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简讯.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117243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29.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简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教学简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教学简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教学简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教学简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学简讯.docx

《教学简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简讯.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学简讯.docx

教学简讯

教学简讯

第11期

浙江万里学院教务部编2007年4月

目录

人才培养

△“浙江省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讨会”在我校召开

△坚持以生为本提高教学质量——“学生学习支持中心”深受好评

△政府搭建平台推进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

教学动态

△我校今年计划招收本科生5350人

△我校本学年“挑战杯”参赛作品选拔结果揭晓

△2007年春季计算机等级考试顺利结束

学院信息

△以生为本,共建和谐教育——法学院“学生学习支持分中心”正式挂牌运行

△中国人民大学孙久文教授来法学院讲学

△德国Jena大学BerndLuckas教授和IGV研究所OttoPulz教授应邀来我校访问

△“浙江省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讨会部分专家

莅临生物与环境学院参观考察

△加强课程建设,完善公选课体系

△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开展科技英文写作与交流活动

人才培养

“浙江省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讨会”在我校召开

经过充分酝酿和为期三个多月的精心筹备,4月27日至28日“浙江省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讨会”在我校举行,全省20余所本科院校、10余所独立学院的80多位代表参加了会议,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展开研讨和交流。

27日上午,在图书馆报告厅举行了开幕式。

会议由省高等教育学会副理事长、宁波大学校长聂秋华教授主持,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处长宋毅、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沈敏光、宁波市教育局局长黄士力到会讲话。

党委书记、执行校长陈厥祥在欢迎词中介绍了学校转制以来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艰辛探索和工作成效。

他认为,本次研讨会的召开必将有助于全面推进高等教育质量工程建设、必将有助于深入贯彻日前召开的全省高教工作会议精神、必将有助于激发各高校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同时倡议:

地方本科院校进一步加强协作,能建立自己的协作性组织,在省厅和高教学会的统领下形成建立定期专题研讨机制,如有可能搭建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合作论坛平台。

省教育厅副厅长沈敏光在会上指出,本次会议以大众化阶段“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为交流和探讨的主题,具有很强的时代感和现实针对性,是省高教工作会议之后的一次重要会议,非常必要和及时。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每一个层次的高校都应办出自己的特色和优势。

他表示,今后省教育厅将把更多的精力和财力投入到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的普通高校,特别是要在分类建设思想的指导下采取措施,引导这些高校突出教学中心地位。

他指出,我校始终非常重视教学工作,注意探索和培育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创新教学方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宁波市教育局局长黄士力向代表们介绍了宁波高等教育发展的历程和取得的成绩。

他指出,培养应用型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要求,在大众化阶段高校要树立多元化的人才观念。

还特别提到,我校将办学体制的先发优势不断转化为办学实力优势和人才培养优势,是宁波市高等教育发展的典型代表。

教育部高教司处长宋毅在全面分析我国高等教育整体情况的基础上,强调了教育部“质量工程”的内涵与目标。

他指出,应用型人才培养首先要改变应用型人才是低层次教育的观念;要建立与企业联系的机制,教师要走进企业,校长也要走进企业;要改变学术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建立起“双师型”的师资队伍结构;他强调,“双师型”师资队伍是从结构上来考虑,应建立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支师资队伍,而不是要求一个教师既有高深的理论水平,又有很强的实践能力。

会上,副校长钱国英作了“以能力培养为核心,锤炼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主题报告。

她指出,由于受高等教育人数的增加,高校不可能都去培养精英人才,培养规格的多元化是高等教育大发展之所迫,强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之所求。

她介绍了我校以能力培养为核心,“面向社会,一核心双符合三体系四平台”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项目化训练和合作式学习等教学方法与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评价机制的构建等方面的探索与成效。

与会代表认为,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富有成效,值得借鉴。

会后,代表们参观了部分学院的专业实验室、阳光大厅和学生学习支持中心,他们对我校“以生为本”的办学理念、全程性全方位育人模式、先进的硬件设施和优美的校园环境赞不绝口。

27日下午,宁波诺丁汉大学、南京工程学院、浙江科技学院、绍兴文理学院和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等五所院校作了专题报告,就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展开交流。

