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支护冠梁施工方案.docx
《基坑支护冠梁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坑支护冠梁施工方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基坑支护冠梁施工方案
1编制说明
1.1编制依据
(1)改扩建工业研发用房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2)改扩建工业研发用房项目主体围护结构施工图;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4)《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5)《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程》(YB9258--2012);
(6)《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16);
(7)《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5);
(8)《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16);
(9)《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5);
(10)《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1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5);
(12)《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14);
(13)《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14)《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15)《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111-98);
(16)《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2016);
(17)《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16);
(18)《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
(19)《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及专家论证审查办法》(建质[2004]213号)。
1.2编制原则
(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方针、政策、标准和设计文件,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实现工程项目的全部功能;
(2)充分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以质量为核心,全面加强施工管理,强化质量控制手段,细化工艺标准,加强过程控制,确保实现经济、高效、安全、质量、环保水保,文明施工全面达标。
1.3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改扩建工业研发用房项目基坑支护的冠梁施工。
2工程概况
2.1总体概况
本工程位于宝山区富联路777号地块(上海机器人产业园内),北临富联一路,西临富联路,南临宝安公路。
本项目是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公司的总部办公大楼。
2.2支护结构介绍
改扩建工业研发用房项目地下车库基坑采用钢筋混凝土钻孔灌注桩支护,桩径分别为φ0.9m和φ1.0m,采用水下C30混凝土,桩间距为1.1m~1.2m,桩长为24m~27.5m。
桩基顶部锚入冠梁内100mm,冠梁横断面的宽度为1m,高度为0.6m。
本支护工程为临时性工程,安全等级为一级,结构重要性系数为1.1,基坑使用期为12个月。
2.3工程地质概况
根据江苏南京地质工程勘察院提供的《改扩建工业研发用房项目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S-GCKC-2017-002》,在基坑开挖影响范围内的土层性质描述如下:
第①层素填土,主要成分为粘性土,含少量碎石砖块,土质不均匀,局部地面为混凝土地坪,该层层厚1.40~4.40m,层底标高3.05~0.33m。
