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重点例举及总结附参考答案要点.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137818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9.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重点例举及总结附参考答案要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重点例举及总结附参考答案要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重点例举及总结附参考答案要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重点例举及总结附参考答案要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重点例举及总结附参考答案要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重点例举及总结附参考答案要点.docx

《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重点例举及总结附参考答案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重点例举及总结附参考答案要点.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重点例举及总结附参考答案要点.docx

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重点例举及总结附参考答案要点

【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重点例举】

(附参考答案要点)

 

A.填空与选择(基本知识点)

1.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是

2.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

3.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

4.马克思认为人的片面发展最严重的时期是

5.50年代末以美国教育家布鲁纳为代表提出来的

6.制定教学计划的首要问题是

7.教学从本质上讲是一种

8.“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出自于

9.教师职业开始出现始于

10.“教师中心论”的代表人物是

11.最早提出教育要适应儿童的年龄阶段,进行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家是

12.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是

13.我国奴隶社会的教育内容是

14.我国最早使用“教育”一词的是

15.“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这句话出自

16.教育现代化的最高目的是

17.科教兴国战略提出的时间是

18.教育制度的主体是

19.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总要求是

20.综合课程论把合并数门相邻学科内容形成的综合课称为

21.最早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阐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是

22.班级授课制创始于

2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这句话出自于

24.中国当代历史上第一个以法律形式规定的教育目的是

25.现代学科课程的奠基人是

26.最早提出教学具有教育性的教育家是

2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思想出自

28.世界上最早颁布义务教育的国家是

29.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途径是从事

30.在欧洲文艺复兴前,作为教育内容的“三艺”是指

31.标志着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诞生的《教育学》专著的主编是

32.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课外书籍和教材获得知识的方法是

33.强调“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的教育家是

34.《新教育大纲》是哪位教育家纂写的

35.陶行知最早创办的学校是

36.20世纪20年代的“活教育”实验,是由哪位教育家主持的

37.以“产婆术”著称的提倡启发式教学是古代先哲

B.名词解释

1.陶冶教育

2.《学记》

3.讲授法

4.启发式

5.榜样示范

6.社区教育

7.人的本质

8.课程

9.课外活动

10.学生的年龄特征

11.素质教育

12.教学模式

13.活动课程

14.尝试教学法

15.学校管理

16.遗传素质

17.教师

18.义务教育

19.美育又称为审美教育

20.集体舆论

21.质的研究(质性研究)

C.辨析题

1.校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续。

2.只要运用正面说服的教育方法,一切学生都能教育好。

因此,反对纪律处分等强制性的方法。

3.教育学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并随其发展而发展的。

4.讲授法就是注入式教学。

5.动物能哺育幼仔,因此在高等动物之间也有低级形式的教育。

6.一个班级里几十个学生集合在一起,有了班级组织,就标志着班集体的形成。

7.读书法就是学生自已独立地阅读教材,获得知识的教学方法。

8.人的全面发展实际上是指身心方面共同、平均的发展。

9.德育过程是培养思想品德的过程,所以德育过程即是思想品德形成过程

10.教师的职责在于教书育人。

11.课外辅导是课堂教学的一种补充形式,但不是上课的继续和简单重复。

12.启发式教学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

13.思想品德教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D.简答题(简述)

1.中学有哪些常用的教学方法?

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依据是什么?

2.发式和注入式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为什么我们要提倡启发式教学?

3.校教育产生的主要条件是什么?

4.教师的劳动具有哪些特点?

5.什么是课的结构?

综合课的结构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6.如何培养班集体?

7.教育原理的理论功能是什么?

8.什么叫教与学辩证统一规律?

在教学中应如何遵循这一规律,以提高教学质量?

9。

为什么说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

10.通常我国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主要遵循哪些原则?

11.简述课外活动的意义?

12.教师职业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什么作用?

13.简述教育对社会文化的选择功能。

14.教学的任务是什么?

15.现代教师的基本素质有哪些?

16.什么是尊重信任和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

怎样贯彻这一原则?

17.结合所学专业谈谈如何上好一节课?

