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二细胞概述试题0.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096841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18.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二细胞概述试题0.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部编版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二细胞概述试题0.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部编版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二细胞概述试题0.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部编版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二细胞概述试题0.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部编版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二细胞概述试题0.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二细胞概述试题0.docx

《部编版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二细胞概述试题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二细胞概述试题0.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二细胞概述试题0.docx

部编版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二细胞概述试题0

专题二细胞概述

考纲要求

 1.细胞学说的基本观点[必考(a)、加试(a)]。

2.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加试(c)]。

3.细胞的大小、数目和种类[必考(a)、加试(a)]。

4.活动:

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必考(b)、加试(b)]。

5.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结构的异同[必考(b)、加试(b)]。

考点一 细胞学说及其建立过程

1.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

(1)所有生物都是由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的。

(2)细胞是所有生物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3)所有的细胞必定是由已存在的细胞产生的。

2.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连线)(加试)

[思考诊断]

1.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的( × )

提示 病毒无细胞结构。

2.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性( × )

提示 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3.细胞学说从一个方面揭示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 )

提示 细胞学说阐明了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从生物体结构方面揭示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4.细胞学说说明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没有说明细胞的多样性( √ )

5.所有细胞都以DNA作为遗传物质,各种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 √ )

题型一 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加试)

 细胞学说中3个“未涉及”和2个“统一了”

(1)3个“未涉及”

①未涉及原核细胞;

②未涉及病毒;

③未涉及生物或细胞间的“差异性”。

(2)2个“统一了”

①统一了“动植物”(均“由细胞构成”);

②统一了“细胞”(细胞均有自己的生命又对整体生命起作用;所有细胞都必定来自已存在的活细胞)。

1.(2015·宿迁高三调研)下列关于细胞学说及其建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细胞学说主要是由施莱登和施万提出的

B.细胞学说的重要内容:

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的

C.细胞学说认为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

D.细胞学说阐明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答案 C

解析 细胞学说只认识到细胞程度,对于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还没有认识,故C错误。

2.(原创题)细胞学说与达尔文的进化论及孟德尔的遗传学被认为是现代生物学的三大基石。

下列有关细胞学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学说认为细胞分为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

B.施莱登和施万是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

C.细胞学说使人们对生命的认识由细胞水平深入到分子水平

D.“所有的细胞必定来自已存在的活细胞”是对细胞学说的重要补充

答案 D

解析 细胞学说的建立,标志着生物学研究进入细胞水平;英国科学家胡克发现并命名细胞;细胞学说认为细胞有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

题型二 细胞学说的基本观点

3.(2016·浙江校级三模)施莱登和施万等科学家提出的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是(  )

A.有关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的区别

B.生物体结构和功能是统一的

C.一切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D.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两大类

答案 C

解析 细胞学说指出,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没有指出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A错误;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B错误;细胞学说指出,所有的生物都是由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的;细胞是所有生物的结构和功能的单位,C正确;细胞学说内容没有对细胞进行分类,D错误。

4.细胞学说揭示了(  )

A.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

B.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C.细胞之间的差异性

D.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

答案 B

解析 细胞学说没有揭示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的区别,A错误;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B正确;细胞学说没有揭示细胞之间的差异性,C错误;细胞学说没有揭示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D错误。

考点二 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

1.细胞的大小、数目及种类

(1)大小:

一般来说,细胞的大小以微米计。

最小的细胞:

支原体细胞;最大的细胞:

鸵鸟蛋的卵黄。

(2)数目:

生物体积越大,细胞数目越多。

生物体的长大,主要是由于细胞数目的增多。

(3)种类:

分类依据为细胞结构中是否有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2.细菌和蓝细菌的拟核及相关细胞器

与真核细胞相比,细菌和蓝细菌等原核生物没有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也没有染色体,但有一环状的DNA分子,位于无明显边界的区域,这个区域叫做拟核,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

质膜是好氧细菌进行需氧呼吸的场所,质膜向内折叠成好几层形成光合膜,是蓝细菌中光合色素分布和光合作用进行的场所。

3.下面为模式化的原核细胞,填出标号所指的结构名称。

[思考诊断]

1.在电子显微镜下,颤藻和水绵细胞中都能观察到的结构是细胞核( × )

提示 颤藻为原核细胞,没有细胞核。

2.蓝细菌具有细胞核且DNA分子呈环状( × )

提示 蓝细菌为原核生物,没有细胞核。

3.细菌死亡与否是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其细胞核的有无来确定的( × )

