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四生物安全.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124005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3.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四生物安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专题四生物安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专题四生物安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专题四生物安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专题四生物安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题四生物安全.docx

《专题四生物安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四生物安全.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专题四生物安全.docx

专题四生物安全

专题四生物安全单元测试

A卷

一、选择题(共50分)

1.下列哪项明显体现出了转基因生物引发的食物安全问题()

A.转基因猪的细胞中含有人的生长激素基因,因而猪的生长速度快,个体大

B.转基因大米中含有B一胡萝卜素,营养丰富,产量高

C.转基因植物合成的某些新蛋白质,引起个别人过敏

D.让转基因牛为人类生产凝血因子,并在牛奶中提取

2.转基因抗虫棉可以有效地用于棉铃虫的防治。

在大田中种植转基因抗虫棉的同时,间隔种植少量非转基因的棉花或其他作物,供棉铃虫取食。

下列说法中,不属于这种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尽量不使棉铃虫向适应抗虫棉这一自然选择方向进化

B.减缓棉铃虫抗性基因频率增加的速率

C.维持棉田物种多样性

D.弱化抗虫棉作为环境因素的作用

3.转基因植物可能引起营养成分发生改变的根据是()

A.部分DNA发生了重组

B.某一基因可以控制合成不同的蛋白质

C.重组DNA控制一种蛋白质的合成

D.有些基因足以使植物体内某些代谢途径发生变化,这可能会导致转基因农作物营养成分的改变

4.下列有关克隆人的说法,错误的是()

A.克隆人是一种无性生殖方式

B.克隆人证明了人体细胞细胞核具有全能性

C.在现有克隆技术条件下,成功率为100%

D.中国政府禁止生殖性克隆人

5.下列选项是科学家对自身克隆结果的预测及理由,其中正确的是()

A.克隆产物是科学家,因为克隆是形成完全一样的产品

B.克隆产物是普通人,因为科学知识是后天获得的。

而非遗传

C.只能克隆部分器官,不可能克隆完整的人,因为克隆技术有限

D.克隆产物与该科学家完全一样,因为遗传物质完全来自科学家

6.中国是哪一年加入《禁止生物武器公约》的()

A.1972年B.1975年

C.1984年D.1998年

7.有人说“有致病基因也不一定患病”,下列哪项是该说法的证据()

①杂合子内的隐性致病基因②有的患者基因正常,仅仅是基因表达的蛋白质在加工或修饰过程中出现错误③人类的多基因遗传病,既与基因有关,又与环境和生活习惯有关④人类对基因结构及基因间相互作用尚缺乏足够的认识

A.①B.①③

C.①②③D.①③④

8.利用造血干细胞治疗疾病,主要是利用了造血干细胞的什么特性()

A.高度分化的特性

B.无分裂能力

C.完全未分化的特性

D.仍保留有分裂能力

9.提供骨髓中造血干细胞并不会对试管婴儿造成损伤,其原因是()

A.骨髓造血干细胞可以无限再生

B.骨髓造血干细胞完成功能后不再发挥作用

C.骨髓造血干细胞具有再生能力,捐献后可刺激骨髓加速造血

D.骨髓造血干细胞已高度分化

10.植入前胚胎遗传学诊断技术是在常规试管婴儿技术的基础上.将受精后3天分裂为6~8个细胞的早期胚胎,用显微操作法取1~2个卵裂球-利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或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进行单细胞诊断后筛选出正常、无遗传疾病的胚胎植入宫腔。

使这些夫妇获得正常健康的孩子。

针对上述技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植入前,可以通过诊断筛选出无遗传疾病的胚胎植入母体子宫

B.针对某些有特殊疾病的夫妇,可以筛选出无遗传疾病的男胎植入母体子宫

C.针对某些有特殊疾病的夫妇,可以筛选无遗传疾病的女胎植入母体子宫

D.该技术是为了不生出患病孩子,因此无需考虑性别

11.关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评价应做到多环节。

下面哪些属于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的环节()

