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发展研究报告范文3篇论文选登.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098689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0.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发展研究报告范文3篇论文选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企业发展研究报告范文3篇论文选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企业发展研究报告范文3篇论文选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企业发展研究报告范文3篇论文选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企业发展研究报告范文3篇论文选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企业发展研究报告范文3篇论文选登.docx

《企业发展研究报告范文3篇论文选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发展研究报告范文3篇论文选登.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企业发展研究报告范文3篇论文选登.docx

企业发展研究报告范文3篇论文选登

企业发展研究报告范文(3篇论文选登)

今天,随着人们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报道与我们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不同种类的报道有不同的用途。

那么报告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

以下是边肖收集的企业发展研究报告范文(3篇文选)供大家参考,希望对有需要的朋友有所帮助。

企业发展研究报告1

根据CPPCC“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促进文化发展繁荣”重点研究的总体安排,闫从怀副主席率第三课题组于今年3-6月就“积极支持文化企业发展的对策建议”子课题进行了专题研究。

调研小组在咨询了相关文化产业专家和企业后,确定了调研方案。

随后,在市文广局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听取了市县文化产业主管部门的汇报,并与市委宣传部、市发改委、经贸委、财政局等部门以及20余名文化企业领导和部分文化产业专家进行了座谈;发放问卷;深入学宏寨、合肥论坛、秦刚演艺城、安徽颖艺园、安达电子等文化企业了解情况,听取意见。

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可以了解和掌握我市文化企业的发展现状,发现和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索加快我市文化企业发展的对策。

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特征

“十一五”以来,我市围绕“文化强市”的目标,始终把保护、实现和发展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放在突出位置,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我们决心改革创新,积极适应市场,不断加大投入,全面快速发展文化建设,为我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和赶超提供强大的文化支撑。

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十一五以来,我市文化产业年均增长30%以上。

20xx年,文化产业增加值约210亿元,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5.6%,已成为我市的支柱产业。

文化产业总量和增速居全省城市首位,产业布局广阔,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印刷复制、广告、演艺娱乐、文化展览、数字内容、动漫等产业日益活跃。

逐步完善产业布局。

目前,全市拥有1个国家动漫产业基地、1个国家文化产业基地、6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1个市级文化娱乐试点区块,涵盖文化旅游、文化创意、动漫、会展、娱乐、手工艺、民俗文化等众多文化产业。

文光演艺集团、合肥大剧院、XX体育中心、合肥安美、安徽颖艺苑、安徽华娇、阿里巴巴文化娱乐公司等一批有特色、有竞争力的文化企业发展势头强劲,龙头企业效益开始显现。

全市唯一的国家文化产业基地是民营文化企业。

在6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中,民营文化企业占5个;涌现出一批实力雄厚的民营文化企业,如非遗园、儒家书业、环球声谷、安达电子、薛宏斋、秦刚演艺等;以民营企业为主体的合肥动漫产业基地发展迅速,20xx年动漫产业增加值突破10亿元。

逐步完善政策体系。

我市20xx年制定的《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若干政策的通知》,经历了三次修订。

《XX市承接产业转移促进服务业发展若干政策(试行)》,20xx年发布,有13项与文化产业发展相关的扶持政策。

最近几年,c

文化交易敢于创新。

20xx年,安徽文化财产交易所正式揭幕;合肥文化艺术交流中心成立于20xx年。

目前,证券交易所累计上市项目96个,交易22笔,成交金额3.09亿元。

交易程序、操作规程、保证金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不断完善;去年,全市还成功举办了安徽省上海市文化产权项目招商大会,总招商目标345.88亿元,扩大了安徽省文化资源项目的影响力,成为吸引外商来我市投资的平台。

文化产业与资本市场的对接加快了文化资源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对促进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和影响。

二、我市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20xx年,合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5000美元。

