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综合训练 7.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135342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8.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综合训练 7.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考语文综合训练 7.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考语文综合训练 7.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考语文综合训练 7.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考语文综合训练 7.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综合训练 7.docx

《高考语文综合训练 7.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综合训练 7.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语文综合训练 7.docx

高考语文综合训练7

大二轮专题强化练与考前增分练

[规范提醒] 1.合理分配时间。

考场做小说阅读用时在20~25分钟间。

这段时间应在先行阅读用近10分钟个别文本如难,可用10分钟多一点,做题用近15分钟。

先读懂文本,不读懂文本不做题;要舍得在读文本上花时间。

切忌读一遍大致了解就开始做题,往往最后再读一遍对得分极为重要。

2.文本阅读要求。

先粗略浏览一遍包括注释、试题。

再细读文本,弄清:

①小说三要素——情节、人物、环境,②小说主旨。

最后读题目,明白答题要求后仔细读文本,根据文本依次答题。

3.审题答题要求。

审题:

读懂题干,结合文体特征,辨明题型,圈出题干核心词语。

答题:

有几问就要答几问;答题有层次,最好用序号标明;建议每句用“关键观点+阐释说明”式;学会因分赋点。

下面的训练以两篇小说为一组,每组用时为40~50分钟。

综合练7

(2015·宁波市高三期末考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20分)

关于善良

六 六

①老公和我带宝宝偶得去购物广场。

广场前,有一老叟盘坐于地,拉二胡。

合肥的腊月分外寒冷,偶得被包裹得像个圣诞礼物,而老爷爷却在寒风呼号中伸着老树枝丫般的粗糙手指在一把破琴上吱吱扭扭。

老人面前的地上扔了个破烂的饭盆,里面稀稀落落散着几个硬币。

②说真话,他的琴声远不如瞎子阿炳那样精湛动听,简单一支小曲也完成得勉强,不提五音乐律,更不用说余音绕梁。

我低头看看他盆中的硬币,估计到夜也就够一碗寡面。

③怀中的儿子跟我闹着:

“宝宝要坐摇摇晃晃(电动木马),妈妈给我money(钱)。

”老公在旁边说:

“那叫coin(硬币)。

④我灵机一动,问宝宝:

“宝宝你看,爷爷拉琴很辛苦,一天没吃东西了,宝宝要不要把坐摇摇晃晃的钱送给爷爷吃饭呢?

⑤偶得看看面前的爷爷,毫不犹豫地说:

“不好。

⑥我哭笑不得。

我以为孩子秉性善良,看到如此可怜的场景,肯定痛哭流涕地就把钞票递过去了,哪里晓得,原来善良和艺术修养一样,是要从小培养的。

⑦我只好继续开导他:

“宝宝有新衣服穿,有酸奶喝,有电视看,有大房子住,可爷爷什么都没有,我们把宝宝坐摇摇晃晃的钱给爷爷吧?

不然爷爷肚肚饿。

⑧偶得思量一会儿,依旧坚定地答:

“不好。

⑨旁边的老公都已经扭头笑开了。

老公说:

“你这是损害他的利益,他心中摇摇晃晃是很重要的,他显然不肯,你如果直接给他一个硬币让他塞给爷爷,这他是肯的。

⑩我问:

“什么是善良?

善良就是心底的怜惜,知道牺牲自己的利益去照顾别人。

如果无关痛痒的事情,举手之劳,那如何叫善良?

⑪老公不同意:

“这叫慈善,不叫善良。

慈善就是自己吃不完用不完,分出九牛一毛来给予别人。

他如果有摇摇晃晃坐,余下的钱能给别人,就可以了。

如果非被人虎口拔牙,那是不行的。

善良要心甘情愿才可以。

强迫的善良不是真善良,这叫伪善。

⑫教育理念的偏差。

⑬拉琴的老头都住手了,开始听我们夫妻的争论。

一块钱而已,这对爹妈为何如此计较?

