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理论结构.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135311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6.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务管理理论结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财务管理理论结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财务管理理论结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财务管理理论结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财务管理理论结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财务管理理论结构.docx

《财务管理理论结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务管理理论结构.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财务管理理论结构.docx

财务管理理论结构

财务管理理论结构

什么是财务管理理论结构

  所谓财务管理理论结构,是指人们基于对财务管理实践活动的认识,通过思维活动对财务管理理论系统的构成要素及其排列组合方式所作的界定。

  财务管理理论结构是人们基于对财务管理实践活动的认识,通过思维活动对财务管理理论系统的构成要素及其排列和组合方式所作的界定。

其功能是界定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的覆盖内容与容量,展示其整体框架,使财务管理理论系统的构成要素科学化、规范化、有序化和层次化;揭示财务管理理论体系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内在逻辑结构与层次关系,指明其在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使之成为首尾一贯、结构严谨的有机整体;梳理财务管理理论研究的基本脉路,指导和促进财务管理学的建设与发展,为构建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学科体系提供理论指南;推演出更加合理的财务管理原则、程序和方法,有效地改进财务管理实务,促进财务管理实践的发展。

[编辑]

财务管理理论结构的系统要素[1]

  构成财务管理理论结构的系统要素,必须能够简明、客观、系统地反映财务管理实践活动的各个方面,主要包括:

∙什么是财务与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是如何产生的;

∙财务管理的目标是什么;

∙财务管理管什么;

∙如何实现财务管理的目标。

  这五类问题可以由财务管理的本质、假设、目标、要素、程序和方法这五个基本理论要素来回答。

  1.人们对于财务本质的认识,长期以来形成了三大主流观点:

“资金运动论”将财务的本质界定为企业资金运动的过程和结果;“财务关系论”认为财务的本质是资金运动过程所反映的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资金运动和财务关系论”把前两个观点结合起来,认为财务的本质是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形成的经济关系。

财务包括财务活动的组织与财务关系的处理,其本质是对本金投入产出活动的组织及其所形成财务关系的处理,但财务关系以财务活动为载体。

  财务管理是企业为实现既定目标,对生产过程中所需资金的筹集、使用、分配,以及贯穿于全过程的预测、决策、计划、分析、控制进行全面管理的活动,其核心是对资金及其运动进行有效管理,其本质是一种理性行为。

经济学特别是微观经济学是其基础理论指导,金融学是其思想指导,管理学是其方法论指导。

因此本文研究财务管理侧重于财务活动的组织,即财务管理活动方面的研究,以此建立理论体系。

  2.财务管理假设说明财务管理的发展基础和产生原因,它是联系财务管理的本质、目标、要素、程序和方法等理论要素的中介。

财务管理假设是人们进行财务管理理论演绎的前提,是由若干独立假设共同组成的连贯一致的体系,这个体系应该符合合理性、独立性、非矛盾性、可检验性等条件。

它可按财务管理的空间、时间、环境、行为来构建,包括财务管理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有效市场假设和理性理财假设四个一级假设。

每个一级假设又可派生一个或多个二级、三级假设,从而形成一个有机的财务假设体系。

  财务管理主体假设指财务管理工作应限制在每一个经济上和经营上具有独立性的组织之内,它明确了财务管理工作的空间范围,由它可以推导出法人理财主体假设和自主理财假设。

持续经营假设指财务管理的主体是持续存在能执行其预计经济活动,除非有证据表明企业将破产或倒闭,否则,应假定企业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会持续经营下去。

由此可派生出理财分期假设。

有效市场假设指财务管理活动所依据的金融市场是健全和有效的。

在有效的资本市场上,企业需要资金时,能以合理的价格筹集所需资金,企业有闲置资金时,能找到有效的投资方式,企业能从有效市场上获取有用的经济信息。

  有效市场假设可以派生出的假设是市场公平假设。

理性理财假设指财务管理工作者的行为是理性的经济行为,是以追求最大合理效用为目的的。

表现在财务决策时,能够权衡收益与成本、收益与风险,从多个备选方案中选择最佳方案,并在方案执行时予以分析和控制,以期最大限度地实现财务管理目标。

由它可以推导出资金增值假设、风险厌恶假设和资金再投资假设。

  3.财务管理目标说明进行财务管理实践活动所要达到的目的或结果,它是财务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组成部分,它的目标从属于企业管理的目标。

