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翻译重点问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0165228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6.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文翻译重点问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文言文翻译重点问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文言文翻译重点问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文言文翻译重点问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文言文翻译重点问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文言文翻译重点问题.docx

《文言文翻译重点问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翻译重点问题.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文言文翻译重点问题.docx

文言文翻译重点问题

文言文翻译重点问题

教师:

姜璐

【文言实词】

高考文言文阅读中,无论是对文言实词的专项考查.还是对文句的翻译、文意的理解的考查,都涉及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可以说文言文阅读的最大障碍来自实词,值得我们重视。

近几年高考题考查的实词绝大多数见于课文,因此要明确常见实词的范围,重点掌握教学大纲规定的120个实词,还要掌握一些推断实词词义的方法,如:

(1)字音推断法。

如果在文中根据词语的本义或引中义解释不通时,就可以试着找通假关系,从而推断出符合语境的意思,也就是通过同音通假求得本字。

如:

河曲智叟亡以应(“亡”通“无”,没有,不);2011年高考北京卷第6题A项“三战所亡,一朝而反之”中“反”通“返”,为“返回”之意。

(2)字形推断法。

在文言文中,形声字、会意字占总字数的80%左右.其义符为我们推断词义提供了有利条件。

如“冀得一归觐”中“觐”字较生僻,但从这个字的构成成分大体可“猜”出与“见”有关,借助上下语境,可推断这里是“拜见父母”的意思。

(3)结构推断法。

文言文中的排比句、对偶句和并列结构非常多,其中位置对应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而意义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阅读中完全可以借此来推断词义。

如“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两句话句式整齐,且前后语意基本相同,由此可由“用”的含义推断出“以”的含义。

(4)语法推断法。

即借助语法结构规律来推断同性,进而推知其意义,例如“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一句中“渔樵”作谓语,应释为动词“捕鱼砍柴”。

(5)联想推断法。

常用的联想法有课文联想法和成语联想法两种。

如2011年高考重庆卷第8题A项“檄营帅籍所掠赴郡讯之”中的“听”和D项“公仰视木顾使者日”中的“籍、顾”分别解释为“登记”和“回头看”,如果不能确定,可以联系到教材《鸿门宴》中“籍吏民,封府库”和《荆轲刺秦王》中“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对“籍”“顾”两词的解释,那么就无须怀疑了;再如2011年高考山东卷第9题D项“若济大水有舟楫也”和重庆卷第4题C项“侍者如言而至,无爽者”中对“济”和“爽”二词的理解,只要联系一下成语“同舟共济”和“屡试不爽”,那么可以毫不犹豫地断定解释是正确的。

(6)语境推断法。

即“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

如2011年高考江苏卷第5题B项“以公少年易之”中“易”的理解,原文中“老吏曾腆侮法粥(同‘鬻’,卖)狱”,而且陈希亮刚到任,所以“易”解释为“更换”为错误解释。

再者“更换”是“易”的基本义,是望文生义之解,亦断为错。

(7)猜读推断法。

在上述几种方法难以奏效时,可采用“猜读法”,但这里的“猜读”不是瞎蒙乱猜,而是根据语境作出合理的推断,如“郡民赵颍曾为乐陵太守,八十致仕归”句中赵颍昔为太守今为民,且年已八十,可知“致仕”应为“退休”之意。

推断实词词义的方法还有多种,需要我们在阅读实践中归纳、总结。

总之,理解实词含义既要注意“迥别”,还要注意“微殊”,不能“以今律古”。

【名师挖宝】

1.平时注意积累文言实词,尤其是大纲规定的120个文言词语和课本中的经典文章,要熟读成诵。

2.答题时各种方式灵活运用,以语境义的准,把给出的意思代入原文后还要看意思和上下文是否合乎,有些时候句意通顺但文意矛盾。

3.注意语法分析,有些时候给出的词语解释的词性明显和前后文不能搭配。

4.尤其注意以今释古的现象,这是命题者经常运用的设置陷阱的方式。

5.生僻的词语的解释一般都不会错误。

【文言虚词】

文言文中,连词、介词、副词、助词、叹词都是虚词,代词也被看作虚词。

从意义上看,实词的意思显得实在具体,能表示名称、动作、状态等;虚词表示实词(短语)之间、句子之间的意义关系、结构关系以及语气,有的可以用现代汉语的词语翻译出来,有的不能。

