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未来 》集体备课教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145758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3.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相信未来 》集体备课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相信未来 》集体备课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相信未来 》集体备课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相信未来 》集体备课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相信未来 》集体备课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相信未来 》集体备课教案.docx

《《相信未来 》集体备课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相信未来 》集体备课教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相信未来 》集体备课教案.docx

《相信未来》集体备课教案

板浦高级中学高一年级语文《必修一》导学案(教师版)

课题:

《相信未来》时间班级姓名

一、基础知识积累:

1、给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注音。

灰烬()依偎()睫毛()瞳孔()惆怅()

轻蔑()脊骨()给予()不屈不挠()

答案:

jìnwēijiétóngchóuchàngmièjǐjǐnáo

2、文学常识填空。

食指,原名________,山东鱼台人,1948年生,60年代开始诗歌写作。

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

与舒婷、顾城、北岛等同为“__________诗”的代表诗人。

答案:

郭路生 《海洋三部曲》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朦胧

二、课文探究导引:

1、理清结构脉络

答案:

第1—2节:

恶势力横行,我们希望破灭,果实被窃,痛斥现实。

第3节:

面对着困难,我们信念更强,豪情更浓,表明信念。

第4节:

想信未来有人能够看清历史,辨明真相,相信未来。

第5节:

面对表层的创伤,继续前进,任人评说。

第6节:

相信历史会给中国的脊梁以公正的评价。

第7节:

点明题旨,发出召唤,为未来努力奋斗,决心战斗。

2、仔细阅读1、2、5、6、四节,找一找作者所用到的诗歌意象,并体会这些意象所表达的意思。

答案:

第1节:

蜘蛛网——黑暗势力

炉台——产生希望的地方

灰烬的余烟——残余的希望

美丽的雪花——希望的火花

第2节:

紫葡萄——希望的果实

深秋的露水——失望的眼泪

鲜花——收获的果实凝露的枯藤——没有收获但有孕育着新的希望

第4节:

腐烂的皮肉——创伤是表层的,困难是暂时的

第5节:

脊骨——能拯救中国命运的中国的脊梁

3、三次“写下”“相信未来”有什么变化?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先是在“失望的灰烬”上写,再是“在凄凉的大地上”“用凝露的枯藤”写,表现出诗人什么都被剥夺了,处于极端贫困之中(也可以理解为精神);最后“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用孩子的笔体”写,表明诗人有孩子似的纯真,仍然对未来存有不灭的希望和信心。

 

板浦高级中学高一年级语文《必修一》教案

课时编号:

002课题:

《相信未来》第一课时

主备人:

张宣成备课时间:

2010年9月1号使用时间:

教学目标

1、理解朦胧诗的意境美。

2、掌握鉴赏诗句的方法和技巧。

3、增强学生直面困难、热爱生命的意识。

教学重点

寻找意象,品味意境。

教学难点

诗化语言和作者感情的诗意表达。

学法指导

诵读法、研读法,自主学习,相互探究。

教学过程

个人复备

一、导入:

今天,我们有着如花的年华,美好的青春蓝图任意让我们勾画;今天,我们有着相对富足的物质生活,可以让我们更好的实现梦想;今天,我们一起坐在课堂学习,为了灿烂的明天共同努力。

所以,请不要抱怨天气炎热,也不要埋怨学习的艰辛,我们要充满昂扬的斗志,因为这样才能无愧于我们的青春!

我们每个人都要坚信:

未来取决于自己。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食指的诗歌《相信未来》,希望对我们有所启发和激励。

二、检查预习:

1、让学生先交流预习感受及见解,重点是“导学案”上的内容,然后教师分别让多名学生说说自己预习的情况。

2、教师可补充:

①简介作者:

食指,原名郭路生,山东鱼台人,1948年生,60年代开始诗歌写作,他的诗,特别是早期作品广泛传诵于知青及城市青年中,但直到90年代,其创作成就才得到公认,是一位成绩巨大却差点被埋没的天才诗人。

代表作品有《相信未来》、《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热爱生命》、《海洋三部曲》。

②正音:

灰烬(jìn)依偎(wēi)摇曳(yè)

睫(jié)毛瞳(tóng)孔惆怅(chóuchàng)

轻蔑(miè)脊(jǐ)骨给(jǐ)予不屈不挠(náo)

三、互动探究、精讲点拨:

(一)理清结构脉络明确:

第1—2节:

恶势力横行,我们希望破灭,果实被窃,痛斥现实。

第3节:

面对着困难,我们信念更强,豪情更浓,表明信念。

第4节:

想信未来有人能够看清历史,辨明真相,相信未来。

第5节:

面对表层的创伤,继续前进,任人评说。

第6节:

相信历史会给中国的脊梁以公正的评价。

第7节:

点明题旨,发出召唤,为未来努力奋斗,决心战斗。

(二)、分析鉴赏,把握主旨

1、仔细阅读1、2、5、6、四节,找一找作者所用到的诗歌意象,并体会这些意象所表达的意思。

明确:

第1节:

蜘蛛网——黑暗势力

炉台——产生希望的地方

灰烬的余烟——残余的希望

美丽的雪花——希望的火花

第2节:

紫葡萄——希望的果实

深秋的露水——失望的眼泪

鲜花——收获的果实

凝露的枯藤——没有收获但有孕育着新的希望

第4节:

腐烂的皮肉——创伤是表层的,困难是暂时的

第5节:

脊骨——能拯救中国命运的中国的脊梁

2、“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用美丽的雪花写下:

相信未来”“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露的枯藤,/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

相信未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

这样的诗句,有一种内在的力量,将现实的残酷、诗人的无助与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执著和理想揉在了一起,表达了诗人绝望中诞生的信念,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和崇高的悲剧感。

3、从前三节诗歌的意象,可以看出当时的社会是怎样的社会?

明确:

贫困、落后、动荡、黑暗。

4、“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用孩子的笔体写下”,有什么含义?

明确:

“美丽的雪花”,那是“严冬”的亮色,尽管轻盈,却给人寄望未来的美丽:

“孩子的笔体”,尽管稚嫩,却是希望的种子,只要大海能托住太阳,就有希望。

(不必求一致)

5、三次“写下”“相信未来”有什么变化?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

先是在“失望的灰烬”上写,再是“在凄凉的大地上”“用凝露的枯藤”写,表现出诗人什么都被剥夺了,处于极端贫困之中(也可以理解为精神);最后“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用孩子的笔体”写,表明诗人有孩子似的纯真,仍然对未来存有不灭的希望和信心。

6、分析第三节前三句的精妙之处和所表达的意思。

明确:

三个句子中,“手指”与“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手掌”与“那托住太阳的大海”、“曙光”与“温暖漂亮的笔杆”都是同谓关系。

将手指比作涌向天边的排浪,手掌比作托住太阳的大海,将笔杆比作曙光,即:

手指是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手掌是那托住太阳的大海;漂亮的笔杆是曙光。

7、第4诗节人称为什么由“我”变成“她”?

明确:

这是一个转折点,作品的视角由“我”转向了“她”。

“她”就是未来,从未来看现在,现在就变成了历史,诗人期待的是“她”能拨去“腐烂的皮肉”看到“我们的脊骨”,从而能“给予热情、客观、公正的评定”。

透过字面,我们可以看出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批判精神,同时他又想告诉人们,这一切是真实的、不可回避的。

因此,尽管有“迷途的惆怅”,有“失败的苦痛”,但历史不可抹去,未来将会做出公正的评价。

8、最后一节诗在形式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

这一节句式短促有力,节奏也明显地加快了,它是作品内在情绪的必然发展,也是其理想与信念的升华。

9、如何理解本诗反复手法的运用?

明确:

反复手法的运用是本诗在表现形式上的一大特色。

本诗的前三节,都用大致相同的语言形式表明作者相信未来不变的信念,每一节最后都由“相信未来”四个字结尾。

而且用冒号把它们凸现出来,如音乐中的主题句反复出现,强化了作品的主旋律,增强了诗文的感染力,突出了诗歌的主旨。

(三)朦胧诗派介绍。

1、“朦胧诗”又称新诗潮诗歌,是新诗潮诗歌运动的产物,因其在艺术形式上多用总体象征的手法,具有不透明性和多义性,所以被称作“朦胧诗”。

所谓新诗潮,是指我国当代人本主义文学中的一次英雄主义诗歌思潮,这一思潮始发于60年代末、70年代初,进入80年代以后,它在诗坛乃至整个文学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最终给我们的当代文学史带来了一次深刻的思想变革。

2、“朦胧诗”的特征

1、心灵化2、意象化3、象征手法

4、意象间的“飞白”("飞白"是指在书法创作中,笔画中间夹杂着丝丝点点的白痕,且能给人以飞动的感觉,故称其为"飞白"。

3、“朦胧诗”代表人物

舒婷《致橡树》《神女峰》《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顾城《一代人》《远和近》《眨眼》

梁小斌《我热爱秋天的风光》《中国,我的钥匙丢了》

 

板书提要

 

教学反思

 

板浦高级中学高一年级语文《必修一》巩固案(教师版)

课题:

《相信未来》时间班级姓名

一、基础过关检查: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露水(lù)  睫毛(jié)寄予(yú)同仇敌忾(kài)

