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医资源中西医笔试.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154528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73 大小:74.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爱爱医资源中西医笔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爱爱医资源中西医笔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爱爱医资源中西医笔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爱爱医资源中西医笔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爱爱医资源中西医笔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爱爱医资源中西医笔试.docx

《爱爱医资源中西医笔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爱爱医资源中西医笔试.docx(7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爱爱医资源中西医笔试.docx

爱爱医资源中西医笔试

中医基础理论

2.阴盛格阳治法——热因热用

3.壮水之主——阴偏衰益火之源——阳偏衰

5.泻南补北——相克

6.藏泄互用说的是肝肾肾与脑关系最密切

7.肾中精气为元气生成的主要物质

元气推动和调控各脏腑、经络、形体和官窍生理活动

8.宗气——上出息道下行于气街

9.营气——与血同行营养全身

9.卫气——重于肓膜温养全身

10.血——机体精神活动的物质基础

生成——心脾肺肾运行——心脾肺肝

11.暑性升散暑火燥共同特点:

伤津

12.结石——阻滞气机损伤脉络

13.阳偏胜——机体亢奋热量过剩

阴偏胜——机能抑制热量耗伤过多如过食生冷

14.内风产生机理——阳气变动

血燥生风——久病耗血或年老精亏

血虚生风——手足拘挛不伸热极生风——目睛上吊

15.寒从中生——阳气虚衰温煦气化减退

汗出不止——气脱元气耗损不足

18.扶正祛邪用于——邪气盛正气亦虚

19.用热远热用寒远寒——因时制宜

20.调摄精神属于未病先防反治正治都是治本

21. 精的功能除具有繁衍生命重要作用外,还具有濡养、化血、化气、化神等功能。

22. “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

24.气机失调(即气滞、气逆、气陷、气闭、气脱等),不包括“气虚”

• 中医诊断学的三大原则是.整体审察、诸诊合参、病证结合

• 阳明潮热(日晡潮热):

在日晡(下午3-5点)热势较高,属于胃肠燥热内结,

阴虚潮热:

在午后和夜间低热。

由于阴虚阳亢而生热。

湿温潮热:

发热以午后明显,特点是身热不扬,为湿热内盛。

身热夜甚:

温病热入营血。

• 战汗为正邪相争,病变发展的转折点。

• 阳明经头痛―――前额连眉棱骨疼痛:

少阳经头痛―――两侧头痛

太阳经头痛―――后头痛连项背:

厥阴经头痛―――巅顶痛

少阴经头痛―――头痛连齿:

太阴经头痛―――头痛而重

• 危重病人,本来不能食,突然能食,食不知饱,称为“除中”,是胃气败绝所致(除即消除,中即中气)。

• 胖而能食为形盛有余,表示脾胃健旺;胖而食少形盛气虚,表示脾虚痰湿

• 患儿发结如穗,枯黄无泽,可见于疳积病

• 瞳仁属肾,称为“水轮”;黑睛属肝,称为“风轮”;两眦血络属心,称为“血轮”。

白睛属肺,称为“气轮”;眼睑属脾,称为“肉轮。

• 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

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

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

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

• 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

脾胃者,食廪之官,五味出焉。

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

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 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

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

三焦又称孤府。

中医诊断

1.夏季发热秋后自愈——气阴两虚

亡阴之汗-——汗热而粘如油

手足心汗出量多——阴经郁热

2.精神疲惫神识朦胧困倦嗜睡——心肾阳虚

3.口干欲漱水而不欲咽——营分热盛

口渴喜热饮而量不多或入水即吐——痰饮内停

4.厌油脘闷

便溏不爽——湿热蕴脾:

大便时干时稀——肝郁脾虚:

先干后稀——脾气虚

5.痰浊阻滞则月经过多或崩漏

6.囟填为邪热亢盛:

小儿昏睡露睛——脾胃虚弱:

指纹色紫黑——血络闭郁

10.口疮——口腔肌膜灰白色小溃疡周围红晕局部灼痛

口边生疮——心脾积热;咽部溃烂成片——肺胃热毒:

未化脓为热盛

11.手足蠕动-阴虚风动

12.痈疮——湿热火毒

13.芒刺舌——胃肠热盛:

地图舌——舌苔不规则脱落边缘突起界限清楚

14.舌晄白如镜——营血大虚

15.眼眶周围发黑——肾虚水饮

16.热邪犯胃——吐粘稠黄水

18.动脉——短如豆滑数有力

19.微弱濡共同特点——脉形细

代脉——主惊恐跌扑损伤迟而时止止有定数

20.缓脉——湿病;疾脉——热证里虚

21.久病肌肤枯涩——气血两虚

22.胃——从容和缓;神——柔和有力;根——沉取尺部

23.伏脉——邪闭痛极;革——亡精失血

24.洪革濡——脉位表浅

25.表证与里证最重要鉴别——寒热是否并见

26.阴虚——两颧潮红;阳虚——小便清长

27.面色黧黑——血瘀;口苦口干——肝胆湿热

28.惊悸不宁失眠多梦烦躁不安苔黄腻——胆郁痰扰

29.寒痰——易咯;小便浑浊——脾虚气陷

30.突然昏仆口眼歪斜——肝阳化风

31.手足蠕动舌绛少苔——下焦病症——血分

32.太阳蓄血——小便自利

33.阳明病——里实热;太阴病——里虚寒

• “口形六态”:

口张、口噤、口撮、口、口振、口动

①口张:

即口开,属虚证。

若口如鱼口,张口气直,但出不入,为肺肾之气将绝

②口噤:

即口闭,牙关紧闭,属实证。

因肝风内动,筋脉拘急所致。

③口撮:

即上下口唇紧聚,为邪正交争所致,见于新生儿脐风,破伤风病人

④口僻:

即口角一侧歪斜。

多为风痰阻络所致

⑤口振:

即战栗鼓颌,口唇摇振。

多为阳衰寒盛或邪正剧争所致。

可见于伤寒欲作战汗或疟疾发作

⑥口动:

口频繁开合,不能自禁,是胃气虚弱之象;若口角掣动不止,则为热极生风或脾虚生风之象

• 寒痰 色白清稀:

热痰色黄质稠:

风痰清稀有泡沫:

湿痰色白量多:

燥痰 量少而粘

• 小儿指纹色鲜红为外感表证;色紫红为热证

• 口中泛酸属肝胃蕴热,口中酸馊属伤食,口苦属热证。

• 咳声不扬,咯痰黄稠不易出者,属肺热咳嗽;咳声清脆,痰少而粘,难于咯出者,属燥热咳嗽:

咳声重浊,痰液稀白者,属风寒咳嗽;咳声紧闷,痰白滑量多,易咯出者,属湿痰咳嗽;咳声低微,咳出白沫者,属肺虚咳嗽

• 手少阴心经之别系舌本,“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

”足太阴脾经连舌本、散舌下。

肾藏精,足少阴肾经夹舌本。

肝藏血,主筋,其经脉络于舌本。

肺系上达咽喉,与舌根相连。

• 望色内容及临床意义:

常色:

正常为红黄隐隐,明润含蓄,分为主色(生来就有)、客色(随季节、气候变化)。

病色:

为晦暗、暴露,分为善色(光明润泽)、恶色(枯槁晦暗)。

•    常见相兼脉的主病:

•    浮紧脉:

主外感寒邪之表寒证,或风寒痹病疼痛。

•    浮缓脉:

主风邪伤卫,营卫不和的太阳中风证。

•    浮数脉:

主风热袭表的表热证。

•    沉迟脉:

主里寒证。

•    沉弦脉:

主肝郁气滞,或水饮内停。

•    沉涩脉:

主血瘀,尤常见于阳虚而寒凝血瘀者。

•    沉细数脉:

主阴虚内热或血虚。

•    弦紧脉:

主寒主痛,常见于寒滞肝脉,或肝郁气滞,两胁作痛等病证。

•    弦数脉:

主肝郁化火或肝胆湿热、肝胆上亢。

•    弦滑数脉:

多见于肝火挟痰,肝胆湿热或肝阳上扰,痰火内蕴等证。

•    弦细脉:

主肝肾阴虚或血虚肝郁,或肝郁脾虚等证。

•    滑数脉:

主痰热、湿热或食积内热。

•    洪数脉:

主气分热盛,多见于外感热病。

•谵语表现:

神识不清,语无伦次,声高有力。

病机:

热扰心神,实证。

• 郑声表现:

神识不清,语言重复,时断时续,语声低弱模糊。

病机:

