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发动机构造和维修》课程标准.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164462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591.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车发动机构造和维修》课程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汽车发动机构造和维修》课程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汽车发动机构造和维修》课程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汽车发动机构造和维修》课程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汽车发动机构造和维修》课程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汽车发动机构造和维修》课程标准.docx

《《汽车发动机构造和维修》课程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发动机构造和维修》课程标准.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汽车发动机构造和维修》课程标准.docx

《汽车发动机构造和维修》课程标准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

一、课程概述

1.课程定位

本课程是高等职业教育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

其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汽车发动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学会正确地拆卸、装配汽车发动机,掌握汽车发动机检测、维修的基本技能,能够利用各种专门的检测仪器、设备对汽车进行检测、故障诊断及故障排除,能够利用掌握的理论知识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并具备一定的持续发展能力,为今后从事汽车后市场各项技术、管理工作,以及适应汽车工业的发展提供所必需的继续学习的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通过“机械识图与绘图”、“机械制造基础”、“机械设计基础”、“电工电子技术”、“钳工实训”等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识图与绘图能力、机修能力和一定的电工电子技术基础,为本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本课程也为“校外综合顶岗实习”实践环节综合能力培养奠定基础。

2.设计思路

按照“教学过程要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学生的角色要与企业员工的角色相结合、学习的内容要与职业岗位的任务相结合”的原则,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围绕汽车机电维修岗位职业能力要求,确定了工学结合,学做一体的设计思路。

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加强校企合作,企业与学院共同参与制订教学计划、授课计划和教材编写工作,由学院教师和企业一线工程技术人员共同授课,并根据汽车检测与维修新技术、新工艺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最后校企双方共同评价教学质量,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技能真正满足职业岗位要求。

综合来看,汽车发动机检测维修是汽车检测与维修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包括发动机检测维修项目技术分析、曲柄连杆机构的构造与维修、配气机构构造与维修、电控燃油喷射系统检测与维修、发动机性能检测与调整等,通过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在对原有的课程结构进行解构与重构的基础上,开发以项目导向、学做一体的学习领域,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并与汽车维修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相衔接。

二、课程目标

参考《两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指导方案》的五个指导思想。

以国内主流轿车发动机为主的结构体系,系统地讲授汽车发动机基本结构、原理、维护、修理等方面的知识,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国产常用汽车发动机总成和零、部件结构和耗损分析的能力;初步具有发动机维护、维修能力和对发动机故障分析诊断与排除能力。

具体包括一下三个方面:

1.专业能力目标

2.方法能力目标

1)熟悉汽车维修企业的生产过程,具有初步的企业生产经验和组织企业班组生产的基本能力。

2)能够分析和解决本专业较复杂的技术问题(如疑难故障诊断、排除),具有工作计划、组织、实施和评估能力。

3)能够阅读、翻译汽车说明书及维修手册等外文技术资料

4)具有安全生产、环境保护以及汽车维修、检测方面的相关知识。

3.社会能力目标

1)具有良好的人际交流能力;

2)团队合作精神;

3)客户服务意识

三、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根据汽车发动机检测与维修工作过程,确定了4个学习情境,9个工作任务(如下图)。

1.学习情境安排及课时分配

表1学习情境安排及课时分配表

学习情境

任务序号

任务名称

学时(H)

情境一:

发动机机构检测与维修

任务1

汽车发动机部件分解

12

任务2

曲柄连杆机构拆装与维修

14

任务3

配气机构拆装与维修

12

情境二: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检测与维修

任务4

汽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

16

任务5

传统柴油机燃油供给系统检测与维修

22

任务6

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

10

情境三:

发动机辅助系统检测与维修

任务7

汽车发动机润滑系统

4

任务8

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

4

情境四:

发动机性能检测与调整

任务9

汽车发动机的装配、调整与磨合试验

8

实训周(三周)