⑭我不理老公,继续做儿子的思想工作。

过程冗长,情节曲折,略去不言,总之,在儿子最终含泪

(1)答应把钱给老爷爷的时候,老爷爷自己的泪

(2)都快掉下来了,估计恨不能倒给我们一块钱,别难为孩子了。

⑮儿子手里捏着一块钱,递给爷爷,爷爷双手接着说:

“好孩子,谢谢啊!

祝你平安健康!

⑯偶得的难过只一会儿,不一会儿就又兴高采烈了。

⑰来到电动木马前,偶得一指说:

“要坐摇摇晃晃。

”老公开始掏口袋,我制止。

大丈夫言既出,必信;行既出,必果。

提醒偶得刚才已经把钱给老爷爷了,偶得想了想,也没闹,乖乖走了。

看着偶得在前面自己摇晃着唱歌,假装自己在颠木马的样子,我的眼泪(3)都要掉下来了。

⑱我自己也很困惑:

善良,究其本意,应该如何?

⑲这件事,直到现在,偶得爸爸都不同意我的做法。

他认为施舍别人是因为自己富有;而我认为,救济别人不在于自己能力大小。

⑳我问偶得爸爸,有些捡垃圾的人在贫困线挣扎却领养许多孤儿,这是什么行为?

一些支边的教师,明明有更好的选择,却将一生奉献给山里的孩子,这又是什么行为?

老公说,这叫高尚。

而大多数人,能做到平常就已经很好了,不要用悲天悯人的救世主心态要求每一个人。

能把平凡人做好,就很好了。

而我则说,人求高得中,求中得低。

你心中追求的理想与现实一定有差距。

如果最初就放弃了高尚,那么你永远不会有高尚的可能了。

1.第②段画线的句子对琴声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2分)

答:

 

 

 

 

 

 

 

2.第⑰段写偶得要坐电动木马,“老公开始掏口袋”,“我”为何制止?

(4分)

答:

 

 

 

 

 

 

3.说说三处“泪”在文中的含义。

(4分)

(1):

 

(2):

 

 

 

泪(3):

 

 

 

4.文中偶得一家三口的语言各有特点,试作分析。

(5分)

答:

 

 

 

 

 

5.文中偶得的爸爸妈妈对“善良”的理解显然有分歧,请谈谈你的看法。

(5分)

答: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20分)

挂 鸟

刘 泷

夜来雪下得从容,小山村像铺展开的宣纸,收拢了一地的梅花。

老两口起得早,她做饭,他扫雪,有一句没一句地说话。

山沟袖珍,叫凤翅坡。

别人都搬走了,自家孩子去了城里,一条沟仅剩老两口。

他叫她“老伴”,她叫他“当家的”。

这么多年,习惯了。

见他扫雪呢,她嗔道,当家的,咋忘了自己的营业?

是呢!

他拍下额头,扔下扫帚,碎步跑到沟里去。

沟里场院边一块向阳的坡地上,有两片像渔网一样的挂鸟网。

鸟网的线绳为土褐色,挂在两根坚硬的檩条上,张网以待。

当然,人撞上无所谓,鸟撞上肯定走不了啦。

他养成了习惯,每天一早要跑到这里。

他来不是捉鸟,而是给鸟放生的。

唉,孩子拴的网,老人不好违拗,只好出此下策。

腊八那天,城里的闺女和姑爷回来了。

姑爷老大不小了,但孩子气不减,开车拉来鸟网,要挂鸟。

而且,当天居然真有两只呆头呆脑的山鸡挂在了网上。

傍晚,姑爷把缚住双腿的山鸡扔进汽车后备厢,说去城里给领导进贡。

行前,姑爷嘱咐,爸,妈,精心些,有飞鸟挂网,就给我们攒着啊。

也是,这个地方偏,林草茂密,那些鸟,什么喜鹊、啄木鸟、布谷鸟、山鸡、斑鸠、野鸽子、蜡嘴、金翅、红嘴蓝尾鹊,很多,不时在天空和林间飞过,花花绿绿的,很热闹。

自打有了那两片网,好像电视上说的百慕大三角,飞机呀船呀到那里就失踪了。

鸟呢,到这里也仿佛航船遇到了礁石,搁浅了。

几乎每天都有一两只鸟倒挂在网上,挣扎。

第一次,是只野鸽子挂在了上面。

老两口抓住它,曾有过一番犹豫。

后来,他说,老伴,你看呢?

