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专用中考语文高分一轮专题08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训练.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132967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67.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专用中考语文高分一轮专题08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训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江西专用中考语文高分一轮专题08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训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江西专用中考语文高分一轮专题08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训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江西专用中考语文高分一轮专题08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训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江西专用中考语文高分一轮专题08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训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西专用中考语文高分一轮专题08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训练.docx

《江西专用中考语文高分一轮专题08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训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专用中考语文高分一轮专题08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训练.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西专用中考语文高分一轮专题08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训练.docx

江西专用中考语文高分一轮专题08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训练

专题训练(八) 文学类文本阅读

一、[全品原创]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7分)

微小的成就感

我曾经以为自己是全世界最愚笨的人,后来慢慢长大之后,才发现这个世界上对自己无能为力的人如此之多。

“后来你是怎么走出来的?

”有人问。

高三那年,课业极其繁重,翻开任何一页习题都是蒙的,我已然从心里彻底放弃了高考。

只是有一天,数学老师开始从头复习高一的数学。

我心里冒出了一个念头:

既然我什么都学不会,那么高一的数学,以我高三的智商还是都能明白的吧?

虽然我并不知道自己这么想的原因是什么——毕竟,整个高中战场兵荒马乱,而我却停下来研究一匹马的长相……

很多事情越着急越混乱,反而是彻底放弃之后,心里宁静了。

数学老师每天复习一个小节,于是我就把那个小节的习题用各种方法解决掉,无论多晚。

就在别人纷纷为高考冲刺的时候,我把所有的注意力花在了高一的数学上。

就这么坚持了一两个星期之后,到了数学的小节考试。

满分100分,我破天荒地得了90分,那是我第一次靠自己的能力解决了如此多考试上的问题。

虽然同学和老师也曾怀疑我作弊,但只有我自己心里清楚,被怀疑作弊也是一种肯定,不是吗?

此后的数学测试,每当小节考试,我的成绩就不错,一到月考我的成绩就倒数。

但我知道自己似乎和之前变得不一样了,因为此前的我做任何事情都没有成就感,不知道自己的付出能得到什么,而现在我已经知道了,我能把数学的小节考试做得不错,证明再多给一些时间,也许自己是可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之后的我,敢向老师提问,敢和同学交流,敢在其他科目上相信自己。

高三那年的我,带着这一点火光,吸足了氧气,一路燃烧,终于考上了大学。

后来进了社会,开始北漂,也常会对眼前的生活与未来感到困惑。

大事干不成,我便会埋头寻找任何地方的微小成就感。

一封回得很及时的邮件,一段不错的颁奖盛典的主持人开幕词,最好的盒饭供应商,让节目变得不太一样的环节设置……每一点小小的改变都在提醒我:

自己的工作是有意义的,当越来越多有意义的事情连成一片的时候,你总会被机会看见的。

每个人都有对人生无能为力的时候,这时不妨停止自责,去找你能够得到的,哪怕最微小的成就感,爱护它,让它帮你重新点燃对未来的理解。

(选自《哲思》2018年第5期)

1.请你在文中的横线上写一段话,表现微小的成就感给“我”的鼓励。

(60字左右)(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学校的《文苑》杂志正在征集作品,下设《美文美语》《情感天地》《小事蕴理》《写法指津》栏目。

请将《微小的成就感》一文推荐到其中一个你认为适合的栏目,并写一段推荐语。

写作提示:

①围绕栏目特点;②结合文章内容;③不少于100字。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全品原创]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5分)

用我的一辈子去画你

①在荷兰乌得勒支的每一个清晨,总有一位白发苍苍的白胡子爷爷,骑着自行车在小镇的路上慢慢穿行。

这时候,所有看到他的人都会微笑起来,小朋友也会跟在他的身后奔跑,并且快乐地呼喊着他的名字:

“米菲兔爷爷,米菲兔爷爷……”

②他就是米菲兔之父——荷兰国家级艺术大师迪克·布鲁纳。

然而在2016年的冬天过后,这一幕永远消失了……2017年2月17日,迪克·布鲁纳在睡梦中安然逝世,享年89岁。

消息传来,无数的米菲粉丝们黯然,荷兰首相也发来哀悼词,他的去世是荷兰的也是世界的一大损失!

③迪克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商人之家,父亲经营着荷兰最大的出版社。

因为是家里的长子,迪克的父母希望他日后可以继承家族产业,参与出版社的管理和经营。

对于喜爱画画的迪克来说,父母给他选择的这条继承之路让他非常抗拒。

在他的心里,画画已经成为生命中一个坚如磐石的信念,他不仅热爱,而且愿意投入一生去坚持!

