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高考化学适应性测试反馈练习题九.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142387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10.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高考化学适应性测试反馈练习题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北京市高考化学适应性测试反馈练习题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北京市高考化学适应性测试反馈练习题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北京市高考化学适应性测试反馈练习题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北京市高考化学适应性测试反馈练习题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市高考化学适应性测试反馈练习题九.docx

《北京市高考化学适应性测试反馈练习题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高考化学适应性测试反馈练习题九.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市高考化学适应性测试反馈练习题九.docx

北京市高考化学适应性测试反馈练习题九

2020年北京市高考适应性测试(反馈练习九)

化学

2020.3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

满分100分。

考试时长9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和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时,将本试卷、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O16N14Na23Fe56Cr52Cu64F19

I127Cl35.5Mn55S32Al27Si28Ba137

第I卷(选择题,共42分)

本卷共14道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请在每小题列出的4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1个选项。

1.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历法的独特创造,四月农谚:

“雷雨肥田”“雨生百谷”描述的都是节气

谷雨。

下列元素在自然界中的转化与“雷雨肥田”有关的是

A.KB.NC.PD.C

2. 下列化学用语不能正确表示相应粒子的是(  )

A.HClO的电子式:

B.C2H6的结构简式:

CH3CH3

C.CO2的结构式:

D.O2-的结构示意图: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葡萄糖、蔗糖均可发生银镜反应B.硫酸铵和乙酸铅均能使蛋白质发生变性

C.乙炔和乙醛均可作为合成聚合物的单体

D.淀粉和油脂都是能够发生水解反应的高分子化合物

4.3,5-二甲氧基苯酚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可用于天然物质白柠檬素的合成。

一种以间苯三酚为原料的合成反应如下:

 

反应结束后,先分离出甲醇,再加入乙醚,将获得的有机层(含少量氯化氢)进行洗涤,然后分离提纯得到产物。

甲醇和3,5-二甲氧基苯酚的部分物理性质见下表:

物质

沸点/℃

熔点/℃

溶解性

甲醇

64.7

﹣97.8

易溶于水

3,5-二甲氧基苯酚

172~175

33~36

易溶于甲醇、乙醚,微溶于水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离出甲醇的操作是结晶B.间苯三酚与苯酚互为同系物

C.上述合成反应属于取代反应D.洗涤时可以用饱和Na2CO3溶液除氯化氢

5.下列四种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不能作为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单体的是

A.丙烯酸B.乳酸

C.甘氨酸D.丙酸CH3CH2COOH

6.下列用来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中不合理的是(  )

A.铁丝在氯气中燃烧:

Fe+Cl2

FeCl2

B.常温下,0.1mol/L醋酸溶液的pH≈3:

CH3COOH

CH3COO-+H+

C.铝片放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有气体产生:

2Al+2OH-+2H2O

2Al

+3H2↑

D.蔗糖与浓硫酸混合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2H2SO4(浓)

CO2↑+2SO2↑+2H2O

7.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下列与春节相关的各项中,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8.下列实验的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C

D

实验

装置图

主要

现象

乙装置中有光亮通路,甲装置无明显现象

两试管中都有气泡产生,但乙比甲速率快

钠在水层与苯层之间上下跳动,且有气泡产生

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

实验

结论

乙装置中分散系为胶体,甲装置中分散系不是胶体

可验证FeCl3对H2O2分解反应有催化作用

证明密度ρ(苯)<ρ(钠)<ρ(水)

电子从铝箔流出,经电流表流向活性炭

9.下列“试剂”和“试管中的物质”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实验目的

试剂

试管中的物质

A

羟基对苯环的活性有影响

饱和溴水

①苯 ②苯酚溶液

B

甲基对苯环的活性有影响

酸性KMnO4溶液

①苯 ②甲苯

C

苯分子中没有碳碳双键

Br2的CCl4溶液

①苯 ②己烯

D

碳酸的酸性比苯酚强

石蕊溶液

①苯酚溶液 ②碳酸溶液

10.下列事实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

A.酸性:

HClO4>H2SO4B.Na、Mg与水反应,Na更剧烈

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HF>HClD.向Na2SO3溶液中加盐酸,有气泡产生

 

11.某温度时,VIA元素单质与H2反应生成气态H2X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O2(g)+H2(g)===H2O(g)ΔH=-242kJ·mol-1

S(g)+H2(g)===H2S(g)ΔH=-20kJ·mol-1

Se(g)+H2(g)

H2Se(g)ΔH=+81kJ·mol-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稳定性:

H2O

B.降温有利于Se与H2反应生成H2Se

C.O2(g)+2H2S(g)===2H2O(g)+2S(g)ΔH=-444kJ·mol-1

D.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VIA族元素单质与H2的化合反应越容易发生

12.某学习小组按如下实验过程测量海带中碘的含量:

灼烧海带

过滤海带灰浊液

配制溶液

滴定分析

 过程Ⅰ   过程Ⅱ    过程Ⅲ   过程Ⅳ

上述实验过程对仪器选择不合理的是(  )

