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与液力传动教案34班.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145167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72 大小:34.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液压与液力传动教案34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液压与液力传动教案34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液压与液力传动教案34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液压与液力传动教案34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液压与液力传动教案34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液压与液力传动教案34班.docx

《液压与液力传动教案34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液压与液力传动教案34班.docx(7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液压与液力传动教案34班.docx

液压与液力传动教案34班

学期授课教案

2015~2016学年第2学期

 

课程名称:

工程机械液压与液力传动

授课班级:

15春工程机械运用与维修3、4班

教材版别:

人民交通出版社

任课教师:

文浪

教研组长:

文江

教学管理部:

黄薇

教学校长:

2016年3月1日编

教学对象

15春工程机械运用与维修(3、4)班

授课日期

2016、03

教学内容

第一章液压流体力学

§1-1液压传动的基本概念

§1-2液压传动工作介质

计划学时

2

教学目的

知识

技能

态度

通过学习液压传动工作原理及组成,了解液压传动的基本原理,掌握液压传动的定义,熟悉液压传动的基本组成,为学生顺利理解液压传动总体架构提供保障。

掌握液压系统各类元件的结构、作用、工作原理、应用方法,以及组成液压系统的特点。

掌握液压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及操作。

认真、负责

教学重点

与难点

教学重点:

液压传动的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

液压传动的组成,液压传动工作特性

教学资源

PPT课件、教科书、千斤顶工作原理动画

教学活动流程

教学步骤与内容

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及教具

时间

一、课程介绍导入新课

介绍内容:

1、液压传动的用途(工业:

机床等;行走:

汽车等;钢铁:

提升装置等;土木水利:

桥梁操纵机构等;军事:

飞机起落架的收放装置和方向舵控制装置等);

2、播放液压传动系统应用视频。

导入新课

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机器由那些部分组成,分别是如何工作的?

物质有哪几种形态,液态有那些功能?

上课听懂、及时复习、反复巩固。

PPT课件及板书

10分钟

二、明确学习目标

1、熟悉传动方式有那些;

2、掌握液压传动的组成结构:

3、掌握液压传动的工作原理;

4、了解液压传动的优缺点;

5、会选择合适的液压油。

1、在今后的工作中能看懂液压系统结构;2、会选择合适的液压油;

3、为后面的课程学习打下基础。

讲解

2分钟

三、知识学习

1、机器的组成部分

动力装置→工作机构→传动机构

2、常见的传动方式

(1)、机械传动;

(2)、电力传动;

(3)、流体传动(气压、液压、液力)。

3、液压传动概念:

以液体为工作介质,主要利用液体压力传递和控制能量的传动叫液压传动。

4、液压传动的工作原理

液压系统利用液压泵将原动机的机械能转换为液体的压力能,通过液体压力能的变化来传递能量,经过各种控制阀和管路的传递,借助于液压执行元件(液压缸或马达)把液体压力能转换为机械能,从而驱动工作机构,实现直线往复运动和回转运动。

5、总结液压传动的工作特征:

力大,容易调节。

四、液压系统的组成

1、动力元件(泵);

2、执行元件(缸、马达);

3、控制调节元件(阀);

4、辅助元件(邮箱、油管、储能器、过滤器等)。

(五)液压传动的优缺点

1、优点:

力大;好操控;安全性高;易于设计、制造、使用。

2、缺点:

效率低;工作性能受影响大;成本高。

1、掌握液压系统的四大组成部分。

2、明白液压传动究竟有哪些优缺点,在实际工作中扬长避短。

3、掌握机器的三大组成部分。

4、看懂千斤顶工作原理图;

5、掌握液压传动的工作特征。

讲解:

1、举例讲解液压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液压千斤顶;

2、让学生回顾曾见过的机器设备有哪些部分组成,再总结评论;

3、放一个完整的液压系统给学生看,然后逐步总结四大组成部分;

4、与学生一起讨论液压系统的优缺点。

25分钟

(六)液体的性质

介于气体与液体之间:

1、易流性;

2、不易压缩;

3、能保持一定的体积;

4、不具备保持自身形状的能力。

(七)工作液体的物理性质

1、密度:

m/V;

2、压缩性:

体积随压力增大而减小;

3、粘性:

液体的粘度随压力的增大而增大,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八)对工作液体的基本要求:

1、合适的黏度和良好的粘温特性;

2、润滑性能好;

3、对密封材料的相容性;

4、对氧化、乳化和剪切都要有良好的稳定性;

5、抗泡沫性好,腐蚀性小,防锈性好;

6、清洁度高。

1、明白压缩性公式的推导;