①转基因农作物的研究②转基因农作物的农田试种

③转基因农作物的大面积种植④转基因食品的商品化

A.①②B.①②③

C.②③D.①②③④

12.有人认为转基因生物有可能成为“入侵的外来物种”,威胁生态系统中其他生物的生存。

他的依据是()

A.转入的外源基因有可能与感染转基因生物的某些细菌杂交,形成新的病原体

B.转基因植物的抗除草剂基因,有可能通过花粉传播而进入杂草中,使杂草成为“超级杂草”

C.科学家赋予了转基因生物某些特殊性状,增强了它们在该地区生存条件下的竞争能力

D.转基因植物花粉传播的距离有限,只能在种植区以内繁殖

13.有人说:

“转基因生物所转移的只是一两种自然界中已经存在的外源基因,它并不会改变生物原有的分类地位,充其量只能说是具有某种新特征的同一物种。

”上述说法中是否是“同一物种”,关键应该看转基因生物与原来的生物是否具有()

A.生殖能力B.地理隔离

C.生殖隔离D.能否杂交

14.设计试管婴儿利用了下列哪些技术手段()

①体外受精技术②胚胎移植技术③植入前胚胎遗传学诊断技术

④克隆技术⑤转基因技术

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②③④D.①②④

15.下列关于基因检测疾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可以用测定基因表达产物一一蛋白质的方法达到基因检测的目的

B.生物芯片的广泛使用,使基因及其表达产物的检测更加快速简便

C.基因检测疾病带来的负面影响主要是基因歧视

D.基因检测疾病时.一次只能检测~种疾病,十分麻烦

16.炭疽杆菌作为生物武器之一,能引起人患炭疽病。

美国“9·11”事件后的炭疽事件中,散布的主要是炭疽芽孢,该芽孢产生于微生物群体生长的哪一时期()

A.调整期B.对数期

C.稳定期D.衰亡期

17.下列关于转基因生物的研究.哪些属于限制条件()

①重组DNA的转移限制在遗传上具有特定缺陷的生物上

②对于大肠杆菌作为转基因受体的菌株,限定必须使用在37~C人体体温下死亡的菌株③外源DNA不能产生对人体有毒害或过敏的蛋白质

A.②③B.②

C.①D.①②③

18.如果转基因植物的花粉中含有毒蛋白.将引起的安全性问题应包括()

①生物安全②环境安全③食物安全④伦理道德问题

A.①②③B.①②

C.②③D.①②③④

19.下列哪项不是中国政府的态度()

A.禁止生殖性克隆人

B.不反对治疗性克隆

C.禁止设计试管婴儿

D.允许利用试管婴儿技术治疗不孕不育问题

20.下列做法不符合伦理道德观念的是()

A.基因检测疾病

B.为生男孩而设计试管婴儿

C.捐献骨髓而治病救人

D.人类基因组计划

21.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包括()

A.食物安全B.生物安全

C.环境安全D.以上三项都是

22.2002年,我国农业部颁布了《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要求对转基因生物产品及其加工品加贴标注。

其目的是()

A.警告消费者,不要随意购买

B.维护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C.告诉消费者,可放心购买

D.无任何实际意义

23.在进行骨髓移植时,要选择型号匹配的,其目的是()

A.避免免疫排斥反应

B.防止其他杂物侵入

C.保证骨髓移植过程顺利进行

D.同型比异型移植过程方便

24.关于转基因生物安全性问题,中国政府出台较早的法规是()

A.《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

B.《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办法》

C.《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及其衍生技术规范》

D.《禁止生物武器公约》

25.严重冲击婚姻、家庭和两性关系等伦理道德观念的技术是()