A

B

C

D

13.分别向等体积1mol/L盐酸和1mol/L醋酸溶液中加入等量的镁条,反应时间与溶液pH变化关系如右图。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Y代表盐酸与镁条的反应

B.a点时反应Y消耗镁条的量少

C.b点表示此时两溶液pH相等

D.c点表示此时反应结束

 

14.工业酸性废水中的Cr2O72-可转化为Cr3+除去,实验室用电解法模拟该过程,结果如下表所示(实验开始时溶液体积为50mL,Cr2O72-的起始浓度、电压、电解时间均相同)。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实验

电解条件

阴、阳极均为石墨

阴、阳极均为石墨,

滴加1mL浓硫酸

阴极为石墨,阳极为铁,滴加1mL浓硫酸

Cr2O72-的去除率/%

0.922

12.7

57.3

A.对比实验

可知,降低pH可以提高Cr2O72-的去除率

B.实验

中,Cr2O72-在阴极放电的电极反应式是Cr2O72-+6e-+14H+==2Cr3++7H2O

C.实验

中,Cr2O72-去除率提高的原因是Cr2O72-+6Fe2++14H+==2Cr3++6Fe3++7H2O

D.实验

中,理论上电路中每通过6mol电子,则有1molCr2O72-被还原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题,58分)

 

15.(9分)氨氮废水中的氮元素多以NH4+和NH3·H2O的形式存在。

某工厂处理氨氮废水的流程如下:

(1)I中加入NaOH溶液,调pH=11并鼓入大量空气。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加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鼓入大量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_。

(2)II中加入适量NaClO溶液,控制pH在6~7,将氨氮转化为无毒物质。

①为了完全从废水中去除氨氮,加入的NaClO与水体中NH4+的物质的量之比最小是________。

②过程

发生3个反应:

i.ClO-+H+==HClO

ii.NH4++HClO==NH2Cl+H++H2O(NH2Cl中Cl元素为+1价)

.……

已知:

水体中以+1价形式存在的氯元素有消毒杀菌的作用,被称为“余氯”。

右图为NaClO加入量与“余氯”含量的关系示意图。

其中氨氮含量最低的点是c点。

b点表示的溶液中氮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是(用化学式表示)________;

反应iii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3)

中用Na2SO3溶液处理含余氯废水,要求达标废水中剩余Na2SO3的含量小于5mg·L-1。

若含余氯废水中NaClO的含量是74.5mg·L-1,则处理10m3含余氯废水,至多添加10%Na2SO3溶液________kg(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16.(11分)氢气是一种理想的绿色能源。

利用生物质发酵得到的乙醇制取氢气,具有良好的应

用前景。

乙醇水蒸气重整制氢的部分反应过程如下图所示:

已知:

反应I和反应II的平衡常数随温度变化曲线如右图所示。

(1)反应I中,1molCH3CH2OH(g)参与反应后的热量变化是256kJ。

①H2O的电子式是。

②反应I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2)反应II,在进气比[n(CO):

n(H2O)]不同时,测得相应的CO的平衡转化率见下图

(各点对应的反应温度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①图中D、E两点对应的反应温度分别为TD和TE。

判断:

TDTE(填“<”“=”

或“>”)。

②经分析,A、E和G三点对应的反应温度相同,其原因是A、E和G三点对应的

相同。

③当不同的进气比达到相同的CO平衡转化率时,对应的反应温度和进气比的关系

是。

(3)反应III,在经CO2饱和处理的KHCO3电解液中,电解活化CO2制备乙醇的原理如

下图所示。

①阴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②从电解后溶液中分离出乙醇的操作方法是。

 

17.(15分)有机高分子化合物M是生产玻璃钢的原料,其合成路线如下:

Br2

红磷

反应II

试剂b

反应I

B

①NaCN

②H+/H2O

C

C4H6O4

H+/H2O

试剂a

A

D

E

F

反应Ⅲ

试剂c

G

C6H8O4

催化剂

H

M

 

已知:

R-XR-COOH

(1)烃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其结构简式是________。

(2)试剂a是________。

(3)C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

(4)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5)反应Ⅲ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

(6)G的一种同分异构体N满足如下转化关系:

在该条件下,1molN生成2molI。

N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

(7)已知:

   R-XRMgX

以苯和乙醛为原料制备H,写出合成路线(用结构简式表示有机物,用箭头表示转化关系,箭头上注明试剂和反应条件):

________。

 

18.(11分)分析城市空气样本得出,主要污染物为PM2.5、SO2、NOx等,其主要来源为燃煤和机动车尾气排放等。

(1)某同学为检测样本中所含成分,将样本用蒸馏水处理制成待测试样,设计实验及实验现象如下:

①该实验能确认存在的阳离子是      。

 

②该实验检测出样本中有N

依据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

 

③根据该实验能否确定样本中含有S

    (填“能”或“否”);若要确定含有S

所需的实验药品可以是      。

 

