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届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一套.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13710 上传时间:2022-10-1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7.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届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一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最新届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一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最新届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一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最新届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一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最新届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一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届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一套.docx

《最新届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一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届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一套.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届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一套.docx

最新届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一套

最新2018届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一套

2018届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本次考试时间为150分钟,卷面总分为150分。

考试形式为闭卷。

2.本试卷中所有试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规定的位置,否则不给分。

3.答题前,务必将学校、姓名、班级等信息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规定位置。

一、积累与运用(35分)

1.名句默写。

(10分)

(1)从善如登,▲。

(《国语•周语下》)

(2)峰峦如聚,▲。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3)援疑质理,▲。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4)▲,五十弦翻塞外声。

(辛弃疾《破阵子》)

(5)▲,不拘一格降人才。

(龚自珍《己亥杂诗》)

(6)▲,不求闻达于诸侯。

(诸葛亮《出师表》)

(7)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语句,叙写诗人因国家战乱而彻夜难眠,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伟大情怀。

(8)走进乡间树林深处,面对野草清香鲜美、花瓣飘落繁多的景色,请你借用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语句进行描写。

2.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答题(6分)

开卷有益。

多读书,能使人精神huàn发,随和幽默,充满魅力。

我们常说的孺雅风范正是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做铺垫,其文化修养主要是从长期不邂的读书学习而来。

总之,一本好书,会引人进入佳境,现多用来指风景或文艺作品特别吸引人,yōu闲读书就是追求一种气质,一种雅趣,一种涵养。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3分)

huàn发 ▲魅力 ▲yōu闲 ▲

(2)画波浪线的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2分)

 ▲改为 ▲ ▲改为 ▲

(3)将划横线的内容概括成一个成语:

▲(1分)

3.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只有全民族素质提高了,社会就能从根本上得到健康发展。

B.为了避免今后再发生类似的错误,我们必须严格遵守纪律。

C.李小雨同学到现在还没有到校,大家断定她大概是生病了。

D.为帮助灾区人民,学校团委向全体同学发出了“奉献爱心”。

4.下面语段,已打乱顺序,最佳排列顺序是(▲)(2分)

①深吸一口,五脏六腑都被滋润得舒服

②使他的心脏和躯体越发地顽强和坚硬

③一点一点,时时浮出

④像他手中须臾不离的烟卷一样

⑤故乡成了他心中无数凝缩的碎片

⑥而后那烟雾又丝丝缕缕地离他而去

A.①②③⑥④⑤B.④①⑤②⑥③

C.⑤③④①⑥②D.③②①④⑥⑤

5.名著阅读(7分)

(1)朱赫来察看了小山包,然后同托卡列夫、帕托什金坐雪橇到伐木场去了一趟,又转了回来.斜坡上的人还在坚持不懈地挖土.朱赫来望着飞舞的铁锹,望着弯腰紧张劳动的人群,低声对阿基姆说:

“群众大会用不着开了,这儿谁也不需要进一步动员。

托卡列夫,你说得对,这些人是无价之宝,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

①语段选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是▲(姓名),叙写了朱赫来在视察▲时候的场景。

小说主人公▲(人物名)正是在朱赫来的影响下,走上了革命道路。

(3分)

②结合相关故事情节,请分析朱赫来说“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的原因。

(2分)

 ▲

 ▲

(2)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我国长篇小说《水浒传》中,金枪手徐宁设计摆下“连环马”大破宋公明,梁山好汉中的双鞭呼延灼最后使用钩镰枪破了“连环马”。

B.孙悟空的称呼很多,例如玉皇大帝授给他的官职是“弼马温”,唐僧收他为徒时为他取名“行者”,如来佛授给孙悟空的品职是“斗战胜佛”。

C.《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回忆自己青少年时期生活经历的一部散文集,其中《藤野先生》主要记叙了作者在日本仙台学医时的见闻感受。

D.《格列佛游记》中,由于格列佛引起皇后及一些大臣不满,小人国朝廷曾一度决定刺瞎他的双眼,再慢慢减少他的饮食,直到将他饿死。

6.综合性学习(8分)

(1)盐城是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班级文学兴趣小组以“赞美家乡,宣传家乡”为主题,精心编制一期手抄报。

请你仿照下列两个栏目,从文化、名胜、特产、民俗等角度再拟写两个栏目。

要求结构相同,字数相等。

(2分)

栏目一:

追寻历史渊源栏目二:

欣赏地方艺术

栏目三:

▲栏目四:

(2)学校积极创建“书香校园”,准备在全校师生中开展一次“读书心得交流”活动,请你以主持人的身份为这次活动拟写一段开场白,50字左右。

(3分)

▲▲

(3)请为下面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

(3分)

新华社北京3月20日电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圆满完成各项议程,产生新一届国家机构组成人员后,20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闭幕。

大会号召,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一中、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勠力同心,锐意进取,为完成本次会议确定的任务,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

二、阅读理解(55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词,完成7~8题。

(6分)

柏林寺南望

郎士元

溪上遥闻精舍钟,泊舟微径度深松。

青山霁后云犹在,画出西南四五峰。

【注】精舍:

寺庙,这里指柏林寺。

微径:

指小路。

霁:

雨停天晴。

7.发挥想象,描绘“青山霁后云犹在,画出西南四五峰”的优美意境。

(3分)

8.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结合内容分析。

(3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2题。

(14分)

甲文

庆历四年春,膳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

,增其旧制,刺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嗟夫!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

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岳阳楼记》)