A.基因检测

B.设计试管婴儿性别

C.克隆人

D.植入前胚胎遗传学诊断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关于克隆技术,人们众说纷纭。

但客观地评价,克隆技术有它积极的意义,但使用不当,也会引发社会性伦理问题。

试根据你所掌握的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克隆技术的大体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出两点以上克隆的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克隆人会引发哪些社会伦理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生物的安全性问题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导致产生安全性争论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根据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大量实验数据表明转Bt植物除含有Bt杀虫蛋白质外,与传统植物在营养物质含量等方面具有实质等同性。

试验证明Bt杀虫毒素对哺乳动物没有伤害,因为哺乳动物肠道细胞表面无Bt晶体蛋白受体,且Bt晶体蛋白前体在昆虫肠道碱性条件下才能转变成有杀虫活性的毒蛋白,而哺乳动物肠道呈酸性,不存在转变条件。

Bt基因是从苏云金芽孢杆菌细胞内提取的Bt毒蛋白基因,它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对棉铃虫有较强的抗性。

(1)材料中所指的实质等同性是什么?

(2)请指出转Bt植物推广的好处。

(至少两项)

(3)转Bt植物合成的Bt晶体蛋白前体能杀伤昆虫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4)Bt毒蛋白基因与棉花细胞内基因的最大区别是什么?

(5)从苏云金芽孢杆菌中提取Bt基因的常用方法是什么?

最常用的工具酶是什么?

29.根据以下资料回答问题:

白血病是一种常见的造血组织肿瘤性疾病。

该病是由于造血干细胞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不能正常地完成分化,而是变成了不受机体控制的、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

这种细胞在骨髓中堆积,使造血干细胞的分化增殖受阻。

另据报道,近年来儿童中白血病患者人数有上升的趋势。

而北京儿童医院的一份调查显示,最近就诊的白血病儿童患者,90%的家庭曾进行过豪华装修。

(1)这种变异的细胞我们称之为_____________,其特点是_____________。

(2)以家庭装修为例,试说明造血干细胞产生这种变异的诱因是_____________(两例)。

(3)目前治疗白血病的较好方法是进行_____________移植,移植时应使供者的_____________与受者的一半以上保持一致,否则会引起_____________反应而使移植失败。

(4)欲获得型号完全一致的器官或组织,患者的父母应求助于_____________技术,并做_____________诊断。

A卷

1.C2.C3.D4.C5.B6.C7.B8.D9.ClO.D11.D12.C13.A14.B15.D16.C17.D18.A19.C20.B21.D22.B23A24.B25.C

26.

(1)

(2)拯救濒危物种,保护生物多样性;克隆器官,用于器官移植;培育优良家畜等(3)冲击了现有的婚姻、家庭和两性关系等传统的伦理道理观念;人为地制造在心理上和社会地位上都不健全的人等。

27.食物安全生物安全环境安全科学家对基因的结构、基因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基因的调控机制等都了解得相当有限;再加上转移的基因虽然功能已知,但不少是异种生物的基因;同时由于外源基因插入宿主基因组的部位往往是随机的

28.

(1)转基因农作物中某些重要成分没有发生改变,与天然品种“没有差别”。

(2)减少农药的使用,减轻环境污染,减少对农田中有益昆虫的危害。

(3)昆虫肠道内含Bt晶体蛋白受体,且Bt晶体蛋白前体在昆虫肠道碱性条件下才能转变成杀虫活性的毒蛋白。

(4)Bt基因为原核基因,编码区是连续的。

(5)鸟枪法(或散弹射击法)。

限制性内切酶。

29.

