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加油站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153067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53 大小:71.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车加油站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汽车加油站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汽车加油站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汽车加油站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汽车加油站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汽车加油站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汽车加油站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加油站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5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汽车加油站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汽车加油站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汽车加油站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总论1

1.1项目背景1

1.1.1项目名称1

1.1.2承办单位概况1

1.1.3编制依据1

1.1.4编制原则2

1.1.5项目提出的背景3

1.1.6报告研究的范围4

1.2项目概况4

1.2.1项目建设地点4

1.2.2建设规模与目标4

1.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5

1.4综合评价结论6

2.市场预测分析6

2.1产品介绍6

2.22006年成品油市场回顾6

2.2.2辽宁省成品油市场供销特点8

2.2.3某**成品油市场10

2.32007年成品油市场环境变化展望10

2.3.1国内市场环境10

2.3.22007年辽宁省成品油市场供求趋势11

2.3.32007年某**市成品油市场供求趋势12

3.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14

3.1建设规模14

3.2产品方案14

4.1站址地理位置15

城市概况15

4.2交通运输条件17

4.3地址气象条件17

4.4结论17

5.工艺技术方案18

5.1工艺简述18

5.2工艺流程框图19

5.3设备选择19

5.4设计说明20

5.4.1设计依据:

20

5.4.2说明20

6.建筑方案21

6.1设计原则21

6.2主要建、构筑物结构22

6.3材料22

6.4基础部分22

6.5抗震构造措施23

7.油料的供应23

8.总图运输24

8.1总平面布置24

8.2竖向布置25

8.3站内道路25

8.4站区围护及其他25

9.公用工程25

9.1电气25

9.1.1供电电源25

9.1.2线路敷设26

9.1.3设备安装26

9.1.4保护接零26

9.1.5防雷接地26

9.2电信27

9.3给排水27

9.4采暖27

10.环境保护27

11.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28

11.1设计依据及设计采用的标准、规范28

11.2危险有害因素分析29

11.2.1油品的危险有害特性29

11.2.2加油站经营过程中危险因素识别与分析33

11.3重大危险源辨识34

11.4劳动保护措施35

11.5安全经营、职业卫生对策措施35

11.5.1施工管理措施35

11.5.2运营管理措施36

11.6防范措施的预期效果37

12.消防37

13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38

14项目实施进度39

15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40

15.1投资估算40

15.1.1编制依据40

15.1.2估算分析41

15.1.3其它说明41

15.2资金筹措41

16财务评价42

16.1编制依据42

16.2基础数据42

16.3敏感性分析44

16.4结论44

 

附件:

平面布置方案图

1.总论

1.1项目背景

1.1.1项目名称

项目名称:

某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汽车加油站新建项目

项目负责人:

建设单位:

某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可研报告编制单位:

山东某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1.1.2承办单位概况

本项目建设的承办单位是某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坐落在某*市河口区某*镇文化路2号,某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12月,注册资金2000万元。

现有员工66名,其中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9人,助级职称6人,技师2人。

公司下设党政工作部、经营管理部、财务管理部三个部室以及某*市恒发工贸有限公司、某*市某*暖通有限责任公司、某*顺达劳务服务有限公司三个子公司与房屋租赁管理分公司。

公司主营业务:

房屋租赁、建筑安装、房地产开发、园林绿化、市场开办、车辆运输、办公自动化设备及耗材销售、印刷、汽车修理、铝合金加工、暖气片生产销售、油田内外贸易、劳务输出等。

投资人:

陈永胜

1.1.3编制依据

●国家发改委推荐使用的《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2002)

●国家发改委2006年《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建设项目立项批复文件

●现场考察结果(包括地块现状、可规划用地等);

●企业长期发展规划。

●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气象资料、工程地质资料。

●建设单位提供的原料、供电、供水等情况。

●建设单位提供的背景材料及其它资料。

1.1.4编制原则

根据国家有关部门和业主对项目的要求,本报告的编制应遵循以下原则:

●编制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应遵循和贯彻国家有关部门的法规、标准和规范。

●在深入分析经营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全面分析项目的竞争能力,合理确定经营规模,实现资源利用的最优化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贯彻“三高、三少”的设计原则,以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

“三高”:

高起点、高水平、高投资回报率;“三少”:

少投资、少占地、少定员。

●采用成熟工艺,操作运行稳定可靠,达到节约能源、节约土地、降低运行费用,杜绝“三废”排放的目的。

●充分依托当地各项有利建设条件,最大程度地发挥其公用工程的优势,控制工程总投资,加快建设进度,降低经营成本,使本项目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遵循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高度重视环境保护,落实各项环保处理措施,尽量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使项目建设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项目的设计应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运营应符合职业安全卫生的要求,以便确保职工的安全及健康。

