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高二第五册第三单元第十课《过秦论》同步练习A卷2.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51266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11.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语文高二第五册第三单元第十课《过秦论》同步练习A卷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教版语文高二第五册第三单元第十课《过秦论》同步练习A卷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教版语文高二第五册第三单元第十课《过秦论》同步练习A卷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人教版语文高二第五册第三单元第十课《过秦论》同步练习A卷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人教版语文高二第五册第三单元第十课《过秦论》同步练习A卷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语文高二第五册第三单元第十课《过秦论》同步练习A卷2.docx

《人教版语文高二第五册第三单元第十课《过秦论》同步练习A卷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语文高二第五册第三单元第十课《过秦论》同步练习A卷2.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语文高二第五册第三单元第十课《过秦论》同步练习A卷2.docx

人教版语文高二第五册第三单元第十课《过秦论》同步练习A卷2

人教版语文高二第五册第三单元第十课《过秦论》同步练习A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选择题(共15题;共31分)

1.(2分)(2018高一上·金华月考)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隽永(juàn) 坍圮(qǐ)  灼热(zhuó) 扶弱济困(jì):

    

B.炫耀(xuàn)    肆意(sì)  嘈杂(cáo)    蝉蜕(tuì)    

C.掺酒(chān)    譬如(pì)  熨帖(yùn)  蹑手蹑脚(niè)    

D.窗槛(jiàn)     唠叨(láo)  砖砌(qì)    为国者(wèi)    

2.(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约从离衡    

B.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C.蹑足行伍之间    

D.陈利兵而谁何    

3.(2分)对下列各句划线字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天下云集响应 ②外连衡而斗诸侯 ③却匈奴七百余里 ④履至尊而制六合 ⑤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⑥序八州而朝同列 ⑦囊括四海

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①⑦/②⑥/③④/⑤    

C.①⑦/②③④⑤/⑥    

D.①⑦/②③⑥/④/⑤    

4.(2分)下列短语中都含有通假字的一组是()

①合从缔交 ②流血漂橹 ③孝公既没 ④振长策而御宇内 ⑤而崛起阡陌之中 ⑥蹑足行伍之间 ⑦天下云合而响应 ⑧百有余年矣 ⑨序八州而朝同列 ⑩锄耰棘矜

A.①③⑧    

B.①②⑤⑧    

C.①③④⑨    

D.⑥⑦⑧⑩    

5.(2分)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拱手:

两手在胸前相抱。

形容毫不费力气。

西河:

黄河以西。

古代的“河”专指黄河。

B.伏尸百万,流血漂橹伏:

倒下,指在战场上被打死的人。

橹:

大盾牌。

C.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山东:

崤山以东、秦以外的东方诸国。

山,指崤山。

亡:

逃跑,逃亡。

D.天下云合而响应,赢粮而景从赢:

担负。

景:

通“影”,影子,这里是名词作状语,像影子一样。

6.(2分)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

B.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C.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内立法度,务耕织

D.振长策而御宇内因遗策

7.(2分)读《过秦论》,选出对“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句中加线词的运用解释正确

的一种()

A.句中加线词的意义都不一样,体现了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B.加线词的意义都不一样,体现了作者语汇丰富。

C.加线词的意义都一样,体现了作者语汇丰富。

D.加线词的意义都一样,体现了作者用词富于变化,避免雷同,读来无呆板之感。

8.(2分)下列句中"而"的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序八州而朝同列。

    

B.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C.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D.素无亡失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9.(2分)下列对课文中语句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

”(王实甫《西厢记》)——此句看似平易但含情极深。

日夕薄暮,本是当归之时,而今却挥袂远别,人何以堪!

一个“古”字,不但平添了许多苍凉,而且把别离的凄苦之情推及古今,意味深远。

B.“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庄子《逍遥游》)——庄子用浅水不能漂浮大舟的比喻,暗示大鹏鸟的高飞是需要条件的,也没能做到真正的逍遥。

C.“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司马迁《报任安书》)——司马迁认为自己有贪生恶死的“私心”,如果平庸地死了,自己的文章就不可能在后世显露,他为此感到遗憾和痛苦。

D.“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王羲之《兰亭集序》)——作者认为庄子“一死生”、“齐彭殇”的思想实为虚妄之词,这在崇尚玄学、老庄思想的东晋时代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10.(2分)下列各项中不全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约从离衡合从缔交    

B.制其弊    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C.陈利兵而谁何倔起阡陌之中    

D.赢粮而景从    百有余年    

11.(2分)对下列名词状语的分类、用法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席卷天下        ②云集响应          ③船载以入        ④西举巴蜀

⑤内立法度        ⑥斗折蛇行          ⑦日积月累        ⑧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⑨良庖岁更刀      ⑩舟行适临汝

A.①②⑥⑩句表比喻,讲成“像……那样”    

B.④⑤句表处所,译为“在……”    

C.⑦⑨是时间名词作状语,译为“日日”、“月月”、“每年”    

D.③表工具,译为“用……”    

12.(2分)下面是课文中出现的人物和作者的称谓,分类的标准不一致的一项是()

A.司马谏议杜工部 贾太傅韩退之    

B.欧阳文忠范文正 左忠毅王忠肃     

C.王临川韩昌黎 柳柳州贾长沙     

D.诸葛孔明苏子瞻 方望溪李太白    

13.(2分)下列句子的翻译,选出正确项()

