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二模社科文.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117145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162.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二模社科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高三二模社科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高三二模社科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高三二模社科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高三二模社科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二模社科文.docx

《高三二模社科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二模社科文.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二模社科文.docx

高三二模社科文

宝山区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

(16分)

面对技术的挑战

①现代科技已经彻底融入了我们的生活。

它给人类提供的似乎是无限的可能性。

这让我们既充满希望,也充满恐惧。

如何面对科技,也就成为从大众、政策制定者到哲学家都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

②我们首先区分“科学”与“技术”。

在人们心目中、尤其在那些对科技发展充满担忧的人眼里,科学家常常是不修边幅、不食人间烟火、勇于打破各种边界的创造者。

他们这种创造性,一方面让人敬仰,一方面也令人担心。

但是,科学哲学家库恩曾经指出以物理学为代表的现代科学或基础科学与应用科学(工程、技术)以及发明创造的重大差别。

他指出,在常规科学时代,而非在很罕见的科学革命时代,对科学的学习是通过以共通的教科书为基础的严格训练实现的。

其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一套共用的科学范式,其所训练的,是这种汇聚的思维模式,而非发散的或是强调创造性的思维模式。

换句话说,常规科学时代的训练,强调的恰恰是对边界的尊重,而非打破。

与此相对,应用科学与创造发明,并没有如此之强的“保守性”。

因此,基础科学家与应用科学家与工程师,因为本来的气质与训练和选拔,是两类很不同的人。

③与我们的话题相关,当我们担心“科技”不受限制的发展、当我们担心肆意妄为的科学家可能给人类带来的危害的时候,我们所担心的,可能并不是专注于基础科学的科学家,而是应用科学(工程技术)的研究者和发明家。

我们可以说,没有爱因斯坦的E=MC2的公式和量子力学的进展,我们不能造出原子弹。

但是,前者工作的目的,在于理解世界。

他们这些研究本身,如果不是战争和其他社会、政治的压力,不通过工程师与技术人员的工作,是无法变成原子弹和核电站的。

因此,我们至少要承认,基础科学家的研究,与我们欣喜或者担忧的科技之影响,至少是隔了一层的。

直接相关的,是工程与技术等应用科学。

因此,在进入科技对人类的影响这个话题之前,我们首先要澄清,这里的“科技”,主要指的是工程技术。

④因为现当代技术的巨大进展,人类生活的很多威胁与不便得以控制乃至消除。

很多思想家就相信,科学(按我们的说法,应该是技术)的进步,会给我们带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比如,密尔就指出,通过社会安排、教育、个人的努力,人世间正面的邪恶都会被削减得越来越少,直到很窄的限度之内。

哪怕是最难对付的疾病,通过以上手段,特别是通过科学的进步,可以直接被征服,从而消除人类的一大痛苦来源,增进人类的幸福。

⑤但是,并不是所有人对技术进步的后果都如此乐观。

不用说技术突飞猛进的当代,早在古希腊时代,苏格拉底就指出:

医药的目的,是通过让城邦中的公民保持健康,让他们得以进行身体和灵魂的教育,提高德性,服务城邦;但是,一些缺乏德性的公民和医生,发展医药,只以身体健康本身为最终目的,他们德性的缺乏让他们专注于医药,而医药的进步无益于他们德性的进步,甚至更加强了他们对医药的依赖。

⑥苏格拉底这里提出了一个一般的问题:

是不是所有的疾病、所有的人,都值得被治疗?

类似的想法,孔子也表达过。

面对一个叫原壤的人,“子曰:

‘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①,老而不死,是为贼。

’以杖叩其胫”。

也就是说,医药等技术是要服务于更高的目的。

没有这种目的的指导,医药本身的进步,非但无益,甚至有害。

⑦回到前面密尔的观点,苏格拉底和孔子相当于在说,即使医药减轻痛苦,让人更加幸福,但是,过度依赖于医药来减轻痛苦的人,配不配幸福?