2、看懂粘性的作用图;

3、掌握工作液体的基本要求,会选择合适的液压油。

讲解:

1、板书讲解液压油的物理性质,让学生充分理解。

2、让学生看书,老师指导学生归纳总结。

25分钟

四、技能学习

1、掌握液压传动的工作原理及组成部分;

2、学会看图识图的本领;

3、学会总结优、缺点;

4、对液压系统工作液体有全面的了解;

5、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液压油。

1、工作中熟练运用;

2、对后面的系统性学习打下基础。

任务导向学习法:

1、引导学生归纳液压千斤顶的工作原理;

2、引导学生总结液压系统的四大组成部分。

5分钟

五、态度养成

1、增强看图识图能力;

2、培养认真、严谨工作态度。

1、看原理图及动画。

六、课堂小结

“液压与液力传动”课是车辆工程与地面武器机动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课程,今天通过一些事例,初步使学生对这门课程发生了兴趣,为两个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打下坚实的基础。

概括总结,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明确技能操作标准和对态度的要求

3分钟

七、课后作业布置

1、简述液压传动系统的四大组成部分?

2、工程机械使用的液压油的选择注意事项?

3、简述液压传动的工作原理?

5分钟

 

教学对象

15春工程机械运用与维修(3、4)班

授课日期

2016、03

教学内容

第一章液压流体力学

§1-3静止液体力学规律

§1-4流动液体的力学基本规律

计划学时

2

教学目的

知识

技能

态度

§1-3静止液体力学规律

1、静压强的两个重要特性;

2、静压基本方程和帕斯卡原理;

3、压强的表示方法;

§1-4流动液体的力学基本规律1、名词解释;

2、连续性方程;

3、伯努利方程。

掌握液压系统各类元件的结构、作用、工作原理、应用方法,以及组成液压系统的特点。

掌握液压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及操作。

认真、负责、细心

教学重点

与难点

1、静压基本方程和帕斯卡原理;

2、压强的表示方法;

3、名词解释;

4、伯努利方程。

教学资源

PPT、课本

教学活动流程

教学步骤与内容

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及教具

时间

一、复习导入新课

复习内容:

1、上次课所学知识简要回顾;

导入新课

分析静止液体的力学规律

1、提高学生的课堂集中度。

问答

5分钟

二、明确学习目标

1、理解静压强的两个重要特性;

2、掌握静压基本方程和帕斯卡原理;

3、掌握压强的表示方法;

4、掌握过流断面、流量、流速的含义;

5、掌握连续性方程的推导及意义;

6、理解伯努利方程的推导及意义。

1、学会逻辑推导;

2、熟悉相关公式变会运用。

板书讲解

5分钟

 

三、知识学习

(一)静压强的两个重要特性

1、静压强的方向垂直并指向承压面;

2、静止液体内任意一点静压强的大小与方位无关。

(二)静压基本方程和帕斯卡原理

1、静压基本方程推导;

2、帕斯卡原理推导。

(三)压强的表示方法

1、绝对压强;

2、相对压强;

3、大气压强;

4、真空度。

相对压强=绝对压强-大气压强;

真空度=大气压强-绝对压强。

1、学生看懂静压基本方程的来历;

2、明白液压千斤顶为什么能做到四两拨千斤的功效;

3、掌握基本的名词解释;

4、理解连续性方程的推导方法;

5、了解伯努利方程的含义及意义。

讲解:

1、学生先看书,老师在黑板上做好板书,再给学生一步一步的推导;

2、帕斯卡原理通过受力分析讲解。

3、在黑板上绘图,讲解绝对压强、相对压强和真空度三者之间的关系;

25分钟

(四)名词解释

1、过流断面:

垂直于液流流向的横断面,用A表示;

2、流量:

液体单位时间流过过断面的液体的体积,用Q表示;

3、流速与过流断面平均流速:

液体质点单位时间流过的距离;

4、理想液体:

一种假设既没有粘性又没有压缩性的液体;

5、稳定流动:

压力、速度、密度都不随时间而变化。

(五)连续性方程

(六)伯努利方程的推导及意义

1、表面压力做功;

2、重力做功;

3、动能的变化;

(七)动量方程。

1、掌握几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讲解:

1、黑板上绘图讲解流体相关名词解释;

2、根据物质不灭定律推导连续性方程;

3、在黑板上绘图,讲解伯努利方程的推导。

4、压力能、动能和势能三者之间相互的转化。

25分钟

四、技能学习

1、数学推导能力;

2、压强之间相互转化的能力;

3、数学推导能力;

4、语言表达能力。

五、态度养成

1、增强看图识图能力;