28日上午,全省20余所本科院校和10余所独立学院的代表分两组进行了小组讨论,进一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问题进行了讨论。

高教处副处长雷炜在总结本次会议时强调,高校教学改革要转变观念,提高教学质量,增强高校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能力;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培养应用型人才。

雷处长认为,本次会议进一步强化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明确了应用型人才培养是提高本科院校竞争力行之有效的措施,确立了强化实践能力培养是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指出了普通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与高职高专的区别。

并表示,本次会议主题明确、重点突出、意义重大,相信会在全省本科院校教学改革中产生一定的影响。

(教务部)

 

坚持以生为本提高教学质量

——“学生学习支持中心”深受好评

为保证全体学生的成长、成人和成才,提高整体教学质量,落实“以生为本”的办学理念,推进全程性、全方位育人模式,我校于上学期末筹备建立“学生学习支持中心”,并经过了试运行阶段,于本学期初正式开放。

这是继学生“阳光大厅”后又一为学生服务的窗口。

4月27日,“浙江省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讨会”在我校举行,全省20余所本科院校、10余所独立学院的80多位代表参观“学生学习支持中心”后,赞不绝口,认为这是“以生为本”的办学理念的直接体现。

党委书记、执行校长陈厥祥在“学生学习支持中心”成立时谈到,这是学校教学理念转变的重要体现,学习效果的好坏主要由学校来承担,更多应从教的方面去找问题。

为进一步深化内涵建设,提高办学水平,学校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教学模式和评价方式、开展大学生学科竞赛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改革,但尚有一些学生的学习比较困难,时有需要重修课程,大多是由于原有学习基础较差或学习习惯和方法不当造成的;另外,学校为了培养多规格、复合型人才,提倡学生跨学院、跨系选课,从而增加了这些学生的学习难度。

为了加强对上述两部分学生学习的支持,提高学校整体教学质量,学校建立“学生学习支持中心”,挂靠教务部,各二级学院成立“学生学习支持分中心”,由学生提出课程学习辅导申请,支持中心将全力支持学生学习,合理安排任课教师进行辅导,任课教师按照制订的学习支持课程辅导的教学方案,实施因材施教,因材评价,提高课程教学整体质量。

为保证学生学习支持工作顺利开展,规范支持中心的建设与运行,学校制定了《浙江万里学院学生学习支持工作实施办法(试行)》。

为使“学生学习支持中心”充分发挥作用,学校要求任课教师和学生管理教师要发动学习困难的学生积极申报;保证辅导方案落实到位,教务部负责抽查督促,以确保教学质量。

(教务部)

政府搭建平台推进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

为进一步推进宁波市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工作,使我校金融保险基地的各类项目建设顺利开展,4月3日下午,宁波市教育局局长助理胡赤弟、高教处副处长李克让来我校了解金融保险基地建设进展情况,并与项目建设负责人进行座谈,交流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校党委书记、执行校长陈厥祥、教务部负责人、商学院院长、基地及项目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目前我校宁波市的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基地建设顺利,已取得初步成效,本学期基地建设将进入全面建设的新阶段,随着117个二级建设项目的启动,参与建设的人员和建设范围将更加广泛。

胡助理强调,此次走访的目的在于了解基地建设的进展情况,针对遇到的困难探讨对策,进一步梳理思路推进建设。

    陈书记在发言中指出,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是教育的创新,它突破了封闭的教学模式,提供了政府与学校、学校与社会、学校与学校的连接平台,形成一个全方位的开放的育人模式,使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有机统一。

我校将以金融保险基地建设为契机,带动教师队伍和相关基地的建设,圆满完成项目建设任务。

    金融保险基地负责人、教务部负责人及相关二级项目的负责人分别对金融保险基地建设、学校的规范管理以及二级项目的进展情况作了简要汇报,并提出了在建设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

会上,胡助理就相关问题和与会教师进行了沟通。

他强调,基地的建设是“研究+建设+工作”,它的载体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科、专业、课程、实验室、创新团体、产学研合作等建设项目,这些项目不同于一般的科研项目,必须具有可操作性,因此要建立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倒逼机制”,准确定位,对校内资源进行整合,带动一系列建设。

