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化学中考复习专题《溶液》专题检测解析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147737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38.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初中化学中考复习专题《溶液》专题检测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人教版初中化学中考复习专题《溶液》专题检测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人教版初中化学中考复习专题《溶液》专题检测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人教版初中化学中考复习专题《溶液》专题检测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人教版初中化学中考复习专题《溶液》专题检测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初中化学中考复习专题《溶液》专题检测解析版.docx

《人教版初中化学中考复习专题《溶液》专题检测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初中化学中考复习专题《溶液》专题检测解析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初中化学中考复习专题《溶液》专题检测解析版.docx

人教版初中化学中考复习专题《溶液》专题检测解析版

《溶液》专题检测

一、单选题

1.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

B.P点表示t1℃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

D.t2℃时,将3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得到80ga的饱和溶液

2.一定温度下,向烧杯中加入一定质量的水,仅有部分晶体溶解。

所得溶液与原溶液相比,说法正确的是(  )

A.溶剂的质量增加,溶液颜色变浅

B.溶质的溶解度不变,溶液颜色变深

C.溶质的质量增加,溶液颜色变深

D.溶质的溶解度不变,溶液颜色不变

3.如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降低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B溶液变为饱和

C.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均为25g

D.t2℃时,A物质的溶解度大于B物质的溶解度

4.下列物质溶于水时,吸收热量的是(  )

A.NH4NO3固体B.生石灰C.KOH固体D.苛性钠

5.常温下,在两只各盛有100mL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使其充分溶解,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B.常温下,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C.升高温度,剩余的甲固体一定能继续溶解

D.乙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

6.在一定温度下,有一杯完全溶解的、饱和的氯化铵溶液,如果想把它变为不饱和溶液,下列可采取的措施有(已知氯化铵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①降低温度,②升高温度,③加氯化铵固体,④加溶剂,⑤恒温蒸发溶剂(  )

A.①③④B.①③⑤C.②④D.②⑤

7.下图为甲、乙两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20℃时,100g甲溶液中含甲物质的质量小于25g

B.20℃时,等质量甲、乙饱和溶液中含溶质的质量相等

C.3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D.50℃时,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20℃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一定大于乙

8.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B.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大

C.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溶液的质量一定增大

D.饱和溶液恒温蒸发部分溶剂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不变

9.下图是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曲线。

在冬天气温为5℃时配制的氢氧化钙饱和溶液,在夏天气温为38℃时(水的蒸发忽略不计),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

A.溶液变浑浊B.溶液变为不饱和

C.溶液质量变小D.溶质质量分数变小

10.根据如图所示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温度升高后变成饱和溶液

C.将t2℃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温度降低到t1℃时都会析出晶体

D.t2℃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和乙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有相等质量的溶质

11.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下列欲使10%的硝酸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为20%的方法中,一定能实现的是(  )

A.将20g1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倒掉10g

B.将20g10%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蒸发掉10g水

C.在20g10%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10g40%的硝酸钾溶液

D.将20g10%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中加入20g硝酸钾固体

12.小红在配制50g5%氯化钠溶液时,进行了以下操作,其中会导致溶液中氯化钠质量分数大于5%的是(  )

A.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B.在称量前,指针稍向左偏移便进行称量

C.装瓶时部分溶液洒出

D.溶解时烧杯中已有少量水未倒干净

二、填空题

13.2010年4月14日晨青海省玉树县发生7.1级大地震,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1)“拯救生命是第一位的”,中国国际救援队的队员们带着搜救犬、设备,以最快的速度,赶到当地投入救援工作,搜救犬的生物学特性是犬的嗅觉发达,对人体或尸体气味的敏感程度相当于人的100万倍,对灾害现场的幸存者和遇难者进行搜救,就是对犬这一特性的运用。

从微观的角度分析,搜救犬能发现幸存者的原因是________(选填序号)。

A.分子的质量很小

B.分子的体积很小

C.分子是不停运动的

D.分之间有间隔

(2)地震中许多原有的水源被破坏,新水源需检测和处理后才能成为饮用水。

我国规定水质必须在感官性指标、化学指标、病理学指标等方面均达标方可成为生活饮用水。

①感官性指标中有一项要求为不得含有肉眼可见物,水应澄清透明。

为达到此要求,净化水时,可以通过加入絮凝剂凝聚、沉降,然后通过________(填操作名称)而实现。

②化学指标中含有水源的pH和硬度两项。

测定液体pH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常生活中如何区分硬水与软水?