B.浸渍(zì)木讷(nè)朱拓(tà)应运而生(yīng)

C.拨开(bō)恫吓(hè)巨擘(bò)旌旗蔽日(jīng)

D.殷红(yān)莞尔(wǔ)摇曳(yè)沧海一粟(sù)

答案:

C 解析:

A项“予”应读“yù”;B项“应”应读“yìng”;D项“莞”应读“wǎn”。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见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也是亲口尝过以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

B.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中国人民紧紧团结在一起,同敌人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

C.最近华尔街风暴愈演愈烈,坏消息接踵而至。

D.龙剑虹笑道:

“刘寨主,阳宗海是以前的大内总管,你把他打得弃甲曳兵而逃,也足以自豪了!

答案:

A 解析:

目不见睫,自己的眼睛看不见自己的睫毛,比喻没有自知之明或见远不见近。

A项的语意是说在母亲卧病不起的时候儿子很少睡觉,因而应该用成语“目不交睫”。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社会交际中,无论个人还是组织,在公众中的信誉是至关重要的,它是决定交际成败的关键。

B.潜泉印泥产品行销日本、韩国、东南亚,它是轻工业部和上海市的优质产品、轻工业部出口创汇企业。

C.雅典奥运会上,七名大力士因服用兴奋剂被责令回国不得参加比赛。

D.空中的飞鸟对飞机是个很大的威胁,因为飞鸟虽小,却能像子弹一样击穿飞机而坠毁。

答案:

A.解析:

B项“它”指代不明,应在后一个“轻工业部”前加“该厂是”,同时把顿号改为逗号;C项有歧义,从字面上可以理解为“回国不得参赛,但现在可以参赛”;D项指代不明,飞机还是飞鸟“坠毁”不清。

二、综合拓展提升: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7题。

山高路远

汪国真

呼喊是爆发的沉默

沉默是无声的召唤

不论激越

还是宁静

我祈求

只要不是平淡

如果远方呼喊我

我就走向远方

如果大山召唤我

我就走向大山

双脚磨破

干脆再让夕阳涂抹小路

双手划烂

索性就让荆棘变成杜鹃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4、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

答案: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5、简要指出“夕阳”“杜鹃”这两个意象的表达技巧和具体含义。

解析:

表达技巧主要看意象,除“夕阳”“小路”“荆棘”“杜鹃”具有比喻义之外,如果再找,就是“远方”和“大山”的隐喻义。

答案:

表达技巧:

比喻(或“化抽象为具体形象”,或“把苦难化作具体美好的形象”)。

具体含义:

“夕阳”比喻奋斗者洒下的鲜血;“杜鹃”比喻染血的荆棘(或“夕阳”“杜鹃”都指痛苦或苦难)。

6、“让夕阳涂抹小路”“让荆棘变成杜鹃”表达了作者(或当代青年)怎样的生活态度?

解析:

这首诗在理解上应该没有很大的难度,因为作者虽然激情澎湃,但是激情多于形象,所以分析起来并不难。

答案:

蔑视困难,以乐观的精神战胜苦难。

(或:

乐观进取,昂扬向上,笑对苦难等。

)深层探究

7、作者为什么那么相信未来?

答案:

在那人妖颠倒的时代,作者不同流合污,他对现实有最清醒的认识;作者相信未来的人们会对那个时代作出最公正的评价;作者更相信真理必胜,正义必将战胜邪恶。

 

板浦高级中学高一年级语文《必修一》导学案

课题:

《相信未来》时间班级姓名

一、基础知识积累:

1、给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注音。

灰烬()依偎()睫毛()瞳孔()惆怅()

轻蔑()脊骨()给予()不屈不挠()

2、文学常识填空。

食指,原名________,山东鱼台人,1948年生,60年代开始诗歌写作。

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

与舒婷、顾城、北岛等同为“__________诗”的代表诗人。

二、课文探究导引:

1、理清结构脉络。

2、仔细阅读1、2、5、6、四节,找一找作者所用到的诗歌意象,并体会这些意象所表达的意思。

3、三次“写下”“相信未来”有什么变化?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板浦高级中学高一年级语文《必修一》巩固案

课题:

《相信未来》时间班级姓名

一、基础过关检查: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露水(lù)  睫毛(jié)寄予(yú)同仇敌忾(kài)

B.浸渍(zì)木讷(nè)朱拓(tà)应运而生(yīng)

C.拨开(bō)恫吓(hè)巨擘(bò)旌旗蔽日(jīng)

D.殷红(yān)莞尔(wǔ)摇曳(yè)沧海一粟(sù)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见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也是亲口尝过以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

B.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中国人民紧紧团结在一起,同敌人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