1.1.5项目提出的背景

(1)面对成品油市场的放开

2005~2010年是国家对石油成品油行业的管理控制逐步由计划型向市场型转换的时期,特别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后,根据相关的承诺,2004年开放零售市场,2006年开放批发市场,国内成品油市场将打破由中石油、中石化两大集团垄断经营的局面。

跨国石油公司和国内企业必将大举进入,市场格局将发生深刻变化。

在这种社会背景下,作为政府职能管理部门,对成品油经营销售单位的长期健康发展赋有不可推卸的监管责任。

而在大变革来临之前,规划好整个行业的发展走向,绘制其发展蓝图,将有利于建立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有利于建立布局合理、竞争有序、功能完善的成品油销售服务网络体系,从而推动整个行业步入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轨道,为当地经济和企业的发展起到持续的推动作用。

(2)国家商务部出台《成品油市场管理办法》

为加强成品油市场监督管理,规范成品油经营行为,维护成品油市场秩序,保护成品油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根据《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国务院令第412号)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商务部于2006年12月4日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令2006年第23号文发布了《成品油市场管理办法》,自2007年1月1日起实施。

面对着开放的成品油市场,机遇与挑战并存。

为贯彻执行国家对成品油零售经营企业的要求,某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在现有加油站动迁的情况下,决定选择周边环境优越、交通运输车辆繁多地段新建加油站。

1.1.5投资的目的、意义和重要性

某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在长期的经营过程中,形成固定顾客群,为其提供了优质的油品和服务。

根据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2006年12月11日中国成品油市场已经全面开放。

面对成品油市场开放的机遇和挑战,某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要按照国家商务部《成品油管理办法》的规定和要求适时加强经营力度,营造营销网络,不断加大占领市场的份额,努力把加油站的经营业务做大做强。

1.1.6报告研究的范围

本可行性研究报告对项目提出的背景,对投资建设本项目意义和必要性,建设方案和站址选择,对装卸成品油及加油工艺技术路线的选取和站区罩棚、罐区、站房的设置,对公、辅设施及总平面布置的优化,对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对工程节能、环境保护、职业安全卫生、消防安全,对项目实施进度计划,对项目的管理及油品的营销,对工程建设的总投资、资金筹措和经济效益比较综合的、全面的进行分析和评价。

1.2项目概况

1.2.1项目建设地点

本项目建于某*镇神州路以南,珠江路以西,神仙沟以东。

1.2.2建设规模与目标

1.2.2.1建设规模

该加油站拟设5个埋地储油罐,总储油量为150m3,折合后的储油量为112.5m3,为二级加油站。

1.2.2.2主要目标

●保证油品质量,追求最大效益,年销售收入达1700万元。

1.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表1-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号

项目名称

规格

单位

设计指标

备注

1

经营规模

折合车用乙醇汽油储量

立方米

200

级加油站

2

年工作日

365

3

经营制度

班/天

2

4

加油站定员

10

5

原料消耗

年消耗车用乙醇汽油、

柴油

 

吨/年

9490

6

占地面积及建筑面积

积积

6.1

站区占地面积

平方米

3200

6.2

总建筑面积

平方米

492

7

项目总投资

万元

220

7.1

固定资产投资

万元

170

7.2

流动资金

万元

50

8

财务评价指标

万元

8.1

年平均销售收入

万元

1700

8.2

年平均所得税

万元

27.14

8.3

年平均税后利润

万元

55.1

8.4

年均总成本费用

万元

1594

8.5

投资利润率

%

25.04

8.6

投资利税率

%

12.33

8.7

全部投资回收期

4.59

税后

1.4综合评价结论

(1)车用乙醇汽油、柴油来自中石油、中石化及及周边城市的石油公司。

降低油料运输成本,使销售油品效益提高。

(2)采用成熟的工艺技术及设备,操作可靠。

(3)车辆每年在以16%的速度递增,加之该加油站所在位置为交通要道,车辆加油量不断加大。

(4)本项目从财务分析上是可行的,投资少,投资回收期短,具有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市场预测分析

2.1产品介绍

车用乙醇汽油是指在不含氧化合物的专用汽油组分油中,按体积比加入一定比例(我国目前暂定为10%)的变性燃料乙醇,由车用乙醇汽油定点调配中心按国家标准GB18351一2004的质量要求,通过特定工艺混配而成的点燃式内燃机车用燃料。

