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九年级思想品德全册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13327 上传时间:2022-10-15 格式:DOCX 页数:124 大小:212.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民版九年级思想品德全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4页
人民版九年级思想品德全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4页
人民版九年级思想品德全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4页
人民版九年级思想品德全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4页
人民版九年级思想品德全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民版九年级思想品德全册教案.docx

《人民版九年级思想品德全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民版九年级思想品德全册教案.docx(1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民版九年级思想品德全册教案.docx

人民版九年级思想品德全册教案

教学内容

课题名称

地球村的形成

学科

政治

总课时数

3

版本名称

人民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

年级

九年级

册次

全册

单元章节名称

第一单元第一课

页码

第2——5页

教学分析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从人类的居住大环境-----地球入手,简述地球概况,随之从科技发展和国际交往的密切程度出发,人类似乎居住在茫茫宇宙中队一个小村落-------.同时展开讲述了地球村的形成原因。

教学目标

1、了解地球概况和人类概况,准确定位自己的生活环境。

2、学习掌握地球“变小”的原因,从交通工具、通信方式、网络建设以及电脑的升级换代方面,但是从根本上还是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教学重点

1、地球村的形成原因

教学难点

1、中学生如何面对网络

2、对比古今通信方式,分析他们的优缺点

 

教学准备

教具学具

补充材料

地球仪、长城挂图、文学作品《论语》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

学生活动

预设

设计意图

执教者个

性化调整

 

二、讲授新课

 

三、小结

 

四、课堂练习

 

一、新课导入

我们学习过地理知识,那么今天我们再次一起来看我手中的地球仪,找同学说出对地球概况的一些基本认识,我们了解了地球是宇宙中唯一有生命的庞大星球,那么是不是地球上的人们都比较遥远难以交往呢?

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地球村的形成”

1、展示地球仪

2、提出问题,让同学回答

 

3、教师总结学生回答,简要讲述地球概况,从感性角度对地球予以认识

 

4、让同学读课本P4—P5阅读两则材料,思考“天涯若比邻”的真正含义

提出问题:

你在学习和生活中如何使用网络?

电脑、网络对现代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2、让同学来分别展示小组的讨论成果,并适当的加以点评

一开始上课就把学生的热情拉回到课堂

 

分组讨论:

地球“变小“的原因

 

同学感悟:

1)随着现代科学的迅速发展,地球在人们的感觉中变小了,各国之间虽然距离遥远,但犹如近邻

2)通过网络,人们可以与世界上的其他地方便捷交往

学生两人一小组,任选一题进行讨论并汇报讨论结果:

A、交通工具的迅速发展,人类的行进速度大大提高

B、通信(讯)技术的更新换代,网络技术的全面运用和电脑的升级及普及

C.经济全球化增加了商品交流的机会缩短了人们消费需求的距离

根本上是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从旧的知识入手,逐步引入到新的教学内容中

 

通过激烈讨论,每个同学在自己的小组展示自己的观点,避免部分同学因性格内向不敢在全班发言的弊端。

积极讨论,锻炼思考问题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板书设计

地球村的形成

1.地球村的形成原因

2.地球村形成后对各国的影响

3.电脑、网络在当今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内容

课题名称

村里的生活很不错

学科

政治

总课时数

3

版本名称

人民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

年级

九年级

册次

全册

单元章节名称

第一单元第一课

页码

第6——11页

 

教学分析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从人类的居住大环境-----地球入手,一分为二的分析了地球村的美好生活和地球村的烦恼(资源问题/南北问题/文化问题/环境问题),最后让同学为世界居民提出号召和建议.

教学目标

1、明确网络给学习、生活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改变

2、了解各国互相交往的优点及带来的巨大变化

教学重点

村里的美好生活(经济、文化)

教学难点

经济全球化及中国如何应对(相关政策、时事资料)

 

教学准备

教具学具

补充材料

地球仪、著名人物挂图

教学流程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

学生活动

预设

设计意图

执教者个

性化调整

一、新课导入

地球村一旦形成以后,就如同我们当前的每个村落一样,面临着生活的问题,地球村的生活怎么样呢?

我们今天来看它带给村民美好的生活

二、讲授新课

 

三、小结

 

四、课堂练习

1、可以寻找一下歌曲,如一些奥运会等大型世界活动中曾采用过的音乐或者歌曲

 

活动一:

阅读教材P6的两则材料,思考下面问题:

1、你认为当今世界各国人民频繁往来的原因是什么?

2、人际范围的交往扩大产生哪些影响

活动二:

填表(P8)

思考两个问题:

选择外国商品的原因以及中国产品走向世界的主要原因

二、展示挂图、物品(中国)并让同学讲述自己了解的世界其他国家的代表人物和事物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但是全球化不应该导致文化的单一,而应该是更加繁荣趋向多元化发展

认真聆听,学会欣赏

 

学生快速看资料,并思考刚才的问题

 

从产品质量、价格、售后服务、品牌效应方面陈述答案

 

学生说出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人物和事物;谈谈自己了解的其他国家的代表事物和人物

激发他们的热情,对地球村的生活充满渴望

 

能通过材料,培养语言资料的概况能力并适当的加以发挥

 

客观看待我国在经济方面的国情,并培养民族自豪感

 

有利于弘扬传统文化,并扩大同学们的知识视野

 

板书设计

村里的生活很不错

1、邻里交往很方便

经济全球化

2、互通有无好处多

多元的世界文化和灿烂的中华文化

教学内容

课题名称

村里烦恼也不少

学科

政治

总课时数

3

版本名称

人民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

年级

九年级

册次

全册

单元章节名称

第一单元第一课

页码

第12——14页

 

教学分析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分析了地球村的烦恼(资源问题/南北问题/文化问题/环境问题),最后让同学为世界居民提出号召和建议.