现代人中,似乎也充满着这种身体越来越健康,生活却越来越不幸福的人。

也就是说,当我们专注于医药,而非德性的培养,人类是否真的能更幸福,也成了疑问。

注释:

①孙弟:

逊悌,孝悌。

无述:

没有可称道的事;另一说,没有对义的称述。

3.第③段提出“给人类带来危害的科学家可能并不是专注于基础科学的科学家而是应用科学的研究者和发明家”的观点,并用爱因斯坦的有关科学发现加以证明,请具体分析这一例子是如何证明观点的。

(4分)

4.下列对“技术”这一概念的理解与文意相符的一项是()。

(3分)

A.技术是对基础科学的应用,主要着力于具体的工程。

B.技术的目的是理解世界认识世界,主要着力于发现。

C.技术属于应用科学,和现代科学或基础科学没有联系。

D.技术的思维模式是发散,总是打破科学和学科的边界。

5.⑤⑥两段引述了苏格拉底和孔子的言论,对作者目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阐明技术发展可以消减人世间正面的邪恶,同时也会让人丧失德性和幸福感。

B.阐明不是所有人都值得治疗,由此推论医疗技术的进步,非但无益而且有害。

C.阐明医药虽能减轻痛苦,但过度依赖医药的人,不配幸福,也越来越不幸福。

D.阐明技术的进步给人类带来的表面好处可能对人类追求德性与幸福造成伤害。

6.从全文看,题目中“挑战”一词在文中指的是。

(2分)

7.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层次。

(5分)

(一)16分

3.(4分)

答案示例

(1)爱因斯坦是专注于基础科学的科学家,

(2)其E=mc2的公式和量子力学的目的在于理解世界,(3)而工程师与技术人员这些应用科学家却改变了这一目的,在诸如战争、政治等因素的压力下研究发明出原子弹、核电站等给人类带来危害的技术,(4)正是工程技术使基础科学的目的和结果发生了改变,这样就有力地证明了观点。

评分说明以上4点,1点1分。

4.(3分)A

5.(2分)D

6.(2分)

对人类生活的威胁与侵害。

对人类追求德性与美好生活(幸福)造成伤害。

7.(5分)

答案示例本文论证了人类可能面对技术挑战的观点。

首段提出论题,二、三两段界定“科学”与“技术”的涵义和边界(外延),由此论述给人类带来危害的可能是技术而非科学。

接着先指出技术进步给人类带来的福音,然后转折强调技术或许也是毒药(技术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危害)。

这样,先提出核心概念和问题,然后界定概念,进而论证观点,论证逐层深入(呈纵式推进)。

评分说明议论对象、论点的提出1分;明确讨论对象,2分;展开论证,2分。

崇明区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8题。

(16分)

面“壁”自视

潘飞

①从物质形态来看,“壁”是砖的累积物,但在某些特有的情境里,它却是话语和情感流泻的媒介。

比如,佛教第二十八代祖师菩提达摩在少林寺面壁修行长达九年,一言不发,出洞时奇迹般地把自己的影子留在了墙壁上。

他在《入道四行观》中将此举喻为“凝住壁观”,意在提醒人们遇到一切境界,心无贪爱取舍,不生烦恼嗔恨。

这一点足以被新近出版的《壁上观:

细读山西古代壁画》所证:

死硬的“壁”生发出镜照功能,供人观视自我,感受“诸天宫殿,近处虚空,人天交接,两得相见”的艺术氛围。

在壁画总量已达上万平方米的“佛国圣地”——中国文物大省山西的那一千余座大小不等的庙宇中,古代的画工在墙壁上作画,将信仰、敬畏、崇拜、祈祷等精神内涵付诸于笔下,镌刻于墙上,从而令内心所想固凝为永恒之态,便应和了此意。

②普通人往往遇壁则返,但壁画的作画者却将其加以时空层面的延长,比如,墓室壁画、佛教经变画将苦短、有限的人世,向极乐世界、永生永世无限拉长,墙壁仿佛被打通,洞窟穹顶仿佛是对“升天之路”的模拟和神化,冥土之旅亦是人生行路的伸展,生界与死界、此岸和彼岸只有一墙之隔。

故而,“壁”以及壁上之画实现了人精神上的解放和自由。

壁上作画,是在万物有灵的观念支配下完成的对生命的特有的感知和开拓。

③壁画建构的时空总是多维的、现实与非现实同在、逻辑和非逻辑共存、画面和环境互生的——从时间性来说,过去、现在和未来竟可以同在于一个画面里,这便脱离了架上绘画片断性、瞬间性的局限;从空间性来说,三维空间、想象空间、梦幻空间等组合在一起,是对作画者内心结构的拓展和深化,是不受现实拘囿的想像力驰骋的原野,外在地显现着心象时空的内在张力。