(1)癌细胞无限增殖、形态发生改变、容易扩散和转移

(2)化学致癌物质苯、甲醛;辐射

(3)骨髓HLA免疫排斥(4)设计试管婴儿植入前胚胎遗传学

B卷

一、选择题(共50分)

1.下列哪项不是基因检测技术的应用()

A.侦查罪犯B.预防遗传病

C.基因诊断遗传病D.体外受精技术

2.引发伦理问题的生物技术主要包括()

①克隆人②设计试管婴儿③基因身份证④转基因生物

A.①②B.①②③

C.①②③④D.④

3.中国政府的“四不原则”是针对哪项技术来讲的()

A.克隆人B.设计试管婴儿

C.转基因动物D.基因组计划

4.1970年3位生物学家——Temin,Mizufani及Balti—more发现了与原来的中心法则不同的情况。

即某些致癌病毒中有一种反转录酶,有了这种酶,RNA就可以作为模板而合成DNA(cDNA)。

致癌RNA病毒就利用这种酶形成DNA,而形成的DNA再以转录的方式产生病毒RNA。

这些DNA在寄主细胞中被整合到染色体的DNA中,结果细胞不仅合成自身的蛋白质,同时还合成病毒特异的某些蛋白质,这就造成了细胞的恶性转化。

上述材料解释了()

A.遗传信息由DNA流向RNA的原因

B.遗传信息由DNA流向蛋白质的原因

C.致癌DNA病毒造成恶性转化的原因

D.致癌RNA病毒造成恶性转化的原因

5.中国科学家成功地把人的抗病毒干扰素基因“嫁接”到烟草的DNA分子上,可使烟草获得抗病毒的能力,形成转基因产品。

人的基因之所以能接到植物体内去,原因是()

A.科学家的技术高超

B.酶的作用强烈

C.人与植物的DNA结构及组成相同

D.都是单链DNA

6.基因检测对下列哪种疾病适合()

A.家族性黑蒙痴呆病B.非遗传性夜盲症

C.流感D.伤寒

7.下列关于生物安全性问题的叙述,错误的是()

A.食物安全是指公众担心转基因生物会产生出毒性蛋白或过敏蛋白

B.生物安全是指担心转基因生物一定影响生物的多样性

C.环境安全是指转基因生物可能对环境造成新污染或破坏

D.生物的安全问题主要包括食物安全、环境安全和生物安全三个方面

8.设计试管婴儿所引发的主要问题是()

A.不适合的胚胎的处理问题

B.将此技术用于设计婴儿性别等

C.植入前胚胎遗传学的诊断技术问题

D.设计试管婴儿的审批问题

9.纳米科技是跨世纪新科技,将激光束的宽度聚焦到纳米级范围内,可修复人体已损坏的器官,对DNA分子进行超微型基因修复。

使至今尚令人无奈的癌症、遗传性疾病彻底根除。

对DNA的修复属于()

A.基因重组B.基因互换

C.基因突变D.染色体变异

lO.基因工程培育的“工程菌”通过发酵工程生产的产品有()

①石油②人生长激素③紫草素④聚乙二醇⑤胰岛素⑥重组乙肝疫苗

A.①③⑥B.②⑤⑥

C.③⑤⑥D.②③⑤

11.实验测定链霉菌对3种细菌的抗菌效应,用3种细菌在事先准备好的琼脂平板上画3条等长的平行线(3条线均与图中的链霉菌带接触),将平板置于37~C条件下培养3天,结果如图4—2所示,从实验结果看,以下关于链霉菌的哪一叙述是不正确的()

A.它能阻止结核菌的生长

B.它对结核菌比对霍乱菌更有效

C.它对伤寒菌比结核菌效果差

D.它可以治疗伤寒病人

12.流行于夏季的霍乱传染病,发病急骤,先泻后吐呈喷射性呕吐,早期无腹痛、体温不高。

除对患者给予相应药物治疗外,还应特别注意补充()

A.水和K+B.水

C.水和Na+D.水和Na+、K+

13.“二蟋英”“口蹄疫”“疯牛病”“艾滋病”是全世界十分关注的几个问题,以下四种说法中错误的是()