18.教育的质的规定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19.传统教育派和现代教育派各自的“三中心”主张?

20.素质教育的构成是什么?

21.教育的经济功能有哪些?

E.综述(论述)

(一)你如何理解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贯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二)如何认识和处理“知、情、意、行”的关系?

(三)结合赞可夫的“教学发展理论”,联系实际谈谈你对教育与发展辩证统一规律的理解和认识。

(四)运用现代教育功能的基本原理,说明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五)试述学校工作为什么必须以教学为中心。

(六)什么叫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原则?

联系实际谈谈应如何贯彻这一原则?

(七)联系实际,谈谈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与具体内容。

(八)结合你对“发现法”的认识,谈谈“发现法”对实现我国目前提出的“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造性”教育目标的意义,以及要实现该目标应该怎样运用“发现法”(即步骤与要求)?

(九)有些教师说他们没有学过教育学,但一样办了几十年教育,教了几十年课,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学生。

还有些教师说,孔子没有学过教育学,但并不妨碍他成为万世师表。

你认为上述观点正确吗?

运用所学原理进行分析。

 

【考研试题重点例举答案要点】

 

A.填空与选择(基本知识点)

1.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是《学记》

2.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

3.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华生

4.马克思认为人的片面发展最严重的时期是资本主义社会初期

5.50年代末以美国教育家布鲁纳为代表提出来的结构主义课程论

6.制定教学计划的首要问题是课程设置

7.教学从本质上讲是一种认识活动

8.“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出自于《师说》

9.教师职业开始出现始于奴隶社会初期

10.“教师中心论”的代表人物是赫尔巴特

11.最早提出教育要适应儿童的年龄阶段,进行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家是亚里士多德

12.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是全面发展的教育理论

13.我国奴隶社会的教育内容是六艺

14.我国最早使用“教育”一词的是孟子

15.“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这句话出自《说文解字》

16.教育现代化的最高目的是实现人的现代化

17.科教兴国战略提出的时间是1996年3月

18.教育制度的主体是学制

19.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总要求是培养劳动者

20.综合课程论把合并数门相邻学科内容形成的综合课称为广域课程

21.最早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阐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是凯洛夫的《教育学》

22.班级授课制创始于16世纪初

2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这句话出自于《论语》

24.中国当代历史上第一个以法律形式规定的教育目的是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5.现代学科课程的奠基人是夸美纽斯

26.最早提出教学具有教育性的教育家是赫尔巴特

2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思想出自《论语》

28.世界上最早颁布义务教育的国家是英国

29.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途径是从事智力劳动或从事体力劳动

30.在欧洲文艺复兴前,作为教育内容的“三艺”是指几何、天文、音乐

31.标志着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诞生的《教育学》专著的主编是凯洛夫

32.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课外书籍和教材获得知识的方法是读书指导法 

33.强调“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的教育家是杜威

34.《新教育大纲》是哪位教育家纂写的:

杨贤江

35.陶行知最早创办的学校是晓庄学校

36.20世纪20年代的“活教育”实验,是由哪位教育家主持的:

陈鹤琴

37.以“产婆术”著称的提倡启发式教学是古代先哲苏格拉底

B.名词解释

1.陶冶教育―――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创设和利用有教育意义的情境以及教育者自身等教育因素,潜移默化培养学生高尚情操的一种方法。

2.《学记》―――是中国古代的教育专著,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理论著作,在世界教育史上影响较大。

它仅仅用了一千二百二十九个字就比较准确地揭示了教育活动的许多规律,对今天的教育活动仍有巨大的指导作用。

3.讲授法-----是教师通过语言向学生系统地连贯地传授文化科学知识的教学方法。

它包括讲述、讲解、讲读、讲演等方式。

4.启发式―――启发式指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取各种有效的形式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指导他们自已去学习的思想。

通过启发教学,促使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引起学习兴趣,培养学习能力,使他们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发展。

5.榜样示范――――榜样示范是利用他人的模范行为或英雄事迹作榜样,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的一种教育方法。