到“十二五”末,合肥人均gdp有望突破8000美元,居民文化消费将大幅提升,文化产业将进入新的发展战略时期。

“十一五”期间,虽然XX市文化产业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具有一定规模和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但与20xx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GDP8%以上的目标相比,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目前,我市文化产业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体制机制不健全,行业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政府文化部门与产业部门的工作职能分工不明确,存在各自为政、交叉管理的现象,缺乏强有力的领导协调机制,未能形成文化产业发展的合力。

我市部分市县没有专职文化产业管理干部,缺乏行业协会。

文化企业普遍反映有关行政部门在征收企业费用方面没有有效的监督机制和不合理因素;对文化企业招标过程和政府出台的优惠政策认识不足;我市尚未建立完善、科学、统一的文化发展统计指标体系和统计体系,文化产业的分布、效益、从业人员、产业机构、税收等方面没有完善的统计口径和渠道,给及时掌握当前全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准确分析当前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做好宏观调控和管理带来一定困难。

产业规划实施滞后,政策支持体系亟待完善。

20XX年,我市颁布实施了《XX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

0xx-20xx)》,确定了我市“十一五”末文化产业发展的目标是“保八争十”,即到20xx年,文化产业发展主要指标和综合实力居中部省会城市前列,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8%,力争达到10%。

虽然“十一五”时期我市文化产业发展迅速,20xx年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210亿元,占全市gdp的5.6%,但与“十一五”规划制定的目标相距甚远。

我市下辖大部分市县区尚未制定本地区的“文化产业发展总体规划”,没有把文化产业的发展切实纳入到地方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中去。

  虽然国家、省、市出台了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配套政策,但很多政策在我市尚未真正落地,政策的实施细则还有待完善,而且文化产业优惠政策多参照高新技术和软件行业,缺少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专项优惠政策。

  产业规模差距较大,产业结构调整亟待推进。

我国先发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十分迅速。

文化产业增加值,北京、上海今年有望突破2000亿元,深圳、杭州正在接近千亿元目标,长沙、青岛去年已经超过500亿元;北京、上海、杭州、长沙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当地gdp比重均达到或超过10%,文化产业支柱地位得以确立并日益凸显。

我市文化产业虽然门类齐全,但主要集中于广播影视、书刊发行、印刷、演艺娱乐、动漫等行业,产业发展格局不均衡,市县区区域发展差距较大。

与我国先发地区相比,我市文化产业规模总量落后,“小弱散”问题比较突出,集约化程度不高,大规模、高水平、产业链完整的龙头企业少,缺少文化领域的骨干企业。

文化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不高、核心竞争力不足,企业的创意、研发、制作水平较低,内涵深刻、风格独特、形式新颖、技术先进的精品力作和知名的文化品牌较少。

  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文化精英人才十分匮乏。

广大中小民营文化企业已成为我市文化产业的主体,这些文化企业规模小、缺少土地、房产等有效抵押的不动资产,银行贷款难;又无法以包含版权在内的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认定、确权、抵押、投资等方式进行投融资。

融资难已成为严重阻碍我市文化企业发展的瓶颈,尤其是文化企业项目前期研发及后期市场开拓等方面得不到有效的资金支持。

调研中反映比较强烈的还有人才问题,尤其是文化创意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十分匮乏,制约了文化企业发展。

现有人才引进激励政策、配套服务落实困难,部分高层次人才往往是引进后留不住。

  三、对加快我市文化企业发展的建议

  

(一)完善决策机制,提升科学化管理水平

  1、健全组织机构。

借鉴国内先发城市发展文化产业的成功经验,建立我市文化产业发展指导委员会,负责产业发展战略及重大事项的决策。

委员会由市政府主要领导牵头负责,成员由市文广新局、经信委、科技局、财政局、工商局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同志组成。

邀请市委、市政府研究室以及人大、政协相关部门负责人列席重要决策会议。

  成立隶属市委宣传部的副县级全额事业单位市文化产业办公室,负责规划制定、政策完善、人才培养、综合协调、检查考核等工作。

全市下辖各市县区相应组建本级文化产业办公室,明确职责和人员编制。

文化产业相关职能部门均要落实具体责任处室推动所管辖产业的发展。

  由市文化产业办公室牵头成立专家咨询委员会,定期或不定期地召集国内外相关知名专家、学者围绕我市文化产业发展重大课题、项目深入调研、建言献策。

  2、完善服务平台。

成立我市文化产业促进中心,推进各项政策的落实,对文化产业发展具体项目进行综合协调、指导、服务,监管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领导文化产业展示交易平台、公共技术平台的建设。