车用乙醇汽油辛烷值分为90#、93#、95#、97#四个牌号。

车用乙醇汽油的特性接近于汽油。

车用乙醇汽油现已推广普及。

柴油主要用作柴油机的燃料。

轻柴油的闪点为不低于45℃,轻柴油分为7个牌号,其中-35#、-50#为乙类火灾危险性的液体,其余几个牌号均为丙类危险性可燃液体。

2.22006年成品油市场回顾

2.2.1市场消费特点

按国家统计局统计,2006年1~11月国内成品油产量为1.66亿吨,表观消费量为1.64亿吨;消费量同比增长6.8%,增幅相比2005年同期增幅5.3%有所回升。

其中,消费柴油、汽油比为2.23:

1,比2005年同期的2.27:

1有所下降。

  总的看,四大因素支持2006年国内成品油消费增速快于2005年的水平。

(1)宏观经济和投资的高增长

2006年国内经济增长率可达10.5%左右,比2005年增加0.3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6.5%,比2005年提高0.8个百分点。

2006年上半年全国单位GDP能耗同比上升0.8%。

参照对100多家工矿企业生产用油的监控,预计全年工业生产企业用油增加9%左右。

(2)汽车销量增幅的回升

2006年国内汽车销量将达到705万辆左右,同比增长22%,比2005年增加约5个百分点。

包括汽车、摩托车和农用车在内的机动车消费成品油的增长量对成品油总增量的贡献在2/3左右。

(3)农机总动力上升

2006年中央财政安排农资补贴、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直补比2005年增长一倍多,油价上升的影响被消化,农机销售增幅高达33%,农机总动力增长约8%。

据农业部专家判断,2006年农业用油增长率比2005年提高0.9个百分点左右。

(4)航空运输持续快速增长

预计2006年国内民航客货周转量分别同比增长18%和12%左右,航空煤油消费量增长13%~14%。

从供需平衡来看,与2005年同期相比,2006年1~11月国内成品油产量同比增加约686万吨,而表观消费量增长约1050万吨,不足部分主要靠减少出口来满足。

其中,汽油净出口量306万吨,大幅下降233万吨;煤油净进口增到198万吨,如果包括保税航空煤油,数量还要大;柴油产量大幅提高,基本满足需求增长的需要。

2006年,国内成品油供应形势仍然相对紧张,这与2006年国内炼油综合加工能力不足、国内成品油价格低于国际市场的情况有关。

2.2.2山东省成品油市场供销特点

2.2.2.1运行情况

2008年我省成品油市场受价格上扬,资源紧张和市场需求旺盛等多种因素影响,呈现出需求增长、资源偏紧、销量扩大的态势,总体上供求相对平衡。

(1)销量大幅增加

2006年,全省成品油市场消费量达839.38万吨,同比增长13.8%,其中汽油291.23万吨,同比增长5.7%;柴油523.15万吨,同比增长18.9%;煤油25万吨,同比增长5%。

从市场销售份额看,中石油辽宁销售分公司在我省成品油市场供应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主体地位。

该公司销售成品油占全省市场资源供应总量的90%左右,在我省零售市场的占有率达到了70%。

中石化辽宁公司和社会单位只占全省市场资源供应总量的10%,这类企业在成品油零售市场的占有率为30%左右。

(2)价格持续上扬

2006年国际油市跌宕起伏。

上半年,国际油价延续了近三年来不断攀升、屡创新高的态势。

到7月14日创下每桶77.03美元的历史最高水平之后,震荡加剧,8月初开始连续快速下跌,至11月中旬纽约市场原油期货价格从历史最高点下挫了近三成,到今年年初更跌到了每桶50多美元,跌幅达到40%。

受国际原油价格上扬,国内市场需求旺盛等原因的影响,国家发改委先后2次调整了国内成品油市场销售价格。

3月26日,汽油和柴油的中准价格提高了200元/吨和50元/吨;5月24日,对汽油和柴油的中准价格都提高了500元/吨。

汽油零售价格大体上涨了9.7%,柴油零售价格上涨11%。

2.2.2.2消费主要特点

(1)成品油消费量快速增长。

随着我省经济快速发展,特别是投资型经济增长明显、重大工程项目相继开工建设、汽车保有量的大幅增加以及农业生产用油数量增加等因素,拉动了成品油市场,尤其是柴油需求的快速增长。