6.社区教育―――社区教育指的是以一定地域为界,学校与社区具有共同的教育价值观和参与意识,并且双向服务,互惠互利。

其实质是教育的社会化与社会的教育化的统一。

7.人的本质――――人的本质概括来说就是指从之所以为人的特有的质的规定性。

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8.课程―――课程是一个不断发展着的概念。

在现代,广义的课程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狭义的课程指学校根据教育目的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传授的进程。

9.课外活动―――指中小学为实现学校教育目的,与课堂教学相配合,在课堂教学以外对学生身心实施多种影响的正规教育活动。

10.学生的年龄特征―――指一定年龄阶段的学生在身体和心理发展上表现出来的共同的、本质的、典型的特征。

11.素质教育―――教育者以培养、完善、提高人类自身素质为目的而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将社会的要求内化为受教育者个体身心发展品质的教育活动。

12.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理论指导下,设计和组织教学而在实践中建立起来的各种类型的教学活动的基本结构,它以简化,稳定的形式表现出来。

13.活动课程―――是学校在课堂教学任务之外,依据教学计划的要求组织学生开展的以活动为中心的一种课程形式,是学校正式课程的一部分。

14.尝试教学法――――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学课本,通过尝试练习,自己去发现解题方法,掌握教学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15.学校管理―――是指为了达到培养人的目的,通过规划、组织、指导、协调、控制等职能活动,对学校的人、财、事、物、时问和制度等进行合理的组合、调控和使用,使学校这个教育组织的功能得到充分、有效地发挥。

16.遗传素质―――人从先代那里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体质的结构、形态以及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征,特别是脑机能的特点等。

17.教师―――教师是教育者,是接受社会委托,在学校中以对学生的身心施加特定的影响为其职业的人,也就是培养人的人。

18.义务教育――――是指由国家强制实行的,适龄儿童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和家庭必须予以保障的国民教育。

19.美育又称为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体现美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具有从事艺术和创造美能力的活动。

20.集体舆论---是指在集体中占优势的,为大多数人赞同的言论和意见。

它以议论、褒贬等形式肯定或否定集体的动向和集体成员的言行,成为个人和集体发展的一种力量,是学生自我教育的主要手段。

21.质的研究(质性研究)-----是一种方法论、一种研究取向。

质的研究的具体表现形式丰富多样,包括叙事研究、个案研究、田野研究和案例研究等。

C.辨析题

1.校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续。

答:

错,校外活动不是课堂教学的延续,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愿参加的活动。

2.只要运用正面说服的教育方法,一切学生都能教育好。

因此,反对纪律处分等强制性的方法。

答:

错,在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中,说服的方法作用是很大的,但说服的方法不是万能的,必须辅以纪律处分等强制性的方法,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3.教育学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并随其发展而发展的。

答:

错。

教育学作为一门科学是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并不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的。

4.讲授法就是注入式教学。

答:

错。

在启发式教学思想指导下的讲授,是启发式教学;而在注入式教学思想指导下的讲授,则是注入式教学。

5.动物能哺育幼仔,因此在高等动物之间也有低级形式的教育。

答:

错。

动物能哺育幼仔,是动物的本能,它不存在教育。

6.一个班级里几十个学生集合在一起,有了班级组织,就标志着班集体的形成。

答:

错。

有了班级组织,不能标志集体已经形成。

集体形成的条件是:

①要有共同的奋斗目标;②要有健全的组织和积极分子骨干;③要有正确的舆论和优良的班风;④开展有教育意义活动。

7.读书法就是学生自已独立地阅读教材,获得知识的教学方法。

答:

错。

读书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阅读教材获得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而无教师指导的阅读只能是学生的自学法。

8.人的全面发展实际上是指身心方面共同、平均的发展。

答:

错。

人的全面发展实际上是指人的身心各方面都得到自由的、充分的、统一的发展。

9.德育过程是培养思想品德的过程,所以德育过程即是思想品德形成过程

答:

错。

德育过程是培养思想品德的过程,但德育过程不是思想品德形成过程。

10.教师的职责在于教书育人。

答:

正确。

11.课外辅导是课堂教学的一种补充形式,但不是上课的继续和简单重复。

答:

正确。

12.启发式教学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

答:

错。

启发式教学是一种教学指导思想。

13.思想品德教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答:

是教育者所提出的道德要求同受教育者现有道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D.简答题(简述)

1.中学有哪些常用的教学方法?

