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实践研究》课题实验报告.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101214 上传时间:2022-10-0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1.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实践研究》课题实验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实践研究》课题实验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实践研究》课题实验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实践研究》课题实验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实践研究》课题实验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实践研究》课题实验报告.docx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实践研究》课题实验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实践研究》课题实验报告.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实践研究》课题实验报告.docx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实践研究》课题实验报告

西簧乡小课题组

一、问题的提出

联合国有个调查,各国人读书的习惯犹太人最高,平均每人每年读书65本,而中国人国民读书率近5年持续走低,平均每人每年只有0.41本。

5年前,中小学生每人每年借阅图书大约10本,而现在还不足1本。

这实在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因为人的素质就是在这样一个过程中静悄悄发生变化。

当然,最根本的还是学校的读书,因为一个人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是在学校养成的,而学校的读书,属语文科最为需要,因为语文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为了学生一生发展奠定宽厚的文化根基,为学生人文素质的形成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然而,我校地处尤溪城郊,又是一所新办学校,学生大多来源于普通居民家庭,街面库区移民,菜农多,个体户多,移民多,这些家庭缺少基本的读书氛围,很多学生的父母几乎每夜都在电视前或者搓麻将,打扑克中度过,学生自然是课外阅读量少,知识面过于封闭、狭窄、单一,习作上常是畏难情绪重,且内容单调、干巴,无真情实感。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学校根据新课程理念和学生发展的需要,结合本校实际,几经周密论证,确立了“学生课外阅读研究”课题,由阮绍书校长领头向市教科所申报。

得到市教科所的鼎力关爱,被确定为市级重点课题后,便有了广大语文教师的积极参与,群策群力,认真实施。

所谓的学生课外阅读,就是指学生在课外的各种子独立阅读活动。

它是课外语文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通、最经常的形式,是课堂阅读的继续与扩展,是阅读能力的训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其实,从本质上说,一切的语文改革都应当指向大量阅读,因为只有当学生的阅读量上去了,语言积累才能成为现实,只有具备了丰厚的语言文字积累,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才有基础。

二、理论依据

1、新基础教育倡导者朱永新教授说:

“读书不但可以提升个人精神生命的质量,而且对于民族和国家具有特殊意义,因为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

世界上那些生命力强大的民族,几乎都是热爱阅读的民族,善于阅读的民族。

2、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这样一段意味深长的话:

“学校里可能什么都足够多,但如果没有为人的全面发展及其丰富的精神生活所需的书,或如果不热爱书和冷淡地对待书,这不算是学校;相反,学校里可能许多东西都缺乏,许多方面都可能是不足的,简陋的,但如果有永远为我们打开世界之窗的书,这就是学校了。

"

3、吕淑湘先生曾经说过:

“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说是收益于课外。

4、《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课外阅读就是最经常、直接的语文实践,是改善和丰富学生精神营养结构的最佳手段。

三、实验目的

本实验以中外教育专家对读书的认识论和先进的课改理念及《语文课程标准》为指导,以山东烟台双轨教学经验为借鉴,积极探索小学低、中、高年级语文学生课外阅读的科学途径和方法,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能在阅读的过程中自主选择方法,自主吸收,加工信息,获得主体感受,有效地弥补课内阅读的不足,形成综合的语文能力并以阅读促进写作,以达到课外阅读不是“课外”,而是语文训练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实验目的,让阅读成为学生生活中的一种常态。

四、实验内容

学生的年龄特点,个体差异和阅读能力决定了他们的阅读取向,因而各学段课外阅读内容和程度应该有梯度,由简单到复杂,由浅显到深奥。

据此,我们分低、中、高三个学段确定课外阅读内容。

低学段(1—2年级)

1、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以带拼音的辅助读物为主。

2、诵读儿歌、童谣、谚语和浅近的古诗。

诵读方法一一课一儿歌、一日一成语、两日一谚语、三日一古诗、一周一接龙、一周一故事、一周一生活记录、一月一手写报、一月一好书。

3、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谚语和格言警句。

4、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中学段(3T年级)

1、阅读纪实性作品。

2、诵读优秀诗文、名人名言和国学名篇。

诵读方法——一课一名言、一日一名段、两日一古诗、一周一摘录、一周一故事、一周两日记,两周一好书、一月一手写报、一月一读书笔记。

3、积累读物中的优美词语和精彩句段。

4、背诵优秀诗文和国学名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高学段(5—6年级)