  组建涵盖文化产业各主要行业门类的文化产业行业协会,为文化企业提供组织、协调、咨询、中介、培训等服务,以及投融资服务和资金支持,承担政府委托的其他服务工作。

  3、建立统计制度。

按照“统一领导、条块结合、统一核算、信息共享”的原则,建立各有关部门共同参与的文化产业统计长效机制。

尽快制定《XX市文化产业统计实施细则》,对符合统计部门行业分类目录标准的全部企业,建立文化产业统计数据分析库,摸清全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底数,找准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势和薄弱环节,为制定文化产业发展政策提供重要依据。

  

(二)加强政府主导,完善政策支撑体系

  4、修订产业规划。

在《XX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xx-20xx)》实施效果的反馈与评估基础上,适时修订我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调整发展目标、结构、布局以及发展重点,督促所辖市县区出台或修订“本地区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在整体谋划基础上重点做好行业的规划布局。

  5、推进产业立法。

制定《XX市文化产业振兴条例》以及我市专利权法、著作权法、it基本法、知识产权法等实施细则。

使文化产业各项措施和政策的制定有法律保障,对无形资产、知识产权、创意人才等进行法律规范,明确和规范文化市场执法主体,使政府与企业、事业单位的职责更加明晰。

明确规定,使用政府的财政性资金的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在采购文化产品和服务时,应当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采购自主创新型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

在同等条件下,政府优先向本土重点文化企业购买文化产品和服务。

  6、加大财税投入。

参照上海、南京、杭州等地做法,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并随着市级财力增长而相应增长。

专项用于重点项目建设、基地建设、产业孵化、知识产权保护、人才引进培养等方面。

将文化产业纳入我市所属市县区绩效考核,每年从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中安排一定资金用于各市县区文化产业发展绩效考核表彰奖励。

  优先支持发展新兴和原创文化产业,经市相关部门认定的原创研发成果,给予项目总投资额一定比例的补贴支持;重点扶持特色和优势文化产业,积极推进民族和传统文化产业。

对文化产业出口,赴境外开展的商业演出、商业展览、展销、营销的特色优势和传统文化企业,根据影响力的层次,政府及相关服务机构应给予指导及相应资金补贴扶持和税收减免。

  开展文化企业认定工作,对经认定的涉及文化产业发展全局性、可持续性的重大项目,市政府在“发展专项资金”中安排资金予以支持;对文化企业发展过程中年营业收入规模的阶段性突破给予一次性奖励,鼓励文化企业加快成长步伐。

如对当年营业收入首次突破10亿元、1亿元、3000万元等不同台阶,且增幅达到一定速度的文化企业,分别给予不同金额的一次性奖励。

  (三)推进金融改革,多渠道解决文化产业投融资难题

  7、建立创业投资基金。

配合“安徽省文化产业创业投资基金”,我市及下属市县区应尽快建立本级文化产业创业投资基金,出台基金管理办法和细则,明确资助条件、申报和审批程序,努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采取投资、奖补等方式,提高具有激励性质的经费投入比例,建立文化产业多元化投入体制。

重点扶持初创期中小文化企业,对已经成熟的文化骨干企业,根据业绩实行奖励。

  8、加快融资平台建设。

根据我市实际情况,适时制定金融对接文化产业相关政策,建立政府对银行中小企业信贷的风险补偿机制,设立政策性的文化企业担保公司,积极开展文化产业集聚区担保融资、中小型企业联保、中小企业集合债、文化产权抵押融资、影视项目融资等文化产业投融资模式;进一步加快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加强XX市中小企业服务大厅为文化产业提供投融资服务功能,重点突破文化创新企业初创期的融资瓶颈问题。