企业管理的基本目标是提高经济效益,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因此财务管理目标应是提高经济效益或经济效益最大化。

但是,提高经济效益或经济效益最大化,作为一种定性要求,缺乏可操作性,不能对其进行计量,需要借助一定的经济指标加以表现。

在财务管理的理论和实践中,先后出现的有代表性的具体指标有利润最大化、每股收益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或企业价值最大化。

利润最大化在我国和西方都是流行甚广的观点,但由于它没有反映收益与投入资本的关系。

  因而不能科学地说明企业经济效益水平的高低,不便于在不同时期、不同企业间进行比较。

每股收益最大化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单位股本所获收益额,它体现了收益与资本投入之间的关系,但未能体现资本投入所面临的风险,因而它也具有局限性。

财务管理的目标最后发展为股东财富最大化或企业价值最大化。

股东财富最大化或企业价值最大化指标考虑了取得报酬的时间并用货币的时间价值原理进行计量,考虑了风险与报酬的关系和收益与资本投入的关系,是经济发展导致企业经营模式演化的结果,也是财务理论研究逻辑推理的结果,因而它得到了财务管理理论研究者和实务工作者的一致认同。

  4.财务管理要素是回答财务管理管什么的问题,也就是解决财务管理工作内容的问题。

财务管理要素是对财务管理对象按经济性质和内容进行的科学分类,财务管理的对象是企业的资金运动,划分为融资、投资和分配三大要素。

融资是解决如何取得企业所需要的资金,包括向谁、在什么时候、融通多少资金的问题。

企业的资本包括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融资管理也就是对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管理。

投资是指以收回现金并取得收益为目的而发生的现金流出。

  企业融资所得款项投资于不同的资产,在形态上表现为首先对固定资产投资,继而对流动资产投资、对金融资产投资、对外投资和对无形资产投资。

因此,投资管理实际上是对“资产”这一会计要素的管理。

分配是指在企业利润中,有多少用于企业扩大再生产,有多少分配给不同的利益相关者。

分配的基础是利润,而利润是收入与成本费用配比后的结果。

因此,分配管理实际上是对收入、费用、利润三个动态会计要素的管理。

  5.财务管理的程序和方法,是解决如何实现财务管理目标的问题,是指在财务管理实践中为了实现财务管理目标、规范财务管理活动、履行财务管理职能,而应具备的程序和运用的方法技术。

财务管理的程序是财务管理过程中相互配合、紧密联系、有序的管理环节,包括预测、决策、计划、分析、控制五个环节。

其中,决策是最重要的环节,包括融资决策、投资决策、分配决策三大内容。

财务管理的方法指在财务管理的程序中采用的具体方法和技术,包括财务组织方法、财务预测方法、财务决策方法、财务预算和计划方法、财务分析方法和财务控制、监督、激励方法。

[编辑]

财务管理理论结构的界定[2]

  财务管理理论结构是指财务管理理论系统内部各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或程序,或者说是财务管理理论体系内部各要素之间的排列和组合形式。

其功能在于:

  1.界定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的覆盖内容与容量、展示其整体框架,使财务管理理论系统的构成要素科学化、规范化、有序化和层次化。

  2.揭示财务管理理论体系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内在逻辑结构与层次关系,指明其在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使之成为首尾一贯,结构严谨的有机整体。

  3.梳理财务管理理论研究的基本脉络,指导和促进财务管理学的建设与发展,为构建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学科体系提供理论指南。

  4.有助于推演出更加合理的财务管理原则、程序和方法,有效地改进财务管理实务,促进财务管理实践的发展。

[编辑]

财务管理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2]