从功能上看,各类实问分别能充当句子的主语、宾语、定语、谓语等;虚词有的能充当状语(副词),有的与实词组合充当状语、补语(如介词),有的起连接词语或句子的作用(连词、结构助词),有的起标志作用(如宾语前置的标志)。

(1)18个常见文言虚词的分类(以常用词性为标准)

①代词:

之、何、其

②副词:

③连词:

而、且、与、则、若

④介词:

因、为、于、以

⑤助词:

焉、乎、也、者、所

(2)关联虚词

①连接上下文句的连词:

因、则、而

②连接词或词组的连词:

而、以、与

③连接词或词组的介词:

于、以、乎、与、为

(1)语境推断

常见虚词大多有多种用法。

词性词义变化较为复杂,要确定其具体意义和用法,必须结合上下文,利用文意解题。

(2)词性界定

有些文言虚词往往兼有多种词性,根据语境,只要能推断出其词性不一样,那么其用法肯定也不同。

(3)结构推断

有些文言文句子结构整齐,讲究对仗,常常采用互文的修辞格,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结构特点推知文言虚词的词义和用法。

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以”和“而”相对,可见这里的“以”是连词,相当于“而”。

(4)句位分析

一些虚词在句中不同位置就起不同作用。

如“也”,句末助词,表判断、陈述、疑问、感叹等语气,在句中一般起舒缓语气的作用。

(5)关照全句

判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要有全局意识,许多虚词的意义不实在,在句中主要起一定的语法作用或表语气.因此只有依靠对全句的分析和把握才能准确理解它。

如“之”字在“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句中用于主谓结构,表示取消句子的独立性,而在“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句中作定浯后置的标志。

这两个“之”均为助词,只能从语法作用上把握。

(6)分析搭配

虚词跟其他句子成分的搭配关系,也决定了它的用法。

如“以”字的用法有一个规律,即“以”后面是名词、代词,“以”为介词;“以”后面是动词,“以”为连词。

如《兰亭集序》“犹不能不以之兴怀”中“以”与后面代词“之”构成介词结构,表原因;在《烛之武退秦师》“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中“以”用在动同前,为连词表目的。

(7)代入检验

将判断出来的意义、用法代入句子中,若结合上下文,语意通畅,即可验证准确。

如“而、且”都有表承接、转折的意义.若判断为承接关系,可用“就、随后、那么”替代,若判断为转折关系,则可用“可是、但是”替代,替代后若前后语意不通畅,则说明判断不准。

【名师挖宝】

1.平时注意积累文言实词,尤其是大纲规定的18个文言虚词和课本中的经典例句,注意一些虚词的特殊用法的例句。

2.答题时各种方式灵活运用,基本的方法是明确课本例句的用法和意义,代入文中选句,看是否通顺。

3.注意语法分析,尤其注意分析虚词前后的成分或句子之间的关系。

【词类活用】

在古代汉语里,词类活用是文言文中很常见的一种语言现象,它是指某些实词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临时改变它原来的词性和用法。

即把用作甲类的词,当作乙类的词来用。

词类活用的特点是临时性、语境性,离开了特定的语言环境,活用义就消失了。

词类活用主要是名词、动词和形容词的活用。

1.名词的活用

(1)名词活用为动词

①两个名词相连,既不是并列关系,又不是修饰关系,便是动宾关系或土谓关系,其中一个必然活用为动词。

例如:

“遂王天下”“大楚兴,陈胜王”中,“王”与“天下”相连,“陈胜”与“王”相连,分别构成动宾关系和主谓关系,两个“王”都活用为动词,“称王”的意思。

②名词后面紧跟代词,该名词便活用为动词。

例如:

“驴不胜怒,蹄之”,“蹄”后跟代词作宾语,在这里是动词,“用蹄子踢”。

③名词用在“所”字结构中,便活用为动词。

例如:

“夜则以兵围所寓舍”,“寓舍”出现在“所”后做动同,“住宿、寓居”的意思。

④名词放在副词后面,便活用为动词。

例如:

“樊於期乃前曰”中“乃”是副词,作状语,于是方位名词“前”就活用成了动词,“走上前”。

⑤名词放在“能”“可”“足”“欲”等能愿动词后面,便活用为动词。

因为能愿动词与及物动词组合成谓语,名词前面放上能愿动词,等于名词处在动词的位置上,所以它便活用为动词。

例如:

“左右欲刃相如”“非能水也,而绝江河”中“刃”“水”都活用为动词,分别为“杀”“游泳”之意。

⑥名词后面带丁介词结构做补语,这个名词便活用为动词。

因为介词结构只能附在谓语动词后面,名词后面带厂介词结构(有的省略介词),就等于名词处在了动词的位置上,于是便活用为动词。

例如:

“晋军函陵,秦军汜南”中“军”后省略了介词“于”,“军”活用为动词,“驻扎”的意思。

⑦名词同动词或动宾词组连接时,中间往往省略连词“而”,这个名词便活用为动词。

例如:

“于是相如前进缶”巾,“前”和“进”之间省略了连词“而”,这里表示前后相连的两个动作,“前”活用为动词,“走上前”。

(2)名词作状语

①普通名词作状语

a.表示比喻。

例如:

“嫂蛇行匍伏”。

b.表示对人的态度。

例如: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c.表示动作行为的工具、凭借和方式。

例如:

“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d.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

例如:

“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

②时间名词“日”“月”“岁”作状语

a.表示每一。

例如:

“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

b.表示渐进。

例如:

“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c.表示往昔。

例如:

“日吾来此也,非以翟为荣,可以成事也”。

③方位名词作状语。

方位词是名词的附类。

单纯的方位词“东”“西”“南”“北”等在行为动词前作状语,一般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

把这些方位词译成现代汉语时,常常需加介词“往”“向”等来理解。

例如: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3)名词的使动用法

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宾语之后,表示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翻译为“使(让)……”。

例如:

“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

我何面目见之”中“王”为使动用法,“使我称王”。

(4)名词的意动用法

在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上宾语后,表示主语把宾语当作什么,即名词含有对宾语怎么样的意思,翻译成“以……为……”“把……当作……”“对……感到……”。

例如: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中“师”为意动用法,“以……为老师”。

2.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文言文中,当形容词作主语或宾语时,它已不再表示人或事物的某种性质或特征,而是表示具有某种性质或特征的人或事物。

例如:

“择善而从之”中“善”意为“好的意见”,“险以远,则至者少”中“险”“远”意为“险峻、距离远的地方”,都成了名词。

(2)形容词活用作动词

形容词是不带宾语的,如果带了宾语,而又没有使动、意动的意味,就是用作一般动词。

例如: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中“穷”作动词,“看尽”;“亲贤臣,远小人”中“亲”“远”都作动词,意为“亲近”“疏远”。

(3)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后跟宾语时,它就可以表示附加某种特征于宾语所表示的事物上,这种活用方式就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译为“使……”。

例如:

“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为使动用法,“使……变绿”。

(3)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带上宾语时,它还可以表示主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认为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具有某种性质或特征。

翻译为“以……为……”“把……当作……”“对……感到……”。

例如:

“渔人甚异之”中“异”为意动用法,“对……感到奇异”;“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中“小”为意动用法,“认为……小”。

