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的特点和功能.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148968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6.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元宵节的特点和功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元宵节的特点和功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元宵节的特点和功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元宵节的特点和功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元宵节的特点和功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元宵节的特点和功能.docx

《元宵节的特点和功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元宵节的特点和功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元宵节的特点和功能.docx

元宵节的特点和功能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元宵节的特点和功能

  篇一:

特色社区元宵节方案

  特色社区元宵节方案

  为丰富西南街道群众春节期间精神文化生活,营造快乐、祥和、健康、文明的节日氛围,在20XX年元宵节来临之际,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

西南街道宣传文体办将以文锋西社区的北大xx文化活动中心为依托,联合佛山日报·今日三水策划博雅筑盛世,xx闹元宵为主题20XX年西南街道喜闹元宵进社区系列活动,全面展示西南本土元宵节文化特色和镇街群众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让街道群众度过一个喜庆热闹的元宵佳节。

  一、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

西南街道宣传文体办公室、西南街道文锋西社区

  承办单位:

《佛山日报.今日三水》

  赞助单位:

北大资源博雅xx

  二、活动时间、地点

  活动时间:

20XX年2月20日:

上午9:

30至11:

50;下午14:

30至17:

00;

  20XX年2月21日:

上午9:

30至11:

50;下午14:

30至17:

00;

  活动地点:

文锋西路博雅xx文化活动中心(即博雅xx销售中心楼上)

  三、参与方式

  参加对象:

凡在三水区内工作、生活的家庭;西南街道各村居工作的工作人员家庭。

活动规模:

每天100个家庭

  报名要求:

各社区组织10个家庭参与;

  报名时间:

1月25日2月18日;

  报名热线:

  四、活动内容

  参与庙会的主要形式是逛、赏、品、尝、娱,这就要求庙会的内容要杂、俗、新、奇、廉、泛,古今中外,包罗万象,兼容各方需求,既有城市达人,也有下里巴人,既有传统民俗内容,也有时尚新潮体验,给业主和来宾准备了一场传统庙会与浓厚年味交织的盛筵。

  

(一)纳福吉祥

  活动时间:

2月20日、21日

  活动地点:

正对销售中心右侧

  活动布置:

以灯笼和许愿树为主,营造浓厚的元宵节日气氛,让冷冰冰的天气增温,体现博雅xx人文精神。

  

(二)猴年祝福许愿树

  一年的匆匆而至,总有一些计划与愿望我们想做而却还无法实现;

  久久的等待年关将至家里的父母期盼儿女的归来而却有多少人因为春运机票、车票买不到而放弃回乡;

  安居梦想有多人人奋斗大半辈子为了买房子而又却因为那首付望而止步;

  (三)灯谜猜猜猜

  在正对销售中心的右长廊设置一条立体灯谜长廊,以数百个灯笼加以布置,在彩灯上设置灯谜,不断循环补充,保证在彩灯会期间参与者尽享猜谜的乐趣。

根据猜中的灯谜数量将能在兑奖台兑换各种精致礼品。

  (四)民俗社情

  活动时间:

2月20日、21日

  活动地点:

正对销售中心

  活动布置:

设置多个健康有益的小摊位,齐聚吃喝玩乐,并通过活动派送奖品,充分调动来宾热情;搭建不同布景,民间艺人穿传统服装。

  (五)皮影戏---《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时间:

2月20日上午10:

00~11:

00;下午15:

30~16:

00

  地点:

博雅xx销售中心前广场特别设置的摊位

  可容纳人数:

30人的场地

  (六)民间艺人进行现场献艺。

  踩高跷:

用两根木棍制成跷腿,一般在6尺上下,高者达1丈2尺。

木棍上端处横装踏板,表演时演员的小腿绑在木棍上端,脚踏踩板,按各种舞步走动表演。

  (七)亲子包汤圆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汤丸作为应节食品在我国由来已久。

浓浓团圆意,亲手传真情,家长和孩子们一起制作分享汤圆,度过一段暖意浓浓的时光。

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

亲子包汤圆,既可增强孩子们的动手能力,让孩子们了解传统节日,增强亲子之间的互动。

活动当天将安排专门人员现场制作元宵,参与者可以在专门人员的指导下参与制作。

同时,会准备大量汤丸向活动参与者免费派发,让大家同尝元宵共度佳节。

  ◆活动时间:

2月20日上午9:

30~11:

30;下午14:

30~17:

00

  ◆活动地点:

博雅xx销售中心前广场

  (八)xx闹元宵

  工艺百戏:

剪纸艺术、灯笼绘画、中国结;

  食俗摊位:

冰糖葫芦、传统糖艺;

  游戏摊位:

幸运金元宝、百发百中、鱼跃龙门、旱地钓鱼。

  篇二:

不同的习俗特点

  不同的习俗特点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所以全国各地都过,大部分地区的习俗是差不多的,但各地也还是有自己的特点。

  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

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

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

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

陕西的汤圆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滚"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热热火火,团团圆圆。

  观灯

  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75),因明帝提倡佛法,适逢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称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

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

此后,元宵放灯的习俗就由原来只在宫廷中举行而流传到民间。

即每到正月十五,无论士族还是庶民都要挂灯,城乡通宵灯火辉煌。

  元宵放灯的习俗,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当时的京城长安已是拥有百万人口的世界最大都市,社会富庶。

在皇帝的亲自倡导下,元宵灯节办得越来越豪华。

中唐以后,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

唐玄宗(公元685--762)时的开元盛世,长安的灯市规模很大,燃灯五万盏,花灯花样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灯楼,广达20间,高150尺,金光璀璨,极为壮观。

  宋代,元宵灯会无论在规模和灯饰的奇幻精美都胜过唐代,而且活动更为民间化,民族特色更强。

以后历代的元宵灯会不断发展,灯节的时间也越来越长,。

唐代的灯会是"上元前后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后加了两日,明代则延长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

  到了清代,满族入主中原,宫廷不再办灯会,民间的灯会却仍然壮观。

日期缩短为五天,一直延续到今天。

  灯在台湾民间具有光明与添丁的涵义,点燃灯火有照亮前程之意,且台语灯与丁谐音代表生男孩,因此往昔元宵节妇女都会刻意在灯下游走,希望“钻灯脚生卵葩”(就是钻到灯下游走,好生男孩)。

  中国的情人节

  元宵节也是一个浪漫的节日,元宵灯会在封建的传统社会中,也给未婚男女相识提供了一个机会,传统社会的年轻女孩不允许出外自由活动,但是过节却可以结伴出来游玩,元宵节赏花灯正好是一个交谊的机会,未婚男女借着赏花灯也顺便可以为自己物色对象。

元宵灯节期间,又是男女青年与情人相会的时机。

  在台湾,还有未婚女性在元宵夜偷摘葱或菜将会嫁到好丈夫的传统习俗,俗称:

“偷挽葱,嫁好尪”、“偷挽菜,嫁好婿”,希望婚姻美满的女孩,要在元宵之夜到菜园里偷摘葱或青菜,期待未来家庭幸福,唐代的灯市还出现乐舞百戏表演,成千上万的宫女,民间少女在灯火下载歌载舞,叫做行歌、踏歌。

(:

元宵节的特点和功能)  欧阳修(生查子)云: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书;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辛弃疾(青玉案)写道:

众里寻它千XX,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就是描述元宵夜的情境,而传统戏曲陈三和五娘是在元宵节赏花灯进相遇而一见钟情,乐昌公文与徐德言在元宵夜破镜重圆,《春灯谜》中宇文彦和影娘在元宵订情。

所以说元宵节也是中国的“情人节”。

  走百病

  元宵节除了庆祝活动外,还有信仰性的活动。

那就是"走百病"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他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过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