  长期以来,我国财务界研究财务管理理论总是以财务本质为起点,进而阐述财务管理的概念、对象、职能、任务、原则和方法等理论问题。

以财务本质作为构建财务管理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则显得有些牵强。

这是因为:

  (l)财务本质是一个纯粹理论性的范畴,缺乏与实践的直接联系,以它为起点构建财务管理理论结构,容易导致理论脱离实践,使一些理论争鸣难以受到实践检验。

  

(2)财务本质本身是发展变化的,其发展变化的根源是理财环境的变化,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人们对财务的本质有着不同的认识,因此,财务本质并非财务管理理论体系最本源的理论要素,以其为起点构建财务管理理论结构,不能直接反映社会经济环境对财务管理系统的影响,无法揭示财务管理发展变化的真正原因。

  (3)理论结构是一个逻辑系统,必须遵循一定的逻辑推理,以财务本质作为逻辑起点,不符合形式逻辑的基本原理,违背了科学的思维方法。

  传统的财务管理理论研究起点的缺陷促使我们重新择定逻辑起点。

近年来,有人提出以财务管理目标作为财务管理理论研究的起点,理由是:

“财务管理目标直接反映着理财环境的变化,并根据环境的变化做适当的调整,它是财务管理理论结构中的基本要素和最高层次,是财务管理实践中进行财务决策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这种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本质起点论”理论脱离实践的缺陷,突出了财务管理理论的应用功能及其对环境的适应性,有助于使财务管理理论与实践保持同一性。

但是:

“目标起点论”也有其固有的缺陷:

首先,财务管理目标同财务本质一样是财务管理理论体系中最本源的理论要素,因而难以担当逻辑起点的重任。

其次,从认识的角度看,理论是研究主体对研究客体的能动思维的产物。

财务管理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必须是客观存在的事物。

再次,财务管理目标不仅受理财环境的影响,而且受财务管理职能的制约。

  研究财务管理理论结构必须从理财环境人手,只有对理财环境有了充分的认识,才能在研究财务管理理论中发现其实质及精华所在,才能揭示财务管理发展的真正原因。

[编辑]

财务管理理论结构的基本框架[3]

  关于财务管理理论结构的构造,理论界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财务管理学是一门研究企业、事业等单位资金运动规律性及其运用方式的科学基本概念,是资金运动基本规律性,是资金运动规律,基本程序和方法则是对资金运动规律性的应用。

财务的本质资金运动应包括对象、职能、主体、环境等理论要素。

资金运动规律应包括管理目标、原则、体制等理论要素,从资金运动规律的应用出发,应研究管理环节与方法。

  第二种观点是按逻辑的规定性将财务管理理论体系划分为两大部分:

一部分是财务管理内涵方面的理论,包括财务管理学研究对象的概念、基本特征及其规律体系,可称之为基本理论体系;另一部分是财务管理外延方面的理论,包括财务管理学研究方法论、学科体系、课程体系、方法体系等,可称之为具体管理形态。

  第三种观点认为财务管理理论结构应该是以财务管理目标为起点,以财务管理原则为中间环节,以财务管理方法为归宿的一个结构体系。

  上述观点虽然都有一定道理,但都存在结构不完整、内容不全面、起点不明确或不恰当等缺陷。

财务管理理论结构应由四个层次组成:

  

(1)财务管理起点理论即理财环境理论。

主要研究理财环境的内涵、构成要素及其对财务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影响、制约及要求等问题。

财务管理内外环境息息相通,不断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共同构成研究意义上的财务管理。

发展的整体环境即理财环境或称财务管理环境。

深刻认识和认真研究理财环境,从理论上讲,有助于正确认识财务管理的性质、特点及其发展变化的原因和内在规律性,塑造科学的财务管理目标并围绕该目标确定一套与理财环境相适应的理财观念和制定一套具有现实意义的理财原则、程序与方法。

从实践上看有助于企业作出正确的财务决策、选择和规划企业财务管理行为,增强企业财务管理的适应性和有效性。

  