1、阅读说明性、叙事性文章和古典及中外现代文学作品、有关电子读物。

2、诵读优秀诗词、现当代散文。

诵读方法——一课一名句、一日一诵读、三日一古诗、一周一美文、一周一好书、一周两习作,一月一交流、一月一手写报。

3、分类积累在读书中,网络里搜集到的信息。

4、背诵优秀诗文和国学名篇7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五、实验方法

1、实验对象为本校一至六年级全体学生。

2、语文教研组全体教师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课外阅读计划,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定期总结。

3、采用调查、统计、问卷、分析的方法,及时微调节器、改进、充实、完善课题实施工作。

4、倡导师生同读、亲子共读,与学生(子女)在阅读中一起成长,让阅读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

六、实验步骤

1、成立机构,加强领导

接到市教科所课题立项通知后,我校积极筹备,分别成立以阮绍书校长为组长的课题领导小组和以县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室张旺主任为领衔的课题指导小组,全面负责课题的组织、管理、指导、协调、检查、考评等项工作,为课题的全面实施提供了有力保证。

2、建章立制,规范开题

为了保证课题实验的顺利实施,学校制定了《尤溪县第二实验小学课题研究制度》,共有课题组长负责制度、课题工作规范制度、课题成员研究制度、课题管理例会制度、课题实验挂钩制度、课题资料归档制度等六项,挂钩制度就是指学校将课题实验实施工作与校《教师年度考评办法实施方案》挂钩,要求负责课题实施的语文组要围绕市教研所《教育课题一般资料》提出的三类十九项内容和本校的课题《实施方案》狠抓落实,对年级、班级实验教师要根据所下达的任务和完成情况给以百分制计分,列入学校教师年度考核积分。

2004年秋,我校于本校多媒休教室成功举办了既隆重又规范的尤溪县第二实验小学市级重点课题“学生课外阅读研究”开课论证会,县教师进修学校赖仕洲副校长、张旺主任亲临大会指导并作重要讲话,校全体领导班子成员、语文教师参加会议。

大会进行了课题中心指导组宣读课题、课题专家级成员宣布具体的实验教师、课题负责人宣读开题论证书、课题代表人讲话、课题专家点评、课题领导讲话等六项议程。

校长兼课题负责人阮绍书在会上就课题实验背景、教师应有的新观念、确保课题实施等方面作了精彩发言。

3、制定方案、科学实施

课题组主研人员张金华、林碧华、吴晓华等在课题组负责人阮绍书的精心指导下,经过依据理论、结合本校、几经上下、几番探讨、几次易稿,最后确定《尤溪县第二实验小学市级重点课题“学生课外阅读研究”实施方案》为了便于实施,我们从以下几方面展开具体操作。

(1)优化环境,营造氛围

优化读书环境:

课题实施伊始,我们就确定“我读书、我成长、我快乐”为主题口号,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提高文化素养,促进全面发展。

充分利用校园每一处学生经过的地方,将“读书的学生最美丽,读书的孩子最可爱”“你今天阅读了吗?

阅读让师生精神起来”“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让课外阅读在我校成为一种时尚”,这样一些富有哲理的语言书写在校园的醒目位置上,给人以强烈的精神暗示和书香伴我行,阅读激励我成长的自豪感。

有的班级还在绿化区上连一草一木都配上“股有读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等各种相关诗句,同时,学校倡导学生做到晨间交流读、午间休闲读、睡前放松读,整个学校形成浓郁的书香气息。

营造读书氛围:

为了配合课外阅读实验的有效实施,学校将阳台、走廓更新为浅蓝色的基调,给人以理智冷静的感觉;在操场中心对称塑立两块以瓷砖“两图”和“三个面向”图案的大型壁画,壁画顶部是一个象征希望的大鹏展翅;从大门至教学楼前的水泥大道两旁变成花团锦簇的小花园,散发着大自然的魅力;教学楼各层大厅的玻璃橱窗和黑板报传播的经典文化,时常吸引家长、师生立足诵读;各班级独具匠心的图书橱营造出一个温馨的读书氛围......这个浓浓的书香校园,悄悄地使学校的有限空间发挥出了无限的育人功能。