  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活动。

  正月十五元宵节还有一些鲜为人知已经失传的民间活动,这里列举二三。

  祭门、祭户古代有“七祭”,这是其中的两种。

祭祀的方法很简单,把杨树支插在门户上方,在盛有豆粥的碗里插上一双筷子,或者直接将酒肉放在门前。

  逐鼠

  这项活动主要是对养蚕人家所说的。

因为老鼠常在夜里把蚕大片大片地吃掉,人们听说正月十五用米粥喂老鼠,它就可以不吃蚕了。

于是,这些人家在正月十五熬上一大锅粘糊糊的粥,有的还在上面盖上一层肉,将粥用碗盛好,放到老鼠出没的顶棚、墙角、边放嘴里还边念念有词,诅咒老鼠再吃蚕宝宝就不得好死。

  迎紫姑

  紫姑是民间传说中一个善良、贫穷的姑娘。

正月十五,紫姑因穷困而死。

百姓们同情她、怀念她、有些地方便出现了“正月十五迎紫姑”的风俗。

每到这一天夜晚,人们用稻草、布头等扎成真人大小的紫姑肖像。

妇女们纷纷站到紫姑常做活的厕所、猪圈和厨房旁边迎接她,象对待亲姐妹一样,拉着她的手,跟她说着贴心话,流着眼泪安慰她,情景十分生动,真实的反映了劳苦民众善良、忠厚、同情弱者的思想感情。

  各地的习俗河北省〕永平府元宵节,有病的妇女群聚窑下,称“陶灸”。

儿女交错度桥,称“度百厄”。

也有人以纸裁剪为九条纸绳,信手打结以卜休咎,称“结羊肠”。

又以十二个面盏贮油放入锅中蒸熟,以面盏积水之多寡来预卜该月的晴雨。

  静海县上元节以大馒头为节食。

庆云县元宵节男子请五祖教拳棒,女子请紫姑卜休咎。

  〔山东省〕淄川县元宵节临水人家多放河灯。

宁阳县元宵送灯至祖坟。

博兴农村的元宵节有照灯的习俗。

男孩子提着灯,绕枣树六圈,口念“嘟佬嘟佬,开花结枣”六遍,就能使枣树丰收。

莒县男女老少于正月十六到野外踏青,称之“走老貌”,据说每年走一次可永保青春年少。

  〔河南省〕襄城县元宵吃馄饨汤,称之“团圆茶”,娘家接已嫁的女儿回家过节,?

县元宵庆灯时,老幼有病者,皆以火灸石龟。

本地有河桥的,相率过桥。

若无桥,则以木板搭数丈高之“天桥”,称为“走百病”。

  〔陕西省〕凤翔县于元宵节宴请女儿、女婿,称之“吃十五”。

并送灯、送油,称之“添油”。

〔江苏省〕武进县上元日绑缚芦苇成丈许之火炬,插于田间,称“照田财”,用来预卜早潦。

火色白者为水,红者为旱。

宜兴上元日,儿童戴鬼面具,屈脚振肩而跳,称之“跳鬼”。

  〔浙江省〕杭州民间传正月十五为上元天官赐福之辰,多斋素诵经,匍匐至吴山礼拜。

海宁县元宵节以精致的菊花灯为最出名。

上虞县少于元宵节晚上到戡恃月台上较量武艺。

建德县人家有新娶媳妇的,于元宵节设酒祭床。

  〔江西省〕新建县民于元宵扫墓插竹为灯。

万安县城各乡均于元宵节祀上元神舟。

  〔湖北省〕云梦县(今之江汉)老农夫于元宵夜持火炬偏照田圃,叫“照绝地蚕”。

儿童则以田鼓迎神,以卜岁事。

武昌的“弄龙”要一连三天。

全村的男女老少都跟随龙灯到邻村赴宴,称为“龙换酒”。

  〔湖南省〕常德上元各家以椒为汤,加入韭菜儆果诸物款待客人,称为“时汤”。

新田县游完龙灯后,将龙灯付之一炬,称为“送灾”。

  〔四川省〕四川元宵有“四偷”的习俗:

“一偷汤圆二偷青,三偷檐灯四偷红。

”除了偷青是为了强身外,其余皆为求子的习俗。

开县有“对骂”的习俗。

元宵节时人们搬板凳到户外去,将平日之怨气,尽皆骂出,被骂之人不得回骂。

  〔福建省〕泉州花灯别具特色,有香灯、纸折莲花灯、丝料宫灯、八结灯等等。

邵武县元宵夜境内庙宇绕境迎香,称为“净街”。

福建南部有元宵节两村儿童互掷石为戏的习俗。

据说若不掷石,那个村子必定发生瘟疫。

  〔广东省〕新安县民有于去年生男者,皆于元宵夜庆灯。

南雄闹花灯时,父母取龙灯上之龙须线给小儿系带,据说可保儿童无疾病。

又取龙灯内残存的蜡烛照床下,据说可以产贵子。

文昌县民元宵夜偷青时,偷中的以挨骂为吉祥之兆,偷不中者则以不挨骂为吉兆。

  〔云南省〕云龙县于元宵节前迎三崇神,沿街立棚祭祀。

弥勒州元宵后一日燃香于桥,投石水中,再取水洗眼,据说可以去疾病。

  (台湾省)前清时的台湾元宵,可由高拱干的《台湾府志》(一六九六)得到一个粗略的印象:

元夕,初十放灯,逾十五夜乃止,门外各悬花灯。

别有闲身行乐善歌曲者数辈为伍,制灯如飞盖状,一人持之前导遨游,丝竹以次杂奏;谓之“闹伞”。

更有装束昭君、婆姐、龙马之属,向人家有吉祥事作歌庆之歌,悉里语俚词,非故乐曲;主人多厚为赏赐。

神祠,俱延僧道设醮祈安;醮毕,迎神。

迎毕,置酒庙中,社众集饮;谓之“食供”。

大抵数日之间,烟花火树之属,在在映带。

又有一种豪门,挟鼠炮以角胜负,延烧衣履,人亦顾而乐之。

这段记载,大抵和中原节日习俗相彷佛。

但到了胡建伟修《澎湖纪略》时(一七五九),已可看出台湾的地方特色逐渐形成:

各庙中张灯,男女出游,谓之看灯。

庙中扎有花卉人物,男妇有求嗣者,在神前祈杯,求得花一枝或“亚公仔”一个,回家供奉,如困添丁,到明年元宵时,另做新鲜花卉、人物以酬谢焉。

是夜男女出游,以窃得物件为吉兆。

未字之女,必偷他人的葱菜。

谚云:

偷葱,嫁好公;偷得菜,嫁好婿。

未配之男,窃取他家墙头老古石。

谚云:

偷老古,得好妇。

又妇人窃得别人喂猪盆,被人咒骂,则为生男之兆,周年吉庆云。

元宵夜的偷俗,在铃木清一郎的《台湾旧惯冠婚葬祭年中行事》(一九三四)中都还有相同的习俗。

只不过据铃木的记载,所偷拔的菜不拿回家,必须放置原处。

欲求子的妇女则偷拔人家的竹篱以为吉兆,因“竹篱”谐音台语的“得儿”。

另一种元宵乞子的习俗则是“贯灯脚”,据说欲求子的妇女从灯下穿过就可望生男孩。

正月十五还有“听香”的风俗。

听香的方法是先在神前烧香掷?

R。

请示过出行的方向后,于途中窃听他人谈话,再根据所听的容,向神前掷?