(2)成品油资源紧张,供需矛盾较大。

去年,我省成品油市场资源一直呈供应紧张态势。

社会成品油经营单位资源得不到保证,部分社会加油站限量供应,甚至出现脱销断档。

有些时期,部分中石油所属加油站对应季柴油也是限量销售。

资源紧张严重拟制了我省成品油的正常消费,给工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带来了不利影响。

(3)油价的上涨增加了我省经济运行成本,尤其是石化行业、交通运输行业生产成本增加,效益下滑。

农业机械化推广、汽车消费受到一定的抑制。

(4)近年来,我省按照国务院及商务部的部署,进一步加强了对省内成品油市场的清理、整顿和监管工作,从总体上保证了全省成品油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

尤其是加强了成品油市场的运行监测工作,根据市场供求变化情况及时提出调控意见和建议。

同时,我们联合中石油山东省销售公司、中石化山东销售公司等山东成品油资源的主要掌控单位建成起上下协调、反映快捷的市场监测网络,并制定了应急预案。

在2008年全年成品油市场资源偏紧的情况下,确保了市场运行正常,成品油市场供应从未出现供应断档和加油难的问题,保障了成品油市场的基本稳定。

2.2.3某*市成品油市场

据统计,2006年全市共销售汽、柴油117万吨,同比增长8%。

其中,汽油43万吨,占46%,同比增长7%;柴油54万吨,占54%,同比增长9.7%。

2.32010年成品油市场环境变化展望

2.3.1国内市场环境

2.3.1.1宏观经济增长趋势

首先,2007年国际环境总体形势较好。

2006年9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2006年世界经济增长5.1%,2007年增长4.9%,全球将迎来第五个高增长年头。

2007年欧元区增长2%,日本增长2.1%,美国经济虽然下滑,但仍是西方七国中增幅最高的,达到2.9%。

其次,2007年国内发展环境仍然良好。

目前,国内处于重化工业化长周期的经济上升阶段和黄金发展时期;消费结构升级带动产业结构升级、城市化发展;政府注重科技创新,科技进步提高生产效率;2007年煤电运的支撑条件进一步改善,有助于促进经济保持快速增长。

可以看出国内外环境有利于中国经济继续保持持续快速发展。

综合最近相关机构预测结果,2007年中国经济增长率将达到9.3%~10%。

2.3.1.2产业政策和定价机制变化

(1)流通体制

2006年年底,中国成品油批发市场放开,国家将逐步放松对油源的控制,在石油进口环节实行真正的竞争,完善准入标准,实现公平准入。

最近,国家发改委公布的原油和成品油批发市场管理办法对于规范市场经营者的行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估计2007年国内市场竞争加剧,资源来源将进一步多元化。

(2)进口环节

2006年11月1日起海关调整原油和成品油进出口关税,其中加征原油出口关税5%,成品油进口关税由5%~6%降低为2%。

2007年成品油(含汽煤柴油、石脑油和燃料油)非国营贸易允许进入量将在2006年805万吨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

因此,将来成品油进口量将逐步增长。

(3)定价机制

2006年3月国内制定了新的油品定价机制,成品油价格与国际原油价格联动,当原油价格介于18~65美元/桶之间时,国内成品油价将与国际油价同步调整,但不同油价区间,利润率取值不同,理论上要求两次调价间隔不少于10天。

政府考虑到近期高油价对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的影响,提出“油价调整要做到适度、稳妥、择重、衔接”。

因此,成品油价格接轨并未一步到位。

2007年国内成品油价格将逐步实现与国际市场的联动,并随着市场竞争程度的加大和流通体制的完善,最终将由市场决定价格。

2.3.22010年山东省成品油市场供求趋势

(1)市场需求稳步上升。

2007年是全面实现中央关于振兴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关键一年,我省国民经济仍将高速增长,众多重大项目相继开工建设,居民消费尤其是居民汽车保有量仍将大幅上升,预计成品油需求依旧旺盛,全年消费成品油在930万吨左右,同比增长10%。

(2)市场供需依然偏紧。

由于国内成品油刚性(如重大工程项目、家庭轿车用油等等)消费继续增长,我国成品油资源供应仍维持偏紧态势。

但随着我国政府调整经济增长方式和结构效果的逐步显现,成品油价格逐步与国际接轨,市场全面放开,进入多元化竞争格局,我省成品油消费需求基本能够得到满足,但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阶段性和结构性供应短缺现象。

(3)油价将平稳运行。

2007年国际油价上扬的空间非常有限,但大幅回落的空间也不大,预计原油价格将在50美元/桶的均衡价位小幅震荡。

我国成品油价格将维持大体平稳小幅调整的局面。

由于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已回归其本身价值,我国成品油价格与国际接轨条件已经成熟,新的以原油成本为基础的成品油定价机制会临时出台。