同时,审美主客体即作画、赏画者之间的距离也荡然无存,功利欲望的束缚灰飞烟灭,审美体验最终超以象外,化入海德格尔所言的恬然澄明之境。

如果追溯传统,不难发现,壁画依然延续了中国绘画的空间意识,体现着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审美趣味和艺术品格,追求的仍是主客体的契合和突破具体时空的局限,营构表现生命意识和宇宙精神的感性空间。

④与架上作画不同,壁画的作画者与其说是面壁而画,不如说是在完成“笔随心走”“象随意生”的自我传播——他们依照内心的感受、反思,在理解“粉本”和“义理”的基础上欣然运笔,重新加以演绎。

体现在技术层面,就是画工总是以生物的眼光观照自然万物,以生命体会生命,追求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

因此,手中画笔俨然就是他们的唇舌、口齿,尽言其内心的通阔与敞亮。

⑤壁画是人的精神世界的“物化”形态,图式亦不过是以情为桥,将作画者对于生命精神的感知,丝丝入扣地输送给后世的人们;他们仿佛把热气腾腾的情感植入一面面冰冷的墙土中,令其有了血肉、呼吸、脉动以及蓬勃的生气,以至于哪怕千年之后,赏画者的心也能穿透厚厚的墙壁以及历史烟云,与作画者对话、交织与共鸣。

壁画要呈现的,“不仅是画,而应是一切”,画里的时空的绵延或顿挫,无不意蕴着画工的心智和情感,这导致画中的内容由具体的物象,发展到所思所想,最终升华为一种精神的抽象。

壁画总是用“符号”构建、编码着不同于创作者生活的世界——符号世界,这种“符号”又最终架构出严肃、庄重、神秘、欢快等“意义”,比如,宗教画以佛的宏大与包容、俗界的色相之美感化众生,使其获得审美满足时,心灵也得以升华。

由于抽象、晦涩的经典义理被形象化,加之洞窟的朦胧光线和摇曳灯光也参与到这场“造境”的运动中,信众于半虚半实的幻觉里,感受佛法的庄严、神圣和温馨。

到了当下,壁面脱离宗教,获得更加自由和广阔的空间,想像力终究从神性、法性、天堂、净土的云烟中,恢复原本所依据的人性、社会性、时代性、物质性,现代人最高的心灵需要得到充分的满足。

(有删改)

3.第①段中加点词“这一点”在文中是指。

(2分)

4.概括第②段的主要内容。

(3分)

5.下列对第③段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壁画建构的时空错综复杂难以捉摸。

B.壁画要求作画者内心结构有空间性。

C.壁画体现了审美主客体之间的转化。

D.壁画创作体现了民族独特思维方式。

6.分析第④段在文中的作用。

(3分)

7.第⑤段举“宗教画”的例子,对其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直接说明了壁画以“符号”构建别于现实生活的世界。

B.用来证明壁画借助“符号”最终架构严肃神秘等意义。

C.表明宗教壁画借助“符号”、色相造境来教化芸芸众生。

D.与当下形成对比进而凸显艺术脱离宗教后获更广空间。

8.文章结尾部分谈到“到了当下,壁画如何获得更加自由和广阔空间”这一问题,请对此作简要探究。

(4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8题。

(16分)

3.“壁”在某些特有的情境里,是话语和情感流泻的媒介。

评分说明:

“在某些特有的情境”“话语和情感流泻的媒介”各1分。

4.作画者完成对“壁”的时空层面的延长,实现人的精神上的解放和自由以及对生命的特有的感知和开拓。

评分说明:

“完成对‘壁’的时空层面的延长”“实现人的精神上的解放和自由”“对生命的特有的感知和开拓”各1分。

5.D

6.答案示例:

承接上文壁画有别于架上作画的局限,进一步阐释作画者“笔随心走”“象随意生”的自我传播特点,探讨壁画时空拓展深化的深层原因。

为下文进一步阐述壁画是人的精神的物化形态铺垫。

评分说明:

“承接上文壁画有别于架上作画的局限”“进一步阐释作画者“笔随心走”“象随意生”的自我传播特点”“探讨壁画时空拓展深化的深层原因”“为下文进一步阐述壁画是人的精神的物化形态铺垫”为4个点,答对1点给1分,给满3分为止。

7.B

8.答案示例一:

作者认为壁画脱离宗教,可以获得更加自由和广阔的空间,想象力恢复到原本依据的人性、社会性、时代性、物质性。

(2分)我认为壁画要获得更加自由和广阔的空间,还需要摆脱诸如传统话题、历史空间的限制,当然,立足现实,表达现代人心灵所需是根本。

在此基础上,还需要不断汲取现代科技手法来促进壁画的发展。

(2分)