90

合计

192

2.学习情境设计

在设计每一个具体的学习情境时,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载体,对学生知识与能力准备、教师知识与能力要求、场地设施要求、教学方法与手段、考核评价内容和方式等都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学习情境设计详见表2~10。

 

表2任务1汽车发动机部件分解教学内容设计表

学习情境一

发动机机构检测与维修

学时(h)

38

任务1

汽车发动机部件分解

学时(h)

12

教学目标

1.掌握发动机的基本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作用,理解发动机的基本术语;

2.理解发动机各机件的运动关系;

3.理解发动机的主要性能、熟悉充气系数及影响因素,了解内燃机的燃烧过程及影响因素,了解发动机的速度、负荷特性。

教学载体:

实体发动机

教学内容

1.发动机的定义及内燃机的分类;

2.单缸四冲程发动机的工作过程;

3.柴油机与汽油机比较;

4.发动机性能指标,汽油机、柴油机的速度特性;

5.汽油机、柴油机的负荷特性。

学生知识与

能力准备

1.具备识读装配图、零件图的能力;

2.有一定的电子电路基础,机械钳工基础;

3.能够正确使用常用量具、工具。

教师知识与

能力要求

1.熟悉汽车发动机的构造与原理;

2.熟悉发动机常见故障成因,并具有检测排除能力;

3.熟悉发动机常用检测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

4.具有合理确定发动机修理工艺的能力;

5.熟练发动机的各种修理方法。

场地设施

要求

课程在汽车专业教室、发动机拆装实训室、专业多媒体教室进行,主要教学仪器设备包括实体汽车发动机、拆装工具、量具等,按照企业真实工作环境与工作流程组织教学。

教学方法

建议

在校内实训基地现场讲授发动机的构造组成,拆装方法、注意事项等,通过实际拆装发动机来了解发动机,并结合现场教学讲授发动机常见故障类型、排除方法,常用的检测修理仪器、工具等的正确使用。

考核评价

考核内容:

发动机的主要性能、基本术语、在汽车中的作用及布置。

评价方式:

自我评价、相互评价、教师评价。

表3任务2曲柄连杆机构拆装与维修教学设计表

学习情境一

发动机机构检测与维修

学时

38

任务2

曲柄连杆机构拆装与维修

学时

14

教学目标

1.了解曲柄连杆机构的工作条件与受力特点,惯性力的产生与惯性力矩的平衡;

2.了解机体零件组的结构特点,定位、密封方式,掌握各主要零件的装配要求;

3.掌握活塞及活塞环的质量标准及技术要求,

4.掌握活塞环与环槽的配套要求,掌握活塞连杆组的组装方法。

教学载体:

实体发动机

教学内容

1.曲柄连杆机构部件零件认知

2.曲柄连杆机构分解

3.曲柄连杆机构装配

4.曲柄连杆机构维修

学生知识与

能力准备

1.具备识读装配图、零件图的能力;

2.有一定的电子电路基础,机械钳工基础;

3.能够正确使用常用量具、工具。

教师知识与

能力要求

1.熟悉汽车发动机的构造与原理;

2.熟悉发动机常见故障成因,并具有检测排除能力;

3.熟悉发动机常用检测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

4.具有合理确定发动机修理工艺的能力;

5.熟练发动机的各种修理方法。

场地设施

要求

课程在汽车专业教室、发动机拆装实训室、专业多媒体教室进行,主要教学仪器设备包括实体汽车发动机、拆装工具、量具等,按照企业真实工作环境与工作流程组织教学。

教学方法

建议

在校内实训基地现场讲授发动机的构造组成,拆装方法、注意事项等,通过实际拆装发动机来了解发动机,并结合现场教学讲授发动机常见故障类型、排除方法,常用的检测修理仪器、工具等的正确使用。

考核评价

考核内容:

机体组的结构特点、活塞及活塞环的及技术要求,活塞环与环槽的配套要求,活塞连杆组的组装方法。

评价方式:

自我评价、相互评价、教师评价。

表4任务3配气机构拆装与维修教学设计表

学习情境一

发动机机构检测与维修

学时

38

任务3

配气机构拆装与维修

学时

12

教学目标

1.了解配气机构的种类、功用、组成,熟悉配气机构检查调整作业项目;

2.掌握配气机构检查调整方法与技术要求,初步掌握配气机构异响的故障诊断

教学载体:

实体发动机

教学内容

1.配气机构部件零件认知

2.配气机构分解

3.配气机构装配

4.配气机构调整

学生知识与

能力准备

1.具备识读装配图、零件图的能力;

2.有一定的电子电路基础,机械钳工基础;

3.能够正确使用常用量具、工具。

教师知识与

能力要求

1.熟悉汽车发动机的构造与原理;

2.熟悉发动机常见故障成因,并具有检测排除能力;

3.熟悉发动机常用检测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

4.具有合理确定发动机修理工艺的能力;

5.熟练发动机的各种修理方法。

场地设施

要求

课程在汽车专业教室、发动机拆装实训室、专业多媒体教室进行,主要教学仪器设备包括实体汽车发动机、拆装工具、量具等,按照企业真实工作环境与工作流程组织教学。

教学方法

建议

在校内实训基地现场讲授发动机的构造组成,拆装方法、注意事项等,通过实际拆装发动机来了解发动机,并结合现场教学讲授发动机常见故障类型、排除方法,常用的检测修理仪器、工具等的正确使用。

考核评价

考核内容:

配气机构的功用、组成,配气机构检查调整作业项目,作业方法。

评价方式:

自我评价、相互评价、教师评价。

 

表5任务4汽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教学设计表

学习情境二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检测与维修

学时

48

任务4

汽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

学时

16

教学目标

1.了解汽油机供给系组成,掌握汽油机燃料供给系其他主要装置的使用维护要点;

2.发动机点火系统的类型、组成、原理;

3.了解电控汽油喷射发动机的特点、组成;

4.了解各传感器部件的安装位置、构造原理。

教学载体:

实体发动机

教学内容

1.汽油机的燃油供给系统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2.汽油机电控系统的控制内容和控制原理;

3.各传感器部件的安装位置、构造原理;

4.掌握主要部件的安装检测方法。

学生知识与

能力准备

1.具备识读装配图、零件图的能力;

2.有一定的电子电路基础,机械钳工基础;

3.能够正确使用常用量具、工具。

教师知识与

能力要求

1.熟悉汽车发动机的构造与原理;

2.熟悉发动机常见故障成因,并具有检测排除能力;

3.熟悉发动机常用检测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

4.具有合理确定发动机修理工艺的能力;

5.熟练发动机的各种修理方法。

场地设施

要求

课程在汽车专业教室、发动机拆装实训室、专业多媒体教室进行,主要教学仪器设备包括实体汽车发动机、拆装工具、量具等,按照企业真实工作环境与工作流程组织教学。

教学方法

建议

在校内实训基地现场讲授发动机的构造组成,拆装方法、注意事项等,通过实际拆装发动机来了解发动机,并结合现场教学讲授发动机常见故障类型、排除方法,常用的检测修理仪器、工具等的正确使用。

考核评价

考核内容:

汽油机供给系组成,点火系统的类型、组成、原理,汽油机电控系统的控制内容和控制原理,各传感器部件的安装位置、构造原理。

评价方式:

自我评价、相互评价、教师评价。

表6任务5传统柴油机燃油供给系统检测与维修教学设计表

学习情境二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检测与维修

学时

48

任务5

传统柴油机燃油供给系统检测与维修

学时

22

教学目标

1.能正确叙述柴油机燃油供给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2.清楚主要部件的结构原理;

3.清楚主要部件的检查与调整方法。

教学载体:

实体发动机

教学内容

1.掌握柴油机燃油供给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2.输油泵、喷油泵、调速器、喷油器等的结构原理;