A.口蹄疫疾病是由口蹄疫病毒感染有蹄类动物(如猪、牛、鹿等)的高传染性疾病,而使人致病的机会极少

B.1999年比利时爆发的“二口恶英”食品污染事件,是一种病毒引起的污染

C.艾滋病病毒能破坏人体免疫系统,最终使人失去免疫能力而致命

D.疯牛病是疯牛病毒感染牛引起脑病变而致的疾病(BSE),人类食用BSE疯牛制成的食品,会感染脑病变的雅克氏病

14.下列与儿童龋齿有关的微生物是()

A.霉菌B.醋酸杆菌

C.乳酸菌D.酵母菌

15.1982年,美国科学家将人的生长激素基因转移到了小鼠的体内,得到了超级小鼠,此转基因技术的受体细胞是()

A.卵细胞B.去核卵细胞

C.受精卵细胞D.乳腺上皮细胞

16.将重组DNA导入细菌细胞内的过程一般称为()

A.细胞工程

B.酶工程

C.微生物工程或发酵工程

D.遗传工程或基因工程

17.中国青年科学家陈大炬,成功地把人的抗病毒干扰基因“嫁接”到烟草的DNA分子上,从而使烟草获得了抗病毒的能力。

下列与此实验相关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A.“嫁接”的成功说明人和烟草共有一套遗传密码

B.“嫁接”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两者DNA分子的构成物质相同

C.“嫁接”到烟草中的人的抗病毒干扰基因将不能再自我复制,

D.“嫁接”后的烟草将会产生抗病毒干扰素

18.下列关于“转基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外源基因插入宿主基因组的部位往往是随机的

B.被转移的基因是功能已知的基因,人们对它们研究得已经相当透彻,绝对不会引起安全性问题

C.在“转基因”的过程中,必然用到工具酶

D.转基因技术成果,进入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特别是在医药和农业生产上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19.下列哪些是转基因生物引起食物安全的证据()

A.世界上数以亿计的人口食用转基因农作物

B.转基因生物合成的营养物质与天然品种没有差别

C.转基因生物合成的某些蛋白质可能对某些人造成过敏反应

D.转基因产品经过了多环节、严谨的安全性评价

20.关于下列两个观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导入转基因生物的外源基因有可能与感染基因生物的某些细菌杂交

②由于存在生殖隔离,转基因植物很难与其他植物杂交

A.观点①正确,已有例子出现

B.观点②正确,符合进化论的观点

C.两种观点都不正确

D.两种观点都有科学依据

2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转基因生物有可能危及环境安全

B.转基因生物绝对不会引起生物安全问题

C.转基因生物有可能造成食品安全问题

D.转基因生物带来的安全性问题主要包括食物安全、环境安全、生物安全

22.学习了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以后,针对他人的不同见解,你的正确做法是()

A.坚决反对一方,赞成另一方

B.不参与讨论

C.保持中立

D.分析每种观点的科学性,理性地看待问题,趋利避害

23.克隆人如果真的来到人间,你的态度是()

A.鄙视

B.欢迎

C.不关心

D.对于克隆产物人来讲不应与正常人有区别,但对于生殖性克隆这种做法持反对意见

24.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克隆是一种无性繁殖

B.试管婴儿属于克隆

C.克隆利用动物细胞核的全能性

D.试管婴儿技术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负面影响

25.利用重组基因技术制造的全新致病菌比一般的生物武器的危害性大,其原因是()

①人类从来没有接触过这种致病菌②无药可医

③只有某种易感基因的民族容易感染,而施放国的人却不易感染

A.①B.②

C.②③D.①②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请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棉铃虫是一种严重危害棉花的害虫。

我国科学家发现一种生活在棉铃虫消化道内的苏云金芽孢杆菌能分泌一种毒蛋白使棉铃虫致死,而此毒蛋白对人畜无害。

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我国已将该毒蛋白基因移入棉株细胞内并实现成功表达。

由于棉铃虫吃了这种转基因棉花的植株后就会死亡,所以该棉花新品种在1998年推广后,已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1)害虫在喷洒农药进行化学防治后抗药性增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