她说,当家的,我看,那什么,放了吧。

一个带翅儿的哑巴物儿,好歹是条命呢。

二人把那鸽子放了。

鸽子仓皇地钻入云层里。

之后,习惯成自然。

每天早起,到网前巡视一番,即使抓到味美的野鸭子,他也是轻轻地拍下它的翅膀,放飞。

一些大鸟都是鸡叫时分出窝活动,那时候天还很朦胧,星星也很迷离,鸟们最容易挂网。

这就逼着他早起。

第一遍鸡叫,他就站在网前,一是防止鸟挂网,一是防止野猫呀山狸子呀对挂网的鸟儿下口。

那天,他从网上抓起了一只难得一见的八哥。

这八哥毛色漆黑,额冠前耸起一撮儿俏皮的黑毛,瞪着一双橙红色的眼睛,竟然人似的无奈地叹着气。

八哥因逃命心切,过分扑腾,一只翅膀受了伤,像折损的伞翼,耷拉着,并不断流血,染湿了羽毛。

他把八哥捧回家,给它的伤口抹上药面儿,把整个翅膀和身体包扎在一起,将养起来。

一个星期后,八哥痊愈,放它飞去,它竟悬在半空振翅,对他喊一个字,好!

好!

他说,怪,它不走了!

她说,当家的,这鸟儿挺招人稀罕,会说“好”呢,留下给咱做伴儿吧?

小年那天,老两口又是蒸年糕,又是蒸豆包,忙昏了头。

晚上,顾不得封好煤炉,就睡下了。

岂料,半夜时分,二人中煤毒了。

胸闷,憋气。

她爬起来,却栽倒了。

他呢,要爬着去开门,竟摔到了地面上,动弹不得。

八哥急了,飞到她身边,喊,好!

好!

又飞到他身边,喊,好!

好!

见两个人没有动静,它飞起来,满屋子转。

好在,有一孔窗户是用报纸糊的。

八哥便一头、一头去撞那窗户上的报纸。

报纸开裂了,一股风刮进来,八哥也奄奄一息蜷缩在地上。

后半夜,老两口醒过来。

望着窗棂上凌乱的八哥羽毛,他说,哎呀,是八哥救了咱!

从此,他虽然一直虚弱,但依旧拄着棍子去给“找死”的鸟儿放生。

初一一大早,姑爷开着车回来了。

姑爷把汽车径直开到鸟网前,摘下了三只悬挂的沙鸡。

姑爷跑进家门,炫耀地说,宁吃飞禽一口,不吃走兽半斤,今天就让这沙鸡当过年的下酒菜!

姑爷又满屋子转了转,问,怎么,一个腊月,您二老没有攒下几只飞鸟?

他说,攒什么攒,你们嘴馋,我们嘴就不馋吗?

吃了!

中午,炖好的沙鸡端上餐桌,闺女和姑爷吃了几块,连喊好香。

又问,爸,妈,你们怎么不吃?

见老伴转过脸去寻找八哥,他咽口唾沫,说,我们过年吃素!

八哥瑟缩在窗台上,噤若寒蝉。

他抓过它,走出屋去。

一抖手,那八哥竟然头也不回地飞走了。

(有删改)

6.小说详细描写了八哥帮助老两口脱险的情节,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

(2分)

答:

 

 

 

7.简要概括小说中老两口的形象特点。

(4分)

答:

 

 

 

 

 

 

 

 

8.请简要分析“姑爷”在小说中的作用。

(4分)

答:

 

 

 

 

 

 

 

9.这篇小说的段落都很短小,大量使用一句一段的形式。

作者采用这种写法有什么好处?