3.VE泵的结构原理;

4.掌握主要部件的拆装与更换方法和注意事项;

5.柴油机燃油供给系统常见故障分析排除。

学生知识与

能力准备

1.具备识读装配图、零件图的能力;

2.有一定的电子电路基础,机械钳工基础;

3.能够正确使用常用量具、工具。

教师知识与

能力要求

1.熟悉汽车发动机的构造与原理;

2.熟悉发动机常见故障成因,并具有检测排除能力;

3.熟悉发动机常用检测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

4.具有合理确定发动机修理工艺的能力;

5.熟练发动机的各种修理方法。

场地设施

要求

课程在汽车专业教室、发动机拆装实训室、专业多媒体教室进行,主要教学仪器设备包括实体汽车发动机、拆装工具、量具等,按照企业真实工作环境与工作流程组织教学。

教学方法

建议

在校内实训基地现场讲授发动机的构造组成,拆装方法、注意事项等,通过实际拆装发动机来了解发动机,并结合现场教学讲授发动机常见故障类型、排除方法,常用的检测修理仪器、工具等的正确使用。

考核评价

考核内容:

柴油机燃油供给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输油泵、喷油泵、调速器、喷油器等的结构原理,VE泵的结构原理,柴油机燃油供给系统常见故障分析排除。

评价方式:

自我评价、相互评价、教师评价。

表7任务6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教学设计表

学习情境二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检测与维修

学时

48

任务6

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

学时

10

教学目标

1.柴油机电控燃油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2.了解分配泵式电控柴油喷射系统;

3.了解共轨式电控柴油喷射系统;

4.掌握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

教学载体:

实体发动机

教学内容

1.掌握柴油机电控燃油系统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2.分配泵式电控柴油喷射系统的控制内容与控制原理;

3.共轨式电控柴油喷射系统的组成,高压泵、调压阀、共轨组件电磁喷油器等工作原理及结构;

4.各主要部件的安装位置;

5.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

学生知识与

能力准备

1.具备识读装配图、零件图的能力;

2.有一定的电子电路基础,机械钳工基础;

3.能够正确使用常用量具、工具。

教师知识与

能力要求

1.熟悉汽车发动机的构造与原理;

2.熟悉发动机常见故障成因,并具有检测排除能力;

3.熟悉发动机常用检测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

4.具有合理确定发动机修理工艺的能力;

5.熟练发动机的各种修理方法。

场地设施

要求

课程在汽车专业教室、发动机拆装实训室、专业多媒体教室进行,主要教学仪器设备包括实体汽车发动机、拆装工具、量具等,按照企业真实工作环境与工作流程组织教学。

教学方法

建议

在校内实训基地现场讲授发动机的构造组成,拆装方法、注意事项等,通过实际拆装发动机来了解发动机,并结合现场教学讲授发动机常见故障类型、排除方法,常用的检测修理仪器、工具等的正确使用。

考核评价

考核内容:

柴油机电控燃油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分配泵式电控柴油喷射系统,共轨式电控柴油喷射系统。

评价方式:

自我评价、相互评价、教师评价。

表8任务7汽车发动机润滑系统教学设计表

学习情境三

发动机辅助系统检测与维修

学时

8

任务7

汽车发动机润滑系统

学时

4

教学目标

1.能够结合实际发动机说明润滑系的组成部件及其油路系统;

2.掌握润滑系主要零部件的结构;

3.掌握润滑系常见故障排除。

教学载体:

实体发动机

教学内容

1.能够结合实际发动机说明润滑系的组成部件及其油路系统;

2.结合实物说明润滑系各部件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3.润滑系常见故障诊断排除。

学生知识与

能力准备

1.具备识读装配图、零件图的能力;

2.有一定的电子电路基础,机械钳工基础;

3.能够正确使用常用量具、工具。

教师知识与

能力要求

1.熟悉汽车发动机的构造与原理;