迪克的这种态度,让父母大为恼火,为了让迪克死心,他们以断绝经济来源为威胁,并强制把他送到伦敦、巴黎等地学习出版专业。

④什么事情都不可能改变迪克学习画画的决心。

出国学习的那段时间,他一有机会就溜到美术馆和博物馆去看名家的画作,一待就是一整天。

为了学习一种画画的技法,他经常不吃不喝反复模仿。

二战爆发以后,迪克被迫中断学业,回到荷兰,迪克家的出版社也暂停营业。

这段时间是迪克最快乐的时间,没有人再强迫他做讨厌的出版工作了,他开始潜心钻研绘画。

迪克没有老师,就自己看书学习;不懂光线阴影,就找来大量图片自己揣摩。

心里想到什么,就立刻画下来,不满意就一张一张重头来过。

伦布兰特和梵·高的画集被他翻了无数次……他的坚持终于打动了家里长辈,1951年,父亲答应了他放弃继承家业的请求,并送他去阿姆斯特丹一所艺术学校系统学习绘画。

迪克实现了童年以来的最大梦想,高兴得无以复加。

从此,他对绘画的热情越来越浓厚,并逐渐摸索出自己独到的极简绘画风格。

⑤1955年的一个假期,迪克和年幼的孩子们在海滩边见到一只小兔子旁若无人地狂奔,他不由得想起了幼时家里的那只兔子,这触动了迪克的创作灵感。

于是当晚在睡觉前,他给孩子们讲了一个小兔子的故事。

为了更加生动,他亲手把故事画了出来。

兔子的颜色也使用了最简单的红、黄、蓝三原色,因为简单的色彩能让孩子们更清晰地感受到故事的温度。

果真,这个故事和图片受到孩子们的热烈欢迎,故事中的小兔子也成为后来热销全球的童话书主角米菲。

⑥米菲兔看似简单,却投注了迪克极大的心血。

在迪克心里,没有多余线条的作品,才能给孩子们最好的视觉感受。

因此每次他都会先画出素描草稿,再将多余的线条删除,直到再无一条多余的线条为止。

在画米菲哭的时候,他也是先画三四滴眼泪,然后删去一滴,第二天再删去一滴,最后只留下一滴眼泪,经过删减过的眼泪,在迪克心里才是最悲伤的那滴眼泪。

为了完成一个十二页的画稿,迪克经常要淘汰几百张的废稿。

在一次采访中,记者谈到废稿的数量,迪克用手比画了一个大约10厘米的厚度。

即使如此,迪克也从来没有想过放弃,相反他把自己的全部感情融入到了画册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画就坚持了50年。

⑦如今,米菲兔已被翻译成50多种语言,在世界各地售出超过85万张画作,并与众多品牌和设计师合作,给全世界的孩子们带来了快乐!

⑧迪克虽然去世了,然而他用一生去坚持梦想的精神却鼓舞着每一个人。

1.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有什么作用?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根据对文章的理解,用议论的表达方式为本文续写一个结尾。

(50字左右)(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2018·宿迁改编]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3分)

炊烟是乡村的水墨画

刘世河

①描写故乡的文章,出镜率最高的莫过于“魂牵梦绕”这四个字了,而能体现出这四个字的景象,非家乡的炊烟莫属。

②“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身居都市已久,我曾一度对陶渊明笔下的“归园田居”十分向往,如今人到中年才如梦初醒,其实我的童年和少年时光就是在这样一个如诗如画的地方度过的。

③我的老家在鲁北平原,村东一条小河蜿蜒而过。

过河不远便是高高隆起的沙土岗子,岗子上的白杨树枝繁叶茂,一到夏天便绿树浓荫,成了我们这帮孩子玩耍的天堂。

有时候玩累了,我就坐在岗顶上静静地望着小村,努力在那些模样都差不多的院落中寻找自己的家。

④起初总是眼花缭乱,后来望着望着就有了经验:

看炊烟。

父亲患有胃病,医生叮嘱要三分治七分养,吃饭须有规律,还得是热乎饭,不管多忙,一日三餐母亲都会准时生火做饭,所以村里升起的第一缕炊烟多半就是我们家的。

⑤母亲常说:

“这炊烟就是咱庄户人家灶台上开出的花,花一开就有饭香,日日有饭香就是好日子。

”彼时年幼,对母亲的话一知半解,在意的只是制造炊烟的灶台上母亲又做了什么好吃的饭。

正所谓,饥望炊烟眼欲穿,一心只想肚儿圆。

⑥炊烟还是小村的晨钟暮鼓,每天都传递着村人们晨起晚息的信息。

⑦早晨的炊烟风轻云淡,就像天边薄薄的晨曦,轻灵疏朗,昭示着庄稼人早饭的简单,熬一锅小米粥或玉米糊糊,几个馒头就着一碟小咸菜就齐了。

吃罢早饭,上学的上学,上班的上班,下田的下田,农家新一天的生活便拉开了序幕。

⑧午间的炊烟是庄稼人匆忙的步履。

不同于早饭的是,午饭虽然简单,但一定要吃得硬实扛饿。

因此,午间的炊烟往往急速升起,瞬息消逝,一如庄稼人忙秋忙夏时脚不沾地的身影。

⑨傍晚的炊烟是最美的,也最能体现农家生活的细致与温馨。

晚饭是全家人的聚餐,也是庄稼人一天当中最悠闲的时候。

庄稼人有个小习惯,就是越闲越吃,所以晚饭自然丰盛些。

如若恰巧那天家里有喜事,更会杀鸡烧肉以示庆贺。

乡下人干活是急性子,但吃饭蛮讲究,尤其懂得“想要肉更香,工夫必须长”的道理,小火慢炖,肉烂汤浓。

因此,傍晚的炊烟是细水长流,从黄昏一直摇曳到夜幕降临。

⑩炊烟如此缭绕生动,古诗词中自然少不了它的倩影。

“乱云剩带炊烟去,野

水闲将日影来”是辛弃疾笔下的炊烟;“渔市孤烟袅寒碧,水村残叶舞愁红”则出自柳永笔端。

⑪写炊烟最多的当属陆游。

“岭谷高低明野火,村墟远近起炊烟”和“遥望炊烟疑可憩,试从行路问村名”都是他的。

可见放翁对田园袅袅飘逸的炊烟有多喜爱。

后来又读到陆游“雾敛芦村落照红,雨余渔舍炊烟湿”的句子,禁不住疑惑,炊烟怎么会是湿的呢?

⑫直到离家多年后,有一回在梦里又见故乡炊烟,醒来后却一枕清泪,才终于有悟。

原来炊烟是和思念缠绕在一起的,泪眼看炊烟,又怎么会不是湿的呢!

又想起母亲当年对炊烟的比喻,突然觉得母亲就是一个十足的诗人。

而在我的眼里,炊烟不但是庄稼人灶台上开出的花,它自由舒展,浓淡随意,更像是一幅黑白交织的水墨画,氤氲在乡村的上空,画中的奇妙意境只有看懂它的人才能体会得到。

⑬而且这幅画的色调永远都是暖的,因为它的作者是母亲。

(选自《文苑·经典美文》2018年第3期,有删改)

1.请你概括一天中三个不同时段炊烟的特征。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列语句,任选一题作答。

(6分)

(1)炊烟还是小村的晨钟暮鼓,每天都传递着村人们晨起晚息的信息。

(从修辞的角度加以赏析,50字左右)(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原来炊烟是和思念缠绕在一起的,泪眼看炊烟,又怎么会不是湿的呢!

(赏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不少于100字)(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最后一段内涵丰富,请联系全文写一段赏析性文字。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2018·北京模拟改编]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4分)

向暖而生,向心而栖

米丽宏

①北方的伏天,阳光猛烈,如烤如炙,雨也急骤,一下起来就瓢泼倾盆。

伏天的光阴也显得很慷慨,凌晨四点,枕头上已洒满米白的日光,晚上八点,天色还不肯退去。

这么长的日脚,连花儿都开累了吧?

②在这种天气里开得起劲儿的花有两种,水上的荷花和陆上的葵花。

荷花如翩翩仙子,散发着耀眼的光芒。

葵花像痴心女侠,在山坡高地仰着笑脸,乐呵呵地守望着。

小时候,我总觉得葵花是一种很傻的花,在那么酷烈的阳光下,还傻呵呵地仰着脸追着太阳跑,不怕灼伤自己吗?

