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高速公路管理处养护中心主任.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0166175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4.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记高速公路管理处养护中心主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记高速公路管理处养护中心主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记高速公路管理处养护中心主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记高速公路管理处养护中心主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记高速公路管理处养护中心主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记高速公路管理处养护中心主任.docx

《记高速公路管理处养护中心主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记高速公路管理处养护中心主任.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记高速公路管理处养护中心主任.docx

记高速公路管理处养护中心主任

记高速公路管理处养护中心主任

  学习同志先进事迹

  前言:

为热情讴歌新中国成立60年来交通运输行业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增强交通职工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交通运输部在全国交通运输行业开展了评选“6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交通人物”活动。

河北交通人的杰出代表高速公路管理处养护中心主任同志高票当选。

为了学习先进、弘扬正气,高管局党委在全局系统开展向同志学习的活动。

  全处各总支、各支部要充分认识开展向同志学习活动的重要意义,加强组织领导,认真安排部署,引导干部职工统一思想,结合学习活动的开展,认真谋划好明年各项工作,紧紧围绕运营、养护、路政三条主线,以树立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的观念,加强队伍建设,培塑职工高尚品格。

  追求生命的质量

  ———记高速公路管理处养护中心主任

  ,1955年生人,1976年河北交通学校道桥专业毕业,当年9月分配到地区交通局工程队,从此与交通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

  燕赵自古多慷慨悲壮之士,现任高速公路管理处养护中心主任就出生在古赵国的革命老区武安市。

今年9月全国群众投票评选出“6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交通人物”,的名字赫然其中。

他与病魔顽强抗争、工作上始终不懈,他对党对人民无限忠诚、事业上孜孜以求,表现了燕赵子弟的慷慨激情和豪迈气魄。

他的感人事迹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深打动了广大群众,大家纷纷把手中庄严的一票投给他。

他是河北省交通运输系统在此次评选活动中唯一获此殊荣的人。

  “只要我还活着,就要为公路事业的发展发光发热”

  在病魔和工作面前,人们有各种表现:

有的人会被病魔压倒,同时放弃了工作;有的人虽会与病魔抗争,却放松了工作……而却选择了另外一种——顽强地与病魔斗争,并始终把工作放在第一位。

在长达十几年的时间里,他用自己的拼搏和奉献写下了一部光辉感人的奋斗史。

  1997年,已经担任市交通局工程一处副处长的,由于长期野外施工和操劳过度,身体严重透支,患胃出血住进了医院。

经诊断,为肝硬化中期。

11月20日他做了手术,胃被切除三分之一,脾全部被切除。

同事和家人都劝他好好休息一段时间,可他却说:

“工期不能耽搁,工地上还那么多事儿等着去做,我这点病不算啥!

”大夫再三叮咛他术后需要静养,不能活动,可他口头答应着,心却早已飞到了工地。

12月9日,他又投入到紧张的施工一线去了。

人们屈指算了算,做完手术才19天!

  妻子周桂梅既心疼又无奈:

“老赵就这拧脾气,他心里只有工地,为了不让他生气,只能由他去。

”于是,同为工程处业务骨干的妻子,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举家搬到工地。

1997年,才41岁的周桂梅主动办理了提前内退手续,当起了的“后勤部长”。

当时正奋战在省重点工程邯临线改建工程现场。

这个项目分东西两段,他带队负责东段43公里,工期两年,工程中的招投标、拆迁占等等,凡是涉及到工程的事情,他都参与其中,加班是家常便饭,对他来讲就没有节假日的概念。

  1998年5月,调到高速公路管理处管理所任副所长,主管质监、路政、养护、绿化等工作。

,成立养护中心,他又任中心主任。

把这两次工作变动看作是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好机遇,全身心投入到新的工作中,他甚至忘记了自己的病痛。

  可是不久,又一次无情的打击落到他的头上——3月,他去医院做身体检查,诊断结果竟是肝癌。

面对这个结果,这个燕赵汉子一时懵了:

癌,真的要吞噬自己的生命吗?