3.动词的活用

(1)动词活用为名词

文言文中,动词如果用作句子的主语或宾语,或受“其”“之”等词语修饰限制,这就使动词具有了名词的特点。

例如:

“去国怀乡,忧谗畏讥”中“谗”“讥”在句中作宾语,作名词,“诬陷、嘲讽的话”;“钩党之捕遍于天下”中“捕”受“之”限制,作名词,“搜捕活动”。

(2)动词的使动用法

如同现代汉语一样,文言文中的有些动词本来是不能带宾语的,如果带上了宾语,那么该动词就作使动用法,且有“使宾语……”的意思。

例如:

“项伯杀人,臣活之”中“活”为使动词,“使……活命”。

【名师挖宝】

1.平时注意积累文言文中词类活用的句子,一些活用都遵从语法规律,找到规律可以举一反三。

2.答题时各种要注意语法的分析,有些时候的一些词语在现代汉语中没有该义项,活用为相关词语如果句意通顺就是活用。

3.注意经过词类活用解释的意思和原意肯定有相互关联的地方,不要随意的解释。

【通假字】

“通”是通用,“假”是借用(“假”就是“借”的意思)。

所谓字的通假,是指音同或音近的字互相通用和假借的现象。

通假字包括三类:

通用字、假借字、古今字(中学浯文教材中为了解说和归类的方便与简化,把一些古今字也列入了这个范围)。

通假字和本字本来没有意义上的必然联系,但是,在阅读时如遇到按该字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都解释小通的情况时,就要考虑到可能是通假字。

通假字的基本规律是同音或近音通假,可分三大类:

①本字的声旁形体与借字的形体相同,二者音同或音近通假。

如“夙遭闵凶”中的“闵”通“悯”,“零丁孤苦”中的“丁”通“仃”(《陈情表》);再如“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的“坐”通“座”(《鸿门宴》)。

②本字的声旁形体与借字的声旁形体相同,二者音同或音近通假。

如“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中的“底”通“抵”(《报任安书》);再如“距关,毋内诸侯”中的“距”通“拒”(《鸿门宴》)。

③本字和借字的形体不同,二者音同或音近通假。

如“令将军与臣有郤”中的“郤”通“隙”(《鸿门宴》)。

【名师挖宝】

1.在文言文的翻译中如果给出的意思和本字的关系不大时要考虑通假的可能。

2.注意通假的几种情况要么字音相同,要么字形有联系。

3.尤其在疏通文意时有翻译不通的时候要考虑通假。

【双音节古今意义】

文言文中有很多词的字形与现代汉语相同,由于是词义的演变,我们不能够轻易地依照现代词义去解读。

因此,我们应该掌握这种词义的演变情况:

①词义扩大。

如“皮”,本义指“兽皮”,现指“植物动物表面的一层组织”.如“树皮”“封皮”。

有利用通感方法扩大的,如“甘”,原义是“美”“甜”,现在除了“味美”之外,还有“心里乐意”的意思,如“甘心情愿”由只表某一事物的一部分扩大到表示这一事物整体的,如“秋”,泛指“秋天”。

后扩大到指“一年”,如“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由专名扩大到通用名的,如“江”“河”,原指“长江”“黄河”,现指“一般的大江大河”。