提示 细菌是原核生物,无细胞核。

4.硝化细菌的需氧呼吸主要在线粒体中进行( × )

提示 硝化细菌为原核生物,无线粒体。

5.与菠菜叶肉细胞相比,蓝细菌内只含有DNA,不含RNA( × )

提示 蓝细菌中既含有DNA,也含有RNA。

列表比较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

项目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模式图解

大小

较小

较大

本质区别

无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有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细胞壁

主要成分为肽聚糖

植物细胞的细胞壁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

细胞质

有核糖体,无其他细胞器

有核糖体和其他细胞器

细胞核

拟核,无核膜和核仁

有核膜和核仁

存在形式DNA

拟核:

大型环状质粒:

小型环状

细胞核中:

与蛋白质形成染色体(质);细胞质中:

在线粒体、叶绿体中裸露存在

统一性

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共有的细胞器是核糖体

题型一 区分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判断

(1)“菌”类的判断:

凡“菌”字前面有“杆”“球”“弧”及“螺旋”等字的都是细菌,属于原核生物,而酵母菌、霉菌及食用菌等则为真核生物。

(2)“藻”类的判断:

藻类的种类很多,常见的藻类有蓝藻即蓝细菌(如念珠藻、颤藻、螺旋藻、发菜等)、红藻(如紫菜、石花菜等)、褐藻(如海带、裙带菜等)、绿藻(如衣藻、水绵、小球藻、团藻等)。

其中蓝藻为原核生物,其他藻类为真核生物。

(3)原生生物≠原核生物:

原生生物是最简单的真核生物,一般为单细胞生物(或多细胞群体),大部分生活在水中,包括原生动物(如草履虫)和真核单细胞藻类(如甲藻、衣藻)等。

1.(2015·浙江10月学考)下列属于原核生物的是(  )

A.乳酸菌B.小麦

C.家兔D.蜜蜂

答案 A

解析 细菌属于原核生物。

2.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关于细胞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菌有核糖体,无叶绿体

B.蓝细菌无细胞核,也无核糖体

C.水绵有细胞核,也有叶绿体

D.酵母菌有细胞核,无叶绿体

答案 B

解析 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内有核糖体,无叶绿体;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内无细胞核,但有核糖体;水绵是真核生物,细胞内有细胞核,也有叶绿体;酵母菌属于真菌,细胞内有细胞核,无叶绿体,是异养兼性厌氧型生物。

题型二 分析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异同

 “三看”法判断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

一看有无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有则是真核生物,无则是原核生物。

二看细胞器种类:

只有核糖体的为原核生物,细胞器种类多的则是真核生物。

三看细胞壁与细胞的形状:

具有细胞壁,细胞呈现本物种(或生物类群)特有的形状,如细菌呈现球状、杆状或螺旋状,为原核生物;具有细胞壁,细胞呈现较规则的形状,如植物的细胞为正方形或长方形,为真核生物。

3.如图所示的四个方框代表乳酸菌、衣藻、蘑菇和蓝细菌,其中阴影部分表示它们都具有的某种物质或结构。

下列物质或结构可出现在阴影部分的是(  )

A.RNAB.染色体

C.核膜D.内质网

答案 A

解析 乳酸菌和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衣藻和蘑菇属于真核生物,阴影部分代表共有的结构或物质,细胞生物中都有RNA这种核酸,A正确。

4.(2016·青岛模拟)下列关于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含有叶绿素的细胞一定是真核细胞

B.没有核膜和染色体的细胞一定是原核细胞

C.含有需氧呼吸酶的细胞不可能是原核细胞

D.组成生物体的活细胞都具有选择透性膜

答案 D

解析 原核细胞有的含有叶绿素(如蓝细菌);真核细胞有的不含有核膜和染色体(如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能进行需氧呼吸的原核生物均含有需氧呼吸酶;细胞均具有细胞膜。

前挂后连

(3)

考点三 活动:

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1.实验原理

(1)放大倍数的计算: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放大倍数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2)放大倍数的实质:

放大倍数是指放大的长度或宽度,不是指面积或体积。

(3)高倍显微镜的作用:

可以将细胞放大,更清晰地观察到细胞的形态、结构,有利于区别不同的细胞。

2.实验步骤

提醒 

(1)必须先用低倍物镜观察,找到要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然后再换用高倍物镜。

(2)换用高倍物镜后,不能再转动粗准焦螺旋,只能用细准焦螺旋来调节。

(3)换用高倍物镜后,若视野太暗,应先调节遮光器(换大光圈)或反光镜(用凹面反光镜)使视野明亮,再调节细准焦螺旋。

(4)观察颜色深的材料,视野应适当调亮,反之则应适当调暗。

1.目镜与物镜的结构、长短与放大倍数之间的关系

(1)放大倍数与长短的关系

①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距载玻片距离越近。

②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

(2)显微镜放大倍数的含义

①显微镜放大倍数是指物像边长(长或宽)的放大倍数。

②总的放大倍数是目镜放大倍数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2.高倍镜与低倍镜观察情况的比较

物像大小

看到细胞数目

视野亮度

物镜与玻片的距离

视野范围

高倍镜

低倍镜

问题探究

(1)如何把物像移到视野中心?

提示 物像在视野中偏向哪个方向,装片就向哪个方向移动,简称“偏哪移哪”。

(2)若视野中出现一半亮一半暗;观察花生切片标本材料一半清晰一半模糊不清,出现上述两种情况的可能原因分别是什么?

提示 前者可能是反光镜的调节角度不对;后者可能是由花生切片厚薄不均匀造成的。

(3)若所观察视野中有“污物”,应如何判断“污物”位置?

提示 

题型一 实验基础

1.如图所示,甲图中①②表示目镜,③④表示物镜,⑤⑥表示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乙和丙分别表示不同物镜下观察到的图像。

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

A.观察物像丙时应选用甲中①④⑥组合

B.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正确调节顺序:

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移动标本→转动细准焦螺旋

C.若丙是由乙放大10倍后的物像,则细胞的面积增大为原来的10倍

D.若丙图观察到的细胞是位于乙图右上方的细胞,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时,应向右上方移动装片

答案 D

解析 目镜放大倍数与镜筒长度成反比,物镜放大倍数与镜筒长度成正比,故①比②的放大倍数小,③比④的放大倍数大;低倍镜转换为高倍镜时,一般情况下应先移动装片,将所要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正确顺序为:

移动标本→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转动细准焦螺旋;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长度或宽度的放大倍数。

2.下列关于高倍物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因为藓类叶片大,在高倍镜下容易找到,所以可以直接使用高倍物镜观察

B.为了使高倍镜下的视野亮一些,可使用更大的光圈或凹面反光镜

C.换上高倍物镜后,必须先用粗准焦螺旋调焦,再用细准焦螺旋调至物像最清晰

D.要观察图1所示微生物,应把载玻片向图2中甲方向移动

答案 B

解析 使用高倍镜时应先在低倍镜下找到视野,不能直接使用高倍物镜观察,A错误;为了使高倍物镜下的视野亮一些,可使用更大的光圈或凹面反光镜,B正确;换上高倍物镜后,禁止用粗准焦螺旋调焦,可用细准焦螺旋调至物像最清晰,C错误;要观察图1所示微生物,应把载玻片向图2中丙方向移动,D错误。

题型二 实验应用

 视野中细胞数目的相关计算

(1)若视野中细胞成单行,计算时只考虑长度,可根据看到的细胞数量与放大倍数成反比的规律进行计算。

如:

在显微镜放大倍数为40倍时看到m个细胞,放大倍数变成400倍时看到的细胞数目=m÷

(个)。

即“视野中的细胞数目与放大倍数成反比”。

如图所示:

(2)若视野中细胞均匀分布在整个视野,可根据看到的细胞数目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的规律进行计算。

如:

在显微镜放大倍数为40倍时看到m个均匀分布的细胞,放大倍数变为400倍时看到的细胞数目=m÷(

)2=

即“视野中的细胞数目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

如图所示:

3.如图1是在使用目镜为10×,物镜也为10×的显微镜下观察蛙的皮肤上皮细胞时的视野,图2是更换物镜后的视野,则更换的物镜应为(放大倍数)(  )

A.20×B.30×C.40×D.160×

答案 C

解析 视野中细胞是一行排布,视野中的细胞数目与放大倍数成反比,即8/2=4倍,即10×→40×。

4.