(2)燃煤厂为减少SO2的排放,可采取的措施有:

①洗涤含SO2的烟气,下列物质可作洗涤剂的是    。

 

a.浓氨水 b.NaHCO3 c.FeCl3 d.NaHSO3

②将煤转化为清洁气体燃料,过程如图所示:

已知:

反应①生成1molCO(g)的反应热ΔH=-110.5kJ/mol,反应②生成1molH2O(g)的反应热ΔH=-241.6kJ/mol。

焦炭与水蒸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

 

(3)汽车尾气处理系统可将CO和NO转化成无毒物质,其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

 

(4)为将CO和NO转化为无毒物质,某同学设计了下图装置。

①电极a是    极; 

②甲的化学式是   ; 

③电极b的电极反应式是                   。

 

19.(14分)某小组同学设计如下实验,研究亚铁盐与H2O2溶液的反应。

【实验Ⅰ】

试剂:

酸化的0.5mol·L-1FeSO4溶液(pH=0.2),5%H2O2溶液(pH=5)

操作

现象

取2mL上述FeSO4溶液于试管中,加入5滴5%H2O2溶液

溶液立即变为棕黄色,稍后,产生气泡。

测得反应后溶液pH=0.9

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

溶液变红

 

(1)上述实验中H2O2溶液与FeS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

(2)产生气泡的原因是________。

【实验Ⅱ】

试剂:

未酸化的0.5mol·L-1FeSO4溶液(pH=3),5%H2O2溶液(pH=5)

操作

现象

取2mL5%H2O2溶液于试管中,加入5滴上述FeSO4溶液

溶液立即变为棕黄色,产生大量气泡,并放热,反应混合物颜色加深且有浑浊。

测得反应后溶液pH=1.4

(3)将上述混合物分离,得到棕黄色沉淀和红褐色胶体。

取部分棕黄色沉淀洗净,加4mol·L-1盐酸,沉淀溶解得到黄色溶液。

初步判断该沉淀中含有Fe2O3,经检验还含有SO42-。

检验棕黄色沉淀中SO42-的方法是________。

(4)对于生成红褐色胶体的原因,提出两种假设:

.H2O2溶液氧化Fe2+消耗H+

.Fe2+氧化的产物发生了水解

根据实验II记录否定假设

,理由是________。

实验验证假设

取________,加热,溶液变为红褐色,pH下降,证明假设

成立。

(5)将FeSO4溶液加入H2O2溶液后,产生红褐色胶体,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

【实验Ⅲ】

若用FeCl2溶液替代FeSO4溶液,其余操作与实验

相同,除了产生与

相同的现象外,还生成刺激性气味气体,该气体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但不褪色。

(6)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的原因是________。

(7)由实验Ⅰ、Ⅱ、Ⅲ可知,亚铁盐与H2O2反应的现象与________(至少写两点)有关。

 

2020年北京市高考适应性测试(反馈练习九)答案

化学

 

第I卷(选择题,共42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答案

B

A

C

C

D

A

C

题号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B

B

D

C

C

B

D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8分)

15.(7分)

(1)NH4++OH-==NH3·H2O将NH3吹出

(2)

3:

2

②NH2Cl2NH2Cl+HClO==N2+3HCl+H2O

(3)13.1

16.(11分)

(1)①

②CH3CH2OH(g)+H2O(g)===4H2(g)+2CO(g)△H=+256kJ·mol-1

(2)①<

②化学平衡常数

③进气比越大,反应温度越低

(3)①14CO2+12e-+9H2O===CH3CH2OH+12HCO3-

②蒸馏(1分)

17.(15分)

(1)CH2=CH2

(2)Br2/CCl4

(3)HOOC—CH2-CH2—COOH

(4)

(5)酯化反应(取代反应)

(6)

 

(7)

①CH3CHO

②H+/H2O

Mg/乙醚

—MgBr

—Br

Br2/FeBr3

浓硫酸/△

—CHOHCH3

—CH=CH2

 

18.(11分)

 

(1)①Na+、N

、K+②3Cu+8H++2N

3Cu2++2NO↑+4H2O、2NO+O2

2NO2③否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2)①a、b、c②C(s)+H2O(g)

CO(g)+H2(g) ΔH=+131.1kJ/mol(3)2CO+2NO

2CO2+N2(4)①阳 ②O2- ③2NO+4e-

N2+2O2-

19.(14分)

(1)2Fe2++H2O2+2H+==2Fe3++2H2O

(2)Fe3+催化下H2O2分解产生O2(或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取加入盐酸后的黄色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棕黄色沉淀中含有SO42-

(4)

反应后溶液的pH降低

Fe2(SO4)3溶液

(5)2Fe2++H2O2+4H2O==2Fe(OH)3(胶体)+4H+

(6)H2O2分解反应放热,促进Fe3+的水解平衡正向移动,产生的HCl受热挥发

(7)pH、阴离子种类、温度、反应物用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