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依据是什么?

答:

常用的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实验法、参观法、练习法等。

依据:

①具体的教学目的和任务。

②学科和教材的特点。

③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特征,知识水平。

④学校的环境和设备条件。

2.发式和注入式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为什么我们要提倡启发式教学?

答:

启发式和注入式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对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关系的解释不同。

启发式强调在教师的主导下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注入式片面夸大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从主观出发,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不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不顾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能力的发展。

启发式教学注意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责任感,激发学生积极地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智力的发展,它是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的科学的教学观点和教学指导思想,是值得在教学中大力提倡的。

3.校教育产生的主要条件是什么?

答:

①生产力的发展和剩余产品的出现使一部分人能够从生产劳动中分离出来,从事专门的教育工作。

②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分工,出现了专门从事科学文化活动的知识分子。

③社会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积累,需要专门的学校教育进行传递。

④文字的产生,使人类文化有了书面记载,促进了学校的产生和发展。

4.教师的劳动具有哪些特点?

答:

①教师劳动的复杂性。

②教师劳动的创造性。

③教师劳动的示范性。

④教师劳动的长期性。

⑤教师劳动的个体性和群体性相结合。

5.什么是课的结构?

综合课的结构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答:

课的结构是指课的组成部分,以及各部分进行的顺序和时间的分配。

综合课的结构:

①组织教学。

②复习检查。

③讲授新教材。

④巩固新知识。

⑤布置家庭作业。

6.如何培养班集体?

答:

①确立共同的奋斗目标。

②培养选拔班级干部和积极分子,形成班级核心。

③树立正确的集体舆论和优良的班风。

④做好个别教育工作,促进集体的发展。

7.教育原理的理论功能是什么?

答:

解释教育实践;

指导教育实践;

推动教育改革.

8.什么叫教与学辩证统一规律?

在教学中应如何遵循这一规律,以提高教学质量?

答:

教与学辩证统一规律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与学两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他们之间既相互矛盾,又相互作用,辩证统一。

(1)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

(2)学生在教学中起主体作用。

(3)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辩证统一。

9。

为什么说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

答:

(1)教师传授知识的过程总是在一定的思想体系指导下,受一定哲学观点所支配;

(2)各门科学知识本身具有重要的思想道德教育价值;

(3)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还可以从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作风以及思想道德中获得思想品质教育。

10.通常我国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主要遵循哪些原则?

答:

我国德育的基本原则有:

(1)共产主义方向性原则;

(2)言行一致原则;

(3)正面引导原则;

(4)通过集体进行教育的原则;

(5)尊重学生和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6)教育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7)照顾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别特点的原则。

11.简述课外活动的意义?

答:

(1)课外活动有利于促进学生多方面素质提高;

(2)课外活动有利于推动学生良好个性的充分发展;

(3)课外活动有利于充实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

(4)课外活动有利于加强学生与社会的联系,加速个体社会化进程。

12.教师职业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什么作用?

答:

(1)教师是人类文化科学的传播者,在社会延续和发展中起桥梁和纽带作用。

(2)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塑造学生的思想品德方面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3)教师是人类潜能的发掘者,对人的智力开发起着奠基作用。

13.简述教育对社会文化的选择功能。

答:

第一,教育根据培养人的客观教育规律进行文化选择。

教育不能简单地用现成的文化对青少年进行文化传递,而必须把教育内容加工成青少年易于接受的形式。

第二,教育按照严格的标准进行文化选择。

教育必须依据科学的、时代的、民族的、辩证的要求进行文化选择。

第三,教育通过多种途径进行文化选择。

教育可以通过培养目标、教育过程、课程标准、教师群体等途径进行文化的选择。

第四,教育在动态发展中进行文化选择。

教育对文化的选择不是静止的,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变化。

14.教学的任务是什么?