②词义缩小。

有表示范围缩小的。

如“丈夫”,古代指“男子”,现在专指“妻子的配偶”。

有词义义项减少的,如“劝”,古代有“鼓励”“劝说”的意思,如今只剩下“劝说”这一义项。

“让”字在文言文中既可表示辞让、谦让之意,又可表示责备之意,现只用前一意义了。

③词义转移。

“币”古代指礼物,现在指“钱”;“慢”古代是“怠慢”之意。

今义与“快”相对;“假”古代是“借”的意思,今义与“真”相对。

这些例子涉及事物的转移、动作的转称、范围的转移和词性的变化等。

④词义弱化。

如“很”,古义同“凶狠”的“狠”,表示程度很高,现在用“很”字。

表示的程度不怎么高了;“怨”。

古义表示“仇恨、怀恨”,现在仪表示“埋怨、责备”,

⑤词义强化。

如“恨”,古代多表示“遗憾、不满意”。

现在则表示“仇恨、怀恨”;“诛”最初只表示“责备”。

后来强化为“杀戮”的意思。

⑥感情色彩变化。

如诸葛亮《出师表》中“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卑鄙”,在古代表示“社会地位低下,见识浅陋”,本来没有贬义,但现在却用来表示“道德败坏、品行恶劣”,变成纯粹的贬义词了。

⑦名称说法改变。

如“目”改称“眼睛”,“寡”改说“少”等。

偏义复词

古汉语中,有的合成词是由两个同义或反义的单音语素合成,而意义却偏在其中一个语素上,另一个语素只是起陪衬作用。

①两个语素意义上相对的。

如: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出师表》)句中的“异同”为偏义复词,用义偏在“界”,不在“同”。

②两个语素意义相近的。

如:

“今有一人。

八人园圃,窃其桃李。

”(《墨子•非攻》)“园”是种树的地方,“圃”是种菜的地方,在句中只有“园”这个语素意义,“圃”只作陪衬。

需注意的是,两个语素意义相近的偏义复词和同义复词要区别开来。

如《孔雀东南飞》中,“举动自专由”“会不相从许”。

“专由”,就是说“自专”或“自由”,“从许”即是“相从”“相许”,此为同义复词。

阅读时,遇到偏义复词,必须依据上下文确定什么语素表示词义,什么音素不表示词义,然后予以正确解释。

【特殊句式】

1.文言中如出现和现代汉语相同双音节词语,注意是否能够拆分,如能拆分为两个词语代入原文语意通顺即为两个词语,注意一点古汉语的一个字对应现代汉语一个词语。

2.注意连绵词,连绵词词义一般较稳定,连绵词有两种情况:

双声和叠韵,即两个语素的声母相同或韵母相同。

【掘金技巧】

文言特殊句式主要要求掌握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和倒装句(重点是宾语前置句)四种。

1.判断句

判断句足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作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

文言文中常用以下几种形式表示判断。

(1)用“者”或“也”表示判断。

这是典型的文言判断形式。

有用“……者,……也”的,其中“者”表示停顿,“也”表示判断;有单用“者”或“也”的;也有“者也”在句末连用的。

例如:

“夺项王足下者,必沛公也”。

“四人者:

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邻之厚,君之薄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2)用副词“乃”“则”“即”“皆”“耳”等表示判断。

这种形式也比较常见。

例如: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即今之僳然在墓者也。

”“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此亡秦之续耳”。

(3)用动词“为”“是”表示判断。

其中“是”表示判断,要注意和用作代问的“是”的区别。

例如: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巨是凡人,偏在远郡……”“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是,代词,这样)”

(4)用“非”“未”“弗”“无”“莫”等表示否定的判断。

例如:

“予本非文人画士……”

(5)自接表示判断。

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

例如:

“刘备,天下枭雄。

”“秦,虎狼之国”。

判断句形式总结如下:

(1)”主语+谓语+也”。

(2)“主语+者+谓语+也”。

(3)“主语牛者十谓语”。

(4)“主语+渭语”。

(5)“主语+副词十谓语十(也)”。

(6)“主语+为+宾语”。

(7)“主语+是+宾语”。

2.被动句

被动句是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

文言文中,常常借助一些介词表示被动。

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

(1)用介词“于”“受……于……”表示被动,“于”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例如:

“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不拘于时,学于余。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2)用“为”“为……所……”(“为”引出动作的主动者)或“……为所……”表示被动。

例如:

“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其印为予群从所得”“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3)用“见”“见……于……”表示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

例如: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

(4)用介词“被”表示被动。

例如: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被动句形式总结如下:

(1)“及物动词十于+施事者”。

(2)“为+施事者十及物动词”。

(3)“见+及物动词”。

(4)“为+施事者+所+及物动词”。

(5)“被十(施事者)+及物动词”。

3.省略句

文言文语句中根据习惯,省略某词或某种成分的句子叫省略句。

有承前省、蒙后省、承宾省、对话省,以及概括性省略等。

常见的省略成分有主语、谓语、宾语、介词和介词后的宾语。

(1)省略主语。

有承前省、蒙后省,自述或对话中也常常省略。

例如:

“沛公谓张良曰:

‘……(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鸿门宴》)

(2)省略谓语。

与现代汉语比较,文言文中谓语的省略较多见。

例如: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

(3)省略宾语。

例如:

“项王曰:

‘壮士!

赐之卮酒。

’则与(之)斗卮酒。

”(省略动词宾语)(《鸿门宴》)“竖子不足与(之)谋!

”(省略动词宾语)(《鸿门宴》)

(4)省略介词。

文言文中介词“于”“以”也常常省略。

例如:

“今以钟磬置(于)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石钟山记》)“又试之(以)鸡,果如成言”。

(《促织》)

4.倒装句

文言文中,某些句子语序与现代汉语不同,我们称之为倒装句。

其倒装现象主要有:

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

(1)主谓倒装

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

例如:

“甚矣,汝之不惠!

”(《愚公移山》)“嘻!

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

”(《晏子春秋》)

(2)宾语前置

在现代汉语中,宾语往往位于谓语后边,作为渭语的施动对象。

而在文言文中,于某些条件下,宾语往往提到谓语之前,呈现宾语前置现象。

这样的特殊情况一般有三种:

①否定句中的宾语前置。

否定句中,当渭语部分被否定词修饰时,该谓语所带宾语一般会前置。

例如:

“三岁贯汝,莫我肯顾”。

(《硕鼠》)

“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

这样的否定词一般有“不”“未”“毋”“无”“莫”等。

例如:

“古之人不余欺也”。

(《石钟山记》)

“不余欺”应理解成“不欺余”。

②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文言文疑问句中,当使用疑问代词作渭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时,该宾语往往要放在谓语动词(或介词)的前面。

例如:

“良问曰:

‘大王来何操?

”’(《鸿门宴》)

“何操”应理解为“操何”,意为“带了什么东西”。

在现代汉语中,介词后面跟着宾语,组成介宾结构,用来修饰动词谓语。

在文言文中,介词宾浯往往置于介词之前,形成一种倒装的现象。

例如:

“噫!

微斯人,吾谁与归?

”(《岳阳楼记》)

“谁与归”应理解为“与谁归”,意为“和谁同道”。

这样的疑问代同一般有“谁”“何”“奚”“曷”“胡”“恶”“安”“焉”等。

再如:

沛公安在?

(《鸿门宴》)

③为了强调宾语,借助“之”“是”等词,把宾语提到动词之前。

这时“之”“是”便成为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其他意义。

例如:

“唯余马首是瞻”。

(《冯婉贞》)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庄子·秋水》)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韩愈《师说》)

(3)定语后置

定语在句中一般起修饰限定名词性中心词的作用。

文言文中的定语经常会后置到中心词后边,成为定语后置句。

例如: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苏轼《石钟山记》)“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劝学》)

(4)状语后置

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谓语之后便是补浯。

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位置的成分往往是后置的状语。

例如:

①“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鸿门宴》)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荀子《劝学》)

③“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邹忌讽齐王纳谏》)

①句中“战”后面省略了的介词“于”,②③句中的“于”,三句中“于”后所带的内容都是它们前面动词的状语。

【名师挖宝】

1.平时注意积累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重点注意和现代汉语句式的区别。

2.记住各种古汉语特殊句式的相应标志,答题时可根据标志确定翻译方法。

3.注意常见的固定句式的翻译方法,答题时套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