    据了解,今年6月市教育局将对各基地组织项目督查,对基地建设进行阶段性检查,总结示范性经验,同时启动第二批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

(教务部)

 

教学动态

我校今年计划招收本科生5350人

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和发展规划,经过认真调研、论证,并报省教育厅批准,我校今年共计划招生5350人,全部为本科生,真正实现了“以本为本”的发展战略,比2006年本科计划增加30人,本科招生规模再创历史新高。

我校今年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计划继续面向浙江省招收第二批本科生60人,生物技术专业面向宁波地区计划招收60人。

作为我校招生关键批次的本科第三批,今年我校计划在全国的21个省市区招生5230人,其中浙江省内招生数量占绝大多数,为4830人,其他20个省(市、区)招收400人。

我校今年的招生专业达到33个专业,其中环境工程、编辑出版学、景观建筑设计三个专业为首次招生。

我校今年招生的省(市、区)依次为:

浙江、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安徽、福建、山东、河南、湖北、广东、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和新疆。

(教务部招生办)

 

我校本学年“挑战杯”参赛作品选拔结果揭晓

4月2日下午,我校06—07学年“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进入决赛,《贴牌针织出口企业的危机与发展路径选择》、《小文具 大商机——宁波文具行业发展状况及问题研究》、《中外合作办学中的法律问题研究—以宁波诺丁汉大学为例》、《大济古村落遗留古建筑群的艺术特征以及凸显的当代文化价值》等30份作品晋级,将代表学校参加省挑战杯评选。

 对于入选的作品,评委们表示,大多数作品选题新颖,项目思路清晰,很有现实意义,希望入选的作品在接下来日子里不断整合内容,使得作品更趋完善。

本次“挑战杯”竞赛于去年12月启动,历时4个月,经过了校内预赛、学生培训、作品完善、初评、决赛等阶段,参赛作品内容涉及了经济类、教育类、信息技术类、机械与控制类、生命科学类、能源化工类、法律类以及社会科学类,上报参赛作品60多份,初赛有43件作品进入评审会复审和决赛答辩,最后选拔出30件作品参加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从本年度“挑战杯”竞赛立项以来,学校领导和各个二级学院负责人十分重视,指导老师和参赛学生全身心投入,校团委也努力做好协调、服务和统筹工作,邀请校内外的专家给项目组成员进行指导。

我校师生积极参与“挑战杯”竞赛有利于提升我校的学术与科研能力,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和思辩能力。

(校团委学生信息员韩郁)

 

2007年春季计算机等级考试顺利结束

2007年春季计算机等级考试于4月14、15日举行,我校参加本次考试的考生总人数达到8037人,其中一级6280人、二级C语言378人、二级VFP546人、二级VB66人、二级动漫技术17人、三级732人,考点分布在三个校区(钱湖校区、回龙校区和清水浦校区)。

在校、院两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以及各学院、各部门教师的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下,我校圆满完成了本次计算机等级考试的任务。

本次计算机等级上机考试的总考场数为36场,15日晚上全部结束,其中清水浦校区在15日上午完成,回龙校区在14日完成,钱湖校区在14日、15日两天完成。

在机房管理人员及监考教师的努力下,上机考试顺利完成。

由于我们高度重视、准备充分、组织严密、规范运行,本次计算机等级考试工作进展顺利。

但在这次等级考试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虽然多渠道对计算机等级考试报名作了通知,仍有201名同学是在信息核对时由各学院补报的,这既增加了各学院秘书的工作量,也容易出错,今后各学院还要进一步强调报名的时效性,要求学生及时报名,尽可能减少补报现象;另外,虽经过学校和各学院多方面强调和通知,本次考试的考前会议,绝大部分监考教师都能准时到会,但仍有5位教师迟到,各学院要提高教师的纪律意识,加强教师队伍管理。

(教务部)

学院信息

以生为本,共建和谐教育

——法学院“学生学习支持分中心”正式挂牌运行

坚持“以生为本”,实施因材施教,提高课程教学整体质量,一切工作围绕人才培养、服务于人才培养,全面支持学生学习。

学期初,法学院积极行动,召开关于设立“学生学习支持分中心”的专题会议,讨论分中心具体支持的对象、支持内容、支持方案、机构组成、人员安排等细则问题,确定学生学习支持分中心在原有良好的课程修读辅导的教学管理基础上,除继续做好辅导学生课程修读外,还将在学科竞赛指导、研究生考试辅导、专业素质拓展项目开展、公务员考试和面试辅导等方面发挥作用,真正做到“急学生所急、想学生所想、帮学生所需”,为学生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