①振长策而御宇内。

②敲扑而鞭笞天下。

A.①用武力来统治各国。

②用残酷的刑罚来奴役天下百姓。

B.①举起长鞭奴役天下百姓。

②用残酷的刑罚来奴役天下百姓。

C.①举起长鞭奴役天下百姓。

②拿着敲和扑这些刑具来鞭打天下百姓。

D.①用武力来统治各国。

②拿着敲和扑这些刑具来鞭打天下百姓。

14.(2分)下列加线词语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蒙故业,因遗策(前代的策略)  因利乘便(因为)    

B.合从缔交相与为一(一体)  奋六世之余烈(余威)    

C.追亡逐北(溃败的军队)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揭开)    

D.将数百之众(率领)  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坚固的城)    

15.(3分)下列句子的“而”字,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A.而谁与易之    

B.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    

C.趋而辟之,不得与言    

D.欲洁其身,而乱大伦    

二、填空题(共5题;共17分)

16.(4分)本文是《过秦论》上中下三篇中的上篇,着重叙述________,揭露________,指出“________”是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

作者总结秦王朝的历史教训,意在________,目的是劝汉文帝对人民实行宽松的政策。

17.(6分)贾谊,西汉洛阳人。

著名________、________,最早的________作家之一。

他的政论散文《________》 《________》(也称《治安策》)《________》等,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政治家的远见卓识、积极进取的精神和改革现实的坚决态度。

18.(1分)“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这句话翻译为________。

19.(1分)“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这句话翻译为________。

20.(5分)本文《过秦论》着重叙述________,揭露秦始皇的________,最后指出,“________”是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

作者总结秦王朝覆灭的历史教训,意在________,即从反面说明“牧民之道,务在安之而已”,而“安之”之策莫大于施行仁义,目的是________。

秦王朝的兴亡过程 暴虐无道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借古讽今  劝汉文帝对人民实行宽松的政策。

三、阅读题(共1题;共16分)

21.(16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与宋公子牧仲书

(清)侯方域

某叨受太保先公深知,尝援其难,公子又不以仆为不肖,数下交质以所为文业。

仆窃见郡中自吴徐二三子凋谢之后,近二十年绝无有清才标映如公子者,尝心口叹颂不能置。

今有所欲言,伏惟公子听之。

仆闻之贾子曰:

诸人以太保既薨,有愿公子出而结交天下贵人,一如太保在日,以为克似太保者。

窃谓太保在日,乃天下贵人,皆愿一当以交太保,非太保之交之也。

今论者顾欲公子求而交之,以为克似太保,此不惟不似,而固以相远甚矣。

往郡中贵达子弟,固有然者,然皆以财力自雄,周旋良苦。

今公子善病,体不任衣。

太保清节,仆之所谅未有厚资贻公子也。

所谓财与力者,公子自审能之乎?

破其业以致贫,劳其身以致病,而徒博一交结贵人之名,仆窃为公子不取也。

抑人之所谓克似其先者有道,不可以不辨。

有以卿相之子,世为卿相而不必不辱其先;

有以卿相之子,乃甘为一介之士,而足以光益其袓父者。

若公子不深察其道,即如诸人所云,亦不过仿太保在日存其门户,方幅外似之耳,非谓公子遂真似太保为宰相也。

公子之家昔为宰相今为秀才何可强同顾舍其力之所能可以得其真似而必出于不可得之数以为聊似其外者。

何也?

夫克似之道,在于守道,读书。

公子才气超轶,何施不可?

愿且朝夕自爱调病,病愈之后,以诸人所陈交结之才,多收古今书籍;以交结之力,闭户力学而笃行之。

如此一二十年,亦不必之作太保。

即不然,太保亦必含笑于九泉,决不以公子甘为一介之士,遂以为不克似之也。

某皇恐再拜。

【注】①宋牧仲,即宋荦(1634―1713),清河南商丘人,官至吏部尚书。

诗与王士祯齐名,有《西陂类稿》三十九卷。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体不任衣                    任:

经受。

    

B.仆之所谅未有厚资贻公子也    谅:

相信。

    

C.而足以光益其袓父者          益:

更加。

    

D.闭户力学而笃行之            笃:

忠诚。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公子又不以仆为不肖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    

B.有愿公子出而结交天下贵人   去今之墓而葬焉    

C.抑人之所谓克似其先者有道   臣之辛苦    

D.太保亦必含笑于九泉         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荦似其先人,守道读书。

作者自认为郡中自从吴、徐二、三君去世以后,近二十年来,再也没有象宋荦这样有才气的人了。

作者曾在心中和口头不止一次地赞颂过。

B.许多人认为太保公去世了,希望公子能出面结交天下的贵人,就象太保在世时一样,做一个能象太保的人,作者对此也表示首肯。

C.别人认为宋荦应该象先辈一样,仿照太保公活着时的排场,才算有出息,作者认为这样做只不过是求得表面上相似罢了。

D.本文“悉亊入情,文笔之妙不必言。

”在叙述中,作者以情驭文,叙眷念之情,情笃意深。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徒博一交结贵人之名,仆窃为公子不取也。

②夫克似之道,在于守道,读书。

公子才气超轶,何施不可?

(5)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

公子之家昔为宰相今为秀才何可强同顾舍其力之所能可以得其真似而必出于不可得之数以为聊似其外者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15题;共31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