(2)创造条件,促进阅读

要想让每位教师都鼓励学生读书,每个家长都支持学生读书,每个学生都热爱读书。

学校就必须重视读书的软硬建设。

我校的做法是:

一是投入资金一万余元加强学校图书室、阅览室、班级图书橱的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建设,为课题实施,学生课外阅读服务。

校图书室、阅览室一批适合学生阅读的新书、新报刊搬上书架,并将有保存价值的图书制作成电子文档,建立书刊总括登录,图书室实行半开架借阅为主,阅览室实行全方位开放,并大幅度降低师生图书期刊遗失的赔偿金额,让有限的图书,报刊发挥更大的作用;学校还将电子阅览室与学生电脑室合二为一,让学生利用网络阅读经典名著;同时为了便于管理,校教导处每学期均及时排出班集体图书借还时间安排表,由各班级的图书管理员按时借还。

校图书管理员也能根据学校教育教学教研工作的需要广泛采集国内外相关图书资料,为师生提供书刊报资料信息和推荐课外读物。

二是各班级图书橱采用学生轮流带好书的方式,一个月一换,整个班级像图书广场似的,下课了,休息的时候,大家都可以到这个广场来阅读,晚上回家也可以把图书带回去看,班级的图书橱成了最能牵动同学们的地方。

三是力争取得家庭支持配合,下决心让每个学生从小就建个小书架,每一个学生都要有一部分自己最喜欢的书。

四是建立新的管理制度,把每周的两节作文课排成“自由读写”课,并允许学生在早读或自习时,既朗读所教课文,也可翻阅课外读物,保证每月第一周有一节的课外阅读指导、每周一早读课学生的即兴演讲和每天课前3分钟学生口语交际训练的落实。

这样学校从资金上倾斜、管理上到位、时间上保证,为学生广泛而大量地课外阅读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3)介绍方法,指导阅读

为了更好地将学生课外阅读落实到实处,让学生不但爱读,而且会读,学校倡导师生同读、亲子共读。

教师读书不仅是学生读书的前题,而是整个教育的前题。

师生同读是培养学生读书兴趣的诸多做法中最朴素、最有效的一条,为此要求教师与学生同背诗书、同读经典、同学名著、同编报纸、同作摘记。

父母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且要亲身力行,就能大力激发孩子的读书兴趣。

我校在家长会发出“构建书香家庭”倡议书,建议家长与孩子同逛书店、同读好书、周背诗词、同时交流,同心沟通。

在此基础上要求教师每月一节课外阅读指导,要向学生介绍些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

如选读法、浏览法、精读法、摘读法、自读法等,并向学生上些好书推介课、阅读指导课、佳作欣赏课、阅读交流课、集体阅读课、读书笔记辅导课等。

(4)开展活动,推动阅读

学生课外阅读有趣味是前提、有方法是基础,而坚持下来、发扬下去是关键。

为此,学校有计划、有步骤地或全校或年段或班级围绕课外阅读开展“三市”(临时书市、跳蚤书市、图书超市)、“三会”(故事会、佳作欣赏会、读书心得会)、“三赛”(速读赛、朗诵赛、读书知识竞赛)、“三展评”(读书笔记展评、日记展评、手抄报展评)等学生所喜爱的活动。

实验进行到第二阶段(第二学年)在以上活动开展的基础上,学校课题组允许高年段(5、6年级)开展富有创意的读书活动。

结果设计的活动异彩纷呈、超过预计、超乎想象,令人刮目相看,有力地推动了课外阅读活动的开展,并给中低年段起了示范榜样的作用。

如:

(一)班的好书推荐会(学生读了好书想推荐给小伙伴,可以召开推荐会推荐新书,交流读书感受。

好书推荐会为学生筑起了一道防火墙,过滤掉了一些不适合学生阅读的作品,培养了学生对读书的选择能力;荐书的演讲还提高了学生当众说话的能力)。

(二)班的图书插图比赛(让学生拿起笔来为图书插图,要把图插好,就必须先把书读好,这其实是一个读书比赛)。

(一)班的班级图书银行(规定所有同学都要向这个特殊“银行”“存款”。

当然“银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