2、培养认真、严谨工作态度。

六、课堂小结

1、静压强的两个重要特性;

2、静压基本方程和帕斯卡原理;

3、压强的表示方法;

4、过流断面、流量、流速的含义;

5、连续性方程的含义;

6、伯努利方程的含义;

7、动量方程的含义。

1、概括总结,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5分钟

七、课后作业布置

 

教学对象

15春工程机械运用与维修(3、4)班

授课日期

2016、03

教学内容

第一章液压流体力学

§1-5液体流动中的压力损失

计划学时

2

教学目的

知识

技能

态度

1、压力损失的原因及分类;

2、液体的流动状态;

3、临界雷诺数和雷诺数;

4、局部压力损失。

掌握液压系统各类元件的结构、作用、工作原理、应用方法,以及组成液压系统的特点。

掌握液压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及操作。

认真、负责、细心

教学重点

与难点

1、压力损失的原因及分类;

2、液体的流动状态;

教学资源

PPT动画播放、课本

教学活动流程

教学步骤与内容

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及教具

时间

一、复习导入新课

复习内容:

1、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简要回顾;

2、密封液体在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力称为压强,P=F/A。

导入新课

实际液体运动时一定要产生能量损失,它是怎么损失的?

有什么方法可以测量出呢?

1、了解液体特性。

问答

5分钟

二、明确学习目标

1、压力损失的原因及分类;

2、液体的流动状态;

3、临界雷诺数和雷诺数;

4、沿程和局部压力损失。

1、了解液体特性;

PPT动画演示+板书讲解

2分钟

三、知识学习

(一)压力损失的原因及分类;

1、沿程压力损失;

2、局部压力损失。

(二)液体的流动状态

1、液体流动状态的判断:

ReRek=2000为紊流;

2、层流:

速度、压强等要素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2、紊流:

速度、压强等要素随时间变化而做无规则变化。

1.掌握沿程和局部压力损失的原因,以便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能做好预防措施。

2.掌握层流与紊流产生的条件。

讲解:

1.压力损失板书讲解;

2.先让学生自己看书上液体流动特性相关知识,再叫学生起来表述,并播放动画演示,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3.分析、归纳,供学生参考。

25分钟

(三)临界雷诺数和雷诺数

1、定义;

2、公式;

3、运用于选择。

(四)沿程压力损失

(五)局部压力损失

(六)总压力损失

液体的压力损失绝大部分转变为热能,造成油温升高,泄露增多。

1、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临界雷诺数;

2、会判断出液体的流动状态和压力损失类型;

3、了解压力损失原因。

板书讲解+视频演示

25分钟

四、技能学习

1、数学推导能力;

2、问题分析能力。

五、态度养成

1、增强看图、识图能力;

2、培养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

六、课堂小结

1、压力损失的原因及分类;

2、液体的流动状态;

3、临界雷诺数和雷诺数;

4、沿程和局部压力损失。

1、概括总结,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5分钟

七、课后作业布置

 

教学对象

15春工程机械运用与维修(3、4)班

授课日期

2016、03

教学内容

第一章液压流体力学

§1-7液压冲击与气穴现象

第二章液压泵

§2-1液压泵的工作原理和性能参数

计划学时

2

教学目的

知识

技能

态度

§1-7液压冲击与气穴现象

1、液压冲击的产生和预防;

2、气穴现象的产生和预防。

§2-1液压泵的工作原理和性能参数

1、液压泵的工作原理;

2、液压泵的分类;

3、液压泵的性能参数。

掌握液压系统各类元件的结构、作用、工作原理、应用方法,以及组成液压系统的特点。

掌握液压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及操作。

1、认真、负责、积极态度。

教学重点

与难点

1、液压冲击的产生和预防;

2、气穴现象的产生和预防;

3、液压泵的工作原理。

教学资源

PPT、课本

教学活动流程

教学步骤与内容

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及教具

时间

一、复习导入新课

复习内容:

1、上次课所学知识简要回顾;

导入新课

同学们对物体产生冲击时能产生联想呢?

或者是你见过哪类液压冲击呢?