(2)财务管理基础理论对财务管理学科及其理论体系的构造具有质的规定性,具有决定财务管理学科及其理论体系本质属性功能的理论。

它是构建财务管理学科及其理论体系的根本,是其他财务管理理论赖以建立和发展的支柱。

财务管理基础理论包括定性理论、定位理论、定责理论三个层次。

其中定性理论层次包括财务本质、财务管理性质、财务管理特点等理论元素定位。

理论层次包括财务管理实践地位和财务管理学科地位两个方面的理论问题。

  定责理论层次由财务管理主体、财务管理客体、财务管理职能、财务管理与经济效益等理论元素所构成。

  (3)财务管理目标理论是研究在一定社会经济环境下财务管理目标的形成、表现和实现的理论。

主要揭示财务管理职能如何具体化为财务管理目标以及财务管理目标实现的内在规定性,为财务管理系统运行提供一个规范性的概念框架。

财务管理目标理论层次包括财务管理目标和实现目标的观念要求两个分层,后者又包括财务管理假设、财务管理观念和财务管理原则等内容。

财务管理目标理论在财务管理理论结构中处于中心和枢纽地位,是联结财务管理基础理论和运行理论的“桥梁”,有了该层次财务管理理论结构才具有整体性和目的性。

  (4)财务管理运行理论是一套有关财务管理实务的应用性理论其内容涵盖财务管理的程序、方法、组织管理、权责关系以及各要素、环节的耦合方式及其内在机能等方面。

它与财务管理实务密切相关,直接指导财务管理实务的运行和操作,是财务管理实践机制的理论。

[编辑]

财务管理理论结构的意义

  1.建立科学的财务管理理论结构,能够弥补财务管理研究中的一项空白。

  纵观中外财务管理的理论研究,有关财务管理的文章虽然很多,但比较系统、深入地研究财务管理理论结构的文章却基本上没有。

一些研究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的文章,虽然提出了一些理论构想,但都没能进入理论结构的实质领域。

在研究财务管理理论时,既要研究财务管理理论的构成要素,也要研究财务管理理论各个构成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然后再按这种内在联系排列组合起来,形成一个理论框架,以便用于指导财务管理的实践和财务管理的理论研究。

因此,建立科学的财务管理的理论结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建立科学的财务管理理论结构,是正确进行财务管理理论研究的需要。

  任何一门学科的理论,都需要有一种概念框架作为统一推理,财务管理也不例外。

财务管理的理论结构,就是通过构建财务管理理论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从而为财务管理的理论研究提供依据。

近年来,我国财务管理实践发展较快,但理论研究却相对滞后,这与没有建立科学的理论结构有很大关系。

因为只有建立了合理的理论结构体系,才能对复杂的客观事物进行抽象,从而更深刻地理解客观事物。

因此,从我国财务管理实践出发,同时借鉴西方财务管理理论的研究成果,不断地进行财务管理理论结构的研究,就能根据不断变化的财务管理实践更新观念,创建新的理论。

也只有如此,财务管理理论才能取得进步。

  3.建立科学的财务管理理论结构,是有效指导财务管理实践的需要。

  从财务管理的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认识的过程和任务尚未完成,还必须回到财务管理实践中去,实现第二次飞跃。

这是因为,一方面,正确的财务管理理论必须反映财务管理的规律性,因此,财务管理理论是否正确,必须接受财务管理实践的检验;另一方面,理论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指导实践,只有实现了对财务管理实践的解释、评价和指导,财务管理理论才有真正的归宿。

笔者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务管理工作的完善和发展,都必须有正确的财务管理理论体系作指导。

[编辑]

财务管理理论结构的起点

  研究财务管理理论结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就是从何处入手,以什么作为逻辑推理的出发点。

  一、对现有财务管理理论研究起点观点的评价

  财务管理理论研究的起点,长期以来就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主要观点有以下几种:

  1.财务本质起点论。

  长期以来,我国财务管理的理论研究基本上是以“财务的本质”为起点的,从这一起点出发,逐渐阐述财务的概念、财务管理的对象、财务管理的原则、财务管理的任务、财务管理的方法等一系列理论问题。