R占卜今年的吉凶。

祭玄坛爷也是台湾元宵特有的风俗。

玄坛爷也称玄坛元帅、寒单爷。

传说即商朝的武官赵公明,因善于理财而致富,民间奉为武财神。

祭祀玄坛爷的神像绑在竹竿上,由四名赤?

x的大汉扛着前进。

据说玄坛爷怕冷,所以民众便掷鞭炮为?

k驱寒。

一般相信,鞭炮炸得愈旺,当年的财运也愈旺。

所以神轿所之处,往往成为鞭炮射击的对象,抬轿的乩童也被炸得皮开肉绽。

类似“炸玄坛爷”而规模更盛大的,则是名闻中外盐水蜂炮。

据说在光绪初年,盐水一带瘟疫肆虐,居民便请关圣帝君出巡?

v境;以驱逐邪疫,为了助关公的气势,沿途便大放炮竹烟火,没想到瘟疫果然就此此绝迹。

从此每年关公出巡时,当地人都竞放鞭炮以答谢神恩。

如果有人要向关公还愿,还会准备巨大的炮城,上面插满了数万枝的蜂炮。

等神轿一走到面前就马上点燃,顷刻之间,上万枝蜂炮如万箭齐发,咻咻地向人群射去,硝烟弥漫之中,只见火花响炮到处乱窜,人群惊叫走避。

就是这种叫人又爱又怕的蜂炮,每年吸引了数万人涌进盐水小镇,成为南台湾着名的元宵活动。

所谓“南蜂炮、北天灯”,台北县的平溪、十分一带,有元宵节放天灯的习俗。

天灯又称孔明灯,据是诸葛亮发明来作事信用的。

另一说则以为天灯的外型和画像中孔明的帽子很相似,因而得名。

天灯是运用热气上升的原理使整个灯飘上天去。

平溪、十分虽煞地处偏远山区,但是放天灯的习俗经过传播界的报导后,近年来也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往参观。

台湾的许多寺庙,也在元宵节举行“乞龟”的活动,以作为庆祝。

所谓“乞龟”,就是由庙方准备由糯米或面粉制成乌龟摆在庙前。

元宵节当天可由信徒掷?

R乞回,让家人“吃平安”。

乞得面龟的人家,明年元宵必须还给庙方一个更大的面龟。

于是面龟每年愈作愈大,甚至有重达数百台斤的。

至于前年乞龟后,到今年尚未还愿的,庙方都会将他们的姓名公布在墙上,俗话说『龟爬上壁』。

当事人往往会成为众人戏谑的对象。

相对于“乞龟”,客家人的聚落则有在元宵节“赛新丁?

(?

@)”的风俗。

台中县的东势地区就盛行这项旧俗。

每年元宵节,以庙宇的角头单位,角头内新添丁的人家都制作相当数量的新丁?

分赠每户人家。

另外再做一个巨大的?

放在庙前的广场。

苗栗地区的客家人不吃元宵,而是做菜包吃,菜包因形似竹制猪笼,因此又称“猪笼?

”。

制作方法是以糯米制?

皮,里面包上萝卜丝、葱、香菇、虾米、绞肉等馅料。

包好后在表面捏出一条棱线,蒸熟即可。

元宵节的晚上,儿童还会成群结队,提着灯笼,带着一盘猪笼?

到附近的伯公庙去“ㄌㄧㄡ阉鸡”。

到了伯公庙,便摆上供品,上香祝祷:

“伯公伯婆,今,大

  正月半暗晡,大家来烧金,用猪笼?

敬您。

要捉大阉鸡大猪回去饲。

猪公阉鸡大大只,过年就来敬奉伯公伯婆”。

待烧完金纸后,便爬上伯公树,折下一大把树枝,即是所谓“阉鸡”。

再到伯公庙附近犁好的田,找块连着稻草梗的大土块充当“大猪”。

每户人家各自抓着“阉鸡”、“大猪”,成群结队沿原路回去。

一路上抓“阉鸡”的便学鸡“咯、咯、咯”的叫,抓大猪的人就叫“ㄡˇㄨㄟㄧ,ㄡˇㄨㄟㄧ”,其他的人也都会跟着叫,就这样轮流叫唤到家,再将土块放在猪舍,树枝放在鸡舍,就算完成。