接下来开始进入液压系统四大组成部分的第一部分的学习——动力元件。

温故而知新

问答

导入式激发兴趣

5分钟

二、明确学习目标

1、了解液压冲击的产生和预防措施;

2、了解气穴现象的产生和预防措施;

3、掌握液压泵的工作原理;

4、了解液压泵的分类;

5、掌握液压泵主要性能参数。

1、增强安全运用液压系统意识。

板书讲解

2分钟

三、知识学习

(一)液压冲击的产生和预防

1、液压冲击的物理过程;

2、液压传动系统常见的液压冲击现象P24;

3、减小液压冲击的措施P25。

(二)空穴现象的产生和预防

1、空气分离压和饱和蒸汽压;

2、液压系统产生气穴的原因P25;

3、减少气穴现象的措施P25。

1、理解液压冲击的物理现象;

2、掌握常见的液压冲击现象;

3、掌握减小液压冲击的措施;

4、掌握液压系统产生气穴的原因;

5、掌握减少气穴现象的措施。

板书讲解:

1、管道中液体流动过程的冲击现象;

2、液压冲击现象产生条件;

3、举例说明减小液压冲击的措施。

25分钟

(三)液压泵的工作原理

1、播放柱塞泵动画,让学生理解其工作原理,和液压千斤顶的工作原理有类似的地方;

2、液压泵工作的基本条件;

(五)液压泵的分类P27

1、排量的定义;

2、按排量分定量泵和变量泵;

3、按结构形式分。

(六)液压泵的性能参数

1、压力;

2、流量;

3、功率和效率。

1、掌握液压泵的工作原理;

2、掌握液压泵工作的基本条件;

3、理解按不同的方式有不同的分类;

4、掌握相关定义及表示方法。

1、液压泵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

2、提问变加以分析;

3、板书讲解液压泵的性能参数。

25分钟

四、技能学习

1、认识液压系统安全运行和正常维护的重要性;

2、能熟练使用该系统,能排除简单液压系统故障,并能维护好液压系统;

五、态度养成

1、增强运用、维护液压系统的技能。

六、课堂小结

1、了解液压冲击的产生和预防;

2、了解气穴现象的产生和预防;

3、对后面各种类型液压泵的学习打下基础。

1、概括总结,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2、明确技能操作标准和对态度的要求

5分钟

七、课后作业布置

教学对象

15春工程机械运用与维修(3、4)班

授课日期

2016、03

教学内容

第二章液压泵

§2-2齿轮泵

计划学时

2

教学目的

知识

技能

态度

1、齿轮泵的工作原理;

2、液压泵的间隙泄露;

3、液压泵的困油现象;

4、提高轴承寿命的措施。

掌握液压系统各类元件的结构、作用、工作原理、应用方法,以及组成液压系统的特点。

掌握液压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及操作。

认知、细心

教学重点

与难点

齿轮泵的工作原理;

教学资源

PPT动画

教学活动流程

教学步骤与内容

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及教具

时间

一、复习导入新课

复习内容:

1、上次课所学知识简要回顾;

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上次课学了液压泵的工作原理及分类;今天我们学习新的内容——齿轮泵。

提高课堂集中力

问答

导入

5分钟

二、明确学习目标

1、掌握齿轮泵的工作原理;

2、了解泄漏的途径及解决措施;

3、了解困油现象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1、通过学习本节内容,提高日后的工作效率。

2分钟

三、知识学习

(1)齿轮泵的工作原理

1、齿轮泵的工作原理。

1、掌握齿轮泵的工作原理;

2、熟悉液压泵的优缺点。

讲解:

1、先让学生看书上的齿轮泵工作原理图,自己总结,再请几位同学起来表述,再播放动画讲解,两者对比,让学生掌握更牢固。

20分钟

(二)齿轮泵的结构分析

1、液压泵的间隙泄漏;

2、困油现象。

1、了解外啮合齿轮泵压力油泄漏的三条途径;

2、了解困油现象的产生原因及解决办法

板书讲解

10分钟

(3)提高齿轮泵工作压力的措施

1、提高容积效率的原理;

2、提高轴承寿命的措施。

1、了解提高轴承寿命的措施有那些。

板书讲解

10分钟

四、技能学习

1、看图识图能力;

2、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

 

五、态度养成

1、认真观察,善于总结;

2、自我创新意识。

六、课堂小结

1、齿轮泵的工作原理;

2、齿轮泵的结构;

3、提高齿轮泵工作效率的措施。

5分钟

七、课后作业布置

教学对象

15春工程机械运用与维修(3、4)班

授课日期

2016、03

教学内容

第二章液压泵

§2-3叶片泵

计划学时

4

教学目的

知识

技能

态度

1、单作用叶片泵的工作原理;

2、双作用叶片泵的工作原理;

掌握液压系统各类元件的结构、作用、工作原理、应用方法,以及组成液压系统的特点。

掌握液压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及操作。

1、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

2、举一反三的能力。

教学重点

与难点

单、双作用叶片泵的工作原理;