2.3.32010年某*市成品油市场供求趋势

(1)成品油市场呈现“紧平衡”态势。

今年以来,我市成品油受国际市场油价持续上涨、高位运行和国内成品油资源需求旺盛的双重影响,资源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剧,特别是柴油资源持续紧张。

(2)价格高位攀升并保持坚挺态势。

从2004年至今,国际油价的一路飚升拉动着国内成品油价格持续攀升,更深深牵动着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的敏感神经。

受其影响,国家发改委在2005年连续五次调整成品油价格的基础上,2006年又连续两次调整了成品油价格,使成品油价格持续攀升。

导致成品油资源趋紧,价格上扬的主要原因:

一是国内成品油价格逐步与国际油价接轨,在解决成品油与原油价格倒挂矛盾的过程中资源紧张局面逐步缓解。

二是我市经济的快速稳定增长,使汽车、运输以及现代农业等领域对成品油的消费需要增长势头强劲,成品油的消费量也随之攀升。

预计2007年,全市成品油市场仍将呈现“紧平衡”态势,资源紧张局面得到进一步缓解,成品油交易量将以20%左右的速度增长,达160万吨以上,柴油比重进一步扩大。

(3)加油站数量统计

目前,我某**拥有加油站380多座,但经济开发区共有中油站10余座,平均服务半径仅为1.35公里,超过合理服务半径0.9公里的标准。

由商业部门提供的数字显示,2006年某**市限额以上贸易企业实现汽车交易量10.16万辆,同比增长20.1%;某**市新增机动车7万多辆,同比增长26%。

最近几年,某**市机动车平均每年都在以16%左右的速度增长,成品油需求也以与之相当的速度增加,这就逼着加油站的建设必须适应这种变化。

汽车数量的增加,而作为成品油的终端市场触角,加油站建设必须随之做出调整。

随着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不断延伸,加油(气)站的建设将与区域建设开发同步进行。

 

3.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3.1建设规模

根据当地机动车辆和周边加油站的密度情况,确定建筑规模为:

共设5座埋地储罐,其中:

30m3柴油储罐2个,柴油总容量为60m3;30m3车用乙醇汽油储罐3个,车用乙醇汽油总容量为90m3;折合后的总容量为112.5m3,为二级加油站。

3.2产品方案

产品方案表

表3-1汽油

样品名称

90#车用乙醇汽油

93#车用乙醇汽油

爆炸极限

1.7—9.7%

1.7—9.9%

引燃温度

(自燃点)

419℃

进样量0.08ml

引燃延迟时间:

2S

411℃

进样量0.08ml

引燃延迟时间:

3S

闪点

≤-37℃

≤-37℃

表3-2轻柴油

状态

淡黄色液态

储存温度(℃)

常温

密度(kg/m3)

820~860

运动粘度(mm2/s)

1.8~8.0

饱和蒸气压(kpa)

不可知

闪点(℃)

45~55

蒸气相对密度(空气=1)

≈8

爆炸极限(V%)

0.6~6.5

火灾危险类别

乙B

4.站址选择

4.1站址地理位置

城市概况

某*市位于山东省北部黄河三角洲地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在某*市境流入渤海。

某*市地理位置为北纬36°55′~38°10′,东经118°07′~119°10′。

东、北临渤海,西与滨州市毗邻,南与淄博市、潍坊市接壤。

南北最大纵距123公里,东西最大横距74公里,总面积7923平方公里。

开发区地处黄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某*,黄河从某*入海。

黄河三角洲是中国也是世界上一个独特的三角洲,是继珠江、长江三角洲崛起之后,东部沿海正在崛起并能够带动黄河流域经济发展的又一大河三角洲。

某*市是中国第二大油田某*所在地。

处在东北经济区至中原经济区和京、津、塘经济区至山东半岛经济区的交汇点上,是黄河经济协作带和环渤海经济圈的结合部。

与朝鲜半岛、日本列岛隔海相望。

某*港、广利港、飞机场和规划建设中的黄东大铁路、环渤海高速路和均穿过或设在开发区,距济南、青岛、天津、北京分别为2、3、4、5小时的路程,距机场、火车站和海港仅0.5-1小时路程。

某*经济开发区位于某*市城市中心区,地理位置优越。

4.2地形

某*市除小清河以南地区为山前冲积平原外,其余均为黄河冲积而成的典型的三角洲地貌。

由于历史上黄河改道和决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