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21《中国的地形》教学设计.docx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21《中国的地形》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21《中国的地形》教学设计.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21《中国的地形》教学设计
《中国的地形》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说出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分布特点及各级阶梯的主要特征,记住位于阶梯分界线的山脉名称。
进一步培养学生阅读分层设色地形图的能力。
2.理解山脉走向的概念,并在地形图上熟悉我国不同走向的山脉,理解山脉在我国地形分布中所起到的“骨架”作用。
3.通过阅读统计图表,总结出我国山区面积广大的地形特征。
●过程与方法
1.增强通过地图提取有用地理信息,并对信息加工提取的能力。
2.通过学生的合作讨论和共同探究,使学生逐步形成交流和合作的学习习惯,并充分认识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主动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地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发展学生善于合作学习、勇于发现和创新的精神。
2.初步掌握评价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树立因地制宜、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基本地理理念。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如何从各种地理图像中分析总结我国地势、地形的基本特征。
2.指导学生讨论我国的地形特征对其它地理环境要素的影响和人类如何去适应、利用、改造地理环境。
【教学难点】
中国地势西高东低这样一个特点对气候、河流、交通等的影响是本课的难点,因为学生年龄偏小,对一些日常生活和所经历的现象不能很好的与理论知识相连接,因此对于这些问题需要老师进行指导,从而让学生能够总结出来。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中国空白轮廓图
◆教学过程
课程引入:
情景设置,图片导入
承转过渡:
好,下面我们就进入第一节,了解我国的地形。
所以认识我国复杂的地形就从山脉开始。
纵横交织的山脉
出示课件
认识山脉:
(山脉走向)请同学们观察我国各山脉的延伸方向一样吗?
不全一样。
这就涉及到关于山脉的一个概念──走向,什么叫山脉的走向呢?
就是山脉的延伸方向。
请看这张示意图,山脉的延伸方向主要归纳为这样几种。
南北走向、东西走向、东北西南走向和西北东南走向。
(走向练习)下面我们就在中国主要山脉分布图上来练习一下。
请同学们在图上迅速找到老师所给山脉,并说出其走向?
天山山脉──东西走向,阿尔泰山脉──西北东南走向,武夷山脉──东北西南走向,横断山脉──南北走向。
再请同学们观察我国哪些走向的山脉居多?
东西走向和东北西南走向的居多。
我们将东西走向,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算作横,将南北走向和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算作纵。
主要掌握我国三横三纵的山脉名称及分布。
(重点山脉):
三横山脉:
一横──天山、阴山、燕山;二横──昆仑山、秦岭、大别山;三横──喜马拉雅山、南岭。
三纵山脉:
一纵──长白山、武夷山;二纵──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三纵──贺兰山、横断山脉。
地形复杂多样
温故知新:
初一时同学们学习了基本地形类型,请同学们回忆一下陆地表面的地形类型主要有哪些种?
共有多少种?
主要包括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五种。
承转过渡:
对于这五种基本地形类型,同学们掌握的怎么样呢?
我要来测试一下大家。
温故知新:
看图片识地形。
首先请同学们看景观图片,识别一下其中展示的分别是哪种地形类型。
分别是平原、丘陵、高原、盆地、山地。
方法归纳:
以上主要是通过看图片,从各种地形类型的实际形态来识别,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往往用这种方法,也可以算作实地考察法。
而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用的更多地是在地形图上识别。
温故知新:
这是分层设色地形图,下面的文本框中是关于某种地形类型特点的描述,请同学们用直线将其连到图中相应的位置。
“地势相对较低,海拔多在200米以下,平坦开阔、起伏不大。
”应该在图中的哪个位置,又是哪种地形类型呢?
是平原。
在图中的中下部,因为这里成片的绿色,从陆高海深表上,我们可以看出绿色表示海拔高度低于200米。
这里等高线又比较稀疏,说明地形平坦开阔、起伏不大。
所以是平原。
“相对高度不超过200米,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下,地势起伏不大,坡度较缓”的在图中的哪个位置,应该是哪种地形类型呢?
是丘陵。
在图中的右下角,因为这里是小片的黄色,说明海拔低于500米,而等高线不太密集,说明起伏比较和缓,所以是丘陵。
“海拔在500米以上,起伏很大,坡度陡峻,沟谷幽深,一般多呈脉状分布。
”这应该比较好判断?