第②1层灰黄色粉质粘土,可塑状,中压缩性,土质不均匀,夹粉性土,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在上海地区俗称“硬壳层”,是良好的天然地基持力层,该层层厚0.50~3.00m,层底标高0.91~-0.36m。
第②3层灰色粘质粉土,稍密状,中压缩性,夹薄层粘性土,无光泽,干强度低等,韧性低等,摇振反应中等,是良好的天然地基持力层,该层层厚2.20~3.60m,层底标高-1.99~-3.36m。
第③层灰色淤泥质粉质粘土,流塑状,高压缩性,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土质不均匀,局部夹粉性土,工程力学性质差。
是天然地基的软弱下卧层,该层层厚2.50~4.30m,层底标高-5.14~-6.29m。
第④层灰色淤泥质粘土,流塑状,高压缩性,有光泽,干强度高等,韧性高等,局部夹薄层粉性土,工程力学性质差,该层层厚7.40~9.50m,层底标高-13.57~-15.09m。
第⑤1-1层灰色粉质粘土,软塑状,中压缩性,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土质稍均匀,工程力学性质一般,不宜作为持力层,该层层厚2.30~7.30m,层底标高-16.05~-22.29m。
第⑤1-2层灰色粉质粘土夹粘质粉土,软塑状,中压缩性,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土质不均匀,夹薄层粉性土,工程力学性质一般,不宜作为持力层,该层层厚1.70~6.10m,层底标高-19.99~-26.89m。
第⑤4层灰绿色粉质粘土,可塑状,中压缩性,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土质不均匀,夹少量粉性土,工程力学性质较稍好。
可以作为桩基持力层,该层层厚2.50~9.90m,层底标高-24.75~-34.06m。
第⑥层暗绿色粉质粘土,可塑状,中压缩性,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工程力学性质较稍好,埋藏浅,不建议作为桩基持力层,该层层厚1.30~5.80m,层底标高-19.65~-23.19m。
第⑦层灰色粘质粉土,稍密状,中压缩性,无光泽,干强度底,韧性低,摇振反应中等,土质不均匀,夹粘性土,工程力学性质一般,该层层厚1.30~7.00m,层底标高-23.62~-36.16m。
第⑧1-1层灰色粉质粘土,软塑状,中压缩性,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土质不均匀,工程力学性质稍好。
可以作为桩基持力层,该层层厚4.40~16.00m,层底标高-36.59~-46.02m。
第⑧1-2层灰色粉质粘土夹粘质粉土,软塑状,中压缩性,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土质不均匀,夹薄层粉性土,工程力学性质相对较好,可以作为桩基持力层,该层层厚12.00~19.00m,层底标高-53.57~-57.25m。
第⑧2层灰色粉质粘土,可塑状,中压缩性,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工程力学性质较好,但埋藏较深。
2.4水文地质条件
(1)本场地的地下水主要是浅部潜水和第⑦层土体中的承压水。
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勘察期间各钻探孔的稳定水位埋深为0.70-1.10m,水位标高为3.38~4.05m。
按上海市对地下水位长期观察资料:
地下水位埋深一般在0.30-1.50m,水位随季节而变化,年平均地下水位埋深在0.50-0.70m。
(2)地下水高水位埋深为0.5m,低水位埋深为1.5m。
(3)地下水和场地土的腐蚀性:
本场地及附近无污染史,现场勘探时亦未发现污染源。
根据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岩土工程勘察规范》(DGJ08-37-2012)第12.1.6条及地区勘察经验,本场地潜水在Ⅲ类环境类型中对混凝土有微腐蚀性,在长期浸水条件下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有微腐蚀性,在干湿交替条件下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有弱腐蚀性,对钢结构有弱腐蚀性,承压水对混凝土有微腐蚀性,对混凝土中的钢筋有微腐蚀性,地基土对混凝土有微腐蚀性。
2.5主要工程数量表
表1主要工程数量表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冠梁钢筋
t
85
2
冠梁C35混凝土