我国著名财务学家郭复初教授认为,这种观点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对财务的存废问题存在很大的争议,一些财务管理理论工作者在形成财务独立论的过程中,从财务的本质研究出发,奠定了财务理论的基石(郭复初等,1997)。

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有些学者对其进行了系统论证,指出“财务质的规定性决定了财务的独立性,财务的种种独特性态,乃是奠定财务独立存在的客观基础”(湖南财经学院课题组,1991)。

笔者认为,从建立和完善财务管理学科体系来看,对财务的本质进行科学的定义是很有必要的。

但以财务的本质作为理论研究的起点,只能解决什么是财务、什么是财务管理这些纯理论的问题,不能解决为什么要进行财务管理等这一类与财务管理实践密切相关的问题,也不可能有效地指导财务管理实践。

因此,以财务的本质作为财务管理理论的起点,必会阻碍财务管理应用理论的发展,也不利于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的完善。

  2.假设起点论。

  这种观点是近年来人们在借鉴会计理论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形成的。

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

“任何一门独立学科的形成和发展,都是以假设为逻辑起点的,然而,在财务学中,却忽略了这一点”(陆建桥,1995)。

并进一步指出:

“假设对任何学科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为本学科的理论和实务提供了出发点或奠定了基础”(陆建桥,1995)。

笔者认为,财务管理假设是财务管理理论结构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必须认真研究。

但以财务管理假设作为财务管理理论研究的起点还存在一些问题。

这是因为:

①财务管理假设不是凭空捏造的,也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根据财务管理环境和财务管理的内在规律概括出来的。

显然,环境决定假设,而不是相反。

②即使是过去一直以假设为理论起点的会计学,进入20世纪70年代,也逐渐放弃了这种观点,改用其他范畴作为会计理论研究的起点(谢德仁,1995)。

可见,并不是任何学科、任何时候都以假设作为理论研究的起点。

  3.本金起点论。

  这是郭复初教授近年来提出的一种观点。

他认为:

“本金是指为进行商品生产和流通活动而垫支的货币性资金,具有流动性与增值性等特点”(郭复初,1993)。

并进一步指出:

“经济组织的本金,按其构成可以分为实收资本、内部积累和负债等几大组成部分”。

同时强调,本金起点理论符合逻辑起点的基本标准,弥补了其他起点理论的种种不足。

本金作为财务资金的代名词,已成为财务理论的核心概念,是财务理论概念体系中的组成部分。

以本金作为基本细胞并从此开始研究,有利于从小到大、层层展开,从而构成完整的财务管理理论体系(郭复初等,1997)。

笔者认为,本金是财务管理理论中的一个核心概念,但根据郭教授的概念以及由此得出的本金是财务管理理论研究起点的观点,还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本金与资金、资本之间的关系并不十分清楚,根据传统看法,本金即投入的本钱,仅指自有资本。

而郭教授却认为,本金既包括自有资本,也包括借入资本。

根据郭教授关于本金的定义,笔者认为,在企业这个层次上,本金与资金、资本并无差异。

其次,以本金作为财务管理理论研究的出发点,实际上还是探讨财务的本质问题,与本质起点论并无实质性差异。

  4.目标起点论。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有些学者提出了以财务管理目标为财务管理理论研究起点的看法,笔者也是这一观点的积极倡导者。

这种观点认为:

任何管理都是有目的的行为,财务管理也不例外。

只有确立合理的目标,才能实现高效的管理。

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财务管理理论结构,应该以财务管理目标为出发点…(王化成,1994)。

同时认为,财务管理目标是在考虑风险和报酬两个重要因素的基础上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王化成,1994)。

这种观点突出了财务管理目标在财务管理理论结构中的作用,有利于财务管理理论对财务管理实践的指导。

郭复初教授也认为,这种观点对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财务管理理论体系有较大的推动作用(郭复初等,1997)。

但现在看来,这种观点也存在一些问题。

这是因为:

①从逻辑学的角度来看,任何理论的研究起点都应当是其原本点(即原始出发点),显然财务管理目标并不具备这一特点。

因为财务管理目标受财务管理环境的影响,不同的理财环境会产生不同的财务管理目标。

②从财务管理理论体系本身来看,如果以财务管理目标为起点,则很难安排财务管理假设在财务管理理论结构中的地位,因为假设是根据环境概括出来的,而不是根据目标概括的。

  二、以财务管理环境为起点来构建财务管理的理论结构

  财务管理环境是对财务管理有影响的一切因素的总和。

它既包括宏观的理财环境,也包括微观的理财环境。

其中宏观环境主要是指企业理财所面临的政治、经济、法律和社会文化环境;微观环境主要是指企业的组织形式,企业的生产、销售和采购方式等。

笔者认为,从20世纪财务管理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理财环境对财务管理目标、财务管理方法、财务管理内容具有决定作用,是财务管理理论研究的起点。

  20世纪是财务管理大发展的一个世纪,在这100年的时间里,财务管理经历了五次飞跃性的变化,我们称之为财务管理的五次发展浪潮(王化成,1997)。

  1.第一次浪潮——筹资管理理财阶段。

  这一阶段又可称为“传统财务管理阶段”,在这一阶段中,财务管理的主要职能是预测公司资金的需要量和筹集公司所需要的资金。

在20世纪初,由于一些西方国家经济的持续繁荣和股份公司的迅速发展,各类企业都面临着如何筹集扩大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的问题。

那时,市场竞争不是十分激烈,各国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只要筹集到足够的资金,一般都能取得较好的效益。

然而,当时的资金市场还不甚成熟,金融机构也不十分发达,因而,如何筹集资金便成为财务管理的最主要问题。

在这一阶段,筹资理论和方法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为现代财务管理理论的产生和完善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第二次浪潮——资产管理理财阶段。

  这一阶段又可称为“内部控制财务管理阶段”。

筹资阶段的财务管理往往只着重研究资本筹集,却忽视了企业日常的资金周转和企业内部控制。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西方财务管理人员逐渐认识到,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要维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财务管理的主要问题不仅在于筹集资金,更在于有效的内部控制,管好用好资金。

在此阶段,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科目,如现金、应收账款、存货、固定资产等引起财务管理人员的高度重视。

在这一时期,公司内部的财务决策被认为是财务管理的最主要问题,而与资金筹集有关的事项已退居第二位。

各种计量模型逐渐应用于存货、应收账款、固定资产等项目,财务分析、财务计划、财务控制等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3.第三次浪潮——投资管理理财阶段。

  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企业经营的不断变化和发展,资金运用日趋复杂,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使投资风险不断加大,投资管理受到空前重视。

主要表现在:

①确定了比较合理的投资决策程序;②建立了科学的投资决策指标;③建立了科学的投资决策方法;④创立了投资组合理论和资本资产定价理论。

对投资财务管理理论作出重要贡献的学者是迪安(JoelDean)、马考维兹(H.Markowitz)和威廉·夏普(WilliamF.Sharpe)。

迪安在其所著的《资本预算》一书中,主要研究应用贴现现金流量来确定最优投资决策问题。

马考维兹致力于投资组合的研究,提出了投资组合理论。

夏普提出了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揭示了风险与报酬的关系。

  4.第四次浪潮——通货膨胀理财阶段。

  20世纪70年代末期和80年代早期,伴随石油价格的上涨,西方国家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持续的通货膨胀给财务管理带来了许多问题,在通货膨胀条件下,如何有效地进行财务管理便成为主要矛盾。

大规模的通货膨胀,使企业资金需求不断膨胀,货币资金不断贬值,资金成本不断提高,成本虚降,利润虚增,资金周转困难。

为此,西方财务管理提出了许多对付通货膨胀的方法,企业筹资决策、投资决策、资金日常调度决策、股利分配决策,都根据通货膨胀的状况,进行了相应的调整。

  5.第五次浪潮——国际经营理财阶段。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由于运输和通讯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