心气大伤,精神散乱。

属虚证。

• 独语  表现:

自言自语,喃喃不休,见人语止,首尾不续。

病机:

心气不足,心神失养;气郁痰结,阻蔽心窍。

• 错语表现:

语言错乱,语后自知言错。

病机:

虚证——心气不足,心神失养。

实证——痰湿、瘀血、气滞。

• 狂言表现:

精神错乱,语无伦次,狂燥妄言。

病机:

气郁化火,痰火扰心。

属阳证、实证。

• 言謇表现:

神志清楚,吐字困难,吐字不清。

病机:

风痰闭窍;风痰阻络。

•谵语和郑声一定是在神志不清时发生的。

短气——气短不足以息。

五色主病

※面白:

主虚证、寒证、脱血、夺气。

               

★面色淡白无华--血虚证或失血证。

★面色白光白虚浮--阳虚水泛。

★面色苍白--阳气暴脱或阴寒内盛。

※面黄:

主脾虚、湿证。

★面色萎黄--脾胃气虚。

★面黄虚浮--脾虚湿蕴。

★面目肌肤一身俱黄者,称为黄疸。

※面赤:

主热证,亦可见于戴阳证。

 

★满面通红--属实热证。

★午后两颧潮红--属阴虚证。

★久病重病面色苍白,却时而颧颊泛红游移不定--戴阳证。

※面青:

主寒证、疼痛、气滞、血瘀、惊风。

★面色淡青或青黑--属寒盛、痛剧。

★面色、口唇青紫--多属心气、心阳虚衰,血行瘀阻。

★面色青黄(即面色青黄相间,又称苍黄--属肝郁脾虚。

★小儿眉间、鼻柱、唇周显现青色--小儿惊风或欲作惊风。

※黑色:

主肾虚、寒证、水饮、血瘀。

                                           

★面色黑而暗淡--多属肾阳虚。

★面色黑而干焦--多属肾阴虚。

★眼眶周围见黑色--多属肾虚水饮内停,或寒湿带下。

★面色黧黑,肌肤甲错--多由血瘀日久所致。

• 按照相生关系治则:

滋水涵木法;益火补土法;培土生金法;金水相生法

• 按照相克关系治则:

抑木扶土法;陪土制水法;佐金平木法;泻南补北法

• 肾为水火之宅,肾阴虚亦可致相火偏旺,也称水不制火,这属于一脏本身水火阴阳的偏盛偏衰,不能与五行生克中水不克火混为一谈。

• 多食易肌  胃强脾弱 ;善肌多食  胃火盛;肌不欲食  胃阴虚

 

中药学

1.相杀——减轻另一种毒烈性

2.反——曾毒

3.解表药——肺膀胱经

4.薄荷——疏散风热;利咽透疹;清利头目;疏肝理气

牛蒡子——宣肺祛痰;解毒散肿

5.葛根——解肌退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

6.姜黄——破血行气通经止痛

7.香薷——化湿和中

8.柴胡薄荷均——疏肝解郁

9.天花粉—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消肿排脓

(孕妇忌)温病热盛伤阴口干咽燥烦渴

芦根——除烦止呕;利尿

11.苦参——利尿;金银花——凉血止痢;蛇草——清热解毒利湿通淋

12.温病身热夜甚神昏——生地

13.温热病血热壅盛发斑吐衄——玄参

14.紫草有预防麻疹的作用

15.白薇——清实热退虚热

清热凉血利尿通淋解毒疗疮

16.钩藤——清热平肝熄风定睛

另清热透邪用于外感风热头痛目赤

17.知母配黄柏——手足心热

心烦急躁小便黄

18.胃热呕逆——芦根

退虚热又能解毒治疗瘰疬痰核——玄参

19.牛蒡子——疏散风热凉润肺燥用于治疗燥热咳嗽

20.知母——清热泻火生津润燥

21.丹皮——清热凉血活血散瘀

22.大青叶——清热解毒凉血消斑

地丁——清热解毒;凉血消肿

23.射干——咽喉肿痛兼痰热壅盛

山豆根——咽喉肿痛兼热毒壅结

24大黄地榆同治水火烫伤

25松子仁——润肠润肺

26.芫花——胸胁之水杀虫疗疮祛痰止咳

甘遂——0.5—1g;马钱子:

0.3—0.6g;朱砂1—5g

雄黄(湿疹疥癣疟疾)0.05—0.1g;硫磺1.5—3g

27.番泻叶——润下

芒硝——泻下攻积清热消肿

28.祛风湿药——解除痹痛

29、砂仁豆蔻——后下——化湿行气温中

肉桂——后下

30.草果——燥湿温中化痰截疟

31.藿香——辛微温

32.佩兰——脾经湿热

33.石韦——清肺止咳;利尿通淋凉血止血

34.虎杖——利湿退黄;车前子——大便如水

35.海金沙——利尿通淋;止痛

36.远志——既宁心安神又祛痰开窍

37.吴茱萸——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

山茱萸——补肝肾收敛固涩大汗不止

38.小茴香——散寒止痛理气和胃

39.干姜——温肺化饮温中散寒;回阳通脉

40.乌药——行气止痛温肾散寒——尿频遗尿

41.神曲——金石;麦芽——面;鸡内金——石

42、使君子——蛔虫蛲虫疳积——炒嚼

43.苦楝皮——治疗疥癣;研末

44.大小蓟——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小蓟——尿血

45.地榆槐角小蓟——水火烫伤

46.茜草——生用:

活血化瘀止血通经炒用:

凉血止血还治疗风湿

47、炮姜——脾阳虚脾不统血

48、蒲黄——止血化瘀利尿

49、血余炭——收敛止血化瘀利尿

50.茅根——热病烦渴胃热呕哕

51、川芎不用于瘀血头痛

52、郁金丹参——活血凉血

53、郁金配木香——治疗气滞血瘀

54、姜黄——活血行气通经止痛善治风湿肩臂疼痛

55、五灵脂丹参不行气

56、红花——活血通经祛瘀止痛

57、益母草——活血调经利水消肿清热解毒

58、怀牛膝偏补;川牛膝偏祛瘀;

广郁金行气;川郁金活血

川贝母除清热化痰散结还润肺

59、三棱——破血行气消积止痛

60、风湿痹痛配伍——活血药;热壅雪滞配清热药

61、海蛤壳——清肺化痰软坚散结

62、苏子——痰壅咳喘

63、百部——润肺止咳;肺痨

64、白果——敛肺化痰定喘止帯缩尿

65、瓜蒌——痰热咳嗽

66、天南星——顽痰胀闷

67、桑白皮——泻肺平喘;利水消肿

68、白芥子——寒痰咳喘

69、黄药子——瘿瘤疮疡

70、天竺黄——清热化痰清心定惊

71、合欢皮——疏肝解郁宁心安神

72、远志——祛痰开窍宁心安神

龙骨牡蛎——镇心

牡蛎——重镇安神潜阳补阴软坚散结

73、刺蒺藜——平肝疏肝

74天麻治疗抽搐无论内外寒热痰湿

75、僵蚕——祛风定惊化痰散结

76、罗布麻——利尿

77、麝香无论寒热闭经0.03-0.1;开窍活血消肿催生

78、苏合香—醒神开窍辟哕;止痛

79、石菖蒲远志同开窍宁神——噤口痢

80、石菖蒲-痹痛疥癣

81、竹茹——中风痰迷;便秘脉实

82、山药——益气养阴补脾肺肾

83、鹿茸——补肾阳益精血强筋骨调冲任托疮毒

84、巴戟天

淫羊藿仙茅——补肾助阳祛风除湿

杜仲——习惯性堕胎;续断——止血安胎

85、补骨脂——补肾固精止泻平喘

86、菟丝子——补肾益精养肝明目止泻安胎

87、五味子——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

88、熟地——补血养阴添精益髓

89、白芍——敛阴合营止汗

90、黄精——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

91、女贞子——滋补肝肾乌须名目

92、首乌——生解毒截疟润肠通便制补精血固乌须

白术——生燥湿利水炒补气健脾

93、西洋参——补气养阴清热生津

94、当归——补血调经活血止痛润肠通便——痈疽疮疡

95、石斛——养胃生津滋阴清热

96、麦冬玉竹——养胃生津滋阴润肺

97、肉蔻——温中行气涩肠止泻

98、椿皮——清热燥湿收敛止带止血止泻

99、诃子——利咽开音

100、硫磺与豆腐同煮虚喘冷哮

101、蟾酥——解毒止痛开窍醒神

102、蛇床子——杀虫止痛燥湿温肾壮阳

103、梅毒——升药土茯苓;硼砂朱砂——清热解毒

104、升药:

石膏9:

1为九转丹1:

9九一散

• 十八反:

“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及攻乌,藻戟芫遂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

• 十九畏:

硫黄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赤石脂,人参畏五灵脂。

•    解表药可用于水肿、咳喘、麻疹、风疹、风湿痹痛、疮疡初起等兼有表证者。

•    紫苏解鱼蟹毒

•    生姜能解生半夏、生南星和鱼蟹之毒

•    熊胆内服,0.25~0.5g。

•    甘遂0.5—1g、

•    大戟1.5—3g、

•    芫花煎服,1.5—3g。

入丸散剂,每次0.6g、

•    牵牛子煎服,3~9g。

入丸、散剂,每次1.5~3g。

本品炒用药性减缓。

•    巴豆0.1—0.3g大多制成巴豆霜用,要药

•    麦芽:

回乳消胀

•    使君子蛔虫病,蛲虫病;小儿疳积;苦楝皮蛔虫病,钩虫病,蛲虫病;疥癣,湿疮。

;槟榔杀绦虫、蛔虫、截疟

•    小蓟善治尿血、血淋;地榆宜下焦血热的便血、痔血、血痢、崩漏等;侧柏叶肺热咳嗽;白茅根胃热呕哕;茜草血热夹瘀

•    川芎“血中气药”;治头痛的要药;延胡索“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故专治一身上下诸痛”

