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片解说词竹乡人家.docx
《专题片解说词竹乡人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片解说词竹乡人家.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专题片解说词竹乡人家
专题片解说词:
竹乡人家
[片花一------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这里是全国闻名的楠竹之乡,千百年来,这里的人们种竹、用竹,竹是他们生活中最忠实的朋友,今天,竹乡的人民过着什么样的生活呢?
]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
也是咸宁竹乡砍伐楠竹的最佳季节。
这段时间,是张海林一家最忙碌的日子。
张海林居住的地方有一个美丽的名字——星星竹海,因竹子如满天星斗而得名。
这里不仅是咸宁楠竹生长最旺盛的地方,也是楠竹交易最红火的地方,每逢这个季节,全国各地都会有很多竹贩子到这里来运竹。
张海林的小儿子张甫,在城里给一家通信公司做运程监控,眼下,公司比较清闲,加上家里楠竹行情好,父亲的一个电话,把他召回家里砍楠竹了。
在星星竹海,当地竹农编着这样的歌谣:
栽楠竹、盖新房、栽楠竹、娶新娘;这里山多田少,田里的一点粮食,仅仅能够维持自己吃,要换钱,还得靠山上的竹子。
这几年,老张就是靠卖楠竹给两个儿子相继娶上了媳妇,老张觉得非常满足。
(同期声①:
咸宁市咸安区汀泗桥镇竹农张海林)
虽然说父亲对卖竹子的收入比较满意,但对在外面跑了多年,见过一些世面的儿子眼里,这样卖竹子并不划算。
(同期声②:
张海林的儿子张甫)
在咸宁,象张海林一样依靠楠竹为主要生计来源的有近30万户人家。
这里是全国有名的楠竹之乡,拥有楠竹面积147万亩,蓄积量2.2亿株,年产量2000万支,楠竹面积、蓄积量、产量占全省80%,产量居全国第7位。
“风吹竹声暗作雨,山含灏气晚生凉”。
咸宁育竹的历史悠久,传说已有五千年的历史,早在唐代就已是“茂林修竹,郁郁葱葱”了。
刘世凤,土生土长的竹乡人,《咸宁竹文化》一书的主编。
早年在担任宣传部门的领导时,就着手对咸宁楠竹资源和文化进行研究,足迹遍布竹乡的山山水水。
(同期声③:
〈〈咸宁竹文化〉〉主编刘世凤)
在咸宁民间,说到楠竹的由来,有很多美丽的传说,比如龙角生竹、观音赐竹、村姑化竹等等,这些传说给楠竹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传说终归是传说,在这里,有一个平常的庄稼汉,他的名字跟楠竹联系在一起,成了另一段传奇。
这是1985年,原国家主席李先念来咸宁视察时,留下的一张照片,照片上的这位农民叫王治槐,当年,他因为摸索出一套科学育竹的经验而成了竹乡里的风云人物。
今天看来,这栋建在星星竹海半山腰中的房子已经有些破旧了,但在50年前,它曾经是一栋让乡亲们觉得有些神秘的房子,在这里,王治槐曾经接待过多位国家领导人和23个国家的育竹专家。
今天,王治槐老人早已不在人世了,但有关他的故事依然在这里流传。
(同期声4:
王治槐的老伴)
上世纪60年代,王治槐经过多年摸索,总结出一套科学种植楠竹的经验,其中关键是两条,其一为“留四抽六去八”,即留四年前的嫩壮竹,抽砍过密的六年竹,砍去八年的衰老竹;其二为”爷孙不见面、母子不分离”,即出第三代竹就砍去第一代竹,留住繁殖第二代的母竹,给子竹输送营养。
(同期声5:
王治槐的老伴/当地竹农)
80年代,王治槐的育竹经验在全国推广后,促进了全国的楠竹生长。
咸宁的楠竹也开始饮誉全国,走向世界,咸宁“楠竹之乡”的美名由此产生。
王治槐因对咸宁楠竹生产作出了贡献,连续两届被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国外友人称他为“楠竹议员”。
(山歌:
太阳出来照山崖肩扛锄头上山来盼靓竹乡山和水造福子孙千万代)
咸宁竹乡垦山栽竹,过去都要敲山鼓、唱山歌,如今在山村,依然保留着这种习俗。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楠竹很早就进入人类生活之中,成为竹乡人不可缺少的伴侣,从吃、用、穿、住、行都与竹分不开,可谓无竹不成村、无竹不成家,这其中,演绎出一套独具特色的竹乡风俗,在这片土地上生生世世流传。
咸宁竹民俗涵盖生产、婚嫁、年岁、节令、丧葬等方面,咸宁人民赋予竹子平安吉祥、趋福避邪的含义。
比如女子出嫁,新娘的弟弟要送去两根竹帐篙,“楠竹楠竹、一年一竹、年年发育”寓兆新娘能生会育。
婚后生子,娘家要送去竹编摇窝,意在竹子驱邪避灾,小孩易长易大。
(同期6:
《咸宁竹文化》主编刘世凤)
咸宁竹风俗醇厚古朴、源远流长,如同江南清新淡远的山水,看似平常,实有深味,民间把竹子作为言事、喻理、状物、抒情的艺术形象。
比如,“不图今年竹,要图来年笋”,说明处事要着眼长远;“板子南山竹,不打书不熟”,则反映出咸宁人对子女教育的严格。
(同期7:
《咸宁竹文化》主编刘世凤)