(1)在10×10的放大倍数下看到64个细胞,而且在视野的直径上排成一行,则转换为10×40的放大倍数后,看到的一行细胞数为多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这64个细胞充满视野,数目又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视野直径上一行细胞的数量变化与放大倍数成反比,则看到视野内的细胞数为16个

(2)圆形视野范围内细胞数量的变化,可根据看到的实物范围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的规律计算,则看到充满视野的细胞数为4个

探高考 练模拟

1.(2015·嘉兴一中高二期末)蓝细菌、细菌等原核细胞基因的复制主要发生于(  )

A.染色体上B.拟核内

C.核糖体内D.细胞核内

答案 B

解析 原核细胞没有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也没有染色体,DNA就存在于拟核区,故蓝细菌、细菌等原核细胞基因的复制主要发生于拟核区。

2.关于细胞大小及数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不同的细胞,大小差别不大

B.细胞的大小以纳米计

C.细胞的大小与生物体的大小呈正相关

D.神经细胞可长达1m之多与其功能相适应

答案 D

解析 不同的细胞大小差别很大,一般来说,动物卵细胞的体积>动物体细胞的体积>微生物细胞的体积;细胞的大小一般以微米计;细胞大小与生物大小的相关性不大,生物体的大小与细胞数目有关;神经细胞比较长与其传导兴奋功能是相适应的。

3.如图表示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部分操作过程,其中叙述错误的是(  )

A.图①视野中的图像是在低倍镜下观察到的

B.利用图①视野中的图像,要看清处于分裂期的细胞,应将装片适当向左移动

C.图②表示将显微镜镜头由甲转换成乙,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减少

D.图②中显微镜镜头由甲转换成乙的过程中,为了方便操作,可以将镜筒升高

答案 D

解析 在低倍镜下物像观察清晰,换用高倍镜后,不能再调节粗准焦螺旋(不能再将镜筒升高),只能调节细准焦螺旋,D错误。

4.(易错题汇编)下列关于图示①②③④四个框图内所包括生物的共同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框图①内都是原核生物,且都能发生突变

B.框图②内的生物都不含叶绿素,且都是分解者

C.框图③内的生物都具有细胞结构,且都有细胞壁

D.框图④内都是异养生物,且都能进行有丝分裂

答案 C

解析 烟草花叶病毒无细胞结构,不属于原核生物,营寄生生活,属于消费者;硝化细菌能进行化能合成作用,是生产者;酵母菌、硝化细菌、衣藻和金鱼藻都具有细胞结构且都有细胞壁,但细胞壁的成分有所不同;硝化细菌是原核生物,可以通过二分裂增殖,不进行有丝分裂,有丝分裂是真核细胞的增殖方式之一。

5.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而自然界中生物种类繁多,根据所学生物知识回答下面的问题。

(1)下列生物中,与引起“发热伴血小板综合征”的新型布尼亚病毒病原体有明显区别的是________。

①大肠杆菌 ②发菜 ③蓝细菌 ④酵母菌 ⑤霉菌 ⑥HIV ⑦水绵 ⑧SARS病原体 ⑨细菌

(2)研究人员对分别取自3种不同生物的部分细胞(甲、乙、丙)进行分析、观察和实验,获得的结果如表(表中“√”表示“有”,“×”表示“无”)。

核膜

光合作用(能否)

核糖体

细胞壁

×

×

×

①甲、乙、丙3种细胞最可能取自哪类生物?

甲:

________,乙:

________,丙:

________。

A.洋葱B.兔子

C.蘑菇D.蓝细菌

②大肠杆菌的细胞结构(如左图)和洋葱表皮细胞结构(如右图)在光学显微镜下比较,最主要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说明了细胞的________性。

答案 

(1)①②③④⑤⑦⑨

(2)①A B D ②大肠杆菌无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洋葱表皮细胞有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差异

专题强化练

一、选择题

[学考必做·演练]

1.(2015·浙江9月学考测试卷)与真核细胞相比,原核细胞不具有的结构是(  )

A.细胞壁B.质膜

C.核糖体D.核膜

答案 D

解析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本质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2.(2015·严州中学二模)原核生物都具有的结构是(  )

A.质膜和核膜

B.线粒体和核膜

C.质膜和核糖体

D.线粒体和核糖体

答案 C

解析 原核生物没有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及由膜包被的各种细胞器(如线粒体),但具有质膜和核糖体。

3.(2015·镇海中学高一期中)真核细胞的直径一般在10~100μm之间,生物体细胞体积趋向于小的原因是(  )

①受细胞所能容纳的物质制约 ②相对表面积小,有利于物质的迅速转运和交换 ③受细胞核所能控制的范围制约 ④相对表面积大,有利于物质的迅速转运和交换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答案 C

解析 生物体细胞体积趋向于小的原因有两点:

一是体积小,相对表面积大,有利于物质的迅速转运和交换;二是受细胞核所能控制的范围制约,C项符合题意。

4.(2015·绍兴一中高二期中)高等动植物细胞的胞质分裂方式不同。

从细胞结构上分析,其原因是植物细胞具有(  )

A.叶绿体B.液泡

C.中心体D.细胞壁

答案 D

解析 高等动植物细胞的胞质分裂方式不同,是因为植物细胞有细胞壁而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

5.虽然蓝细菌、乳酸菌和酵母菌的细胞结构及功能有很大区别,但是它们(  )

A.都能进行繁殖和需氧呼吸

B.都没有核膜和染色体

C.都能通过有丝分裂增加细胞数目

D.都能进行DNA分子的复制

答案 D

解析 蓝细菌与乳酸菌属于原核生物,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原核生物没有核膜与染色体,进行二分裂增殖,不能进行有丝分裂;由于这几种生物都是单细胞生物,能进行分裂增殖,故都能进行DNA复制;乳酸菌是厌氧菌,不能进行需氧呼吸,故D项正确。

6.(2015·瑞安八校高一期中联考)细胞学说是现代生物学的基础。

下列选项中不是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的是(  )

A.所有的生物都是由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的

B.细胞是所有生物的结构和功能的单位

C.所有的细胞必定是由已存在的细胞产生的

D.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在结构上是有区别的

答案 D

解析 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有三点:

所有的生物都是由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的;细胞是所有生物的结构和功能的单位;所有的细胞必定是由已存在的细胞产生的,细胞学说强调了生物体在结构上的统一性而非差异性,D错误。

7.(2016·温州8月选考模拟)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人血涂片时,发现视野内有一个清晰的白细胞(如图)。

为进一步放大该细胞,首先应将其移至视野中央,则装片的移动方向是(  )

A.右上方B.左上方

C.右下方D.左下方

答案 A

解析 显微镜看到的是放大倒立的虚像,将白细胞的像向中央(左下)移动,涂片应向右上移动。

8.(2016·浙江10月选考)下列生物细胞具有细胞壁的是(  )

A.蚕豆叶表皮细胞B.狗骨骼肌细胞

C.牛神经细胞D.人红细胞

答案 A

解析 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动物细胞没有,故选A。

9.研究人员对分别取自4种不同生物的部分细胞(甲、乙、丙、丁)进行分析、观察,获得的结果如表所示(表中“√”表示“有”,“×”表示“无”)。

比较项目

核仁

光合

色素

叶绿体

线粒体

中心体

核糖体

纤维素酶处理的结果

×

×

×

×

无变化

×

×

×

无变化

外层结构破坏

×

外层结构破坏

上述甲、乙、丙、丁4种细胞所代表的生物最可能是(  )

①衣藻 ②硝化细菌 ③乳酸菌 ④光合细菌 ⑤蛔虫

⑥水稻

A.②⑤⑥①B.①⑤④⑥

C.①④⑤⑥D.④⑤①⑥

答案 D

解析 甲有光合色素和核糖体,细胞壁成分中不含纤维素,所以最可能为光合细菌;乙有核仁,说明为真核细胞,但无线粒体,据此可判断最可能是蛔虫;丙有光合色素和叶绿体,且有中心体,外层结构能被纤维素酶分解,最可能是低等植物衣藻;和丙相比,丁无中心体,所以最可能是高等植物水稻。

[选考加试·冲关]

10.研究发现,大象与小鼠相应器官与组织的细胞大小无明显差异。

器官的大小与细胞的数量成正比,而与细胞大小无关,这称为“细胞体积守恒定律”。

下表表示各类细胞直径的比较,据此分析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细胞类型

支原体

细菌

高等动植物

原生动物

直径/μm

0.1~0.3

1~2

20~30

数百至数千

A.与真核细胞相比,原核细胞体积较小

B.细胞维持独立代谢活动需要空间,因此细胞不能无限小

C.细胞相对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限制细胞不能无限长大

D.卵细胞体积大,有利于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

答案 D

解析 细胞体积越大,相对表面积越小,越不利于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11.(2015·温州十校联考)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是一个科学家探究、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充满了耐人寻味的曲折。

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英国科学家胡克最终建立了细胞学说

B.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C.德国科学家施来登和施万是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

D.德国科学家菲尔肖对细胞学说的补充是“所有的细胞都必定来自已存在的活细胞”

答案 D

解析 英国科学家胡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