。

也许这正是印度性文化的一大特色。

在我看来,如果说中国的《玉房秘诀》主要关心的是在床上所发生的事情,那么罗马的《爱的艺术》则教你如何到床上去,而印度的《欲经》内容更广,它罗列了每个家庭主妇取悦丈夫必备的各种知识。

该书偏重性爱时的心理描述,在谈"性"之前花了很大的篇幅先谈论关于"爱"的问题。

虽然自有文字以来就有歌颂爱情的作品,在讴歌爱情的诗词中也经常见到性的描述。

但在性文学中却极少包括爱的内容,《欲经》极可能是第一本既论"性"又论"爱"的专著。

《欲经》显示了印度教的一个典型特征:

宗教与生活水乳交融般地联系在一起,可以说宗教就是生活,当然包括性生活。

古代印度教并不贬低爱欲,在所有合法的享乐中性爱被认为是最富于激情也是最为完美的人生享受,它也最易于被转化为宗教的热情。

与此同时,现实生活中,房事也变成一种积极的宗教性的义务。

印度人的性观念与其他文化还有一个显著不同的地方。

不管是中国还是古巴比伦、埃及、希腊或罗马,对性问题的态度和看法虽有区别,但都认为性交应该是发生在闺房或妓院中的事。

换句话说,它是一种隐私行为,对别人是秘而不宣的,而印度人谈论性时却并不加掩饰。

在印度人看来,性是自然的、幸福快乐的,是人生追求的三个目标之一。

这种性观念与今日西方社会流行的性是自然、快乐的,可以公开谈论和可以公开为之的观念似乎有接近之处。

印度教鼓励早婚,因而早婚在印度很普遍。

在古印度教看来,男24岁,女8岁,是最合适的婚配年龄。

据说这是防止妇女淫荡的最好办法。

丈夫死后,寡妇不准改嫁,甚至要自焚殉夫,拥护者认为这样这对夫妻可在天国享受3500万年的极乐生活。

由于《欲经》对人们了解印度古代文化和习俗很有帮助,它已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包括中文,在世界流传。

第五节:

禁欲是印度性文化中的主流意识

如果认为印度宗教中有艳欲主义的传统,印度性文化中有纵欲主义的倾向,就认为印度是一个性开放的社会,那就大错特错了。

恰恰相反,有的方面还显得相当保守。

例如,男女理发店在印度是分开的,男人必须到为男性开的理发店由男性理发员理发;1400 多万人口的孟买市里,找不到卖人造阳物之类的性用品商店;不仅为女性私处美容、肚脐美容的美容店根本没有,是否有做双眼皮手术、做处女膜修补术的地方,许多印度人也回答不知;高档宾馆中我从未看到过妓女,也从未接到过"小姐"打来的是否需要提供特别服务之类的引诱你嫖娼的电话,连洗脚屋、夜总会之类的设施也没有;大庭广众之中没有女性袒胸露背、没有男女亲吻搂抱、更没有有伤风化的现象;高级官员和老板们绯闻不多,养"二奶"现象不能说完全没有,但至少在媒体上还没有看到披露。

为什么会是这样呢?

这是因为,印度人的哲学基本上是一种否定哲学。

印度教认为,人生是充满痛苦和磨难的,即使快乐的王子,他也绝不会没有痛苦。

因此,人生并不是追求世俗的享乐,而是以逃脱没完没了的人生轮回为最终目标。

印度宗教传统中的主流意识认为人应该放弃对性自由、婚姻和家庭三种乐欲的追求,因为它们会影响人进入幸福和极乐天堂。

从总体上说,佛教、耆那教一般比印度教更强调禁欲主义,至于伊斯兰教,对性的态度比印度教也更保守。

印度禁欲主义的主要奠基者是佛教创始人佛陀,即释迦牟尼。

29岁时,佛陀扔下爱妻和幼子,创造了后人一直沿用的、逃避世俗的生活方式--深山隐居,把自己从性欲和各种世俗的欲望中解脱出来。

他超脱人间痛苦的方法是,通过放弃各种欲望而达到"空无"、"超然"的全福境地,使人进入极乐天堂和涅盘。

佛教的"八戒"之一就是戒淫。

公元2世纪,印度佛教诗人马鸣在《美难陀传》中记述了佛祖释迦牟尼使他的异母兄弟难陀皈依的故事,从中我们不难理解苦行的宗教怎么会与享乐联系在一起,纵欲怎么会最终走向禁欲。

难陀沉湎于世俗欢爱,佛祖为了度化他,引领他目睹了天女,难陀对美貌而性感的天女如痴如醉,于是他像佛祖所教导的那样开始修炼苦行,希望有一天能获得天女的欢爱,他极端的苦行行为和异常的淫乐心理奇特而可笑地结合在一起。

然而,他对苦行的专注和执著使他的修道突飞猛进,从而使他在更高的修炼层次上得以悟道,他竟不再迷恋男欢女爱了。

印度禁欲主义的产生还同印度教的人生观,特别是苦行僧的人生观有关。

印度教把人的一生分作净行期、居家期、修行期和苦行期四个阶段。

禁欲像一条主线贯穿于人生的这四个阶段。

在第一个阶段,印度教徒要拜正统婆罗门为师,熟悉各种苦行的方法和必须遵守的戒律,努力控制本能和冲动。

在第二阶段可以结婚生子,成家立业,履行世俗义务,享受合理欲望。

在家里第三代出现时,人生进入第三阶段,这时要放弃家庭,进入林野,朝夕沐浴,吃野菜瓜果,采取超然的态度来苦行沉思和冥想。

妻子可以随同丈夫,但绝对不能同床。

接近75岁时,人生进入第四个阶段,即苦行期,这时获得了过出家生活的资格,必须穿别人穿过的衣服,睡在地上,过乞讨生活,等待死亡的降临。

此时,更谈不上性的乐趣了。

为什么印度教徒在人生的后两个时期要抛妻别子、离家脱俗呢?

这是因为他们认为一个人生来是渺小的和孤陋寡闻的,为了扩大视野,增长知识,就要靠自己的两只脚离家出走来实现这一愿望。

同时它又认为,人生来就是有罪的,要想减轻罪孽,摆脱无穷无尽的轮回之苦,就必须过禁欲生活。

虽然并非所有的印度人都按照这一设计去生活,但这样生活的人通常能获得更大的尊敬。

需要指出的是,印度教中的禁欲主义与欧洲中世纪时盛行的奥古斯汀提出的禁欲主义有着本质的区别。

奥古斯汀将禁欲主义发展到顶峰。

他创造了"性就是犯罪"的理论--即性是罪恶的起源,性欲是传播犯罪的途径。

他主张最根本的方法是禁欲,退一步是结婚,但不性交,再退一步,即使性交也不能追求性爱的快乐。

也就是说,独身是基督教的主要美德。

印度性文化与此根本不同,它虽主张禁欲主义,但并不认为性等于犯罪,相反,婚姻在印度人的一生中看得十分重要,许多人未到青春期就结婚。

无论是在以传宗接代为目的的婚姻,还是以性欲为目的的婚姻中,性都极受推崇和称赞。

这正是印度性文化的一个最大特点:

禁欲与纵欲并行不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中职中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