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居指南名人故事.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096490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7.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独居指南名人故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独居指南名人故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独居指南名人故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独居指南名人故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独居指南名人故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独居指南名人故事.docx

《独居指南名人故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独居指南名人故事.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独居指南名人故事.docx

独居指南名人故事

独居指南

20岁出头的张爱玲肯定特别羡慕空巢青年。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香港被日军围困,中断学业的张爱玲回到上海。

父亲的家,她是回不去了,于是只好和姑姑一起,住到爱林登公寓的6楼65室。

张爱玲和姑姑一起住,一切都是AA制。

写信的时候,一面写,一面喝茶,信上滴了一滴茶,墨水洇开来成为一个大圆点。

姑姑看见了,就笑话她,说要是被妈妈看见了,“还当是一滴眼泪”。

张爱玲想要再抄一遍,姑姑“知道是她一句玩话说坏了,也有三分不快,粗声道:

&lsquo:

行了,不用抄了&rsquo:

”。

最终还是没有抄,张爱玲说:

“为三姑现在这样省,不好意思糟蹋一张精致的布纹笺,方才罢了。

有一次,她着急到阳台上收衣服,膝盖磕到玻璃门上,流了血,直溅到脚面上,涂上红药水,更是渲染得可怖。

她给姑姑看,姑姑弯下腰,匆匆一瞥,知道不致命,就关切地问起玻璃,张爱玲赶紧去配了一块。

单身的时候还好,等到和胡蘭成谈恋爱,则更加窘。

两个人在房间坐着,胡兰成习惯性关门,俩人聊天忘了时间,张爱玲心里便想,姑姑肯定要生气。

后来关系公开了,留胡兰成在家里吃饭,添菜“不过是到附近老大房买点酱肉与&lsquo:

铺盖卷&rsquo:

——百叶包碎肉”,都不是胡兰成爱吃的,但张爱玲说,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原因很简单:

她是跟着三姑过,虽然出一半钱,但要留神不能喧宾夺主,只能随随便便的,还照本来的生活方式。

到了后来,她真的成了空巢人士,只不过,那时候已经不是青年了。

但祖师奶奶给了我们一套规范的空巢青年自救指南。

首先,要有自己的娱乐爱好。

张爱玲确实很适合空巢生活。

她很喜欢睡觉,“没事总躺着”;她也喜欢看电视,关心辛普森案,说“那是社会上的电视连续剧,是侦探故事,很有趣”。

其次,要学会断舍离。

张爱玲对待自己的私人物件,是很能断舍离的。

林式同后来帮张爱玲整理遗物,发现“她从来不用箱子,什么都是临时现货,一搬家能丢的就丢了”。

第三,要学会租房。

要租房,就不要添置太多大件物品。

张爱玲的租房要求是这样的:

1。

单人房(小的最好)——一个人住,从经济角度考虑,没必要大。

2。

有浴室。

3。

有冰箱(没有也行)。

4。

没炉灶——不需要做饭,节省时间。

5。

没家具(有也行)。

6。

房子相当新,没有虫。

7。

除海边(避虫蚁)外,市区、郊区也行。

8。

附近要有公交车——交通一定要方便。

9。

不怕吵(有噪音、车声、飞机声最好)。

最后一条“不怕吵”,那恐怕是张爱玲知道,作为空巢青年,最难抵抗的是寂寞。

最后,祖师奶奶说,你要选一个靠谱的遗产执行人。

张爱玲选的是林式同。

林式同并不是张爱玲的粉丝,他甚至没有读过张爱玲的文章,更确切地说,他甚至不是一个文学青年。

然而,他却是由张爱玲的真爱粉庄信正推荐而来的。

他对和张爱玲的关系,拿捏得特别准。

那就是:

需要我的时候我就来,不需要我的时候绝不打扰。

林式同帮张爱玲租房子,给张爱玲找医生看皮肤病,也给张爱玲做司机(尽管张爱玲很少麻烦他)。

1994年地震,林式同第一时间给张爱玲打电话,为的是确认她的安全。

张爱玲没接电话,不过给林氏夫妇寄了一张明信片,表达自己的谢意。

林式同对张爱玲不接电话的行为不以为意。

他体谅她,并且说,她打来电话的时候,他保证都在。

这对空巢青年来说,实在太重要了。

1995年9月8日中午,12点30分,林式同刚刚打开一份报纸,忽然,电话响了。

打电话来的是一个伊朗姑娘,她慌慌张张地说:

“你是我知道的唯一认识张爱玲的人,所以我打电话给你,我想张爱玲已经去世了!

打电话的是张爱玲的房东,这个公寓是林式同帮张爱玲租的。

他成了见过张爱玲最后一面的唯一一个中国人。

张爱玲是躺在房里唯一的一张靠墙的行军床上去世的,身下垫着一床蓝灰色的毯子,没有盖任何东西,头朝着房门,脸向外,眼和嘴都闭着,头发很短,手和腿都很自然地平放着。

她的遗容很安详,只是出奇的瘦,用来保暖的日光灯在房东发现时还亮着。

在林式同的安排下,张爱玲终于得以按照自己的方式告别人世。

就像林式同在《有缘得识张爱玲》中所说:

她要马上火葬,不要人看到遗体。

自她去世火化,除了房东、警察、我和殡仪馆的执行人员外,没有任何人看过她的遗容,也没有照过相,这点要求我认为已经做到了。

从去世到火葬,除按规定手续需要时间外,没有任何耽误。

她不要葬礼。

我们就依她的意思,不管是在火化时还是海葬时,都没有举行公开的仪式。

她又要把她的骨灰撒向空旷无人之处。

这遗愿我们也为她做到了。

最后她要我把她的遗物,包括银行的存款,全部寄给宋淇夫妇。

这差事我也由律师协助,顺利完成。

她在遗书上写的几点,我都替她办到了,她如在天有灵,想来也会点头称许了。

幸好,在这个方便快捷的时代,作为空巢青年的我们,已经比张爱玲幸运得太多太多。

这城市里,也总有许许多多的陌生人,为晚归的我们,为独居的我们,为打拼的我们,提供许多温暖。

感谢那个常常来给我送外卖的小哥哥:

虽然在凄风苦雨中,有时候他也会迟到几分钟,但总是会提前打电话来说明情况,向我道歉;送来的外卖永远是冒着热气的,即使外面大雨滂沱,帽子上的水滴在地上,外卖盒子却被他保护得好好的;跟着外卖一起递过来的,还有那句“希望你用餐愉快”。

嗯,会愉快而认真地好好吃的。

感谢便利店那位坐着织毛衣的阿姨:

在加班的夜晚,看见我进来,径直跑到关东煮的锅前,等我报数,麻利地盛好,总会给我加一勺汤:

“多喝点汤好,这汤没味精。

”柴鱼高汤的味道是淡淡的,里面也不过是萝卜、鸡蛋、鱼竹轮之类的寻常食物,但一口喝下去,一日的辛劳,被老板呵斥的委屈,与同事之间的鸡毛蒜皮,就统统烟消云散。

感谢越来越多注意到空巢青年需求的品牌,设计出适合一人使用的产品:

一个人喝的汤,一个人用的烤箱,一个人用的面包机,一个人用的咖啡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