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伟大与局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013374 上传时间:2022-10-1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61.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杜甫的伟大与局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杜甫的伟大与局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杜甫的伟大与局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杜甫的伟大与局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杜甫的伟大与局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杜甫的伟大与局限.docx

《杜甫的伟大与局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杜甫的伟大与局限.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杜甫的伟大与局限.docx

杜甫的伟大与局限

杜甫的伟大与局限

杜甫的伟大与局限

——兼谈对历史人物的评价

周美超

    对一个历史人物,要想获得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应该采取远观近看的态度。

所谓近看,就是要走进人物所处的时代,感受其在特定时代的人生追求和内心的矛盾;所谓远观,就是要站在现代人的角度,用现代的思想和方法去审视历史人物,以获得更为全面而深刻地认识。

唯有近看,我们才能走进人物的内心,了解其真实的想法和追求,把握其思想、行为对于特定时代的意义和价值,不至于以现代人的观点进行简单地肯定或否定。

但是研究古人的目的无疑是要有益于世,有益于现代人们,所以,我们又不能不站在今天的角度来对历史人物的价值和局限性进行考察。

    譬如杜甫。

一方面,人们只是觉得他如何如何崇高、伟大,没能充分认识其历史的局限性,或者由于偏爱,从心底里不愿提及他的局限和不足;另一方面,就是对于他的伟大,也总是觉得高山仰止,可望不可即,因此不能把它

一展才能,这当然无可厚非,我们也不能脱离时代苛求于他。

问题是,他寄希望于一个腐朽的朝廷,寄希望于腐烂的君主,实质就是对皇权的崇拜和迷信,这种崇拜和迷信必然导致对自身个体生命意义的忽视,阻碍个体价值的最大实现。

想一想,如果杜甫能像李白那样早年就毅然地回转身,则会免去多少矛盾和痛苦,且也不一定就写不出伟大灿烂的现实主义诗篇出来。

但杜甫没有。

如果我们再把目光投向历史的深处,就会发现,这个杜甫没有,历史上无数个杜甫也都没有。

这一个杜甫最终还在诗歌中实现了自己,无数个杜甫呢,只能是湮灭无闻了。

更可怕的是,这种仕途理想,这种权力崇拜,被误以为是爱国爱民的唯一途径,并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久而久之,便扎根于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以致即使到了现代社会,做官、逐权还是许多人一生的最大梦想。

所以,在中国,不难理解,权力为什么总被一些人发挥到极致,也不难理解,权力为什么常常凌驾于法律之上。

但这大大阻碍了整个国家的民主的进程。

     崇高与平凡,伟大与渺小并不是水火不容的,相反,常常有机地统一在一个人身上。

凡人也有崇高、伟大的一面,伟人也有平凡、渺小的一面。

我们在颂扬一个人崇高、伟大一面的同时,不讳言其平凡、渺小,才称得上是对历史人物的真正尊重,也才谈得上是最客观、最准确的评价。

特别是对那些所谓的“伟人”“圣人”,如果我们不能辨证地分析和对待的话,其局限,其不足,其缺点往往混杂在“伟大”“崇高”之中,一样被后人顶礼膜拜,其危害可想而知。

甚至超越那些贪官污吏、汉奸国贼。

因为一个是显见的,影响是短暂的,一个是深藏的,影响是长远的。

因此,对一个人,我们应该采取平视甚至俯视的姿态,绝不能仰视甚至跪视,哪怕他是“伟人”,哪怕他是“圣哲”。

鲁迅先生对杜甫的评价

鲁迅对杜甫的评价:

“杜甫似乎不是古人,就好像今天还活在我们堆里似的。

曾经加入《新青年》,以《狂人日记》等名作参与发动“五四”文化革命之鲁迅,到三十年代,岿然成为众望所归之革命文学导师,晚年与友人讨论中国文学史,以为中古之陶潜、李白、杜甫皆第一流诗人,继而又说:

“我总觉得陶潜站得稍稍远一点,李白站得稍稍高一点,这也是时代使然。

杜甫似乎不是古人,就好像今天还活在我们堆里似的。

”(刘大杰《鲁迅谈古典文学》,见《文艺报》1956年20号)众所周知,鲁迅晚年在政治上己与胡适分道扬镳,惟此评论杜甫之寥寥数语,仍然与胡适笙磐同音。

可见鲁迅很推崇杜甫。

他还曾经说过:

“杜甫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对杜甫的个人看法。

_个人评价

八月我走进成都草堂

看见唐朝清瘦瘦的目光

忧国忧民透明锐利

悲愤而忧伤

穿梭时空的思维

在你的眼光里我看见

盛唐的光辉一闪即逝

在你的茅屋里我听到

怒吼的秋风冰冷剌耳

在你的诗句里我读到

铮铮的白骨呐喊千古

在你的草堂上空我还看见

总有一只孤雁成为太阳的影子

以及你那宽厚的布衣里

裹满了沧桑而你

只用一滴眼泪

便把家园

淋湿

你的草堂

是民族精神的家园

伟人朱德的诗句

“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便是最好的赞美

不能和你在草堂上相遇相识

不能和你在茅屋里饮酒交谈

惟有在你诗圣杜拾遗像前

用深情的目光怀念

思索你诗歌的精神

你在茅屋惨淡经营的诗句

那是在苦难艰难中挣扎

我知道一千二百多年前的八月

你家园的天空秋风怒号

你和你的妻儿在黑暗和冰冷中叹息

就是南村的孩子

都欺你老无力

今夕何昔了

我们的家园已充满温馨

我们的孩子已在千万间

用水泥和钢筋构筑的房屋里

用你的诗歌取暖

读你的诗句怀念

一位名叫杜甫的号称诗圣的

唐朝诗人说到杜甫这个话题,应该说是一个比较沉重的话题,我到各个地方去参观一些历史名人遗迹的时候,非常注意观察各地的雕像。

我觉得好的,在唐代诗人中间,一个是四川江油李白纪念馆李白的塑像,还有一个就是河南巩县杜甫陵园的杜甫的雕像。

江油的那尊李白雕像雕的是李白青年时代,将要走出四川那样一种意气风发的形象,昂首阔步,非常像我们想像中间的李白;而巩县的杜甫雕像就像我们所想像的那样,是一个垂暮的老人,愁眉苦脸,往下怜悯地看着满目疮痍的大地,使人看了以后觉得很沉重。

我们说杜甫一生当然并不都是这样子,杜甫也有过他的青年时代,有过他的少年时代。

我们在杜甫诗中间看到过他对自己青少年时代生活的种种回忆,譬如说,他在《壮游》这首诗里面,他回忆自己年轻的时候,曾经在山东、河南这一带游玩,他说是“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

春歌丛台上,冬猎青邱旁”。

他春天那个时候在一个台上面唱歌,秋冬之季在村边上打猎,过着一种裘马清狂的生活。

他甚至还有对更早年的生活的回忆,他在五十岁的时候写过一首诗,叫做《百忧集行》,回忆他十多岁时候的情况,他说“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

大意是说,他十五岁的时候还像一个孩子那样活泼,心完全是一个孩子的心灵。

像小牛犊子一样的健壮,跑来跑去。

他的院子里面有梨树、枣树,到了秋天这些果实成熟以后,他一天爬上树去要一千回,不停地爬上去采着吃。

我们可以看出杜甫在他35岁以前,曾经是一个裘马清狂的青年;在他十多岁的时候,曾经是一个活泼健壮的少年。

但是假如我们现在有一位雕塑家,塑造一个青年时代裘马清狂的杜甫,像李白那样子,或者进而塑造一个少年时代的杜甫,爬在树上摘果子,然后给大家看说,这是诗人杜甫。

尽管你说明这是青年杜甫,这是少年杜甫,我想大家都不会认可,因为我们认可的杜甫就是那样一种忧国忧民的形象。

宋代的黄山谷有一首诗写杜甫画像,里面有一句写得非常好,叫做“醉里眉攒万国愁”。

就是杜甫即使在喝醉的时候,他对天下的忧虑,天下的一种忧愁都聚集在他的眉间。

后人评黄山谷这一首诗说“状尽子美平生矣”,这一句话把杜甫一生都写透了。

所以我想,杜甫他的形象已经被历史定格为一位忧国忧民的这样一种形象,那么杜甫这个话题必然是一个沉重的话题。

大家听了以后,也许会觉得有几份沉重,但是正像古人所说的,宋代的严沧浪在他的《沧浪诗话》里说,我们读有些作品需要进入这样一种境界,譬如说读《离骚》,怎样最好地读《离骚》呢?

你一定要读到抑扬顿挫,读到涕泪满襟,读到你读了《离骚》以后,泪如倾盆雨,衣服都打湿了,这个时候,你才真正懂《离骚》了。

我个人的阅读经验也是这样,我最喜欢读的诗,读了以后使我肝肠如火,使我热泪盈眶,那样一些诗,我觉得这个时候我受到最大的审美感动。

所以我们今天尽管是讲这么一个比较沉重的话题,我希望大家还是能够耐下心来听我从容道来。

杜甫是中国文学史上也是世界文学史上的大诗人,伟大的诗人。

这一点似乎不用再讲,可以说地球人都知道。

我们今天要讲的是杜甫在文化史上的意义,就是他的影响,他的意义,早就溢出于文学之外,溢出于诗歌之外,是在整个文化史上这样一个意义。

那么这一点我们从哪里来看?