  9、开辟多元融资渠道。

鼓励文化企业创业投资、风险投资。

鼓励、引导非公资本和外资进入政策许可的文化产业领域。

支持民间相关文化产业基金会的设立,为具有潜力的中小型文化企业和具有创新点子的个人提供发展资金。

借助信贷、参股、合作合资等方式,实现针对性更强的投融资和产权多元化。

建立完善文化产业发展资金、专项资金投入绩效评估机制,财政、审计部门监督其管理和使用情况。

  10、支持企业上市融资。

强化文化资本概念,努力挖掘、培育、转化文化资本。

积极促成优质文化项目进入文化产权市场进行融资,积极创造条件,鼓励符合条件的文化企业上市融资。

对进入辅导或成功上市的文化企业,政府给予一次性奖励。

  (四)加快人才引进,大力培养文化产业实用人才

  11、完善人才配套政策。

以打造全国人才高地为契机,把文化产业人才的引进、培养、使用、评价、激励纳入我市人才工作总体规划。

对接全市已有的人才政策,制订我市文化产业人才认定办法及相关配套政策。

  12、加大人才引进力度。

重点引进文化产业领军人才、文化创意拔尖人才和“懂文化、会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以及策划、设计创意、市场营销、投融资等方面的紧缺人才。

对于文化产业高层次人才,为其提供财税、户籍、居住、家属就业、子女入学、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激励措施和绿色通道,并制定实施细则加以落实。

  13、保护挖掘本地精英人才。

建立本地文化产业精英人才储备库,分门别类,登记造册。

制定优惠政策,加大对本地高素质人才的激励力度。

切忌在人才问题上盲目地舍近求远,抑制本地人才的积极性,形成“引来女婿气走儿”的尴尬结局,导致人力资源的浪费。

  14、实施文化人才培养工程。

依托本地高等、职业院校资源,增设文化产业新专业,加快培养、培训文化创意研发设计、经营管理、营销经纪人才。

依托专业机构和文化产业基地,政府出资建设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实训平台,提供给各院校、培训机构以及相关企业使用。

开发、落实一系列文化产业范畴内的职业资质、职业认证及职业技能培训,出台文化企业相关人员资质、待遇和专业培训、继续教育的补贴政策。

  企业发展调研报告2

  中小企业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一支重要力量,随着苏尼特右旗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在支持地方经济建设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

但中小企业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不少困难,尤其是融资难已使中小企业面临严重"缺血"。

这些问题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仍严重制约了中小企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有效地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不仅关系金融机构自身效益的问题,而且还是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促进社会稳定和扩大就业的关键环节。

因此,努力排除中小企业融资障碍,是当今必须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本文着重分析苏尼特右旗当前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障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企业发展对策。

  一、中小企业融资环境障碍

  

(一)来自中小企业自身的障碍。

  在中小企业信贷需求中,产品有市场、有效益的成熟型中小企业,它们的正常信贷需求基本上都能得到满足。

但仍有相当多数的中小企业特别是乡镇企业、个体、私营企业,由于其与生俱来缺乏行业规范、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财务管理不规范、信息不透明、信用状况不佳和综合竞争力不强等问题,造成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实。

主要表现为:

  1、管理模式落后,经营管理水平较差;企业规模偏小,产品技术含量偏低,竞争力较弱。

该旗中小企业多数处于发展的初期,企业规模小,缺乏充足的资本积累,没有足够资金购买先进生产设备,大多是利用本地的自然环境和劳动力资源来进行一些简单的、低附加值的加工制作,经营粗放,设备和工艺落后,缺少真正有发展潜力的产品,发展潜力有限;

  2、信用意识淡薄,社会公信度欠佳,很多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和会计制度不健全,而中小企业为了能得到银行的支持,往往又千方百计地隐瞒与己不利的各种信息,导致中小企业在寻求信贷支持时,银行会因信息不对称,难以掌握其真实的经营状况及不能准确判断其信用程度,使中小企业贷款难度增大。

  