•    朱砂忌火煅,火煅则析出水银,有剧毒

•    相同功效药物的区别

透疹——荆芥、薄荷、牛蒡子、蝉蜕、升麻、葛根、紫草

•    既能透疹又能炒炭止血的药物是  荆芥  

•    既能透疹又能疏肝解郁的药物是  薄荷  

•    既能透疹又能解毒散肿的药物是  牛蒡子  

•    既能透疹又能明目退翳的药物是  蝉蜕  

•    既能透疹又能升举阳气的药物是  升麻  

•    既能透疹又能生津止渴、升阳止泻的药物是  葛根  

•    既能透疹又能凉血解毒的药物是  紫草  

•    既能透疹又能解毒的药物是  牛蒡子  、  升麻  、  紫草

通窍——白芷、细辛、辛夷、苍耳子

•    既能通鼻窍又能消肿排脓的药物是  白芷  

•    既能通鼻窍又能温肺化饮的药物是  细辛  

•    既能通鼻窍又能解表的药物是  白芷  、  细辛  、  辛夷  、  苍耳子

清肝明目——羚羊角、熊胆、桑叶、菊花、秦皮、决明子、车前子、石决明、珍珠母

•    既能清肝明目又能疏散风热的药物是  桑叶  、  菊花  

•    既能清肝明目又能解表清肺润燥的药物是  桑叶  

•    既能清肝明目又能清热解毒的药物是  菊花  、  羚羊角  、  熊胆  

•    既能清肝明目又能清热燥湿止痢止带的药物是  秦皮  

•    既能清肝明目又能清热解毒、息风止痉的药物是  羚羊角  、  熊胆  

•    既能清肝明目又能平抑肝阳、息风止痉的药物是  羚羊角  

•    既能清肝明目又能润肠通便的药物是  决明子  

•    既能清肝明目又能利尿通淋、清肺化痰的药物是  车前子  

•    既能清肝明目又能平肝潜阳的药物是  石决明  、  珍珠母  

•    既能清肝明目又能平肝潜阳、镇惊安神的药物是  珍珠母

清虚热——知母、牡丹皮、秦艽、青蒿、地骨皮、胡黄连、鳖甲、银柴胡

•    专清虚热的药物是  银柴胡  

•    既能清虚热又能滋阴润燥的药物是  知母  

•    既能清虚热又能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的药物是  牡丹皮  

•    既能清虚热又能解暑截疟的药物是  青蒿  

•    既能清虚热又能清肺降火、凉血止血的药物是  地骨皮  

•    既能清虚热又能除疳热、清湿热的药物是  胡黄连  

•    既能清虚热又能祛风湿、清湿热的药物是  秦艽  

•    既能清虚热又能滋阴潜阳、软坚散结的药物是  鳖甲

下乳——关木通、穿山甲      

•    既能下乳又能利尿通淋的药物是  关木通  

•    既能下乳又能活血消癥、消肿排脓的药物是  穿山甲

截疟——青蒿、生何首乌、槟榔、常山

•    既能截疟又能清热解暑的药物是  青蒿  

•    既能截疟又能润肠通便、解毒的药物是  生何首乌  

•    既能截疟又能吐痰涎的药物是  常山  

•    既能截疟又能驱虫消积、行气利水的药物是  槟榔

安胎——紫苏、黄芩、砂仁、桑寄生、杜仲、续断、菟丝子、白术、苎麻根、艾叶

•    既能安胎又能解表、行气宽中的药物是  紫苏  

•    既能安胎又能清热燥湿的药物是  黄芩  

•    既能安胎又能化湿行气的药物是  砂仁  

•    既能安胎又能补肝肾、强筋骨的药物是  桑寄生  、  杜仲  、  续断  

•    既能安胎又能补肝肾、祛风湿、强筋骨的药物是  桑寄生  

•    既能安胎又能凉血止血、解毒的药物是  黄芩  、  苎麻根  

•    既能安胎又能温经止血的药物是  艾叶  

•    既能安胎又能补气、健脾、止汗的药物是  白术  

•    既能安胎又能补肾固精、养肝明目的药物是  菟丝子

开窍——郁金、皂荚、麝香、冰片、蟾蜍、苏合香、石菖蒲、牛黄、远志

•    既能开窍又能活血通经的药物是  麝香  

•    既能开窍又能外用清热解毒的药物是  冰片  

•    既能开窍又能宁神化湿和胃的药物是  石菖蒲  

•    既能开窍又能解毒止痛的药物是  蟾蜍  

•    既能开窍又能熄风止痉、清热解毒的药物是  牛黄  

•    既能开窍又能宁心安神、祛痰、消散痈肿的药物是  远志

杀虫——苦参、贯众、芦荟、牵牛子、花椒、川楝子、苦楝皮、槟榔、百部

(皂荚、雷公藤、仙鹤草、使君子、南瓜子、鹤草芽、雷丸)

•    既能杀虫又能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药物是  贯众  

•    既能杀虫又能泻下清肝的药物是  芦荟  

•    既能杀虫又能逐水去积的药物是  牵牛子  

•    既能杀虫又能温中止痛的药物是  花椒  

•    既能杀虫又能疗癣的药物是  川楝子  、  苦楝皮  

•    既能杀虫又能行气止痛的药物是  川楝子  

•    既能杀虫又能消积行气的药物是  槟榔  

•    既能杀虫又能润肺止咳的药物是  百部

润肠通便——郁李仁、火麻仁、桃仁、当归、瓜蒌(仁)、决明子、(苦)杏仁、苏子、肉豆蔻、生首乌、硫黄、柏子仁、知母、虎杖

•    既能润肠通便又能利水消肿的药物是  郁李仁  

•    既能润肠通便又能清肝明目的药物是  决明子  

•    既能润肠通便又能活血祛瘀的药物是  当归  、  桃仁

•    既能润肠通便又能清热化痰、宽胸散结的药物是  瓜蒌  

•    既能润肠通便又能止咳平喘的药物是  杏仁  、  苏子

•    既能润肠通便又能补肾阳、益精血的药物是  肉苁蓉  

•    既能润肠通便又能补血调经的药物是  当归  

•    既能润肠通便又能解毒截疟的药物是  生首乌  

•    既能润肠通便又能补阳的药物是  肉苁蓉  、  硫黄  

•    既能润肠通便又能补血的药物是  当归  、  桃仁  

•    既能润肠通便又能养心安神的药物是  柏子仁  

•    既能润肠通便又能养阴的药物是  麦冬

•    夏月之麻黄:

香薷

清泻肺胃二经气分实热的要药:

石膏、知母

夏枯草可用于甲状腺瘤

治疗泻痢呕吐要药:

黄连

疮家圣药:

连翘

无汗骨蒸:

牡丹皮

有汗骨蒸:

地骨皮

• 五味:

辛:

发散、行气、行血。

甘:

补益、缓急止痛、调和药性、和中。

酸:

收敛固涩、生津止渴。

苦:

泄、燥湿、坚阴。

咸:

软坚散结和泻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药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