(2)毒蛋白对人畜无害,但能使棉铃虫致死,从蛋白质的特性看,蛋白质具有_____________性。

(3)“转基因抗虫棉”抵抗害虫的遗传信息表达过程可以表示为_____________。

(4)“转基因抗虫棉”的抗虫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类型中的_____________。

(5)该项科技成果在环境保护上的重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

(6)科学家预言,此种“转基因抗虫棉”独立种植若干代以后,也将出现不抗虫的植株,此种现象来源于_____________。

(7)题中“毒蛋白基因转入棉花植株内并实现成功表达”中的“成功表达”含义是指_____________。

(8)与杂交育种、诱变育种相比,通过基因工程培育新品种的主要优点是_____________。

(9)在培育“转基因抗虫棉”的基因操作中,所用的基因的“剪刀”是_____________,基因的“针线”是_____________,基因的“运载工具”是_____________。

(10)转基因技术有利有弊,请各举一例加以说明:

有利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害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2001年11月25日,美国马萨诸塞州的先进细胞技术公司(ACT)向全世界宣布,他们已经成功地克隆出了人类早期胚胎。

ACT公司表示,他们的研究目的不是为了克隆人,而是为了获得治疗性的人类胚胎干细胞。

他们还声称一旦治疗性克隆获得成功,就可以利用克隆胚胎所得到的全能性胚胎干细胞诱导培养成各种目标器官的细胞,甚至细胞和器官的整体,来修复或更换人类各种受损组织、器官,造福于人类。

治疗性克隆就是将病人体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去核的卵细胞内,经过一定的处理使其发育到囊胚,再利用囊胚的内细胞群(囊胚腔内一侧的细胞群),在体外进行诱导分化培育出遗传特征与病人完全吻合的细胞、组织或器官,如皮肤、软骨、心脏、肝脏等,再向提供体细胞的病人移植这些细胞、组织或器官,从而达到治病的目的。

(1)科学实验证实,提取囊胚的内细胞群细胞,在体外培养能诱导它们分化成各种类型的细胞,如胰岛细胞、神经元、心肌细胞等,由此说明囊胚的内细胞群是一种_____________细胞。

(2)胚胎干细胞在一定条件刺激下,通过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可形成特定组织和器官的细胞。

(3)你认为研究治疗性克隆有什么意义?

28.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如果你随便去问一个美国人,知不知道他每天所吃的食品中大概有多少是转基因产品,他多半回答不上来。

许多美国人不仅不知道转基因是怎么回事,更对自己每天的食品中都含有60%--80%的转基因成分一无所知。

“虽然很多美国人并不知道他们每天都在吃转基因食品,也没有对这种食品产生太多的担心,但科学家们却在近年来对转基因食品可能带给人类健康和环境方面的风险,表示出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担忧。

在这种压力下,FDA(联邦食品及药品管理局)开始讨论给含有转基因成分的食品加上特殊的标签或说明,以便警示。

(1)你认为转基因食品安全吗?

(2)转基因食品有哪些优缺点?

29.请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科技日报讯诞生于武汉的快速生长转基因鲤鱼,可能成为世界上第一种走出实验室,实现商品化的转基因动物。

在位于江夏区的中试基地,记者看到了两种转基因鱼:

一种是带有草鱼生长激素基因的转基因鲤鱼F,代,与普通鲤鱼不同的是,它的背部高高隆起,肌肉十分发达;另一种是具有草鱼生长激素基因的转基因三倍体鲤鱼“吉鲤”,它长得酷似鲫鱼一—在它的基因中,除了两套鲤鱼的染色体外,还多了一套鲫鱼的染色体。

基因改造在它们身上显出巨大威力:

它们的生长速度比普通鲤鱼要快140%以上,它们具备大规模繁育能力,饲养转基因鲤鱼F1和吉鲤,经济效益比普通鲤鱼可分别提高125%和52.11%。

这两种鱼味道都不错,由于蛋白质含量较高,脂肪含量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