教学目标

1、客观看待人类当前遇到的难题和困惑,从资源问题、环境问题、文化问题、南北问题分析

人类自己为了生活更美好”地球村”更文明,同学分组通过查2、阅资料提出合理建议

教学重点

如何解决地球村的烦恼

教学难点

地球村形成后对每个国家及个人的影响

 

教学准备

教具学具

补充材料

地球仪、长城挂图、文学作品(《论语》最好)、著名人物挂图

教学流程

第三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

学生活动

预设

设计意图

执教者个

性化调整

一、新课导入

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既然在上节课我们了解了地球村的美好生活,那难免的一些烦恼和问题我们也要客观看待,今天共同探讨地球村的烦恼

二、讲授新课

 

三、小结

 

四、课堂练习

1、播放我国或者世界的最近几年的自然灾害(气候变化方面)

 

一、资源问题

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为了资源,不同国家和民族发生了冲突

讲述:

我国资源的现状:

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相对短缺、严峻)

 

当前我国政府解决的方案就是: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搞好节能减排工作和发展循环经济

二、环境问题

因为工业化进程大加快,全球工业生产带来的废弃物和污染物排放严重超标

 

三、文化多元会造成同一问题的不同看法以及分歧,讲述刮痧等事情在外国人眼里的认识

四、南北问题

地球村形成了,但是并非象我们想象的那么美好,发展中国家面临着更大的考验

五、问题的激化――战争

 

地球村的生活既充满希望和机遇,但也充满了危机和挑战

仔细看视频,思考视频反映了当前地球上存在哪些问题

 

列举:

人类为了争夺资源而引起的冲突(两伊战争、海湾战争、南非战争等)

 

思考:

我国被称为“地大物博”,但是现在也面临资源问题,我国资源短缺的原因有哪些?

当今政府的解决方案是什么?

 

活动:

看教材P13并思考相关问题;

讨论:

我国环境问题的表现有哪些?

我国为解决环境问题采取了哪些战略?

怎么对待文化差异?

如何防止文化迷失现象的发生?

 

学生结合世界历史知识谈自己的感受

 

以一次战争为例,具体说明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危害。

从视频的角度引发同学的思路,给以直观的认识

 

培养对珍惜资源的感情

 

联系时事,培养对生活的观察能力

 

学会尊重别国文化,保护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地球村的形成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文化这部分也可以单独进行一课时,或者结合第二课时里面的文化方面的单独组合

 

板书设计

村里的烦恼也不少

1、资源问题

2、环境问题

3、文化问题

4、南北问题

5、战争的危害

教学内容

课题名称

中国的声音很响亮

学科

政治

总课时数

1

版本名称

人民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

年级

九年级

册次

全册

单元章节名称

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一框

页码

第19-20页

教学分析

教材分析

此节课通过新旧中国的对比,使学生感受到中国以充满自信和富有原则性的声音,得到了国际社会的理解、响应和支持。

教学目标

通过相关时事材料的列举、讨论,使学生对中国的国际形象、重要地位产生感性认识,从而树立全球观念。

教学重点

中国的声音响彻世界各地

教学难点

国际社会关注中国的声音

 

教学准备

教具学具

补充材料

制作“弱国无外交”、“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表现”材料板

 

教学流程

第1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

学生活动

预设

设计意图

执教者个

性化调整

一、新课导入

1、师:

展示“材料板”。

同学们,展示的材料说明什么?

2、指导学生朗读P19“导语”

3、师:

当今中国以充满自信和富有原则性走向世界。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中国的声音很响亮”。

朗读课文导语

 

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置身于一个讲原则、负责任、守承诺的大国风范中。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

学生活动

预设

设计意图

执教者个

性化调整

二、讲授新课

中国的声音很响亮

4、师:

引导学生阅读P19的二、三自然段。

5、师引导学生思考:

①新中国为何能发出响亮的声音?

②中国的声音为何受到国际社会的认同?

阅读P20材料1~3,并根据内容思考和回答二个问题。

通过阅读材料,思考问题的形式,让学生感受到中国的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发出的声音富有正义。

三、小结

6、师总结:

新中国在经济、科技和军事上取得了巨大成就大国地位日益提升,发出的富有正义和建设意义的声音,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同。

小组讨论:

感悟中国的声音很响亮和中国的大国风范。

通过讨论总结,使学生看得到一个中国是一个讲原则、负责任、守承诺的大国。

四、课堂练习

P20“想一想”

板书设计

综合国力(领土、资源、经济、军事、外

中交等实力)

国中国的声音响彻世界各地原则立场(求和平、谋发展、负责任等表

的现)

很富有正义

响国际社会关注中国的声音

亮坚持原则

教学内容

课题名称

中国的大国地位

学科

政治

总课时数

1

版本名称

人民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

年级

九年级

册次

全册

单元章节名称

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二框

页码

第21-26页

教学分析

教材分析

第二框《中国的大国地位》是对第一框进一步说明,从中国“是最大的发展国家”、“是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