答案示例二:

作者认为壁画脱离宗教,可以获得更加自由和广阔的空间,想象力恢复到原本依据的人性、社会性、时代性、物质性。

(2分)我认为壁画恰恰是因为有了宗教背景,才能够形成其自由和广阔的想象空间。

宗教使得壁画打通生界、死界、此岸、彼岸,构建超越现实生活的世界。

脱离了宗教可能导致壁画在理性与现实中受到限制。

(2分)

评分说明:

文本相关观点2分;自主探究形成观点2分。

奉贤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4-9题。

(17分)

①一般印象中,人类学家有点像是独行者,他在一个遥远的地方,去经历着不同文化给自己的磨难。

所以,李亦园先生说了这么一段话:

“人类学的研究工作有一大特色,那就是要到研究的地方去做深入的调查探索,无论是蛮荒异域还是穷乡僻壤都要住过一年半载,并美其名叫‘参与观察’。

”因而,人类学家的生涯,与孤独寂寞分不开。

人类学家要备尝田野的孤独寂寞,是因为田野工作引起的文化冲击或文化震撼“经常使你终身难忘,刻骨铭心”。

人类学家不仅要承受孤独寂寞和文化震撼,还会时不时陷入一种难以自拔的困境。

马林诺夫斯基在田野中写下的《严格意义上的日记》,有这么一段话对自己的“迷糊状”做了生动的自白:

4月7日(1918年)。

我的生日。

我还是带着照相机工作,到夜幕降临,我简直已筋疲力尽。

傍晚我与拉斐尔聊天,谈到特洛布里安德岛人的起源和图腾制度。

……我困惑,我陷入到了那里的生活方式之中。

所有一切都被阴影笼罩,我的思想不再有自己的特征了。

②像马林诺夫斯基这样的人类学家,大凡都要经历冷酷的田野生活,他的日记给人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之感。

从一个角度看,他们成为人类学家,与他们遭受的磨难有直接的关系。

马林诺夫斯基之所以是马林诺夫斯基,是因为他离开了家园,离开了波兰和英国,到蛮荒的特里布恩德岛;费孝通之所以是费孝通,是因为他离开了家乡,离开了自己的学院,偕同妻子双双去了大瑶山……为什么这些人类学家非要这样实践他们的人生?

要把他们的青春耗费在遥远的穷乡僻壤?

马林诺夫斯基在自己的日记里,忠实地表达了作为一个平常人的困惑,他面对过的压抑、无聊、无所适从,也是其他人类学家面对过的。

然而,从事实地研究的人类学家坚信,田野生涯里的种种忧郁,不是没有价值的,相反,它们正是特殊的人类学理解能力的发挥。

③做一个人类学家,要培养一种“离我远去”的能力,到一个自己不习惯的地方,体会人的生活面貌。

所以,这里的“我”是“自己”,但不单指个人,而指人生活在其中的“自己的文化”。

做一个人类学家,首先要学习离开自己的技艺,让自己的习惯和思想暂时退让给他对一个遥远的世界的期望。

像李白说的,“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在别的世界里体验世界的意义,获得“我”的经验,是现代人类学的一般特征。

④“离我远去”的技艺有多种。

一些人类学家要求自己身心都要离开自己的文化一段时间,另一些人类学家则通过他人的间接描述来“神游”于另外一个世界。

作为集体的人类学家共同体,区别于其他思考者的特征,正是一种文化精神意义上——而不单是个体肉身意义上——的“离我远去”。

不是说人类学家要抛弃自我,成为疯子,而只是说人类学家的“自我”表达的是一种“非我”的艺术,这种艺术使人类学家获得了与其他学者不同的经验,使人类学家能够比较“移情”地觉悟到自己的文化的局限性。

⑤人类学家离开自我的途径,有的是时间的隧道,有的是空间的距离。

他们去的时间,是已经流逝的过去;他们去的空间,是一个“非我”的世界。

因而,人类学家不以肉身的离去为目的,他们带着自己的心灵,超越自己的文化,领略人如何可以是人同时又那么不一样。

人类学家不一定要追求对遥远的文化的求索,不少人类学家也从事本土文化的研究。

在本土研究中,“离我远去”的意思,转化为与自己社会中司空见惯的生活方式形成的暂时陌生感,转化为一种第三者的眼光,它让我们能站在“客人”的角度来对待“主人”——我们本身。