目前,该分中心已正式挂牌运行。

(法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孙久文教授来法学院讲学

2007年4月3日上午,受我院邀请,中国人民大学区域经济与城市管理研究所孙久文教授来我院作“区域与城市管理学科的发展与繁荣”讲座。

讲座在53号楼模拟法庭举行,我院公共管理专业全体学生,相关专业教师与学院领导参加了讲座。

孙教授围绕讲座主题阐述了两个部分的内容。

首先,从区域与城市发展问题谈起,介绍了公共管理学科的构成、理论基础、核心问题与内部构架四个方面的内容;接着,重点阐述了区域经济学发展与繁荣的三个问题:

中国区域经济布局、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学学科飞速发展的原因。

孙教授认为,区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理论知识的指导,区域关系的复杂化也决定了需要有一门学科专门为其服务。

孙教授在演讲中紧密结合宁波市的经济发展与我院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对我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指导作用。

孙教授激情洋溢的演讲得到参加人员的认同,博得阵阵掌声。

(法学院)

 

德国Jena大学BerndLuckas教授和IGV研究所OttoPulz教授应邀来我校访问

基于中德政府双边合作项目的进一步拓展,应项目中方负责人生物与环境学院杨季芳院长的邀请,德国Jena大学食品营养与化学研究所所长BerndLuckas教授和IGV研究所OttoPulz教授于4月5日访问万里学院。

下午3点30分,执行校长陈厥祥在学校102会议室会见了外宾,与会的有校办主任朱邦相、科技部部长谢小风及生环学院院长杨季芳等。

陈书记首先对德国专家的来访表示热烈的欢迎,随后向他们介绍了万里学院的发展情况。

两位德国专家向与会者介绍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和与项目合作的有关情况。

从建立欧洲第一个藻类研究所,到藻类微生物技术研究;从1996年德国Jena大学与中国的国际交流,到现在与万里学院的合作。

短短的十五分钟,双方达成了一致的共识,与会双方表示将本着友好、互惠、双赢的原则寻求最佳合作方式,继续拓展藻类生物技术领域的两国合作。

整个会议在坦诚、友好的气氛中进行。

会见结束后,德国教授在图书馆报告厅举行了“Determinationofmarinebiotoxinsinseafood-thelongwayfromthemousebioassay totheLC/MS-MScoupling(Prof.Luckas)和Applicationofphototrophicbiotechnologyinaquacultures-useofmicroalgaeforproductionof fodder(Prof.Pulz)”的学术报告会。

报告会介绍了海产品海洋生物毒素和基于生物技术的海洋海藻开发应用等前沿知识,给与会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拓展了学术视野。

德国专家的本次学术访问对进一步加强我校与国外项目合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生物与环境学院)

 

“浙江省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讨会部分专家

莅临生物与环境学院参观考察

4月27日上午11时,参加“浙江省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讨会的部分与会专家在应敏副校长及生环学院领导的陪同下,莅临我院实验室参观考察。

专家一行先后参观了宁波市农产品加工技术重点实验室、农产品加工陈列室、环保技术实验室、微结构中心、微生物与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生物技术实验室等。

应敏副校长、杨季芳院长、杨性民院长分别向专家介绍了我院实验室的发展情况、培养应用型人才实施措施以及开放性实验室的特色等。

近年来,在学校领导的关心与支持下,我院实验室投入了大量的建设资金,各类实验仪器配套齐全,实验面积达1.8万平方米,为学院的教学和科研提供服务。

专家们高度评价了农产品加工重点实验室,认为这样规模和水平的实验室,在为学生提供良好实验条件的同时,较好地为社会服务,并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是高校科研服务地方经济的典范。