请简述实验步骤与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病理学指标中对细菌的含量有严格的限制。

要杀灭细菌可以向水中加入__________等消毒剂,也可以通过__________操作,既杀灭细菌,又能得到几乎纯净的水。

(3)为防止灾后疫情的发生,某医疗小分队用溶质质量分数为0.5%的过氧乙酸溶液对灾民的居住环境进行消毒。

现要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0.5%的过氧乙酸溶液300kg,需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过氧乙酸溶液________kg,配制的主要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1)图1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用“大于”“小于”或“等于”填空。

①t1℃时A物质的溶解度________t2℃时A物质的溶解度。

②t2℃时B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C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化学中有许多概念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

图2反映了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浓溶液以及稀溶液的关系。

①从图2可以看出,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的关系是________。

②0.9%的医用生理盐水可归于图2中________区域(填“Ⅰ”“Ⅱ”“Ⅲ”或“Ⅳ”)

15.请你各举出一个实例,说明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是错误的。

(1)溶液一定是无色的。

实例:

________溶液不是无色的。

(2)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实例:

________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但不是溶液。

(3)能导电的物质一定是溶液。

实例:

________能导电,但不是溶液。

三、计算题

16.20g含杂质(杂质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的锌样品,与一定质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质量为80.5g,同时生成氢气0.4g。

试计算:

(1)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

(2)完全反应后生成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所用稀硫酸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到0.01%)。

17.某校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某一碳酸钠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进行如下实验,取13.25g碳酸钠样品(杂质既不溶于酸也不溶于水)放入烧杯中,加入95.8g水使其完全溶解,再向其中加入稀盐酸,测得反应放出气体的总质量与所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

(1)当加入212g稀盐酸时,放出气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2)碳酸钠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写出计算过程)

(3)加入106g稀盐酸(即A点)时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

(写出计算过程)

18.生理盐水是溶质质量分数约为0.9%的氯化钠溶液。

现用500克生理盐水给患者输液,进入患者体内的氯化钠的质量约为多少克?

若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8%的氯化钠溶液配制5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需18%的氯化钠溶液多少克?

需水多少克?

(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解析

1.【答案】D

【解析】A项,据图可以看出,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正确;B项,P点时a、c的溶解度交于一点,表示t1℃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正确;C项,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正确;D项,t2℃时,a的溶解度为50g,将3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只能溶解25g,得到75ga的饱和溶液,错误。

2.【答案】D

【解析】

3.【答案】D

【解析】A项,由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不难看出,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错误;B项,由于B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因此升高温度才可以使接近饱和的B溶液变为饱和,错误;C项,没有说明温度,错误;D项,在t2℃时,A物质的溶解度大于B物质的溶解度,正确,故选D。

4.【答案】A

【解析】硝酸铵溶于水吸热导致降温,苛性钠和氢氧化钾溶于水放热,生石灰和水反应放热。

5.【答案】D

【解析】A项,由图可知,甲溶液中有固体剩余,则该温度下,在100mL水中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溶质有剩余,则为饱和溶液,错误;B项,因相同温度,相同的溶剂,甲有剩余的溶质,而乙没有剩余的溶质,则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不同,错误;C项,因不知甲固体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情况,若甲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则升温将有固体析出,错误;D项,因在该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水中乙固体没有剩余,则可能是恰好达到溶解的最大极限,也可能是还能继续溶解溶质,则溶液可能为饱和溶液,也可能为不饱和溶液,正确。

6.【答案】C

【解析】在一定温度下,有一杯完全溶解的、饱和的氯化铵溶液,氯化铵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升高温度,氯化铵的溶解度增大,能变为不饱和溶液;温度越低,氯化铵的溶解度减小,氯化铵饱和溶液降温后会析出晶体,仍然是饱和溶液。

加入氯化铵固体,不能继续溶解,溶液仍为饱和溶液。

加溶剂,氯化铵能继续溶解,能变为不饱和溶液。

恒温蒸发溶剂,有氯化铵析出,溶液仍为饱和溶液。

故②④能将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

7.【答案】D

【解析】A项,观察溶解度曲线,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25g,含义为20℃时,125g甲溶液里最多能容纳甲物质25g,所以100g甲溶液中含甲物质的质量小于25g,正确;B项,20℃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所以20℃时等质量的两种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相等,正确;C项,3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位于乙溶解度曲线的上方,所以3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正确;D项,由于没有指明50℃时甲、乙两种饱和溶液的质量相同,降低温度至20℃时,无法比较析出晶体的多少,错误。

故选D。

8.【答案】D

【解析】A项,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温度不同时可能减小;B项,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大是错误的叙述,应该为同一温度下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大;C项,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溶液的质量一定增大是错误的叙述,如果改变温度溶液的质量就不变;D项,饱和溶液恒温蒸发部分溶剂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不变是正确的叙述,故选择D。

9.【答案】B

【解析】由于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因此冬天气温为5℃时配制的氢氧化钙饱和溶液,到夏天气温为38℃时,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中就会有晶体析出,但溶液仍为饱和溶液,由于溶液中有未溶解的固体因此就会出现浑浊;由于有晶体析出,因此溶液中的溶质减少,从而溶液的质量减少,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故答案为B。

10.【答案】C

【解析】A项,由于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会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从图中可以看出,只有在高于t2℃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错误;B项,甲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温度升高后仍为不饱和溶液,错误;C项,甲乙的溶解度都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故将t2℃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温度降低到t1℃时都会析出晶体,正确;D项,由于甲乙两饱和溶液的质量不一定相等,故无法比较所含溶质的质量,错误。