在这样的情形下,人类学家的肉身没有被自己搬运到别的世界中去,但他们的心灵却必须在一个远方寻找自我反观的目光,在一个想象或实在异域中寻找他者相对于“我”的意义。

⑥近代以来,人类学家要培养的那种“离我远去”的习惯,针对的是我们今天生活在其中的现代性。

他们希望从被观察的边缘人群的“当地观点”出发,来展示众多与近代的世界不同的小小世界,体会这些“小传统”的力量,从而反观逐步渗透到整个世界的“大传统”——现代观念体系,我们将这里追求的东西叫做“文化的互为主体性”。

选自《人类学是什么》

4.对第①段中引用马林诺夫斯基日记的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真实而生动地揭示了人类学家在研究中会遇到的困境。

B.表明随着研究的深入,人类学家都会“离自己远去”。

C.灰暗的笔下流露出人类学家面对困境时内心的困惑哀怨。

D.引出下文所有人类学家走上人类学研究道路的客观原因。

5.第②段中加点词“大凡都”的表述是否矛盾?

(3分)

6.第④段中加点词“非我”的意思是。

(2分)

7.对“离我远去”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费孝通的田野工作属于“离我远去”的技艺中身心都离开的类型。

B.“离我远去”能力的养成必然让人类学家经历一段不适应的过程。

C.不管是通过时间还是空间,“离我远去”的关键不在身体而在心灵。

D.本土研究中人类学家的“离我远去”是指去到由想象产生的异域。

8.综观全文,概括人类学家从事人类学研究的价值。

(3分)

9.阐释第⑥段中“文化的互为主体性”的内涵,并推测人类学追求“文化的互为主体性”的目的。

(5分)

4.(2分)D

5.(3分)不矛盾。

“都”表明从事实地研究的人类学家经历冷酷的田野生活是一般规律(1分),“大凡”表明不排除例外(1分),体现了科普类文章表达的严谨性(1分)。

6.(2分)去除自身文化、精神的痕迹;(不答“文化”扣1分,如“不带有自己的思想特征”)

7.(2分)D

8.(3分)

(1)理解与自身文化不同的文化;

(2)丰富对世界的认识;(3)反观自身文化,觉察局限性并有所改进;(4)对现代观念体系有所补充完善;(5)拥有平等对待一切文化的意识。

(答前三点即可,答到(4)(5)也给分)

9.(5分)内涵:

或大或小的文化都可以保持、展示自己的文化。

(2分)目的:

使不同文化间的相互交流变得可能;使世界文化发展更加多元丰富;倡导人们用平等的眼光去对待自身以外的任何文化,多些包容和理解。

(3分)

虹口

(一)阅读下文,完成3---7题(15分)

朋友圈:

重建流动的“熟人社会”

①博客引领风骚三两年就被微博替代,“你微博了吗”一度变成问候语,微博号不仅像电话号码一样在朋友、熟人间流通,还兼容粉丝和陌生人。

微信后来居上,成为一个集社交沟通、检索阅读、消费支付于一体的新平台,它以加友确认的方式与抢占先机的微博群雄割据。

微信不仅方便联系,还是有效的公共空间,制造了“熟人社会”共舞的幻象。

微信吻合消费时代的需要,它只要举手之劳下载一个软件,快捷、廉价,兼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简直有百利而无一害。

然而,它的“利”是可以切身感受得到的;它的“害”却是隐蔽无形的,需要批判意识才能察觉。

越方便越快捷的事物对我们的奴役越深,因为这种奴役越发不可觉察。

对闲暇无情的剥夺和对自由温柔的谋杀,这一切恰是以闲暇和自由的名义进行的;更重要的是它正在控制我们对于这个时代和世界的想象,成为新的意识形态的来源。

②就像烟瘾者的香烟不能离手一样,手机像掌纹一样镶嵌在现代人的手掌中,成为泄露现代人身体和心灵秘密的重要“试金石”。

不信,你试试看自己能否随意将手机给旁人(包括家人和朋友)看,尤其是自己到底能够忍受手机不在身边的时间长度。

这两个小小的实验就会暴露出手机对于个体的宰制力量。

和其他家电不一样,手机以其体积优势与我们的身体、手构成对应,它每时每刻地伴随我们,在给我们提供方便的同时控制我们,尤其是男性,没有手机就会惶恐、焦虑、心神不宁,仿佛正在与钟爱的女郎失之交臂。