在微生物结构中心,专家们就精密仪器实验室的防潮、防震与我院实验老师进行了交流。

专家们在听取了对开放性实验室管理制度的介绍后,他们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认为有关实验室使用信息上墙,一目了然,并配套出台学生预约、教师值班等一系列的管理细则,这是一种开放实验室的全新模式,对学生参与教师科研的主动性有很大的提高。

最后,专家们饶有兴趣地参观了我院展出的戴芳芳同学南极科考系列展板。

他们对此给予了高度赞誉,认为戴芳芳同学作为在校大学生参与南极科考的中国第一人,充分体现了万里学院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上所取得的可喜成就。

虽然参观时间不长,但专家们在此过程中与陪同老师共同探讨了实验室管理、教学、科研及人才培养等诸多方面的问题,有利于我们进一步深化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与此同时,我院借此机会全方位展示了学院各类实验室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所提供的优良条件。

(生物与环境学院)

 

加强课程建设,完善公选课体系

课程建设是本科教学的基础建设,计算机与信息学院不但十分重视本专业的课程建设,而且对学院开设的公选课体系也同样十分重视,为了完善公选课体系,适合全校大多数专业学生选修,4月5日上午,学院特邀请国际知名教授美国南康涅狄格州立大学(SouthernConnecticutStateUniversity)计算和社会研究中心主任特里.比努姆(TerrellWardBynum)教授来讲授《计算机伦理学》课程。

在计算机与信息学院7208学术报告厅,Terrell教授作了题为“TheHistoryofInformationEthics:

SomeHighlights”的精彩讲座。

讲座内容涵盖了信息与计算机伦理学的历史,由信息和计算机伦理应用领域带来的“新”的伦理学以及信息伦理学的原理体系,学院领导、教师、部分学生参加了交流。

通过本次活动,首先使我们今后在传授计算机课程教育的同时应重视计算机伦理道德教育,并且把此作为一门公选课让大学生懂得计算机伦理道德教育是大学生道德人格修养的重要内容,也是大学生必须接受的一次道德教育;

其次这次交流,我们与国外的相关专家建立了良好的沟通关系,对以后我们深入教学与研究是有着重要的影响。

如从伦理的角度我们应该尊敬和关爱宇宙中每一个客观存在的物体。

每个物体都是信息的物体和信息承载体。

我们要做的是关心人类是否在健康发展,是否让每一个人都在ICT普遍应用的时代得到了尊敬,大自然是否得到了尊敬。

师生提问,会议室里的气氛非常活跃。

除了作学术报告,特里.拜纳姆教授还就更广泛的合作与交流进行了友好交谈,取得了初步意向,即双方将在教师培训、提高科学研究和发表高层次学术论文等领域进行合作。

一天半的时间,尽管是短暂的,但专家不辞辛苦,谦虚恭敬的态度给我们留下了积极的影响,为我们带来了本领域最新的发展前沿,让我们开阔了眼界。

(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开展科技英文写作与交流活动

为提高教师的英文写作能力,拓展学术视野,计算机与信息学院积极采取措施,促进教师科技论文写作。

奚李峰院长首先在办公网上开辟科技英文写作平台,提供丰富的写作资料,包括常见句型、语法的完整讲义及PPT,汉英、英汉数学辞典及数学百科全书等。

4月3日,留美十多年的乐安波博士,在7208学术报告厅给老师们做了精彩的“英文写作技巧“的讲座。

针对我们经常碰到的英文写作问题和困惑,乐博士分别提供不规范的、合适的和可选的写法。

依次讲到英文参考文献(References)第一作者LastName的字母排列,中文参考文献的引用,提醒大家要尽量多列参考文献,但必须在文章中被引用,参考文献一定要准确。

提供学术论文题目(Title)的一般写法、翻译用词及写作中的常见问题;对于关键词(KeyWords)和摘要(Abstract)分别通过示例生动地讲解了我们英文写作过程中常犯的用词不当问题;最后介绍了摘要和引言的一般写法及在文章中的重要性。

期间,还回答一些老师的提问。

讲座切中要害,深得大家欢迎。

4月4日,在7402会议室,高昆博士就国际会议论文写作也进行了详尽的讲解。

通过经常性地开展英文写作交流活动,使全院教师不仅对学术论文写作水平有一定的提高,而且对英语水平,对本专业的国际交际、拓宽思路有一定的提升。

(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