是山地。
在图的右上部,因为这一带呈棕色或淡紫色,说明海拔高于500米。
而颜色和等高线还都有一定的延伸,正好符合山地一般多呈脉状分布的特点。
“由高地和低地两部分组成,周围被山地、高原或丘陵环绕,中间地势相对较低。
”显而易见是盆地,在图上的右上角,中部呈现黄绿色,周围是棕色,显示出四周高中间低的特点。
“海拔在500米以上,顶面比较宽阔、平缓,边缘往往有陡峭的崖壁。
”应该是高原,在图中的中上部区域。
因为这里中间是大片的黄色或棕色,颜色变化不大,等高线较稀疏,说明这里是一个比较宽广的高平面,而边缘颜色变化较大、等高线较密集,说明边缘有较陡峭的崖壁,所以是高原。
1.提问:
地形有哪些主要类型?
(学生回答:
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
2.读图提问:
请同学们读“中国地形图”,找出中国分别有哪些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
教师总结:
五种地形类型在我国都有分布。
3.提问:
我国地形种类齐全,哪种地形所占面积最大?
哪种最小呢?
请看分层设色地形图。
4.读图提问:
请同学们读教科书“我国各类地形占陆地面积的比重”,说出各种地形所占比例是多少。
学生回答后,教师讲解:
人们习惯上把山地、丘陵连同比较崎岖的高原统称为山区。
这样算起来我国山区的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3,这说明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
(高原山地面积广大)
5.提问:
地形种类齐全和山区面积广大是我国地形的主要特点,这种地形特点对我国人民的生产生活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学生分组讨论,各组选代表发言,相互补充。
出示课件
教师归纳:
多种多样的地形,为我国发展农、林、牧、副等多种经营形式提供了条件,但不利于大型机械作业。
山区面积广大为发展林业、旅游业和采矿业等提供了有利条件,但山区地面崎岖,交通不便,同时由于平原面积少,我国的耕地资源相对不足。
读图归纳:
请同学们读中国地形图找出五种地形类型的地形区,每种至少两个。
(过程略)由此可见,五种基本地形类型,在我国都不止有一个、两个相应的地形区。
说明我国地形在种类方面具有什么特点呢?
复杂多样
过渡承转:
既然我国的地形复杂多样,那我们就分类来认识和了解主要的地形区。
主要地形区
观图感受:
我们从哪种地形开始呢?
再类比一下,我们写文章是不是要先“搭架子”,也就是要列提纲,然后再填内容。
那么构成地形骨架的是哪种地形类型呢?
请同学们观察中国地形图来感受一下。
我们可以看出是山脉,纵横交错的山脉就像大地隆起的脊梁,构成我国地形的“骨架”,在山脉构成的“网格”当中,镶嵌着高原、盆地、平原和丘陵等。
过渡承转:
我们说山脉构成地形的骨架,当中镶嵌着高原、盆地、平原和丘陵。
请同学们看书图,来体会山脉的“骨架”作用。
将老师给出的这些地形区圈画在图上,分别找一找这些地形区大致位于哪些山脉之间。
青藏高原:
主要位于昆仑山、祁连山以南、喜马拉雅山以北、横断山脉以西
内蒙古高原:
主要位于大兴安岭以西、祁连山以东、长城以北
黄土高原:
祁连山以东、太行山以西、长城以南、秦岭以北
云贵高原:
横断山脉以东
过渡承转:
这是我国著名的四大高原,明确了位置,我们再来看看各大高原有何特点。
四大高原:
(观看视频)请同学们观看视频,了解四大高原各自有着怎样的特点。
过渡承转:
四大高原主要位于我国的西部和北部,我们看看除了高原外,我国西部和北部还有哪些地形类型的地形区。
温故知新:
还是请看图说出老师给出的地形区大致位于哪些山脉之间?
塔里木盆地:
昆仑山以北、天山以南。
准噶尔盆地:
天山以北、阿尔泰山以南。
柴达木盆地:
昆仑山以北、祁连山以南。
四川盆地:
横断山以东、巫山以西、秦岭以南。
四大盆地:
(观看视频)请同学们观看视频,了解四大盆地各自有着怎样的特点。
过渡承转:
以上我们认识的四大高原和四大盆地都是位于我国中部和西部的重点地形。
我们再看看我国的东部还有哪些大的地形区?