人到中年,正是事业、家庭压在肩头的时刻,命运之神怎么能如此残忍?

无情的事实就像海水卷起巨浪,打得时年51岁的一时间难以接受这残酷的现实。

但很快,短暂的思索后,迷茫与痛苦的情绪渐渐消退。

他冷静下来,毅然选择了坚强——坚强面对病痛,坚强面对人生,他决心向病魔发起挑战,将生命的火焰燃烧得更加灿烂,照亮自己对公路事业的一片赤子之情。

  他很快赶到单位,召开领导班子会议,布置工作。

是啊,让他最放心不下的是他的工作,是他的路。

  不久,进行了肝脏部分切除手术。

住院治疗期间,每当同事们去医院探望,他都会问及哪段路面养护得怎么样,哪个职工的思想问题解决了没有……还不到出院时间,他就要求回单位上班,医生和家人一再劝告都无济于事。

  是奥运年,高速公路是奥运火炬传递必经路线。

身体虚弱的坚持抱病到现场指导具体工作,用坚强的意志完成了肩负的奥运交通保障任务。

  6月25日,他胃病突然又犯了,疼痛难忍,去医院检查后医生要求他立即住院治疗,可下午突遭强风暴雨及冰雹袭击。

当得知多处树木、标牌等被刮倒在路、严重影响行车安全后,没等输完液他就偷偷拔掉针头,回到单位指挥抢险工作。

他和同事们冒着强风暴雨和晚上行车的危险,连续奋战5个多小时清除了各种路障,确保了管辖路段高速公路安全畅通。

这次住院治疗,他在医院前后还不到6个小时!

  7月21日,距离奥运会开幕还有18天,他和往常一样早晨六点钟就投入到工作中。

他带着发现的问题到单位重新安排工作,九点多当他想再次坚持上路时,胃部的疼痛已使他无法站起。

二十余天连续14小时以上的工作量,累得他病情再次加重。

他被同事们强行送到医院接受治疗。

这一次,由于胃肠道大量出血他连续昏迷7天。

第8天他苏醒后的第一句话就是:

“我躺了几天了,工作完成得怎么样了……”当得知全体职工夜以继日工作,圆满完成了各项养护任务,火炬转场团队顺利通过后,他苍白的脸上留下了满意的笑容。

  ,用他更加虚弱的身体和更加顽强的毅力继续挑起高速公路养护的大梁。

  今年10月28日,记者前去采访,正逢他第二天要做腹部手术,于是记者留下祝福便早早告别。

后来得知手术后第4天他就开始半天输液、半天上路了。

  11月9日,有着每天看天气预报习惯的得知大暴雪将到,他立即召开班子会,并对机械、人员、后勤保障都一一作了细致的安排。

  11月11日,突降暴雪,皑皑白雪覆盖了大地,积雪达40多厘米。

这次降雪是老赵平生见过的最急最大的一次。

他放心不下他的公路,于是,不顾自己刚做完手术虚弱的身体又上路了。

  这时,省高速公路管理局副局长王国清坐镇指挥除雪保畅工作。

面对洺河大桥结冰严重的状况,老赵斩钉截铁地向他表示:

“您放心,今天要是因为这儿影响通行,我就垫在桥面上让车通过!

”随后,他调来平地机、装载机、撒布车,亲自上路指挥。

为了不造成堵车,他科学施工,实施半幅作业半幅通行。

连续几个小时与冰雪较量,寒夜气温降到了零下十度,一个身体健康的人都吃不消,更何况是他。

但一直到深夜12点基本完成除雪任务老赵才回家。

他实在是太累了,回家后衣服顾不得脱便倒头就睡。

可没睡几个小时就又上路了。

  11月11日到17日,这场历史上罕见的暴雪前后,天气异常寒冷。

就在这样的天气里,整整7天,都在路上指挥,有一天凌晨3点才回家。

对于一个术后不久的人来说,这需要多大的毅力呀!