教学资源

PPT课件、动画

教学活动流程

教学步骤与内容

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及教具

时间

一、复习导入新课

复习内容:

1、对上节课所学知识进行简要回顾;

(齿轮泵的工作原理,学生)

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上次课学的齿轮泵工作原理,今天继续来学习另外一种不同结构的液压泵,看看它们之间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之处。

问答

导入

5分钟

二、明确学习目标

1、掌握单作用叶片泵的工作原理;

2、掌握双作用叶片泵的工作原理;

2分钟

 

三、知识学习

1、单作用叶片泵的工作原理

理解并能叙述单作用叶片泵的工作原理

讲解:

1、先让学生看书上的37页单作用叶片泵的工作原理图,自己总结,再请两只三位同学起来叙述,最后播放动画讲解,两者对比,让学生掌握更牢固;

2、看懂单作用叶片泵的结构原理图。

25分钟

2、双作用叶片泵的工作原理

理解并能叙述单作用叶片泵的工作原理

讲解:

1、先让学生看书上的39页单作用叶片泵的工作原理图,自己总结,再请两只三位同学起来叙述,最后播放动画讲解,两者对比,让学生掌握更牢固;

2、看懂双作用叶片泵的结构原理图。

25分钟

四、技能学习

1、认知能力;

2、归纳、类比能力。

 

五、态度养成

1、认真观察,善于总结;

2、举一反三。

六、课堂小结

本堂课主要学习了单双作用叶片泵的工作原理,通过比较我们知道,单作用叶片泵为变量泵,主要利用调节定子与转子之间的偏心距来实现排量的改变;而双作用叶片泵为定量泵,它通过上下宽,两边窄的对称结构实现密封容积的改变,转一圈吸排油各两次,故称为双作用叶片泵。

掌握液压泵的使用功能,能熟练对其进行运用。

5分钟

七、课后作业布置

 

教学对象

15春工程机械运用与维修(3、4)班

授课日期

2016、03

教学内容

第二章液压泵

§2-4轴向柱塞泵

§2-5径向柱塞泵

§2-6液压泵的选择

计划学时

6

教学目的

知识

技能

态度

1、轴向柱塞泵

2、径向柱塞泵

3、液压泵的选择

掌握液压系统各类元件的结构、作用、工作原理、应用方法,以及组成液压系统的特点。

掌握液压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及操作。

1、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

2、举一反三的能力,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

教学重点

与难点

液压泵的选择

教学资源

PPT课件、动画

教学活动流程

教学步骤与内容

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及教具

时间

一、复习导入新课

复习内容:

上次课所学知识简要回顾;

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上次课学的叶片泵工作原理还记得吗?

今天我们学习新的内容,柱塞泵及各类液压泵的选用,大家比较一下相同点与不同点,同时我们还要学习怎样选择合适的液压泵。

问答

导入

5分钟

二、明确学习目标

1、了解轴向柱塞泵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了解径向柱塞泵结构和工作原理;

3、掌握液压泵的选择方法。

 

2分钟

 

三、知识学习

(一)轴向柱塞泵

1、轴向柱塞泵的结构;

2、轴向柱塞泵工作原理。

1、了解轴向柱塞泵的结构;

2、了解轴向柱塞泵工作原理。

讲解:

1、先让学生看书上的齿轮泵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图,自己总结,再请几位同学起来叙述,最后播放动画讲解,两者对比,让学生掌握更牢固;

2、看懂轴向柱塞泵结构原理图。

20分钟

(2)径向柱塞泵

1、径向柱塞泵的结构;

2、径向柱塞泵工作原理。

1、了解径向柱塞泵的结构;

2、了解径向柱塞泵工作原理。

讲解:

1、先让学生看书上的齿轮泵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图,自己总结,再请两只三位同学起来叙述,最后播放动画讲解,两者对比,让学生掌握更牢固;

2、看懂径向柱塞泵结构原理图。

20分钟

(三)液压泵的选择

1、液压泵的选择方法

1、掌握液压泵的选择方法。

1、满足液压系统要求;

2、依据工程机械特点;

3、优先选用国家有关部门级行业中经过鉴定的产品。

4、排量、压力应重点考虑。

10分钟

四、技能学习

1、看图识图能力;

2、分析问题能力。

 

五、态度养成

1、认真观察,善于总结;

2、自我创新。

六、课堂小结

本章主要学习了动力元件——液压泵相关知识,对齿轮泵、叶片泵、柱塞泵等做了详细讲解。

要学以致用,在实际工作中,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选择合适的设备变正确使用。

1、正确认识和运用

5分钟

七、课后作业布置

 

教学对象

15春工程机械运用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