(二)来自银行方面的障碍。

  1、金融机构的信贷决策机制不利于中小企业融资。

国有商业银行为尽量减少放贷风险,所制定信用等级评定标准不利于中小企业资信评估。

并且中小企业信贷资金需求时间紧、期限短与商业银行信贷审批权限集中也存在矛盾。

目前各家银行贷款权限上收,除农村信用社外,基本上没有信贷决定权,旗县一级行除存单质押等低风险贷款外,只收储,不放贷,或者多吸少放,导致县域资金"失血"。

即便可以发放贷款,一笔贷款经过从申请到审批、发放,至少要等2-3月时间,与中小企业贷款时间紧、频率高、周转快的需求存在很大矛盾。

有时银行贷款到位了,但企业已经不需要了,错过了使用资金的最佳时机。

农村信用社虽然具有点多面广和对中小企业比较熟悉的优势,但市场定位在服务"三农",按现行政策规定和受市场定位、资金实力的制约,支持中小企业的能力明显不足。

  2、贷款责任人追究机制影响信贷人员的积极性。

目前商业银行普遍实行的对不良贷款(特别是新增不良贷款)的第一责任人制度、信贷人员终身责任制、信贷人员工资与不良贷款比例挂钩的制度,给信贷人员背上了沉重的精神包袱,由于责任与激励机制不对称使基层信贷人员压力过大,没有信心去开拓中小企业这份广阔的市场。

  3、征信体系建设滞后。

人民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只有借款企业的信贷信息,尚未涉及个人信用及未办理信贷业务的企业。

工商、税务、司法等部门各自掌握部分企业、个人其他方面的资信情况,部门间未实现信息共享,金融部门难以获得企业的综合信用情况,难以对企业、个人作出全面的资信评估,对企业前景难以把握,再加上社会信用环境不佳,债权保护制度不完善,许多企业缺乏信用,这些都制约着金融部门向中小企业融资。

  二、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

  

(一)加强中小企业自身建设,提高企业的信誉度和市场竞争力。

  1、培育良好的信用意识。

一是要加强中小企业自身建设,通过培育中小企业良好的信用意识、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加快企业技术改造和产品更新步伐,提高企业的信誉度和市场竞争力。

中小企业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足,并取得金融机构的支持,首先必须树立良好的信用意识,遵循诚实信用、公平竞争的原则,依法开展生产经营及融资活动,自觉接受金融、工商、税务和其他相关部门的监督管理。

其次要加强财务管理,建立财务预决算制度,完善财务管理制度,逐步在社会上树立起守信用、重履约的良好形象,取得银行的信任。

  2、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要尽快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经营管理模式,吸收专业性的管理和技术人才,建立健全内控制度。

完善企业经济责任追究制度,合法经营、规范管理,尽快进入银行的授信范围,取得金融支持。

  3、加快企业技术改造和产品更新步伐。

走高科技发展道路,从根本上扭转由于产业结构不合理而导致的融资困难问题。

  

(二)加快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体制改革步伐,以满足部分有市场、有效益、有信用的中小企业的合理资金需要。

  1、适当下放贷款审批权限,简化审批环节,对优质客户可以给予政策上的倾斜,提高为中小企业服务的效率。

各商业银行的上级行要采取区别对待、分类处置的原则,根据经济的发展状况,对支行的存款、贷款、收贷收息、利润等经营情况进行综合考核,在明确信贷风险责任的基础上,对达到一定经营水平和业务量的基层行,下放一定的信贷权限。

同时,建立权责相等的信贷激励机制并真正落到实处,以此调动基层行的经营积极性。

这样/文秘站-您的专属秘书!