  现在,面临着更大的考验。

由于身体自我调节功能降低,他早期患上的糖尿病更严重了,每天靠打胰岛素来调节机体内分泌的平衡,起初需要到医院打,老赵既嫌麻烦又嫌耽误时间,自己便买了打针的器械,随身携带,一日三餐前自己往肚子上注射胰岛素。

至今,用了多少注射针,他自己也记不清了。

  然而,这一切都不会打倒。

今年10月记者采访时,他说:

“我把我的青春献给了我钟爱的公路,又把我心爱的女儿也献给我钟爱的公路事业,只要我还活着,就要为公路事业的发展发光发热。

  “我既然入了公路这一行,就得干出点名堂来”

  “干一行,爱一行。

我既然入了公路这一行就得干出点名堂来!

”这是一句掷地有声的名言,也是他工作的一个真实写照。

  从小在武安山区长大,对路有着别样的感受和憧憬。

“出门就爬坡,遍地石头窝”的山路深深地刻在他的心里,给老百姓修路成了他年少时的梦想,也成了他一生最大的追求。

  始终把修好路养好路当作自己终身追求的目标。

跨入交通行业30多年来,他始终在交通建设第一线摸爬滚打,从道路设计、施工到养护、管理,他都认真对待,力求做好。

  刚毕业时,完全有条件留在机关,但他坚持到施工一线工作,从工程队的技术员干起。

在他看来,只有在一线才能学有所用,实现梦想。

于是,大大小小的公路工地总能见到他忙碌的身影。

他工地吃,工地住,以工地为家。

当年的工地各方面条件都很艰苦,租住的是老乡低矮破旧的房屋,吃饭也很少按时过,有时凑合一口就是一顿饭,但他始终无悔。

在市交通局工程一处工作期间,为严把工程质量关,他坚持现场跟班指挥,别人轮班干,他却是“连轴转”,白天跟班,晚上加班。

  调任管理所副所长后,他充分应用“菲迪克”条款管理模式,使日常养护、专项工程都能严格按照程序施工,确保了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

多年的同事和搭档、管理所所长陈迪里说:

“交给老赵的工作,我既放心又省心,样样他都能很出色得干好!

  调任养护中心主任后,更是经常深入现场,指导养护施工的技术问题。

对路面坑槽的修补,从划定处理范围到挖掘方式,从铺料顺序到碾压力度,每个环节他都一一做出严格要求。

他常对大家讲:

“做养护工作,看似容易却不容大意,任何时候都不能有半点马虎和一丝纰漏。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质量为本,安全第一。

  严谨求实是对待工作的一贯态度。

  为了及时掌握路况,他坚持每天在上班的路上对管辖的路段进行查看。

别人上午8点上班,而他6点就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先是沿线巡查一遍,然后根据发现的问题到单位重新安排。

有人劝他:

“你身体不好,让别人给你汇报汇报就行了。

”可老赵不这么认为:

“好意我心领了,可工作不能这么干,不掌握最新情况,我怎么能把工作安排好!

  “高速全长230公里,所管辖路段为公里,占全线的三分之一,匝道公里,跨线桥及引道16公里,特大桥3座、中桥3座,小桥51座,通道125个,涵洞45个……”这些数字都了然于胸。

他常常记不住自己的生日,但他对自己管辖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如数家珍。

  养护中心维修队副队长张耀武说:

“赵主任的风格就是事必躬亲,从来都是在施工一线指挥,没有领导的样子,许多业主代表都看不出他是领导。

”他回忆说,四五月份,一个小桥桥面维修过程中,身为维修队队长的他对病害扩展面积估量不足,判断不准确就准备施工了,正好到路上巡查,看到此情况,严厉地说他:

“你是一个技术人员,干了十多年连这点都估计不出来,这是基本常识。

”随即,现场讲解了桥涵结构物的构造以及病害机理、常见解决办法。

当时有许多人在场,被批评的张耀武觉得很下不来台,但大家听了讲解后,都心服口服的。

张耀武说:

“别看我被批评了,但心里服气,赵主任的办法既节省了几千块钱,更重要的是不影响通行,保证了交通安全,从根本上消除了隐患。

  7月,正是迎奥运保畅工作的关键时期。

一天,天上下起了中雨,还在路上检查养护情况,别人都劝他,身体不好,岁数也不小了,赶紧回家休息吧,剩下的工作由他们完成。

可执意不肯,说:

“这点雨算不了什么,我回去了不放心。

”于是,他穿上雨衣,拖着疲惫的身体又下到边沟,一直沿线徒步十几公里。

边走边指挥,这儿的边坡不齐,那儿的排水不畅,直到问题都解决了,才放心地离开。

  今年4月11日下午3点20分左右,养护中心接到路政通知,在永年收费站北侧3公里处行驶的一辆拉着废油的卡车漏油,足足有两公里的路面被污染,造成了该路段断断续续堵车。

晚上7点多了,本已下班回家的听说此事,饭没吃完就要赶往现场。

爱人劝他说:

“这么晚了,你刚做完手术,今天又不该你值班,别去了。

难道地球离了你就不转了!

”可这怎能劝得住老赵。

爱人没法,只好也跟着一起到了现场。

一直到半夜才解决完。

通车后,老赵怕路面打滑又亲自驾车试了试,直到万无一失。

  有人说养护这活儿就像干家务,既琐碎又不容易出成绩。

然而却乐在其中。

他希望整饬后的路树都长得枝繁叶茂,他希望打理后的路面都平坦如新,他希望他管辖的路段能“安全无事故、高效保畅通”,他希望……在他的心中绘制了一幅完美的画卷。

为了描绘好这幅画卷,他付出了常人难以想像的努力,克服了常人难以克服的困难,做出了常人难以做出的牺牲。

  也是一个勤于创新的人。

  在养护中心的院里,记者看到被改装的清扫车。

有人介绍说,为了节约成本,把清扫车改装成水车。

以前,清扫140多公里路程需一天时间,经对洒水喷头进行改装,现在半天就能完成。

记者不禁发问:

“这样不浪费水吗?

”谁知这点他早就想到了:

“水可以流到边沟浇灌树木,一举几得。

  类似这样的小发明、小创造,还搞了许多,诸如装卸压路机、提升架技术等等,不仅降低了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还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路在心中,路在脚下。

”这是请一位书法家朋友为自己题的一幅作品。

他把这幅字挂在自己的办公室里,把这八个大字珍藏在自己心中。

他把路当作了自己的孩子,用心去爱护它、呵护它,倾注了无数的心血。

  以他出色的工作得到了上级部门表扬。

在他办公室里,记者看到荣誉证书占满了他的几个抽屉。

他先后多次荣获“省交通厅系统公路建设质量年先进个人”、“省交通厅先进工作者”、“省交通厅先进个人”、“处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他在同事中口碑极好,采访过程中,记者只要一提起“”,人们无不肃然起敬、交口称赞。

  是啊,一个人能够几十年如一日,艰苦一线,尽职尽责;能够十几年如一日,在身体严重透支的情况下不懈工作,在病魔折磨下顽强拼搏,怎能不让人钦佩、让人感动呢!