它们又是以哪些山脉为界?
温故知新:
请说出老师给出的地形区位于哪些山脉之间。
东北平原:
大兴安岭以东、小兴安岭以南、长白山以西。
华北平原:
燕山以南、太行山以东。
长江中下游平原:
巫山以东。
三大平原:
(观看视频):
还是请同学们观看视频,了解三大平原在大小、海拔、特色、别称等方面的特点。
(练习巩固):
请同学们根据视频和图片来描述该平原的主要特点。
华北平原:
我国第二大平原,开阔平坦,海拔多在50米以下。
又称“黄淮海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东西狭长,宽窄不一,地势低平,最低。
河湖众多,有“水乡泽国”、“鱼米之乡”之称。
东北平原:
我国最大的平原,海拔多在200米以下,地势坦荡,黑土广布、沃野千里。
过渡承转:
在我国的东部除了平原外,还有低缓的丘陵。
认识丘陵:
主要有辽东丘陵、山东丘陵和东南丘陵。
过渡承转:
通过以上的经历,同学们感受到我国地形的复杂多样了吧。
现在有个问题,这五种基本地形类型我国都有,它们是五分天下的吗?
面积各占全国面积的比例一样吗?
肯定不一样,那又是怎样的呢?
读图归纳:
请同学们读我国各地形占全国面积百分比图,按从大到小排排序。
各提一个字就是“山、高、盆、平、丘”
作业:
绘制中国轮廓图,然后填上主要地形区的分布。
地势西高东低
出示课件
学习地势:
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所谓地势是指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换句话说也就是中国哪边高,哪边低的问题。
指图提问:
这是一张分层设色的中国地形图,图上不同的颜色代表的海拔高度大约是多少,请同学们读图分析中国地势哪边高哪边低?
谈谈你是如何分析的。
由此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请同学各抒己见。
学生读图、讨论、回答:
西部棕黄色的区域代表海拔4000米以上,中部浅黄色的区域代表海拔1000~2000米,东部绿色的区域代表海拔500米以下。
教师总结:
西高东低就是我国地势特点的第一部分。
同学们可以想象一下(教师用手势来说明西部高东部低)。
(地势西高东低)
明确:
如何用图更好地表现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的特点呢?
下面我要给同学们介绍一种特殊的地图——地形剖面图。
什么是剖面图呢?
我们来举一个例子:
假设在我的讲台上放着一个窝头,竖着,沿窝头中部切开,同学们将看到的形状,就是一个窝头的剖面图。
地形剖面图的原理也是如此。
只不过这一刀不是切在窝头上,而是切在地形图上。
思考一个问题,如果将窝头画一幅俯视图,画出的是什么图?
(分层设色地形图)
读图提问:
请同学们打开教科书看沿北纬36度线所做的中国地形剖面图,请同学们根据这幅剖面图在笔记本上画一幅简略示意图。
学生在笔记本上绘图,请一名同学在黑板上画。
启发提问:
观察这幅图高低起伏的趋势,说出我国地势起伏变化有什么特点。
学生讨论、回答:
西高东低,大致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教师明确:
我们知道了中国地势大致呈三级阶梯,那每一级阶梯上都有什么主要地形区呢?
阶梯的界线又在何处呢?
第三级阶梯继续向海洋延伸,就形成了近海大陆架。
我国的近海大陆架范围非常广阔,包括渤海和黄海的全部,东海的大部分以及南海的一部分。
由于大陆架地区海水比较浅,可以透射阳光,所以各种海洋生物资源非常丰富。
此外在我国的大陆架海底还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
提问:
以上我们学习了我国地势的基本特征,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这样一个特点对我国自然地理环境的其他要素有没有影响?
分组讨论。
将全班分为三组,分别从气候、水利和交通三个方面讨论地势特征的影响。
教师归纳:
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特点使得我国的江河大多自西向东流淌,古诗云“大江东去浪涛尽”,又有“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些大江大河沟通了我国东西的交通,加强了内地与沿海的朕系。
在阶梯的交界处河流落差较大,水能资源丰富,我国的大型水电站大多建设在这些地带。
此外,西高东低的地势还有利于海洋上的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
可以说西高东低的地势是我国自然地理环境的一大优势。
教学反思: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