(片花二-------晚清时期,这里的竹木加工已形成区域特色,今天,咸宁人民还在探索更有效的良方,使楠竹成为他们脱贫致富、建设小康的支柱产业,特色产业)。
这里是位于107国道边的一个楠竹交易市场,竹农家的竹子大多通过这样的市场运到全国各地。
象这样的市场,在咸宁的一些交通要道随处可见。
(同期8:
山东客商)
随着楠竹交易的红火,在竹乡,出现了一批职业的楠竹经销人,村里人把他们称作“竹经纪”。
他叫余朝阳,是星星竹海里最有名的“竹经纪”之一,过去做过村干部,8年前开始贩竹子。
(同期9:
咸宁市咸安区汀泗桥镇竹经济余朝阳)
在山里人眼里,老罗是个能人,做了8年“竹经纪”,销出去的竹子不知道有多少。
现在,村子里开始有一批人跟着他一起干。
(同期10:
咸宁市咸安区汀泗桥镇竹经济余朝阳)
这条古老的小街叫竹厂街,早年,四乡八里的竹篾匠人把自制的日用竹器运到这里销售,因而形成街名。
如今,这里的竹器交易已不复存在了,但“竹厂街”这个名字,依然保留了下来。
咸宁民间竹篾工匠众多,自制日用竹器早有传统。
晚清时期,九江汉口洋楼下,半是咸宁竹木工。
当时,这里的箩筐、晒簟、竹伞、蒸笼、筛子、簸箕、等产品已形成区域特色。
当地老人说:
一年做到头、一生做到老。
在过去长长的岁月里,古老的竹编曾经是一代代竹乡人生存的重要根基。
[同期11:
咸宁市官塘驿镇竹农叶法清]
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一次性用品、塑料制品的应用,使得许多竹编市场慢慢衰败。
这时候,对于许多竹编艺人来说,原来赖以养家的手艺,在更大程度上,只是他们的一种消遣了。
时代在发展,竹乡的楠竹加工也在发展,原来那种简单的粗加工终有一天要退出山村的记忆。
家住星星竹海山脚下的余宏明原来也是一个篾匠。
他8岁开始练竹器活,编织的竹箩筐、竹篮又实又密,经久耐用。
早年,凭借一手绝活,红遍了四乡八里。
做篾匠行情不好后,余宏明曾经纳闷过一阵子,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发现竹工艺品里面蕴含的生财之道,做了多年篾匠,心灵手巧的他一下子开了窍,如痴如醉投入到竹工艺品的琢磨、制作中去了。
(同期声12:
咸宁市咸安区汀泗桥镇竹农余宏明)
余宏明从来没有做过工艺品,但在山野长大,有一个艺术的心,加上沉稳心细,做出的工艺品倒也古朴雅致,另有一番情趣
(同期声13:
咸宁市咸安区汀泗桥镇竹农余宏明)
余宏明收了两个徒弟,一个是他的远房亲戚,另一个是他的儿子余冬顺。
同城里的热闹繁华相比,乡村生活是清苦寂寞的,余冬顺今年26岁,村里许多年龄和他差不多的年轻人都离开了山村,到外面闯世界挣钱去了。
余冬顺留在了村里,每天安安静静地盘弄他的竹工艺品。
(同期声14:
余宏明的儿子余冬顺)
余宏明父子做的竹工艺品是星星竹海旅游景区里的畅销货。
在竹乡,有许多象余宏明一样的篾匠,他们主动适应市场的变化,不断提高竹器加工水平和编织工艺,慢慢由编织日用品走向精致的竹编工艺之路。
这些竹编艺人经过巧妙的艺术构思,设计出各种鸟兽虫鱼等工艺品,实用而不失精巧,古朴中透着浓郁的文化气息,给人一种返朴归真的感觉。
众多的竹工艺品从这里走向全国各地,有的还出口到了国外。
青青的竹子在竹乡人灵巧的手中变成了金子。
和余宏明一样,家住咸宁另一个楠竹产区——随阳竹海里的陈新华沈春英夫妇也是生产竹工艺品的。
不一样的是,他们是引进现代激光加工技术进行有规模的企业生产。
这也是今天咸宁竹木加工的主要模式。
早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人们将竹劈片为简,串编成册作为书籍,象形汉字中的“册”即由此而来。
而今天,沈春英夫妇用激光技术生产的仿古竹简融现代科技与古今文化于一体,展露出古朴、典雅的气质,是现代人观赏、收藏、馈赠的佳品,也使竹乡的楠竹展现出更悠远的韵味。
沈春英的爱人原来生产竹筷、竹椅等产品,引进激光技术后,可以说找到了一条靠竹发家的捷径。
(同期声15咸宁市兴达竹木制品厂经理沈春英)
目前,沈春英的公司常年有60多名员工,年消耗楠竹10万多根,利润达400多万元。
他们用剩余材料烧出的竹炭,也是市场上的俏销货,今年还获得湖北省第二届林博会新产品奖。
沈春英夫妻俩的道路可以说代表了咸宁竹产业发展的趋势。
在过去,咸宁的楠竹加工多为手工操作,规模小、品种少、粗加工多、精加工少,效益较低。
最近几年,咸宁市在发展竹产业中,注重开发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的精深加工。
一批批楠竹加工骨干企业相继建成投产,使楠竹加工步入机械化流水线作业阶段,竹类加工技术不断翻新,加工产品日渐增多。
而这,仅仅还只是一个美好的开端。
竹乡人还在探索更有效的良方,使咸宁的楠竹成为他们脱贫致富、改善生态,建设小康的支柱产业。
(同期16:
《咸宁竹文化》主编刘世凤)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里是竹的世界、竹的海洋,风吹竹涌,风止竹静,从古到今,这一棵棵楠竹滋养了这里众多的生灵,在带领竹乡人民走向小康社会中,这一棵棵楠竹还将展示出更加迷人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