乙文

范文正公轻财好施,尤厚于族人。

既贵,于姑苏近郊买良田数千亩。

为义庄,以养群从之贫者,择族人长而贤者一人主其出纳。

人日食米一升,岁衣缣①一匹。

嫁娶丧葬,皆有赡给。

聚族人仅②百口。

公殁逾四十年,子孙贤令③,至今奉公之法。

不敢废弛。

(选自《渑水燕谈录》卷四)

【注释】①缣(jiān):

细绢。

②仅:

将近。

③令:

善,美好。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4分)

(1)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2)前人之述备矣▲

(3)范文正公轻财好施▲  (4)岁衣缣一匹▲

10.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A.属予作文以记之。

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C.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D.以养群从之贫者。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子孙贤令,至今奉公之法,不敢废弛。

12.请结合甲乙两文内容,分析范仲淹主要具有怎样的精神品质。

(4分)

(三)阅读下面说明文,完成13~15题。

(8分)

说窗

①“窗”字,初创时为“囱”,是个象形字。

《说文解字》中说:

“囱,在墙曰牖(音yǒu,窗子),在屋曰囱。

象形。

”远古先民的穴居之口开在屋顶,既是门,又是窗,所以,甲骨文的“窗”为原始形态“洞口”(窗)的直观白描。

后来,“窗”字才变为由“穴”和“囱”两部分组成的字形。

②钱钟书先生在一篇关于“窗”的散文中写道:

“窗可以算房屋的眼睛。

窗子打通了大自然和人的隔膜,把风和太阳逗引进来,使屋子里也关着一部分春天,让我们安坐了享受,无须再到外面去找。

”这段话形象地道出了窗的最本质功能:

给房屋以阳光、空气、清风与视眼。

③窗的艺术性在中国园林中更是发挥得淋漓尽致。

窗在园林中的妙用,主要通过漏窗和空窗来体现其“借景”功能。

开在圆墙上的漏窗,又称花窗,多用砖瓦空砌而成。

框中构图,形式多样,千变万化。

图案内容多为花鸟、山水等。

它本身是景,又可窗内窗外双向“借景”,极尽“漏”之能事。

不装窗扇的窗称为空窗。

空窗有方形、长方形、圆形、六角形、扇形、葫芦形等多种形式,在大面积白粉墙的衬托下显得十分典雅优美。

空窗本身不作景象,只在组景中起景框作用,窗的外面多置石峰、植竹丛、芭蕉之类,形成一幅幅小品图画。

④窗的这些特点为古代那些能工巧匠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于是,窗的设计就更加活泼,造型更加丰富,且流露出更多的真性情。

然而现在,我们房屋窗户的造型几乎100%着眼于实用,窗的魅力在现代建筑中日益衰退。

学者赵鑫珊在他的《建筑是首哲理诗》中感叹道:

“近半个世纪以来,我们的窗仅仅是生存的窗,原先的生命窗消失了,然而,只有生命窗才富有诗意。

13.本文介绍了窗的哪些功能?

请分点概述。

(3分)

14.下列句中加点词不能删去的理由是什么?

(2分)

我们房屋窗户的造型几乎100%着眼于实用,窗的魅力在现代建筑中日益衰退。

15.选文第③自然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下面链接材料中“四雅”属于哪种窗子?

请结合相关内容分析原因。

(3分)

【链接】狮子林中设计了众多的窗子,但内容最具文化意义的,当推狮子林的“四雅”。

这四个不同形状的窗子,依次塑有古琴、围棋棋盘、函装线书、画卷,这些富于鲜明文化特色的图案内容,为园林增添了不少的雅气。

再加上窗下栽植的南天竹、石竹、罗汉松,四季常绿,与“四雅”相配,既具有形式美感,又饱含耐人寻味的幽雅情调。

(四)阅读下面议论文,完成16~18题。

(8分)

珍惜现在

徐小奕

①有人过于沉湎过去,躺在以往的成绩上沾沽自喜;有人过于痴迷未来,躺在飘渺的幻想中好高骛远。

我认为,人生最重要的是珍惜现在,把握现在。

②人生如同一盘棋,已落的子是无法再提起的,妙子也好,臭子也罢,都已“定格”,何必大喜过望,懊悔莫及?

人生如同一盘棋,未来的结局扑朔迷离,孰能预料,何必去苦苦猜测胜负?

③当然,珍惜现在,并不是说要否定过去,回避未来。

过去是现在的基础,未来是现在的延续,没有过去,就没有现在。

现在拥有的,正是过去长期奋斗的结果。

现在的成功,还是依托在过去积累的基础上的。

没有未来,也不会有现在。

没有了理想,没有了目标,甚至没有了想象,现在的生活又有何意义?

如果没有“过去”,没有“未来”,牛顿怎么会从苹果从树上掉下的现象中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瓦特怎么会从沸腾的水冲击茶壶盖子的现象中,发明了蒸汽机?

④珍惜现在,就是要珍惜生命过程中的每一个白天和每一个黑夜,就是要经常想想“我”做了什么,而不是只考虑“我”得到了什么。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

“我完全不相信人类会有那种哲学意义上的自由,每个人的行为不仅受着外界的强迫,而且还有适应内心的必然。

”得到与失去有时是成正比的,当你千辛万苦地追求到了一样东西后,回头看看,却发现一路上又失去了很多东西。

为了一个可望而不可即的目标而失去现有的很多东西,这值得吗?

还是现实些,在原有的基础上寻求自己的目标。

或许,你未必会创造出奇迹来,未必会得到令你垂青的东西,但至少你还拥有原来的东西,还可以从头再来。

⑤人生如同一盘棋,只有胸怀大局,走好每一步,才会有收获。

最令人揪心的是,一子下错,满盘皆输的场面。

因此,珍惜现在,是把握人生的关键。

(选自《学生之友•初中版》)

16.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