这叫“ㄌㄧㄡ阉鸡”、“ㄌㄧㄡ大猪”。

另外,客家村也盛行上元节“掷炮城”的活动。

炮城是在广场上竖起一根高度可自由调整的竹竿,上端置一方形桶,四周钻孔,内置一小串连炮。

参加射城的人,将点燃的爆竹丢向炮城,如果桶内的连炮被引燃了,就算是胜利,可向主办单位领取奖品。

民国八十年,交通部观光局为配合建国八○年,特别委托各县市政府策画各式各样的民族活动,总计多达上千项。

其中较具规模的有中正纪念堂的台北灯会、桃园龙潭乡的客家民俗文化大展,彰化鹿港的民艺华会及古迹之旅,嘉义朴朴子配天宫的灯花会、盐水蜂炮、台南土城圣母庙的抢春牛等活动。

许多民俗技艺、阵头表演、子弟乐团也纷纷出笼,一展长才。

可以说是古代“百戏竞陈”盛况的再现。

  历代的变化

  有关元宵习俗的记载,大致起于魏晋南北朝时期。

其中较有系统的记载,首推宗懔(五○一~五六五)的《荆楚岁时记》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记载当时有在正月十五夜迎紫姑的习俗。

他并在按语中引了刘敬叔(约三九○~四七○)的《异苑》来解释这项习俗:

“姑本人家妾,为大妇所妒,正月十五日感激而死,故世人作其形迎之。

咒云:

“子胥(云是其婿)不在,曹夫人(云是其姑)已行,小姑可出。

”于厕边或猪栏边迎之。

迎紫姑,是为了“以卜将来蚕桑、并占众事”。

紫姑为蚕神的典故大约来自吴均(四六九~五二○)的《续齐谐记》:

吴县张成夜起,忽见一妇人立于宅东南角,谓成曰:

此地是君家蚕室,我即此地之神。

明年正月半,宜作白粥,泛膏于上以祭我,当令君蚕桑百倍。

言绝而失之。

成如言作膏粥。

自此后大得蚕。

宗懔记载了当时人“正月十五日作豆糜,加油膏其上”的习俗。

但他们所祭祀的对象是门户而非紫姑。

祭祀的方法是以杨柳枝插在门上,看杨柳枝指向何方,就以酒肉及豆粥插上筷子来祭祀。

  除了《荆楚岁时记》的记载外,魏晋南北朝的元宵习俗还散见于下列各书。

较早的有杨泉(约三世纪中人)的《物理论》:

“正月望夜占阴阳”。

晋?

陆翙《石虎邺中记》:

“正月十五日,有登高之会”。

《魏书?

东魏孝静帝纪》“(天平)”四年(五三七)春正月禁十五日相偷戏”。

这条记载说明了南北朝时民间于元宵夜相偷戏的盛行。

《北齐书·尒朱文畅传》:

“自魏氏旧俗,以正月十五日夜为打竹簇之戏。

有能中者,即时赏帛”。

  篇三:

福师《民俗学》在线作业二15秋答案

  福师《民俗学》在线作业二

  一、单选题(共20道试题,共40分。

  1.我国传统岁时节日的萌芽期是()

  A.上古

  b.汉代

  c.东汉

  D.先秦时期

  正确答案:

D

  2.坐商的民俗传承,主要表现为()

  A.幌子牌匾

  b.固定摊位

  c.营业时间

  D.专营商品

  正确答案:

A

  3.节日习俗产生的原发性动因是()

  A.人类早期的原始信仰

  b.社会意识形态

  c.祈望人寿年丰的人生寄托

  D.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

  正确答案:

c

  4.赶年是()的传统节日。

  A.苗族

  b.瑶族

  c.土家族

  D.侗族

  正确答案:

c

  5.南方气候炎热,潮湿多雨,故南方民族多采用()

  A.碉楼石室

  b.井干式建筑

  c.四合院

  D.干栏式建筑

  正确答案:

D

  6.在少数民族的传统民居中,船形屋是()的特色民居。

  A.土家族

  b.黎族

  c.壮族

  D.朝鲜族

  正确答案:

b

  7.“歌圩节”是()的民间传统歌节。

  A.黎族

  b.侗族

  c.壮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