我想我们首先从后人对杜甫的评价来看。

大家都知道,杜甫在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是由宋代人开始奠定的。

我们先从宋人看起,北宋有个政治家叫王安石,他是我心目中的人品最高尚的、理想最远大的一位政治家,真正是政治家而不是政客。

王安石对杜甫就非常尊敬,他在一首题杜甫画像的诗里面,他就这样说,他说“推公之心古亦少,愿起公死从之游”。

就是我推测一下您的这颗心灵是古代也非常少有的,非常高尚、非常伟大的一颗心灵。

我非常希望您能够起死回生,让我跟您交友,让我做你的朋友。

他对古代的杜甫非常仰慕。

我们再看一下南宋理学宗师朱熹的评价。

大家都知道,理学家,尤其是南宋的理学家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是非常严格,甚至是苛刻的。

朱熹就是这样,我们看一部《朱子语类》,里面不受到他批评的历史人物是非常少的。

在他们这种非常严格的道德标准的审视之下,很多历史人物都被他们无情批评。

但是朱熹认为中国历史上有这样五位人物是伟大的人物,这五位人物是哪五位呢?

第一是汉代的诸葛亮;然后是唐代的三位:

一个是杜甫,一个是颜真卿,一个是韩愈;最后是北宋的范仲淹。

诸葛亮和范仲淹这两位人物我想不用我多讲,大家都很熟悉。

他们在政治上面,在道德上面有很高的建树,这是历史早有定评的。

值得讨论的是唐代的三位,朱熹所提出来的,他把这五个人称为“五君子”。

唐代的君子中间,第一位就是杜甫。

第二位颜真卿,大家也许知道他是伟大的书法家,颜体的创始人,但是颜真卿也是一位著名的忠臣烈士,他是为了坚决维护国家统一,坚决反对藩镇的叛乱割据而被杀害,被李希烈杀害。

那么第三位韩愈,大家当然知道他是儒学史上的著名人物,他也是文学史上的大人物,“文以载道”的提出者,发动了唐代的古文运动。

同时韩愈在他一生的政治行为中间,每当国家需要有人站出来说话的时候,他总是仗义执言,奋不顾身出来说话,多次被贬到南方荒远之地。

这样几位人物,除了杜甫以外的四位,应该说他们生平在政治上面,在其他的行动上面都有很多建树。

惟独杜甫应该说他不算是一个政治人物,杜甫一生在政治上的建树,几乎没有多少可以值得提起的东西,因为他根本没有得到过那样的机会。

他要报效祖国,他要忠于朝廷,他反对叛乱,但是历史没有给他多少机会。

他除了在肃宗朝里面偶然仗义执言,从此受到朝廷疏远以外,其他时候始终是默默无闻,甚至很多时候他是处于民间的。

但是就是这样一位人物,为什么也得到了朱熹的高度赞扬,为什么在朱熹看来杜甫可以跟诸葛亮到范仲淹这样一张名单中间他能够占有一席之地?

那么朱熹说得很清楚,关键在于他们五个人的共同点是都有一颗伟大的心灵,他们在道德上面,在人格上面,都有伟大的建树。

朱熹的原话这样说,他们都是光明正大、磊磊落落,这样一种在人格上面成为楷模的人。

这显然不是一种文学的评价,而是一种文化的评价。

再到后来,到了近代,闻一多先生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就叫做《杜甫》。

闻一多先生是诗人,他的古典文学的论文不像我们今天的教授写得干巴巴、枯燥无味,他是用诗歌一样的语言来写的。

在这篇《杜甫》的最后,闻一多这样说,他说杜甫这个人,他是我们四千年文化中,最庄严、最瑰丽、最永久的一道光彩。

这是一种极高的文化上的评价。

到了现代,1961年,当时有一个国际组织叫世界和平理事会,那一年世界和平理事会在瑞典的首都召开了一个主席团会。

在那次会上确定次年,也就是1962年,号召全世界人民纪念四位世界文化名人,其中有一位就是我们的杜甫。

由此可见,从宋代一直到现代,从中国到外国,人们都认可杜甫的意义,绝不是仅仅限于文学史。

他确实是一个文化史上的伟大人物,他的意义是属于整个中华文化。

下面讲第二点。

我们说为什么杜甫能成为中华文化的一个代表性的人物?

他在哪些方面起了这种代表作用?

这里我们必须要稍微推测一下中华文化的核心精神。

我个人认为,中华文化虽然博大精深,内涵非常丰富,但是它最主要的一个特征就是它的人本精神。

它始终是一种以人为本的、以人为一切价值判断和出发点的这样的文化。

这跟世界其他民族的文化是有一点区别的。

所以在先秦的时代,虽然诸子百家争鸣得很厉害,各种思想流派各自提出不同的观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