2.熟悉发动机常见故障成因,并具有检测排除能力;

3.熟悉发动机常用检测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

4.具有合理确定发动机修理工艺的能力;

5.熟练发动机的各种修理方法。

场地设施

要求

课程在汽车专业教室、发动机拆装实训室、专业多媒体教室进行,主要教学仪器设备包括实体汽车发动机、拆装工具、量具等,按照企业真实工作环境与工作流程组织教学。

教学方法

建议

在校内实训基地现场讲授发动机的构造组成,拆装方法、注意事项等,通过实际拆装发动机来了解发动机,并结合现场教学讲授发动机常见故障类型、排除方法,常用的检测修理仪器、工具等的正确使用。

考核评价

考核内容:

润滑系主要零部件的结构,润滑系的组成部件及其油路系统。

评价方式:

自我评价、相互评价、教师评价。

 

表9任务8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教学设计表

学习情境三

发动机辅助系统检测与维修

学时

8

任务8

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

学时

4

教学目标

1.能够结合实际发动机说明冷却系的组成及水冷循环路线;

2.结合实物说明水冷系各部件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3.能对水冷系常见故障进行诊断排除

教学载体:

实体发动机

教学内容

1.发动机冷却系的作用及组成;

2.水冷系循环水路、冷却液、散热器、节温器等技术要求、检修更换方法;

3.掌握常见故障分析与排除方法。

学生知识与

能力准备

1.具备识读装配图、零件图的能力;

2.有一定的电子电路基础,机械钳工基础;

3.能够正确使用常用量具、工具。

教师知识与

能力要求

1.熟悉汽车发动机的构造与原理;

2.熟悉发动机常见故障成因,并具有检测排除能力;

3.熟悉发动机常用检测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

4.具有合理确定发动机修理工艺的能力;

5.熟练发动机的各种修理方法。

场地设施

要求

课程在汽车专业教室、发动机拆装实训室、专业多媒体教室进行,主要教学仪器设备包括实体汽车发动机、拆装工具、量具等,按照企业真实工作环境与工作流程组织教学。

教学方法

建议

在校内实训基地现场讲授发动机的构造组成,拆装方法、注意事项等,通过实际拆装发动机来了解发动机,并结合现场教学讲授发动机常见故障类型、排除方法,常用的检测修理仪器、工具等的正确使用。

考核评价

考核内容:

冷却系的作用及组成,水冷系循环水路、冷却液、散热器、节温器等技术要求、检修更换方法。

评价方式:

自我评价、相互评价、教师评价。

 

表10任务9汽车发动机的装配、调整与磨合试验教学设计表

学习情境四

发动机性能检测与调整

学时

8

任务9

汽车发动机的装配、调整与磨合试验

学时

8

教学目标

1.能够实际完成发动机的分解、清洗及装配;

2.装配过程正确,符合规范要求;

3.正确使用各种工具;

4.掌握发动机调整的方法和内容。

教学载体:

实体发动机

教学内容

1.发动机装配的工艺技术要求;

2、发动机磨合的工艺技术要求;

3、发动机调试的工艺技术要求。

学生知识与

能力准备

1.具备识读装配图、零件图的能力;

2.有一定的电子电路基础,机械钳工基础;

3.能够正确使用常用量具、工具。

教师知识与

能力要求

1.熟悉汽车发动机的构造与原理;

2.熟悉发动机常见故障成因,并具有检测排除能力;

3.熟悉发动机常用检测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

4.具有合理确定发动机修理工艺的能力;

5.熟练发动机的各种修理方法。

场地设施

要求

课程在汽车专业教室、发动机拆装实训室、专业多媒体教室进行,主要教学仪器设备包括实体汽车发动机、拆装工具、量具等,按照企业真实工作环境与工作流程组织教学。

教学方法

建议

在校内实训基地现场讲授发动机的构造组成,拆装方法、注意事项等,通过实际拆装发动机来了解发动机,并结合现场教学讲授发动机常见故障类型、排除方法,常用的检测修理仪器、工具等的正确使用。