m³
381
3
冠梁模板面积
㎡
785
3
凿除桩头
个
576
3施工进度计划
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的总计划安排,冠梁计划2017年9月8日开始施工,于2017年9月20日施工完成,施工工期为12天。
4施工工艺
4.1冠梁施工工艺
图1冠梁施工工艺流程图
4.2测量放样
根据支护桩中心坐标计算冠梁边线坐标,使用全站仪进行冠梁边线放样,水准仪测量原地面标高;并根据冠梁底面设计标高,确定基坑开挖深度和基坑顶面开挖线。
4.3冠梁基坑开挖
开挖基坑前按冠梁底面标高控制基底标高,基坑底标高低于冠梁底标高100mm(混凝土垫层100mm,注意:
桩头伸入冠梁100mm),机械开挖至距离计算基坑底标高100mm左右时,采用机械配合人工进行开挖、整平,经人工整平夯实后,浇筑100mm厚的C15混凝土垫层,垫层比冠梁尺寸边线每侧各宽20cm,避免超挖、欠挖。
根据现场地质确认为黏土,基坑开挖按1:
0.5进行放坡。
每开挖一段后在一端设置集水坑,及时抽排基坑内积水。
基坑顶有动载时,坑口边缘与动载间的距离应根据基坑深度、坡度、地质和水文条件及动载大小等情况确定,且均不应小于2.0m。
弃土堆坡脚与坑口边缘的距离不得影响基坑边坡的稳定(本基坑土方及时倒运远离基坑)。
4.4桩基桩头截除
基坑开挖后,用水准仪测量各桩顶高程,计算出需要截除的桩高度,并做好标记,首先用切割机沿标记切割一周,切割深度一般为30mm(将桩头钢筋在顶端剥离,以漏出钢筋为准,根据桩头实际保护层确定),采用空压机在切割位置上部绕桩凿一周,再水平向桩中心位置钻孔,深度至桩中心位置,并将桩头钢筋剥离出来,待桩头被截断后,用吊车把截断后的桩头吊出基坑,并妥善处理(随土方外弃)。
然后对桩头进行人工修整,凿除桩头多余的部分,使桩头平整密实,打磨测点进行无损检测桩身的完整性。
凿除的混凝土渣平整在基坑内作为垫层底基层使用,并在其上浇注混凝土垫层,垫层尺寸比冠梁设计边线各宽200mm。
在施工冠梁钢筋前,应检查每根桩基在冠梁底平面的位置。
4.5冠梁钢筋加工及安装
钢筋必须按不同钢种、等级、牌号、规格及生产厂家分批验收,分别堆放,不得混杂,且必须设立识别标志。
钢筋的堆置宜在棚内,露天堆放时,必须“上盖下垫”,保证钢筋不受外界影响而锈蚀。
钢筋加工严格按图纸及交底施工,在钢筋加工场内下料加工,运输到现场使用,下料长度满足设计长度。
冠梁底层钢筋为5根Φ22mm的HRB400钢筋;顶层钢筋为5根Φ22mm的HRB400钢筋;两侧各为4根Φ32mm的HRB400钢筋;箍筋采用Φ10mm的HPB300钢筋,钢筋间距150mm;接头采用直螺纹套筒连接,要求两钢筋端部扯丝数量不少于11丝。
4.6冠梁模板及立模施工
冠梁模板采用组合钢模板,钢模板采用6mm钢板加工而成,模板纵横向设置刚性加劲肋,模板间用螺栓连接,横向背肋[8间距25~35cm不等,采用双拼[10槽钢钢管做横杆,Φ12的钢筋对拉杆连接,对拉杆横向间距850cm,竖向间距100cm。
并用斜撑钢管支撑背面横杆。
满足模板的整体刚度。
冠梁混凝土按照内实外美的要求,立模前认真清洗模板,涂刷脱模剂。
脱模剂不得混用,以保持混凝土外表色泽一致。
立模时,首先将一侧钢模正对垫层上已放样好的冠梁轮廓线立好,同时用水准仪调水平。
钢模在同一平面应保证平整,模板安装完后,对模型进行加固,加固时,用普通钢管以0.5m间距、两根一组竖向背在钢模后面,再在其后以0.5m间距、两根一组的钢管横向背在后面,最后用对拉钢筋穿过钢模,一头焊于冠梁钢筋上,一头用螺帽和u型扣固定钢管。
模型安装和加固完后,立即用线锤对模型垂直度调整。
模板安装完毕,检查其平面位置、顶部标高、垂直度、节点联系及纵、横向稳定性,并经现场监理工程师检查签认后,方可浇筑混凝土。
重复使用的模板加强清理、保养,始终保持其表面平整,形状准确,不漏浆,有足够的强度、刚度。
任何翘曲、隆起或破损的模板,在重复使用之前经过修整,直至符合要求时方可使用。
模板在运输、拆卸过程中,一定要轻拆轻放,防止变形。
表2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尺寸
±30
尺量长、宽、高各2点
2
顶面高程
±20
测量5点
3
轴线偏位
15
测量纵横各两点
4
前后、左右边缘距设计中心线尺寸
±50
尺量各边2处
4.7冠梁混凝土浇注
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混凝土输送罐车运输到现场,采用泵车或溜槽输送入模,混凝土浇注采用一次性连续浇筑振捣成型。
注意:
在混凝土浇筑前,先进行冠梁顶标高控制测量,将冠梁顶标高的控制点标记在模板上,并在钢筋上作标记;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整体带线控制冠梁混凝土面的顶标高。
另外,在混凝土浇筑前,预埋固定好各种监测元件,并确保在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