它的脾气还挺犟。

有一次,我踮着脚尖拽它的花盘,它暂时把头低了一低,我的手一松,那花盘又弹了上去,一副笃定忘我、专注向上的神态,眼里只有太阳。

③后来,我留心观察它。

丝绸一样的花瓣不仅没被灼伤,还嫩汪汪,像浸了水。

那么酷烈的阳光,对它而言却宛如琼浆,是一种必不可少的营养,或许是因为太阳是葵花的信仰。

④小时候,三伏天放暑假,我们小孩子可舍不得在家里避暑。

田间、山林全是我们的天然游乐园。

在野外玩耍的间隙,声喧渐渐平息,山林的寂静让我们有了短暂的沉默。

沉默中,我们望向山脚下的葵花地,唯有它们在阳光下发出高亢的呐喊,让我们感到无比的震撼。

万绿丛中夹杂着它们明晃晃的金色,把伏天的单调色彩一下子调匀了。

⑤再大一些的时候,我看过一次月下的葵花。

它们齐齐低着头,好似在看脚下的土地,也像在用心体察月光是怎样充盈了露珠的梦境,它们那样温顺、安然、娴静。

然而,当第一缕日光从东山口投射过来时,葵花被瞬间叫醒,它们齐整整地抬起头,向着太阳,好像小学生向着讲台上的老师脆生脆气地问候“老师好”!

它们用早晨新鲜的阳光洗漱,用露珠抹脸,如果有小风飕飕地吹过,葵花就轻轻咳嗽,像是为了清理掉身体里的残梦。

它们在极短的时间内调动起全身心的热情,让水分瞬间充盈了枝干、茎叶,像是又一次焕发了青春。

⑥看到葵花,我才相信这世间是有着虔诚和专注这两种正能量的。

葵花将这两种力量汇聚在自己身上,然后全部寄托给太阳,一种叫作信仰的东西,带它们去往诗和远方。

诗是高贵、纯粹的,远方是豁达、悠远的。

因为信仰,葵花不萎靡,不颓废,时刻昂扬,时刻虔敬。

它们用尽浑身的力气去迎接最暴烈的阳光,让精神获得了最纯粹的沐浴和润泽。

⑦也许在我们认为炎阳下的炙烤苦不堪言时,葵花却很享受,很过瘾。

它们每吸收一寸日光,生命就比上一刻又精彩了一些,饱满了一些。

所以,它们不会像世人那样去诅咒烈烈的炎阳,而是凭借一种坚定的支撑,将生命提升到一个又一个新的高度。

(选文有删改)

文章最后一段中“坚定的支撑”指的是什么?

并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理由。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改编]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7分)

致信儿子

麦 家

儿子:

当你看到这封信时,你已在我万里之外,我则在你地球的另一端。

地球很大,我们太小了,但我们不甘于小,我们要超过地球,所以你出发了。

这是一次蓄谋已久的远行,为了这一天,我们都用了十八年的时间做准备;这也是你命中注定的一次远行,有了这一天,你的人生才可能走得更远。

我没有到过费城,但可以想象,那边的月亮会比杭州的大,或者小;那边的楼房一定也是钢筋水泥造的;那边的街弄照样是人来车往的;那边的人虽然肤色相貌跟我们有别,但心照样是要疼痛的,情照样是要圆缺的,生活照样是有苦有乐、喜忧参半的。

世界很大,却是大同小异。

也许最不同的是你,你从此没有了免费的厨师、采购员、保洁员、闹钟、司机、心理医生,你的父母变成了一封信、一部手机、一份思念,今后一切你都要自己操心操劳,饿了要自己下厨,乏累了要自己放松,流泪了要自己擦干,生病了要自己去寻医生。

这下,你是那么的不一样,你成了自己的父亲、母亲、长辈。

这一天是那么的神奇,仿佛你一下就长大了。

但这只是仿佛,不是真实。

真实的你只是在长大的路上,如果不是吉星高照,这条路必定是漫长坎坷的。

我爱你,真想变作一颗吉星,高悬在你头顶,帮你化掉风雨,让风和日丽一直伴你前行。

但这是不可能的,即便可能,对不起,儿子,我也不会这么做。

为什么?

因为我爱你,因为那样的话,你的人生必定是空洞的、苍白的、弱小的,至多不过是缸里的鱼、盆里的花、挂着铃铛叮当响的宠物。

这样的话我会感到羞愧,因为你真正失败了。

你可以失败,但决不能这样失败,竟然是被太阳晒死的,是被海水咸死的,是被寒风冻死的。

作为男人,这也许是莫大的耻和辱!

好了,就让风雨与你同舟吧,就让荆棘陪你前行吧。

既然有风雨,有荆棘,风雨中不免夹着雷电,荆棘中不免埋着陷阱,作为父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