/才能充分满足对有发展潜力、有市场、有效益、有信用的中小企业贷款的时效性要求,提供相应的金融服务。

  2、拓宽金融服务渠道,加强和改进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服务。

要建立激励与约束对等的信贷管理机制、改革银行信贷操作流程,加快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体制改革步伐。

  3、发挥金融机构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主力军作用。

要选准信贷切入点,突出地方特色,在贷款投向上向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倾斜,集中资金支持部分有市场、有效益、有信用的中小企业。

农村信用社在做好对"三农"金融服务的同时,应结合机构调整,提高对旗县级企业和乡镇企业的服务水平。

在我旗,农牧业已渐显出其发展后劲明显不足的问题,农村信用社应在保证农业信贷资金需求的基础上,增加中小企业的信贷服务对象。

人民银行在加强"窗口指导"的同时,在再贷款上应给予适当倾斜。

  4、鼓励对中小企业信贷服务创新,努力构筑完善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逐步建立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机制。

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因"营养不良"而导致成长慢的问题,从而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

  (三)努力整治信用环境。

  信用意识和信用观念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基础,要努力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信用环境。

  1、通过各种宣传、教育方式,大力宣传诚实守信的思想观念,自觉参与监督和抵制失信行为。

让失信者在生活和经营中付出与其失信行为相应的经济代价,直至被市场淘汰。

与此同时,要大力宣传报导和表彰守信行为,使守信者得到各种方便和利益,获得更多的市场机会,使其得以不断发展壮大。

  2、完善社会信用征信体系。

在现有的中央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的基础上,联合其他职能部门,尽快完善现有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系统,并做到与政府职能部门的共享信息。

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也使每个企业和个人更加珍惜自己的信誉,为今后的信用打下良好的基础,争取得到更多的金融支持。

  企业发展调研报告3

  黄石市是一个以工业为主导的城市,工业经济占黄石的半壁江山。

近几年来,黄石工业发展态势良好,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升。

随着金融危机的加剧,黄石工业经济正面临新的考验和挑战,特别是中小工业企业所受到的冲击非常明显,黄石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98.4%,加上规模以下工业企业的经济总量占全市工业的51.2%。

认真分析当前的工业经济形势,采取积极措施应对挑战,是确保今年工业经济目标任务全面完成的当务之急。

  一、黄石中小企业基本概况及在经济发展中所处的地位

  据最新普查数据显示,截止20__年末,全市工业企业法人单位有3772家。

按大中小型工业规模分类,达到大型工业企业标准的为湖北新冶钢、大冶有色总公司、东贝集团、湖北美尔雅集团、劲牌酒业公司、华新水泥集团公司、黄石供电公司和大冶陈贵矿业集团公司共8家,黄石拥有中小工业企业达3764家。

涵盖了冶金、建材、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纺织服装、电子信息、能源等7大产业,是黄石市工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按工业规模分类,20__年末,进入规模以上的中小工业达482家,20__年实现工业总产值412.39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的47.6%,其中:

年产值过亿元的企业达到80家,税收过千万元的企业有26家。

20__年规模以下企业3282家,实现工业总产值62.5亿元。

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黄石市工业经济从20__年四季度起,呈现下行走势,但全市中小企业运行的基本面较好。

主要表现在:

  1、中小企业生产和销售增势平稳。

虽然20__年四季度全市规模以上中小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同期只增长6.3%,销售收入只增长3.4%。

但20__年全市规模以上中小企业仍完成工业增加值123亿元,同比增长16%,实现销售收入400.46亿元,同比增长27.9%,上交税收15.14亿元,同比增长8.92%。

  主要产品产量稳定增长。

原煤产量140万吨,增长6%;铁矿石(原矿)产量286万吨,增长6%;服装1080万套,增长31%;水泥1268万吨,增长14%;钢、成品钢材、磁卡与上年基本持平。

  中小民营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309.08亿元,增长33.09%,比全市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平均水平高4.5个百分点,绝对值占全市规模中小企业的74.95%。

以万达金卡、振华化工、鸿峻铝业、新成钢铁等一大批民营企业发展活力明显增强。

  2、企业综合治理能力逐步增强。

黄石市中小企业经过近几年来的改制,企业整体素质逐步提升,综合能力逐渐增强。

主要表现在:

一是法人治理结构更加合理。

湖北锻压机床等一批企业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规范公司管理,企业发展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二是企业开拓市场的能力逐年提高。

黄石建材节能设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