C.最近华尔街风暴愈演愈烈,坏消息接踵而至。

D.龙剑虹笑道:

“刘寨主,阳宗海是以前的大内总管,你把他打得弃甲曳兵而逃,也足以自豪了!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社会交际中,无论个人还是组织,在公众中的信誉是至关重要的,它是决定交际成败的关键。

B.潜泉印泥产品行销日本、韩国、东南亚,它是轻工业部和上海市的优质产品、轻工业部出口创汇企业。

C.雅典奥运会上,七名大力士因服用兴奋剂被责令回国不得参加比赛。

D.空中的飞鸟对飞机是个很大的威胁,因为飞鸟虽小,却能像子弹一样击穿飞机而坠毁。

二、综合拓展提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7题。

山高路远

汪国真

呼喊是爆发的沉默

沉默是无声的召唤

不论激越

还是宁静

我祈求

只要不是平淡

如果远方呼喊我

我就走向远方

如果大山召唤我

我就走向大山

双脚磨破

干脆再让夕阳涂抹小路

双手划烂

索性就让荆棘变成杜鹃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4、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

5、简要指出“夕阳”“杜鹃”这两个意象的表达技巧和具体含义。

6、“让夕阳涂抹小路”“让荆棘变成杜鹃”表达了作者(或当代青年)怎样的生活态度?

7、作者为什么那么相信未来?

《相信未来》导学案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积累:

1、答案:

jìnwēijiétóngchóuchàngmièjǐjǐnáo

2、郭路生 《海洋三部曲》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朦胧

二、课文探究导引:

1、第1—2节:

恶势力横行,我们希望破灭,果实被窃,痛斥现实。

第3节:

面对着困难,我们信念更强,豪情更浓,表明信念。

第4节:

想信未来有人能够看清历史,辨明真相,相信未来。

第5节:

面对表层的创伤,继续前进,任人评说。

第6节:

相信历史会给中国的脊梁以公正的评价。

第7节:

点明题旨,发出召唤,为未来努力奋斗,决心战斗。

2、第1节:

蜘蛛网——黑暗势力炉台——产生希望的地方

灰烬的余烟——残余的希望美丽的雪花——希望的火花

第2节:

紫葡萄——希望的果实深秋的露水——失望的眼泪

鲜花——收获的果实凝露的枯藤——没有收获但有孕育着新的希望

第4节:

腐烂的皮肉——创伤是表层的,困难是暂时的

第5节:

脊骨——能拯救中国命运的中国的脊梁

3、先是在“失望的灰烬”上写,再是“在凄凉的大地上”“用凝露的枯藤”写,表现出诗人什么都被剥夺了,处于极端贫困之中(也可以理解为精神);最后“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用孩子的笔体”写,表明诗人有孩子似的纯真,仍然对未来存有不灭的希望和信心。

《相信未来》巩固案参考答案

一、基础过关检查:

1、答案C 解析:

A项“予”应读“yù”;B项“应”应读“yìng”;D项“莞”应读“wǎn”。

2、答案A 解析:

目不见睫,自己的眼睛看不见自己的睫毛,比喻没有自知之明或见远不见近。

A项的语意是说在母亲卧病不起的时候儿子很少睡觉,因而应该用成语“目不交睫”。

3、答案A解析:

B项“它”指代不明,应在后一个“轻工业部”前加“该厂是”,同时把顿号改为逗号;C项有歧义,从字面上可以理解为“回国不得参赛,但现在可以参赛”;D项指代不明,飞机还是飞鸟“坠毁”不清。

二、综合拓展提升:

4、参考答案: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解析:

本题要求找诗眼,结尾两句寓意深刻,与诗题一联系即不难找出。

5、参考答案:

表达技巧:

比喻(或“化抽象为具体形象”,或“把苦难化作具体美好的形象”)。

具体含义:

“夕阳”比喻奋斗者洒下的鲜血;“杜鹃”比喻染血的荆棘(或“夕阳”“杜鹃”都指痛苦或苦难)。

解析:

表达技巧主要看意象,除“夕阳”“小路”“荆棘”“杜鹃”具有比喻义之外,如果再找,就是“远方”和“大山”的隐喻义。

6、参考答案:

蔑视困难,以乐观的精神战胜苦难。

(或:

乐观进取,昂扬向上,笑对苦难等。

解析:

这首诗在理解上应该没有很大的难度,因为作者虽然激情澎湃,但是激情多于形象,所以分析起来并不难。

7、参考答案:

在那人妖颠倒的时代,作者不同流合污,他对现实有最清醒的认识;作者相信未来的人们会对那个时代作出最公正的评价;作者更相信真理必胜,正义必将战胜邪恶。

解析:

注意联系作者情况,即“知人论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思想汇报心得体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