答:

第一,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科学基础知识,训练学生形成基本技能、技巧,发展学生的能力。

第二,培养学生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科学的世界现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第三,发展受教育者身体,增强体质,使其健康发展。

第四,增强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心理素质。

总之,教学作为一种途径,它实现着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等各项教育的任务。

15.现代教师的基本素质有哪些?

答:

教师的任务、角色和劳动特点决定教师素质的特殊性。

教师基本素质包括:

第一,思想政治素质。

包括思想政治理论的武装和现代教育思想观念的树立。

第二,职业道德素质。

包括对事业,无私奉献;对学生,真诚热爱;对同志,团结协作;对自己,严格要求,以身作则。

第三,科学文化素质。

包括扎实地掌握系统的基础知识;较为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和良好的文化素养;文化科学发展史的知识;对文化科学的新发展、新成果有所了解。

第四,教育理论素质。

掌握现代教育理论,树立现代教育思想观念,掌握教育规律。

第五,教育能力素质。

包括了解学生及同学生交流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教育科学研究能力。

第六,身体心理素质。

有充沛的体力,健康的意识和习惯。

良好的心理素质包括:

具有认知过程的良好心理品质;情感意志过程的心理表现;良好个性心理特征。

16.什么是尊重信任和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

怎样贯彻这一原则?

答:

它是指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要把尊重信任和严格要求结合起来。

在尊重信任的基础上向学生提出教育要求,使教师提出的要求更好地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

正确贯彻尊重信任和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最基本的要求是:

①教师要热爱自己的教育对象,充分尊重学生,相信学生;

②教师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对学生进行严格要求,启发诱导。

17.结合所学专业谈谈如何上好一节课?

答:

(1)具有明确的教学目的。

(2)具有正确的教学内容。

(3)正确灵活地运用教学方法。

(4)综合贯彻教学原则。

(5)充分发挥师生两个积极性。

(6)合理有效地控制教学进程。

18.教育的质的规定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

(1)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

(2)教育是人类有意识地传递社会

经验的活动;(3)教育是人类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19.传统教育派和现代教育派各自的“三中心”主张?

答:

传统教育派主张:

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

现代教育派主张:

学生中心,活动中心,社会中心。

20.素质教育的构成是什么?

答:

第一,政治素质教育。

我国目前德育中进行的“四项基本原则”教育、国史国情教育、党的基本路线教育等都属于政治素质教育的内容。

第二,思想素质教育。

主要通过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教育,培养和发展学生正确的观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道德素质教育。

主要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基本道德修养和文明的行为习惯,包括道德思维能力的培养和道德判断能力的训练。

第四,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着重解决基础学科和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和训练。

第五,身体素质教育。

一方面运用各种适当的方式锻炼学生的体魄、增强体质,使其掌握基本的体育锻炼方法;另一方面对他们进行健康教育和普及各种防病知识,使其健康成长。

第六,心理素质教育。

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和善于控制、把握自己的能力及调整心理冲突的能力。

21.教育的经济功能有哪些?

答:

(1)教育能把可能的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现实的生产力,是劳动力再生产和提高的重要手段之一;

(2)教育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前提;(3)教育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它能够为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价值:

(4)教育还可以生产新的科学知识、新的生产力。

E.综述(论述)

(一)你如何理解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贯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答案要点:

1.由于教师本身的知识水平,所处的地位,肩负的责任,使教师在教与学这对矛盾中起主导作用。

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过程是学生能动地反映现实的过程,教师是不能代替的。

3.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是辩证统一的,是不相矛盾的。

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善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4.

(1)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统一起来。

(2)树立教是为了学的观念。

(3)重视学生主体因素,从学生实际出发。

(4)尊重学生的主动精神,创造条件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锻炼,得到发展。

(二)如何认识和处理“知、情、意、行”的关系?

答案要点:

1.什么是“知、情、意、行”。

知:

即思想道德认识。

情:

即思想道德情感。

意:

即思想道德意志。

行:

即思想道德行为。

2.正确认识和处理四者关系。

①知、情、意、行各因素在思想道德发展过程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

知为行为和意志自觉性的基础,而知最终必须转化为行,意是克服内外阻力,促进思想品德发展的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