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5分)

答:

 

 

 

 

 

 

 

 

 

 

10.本文结尾处写道:

“那八哥竟然头也不回地飞走了。

”你对小说这样的结尾是如何理解的?

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5分)

答:

 

 

 

 

答案精析

限时规范综合训练

综合练7

1.

(1)点明老人琴技不佳,与上文“粗糙手指在一把破琴上吱吱扭扭”“破烂的饭盆,里面稀稀落落散着几个硬币”相照应。

(2)写出老人的可怜,为下文捐钱的情节做铺垫。

2.

(1)“我”信奉言必信,行必果。

(2)“我”希望培养孩子善良的品质,懂得牺牲自己的利益去照顾别人。

3.泪

(1):

偶得因为妈妈硬要自己把坐摇摇晃晃的钱给老爷爷,心里委屈而流泪。

(2):

老爷爷见“我”努力说服偶得捐钱,心里感动而流泪。

泪(3):

“我”为孩子纯洁的心灵所打动而流泪,眼泪中也包含着作为母亲的隐隐的心痛。

4.偶得爸爸:

理性(现实,实在)。

偶得妈妈:

感性,理想。

偶得:

天真,直率。

5.略。

(指出偶得爸妈对善良的不同理解,表明自己的观点即可)

6.①表现了八哥的知恩图报。

②从侧面表现了老两口的善良。

③表现了人类与自然界的生物的和谐相处,突出了文章主旨。

解析 作答此类试题,应该从以下几个角度思考:

①局部情节设置在全文情节发展中的作用,②某一情节对人物塑造的作用,③某一情节对主旨的传达的作用。

7.①热爱自然,留恋故土。

②爱护动物,保护鸟禽。

③心地善良,富有爱心。

④虽反对不正当行为,但不够坚决。

解析 作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梳理全文,从文中找出对人物语言、心理以及行为动作的描写,然后从中分析出其形象特点。

注意需有一定的归纳总结。

8.①推动情节发展。

故事因姑爷挂网捕鸟而起,全文围绕挂鸟、放鸟展开,因此姑爷的言行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②对老两口形象的塑造起到了陪衬作用。

姑爷在小说中是个猎杀鸟禽的丑恶形象,衬托了老两口保护鸟禽、爱护自然的高大形象。

解析 本题考查小说中的次要人物在文中的作用,作答时首先要看这一次要人物在小说故事情节发展中的作用,然后看这一次要人物和主要人物的关系,一般来说次要人物都有陪衬突出主要人物的作用。

9.①便于密集且清晰地组织、传达信息,能够满足表现丰富、复杂的内容的需要。

②便于加快叙事节奏,能够满足迅速推进小说情节发展的需要。

③便于叙事场景的灵活切换,能够满足本文多场景叙事、写人的需要。

④使内容的表达简洁而准确,能够有效调动读者的想象。

解析 这篇小说段落短小,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分析其好处时,可从内容安排、结构组织、情节发展、情感表达、阅读感受等角度进行思考。

10.①八哥飞走是因为闺女和女婿吃沙鸡肉,八哥感受到了自身的危险。

即使老两口对它有恩,它也头也不回地飞走了。

②八哥的飞走,正是对姑爷这一类大肆捕杀动物的人的反抗,这一结尾是对此类人的批判。

③这一结尾发人深省:

鸟类都飞走了,只留下了人;那么大自然被毁坏了,只留下人类,将会怎么样呢?

深化了小说主旨。

解析 题目问的是“对小说这样的结尾是如何理解的”,那么就要对小说结尾进行仔细分析。

看到这样的结尾,我们首先就要考虑一个问题:

八哥为什么会头也不回地飞走了?

然后我们要结合全文来深入挖掘:

八哥飞走再不回来意味着什么?

由此即可得出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