考核评价

考核内容:

分解、清洗及装配发动机,装配过程正确,符合规范要求,会调整。

评价方式:

自我评价、相互评价、教师评价。

 

四、教学实施方案设计

围绕教学任务的具体实施设计,提出了教学中的重、难点,对教学资源与场地设施设备工具等做出了规范要求,并按照“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等六步骤开展教学,具体内容详见表11~表19。

表11任务1教学实施设计表

学习情境一

发动机机构检测与维修

学时

38

任务1

汽车发动机部件分解

学时

12

重点难点

重点:

发动机的基本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作用、发动机的基本术语、发动机的主要性能。

难点:

发动机工作原理、速度特性。

教学资源

教材、任务工单、多媒体课件、考评表。

场地设施

设备工具

实体汽车发动机、拆装工具、量具等。

教学组织实施

实施步骤

组织实施内容

教学方法

学时

资讯

教师下发发动机部件任务工单,明确任务要求,讲授发动机构造基本知识,提供获取资讯方法和途径;学生分组,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多种途径收集整理发动机构造组成的相关资料与信息。

任务驱动教学法

4

计划

组长组织学生对发动机分解任务进行分析与讨论。

小组讨论教学法

0.5

决策

教师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

小组讨论教学法

0.5

实施

根据任务工单,学生对发动机实体进行仔细分析,对发动机的组成进行分解,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各种汽车发动机结构特点工作原理等,并给予指导。

小组讨论教学法/实践操作法

6

检查

小组讨论;教师对学生发动机分解情况情况进行检查,并帮助学生分析总结,提出改进方案。

小组讨论教学法

0.5

评价

学生对汽车发动机结构特点工作原理掌握情况进行自评和互评;教师通过现场提问评定任务完成情况,对学生出勤、学习态度、职业道德、团队合作、敬业精神等进行评价。

0.5

表12任务2教学实施设计表

学习情境一

发动机机构检测与维修

学时

38

任务2

曲柄连杆机构拆装与维修

学时

14

重点难点

重点:

发动机曲柄连杆机构的基本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作用。

难点:

发动机工作性能与活塞结构特点、机体缸盖结构特点。

教学资源

教材、任务工单、多媒体课件、考评表。

场地设施

设备工具

实体汽车发动机、拆装工具、量具等。

教学组织实施

实施步骤

组织实施内容

教学方法

学时

资讯

教师下发任务工单,明确任务要求,讲授发动机曲柄连杆机构构造基本知识,提供获取资讯方法和途径;学生分组,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多种途径收集整理发动机构造组成的相关资料与信息。

任务驱动教学法

4

计划

组长组织学生对曲柄连杆机构各零部件进行分析与讨论。

小组讨论教学法

0.5

决策

教师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

小组讨论教学法

0.5

实施

根据任务工单,学生对曲柄连杆机构进行仔细分析,对发动机曲柄连杆机构的组成进行分解,教师组织学生对各种活塞、机体、缸盖等结构特点进行分析讨论,并给予指导。

小组讨论教学法/实践操作法

8

检查

小组讨论;教师对学生发动机曲柄连杆机构拆装检修情况进行检查(拆装步骤、排放顺序、检修结果),并帮助学生分析总结,提出改进方案。

小组讨论教学法

0.5

评价

学生对汽车发动机曲柄连杆机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掌握情况进行自评和互评;教师通过现场提问评定任务完成情况,对学生出勤、学习态度、职业道德、团队合作、敬业精神等进行评价。

0.5

表13任务3教学实施设计表

学习情境一

发动机机构检测与维修

学时

38

任务3

配气机构拆装与维修

学时

12

重点难点

重点:

发动机配气机构的基本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作用。

难点:

气门结构特点、配气相位与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