  “身患顽疾心无病;笑傲人生看世界”

  有写日记的习惯。

记者从他厚厚的一摞日记本中抽出一本,打开第一页看到:

“1月1日:

不图名利,不怕邪;心底无私,天地宽;身患顽疾,心无病;笑傲人生,看世界。

”这是心态的自我写照。

  心态是调控人生的控制塔。

心态的不同导致人生的不同,而且这种不同有时是天壤之别。

心态决定命运,心态决定成败。

心态是后天修成的。

我们完全可以通过修炼我们的心态来成就我们的事业,改变我们的人生。

而心态往往就是思想的境界。

  在患病期间,“能回去工作”是他的精神支柱,而支撑这种精神的则是他的阳光心态——他的思想境界。

  面对病魔,他始终乐观坚强,每次做完手术,同事朋友们去医院探望他,只要他能坐起来,决不躺着与别人对话交流。

今年已经做了9次手术的他不悲观,不放弃,始终保持乐观心态。

  养护中心书记李冀辰说:

“对于荣誉,老赵从来看得很淡,每次评选先进,他都把机会让给别人。

然而每当上报到上级机关,领导看名单里没有他,又特批他一个名额。

不少媒体知道了他的事迹,想来采访他,都被他婉言谢绝了。

他经常告诉我们说‘做人低调点,工作高调点,见了荣誉让着点,这几点做到了,一个单位的凝聚力就有了’。

  他爱他的家人,爱他的同事,爱他的单位。

他常说:

“我很珍惜人们相识的缘分,一个家庭要和谐,一个单位要和谐,都离不开大家的支持和努力。

  的心态也得益于他父亲的影响。

他出生在武安革命老区的一个革命家庭。

父亲打过日本鬼子,是个老革命。

老区人山一般坚毅的品格塑造了他坚韧不拔的性格,父亲“踏踏实实干事,老老实实做人”,“永远跟党走”的思想影响了他,给予了他生命的底色。

他说:

“如今父亲走了,留给我最大的财富便是他教我做人的道理,这使我受用终生。

  爱是有回报的。

爱他的事业,爱他周边的人,也得到了大家的回报。

  得知得了绝症后,许多人都为他深深惋惜。

他的邻居和多年的同事、路政大队队长李昕秀说:

“真是没想到,老天怎么会让这么好的人受这么多磨难!

太可惜了!

当听说这个消息时,我好几天都没睡好觉。

”说着,这个七尺高的硬汉眼圈湿润了。

  当听说手术缺血浆时,管理所400多人自愿到医院为他献血。

血型很特殊,是o型的rh阴性血。

当职工王润丽得知自己的血型符合要求时,她激动地说:

“当时也没多想,只要赵主任身体能好起来,能帮上点忙,我就特别高兴。

  用他的坚强捍卫着公路事业,而他的精神也感动他身边的每一个人——他的同事、他的朋友、他的病友、他的妻子女儿……

  他的同事们说:

有这样的领导,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干好工作!

为他诊治的医护人员们说,是他们见过的最坚强、最乐观的患者。

许多同事把他的事迹跟自己家里人讲,家人都被感动得掉泪。

  副主任张凌霞是养护中心班子成员里唯一一个女性。

她对记者说:

“没共事时就听说过他对工作认真负责,雷厉风行,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儿。

搭班子后更发现他是个闲不住的人,什么事都要求尽善尽美。

他得病后,原来一百六十多斤的人如今也就一百二三十斤。

每次手术住院后,他都不按医嘱休息,总是在别人觉得还不该来上班的时候就来了。

他真是个汉子,我们打心底里佩服他!

  一心扑在工作上,妻子因此付出了许多。

为了照顾他,妻子搬到了工地上,当时唯一的女儿赵欣刚上高中,只能住在姥姥家。

女儿怨过恨过,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她理解了父亲,她为有这样的父亲感到自豪。

在选择工作时女儿毅然选择了与父亲并肩作战。

老赵对女儿一直心存愧疚,现在他也心安了。

  ……

  对于生命的价值,每一个人有着不同的理解和回答。

的生命价值在于他的事业有成,在于他的梦想成真。

他实现了自己为老百姓修路的追求,实现了自己生命的价值,他是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一个值得尊敬的人!

  愿我们大家同他一起去追求生命的质量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