故选C。

11.【答案】C

【解析】A项,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所以将20g1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倒掉10g后,仍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其质量分数仍为10%,错误;B项,将20g10%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蒸发掉10g水,在不析出晶体时,蒸发水后因溶液的质量减少一半而溶质质量不变,溶质质量分数增大一倍为原溶液的2倍,即变为20%;但若蒸发过程中有硝酸钾析出,则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将不能变为20%,错误;C项,在20g10%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10g40%的硝酸钾溶液得到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0%=20%,正确;D项,向20g10%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中加入20g硝酸钾固体,如果全部溶解得到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0=55%,错误。

故选C。

12.【答案】A

【解析】A项,用量筒来量取液体时,俯视读数会导致量取的水的体积小于要量取的体积,所以浓度要变大,正确;B项,指针左偏说明左盘重,这使得称得的物体质量偏小,这会导致所配制的溶液质量分数偏小,错误;C项,溶液具有均一性,洒出的是配制好的溶液,对溶液的浓度没有影响,错误;D项,烧杯中有少量水没倒干净导致水的质量增加了,所以会导致溶液的浓度变小,错误。

13.【答案】

(1)C 

(2)①过滤 ②把pH试纸放于玻璃片(或表面皿)上,用纯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体滴到pH试纸上,再与比色卡对照 加肥皂水振荡,若出现较多泡沫为软水,否则为硬水 ③漂白粉(或氯气、二氧化氯和臭氧等,一种即可) 蒸馏 (3)10 计算 称量(量取) 溶解(稀释)

【解析】

(1)因为分子总是不断运动的,所以搜救犬能够闻到特殊的气味。

故填C。

(2)①过滤可以除去不溶于水的物质。

故填过滤。

②可以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故填把pH试纸放于玻璃片(或表面皿)上,用纯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体滴到pH试纸上,再与比色卡对照。

③向水中加入消毒剂,或加热蒸馏都可以消毒。

故填漂白粉(或氯气、二氧化氯和臭氧等,一种即可);蒸馏。

(3)设需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过氧乙酸溶液的质量为X,则:

300kg×0.5%=X×15%

X=10kg。

配制溶液时的步骤是计算、称量(量取)、溶解(稀释)。

14.【答案】

(1)①小于 ②大于 

(2)①饱和溶液可能是浓溶液,也可能是稀溶液 ②Ⅲ

【解析】①由图示可知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t1℃时A物质的溶解度小于t2℃时A物质的溶解度;

②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所以饱和溶液质量分数的大小取决于溶解度的大小,t2℃时B物质的溶解度大于C物质的溶解度,所以t2℃时B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C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①由图示可知有的饱和溶液是浓溶液,有的饱和溶液是稀溶液,所以饱和溶液可能是浓溶液,也可能是稀溶液;

②含溶质较多的溶液属于浓溶液,含溶质较少的溶液属于稀溶液,0.9%的医用生理盐水属于稀溶液,还属于不饱和溶液。

15.【答案】

(1)硫酸铜 

(2)蒸馏水 (3)铜

【解析】溶质和溶剂的判断。

16.【答案】

(1)65% 

(2)40% (3)28.87%

【解析】样品中的锌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可利用化学方程式根据锌与生成的氢气的质量比求出锌的质量;反应后的溶液是硫酸锌溶液,利用化学方程式可计算出溶质硫酸锌的质量;

设样品中锌的质量为x;生成的硫酸锌的质量为y;硫酸中溶质的质量为z;

(1)x=13g,W=

×100%=65%

(2)y=32.2g,W′=

×100%=40%

(3)z=19.6g,W′=

×100%≈28.87%

17.【答案】

(1)4.4 

(2)80% (3)5.6%

【解析】

(1)根据图像,可以看出当加入106g稀盐酸的时候,反应就结束,产生气体质量为4.4g,所以当加入212g稀盐酸时,放出气体的质量仍然为4.4g。

(2)发生反应:

Na2CO3+2HCl===2NaCl+H2O+CO2↑,根据方程式中碳酸钠与二氧化碳的质量关系可算出碳酸钠的质量,进而可以计算碳酸钠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反应后得到的是NaCl溶液,所以也可根据方程式中NaCl与二氧化碳的质量关系,求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解:

设碳酸钠的质量为x,生成的NaCl质量为y

100∶44=x∶4.4g,x=10.6g

(2)碳酸钠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117∶44=y∶4.4g,y=11.7g。

又由于反应后溶液质量=10.6g+95.8g+106g-4.4g=208g。

(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8.【答案】4.5g 475g

【解析】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

⑴500g×0.9%=4.5g

⑵在稀释的过程中溶质的质量不变;

设需18%的氯化钠溶液的质量为X;

X×18%=500g×0.9%或X×18%=4.5g

解之得:

X=25g

需加水质量:

500g-25g=475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