没有工作的瞬间就要将手机握在手里已经成为很多人的习惯性动作,手机不在身边就会感到不安,没带手机出门则会惶惶不可终日。

这是今天典型的手机交往焦虑症。

③现代都市是一个陌生人社会,但“朋友圈”以一种隐匿的方式悄悄地将“熟人”接回来了。

我们足不出户却能知晓“你事、我事、天下事”,而且不仅知道对方的行踪,还貌似知道对方的表情、思想和趣味。

从各人贴在朋友圈的图片,我们知道朋友的生活:

有的在会议中,提供座位名、出席人员合影;有的在去会议的路上,传上如诗风景画;有的在旅行,上传历史信物供大家凭吊;有的在演讲,传来标题和横幅。

微信让生活“零距离”,随时处于主动或被动的“写真”之中。

即便你没加入微信,也完全可能被你的朋友关照而暴露行踪。

你不能掩饰说你不能喝酒,因为你喝茅台的壮举被拍摄并绘声绘色地描述;你不能撒谎说你不在广州,因为你刚刚上传了“小蛮腰”前的留影。

这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我们的社交冲动,更深层地迎合了人类这种动物本能的窥私癖、炫耀癖及自恋动机。

人的表现欲和窥视欲共同制造了“朋友圈”的虚假繁荣。

将自己的生活照上传“朋友圈”公布自己的生活,朋友的回复制造了某种虚拟的明星感受。

④微信将人群进行新的划分,并以数字化的特有方式将朋友进行再定义。

“朋友圈”改写了朋友的定义,成为新的缘分的代名词。

“朋友圈”的选择的确经过你的确认,但这种确认是一键认证的,是本能式的,就是一两秒钟内的事情,远远不如“桃园三结义”来得复杂。

你仅仅是“认识”他或她而已,这个“认识”的程度则深浅不一。

在城市里,要认识一个新人太容易了,一个朋友约去的饭局、酒会你可能会认识十个陌生人,而一个朋友邀去的会议你可能会认识三五十个人,一个在街上邂逅的朋友随手拉去的Party你可能会认识上百人。

参加一次家长会、一次出游、一个会议、兴趣爱好小组、民间团体或组织你都可能会认识几十上百人。

我们能说这些都是传统意义上的朋友吗?

因为免费,所以在加“朋友圈”的时候,我们几乎不再用传统的情感去衡量这种情感的深度。

不同性质的“群”瓜分我们的时间和生活,也在内部给我们提供多样化的身份认同。

⑤移动互联网时代,社会交往呈平面的、浅表的、碎片化趋势。

几十年未曾联系的小学同学可能通过蛛丝马迹要求加你微信,从未见面的粉丝、陌生人也可能不屈不挠地要求加你为好友。

无论是什么性质的聚会、聚餐,甚至恋爱、求婚这样神圣的时刻,如今都被手机的屏幕所笼罩。

只有你意想不到的角落,没有手机无法光顾的角落。

手机使一切时间意义平等:

随时打声招呼,随地传一张图,举手交换彼此的“生活照”,以此作为活着的证据。

生活不在别处,在手机里!

(节选自申霞艳《“微时代”:

消逝的闲暇与自由》)

3.第②段中加点词“掌纹”在文中的含义是(2分)

4.分析第②段在文中的作用。

(2分)

5.第④段说微信“以数字化的方式将朋友进行再定义”,再定义的“朋友”有何特征?

(3分)

6.下列对文意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微信能控制我们对于这个时代和世界的想象,是因为它剥夺了闲暇,谋杀了自由。

B.现代都市是一个陌生人社会,为朋友圈重建流动的“熟人社会”提供了可能。

C.朋友圈中不同性质的群在内部为人们提供了多样化的身份认同。

D.手机使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社会交往呈平面、浅表、碎片化趋势。

7.请指出本文语言上的两个特点,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5分)

(一)(15分)

3.手掌的一部分,比喻手机是现代人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承载也泄露着现代人身体和心灵的秘密。

4.该段论述了现代人对手机的依赖(或手机控制了现代人的生活)1,为下文论述微信朋友圈能重建流动的“熟人社会”作铺垫1

5.刹那的决定(一键认证,本能式的)1,免费的1,没有情感深度上的需求与考验1(不需要用传统的情感去衡量情感的深度。

6.C

7.

(1)第二人称以及“我们”的使用,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增强了说理的说服效果。

(2)多用排比罗列生活常见现象,增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